首页 > 文章中心 > 雪景文案

雪景文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雪景文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雪景文案

雪景文案范文第1篇

在经济法教学中运用情境式教学法,即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其自觉地强化自己的法律职业者角色,调动其思维,使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法律,去思考、解决问题。这样,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也能够强化记忆。在教学中,通过模拟法庭、模拟合同谈判、模拟教学和小组演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实践技巧。模拟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其中,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必要。下面具体论述一下模拟法庭。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看重人的实践能力,而在当今许多课程中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今教育的重要目标。在经济法课堂上试着进行模拟法庭的课堂教学,正是拉近与现实的距离。任课教师提前公布有关案例,让学生自愿参加,让学生自己组建模拟法庭,设立由3人组成合议庭(其中一人是审判长),其余学生为法庭成员;要有双方当事人及人、观众等。学生们积极准备与案情有关的材料,做好开庭的准备。学生们准备好收集的证据、诉状、答辩状和词。教师要及时抽查学生的准备情况,只有准备得非常充分,开庭才能顺利进行,教学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教师不担任法庭的任何角色,仅仅是指导。一切准备好以后,模拟开庭。请法院的有实际经验的法官或律师进行场外指导。从实践来看,学生们模拟这些角色非常有积极性,事先做了许多准备,尽管刚开始有些紧张,但很快就进入角色,从法庭调查到最终的当庭审判每一个环节,学生们都兴趣盎然,都对知识充满了渴望。有的学生以此为契机,开始专研经济法,探讨深一层次的问题。当然,进行模拟法庭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应走向社会。如学习完《合同法》,学生们就应该试着拟一份用工合同、房屋租赁合同。学习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应该让学生讲一下自己或家人消费过程中遇到的权益受损害情况,思考应当如何解决。

二、案例教学法

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和现实性都很强的学科,各种法规、条例学起来空洞、乏味,但其内容如果结合社会热点,学生学起来就会容易得多。案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基本上贯穿于经济法教学的始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teaching),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

(一)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经济法教授的过程中,发现各种条例有许多,学生根本记不住,也没法记。如何在短时间内记住更多的经济方面的法律条例,那就是通过案例。通过身边的例子,学生非常有兴趣,而且他们觉得自己也许也会碰着类似的事情,所以用心听,努力理解、分析、记忆。有许多案例,学生积极查找资料,互相争论、比较。这些都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

2.有利于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案例所描述的事件基本上都是真实的,这就决定了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学生在校园里就能接触到专业有关的实际问题,促使其理论向实践的转换。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二)应注意的事项

1.对教学案例的选用要具有代表性、时效性

同时还应当注意所选案例的难易程度。案例只有具有代表性,运用恰到好处,才能很好地说明经济法规,才有利于学生掌握经济学原理。另外,由于经济发展月新日异,经济法规不断变化发展,案例的选取也必须具有时效性。最后,案例应难易适中,毕竟大学生尚未涉世,有一些东西似懂非懂,因而以他们能理解、接收为度。

2.案例应紧紧围绕理论知识

雪景文案范文第2篇

一、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作为学生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针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理论经济学教学也是如此[1]。在教学中不只是要求学生能充分掌握和了解基础理论知识,而是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不仅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习现有理论,还要确保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当中有效运用自己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解决问题。那么要想有效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则是需要教师能够正确指导,其次则是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带入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在课堂中进行相互讨论和分析,促使学生充分感受理论经济学知识点的魅力所在,从而养成良好的自觉运用理论习惯,最终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在案例教学法中可以给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案例,然后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促使学生能通过所学理论针对资料及信息实现判断和分析,运用这种方式不仅能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还能有效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自觉性;其次,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相互探讨案例的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最后,由于案例教学主要是以尊重学生个体和创造性为前提的教学方法,所以运用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自学、思考及创新等时间与空间。与此同时,还能积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有效分析案例。

(三)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若只是凭借一个人的力量进行完成某件事情的话,其实很难做到,但是若通过大家一同完成的话,会把事情简单化进行完成[2]。所以,这就需要在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当学生针对案例进行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这就是在和其他学生之间实现了有效沟通,在沟通中合作解决了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还能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由此可看出,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能有效提升理论经济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理论经济学教学现状来看,在实际教学中存有不具备完善的案例库、教学方式过于落后、缺乏完善的师资力量等问题,以下内容就是针对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的深入分析:

