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试题

地理试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理试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理试题范文第1篇

2013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考生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历年的高考试题多以“提供图文材料紧扣问题的要求审题并从图文中提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作出判断或组织答案或在提取的信息和调用知识的基础上探究地理事象发生、发展过程和原因解决现实生活、生产中的问题”的方式呈现。其中,“获取和解读信息”是解题的基础,也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考核目标与要求,有必要精选试题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审题”训练,在审题训练中提高“提取、解读地理信息” 的能力。

所谓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

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可从三个方面理解:

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2.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3.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所以,审题时要特别关注以下5个方面:

1.图文中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时空分布、时空联系)

2.设问中的行为动词(明确答题语言组织要求)

3.设问中的指向(限定词,设问中已给定答题的角度)

4.图表名称、图例;统计图的单位、刻度;地图中事物、位置、对比信息;表中对比;统计图中“量”及其变化的 解读;统计图中曲线形态变化,分段对比的节点等

5.新概念含义的解读(考查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地理信息的类型

1.根据显示方式不同,地理试题中信息包括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

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方法

(一)咬文嚼字

(2012正卷)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对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春桥原树似吾乡。”这是宋朝诗人王禹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

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村行》的评论,哪些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听觉感受到的景象;

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

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是由视觉、嗅觉感受到的春天景象;

丁:“春桥原树似吾乡”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又如:“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是我国哪一地区居住景观的写照

A.内蒙古高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青藏高原

题中信息:“车马”,显示为北方地区,排除C、D;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与“山腰住”不符;得出黄土高原,事实上是黄土高原的窑洞。

(二)细看地图

常见地图中的信息有等高线、 等温线 、 等降雪天数线 、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河流水系图、交通线走向、车速的变化、湖泊轮廓的变化、降水的突变等。

(三)文表、图文结合

(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_____。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的原因。______。

(2)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原因有_______。

(4)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

显性信息:经纬度位置;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判断出西北部地势高、尼罗河谷地的地势最低;石油等矿产资源与城镇的分布概况;公路与铁路的延展走势;甲、乙两地气温与降水的月分配数值等。

地理试题范文第2篇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地理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新课改精神,试题题型稳定,难度适中,区分度和可信度较好,客观性试题难度稍有降低,主观性试题难度与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相当。在必答题(共90分)中,自然地理部分占70分左右,比重较大。整张试卷没有偏、难、怪试题,突出了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基本上体现了高考试题在稳定中有所创新和突破的趋势。

下面笔者从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I地理试题的命题特点入手,研究高考命题规律,提出复习策略,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地理试题的命题特点

1.图表众多,信息丰富,彰显地理学科的独特性。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用简洁、形象、直观的符号等表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形成、变化等。地理学科中图表类型众多,信息丰富,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图表是信息的载体,高考地理试题几乎是无图不成题。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I中出现了许多图表,主要的、常见的地图有等值线图(等高线地形图、年均温等值线图)、统计图等。这就要求考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提取地理信息的有效内容,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2.贴近生产,贴近生活,突出地理学科的实用性。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I选用的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贴近生产和生活,有利于培养考生关注生产和生活实际,使考生感到学习地理有很大的实用性。例如,超薄型地膜污染问题、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引发的环境问题、雾的成因、持续低温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太湖地区泉水污染问题等都贴近生产、生活实际。

3.突出主干知识,注重迁移,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

首先,高考试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科的主干知识,也就是重点知识;其次,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整合能力,体现地理学科内部综合,突出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

下面以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I中的第37题第(3)小题为例进行说明。

4.关注热点,重视环保,凸显地理学科的教育性。

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全面体现了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在高考试题的命制过程中,命题者精心组织材料,巧妙设计问题,让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环境问题。高考就是“指针”,把有关环境问题和保护环境的内容设计到试题中,有利于激发考生主动去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考生只有认识了环境问题的危害,才能内化为行动,形成生态环境道德观,凸显地理学科的教育性。

