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钢筋混凝土结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钢筋混凝土结构范文第1篇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

当今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外加我国的建设方面发展得也比较迅速,逐渐的建造了许多民用的和工业用的建筑物。紧接着建筑物结构建造的年代、建筑物使用的年限、建筑物的设计和建筑物实际使用功能上的一些区别、并且遭受人为的或者自然灾害等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大量的已经完工的或者是正在建设中建筑物产生了或多或少程度的破坏,为此,我们必须进行一些结构的改造或者是结构的加固,从而延伸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当下,我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比较规范,也比较标准,这样就会大范围的应用在建筑物的设计中去,同时作为一名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人员,在这方面碰到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这就会值得我们来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1.钢筋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机理的思考

人们都知道,在土木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技术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这样就会满足新的荷载需要、施工缺陷、薄弱的结构等等,这些会在工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的错误。同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技术也可以用来修补因自然灾害或者是人为因素的一些工程结构。特别是一些年代比较长的建筑物。所以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技术作为一种现代的技术,并且这种技术在建筑工程方面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例如外包粘钢法就可以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外粘钢板或者是一些聚合物片材补强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些技术,现在已经能够成功的用在土木工程中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在土木工程中是经常进行受弯加固的。一般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受拉的地方粘结钢板或者是一些聚合物板材来进行加固,这是一种减少挠度和控制裂缝和增加受弯承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纤维增强聚合物系列有许多的优点,例如:本身比较轻、比较耐腐蚀和使用比较便捷等等。

2.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的方法的讨论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两种:直接加固和间接加固。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时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际条件和当时的使用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办法。

2.1直接加固的一般的方法

(1)锚栓锚固法。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比较大的混凝土承重结构的加固和改造,这种方法不适用于那种长久地经受比较严重的风化的建筑物。(2)粘钢加固的方法。钢筋混凝土的构件承载力不足的地方需要受弯构件在外面粘钢来加固。由此来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受力。并且其施工的过程也比较简单方便迅速。(3)绕丝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和加大横截面的加固方法比较接近,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件截面的承载能力比较低的情况下然后加固,或者是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件施加一些横向的约束力。(4)有粘接外包型钢加固法。它是把型钢家在构建的外面,外包型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经常用湿式外包法,也就是用环氧树脂化灌浆等方法把型刚和应该被加固的构建连接在一块儿,这样以后,加固后的构件的承受力和刚度提高是因为它的受拉和受压钢截面的面积提高而形成的。(5)加大横截面加固法:加大受力面的截面的加固方法,它的施工工艺比较简单、也能适用,比且含有施工的经验,主要适用于粱、板、柱、墙和一般的建筑物的混凝土的加固,如果现场施工时间比较长的话,就会对生产和生活的有很大的影响。(6)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外贴纤维加固是用那些胶结材料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贴在被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受拉力的地方,这样就会使其达到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它具有耐腐蚀、本身比较轻、使用年代比较长、维护的费用也比较低、比较防潮。(7)置换混凝土加固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的优点是加固以后不会影响建筑物的净空但是和加大横截面加固法的施工时间长的缺点也一样,比较适用于受压的地方混凝土的强度比较低和一些梁柱承重构件的加固。

2.2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

(1)钢筋混凝土外加层的加固方法。钢筋混凝土外加层的加固方法的优点是施工工艺比较简单、砌体加固后的承载能力也提高了很多、适应性比较强,这种方法具有比较成熟的施工经验,一般适用于柱、带壁墙的加固方面。它的缺点就是现场施工的时间比较长,对生产和生活还是有影响的,并且它在加固后建筑物的净空面积有所减少。(2)预应力加固法。这种加固法克服了一部分从外面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同时也减少了外部荷载的效应,在这个的同时却增加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件的抗弯的能力。

3.结语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使用环境的作用下,它的功能肯定会慢慢的下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程的任务不仅要做好建筑物刚开始的设计工作,而且还要能科学的去评估结构受损坏的客观规律和损坏程度,而且一定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来为结构的安全是用作保障,从而使得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以后会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当今社会,建筑物一般都会以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等等为主要的建筑结构,所以我们还是得把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这方面为突破方向当成主要研究的方面。

【参考文献】

[1]赵洪波,高晓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改造[J].山西建筑,2008,34(12):85-86.