(一)遭受传统观念影响

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中没能有效运用案例教学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教育人员长时间遭受传统教育体系和观念的影响。虽然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可以通过考试分数的高低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和了解,但是考试分数的高低并没有确保学生针对该科目感兴趣,而且也无法保证学生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应用。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促使理论经济学教学体系缺乏严谨性和完整性[3]。

(二)缺乏完善的案例库

理论经济学教育工作者要想在教学中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就需要在教学中具备科学、合理的教学案例,具备完善的案例库。但是由于构建理论经济学的案例库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且难度系数较大,所以,导致很多学校针对案例的收集和分析等多个方面都存有落后现象。甚至还有很多案例都是从文学作品、期刊等多个方面实现收集,虽然所收集到的案例能够在教学中进行使用,但是由于很多案例教材和内容都没有出现较大改变,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启发性并不是很高,并且还在一定层次上降低了案例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三)教学方式过于落后

由于案例教学涉及到多种知识点内容,所以,在教学中需要运用多媒体或者是科学技术等方式进行实施开展教学,但是根据当前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现状来看,多媒体教学、案例案件等教学方法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从而致使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中没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主要作用,没有办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再加上教学设备的落后,也在一定层次上阻碍了案例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四)缺乏完善的师资力量

案例教学的开展虽然是以学生作为主体,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也有着重要作用,优秀的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从而在教学中逐渐带领学生进行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4]。但是依照现有的理论经济学教学现状来看,有很多在职教师都是在毕业之后就直接步入到校园中进行工作,虽然自身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但由于自身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而致使很多教师没能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因为师资力量的欠缺,阻碍了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三、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将从创新教学观念和模式、完善案例库和加大师资力量培训等多个方面,针对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展开较为深入分析:

(一)创新教学观念和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在当前新课程教学整改背景下,要想有效提升理论经济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就需要教育人员能够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同时,教育工作者还需要针对现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且还将设计多种案例教学课程,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比如:在理论经济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运用“经济思想史上代表不同结局利益的整治经济学”为例,通过有效结合案例的方式,给学生设计问题,促使学生能在学习中根据问题进行学习和探究,进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以此来有效提升案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构建完善的案例库

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经济学案例资源,从而实现完善案例库的主要目的。而且要想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还需要针对案例库当中的案例质量加大重视[5]。首先,在教学中选择案例需要符合当前我国实际发展现状,并且能在实践中形成的案例,只有在教学中运用这种类型案例,才能帮助学生更好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案例的选择还需要给学习者充足的思考和解答时间,不能以标准化答案进行束缚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最后,案例选择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符合,从而确保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能够一同开展。

(三)科学合理选择案例

案例教学的关键因素就是在“案例”。相比较传统的理论经济学教学而言,在教学中使用的都是一贯制标准教科书,案例教学则是需要使用能够充分反映实际经济事务的案例,包含学生关心的现实经济问题。所以,在理论经济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够针对已有案例实现筛选和提炼,在众多案例中挑选出能现实的经济世界,从而在教学中和学生之间产生共鸣,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四)加大师资力量培训

根据当前教学现状来看,案例教学针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所以这就需要针对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师资加大培训力度,促使教师能够在案例教学中掌握一项专门技能[6]。一名优秀的教育人员需要具备以下几点条件:首先,针对经济学的所有知识点内容都能全方面掌握,只有充分了解国内外理论经济学,才能更好的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其次,需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由于案例教学主要是对思维过程的研究和能力培养,只有教师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得到充分发挥;最后,教师要在教学中具有平等观念,不能因为自己是学生的教师就自居,而是应当学会如何灵活转变角色,学会倾听学生存有的不同意见,从而在探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四、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应当注意的问题

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时,需要高度重视案例教学的配合度和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与评价问题。

(一)保证案例教学的配合度

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虽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案例教学法决不能替代任何教学方式,因为教学本身就是属于复杂的活动,且教学对象也具有复杂性和差异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能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等多个方面因素,进行选择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最终实现优化组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时,还可以在使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增添讲授法,或者是模拟教育、现场观摩等多种教学方式,从而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和评价

在整个案例教学的过程当中,组织课后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是主要环节,该环节不仅能有效检验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针对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加大弥补[7]。在案例分析报告当中,不仅需要让每名学生都把自己的分析情况表达出来,还应当根据他人探讨成果,进行讲述问题,以此来提升案例报告的质量。对于报告当中所提及到的普遍性问题,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解答。