5.精选区域,巧妙设问,凸显地理学科的区域性。

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决定了地理学具有区域性的特点。每年的高考地理试题都精选了典型的区域,用经纬网图或等高线地形图来展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考查考生的空间定位能力。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I针对典型区域的地理问题,巧妙设问,将区域地理知识和系统地理知识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例如,选取的区域有台湾岛中南部、美国西部局部地区(旧金山)、华北平原西北部、我国西南地区、湖北省西北部、我国东北地区、太湖地区。

二、复习策略

1.夯实基础,狠抓主干知识。

高考命题虽然从知识立意转变为了能力立意,重在考查考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离开了地理基础知识,地理能力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在复习时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狠抓主干知识。主干知识就是重点知识,是高考的常考点,甚至是必考点。“重点知识重点考,重点知识年年考”是高考永恒的主旋律。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研究历年高考试卷中的高频考点,做到将重点知识和高频考点烂熟于心。在复习时要注重地理基本技能的提高,以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复习自然地理时要注重对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复习人文地理时要注重知识网络的构建,复习区域地理时要注重比较与综合。

近几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地理试题中的高频考点主要有:

(1)空间定位问题。

利用经纬网图和地理事物的形状、轮廓、分布及文字等信息判断地理位置。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I中有4幅经纬网图。经纬网是表示绝对地理位置的,熟练掌握经纬网图的判读方法和应用是进行空间定位的基础。我们在复习时,除了掌握经线、纬线的特征和东经、西经的判读方法外,还要牢记重要经线和纬线穿越的地区。我们还要熟练掌握经纬网图的应用,用经纬网图来判定和计算位置、方向、范围和距离、最短航线等。

(2)等值线问题。

最常见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等温线分布图、等压线分布图、等年降水量线图等。我们可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形特征,再利用地形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3)天气和气候问题。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I中,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分值占34分。在解答第9~11题时,我们可从经纬网图上准确判定该区域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气候属地中海气候;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压带和风带随之北移,该地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之下,副热带高气压带属于无风带。

(4)水文问题。

这部分试题主要涉及河流的水文特征、水循环、河流水位的变化、河水和其他水体的相互转化,着重考查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对河流流量的调蓄功能,如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I第37题考查了有关植被涵养水源、补给地下水及地下水成为沼泽稳定的水源等内容。

(5)人口与城市问题。

这部分试题往往借助图表提供的大量数据,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对数据的分析、计算能力。例如,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I中的第1、2题用直角坐标图的形式呈现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从图中可以读取部分省份在该时段迁出人口比重和迁入人口比重,由此可以计算出部分省份在该时段的人口机械增长率。

(6)农业和工业问题。

这部分试题主要涉及农业和工业区位的选择、区位因素分析、工农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及不同区域农业和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等。例如,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I第37题中涉及了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引发的环境问题。

(7)生态环境问题。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了环境,产生了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的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合格的地球公民,增强学生生态环境道德意识已成为地理教育教学的一项历史使命,所以生态环境问题成了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例如,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I中涉及了超薄型地膜污染问题、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引发的环境问题、太湖地区泉水污染问题等。

(8)地理原理和规律。

“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运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观点,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是地理高考的能力要求之一。地理原理主要有地理事物特征形成原理,地理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原理,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原理等。地理规律是反映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主要包括分布规律、运动规律。例如,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I中第37题考查的地理原理是植被涵养水源、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补给沼泽;第9~11题反映的是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

2.加强读图训练,增强读图能力。

地理图表富含大量的地理信息,是高考试题的信息载体,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是形成地理素养的基础,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技能之一。我们在复习时要加强读图训练(尤其要加强对变式图的训练),提高对各种地理图表的判断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只有掌握了读图的技巧,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近几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中的地理试题主要涉及经纬网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示意图、景观图、分布图等。等值线图的判读技巧有:看数值大小、看疏密程度、看弯曲方向、看闭合状况、看延伸方向等。

