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欢喜评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环境会计;环境绩效评价体系;企业;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国内学者孟凡利在其专著《环境会计研究》中把环境会计的本质归纳为:"环境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具体地说,他是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采用多种计量手段和属性,对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和现象所做的反应和控制"。[1]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作为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对环境有着正负双重影响,通过建立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对企业的环境要素做出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可以有效地掌握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通过监管使企业降低对环境的破坏,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本文将通过对相关企业环境要素的分析,结合环境会计理论,参考之前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初步构建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
一、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概述
ISO14031给出的关于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定义是:对个人、团体或者组织是否实现环境目标的评价,旨在以持续的方式给决策者提供相关和可以验证的信息,以确定企业的环境绩效是否符合政府部门的相关规定以及企业内部的相关要求的内部过程和管理工具。[2]这个定义比较全面恰当,也受到国际上最广泛的接受。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从选取指标开始,收集分析数据,根据环境绩效进行评价、交流,并且针对绩效进行改进。通过这个过程,运用适当的指标,把企业的环境保护实际情况表现出来。企业环境绩效评价首先要识别环境问题,构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接着根据环境绩效指标体系,分析企业环境管理的缺陷,识别环境管理当中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一)企业环境成本
现阶段,对于环境成本的研究尚处于探讨阶段,因此对于其概念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共识。目前较为权威的是1998年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在《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中对环境成本的定义,"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措施的成本,以及企业因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
结合部分上市公司的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及环境报告书的相关内容来看,根据投入目的的不同,可以将环境成本划分为保护类环境成本、消耗类环境成本以及事务类环境成本。保护类环境成本主要是指企业为了防止污染的持续发展以及消除现有环境污染而投入的费用,例如环保型产品的研发、企业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等所产生的费用等;消耗类环境成本主要是指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对人类和自然造成损害所投入的费用,例如有害废水排入河流所造成的渔业损失、烟雾受害者的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治疗费等;事务类环境成本主要是指企业对环境事务进行管理而发生的各种费用,例如测算污染程度、手机环境污染情报、对员工进行环保培训等。[3]
(二)企业环境绩效
企业环境绩效主要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由于环境保护和治理环境污染取得的成绩和效果。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环境绩效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在分析与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环境绩效含义的基础上,认为环境绩效主要体现在环境财务绩效和环境质量绩效两方面。环境财务绩效作为环境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企业所发生的与环境相关的事件导致的财务影响,也是其在环境方面所做的主观努力从而导致的财务业绩。这其中主要包括环境收入与环境支出之间的差额。环境质量绩效主要是指企业的主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做出贡献或者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它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内容框架。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在遵守相应的环境法规的前提下,企业下减少生态环境损失、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方面所取得的业绩。[4]
二、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通过对一些学者理论的总结,可以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在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公共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海的发展。"就企业而言,在其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是其必须遵循的理论,这就必然会涉及环境方面的问题。因此,企业就需要在其发展的同时建立环境绩效评价体系,以确保发展中环境的可持续性,同样地,对于可持续发展而言,其理论也必须在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中得以实现。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真实地披露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而提高环境保护能力,最终达到企业环境和经济共同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膳食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知道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经济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的特点是将传统企业的单线流动现行经济发展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是流程。它的实施,也需要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当企业实施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时,体系中涉及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及废物的循环再造情况会得以披露,同时体系也会通过具体的指标,对企业循环改造方面不断进行革新。从而有效的发展循环经济。[5]
三、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结合环境会计的理论,建立一套有效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对企业不同时期发展中的环境状况进行纵向比较,同时与相同产业的企业环境状况进行横向比较。总结发展过程中的得失,明确今后的改进方向将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基于以上的分析,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的出不建立如表1:
表1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四、实例应用研究
近几年,随着企业对环境责任的重视,其在《环境报告书》中对环境信息的披露也日趋完善,本文将就某制造业的《环境报告书》运用环境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分析。
(一)企业环境总体情况
以某企业2011年和2012年相关环境信息数据为例,选取可计量部分,如表2所示:
表2 某企业2011-2012年企业环境绩效总体评价[7]
资料来源:海尔集团,《海尔集团2011环境报告书》,《海尔集团2012环境报告书》
(二)企业环境绩效能力评价
1、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该企业《环境报告书》披露内容来看,主要选取的单位产值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产值废水产生量,单位产值化学需氧量等指标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下降趋势。说明该企业在降低环境负荷,减少资源投入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2、环保盈利能力
环保盈利能力将一环境投资收益率来衡量。
环境投资收益率=(环境负荷减少收入+环境收益)/环境成本[6]
结合该企业《环境报告书》信息披露的内容如表3所示:
表3 某企业2012年费用节约收入(附后)
资料来源:海尔集团,《海尔集团2011环境报告书》,《海尔集团2012环境报告书》
综上分析,2012年企业的环境投资收益率为7399.88/(107+1355+2405)=191.3%
五、结论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披露企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政府和公众也可通过该评价体系对企业进行监督与建议,使企业对环境保护更加重视,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还人们一个洁净的环境,真正地做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子义.环境会计研究[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孟凡利.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J].会计研究,1999,(4).