[2]陈贵洪.沉管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5,26(6):93-97.

钢筋混凝土结构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结构 裂缝

前言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在建筑施工程中是比较多见的,同时,裂缝问题也给设计和施工人员带来很大的挑战。如何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问题则将是本文研究的核心。文中除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形成的原因做了阐述以外,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希望有助于读者。

1.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危害

由于在混凝土结构中存在变形能力差、拉压比低、非均质性等特点,并且混凝土的体积会随着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以及化学反应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因此混凝土结构中很容易产生裂缝。混凝土的裂缝不仅会对建筑物结构的安全可靠性造成损害,还会影响建筑物结构的耐久性。在混凝土结构中甚至小小的裂缝若是未能妥善处理还有可能会造成建筑物坍塌,可见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的。

2.产生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主要因素

2.1钢筋混凝土材料质量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浇筑、硬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应力,如果对钢筋混凝土材料不进行全面的控制,当应力超出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主要的材料因素有:第一,水泥和集料中存在大量的泥沙、氯离子、硫酸根离子,这会导致钢筋混凝土强度不足,在脆弱的地方会出现裂缝。第二,水泥水化热过高,并且没有应用适合的外加剂,这会造成钢筋混凝土出现早强性裂缝。

2.2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

工艺是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如果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不能按规范进行,出现模板搭建不当、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撑不足、模板拆除过早、保湿保温不力等问题,都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

2.3钢筋混凝土施工温度

钢筋混凝土中水泥在水化和硬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导热性能差,会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产生温度与热量的积累,进而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应力与形变趋势,如果这种趋势超出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

2.4钢筋混凝土湿度

钢筋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会出现水分蒸发,如果不及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保湿处理,则会产生干缩的趋势,在水分流失严重的情况下,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会产生干缩裂缝,不但影响钢筋混凝土表面质量,也会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2.5钢筋混凝土提前受荷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没有形成设计的强度而过早负荷会产生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变形,甚至会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这不但会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后续施工,而且也会直接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3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主要措施

3 . 1 设计方面

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基础设计方面可以采取调整基础的埋置深度、地基计算强度、垫层厚度等方法来控制地基的不均匀变形。同一软弱土地基上,应尽量采用同一种类型的基础,否则容易造成沉降量大小不均匀,从而产生危害性裂缝。合理设置结构缝设置结构缝的位置和缝宽的选定要适当,构造要合理。可以把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合并设置。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但应考虑高温、冬期、长期暴露在大气中的建筑物,承受反复的温差,骤冷骤热,反复的干湿作用,结构内部不断产生裂缝和裂缝扩展等因素。当结构体型突变或者设置的伸缩缝间距偏大,超出规范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防开裂措施,如增大配筋率、通长配筋、设置后浇带、改善混凝土级配等。避免应力集中,合理增配构造钢筋提高抗裂能力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产生应力集中,在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适当增加附加筋,以增强其抗裂能力。

3 . 2 施工方面

在建筑施工中,一定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挑选,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一定的评定。在钢筋混凝土材料的配比中,一定要严格控制好用水量,不能将混凝土材料随意的进行用水,一定要根据科学的配比严格进行,在水泥的选用上,一定要选择地热的,这样有利于在混凝土的配比中降低混凝土凝固过程的水化热。在配比中,应在规定的条件下,减少水泥和水的用水量,这样就会提高混凝土的粘合性,在对混凝土的配合中,可适当的加入粉煤灰和减水剂,这样在使用时,会有良好的效果,减少建筑物的裂缝。合理设置后浇带对于大型混凝土建筑物,合理的设置后浇带有利于控制施工期的温差与收缩应力,减少裂缝。后浇带设置时,要遵循“数量适当,位置合理”的原则。后浇带一般间距为30~50m,并应贯整个底板断面。后浇带内填筑的混凝土应用微膨胀水泥或无收缩水泥,混凝土强度应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

3.2控制钢筋混凝土材料质量

在钢筋混凝土拌制中重点对水泥、骨料、外加剂进行严格的技术与质量控制,要根据设计与施工条件选择适于强度形成和预防裂缝的水泥品种,杜绝早强性、高水化热水泥的使用,同时应该添加一定量的减水剂、粉煤灰、延时剂,以此来控制水灰比,减少裂缝的产生。