雪景文案范文第3篇

1.注重教材选择

明确教学目的目前我国的教材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教材是西方经济学原版引进的,另一类教材是国内学者编写的。原版教材体现了西方经济学者的思维方式,经济理论,但由于语言、翻译、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以及学生素质能力等的差异,在我们地方高校并不适用。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对我国财经类学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育状况,思维方式分析把握清晰,大量直观的、中国的案例安排,使学生能学懂经济学中的原理,真正提升学生经济学素养,告别懵懂的经济学认知。

2.课时安排合理

重点突出西方经济学教材的容量比较大,课堂教学时间珍贵,,而我们的课时有限,所以,我们不可能全部讲解到,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对于一些重要的章节,经济学中的核心内容,问题,我们花很多的时间,详细重点讲解,而对于比较好理解的简单的章节,问题,就讲的简单点,少花点精力。例如消费者行为理论是微观经济学部分的难点;产品—货币市场均衡与劳动市场均衡是宏观经济学部分的难点我,我们会多花时间,把知识讲透,繁杂的难于理解删掉,简单的内容留给学生自主学习。

3.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1)情景教学法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组织学生开展社会经济调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经济情景,使学生体会到概念原理以外的西方经济学。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例如海尔品牌的战略,海尔成立几十年,相对其他家电产品曾多次易主,而海尔冰箱却一直占据销量第一的位置。通过分析案例,海尔的价格一直高于市场上的其他品牌,在价格上没有优势,但是为什么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呢?原因就是通过广告,改变消费者的偏好。这就很生动的解释了经济学中需求的影响因素-偏好。案例教学法可是学生更好的参与课堂教学。

(3)课堂实验法

课堂实验是一种专门用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原理的互动、简短的游戏,得利于实验经济学近年来的不断发展,今天才能将课堂实验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来,教师通过简便易操作的实验,深入浅出的情景设计,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原理。

4.考核方式的改革现

在西方经济学的考核方式主要还是通过试卷考核,考核方式单一,成绩不能体现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改革后的成绩评定方式注重平时成绩,不论是作业、演讲、回答问题还是课堂笔记、出勤等这些平时的学成绩的40%,期末考试的的60%也会减少对死概念和原理分数比例,倾向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建立教学质量管理机制

教学的过程不只是教师教和学生学,还包括教师间的听课,评课,互评,教师的评学,以及学生的评教,只有各个环节组合给力,才能促进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1.教师提高个人教学水平,关键在于听水平高的老师上课,不断的学习、丰富、构建教师的知识体系,理清知识脉络,运用好教学技巧,熟练使用教学方法。

2.建立教师考评制度,奖罚分明严格执行教学资料考评制度和和教学事故处理制度;把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纳入到职称评聘,绩效工资的发放上了,利用机制倒逼教师工作质量。

三、改革效果

雪景文案范文第4篇

笔者认为,目前“西方经济学”教学活动中主要存在如下不足:第一,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需要运用大量的原理、图表、公式和模型来解释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导致大学生对于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形势热点的关注不足。因此,不能充分激发和调动其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造成其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最终使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不甚理想。第二,课程内容与授课方式忽视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西方经济学”课程学习过程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表现为老师教理论、学生学理论、考试考理论。经济学的学习贵在应用,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根基。第三,课程教学内容和手段不够丰富。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偏爱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缺乏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案例讲解偏少,同时能够将案例教学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更少,大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无法体验经济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更奢谈提高和培养其创新创业意识。

二、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在案例教学法的引入过程中,遵循“创新创业案例解读—经济学理论学习与消化吸收—经济学理论应用”的课堂讲授模式,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不仅仅是停留在了解与识记层面,而是内化和升华为自己的认知认同与灵活应用,可以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的经济现象和进行创新创业决策。在具体实施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案例教学法时,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种组织形式:

1.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有机结合

“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一般是安排在大学课程的前两年,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和阅历有限。此时“西方经济学”课程讲授中的案例导入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案例讲授像一座桥梁,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学习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可以极大提高大学生对这门课程实用性和趣味性的认识,同时在案例讲解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比如,在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弹性理论时,“谷贱伤农”就可以作为一个案例。在大学生阅读案例过程中,让其思考如下问题:(1)为什么农产品丰收了,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请结合弹性理论解释这种现象。(2)有哪些办法解决这种现象?(3)政府对农产品的保护价格(或支持价格)有什么利弊?(4)是否所有的农产品都是缺乏价格弹性的?若未来自己创业进行农产品经营,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农产品?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搜集信息,再进行讨论交流,这样不仅会加深对弹性理论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政府行为和企业经营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为自己日后可能的创业行为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理论认识根基。