[3]彭婷.企业运行工ISO14001体系的环境绩效评价[D].东华大学,2006.
[4]鞠秋云.给予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5]孙金花.中小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6]芮开春.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构建[D].暨南大学,2011.
关键词:环境绩效审计;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一、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
1.忽视效益指标的重要性
我国目前企业所采用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大部分都是反映环境资料输入以及环境污染物排放量以及达标率的环境治理指标,能够反映环境治理经济效益出现的概率较小。这样导致所设计的整个指标体系只是单一地揭示和反映环境治理方面的内容,没用反应环境治理的经济效益。由于环境治理要耗费企业一定的成本,所以企业在采用这些评价指标进行环境绩效评价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很多指标评价体系并没有真正的体现在环境效益中。虽然这样的指标构建,对环境治理有积极的评价作用,但是却忽视企业对是否进行评价有自主选择权。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是多方面的,既要考虑环境治理的结果,也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
2.指标体系中定性指标比重偏少
重定量轻定性指标是我国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现存问题之一。从我国目前对企业环境效益审计评价指标的研究来看,大部分指标体系中定量指标的数量都偏少。定量指标的搜集比定性指标的搜集简单与便捷。定量指标只需要将数据代入模型或者公式即可得出量化的结果,而定性指标则需要运用诸如问卷调查这样方法来完成原始数据的搜集,再将其量化。所以,出于成本最小化的目的,大多数的评价指标都是用定量指标来表示。但是,一个企业处于一个系统当中,在评价环境绩效审计时要考虑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所以的因素不可能全部通过定量指标来表示,所以我们应该发挥定性指标的作用。
3.指标体系随意性大
现有的指标体系的特点是:随意性大,难以全面评判企业环境绩效优劣。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每个指标都处于是一个系统,指标应该是层次清晰,每个层次有其代表性的意义,且层次内容全面。这样各指标相互作用,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指标体系来看,还存在缺陷:指标层次不清晰也不全面,各个指标之间的联系性不强,仅仅只是各个指标的简单列示。甚至存在指标体系繁杂的问题:指标与指标之间意思重复交叉,造成重复计算,浪费资源,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同时,我国也并没有对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内容进行规定,导致企业在指标体系选择是有较大的随意性。因此,总体来看,指标之间的全面性、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样才可以在进行审计时可以节省时间以及成本,设计出一套及全面又经济的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二、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构建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1.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
我国大多数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主要是通过财务指标来体现,归根到底是因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财务指标可以反映暂时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果,对社会责任以及资源的和环境耗费却没有体现,这样导致的评价结果是不断的提高财务效益,鼓励可以暂时不顾环境代价、利用未来资源来促进目前经济增长的不负责任的做法。从我目前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构建的角度主要用平衡积分卡、李山梅的压力-反应-状态模型,从这些角度下构架的指标体系大多数都没有体现对周围居民、政府、生态等方面的影响,这也恰恰说明了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视不够。随着我国政府不断宣扬生态文明理念,人们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断提高,我国企业开始意识到在取得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应该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企业在其经济利益的获取和均衡过程中,必须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纳入其中,并将其作为利益取舍的关键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考虑。