3.3控制钢筋混凝土的配合比

要结合钢筋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环境,做到对配合比的反复验证和精确控制,特别要对水泥、沙石等材料的配合比进行不断优化,这样有助于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

3.4控制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一方面,要合理安排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顺序,一般采用先重、高,后轻、低的施工顺序。另一方面,做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配置,钢筋的间距及保护层的大小都可能对构件的杭裂性能造成影响。加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养护,保证足够的养护时间。在养护期间,还应做好温度控制工作。

4结语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重要建筑、大型建筑和重点工程的主要建筑结构类型,从大趋势和环境角度看,社会和经济越发达,建筑物中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数量就越多,钢筋混凝土结构发挥优势的可能也就越大。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受到各类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会产生裂缝,这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安全问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就可能失败。因此,要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设过程中,从设计、施工两个方面进行技术上和管理上的预防,使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更为科学和可控,以便实现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提升,进而为整个建筑工程打造坚实的结构、安全与功能基拙。

参考文献:

[l]王玉.伟赵朝建工春胜产生商品混凝土R期开裂的原因与防治措施[J].粮食流通技术,2005, 03.

[2]陈金水房屋建筑墙体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8):43-44,108-109

钢筋混凝土结构范文第3篇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腐蚀监测;监测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是很复杂的过程,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结构所暴露的环境条件与混凝土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近年来,对结构修复的目的都在于避免水和有害物质。虽然对环境条件的检测和数据评估的技术不断进步,但由于人们对新建的已修复过的结构中钢筋腐蚀的监测工作重视不够,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方法和应用经验仍较少。本文主要阐述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监测的目的,并介绍各种不同的监测方法。

1 监测目的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进行监测有各种不同的目的,它取决于结构的状况和为保护结构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⑴新建结构,主要是钢筋开始腐蚀的时间和引起腐蚀的原因(氯离子浓度,PH值,混凝土的湿度)。⑵已修复过的结构,主要包括修复工作的有效性和持久性、特殊的修复方法或使用产品的经验以及产生腐蚀的原因。⑶既有结构,主要包括腐蚀速率和产生腐蚀的原因。另外,通过监测可以获得用于评估腐蚀风险的间接信息。确定监测系统的类型和所要研究的参数,应考虑以下因素:⑴结构的重要性(静力学,美学,使用性能等);⑵产生腐蚀的原因(氯离子、碳化等);⑶结构所有者是否愿意安装监测系统,以及所需的成本。

2 监测技术的类型

对钢筋腐蚀进行监测可采取不同的方法,可以采取整体测量法,也可以采取局部测量法。局部测量法分为如下两种:⑴埋入结构中(传感器、参比电极);⑵移动式设备,但它们不适于整体性测量。表2-1中列出了几种重要的腐蚀监测方法。

3 用于混凝土的传感器

目前,装在混凝土中用于腐蚀监测的传感器系统的发展与应用越来越广泛。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传感器测量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可用来测量电化学参数,如腐蚀电位、宏电池电流和极化电阻;间接法则可测量混凝土因为腐蚀过程而产生的声发射、电解质析出或者微裂纹等方面的破坏信息。用于腐蚀监测的各种传感器见表3-1。

人工阳极是指埋入已被氯离子侵入的混凝土或砂浆中的活性腐蚀钢筋。为了测量宏电池电流,将人工阳极和结构中的钢筋垫片之间用导线连通,建议在安装之前称一下阳极钢筋的质量,这样可在随后得到实际的质量损失、点蚀孔的深度和阳极区域的具置。采用绝缘钢筋对阳极周围的混凝土性能没有改变。在安装定位后,腐蚀钢筋与垫片截面接触部分要被切除。膨胀环阳极、阳极钉系统和阳极阶梯系统都是用来测定超过氯离子临界浓度的初始时间的监测系统。用声发射法可以将因发生腐蚀过程而导致的混凝土微裂纹记录下来。由于混凝土的电阻率与其湿度有关,在评价腐蚀危害时混凝土湿度也是一个重要参数。