3.关注地理热点,解决实际问题。

地理热点是近期各大媒体报道的与地理学有关的各种事件。我们要经常关注地理热点,但要注意地理热点不同于时事政治,不需要死记硬背这些热点。地理高考试题以地理热点为背景材料,以热点发生区域有关的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为考查方向,使地理热点回归教材。我们要根据热点材料,学会分析图文资料,获取有关地理信息,最终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例如,2013年5月8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了“农田里的白色污染――地膜”:“农田里的地膜,人们已经司空见惯。地膜是一种塑料薄膜,铺上它,可以增温、保湿、保土、保肥、防虫等。尤其是对那些干旱贫瘠的土地,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地膜覆盖面积和使用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每年要用100万吨以上,覆盖面积超过两亿亩。但是,很多人也许想不到,可以增产的地膜,也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危害……”而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I中就出现了超薄型地膜污染问题,如果我们看过这个节目,那么对试题中地膜主要使用的季节,地膜覆盖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地区和对土壤造成的危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4.掌握技巧,规范表达。

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学会审题,抓住试题中的关键词,如“最主要的”、“正确的”、“自然原因”、“主要因素”等。做选择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有的试题需要以果寻因,有的需要以因推果;二是采用排除法,逐一排除不合题意的选项。综合题以区域地理为载体,围绕一个中心问题从不同层面设问。因此,必须用研究区域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推理、综合,围绕“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来思考问题,再用规范的语言进行书面表达。

例如,开放性试题的解答不用拘泥于某个固定的标准答案,我们有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技巧如下:

(1)认真审题,有针对性地解答。

这种试题往往会出现“赞成(不赞成)”、“合理(不合理)”、“可行(不可行)”等关键词,还会有一些限制词、隐形条件等,我们首先要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写出相应的理由。

(2)尽量用地理专业术语表述。

(3)答案要言简意赅,用词准确。

如果对试题没有太大把握,应尽量多答几个要点;对把握不准的地理区域、地理事物不要乱写,可用“该地”、“该河流”、“该湖泊”、“该气候类型”等词代替。

(4)答案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要把最主要的原因和论点写在最前面,用序号将知识点或论点分开,不要像写小论文一样,把大量的文字堆积在一起。

(5)观点明确,切忌似是而非和张冠李戴。

如你认为某一做法合理,你就写合理的理由,也就是能够论证其合理性的理由,千万不能写成不合理的理由,甚至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5.迁移重组,进行系统复习。

地理试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考地理;命题特点;分析

重庆将在2016年参加全国卷的考试,把握好全国卷的命题特点才能为高考前的复习提供必要的参考,也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综合分析近几年全国文综试卷地理试题在命题上总体呈现的特点,如下表所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

载体 文学语言、数学语言、图形语言

结构 第一卷(选择题)、第二卷(综合题)

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难度 容易题:40%,中等题40%,难题:20%。

一、命题风格稳定,体现试题惯性

近几年的全国文综试卷,地理试题的情景贴近现实与生活,但其立意是考查学科原理与思维方法。因此,对多数考生而言,都遇到过选择题入题容易、定项不易,综合题入题不难、深入较难的问题。这种“高起点、低落点”的命题思路更有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从而保证试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试题在命题方面的共同点有:

(1)区域地理、人文地理比重较大。区域地理包括区域定位和区域背景材料,并以此为核心考查考生区域理解和区域练习的分析能力。

(2)综合题的内容仍然保持着一道自然地理,一道人文地理的特点;综合题的区域地理也依然坚持一个世界地区,一个中国地区的原则。

(3)知识抽样考查明显。高考试题涵盖的主要考点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间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天气(锋面系统、气旋与反气旋)与气候(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成因、判断),水循环与洋流,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人口增长与迁移,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化,区位因素与产业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联系等。

(4)试题的综合性强。诸多试题将自然要素与人类活动有机结合,重点考查考生对地理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程度。

(5)试题的难度结构合理,有较好的区分度。全国卷充分考虑到中低等水平的考生、中西部偏远地区的教学实际,将中低等试题的难度进一步降低,使试题的信度、效度进一步增强,表现出以下特点:素材选择兼顾城乡差异、地域差异;降低空间定位的难度;考查的内容皆是规律性的、共同性的问题,回避具体地区、个性的知识与内容,保证城乡之间、各考区之间的公平。