企业承担较越多的社会责任,做出越多保护环境的行为,企业的形象等都会在无形中提升,这从长远来看是有益于企业发展的。因此,在进行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时,应该多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构架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既要考虑内部要求,也要考虑外部因素。既要制度短期目标,也要考虑长期战略。例如指标体系可以包括:企业是否遵守了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保资金的投入,投入所取得效益,对周围生态的评估,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等。
2.环境资源物权界定不清晰
环境资源所有权的界定不清晰,导致了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企业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主体,这是企业的本质属性。他们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很少考虑社会责任。环境资源具有公共性和无形性的特点,即外部性的制造者和受害者双方常常是难以区别的,同时环境导致的效果也不能用市场价格完全确定其费用和效益。谁污染谁治理还可以找到相关负责人,对于公共污染领域却没有相关办法进行责任的划分。因此,对环境与污染有关的外部性很难通过个别排放者与受害者之间的私人交换来解决,而必须通过范围更为广泛的途径来治理。
3.成本最小化原则
从我国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文献中可以看出,在评价企业环境绩效时,大多偏向于对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定量指标的评价。为了能够全面详细的对企业环境绩效审计做出正确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越全面越好。但是如果指标过多,企业在进行评价时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的成本就会增加。出于成本的考虑,企业会趋于选择看似简单明了的指标体系运用。同时,由于定性指标在原始数据的搜集、量化等方面都比定量指标复杂,所耗费成本高,特别是在现在这种一方面审计资源己经相当匮乏,而另一方面还需要加钟增加的负担,这必定会影响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工作质量。所以,企业在进行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时,会选择耗费小、搜集简单的定量指标。
参考文献:
[1]刘家兰,王恩山.浅谈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会计之友,2005(9): 62-63.
关键词: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山东省
1 引言
随着各个国家部门对环境影响重视程度的逐渐加深,环境绩效得到广泛使用。环境绩效(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就是组织对其环境进行管理所得到的可测结果,环境绩效评价就是通过比较现有的环境状况与已定的环境目标之间的差距进行对比来评价环境管理水平的方法,而在环境绩效的评价过程当中,构建环境绩效指标体系是基础,决定了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现在,各国际组织包括世界银行、UNEP、OECD、ADB等先后开展了很多与环境绩效评价有关的环境评价研究,而且随着环境对经济作用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地区也开始开展了环境绩效评价。
2 环境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进行环境绩效评价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选择适当的环境绩效指标(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EPIs)。指标的正确选择是进行有效绩效评价的基础,因此在选择指标时,数据或信息应简单明了,反映出评价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的优劣及其潜在原因的具体表征,本文选取环境绩效评价指标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4年提出的P-S-R(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模型, 以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和政府部门以及三部分之间的信息传递、响应过程为模型,构建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这一模型将人类活动和环境状态,同时又包括政策响应都包含其中,而这三个环节正是制定决策和实施决策的全部过程。所以,依靠这一框架模型可以建立有效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以期恢复环境质量或防止环境退化,。