完全令人满意的传感器是不存在的,每个传感器系统都有它的优缺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者或者业主必须明确监测的目的,并弄清楚需要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才能帮助其对结构的腐蚀情况实施有效的监控。

4 连续监测/在线监测

连续监测/在线监测就是把传感器装置植入混凝土结构中,对需要的参数(如气候、温度等)进行连续监测。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几分钟到几小时),且有规律地重复的情况下,可将短期内和长期内各参数的变化全部监测到。

5 未来发展趋势

今后装备在线监测仪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因为对腐蚀的在线监测是一种理想的预警系统,它能帮助人们针对具体的结构确定最佳的修复时间和修复方法,因而能明显地减少维修费用,这一点对于那些因为造价高或处于静载荷下不便于修复的重要建筑物尤为重要。因为费用较高,这项技术还未作为标准的控制方法推广使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进一步开展以下研究工作:⑴降低监控系统产品的生产和安装费用;⑵简化数据记录仪的安装;⑶无线化传输数据。

[参考文献]

[1](瑞士)汉斯・博尼,编著.蒋正武,龙广成,孙振平,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

钢筋混凝土结构范文第4篇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裂缝;鉴定;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出现的原因很多,有设计上错误、原材料性能缺陷、施工质量低劣、环境条件的变化、使用不当、地基不均匀沉陷等等。那么如何鉴定裂缝、分析裂缝、控制裂缝,就成了房屋安全鉴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二、裂缝的鉴定步骤

1、查明裂缝的宽度、长度、深度:

结构性裂缝不仅表征结构受力状况,还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裂缝宽度愈大,钢筋愈容易锈蚀,意味着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握裹力已完全破坏,使用寿命已近终结。一般室内结构,横向裂缝导致钢筋锈蚀的危险性较小,裂缝以不影响美观要求为度,而在潮湿环境中,裂缝会引起钢筋锈蚀,裂缝宽度应小于0.2mm,但纵向缝易引起钢筋锈蚀,并导致保护层剥落,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应予处理。当裂缝长度较长,深度较深,严重影响构件的整体性,往往是破坏征兆。

2、裂缝产生原因

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对结构的影响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故只有明确结构受力状态和裂缝对结构的影响,才能进一步对结构构件进行定性。若属结构性裂缝,大多由结构应力达不到极限值导致承载力不足而引起,它表明结构开始破坏或强度不足,存在一定危险,故需对裂缝作进一步分析;若属非结构性裂缝,则往往因自身应力(如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等)过大而造成,对结构承载力影响不大,可根据结构耐久性、抗渗使用等方面要求采取适当的修补措施。结构性裂缝,根据受力性质和破坏形式进一步区分为两种:一种是脆性破坏,另一种是塑性破坏。脆性破坏的特点是事先没有明显的预兆而突然发生,一旦出现裂缝,对结构强度影响很大,是结构破坏的征兆,属于这类性质裂缝的有受压构件裂缝(包括中心受压、小偏心受压和大偏心受压的压区)、受弯构件的受压区裂缝、斜截面裂缝、冲切面裂缝,以及后张预应力构件端部局压裂缝等。脆性破坏裂缝是危险的,应予以足够重视,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和其它安全措施。塑性破坏特点是事先有明显的变形和裂缝预兆,人们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危险性相对稍小。属于这类破坏的受力构件的裂缝有:受拉构件正载面裂缝,受弯构件和大偏心受压构件正载面受拉区裂缝等。此种裂缝是否影响结构的安全,应根据裂缝的位置、长度、深度以及发展情况而定。如果裂缝已趋于稳定,且最大裂缝未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则属于允许出现的裂缝,可不必加固。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荷载裂缝。一般多出现在构件的受拉区域、受剪区域或振动严重等部位,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过大而产生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结构设计、施工错误、承载能力不足等等。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混凝土和钢筋共同承担极限状态的承载力,结构设计师需根据地基情况、静、动荷载、环境因素、结构耐久性等情况控制荷载裂缝。对结构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问题,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设计规范规定很灵活,没有验算裂缝的明确规定,任由设计人员自由处理。第二种情形则是设计规