二、凸显能力立意,突出学科特性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1)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如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有“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 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认真分析材料中的信息有助于完成“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这一设问。

(2)从地理图形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3)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如从第(1)问中“判断”“简述”明确答题要求;从“河套平原”明确要分析的地理事物的区域;从“地势特征”明确分析的方向。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调取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呈现方式)和内容(考点)建立正确的联系。如第(2)问“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中,需要调用黄河的水文特征――“泥沙含量大”,河套平原的地形特征――“地形平坦”结合起来得出泥沙淤积的结论。

3.描述和阐析地理事物、地理原理与基本规律

描述和阐析地理事物一起作为高考文综的重要能力要求,但二者处在不同的思维层面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描述事物即用语言表达事物的形式和形态,侧重于对地理概念和地理术语的把握程度,通常指对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状态的表述;阐析事物即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侧重于对地理规律、原理、成因的理解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是对地理事物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成因等问题更深层次的解释说明。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亮点,探究即是研究性学习的表现形式。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中探究性、开放性元素逐渐增多;探究性――知地、析因、究理;开放性---见解,自圆其说;选择性---择一作答等等。这些探究性试题既注重激活想象,又强调放飞思维,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渗透和体现了对辩证思维、创新品质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

三、强化图表运用,突出学科

地理图表是最重要的地理事实信息库和地理问题表述形式。高考地理试题通过典型、新颖、多彩的图表与文字材料,为考生创设了内容丰富的信息平台,给考生判读、分析问题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近几年高考地理全国卷图表运用的主要特点有:

(1)图表语言缤彩纷呈:2014、2015年全国高考卷地理试题图表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彰显地理学科特色。

(2)图表类型相对集中:区域图、等值线图、统计图、图表类型出现频率高。这三类图表集中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反映了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其考点各有侧重:区域图――区域分析及综合运用;统计图---地理事象的变化特点及原因;等值线图---地理事象的分布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新颖图表渐露头角:信息时代使图表信息更加丰富多彩,出现了立体形象。如2014年高考地理试卷中出现的鲜活图表---新课标卷Ⅱ的“握手楼”等。

综上所述,全国高考地理Ⅱ卷综合题多以具体的区域为背景,用区域地理的事实材料考查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具体区域既是说明某一地理问题的载体,又是背景素材和思考对象,考查的落脚点是区域地理事实、现象及其所蕴含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其命题的主要思路如下:以区域空间为背景,围绕最能体现区域特点的关键性要数进行立体化、纵深式考查。试题设计以主题要素为主线,时空转换、由地及人重建知识链,问题难度、思维层级梯度推进,探究意味浓厚。

参考文献:

地理试题范文第4篇

一、区域特征

区域特征由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构成,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区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地貌、土壤等的特点及形成原因,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区域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等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在分析区域特征时,要注意某要素的宏观分布规律与微观变化特征。

【考题再现】(2012年高考福建文综卷第37题)下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1991年和2008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

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水田旱地林地草地园地城镇陆地

水域滩涂未利

用地199148.0814.4718.720.340.219.657.960.350.22200841.879.8917.270.040.0323.916.350.630.01(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2)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3)据表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4)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

【考查内容】本题以区域经纬网图为依托,考查区域特征分析和区域发展。前两个小题以及第3小题的前半部分考查区域特征分析,具体考查内容是地形、水文两个自然地理要素特征的分析以及图示区域土地资源的变化特征。第3小题后半部分和第4小题考查区域发展问题,这里不作分析。

【考查能力】本题以我国东部某区域图(结合经纬线)以及区域等高线来命题,考查学生描述区域地理特征(地形、水文)以及分析其成因的能力,具体包括: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及疏密判断地形类型和地形特征的能力;分析河流下游(河口)地区堆积作用强烈(多沙洲)的能力。第3小题前半部分考查学生从地理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和归纳、总结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的能力。