3 山东省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迅速,山东自2002年GDP过一万亿元后,经济一路稳步持续增长,山东201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迈上5万亿元人民币台阶,在2014年全国31个省份GDP排名中,山东省更是位列第三,仅次于广东省和江苏省。然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会伴随着资源的大量快速消耗和对环境的巨大影响:沿海地区水污染严重、大气污染严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表下陷、土地退化、废弃物随意排放、省内气候变化、机动车污染、渔业资源、湿地资源的破坏等都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由此可见,这种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是制约山东省环境社会朝着可持续方向、集约型方向发展的主要障碍,经济、环境、资源三个系统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山东省经济向环境友好型发展的必要途径,能有效的促进山东省经济转型,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发展。运用德尔斐( Delphi) 法即专家咨询法筛选出山东省最突出的六个环境问题,即水污染、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废弃物管理、土地退化问题和海洋渔业资源问题,山东省自然灾害较少,人为破坏生态环境成为最主要的原因,所以本文中山东省的环境绩效评价主要从这六个方面展开,按照P-S-R模型的因果逻辑关系,初步构建山东省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1 水污染
压力指标:工业废水排放量,生活污水排放量,农业废水排放量;状态指标:河海流域检测断面水质等级,河流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响应指标:工业废水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农业废水处理率,水污染环境治理投资。
3.2 大气污染
压力指标:SO2排放量,PM2.5排放量,烟尘排放量;状态指标: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负荷,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响应指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控制,空气质量优化投资。
3.3 水资源
压力指标:年平均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过境水量和可利用水量在总水量中的比例;状态指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均水资源消耗量;响应指标:用水总量控制,地下水抽取量控制,地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控制。
3.4 废弃物管理
压力指标: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与产生量的比例,工业危险废物的排放量与产生量的比例,城市人口总数;状态指标: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工业危险废物的排放量,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响应指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危险废物贮存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3.5 土地退化
压力指标:人均耕地面积;状态指标: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比例;响应指标:水土流失治理投资。
3.6 海洋渔业资源
压力指标:渔业资源年捕获量,沿海污水、废弃物排放量;状态指标:海洋栖息生物数量,沿岸近海鱼群数量;响应指标:沿海污染治理投资,调整渔业结构,海产品捕捞量控制。
4 结语
环境绩效评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对最终的评估结果有直接的影响,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环境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概念框架,依据此概念框架,研究山东省主要的环境问题,构建山东省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山东省的环境管理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Ruzicka I Technical Paper SEF 11 No.1.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a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EPA)system for GMS countries 2003.
关键词:环境绩效;绩效评价;企业;平衡计分卡
中图分类号:F2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038-02