2.密切结合目前经济社会热点讨论

教师在讲授完某一章(或某一节)内容后,可以引入与该理论有密切关联的经济社会热点问题,让大学生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或辩论),教师最后进行总结。例如,在讲到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可以结合我国2010年住房限购令的实际情况,让大学生分析:(1)住房限购令出台的原因以及该政策对经济活动中房地产行业发展和个人的影响;(2)讨论总结住房限购令对抑制炒房行为的有效性以及该政策的利弊;(3)探讨是否有比限购政策更有效的确保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4)若你需要购房,你将怎么解决政策“壁垒”?(5)若你是房地产开发商,你会选择此时买地吗?当然还可以结合其他宏观经济问题,比如住房限购令对就业和消费有哪些影响等,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经济学课程的主观能动性,极大地调动和活跃课堂气氛,让其积极和兴趣盎然地参与课堂教学,而不是被动听课,形成良好的课堂参与和学习氛围。同时,通过大家的讨论(或辩论),也锻炼和提高了大学生们面对实际问题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课后作业布置,让大学生动手搜集实际案例并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释

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经济学。由于课堂学习时间有限,为加深和强化大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该重视课后作业布置。比如,在学习成本理论知识时,为了让大学生掌握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决策中的不同作用,而非仅仅囿于成本概念本身,应鼓励和引导大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实例并结合课堂学习加以说明。比如,有的大学生通过课后搜集案例,介绍了“河北航空公司推打折机票策略,实现淡季不淡”。该案例加深大学生对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企业短期运行和长期运行决策时作用的认识,同时他们也理解了航空公司实施打折机票策略的合理性。此外,大学生在课后的这一思考潜在地提升了他们日后运营和管理企业的能力。再如,在讲授完效用理论之后,可以让大学生自己举例说明“价格反映商品的边际效用而非总效用”这个结论,让大学生通过课后查阅资料深刻理解创新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认识到在消费者“喜新厌旧”的消费心理下,精心选择创新或差异化产品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创业的成败这一道理。总之,课后作业布置深化了大学生对课堂所学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为他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智慧资本。

4.高度重视案例教学中学生的课前小组讨论

鉴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前的小组案例分析和讨论成为案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有的案例课堂临时阅读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若无事先的充分阅读,大学生在缺乏实际工作生活经验和充分讨论交流的前提下无法深刻透彻理解案例的内容。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提前1-2周发放课堂教学案例,同时配以案例教学的学习目的、需要思考和讨论的若干问题等相关说明,并尽可能推荐相关参考资料,方便学生查阅。一般来说,由于学生之间认知和社会生活阅历不尽相同,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就会有不同观点的交流和碰撞,每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捕获到不同的知识信息,这不但增加了自己的阅历,同时还可能迸发不同的灵感火花。其次,小组学习讨论提炼总结的成果,通过小组代表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其他同学的积极问答参与,产生更大范围和不同程度的头脑激荡。最后,各小组在结合其他同学和老师观点的基础上完成案例分析报告。通过上述完整的案例学习过程,将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同时锻炼了团队协作精神、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写作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案例学习讨论过程中拓宽了大学生们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认知视野,提升了他们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

三、应用基于创新创业的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关键环节

1.案例的选择要与大学生的理解程度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理论产生有其特定的假设和历史文化背景,与我国现实的经济社会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应尽可能多的选择中国的案例。选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更易被大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也有利于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进行启发。同时,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结合理论知识,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选择,让大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以便于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善于运用新型教学方式以促使理论知识和案例较为完美地结合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根据所讲授章节的理论知识与选择的案例材料,合理灵活确定在一个完整授课时间内两者之间的时间分配。教师可以通过“慕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让大学生对本章节理论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结合课前案例导读,让其对所讲授的概念和原理等理论知识有更深入更具体的理解和掌握。在大学生对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案例引导大学生进行讨论与辩论,并注意控制案例讨论进程和最后的案例总结。通过上述过程,理论学习和案例教学便较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3.综合利用声像并茂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开展案例教学活动

雪景文案范文第5篇

案例教学法可以分为多种形式,但在教学活动中却不能一概而论,不分专业不分情形,同一适用。课堂讨论式教学法是指教师事先有组织地、有准备地让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某些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观摩庭审式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一些较为典型或疑难的案例,通过庭审现场的观摩,使学生熟悉案件的法庭审理程序和了解法学理论知识的应用。模拟法庭教学法是指学生自主地通过组织案情分析、角色划分、法律文书准备、预演、正式开庭等环节,模拟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及仲裁的全部过程,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在经管类专业经济法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时,其形式选择应以课堂讨论式为主,以观摩庭审式和模拟法庭式为辅。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为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经管类专业与法学专业不同,其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以传授经济法相关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素养,在此基础上,适度培养学生的运用与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法其主要功能就是在学生具备一定法律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选择案例教学法的形式上,不宜大量采用意在使学生熟悉司法程序并能灵活运用法律知识的观摩庭审式和模拟法庭式。