【解题方法和技巧】

1.做好“三审”

(1)审材料。地点:中国东部某区域。

(2)审图文。

线:图中经纬线。根据图中的经纬线可以确定图示地区是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线状地理事物:图示区域河流――长江。由经纬网可以判断图示区域是长江入海口。

等高线:等高线的数值和疏密反映了地形的高低及坡度陡缓。据图示等高线可判断此区域地势为南高北低,也可判断图示地区的地形。

图表:1991年和2008年用地结构的变化。从表中可直接读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特征。

(3)审问题。问题包括: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

2.根据问题及题中的材料确定回答的内容

第1小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形特点。一个区域的地形特点包括地势、地形类型构成、地形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及有无特殊的地貌等几个方面。地势包括海拔高低(是确定地形类型的依据)、倾斜状况和起伏状况等。地形类型构成从是复杂多样还是以某种地形为主来判断。空间分布状况则是指各类地形在此区域的分布特点。判断特殊地貌则需要分析此区域有没有特殊的力量起作用。

第2小题,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河口的位置已经确定,应从外力作用中的堆积作用角度分析。同时还要注意特殊的地区(河口)有特殊(海水)的作用。

第3小题,变化特点从图表中可以直接读出。

【试题答案】(1)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2)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3)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不利影响:水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4)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海陆空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文化水平高,高校多,高素质人才多;占用土地等资源少,能耗低,污染小。

【答题错因分析】第1小题,学生对区域地形特点的描述角度不是很清楚,出现漏点的现象。容易漏掉的是地形的空间分布状况,特殊地区的特殊地貌(海岸线状况)。

第2小题,学生觉得答对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会忽略河流的泥沙含量大,以及海岸地区海水的顶托作用。

二、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是一个区域的重点内容,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本区域的特点和条件制订合理的发展规划。

【考题再现】(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大纲卷第36题)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有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有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考查内容】本题以区域地图(经纬网图)和相关材料为依托,考查中学地理的农业区位理论、区域发展等内容。该题重点考查的内容有农业生产、农业区位理论以及区域开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具体内容包括:地理事物(国有农场)空间分布规律的描述方法;农业生产(种植优质长绒棉)区位因素分析,包括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商品棉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合理人类活动(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考查能力】本题以我国南疆地区的棉花种植为背景材料命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具体包括:根据区域图判断地理位置的能力;结合南疆地形图判断、描述国有农场分布规律的能力;依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分析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能力;阅读材料并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根据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能力。

【解题方法和技巧】

1.做好“三审”

(1)审材料。时间: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点:许多国有农场;地理事物或现象:引种优质长绒棉;生产特点: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问题:近年来收获季节需大量外地民工前来采摘棉花。从材料中可知,该类农场主要农产品商品率高,劳动力比较缺乏。

(2)审图文。

线:图中经纬线。根据图中的经纬线可以确定该地区是我国的南疆地区。

线状地理事物:图示区域四周是山脉,河流为时令河,据此可以判断此区域是盆地,且水资源缺乏。

面状地理事物:图示区域有面积广阔的沙漠。结合沙漠分布区域、线状地理事物(山脉)的分布特点能判断沙漠的形成原因以及点状地理事物(国有农场)的分布规律。

(3)审问题。问题包括:分布规律、有利区位条件、距离市场远但商品棉销售好的原因、图示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2.根据问题及题中的材料确定回答的内容

第1小题,根据经纬网确定图示区域为西北地区,或根据图例(沙漠)确定此区域是干旱地区;图中国有农场很明显是沿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分布的;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可以侧重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具体包括光、热、水、土等四个方面。

第2小题,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的原因,可以从产品(长绒棉)本身适合长途运输和产品(长绒棉)质量优良两个方面来阐述。

第3小题,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分析:一方面,据文字材料可知缺乏劳动力(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另一方面,据图中信息可确定该地是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是限制其发展的另外一个因素。