企业环境绩效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由于环境保护和治理环境污染取得的成绩和效果。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是企业环境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学者在相关研究领域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但目前尚未建立起科学实用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实施环境管理的积极性。
一、环境绩效、企业环境绩效
环境绩效是政府或组织进行环境管理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包括公共环境绩效和企业环境绩效。公共环境绩效是指宏观的环境绩效,它是针对特定地区和范围而言的,如某国、省、市的环境绩效;企业环境绩效是微观层面的环境绩效,是指企业与环境问题有关的财务业绩和环境质量业绩。企业环境财务绩效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环境有关的事项所导致的财务影响,或者说由于环保努力或不努力而导致的财务绩效,可分为环境收益、环境支出、环境净损益。环境质量绩效是指企业由于环保努力或不努力从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做出贡献或者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所产生的环境质量绩效,分为环境法规执行情况、环保业绩和环境损失。
二、企业环境绩效评价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是对企业实现环境目标情况的评价,旨在向管理当局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以确定企业的环境绩效是否符合组织管理当局所制定的标准的内部过程和管理工具。企业管理者可以利用绩效评价信息制定战略目标,制定和修正战略的实施计划,按照计划的完成程度对员工进行奖励和激励以引导员工的行为,从而使企业的环境战略得以贯彻实施。环境绩效评价还可以提供有意义的环境报告,帮助了解企业的环境绩效;确定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和量化的目标、指标;追踪环境活动和方案的相关成本和收入;揭示企业环境管理的重点及企业的环境风险;提供部门间进行业绩比较的信息,为组织内不同团体和个人提供激励机制,并为各类投资评价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
三、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企业环境绩效指标体系包括两部分六大类指标,第一部分为环境财务绩效指标,包括环境收益指标、环境支出指标和环境净损益指标,其中环境收益指标包括环保项目投资报酬率、环保收益占总收益的比重、利用“三废”生产产品享受到的各种税收优惠额、环保项目取得低息或无息贷款节约的利息、因环保取得的政府补助或价格补贴、因降低资源使用、污染预防或回收再利用而节省金额等指标;环境支出指标包括投资污染防治措施支出、污染防治措施操作维护金额、废弃物处理费用、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和人员经费支出及其他环境管理费用、环境监测支出、正常和超标排污缴纳的排污费、超标排污或污染事故罚款、污染损害赔款、污染现场清理或恢复支出、矿井填埋及矿山占用土地复垦复田支出、污染停工损失、使用无污染材料增加的支出、因污染导致现有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环保研发支出、清洁生产发生的费用、购置污染治理设备的支出、其他环保支出;环境净损益包括因企业环保努力或不努力而增加或减少的营业利润、营业外损益、利润总额、净利润等指标。
第二部分为环境质量绩效指标,包括符合性指标、环保业绩指标和环境损失指标,其中符合性指标是反映企业环保法规执行等情况的指标,包含“三同时”制度的遵守情况、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情况、污染源情况及排污费缴纳情况、环境目标责任制落实和执行情况、参与或承担的污染集中控制情况、其他环保法规执行情况、污染事故应变时间、环境目标达成数目或比例、当年环保罚单次数与金额、采取矫正措施的次数等;环保业绩指标是反映企业采取各项环保和污染治理措施情况的指标,包括专门的环保机构和人员配备情况、制定的环保规定或内部控制制度情况、污染治理项目完成数、污染物处理能力、污染物治理设施运行状况、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环境监测项目达标率、污染物回收利用总量、厂区绿化率、清洁生产情况、环保培训情况、企业取得的环保技术成果等;环境损失指标是反映企业因环境保护不力而造成生态环境损失情况的指标,包括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及污染物含量、污染事故造成的生态和经济损失、水电煤气油等资源的耗用量、有毒有害材料的使用和保管情况、其他损害生态环境的事项。
四、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与平衡记分卡中的融合
自平衡记分卡出现以来,它成为综合绩效评价的代名词,但传统的平衡记分卡只包括财务、客户和消费者、内部流程以及组织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环境绩效指标没有纳入到该综合评价体系中。因此,如何在传统的绩效评价评价体系中融合环境绩效评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平衡记分卡兼顾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平衡,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平衡,外部指标和内部指标的平衡,而环境绩效指标也同时采用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外部与内部指标,也可以兼顾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因此完全可以与平衡记分卡指标相融合。