第二,经管类专业在开设经济法之前并没有其他专门的法律课程,只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有较少的法律章节,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在开设经济法课程之前,学生一般对法律的基本原理没有较好地掌握,所以,在经济法授课过程中,采用与讲授教学法衔接较好的课堂讨论式教学方法会更加适宜。

第三,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在内容上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包括大量民商法的内容,其中有些部门法,如《合同法》、《公司法》和《票据法》等在法学专业都是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开设的。对于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而言,其课时量是十分有限的,一般在50课时左右,所以,在如此有限的课时内讲授多部部门法内容的同时,采用耗费学时较多的观摩庭审式和模拟法庭式教学法并不现实,其教学效果也很难保证。综上所述,在案例教学法具体形式的选择上,主要采用能够适当提升学生运用能力的课堂讨论式比较适宜,而旨在强化实践能力的观摩庭审式和模拟法庭式教学方法在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课堂的教学中可以少用或不用。

二、课堂讨论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课堂讨论式案例教学是一种将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完相关法律制度内容后,选择典型的案例加以整合,设计出若干问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可以在巩固经济法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其实践能力。具体来讲,教师在采用课堂讨论式教学时应注意把握以下环节:

(一)教学前的准备在案例教学前的准备环节中,最重要的是案例的准备。在案例的选取上,应注重案例的专业性、新颖性和典型性,即教师应根据授课专业来选取不同的案例,根据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大纲、重点难点等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同时还要注意案例的新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有针对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法律素养。同时,所选用的案例应尽可能地涉及多个法律知识点,并反映同类案例的一般特征,这样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除了案例的准备之外,在此阶段中,教师还应该认真备课,对案例的课堂讨论环节进行周密设计,并在案例讨论课之前,对学生提出认真阅读案例、查阅相关法律条文等相关资料的具体要求。

(二)案例的讨论与分析案例教学中的讨论与分析环节是核心环节,其旨在通过剖析案例,依据法律,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环节直接关乎着课堂讨论的秩序和效率,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一方面,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发言,相互辩论;另一方面,教师应适时合理地引导学生,围绕着关键问题展开讨论,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案例讨论后的总结案例总结环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过程。教师在本环节中要分析案例所涉及的各个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但更重要的是分析之后的总结阶段,教师应通过总结,指出本案例应讨论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手段是否正确,这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法学理论实际运用技巧的同时,对自己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一个吸收归纳的过程,最终帮助学生逐步培养正确运用法律的思维模式。除上述三个重要环节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案例的重要性以及课堂讨论的具体情形,在案例讨论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以作业的形式对本次课堂讨论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以加深学生对经济法理论的理解,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四、课堂讨论式案例教学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利用课堂讨论式教学法进行案例教学,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实施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课堂讨论式教学应适时、合理地组织。在授课初期,学生刚刚入门,没有系统的法律知识储备,此时不宜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应当在讲授完一个部门法,如合同法、公司法,学生对分析案例所使用的法律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之后,再进行课堂讨论式教学。当学生对某方面的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会有跃跃欲试、展示自我的想法,此时开设案例讨论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另外,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科学完整地设计案例讨论的题目和讨论环节,并应事先将案例的具体内容告知学生,要注意给学生留出合理时间,让他们做好讨论的准备。

第二,课堂讨论过程应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可以采取分组讨论形式进行。全员参与讨论是提升授课班级整体法律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教学相长、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教师在进行案例讨论的设计时,应事先将授课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课下的准备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形成集体的智慧。同时,当划分小组之后,小组之间势必会形成竞争关系,这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第三,课堂讨论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引导作用。教师是课堂讨论的引导者和调控者,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明确讨论主题,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围绕讨论的主题进行发言和展开辩论,不能有所偏离,并应针对学生的发言适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和补充完善。在讨论结束前,教师还应充分发挥其主导地位,再次对案例的内容和分析思路简要地进行梳理和总结,依据法律规定,得出正确的结论,并把案例分析和讨论过程中,学生突显出来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的建议告知学生。

相关期刊更多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教育厅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国美术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