第4小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过度开发最终导致区域人地矛盾突出、环境恶化。回答该题时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比如加剧水资源危机、荒漠蔓延、土地次生盐渍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试题答案】(1)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

(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4)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渍)化。

【答题错因分析】第1小题,学生进行区域定位时易出现问题,不能通过经纬网准确定位;忽视了图中的图例,没有通过图例中的沙漠判断出图示区域是干旱地区。如果不能准确定位或忽略了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的准确率会大大降低。

第2小题,学生没有仔细阅读分析材料,同时也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比如忽略了最后一句“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反映的劳动力缺乏。

第3小题,学生不善于在共性特点中寻找个性特点。学生对农业的区位因素非常熟悉,看到这道题后会一股脑地把自己记忆中的所有区位因素全写出来,而忽略了结合本图、本题提供的一些信息。

第4小题,学生缺乏地理思维(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会造成对该问题回答不全面。

三、区域比较

认识区域间的差异及某区域典型的地理特征通常要借助比较法,通过比较可以区别区域间地理现象的特点和本质,找出区域间差异显著的特征和标志。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要注重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考题再现】(2012年高考江苏地理卷第29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2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图1图2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调水工程我国南水北

调中线工程美国加州北

水南调工程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单位调水量耗能大小原因(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考查内容】本题以两个区域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分布图(经纬网图)和相关材料为依托,考查区域差异,区际联系以及区域发展等。该题重点考查的内容有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影响,解决资源缺乏的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不同地区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沿线气候的比较,工程线路优缺点的比较,调水工程对调入区的影响,解决水资源缺乏的措施。

【考查能力】本题以我国南水北调和美国加州的北水南调为背景材料命题,考查学生阅读地图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比较区域气候的能力以及对地理事物评价的能力,根据问题产生原因制订解决措施的能力,具体包括: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结合调水线路途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评价调水线路优缺点的能力;分析调水工程对调入区影响的能力;结合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提出解决措施的能力。

【解题方法和技巧】

1.做好“三审”

(1)审材料。地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美国加州的北水南调工程沿线地区;影响: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问题: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措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2)审图文。

线:图中经纬线。根据图中的经纬线可以确定图示区域的位置,但该题已经给出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美国加州的北水南调工程,经纬线对本题确定位置意义不大,但是可以根据经纬线确定气候类型。

线状地理事物:图示区域中的输水线路经过了哪些地区(地形区、地势高低),注意输水线路所在区域及其经纬度。

面状地理事物:图2所示区域有面积广阔的沙漠,并且在南部,据此可以判断南部地区水资源较缺乏。

(3)审问题。

问题包括:气候类型的判断、单位调水量耗能的比较,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2.根据问题及题中的材料确定回答的内容

第1小题,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调往水资源短缺的地区,气候特征要从降水量方面来比较;单位调水量耗能的多少与输水线路沿线的地势有关。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借助于经纬网)可以判断气候类型;根据图中不同颜色表示的不同高度,可以确定调水线路沿线地势的高低。

第2小题,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调入区环境的影响,学生应注意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即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经济可持续三个方面。

第3小题,节水措施应该是节流方面的措施,应该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节水意识等方面考虑。

【试题答案】(1)

调水工程我国南水北

调中线工程美国加州北

水南调工程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单位调水

量耗能大小小大原因地势起伏较小(或地势南高北低)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逐级提水(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

【答题错因分析】第1小题,学生结合经纬线判断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的能力欠缺,导致气候类型判断错误;不知道单位调水量耗能与哪个因素有关,或忽略了图中的图例,无法判断地势高低。

第2小题,学生仅仅回答出某一个方面,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即要实现区域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方面的统一。

第3小题,学生对问题审得不细致,把开源的措施也回答出来了。

四、区际联系

不同区域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区域之间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或多或少地存在差异,为了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最大程度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际联系势在必行。实现区际联系,首先应研究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并从中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然后确立区域间联系的方式并分析区域之间联系的可能性;最后评价实现区际联系的意义或影响。