环境绩效指标和平衡记分卡的融合可以采用三种方式:单独作为一个层面、作为内部流程的一部分、分布于平衡记分卡的四个层面。(1)单独作为一个层面。平衡记分卡包括财务、顾客等四个层面,但企业在实际应用时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加以创新,增设一个或几个必要层面。如果企业受到的环境威胁和环保压力比较大,单独制定了一套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且自成体系,或者这些评价指标很难与平衡记分卡的四个固有层面有机融合,就可以考虑将其单独作为一个层面。这样处理,既可突出环境绩效的重要性,又可以为评价环境绩效对财务成果的影响程度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2)作为内部流程的一部分。在整个平衡记分卡体系中,内部业务流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企业生产过程所产生的“三废”和制造的噪音等,不仅对自然环境和周围居民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还对企业自身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而类似环境问题的存在和影响从根本上讲是由企业本身的内部经营情况导致的,企业环境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业务操作的具体情况。因此,在设定相关环境绩效指标时,可以将其与内部流程指标融合,例如可以将“环境监测支出、废弃物处理费用、正常和超标排污缴纳的排污费、环保研发支出、清洁生产发生的费用、购置污染治理设备的支出”等指标纳入内部流程指标层面。这些指标的执行情况将直接影响顾客满意度层面的相关指标,例如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客户数量、客户保持率、客户投诉率等,而客户指标受到的影响也势必影响到企业最终的财务业绩和战略实施情况。将环境绩效指标纳入平衡记分卡的内部流程,既发挥了环境绩效指标的作用,又保持了平衡记分卡原有四个层面之间的平衡关系;(3)分布于平衡记分卡的四个层面。由于环境绩效指标中既采用了财务指标(例如废弃物处理费用、因环保取得的政府补助或价格补贴、转化废物的净收益、环保项目的投资报酬率等),也采用了非财务指标(例如违法次数、执行环境审计的次数、环境业绩报告数量、因环境问题引起的客户投诉、对员工的环保教育培训等),既涉及到财务层面的指标,又涉及到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层面的指标,因此在实际应用环境绩效指标时,可以考虑将这些指标分别应用于相关的某个层面,并将其之间的因果关系体现在四个层面之中。例如可以将环保项目的投资报酬率、人均环保资产、环保产品销售收入、转化废物的净收益作为财务层面的指标反映;将环保产品销售量、因环境问题引起的客户投诉等指标纳入客户层面;将企业采取的环保措施、投入的环保研发资金、废物利用、循环生产、环保产品、绿色产品的宣传等指标纳入内部流程指标层面;将接受环保培训的员工数、环保培训次数、工作环境的质量、健康促进活动等指标作为学习与成长层面的指标。
五、企业具体应用环境绩效指标体系时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1.识别主要的环境问题,所谓主要环境问题,指企业所面临的突出的、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境问题和环境因素。不同的企业和行业面临着不同的环境问题,制约企业发展的环境因素又各有不同,所以只有识别了主要的环境问题和相关因素,才能进一步确定所要选取的具体的、适合本企业的评价指标。
2.确定指标选取原则,在进行企业环境绩效评估指标构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相关性原则。能够因地制宜,选取适应本地区、本行业、本企业特点并客观反映评估企业面临的环境因素和环境问题的一些指标,且通过这些指标能准确度量本企业的环境管理绩效;(2)可操作性原则。即所选取的指标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指标数据应是在已有统计数据基础上可得的或经过实际监测可获得的;(3)完整性原则。所选指标应能够全面反映环境绩效评价所需信息,能满足企业管理者和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3.对指标进行合理的分类、定性和分级。总体来讲,我们将企业环境绩效指标分为两部分六大类,在针对具体企业设计绩效评价指标时,要根据以上类别进行设计安排,并确定指标的性质,即属于财务指标,还是非财务指标,是短期指标还是长期指标,是内部指标还是外部指标。只有确定了具体指标的类别和性质,才能更有效地开展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为相关信息使用者提供更系统、更翔实的信息。另外还要考虑企业组织结构,企业不同层级的绩效评价是不一样的,企业需要把战略性的环境绩效指标严重组织结构等级自上而下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在较低的层级,环境绩效指标应较为具体,而越到企业高层,绩效指标就更加综合和抽象。
参考文献:
[1] 卞亦文.基于DEA的环境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及拓展方向[J].商业时代,2009,(6):64-65.
[2] 许家林,孟凡利.环境会计[M].上海: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337-341.