范有明确规定,对于荷载裂缝有计算公式并有严格的允许宽度限制,设计师对结构裂缝控制考虑不周,是结构荷载裂缝发生过多的主要原因。

2)温度裂缝。由大气温度变化、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

产生的水化热等因素造成的,我们习惯上认为:“强度等级越高安全度越大,提高强度等级没坏处”。有时迁就施工方便,采用高强混凝土,这是一种误导,导致水泥标号增加,水泥用量增加,使水化热及收缩量增加。

3)干缩裂缝。这类裂缝是由于材料缺陷引起的,水泥加水后变成水泥硬化体,毛细孔隙中水慢慢溢出,使混凝土产生毛细收缩,引起干缩裂缝。

4)构造裂缝。

结构规模越大,结构形式越复杂,设计人员越喜欢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超长、超厚、超静定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会导致结构约束应力不断增大,而往往结构设计中经常忽略较大约束应力要配构造钢筋的,忽略结构约束性质,因而经常出现构造性裂缝。

5)养护方法不当。目前在混凝土施工中采用的养护方法,基本上是沿用过去简易的传统方法,这种方法已远不适应在较大温度环境中有收缩变形的混凝土要求。

6)其他原因。有害物质浸入混凝土内部,导致钢筋锈蚀,使混凝土产生的后期膨胀裂缝。现浇构件因地基或砌体产生过大不均匀沉降;模板刚度不足、支撑间距大、支撑松动、过早拆模等,均可能产生裂缝。

3、判明裂缝是发展的还是稳定的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按其发展情况,通常分三种:第一种是稳定性裂缝,即裂缝的宽度、长度保持恒定不变;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在受拉区允许带缝工作,也就是说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只要裂缝是稳定的,其宽度不大,符合规范要求,并无多大危险,属安全构件。第二种是活动性裂缝,该裂缝的宽度和长度随着受荷状态和周围温度、湿度变化而变化,随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展,说明钢筋应力可能接近或达到极限,对承载力有严重的影响,

危险性较大,应及时采取措施。第三种是发展性裂缝,裂缝的宽度和长度随着时间增长而增长。结构的裂缝会不会扩展,要看构件所处环境是否稳定,环境出现变化,旧的裂缝可能会扩展,而且还会出现新的裂缝,应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判断。

三、结语

钢筋砼结构构件的裂缝影响因素很多,知识面较广,出现概率高,控制难度大,房屋安全鉴定是一项技术性与政策性相结合、局部性和整体性相结合、实践经验与规范标准相结合、必须综合考虑诸多因素的复杂性技术工作,它需要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加以研究与发展的高科技课题,本文仅仅是鉴定过程中的点滴体会,还有待深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

[2]鞠丽艳.混凝土裂缝抑制措施的研究进展,2002. 5

钢筋混凝土结构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厂房、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探析

引言

随着我国钢材量的不断提高,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也随着迅速发展起来,但在具体结构设计中,会遇到的各种难题,作为一个结构设计者需要在遵循各种规范下,大胆灵活的解决一些结构方案上的难点、重点,以使厂房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特点。

一、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在具体设计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就自己的经验,提出了解决方法。主要有在以下几点。

框剪结构方面。

框剪结构方面主要体现在剪力墙的布置不均匀,这样的设计方法将出现单肢刚度过大的剪力墙,产生了应力集中现象。这样剪力墙一旦破坏,将构成严重影响。在具体设计中,应做到刚度较大的第一级别的剪力墙,其墙肢数不应少于4肢。我们应该通过设计,有选择地让梁破坏,从而保证柱子的完整性,来保证厂房不倒,或缓倒,以防地震等灾害带来的危害。

另外,框剪结构的连梁设计也很重要,但很多设计在这个环节上做的并不好。现在我把我在这方面的经验简单介绍一下。首先,要保证连梁的基本作用,即:当遇到中震或大震时,它会首先开裂,起到耗能作用,从而使建筑物保持一定延性的梁。只有满足了这种情况,才有意义把它按连梁进行设计。根据这个特性,笔者以为具体设计时,应注意几点不要盲目地增大它抗弯的能力,否则,会使连梁延迟破坏,起不到及时耗能的作用。