[关键词] 顽固性心力衰竭;左西孟坦;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 54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2095-5200(2015)04-074-02
顽固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RCHF)是指经积极治疗诱因已被消除但仍无法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甚至有恶变倾向的慢性心力衰竭[1]。左西孟旦作为一种新型Ca2+增敏剂可以有效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患者血流动力学效应也得到一定改善[2]。本研究观察左西孟坦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选标准为⑴.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左心室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限盐、充分休息、利尿、ACEI/ARB、保持呼吸道通常、纠正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如果肾功不全,出现难治性水肿,可用超滤或血液透析。对照组给予硝普钠微量泵持续泵入,依据患者血压调节滴速,当患者血压低于90/60mmHg时可给予多巴胺升压治疗。治疗组使用左西孟坦(齐鲁制药有限公司)静脉泵入,初始计量12μg/kg静滴10min,后使用0.1μg/kg・min静脉泵入,2h后增加至0.2μg/kg・min持续泵入23h,可根据患者心率、血压情况将计量调整至1.5-2.0μg/kg・min。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估标准为有效:24~48h后心衰症状基本消失或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显效:用药48-72h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或好转1级以上;无效:治疗5-7d后无明显心功能改善或心衰加重。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抽取静脉血行BNP,K+,Ca2+检测[3]。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实验组26例中有效12例(46.2%),显效11例(42.3%)无效3例(11.5%),总显效23例(88.5%),对照组有效7例(26.9%),显效9例(34.6%),无效10例(38.5%),总显效为16例(61.5%),两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与BNP、Ca2+、K+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及BNP均改善,实验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中Ca2+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
实验组患者2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率7.7%,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19.2%),其中低血压2例,恶心呕吐2例,心悸1例,两组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
RCHF具有心肌代谢异常,冠状动脉窦显著降低等特点,因此在治疗同时应注意避免再次造成心肌损伤与心肌缺氧。目前临床上治疗RCHF常见的药物有正性肌力药物(洋地黄制剂、β受体激动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利尿剂与血管扩张剂。临床传统正性肌力药物在增加心肌收缩力同时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增加病死率 [4-6]。
作为新型Ca2+增敏剂,左西孟坦在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并不增加心肌耗氧量,且具有扩张冠脉及周围血管作用,同时也能改善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效应[7],使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其作用机制为:⑴.与肌钙蛋白C(cTnC)结合,增加cTnC对Ca2+敏感度,增强心肌收缩力,左西孟坦在收缩期作用较强,舒张期作用较弱,不会影响舒张功能[8-9]。⑵.充分扩张冠脉及外周血管,使血管平滑肌细胞膜及线粒体膜上ATP敏感型K通道开放,充分扩张血管,有效改善冠脉血流供应,降低外周血管阻力[10]。⑶.降低心力衰竭患者TNF-α、IL-6以及减少凋亡信号因子Fas/Fas配体,具有抗炎、抗心肌细胞凋亡作用。左西孟坦活性代谢产物t1/2为80h左右,所以左西孟坦在停药3-5天后仍可以保持良好血流动力学效应[11-13]。
BNP是心衰诊断、预后及病情判断重要依据 [14],本研究证明左西孟坦可以有效地降低BNP,提高LVEF,提高心肌细胞K+,有效地增加心肌收缩力。
综上所述,左西孟坦治疗RCHF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参 考 文 献
[1] Canaud B,Bowry S,Tetta C.et al.The case for treating refractory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with ultrafiltration[J].Blood Purif,2014,37(2):51-60.
[2] 董兆琴,刘金凤.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42例[J].中国药业,2013,22(21):19-20.
[3] 卫国,张隽.左西孟旦对治疗高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评价[J].山西医学杂志,2014,43(12):1671-1672.
[4] 程铖,徐日新,何胜虎.左西孟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3):67-68.
[5] Rognoni A,Lupi A,Iazm M,et al.Levosimendan :from besic science to clinical trials[J].Recent Pat Cardiovase Drug Diseov.2011,6(1):5-9.
[6] Adamo M,Barbanti M,Curello S,et al.Effectiveness of MitraClip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heart failure[J].J Interv Cardiol.2015,28(1):61-68.
[7] Sevimli S,Aksakal E,Tanboga H,et al.Percutaneous valve-in-valve transcatheter tricuspid valve replacement with simultaneous paravalvular leak closure in a patient with refractory right heart failure[J].JACC Cardiovasc Interv.2014,7(7):79-80
[8] 任重,王高明,李兵,等.静脉用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对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2):1768.
[9] Muser D,Nucifora G,Gianfagna E,et al.Clinical spectrum of isolated left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 thromboembolic events, malignant left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refractory heart failure[J].J Am Coll Cardiol.2014,63(16):39.
[10] 郭明,杨大成,张建伟.左西孟旦在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3,36(6):424-426,428.
[11] Kurita N,Mise N,Tanaka S,et al. Arteriovenous access closure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heart failure: 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J].Ther Apher Dial.2011,15(2):195-202.
[12] 贾志.左西孟旦在失代偿心力衰竭中应用循证医学[J].吉林医学,2012,33(17):3746-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