2、挑梁端头的设计方面

在悬挑的挑梁的端头,应注意设置构造柱,把每层的挑梁联系起来,并按受拉构件要求,设计构造柱。这样做的优点是,通过构造柱,协调了挑梁的变形,即使出现局部超载的情况,也可以把力传到其他层上,共同承担,从而变相的提高了结构安全度。另外也加大了对外维护墙的约束,防止墙体外闪。

3、细节设计方面

还有一些构造上的细节问题,有很多设计者并没有在细节方面下功夫,这种情况也是很危险的,一定要多注意。比如,如钢筋混凝土构件在不同条件下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取值问题:框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直径应按要求增大2mm;框架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偏小;框架梁高小于400时,加密区箍筋间距偏大(如采用@100,小于梁高的四分之一);框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5%;框架柱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偏小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设计的构件能够正常工作的前提,必须予以重视。

二 具体结构设计方法探究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方方面,应从抗震设计、结构计算等方面入手考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抗震设计。

抗震设计的基点是强度和延性。人们现在已经认识到可以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屈服后的非弹性变形来抵抗地震,也就是将强度和延性两者相结合来抵抗地震。为保证结构的抗震能力,对结构设计而言, 如果我们给结构设定较低的承载力水准,相应地就要求结构具有较高的延性水准;如果我们给结构设定较高的承载力水准,则结构需要的延性水准就可以较低。在这个问题的具体处理上,各国的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另外,处于抗震设计的考虑,厂房布局应提倡平面和立面简单、规则、对称的原则。在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时, 要注意:(1) 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 减少偏心,否则应考虑其不利影响;(2)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尽量重合;(3)质量大的跨间不宜布置在结构单元的边缘,质量大的设备宜布置在距刚度中心较近的部位;(4)尽量少采用大悬挑结构;(5)围护结构宜采用轻质材料。

2 关于强柱弱梁节点设计。

强柱弱梁措施的强弱,也就是相对于梁端截面实际抗弯能力而言柱端截面抗弯能力增强幅度的大小,是决定由强震引起柱端截面屈服后塑性转动能否不超过其塑性转动能力,而且不致形成“层侧移机构”,从而使柱不被压溃的关键控制措施。柱强于梁的幅度大小取决于梁端纵筋不可避免的构造超配程度的大小,以及结构在梁、柱端塑性铰逐步形成过程中的塑性内力重分布和动力特征的相应变化。因此,当建筑许可时,尽可能将柱的截面尺寸做得大些,使柱的线刚度与梁的线刚度的比值尽可能大于1,并控制柱的轴压比满足规范要求,以增加延性。验算截面承载力时,人为地将柱的设计弯距按强柱弱梁原则调整放大,加强柱的配筋构造。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不得过高,以免在罕遇地震中进入屈服阶段不能形成塑性铰或塑性铰转移到立柱上。注意节点构造,让塑性铰向梁跨内移。

强剪弱弯是保证构件延性,防止脆性破坏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人为加大各承重构件相对于其抗弯能力的抗剪承载力,使这些部位在结构经历罕遇地震的过程中以足够的保证率不出现脆性剪切失效。对于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梁应注意抗剪验算和构造,使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3、结构设计计算

结构计算中,计算简图选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基础梁的处理。一般情况下,基础梁设置在基础高度范围内,作为基础的一部分,此时结构的底层计算高度应取基础顶面至一层楼板顶面的高度。基础梁仅考虑承担上部墙体荷载,构造满足普通梁的要求即可。当按规范要求需设置基础拉梁时,其断面和配筋可按构造设计,截面高度取柱中心距的1/12~1/18,纵向受力钢筋取所连接的柱子的最大轴力设计值的10%作为拉力来计算。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当框架结构的电梯井道采用钢筋混凝土井壁时(设计时应尽量避免),计算简图一定要按实际情况输入,否则可能会造成顶部框架柱设计不安全。在结构计算参数的选取时,应严格注意地震区的划分,选取正确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这一项对地震作用效应的影响极大。

三、结束语

厂房结构设计质量,密切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总结,才能有所进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这也是我把我在设计过程中的一些认识写出来的原因,希望与同行们一起讨论、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赵茜.混凝土极限拉伸测试技术及误差分析[fJJ.建筑经济,2001, (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