【考题再现】(2012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26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上图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考查内容】本题以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地图(经纬网图)和相关材料为依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区域发展及区际联系。其中第5小题考查区际联系的意义,具体考查“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考查能力】本题以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以及辽河流域的相关资料为背景材料命题,考查学生阅读地图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评价区际联系意义的能力,具体包括:根据辽河流域相关材料判断区域特征的能力;结合区域环境分析工程建设意义的能力。

【解题方法和技巧】

1.做好“二审”

(1)审材料。地区:辽河流域;问题:水资源较缺乏;措施: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

(2)审问题。问题: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2.根据问题及题中的材料确定回答的内容

通过调水工程可以缓解辽河流域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从对工业、农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影响入手。

【试题答案】(1)略。

(2)“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西沙”:干流西侧支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

(3)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

(4)保护河岸;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利于通航;提高河水流速,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答对一点即可)

地理试题范文第5篇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2014年高考后的试卷分析,是众多地理工作者和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分析课标乙卷地理试题的特点,以期为高三教师和高考学子提供一些参考。

一、2014年课标乙卷试题内容分析

2014年课标乙卷文综地理部分的试题是由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组成,所占分值分别是44分和56分。从考查的内容来看,必修知识和区域地理占90分,选修内容占10分。其中,选考题考查的是选修部分的知识,主要是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方面的内容。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考知识的考查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表1可以看出人文部分的分值比例超过50%,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工业的区位选择、交通线路布局的区位因素、城市聚落的布局、人口的变化及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等,而自然地理知识点所占比例较低。

人文地理的考查在近年的高考中越来越受到命题专家的重视,这与新课改的推进是分不开的,现在的高考命题主要是以“能力立意”为主,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等各方面的能力,改变以往以知识点记忆为主的传统考试。人文地理在不断地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融入新的内容,且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与新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相呼应,以此来命制题目更加合理,更能体现地理学科的前沿性。

二、试题特点分析及对教学的启示

1.图文结合,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特色

历年的地理高考都是以地图为载体,让学生从图中的图例、图名、图中显示的信息入手,获取与题目相关的知识。今年的高考试卷延续了以往的传统,在课标乙文综卷中,总共有10幅图,1个表,其中属于地理学科的图表就有9图l表。尤其是在选择题中,利用图2解答4—6题、表l解答7—9题及图3解答10—11题,每道题的解答必须从图或表中获取正确的信息才能完成,考查了学生读图、析图及图文转换的能力。例如试卷中的4—6题。

(2014课标乙卷)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读图2,完成4-6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6. 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图2包含了许多显性和隐性的信息,学生首先要关注图例,再纵观全图,提取图中信息,同时结合等高线图、交通线路选择的布局等基础知识完成题目。在此,值得关注的是比例尺的图例,并不是和一般情况相同,出现在图外,而是在全图的某一部分,容易被学生所忽略。

在今年的地理试题中不仅出现了“图文”转换,而且出现了“图图”之间的转换,选择题的第10、11题就是让学生从给出的图中获取信息,并且要求这一信息同样以图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且考查了学生灵活“现图”的能力。

(2014课标乙卷)图3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3,完成10~11题。

10.图4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A.①B.②C.③D.④

本题对教学的启示:要重视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理决不能抛开地图而学习。在高考中地图也彰显了它在地理中的重要性,每一年地理高考试题都有大量地图与统计图表,重视考查学生识图、读图、析图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循序渐进、有目的地进行地图教学,在进行专题地图的训练时,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图方法,例如:一看图名,二看图例,三看图中其他的内容,在完成读图任务后,要根据图中的内容联系课本知识,提取有用的信息,进而解答问题。学生在形成自己读图技巧时,对于各种类型的图都能做到轻松应对,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扎根基础,考查方式灵活

从前面的统计可以看出来,地理考试并不要求考查所有的知识点,它有一定的覆盖面,所考查的内容也是基本的知识与原理,这些高于课本而又源于课本,只是在呈现的形式上较为灵活,学生看不懂时感觉特别的难,但是一旦抓住要点,解题都很简单。例如:全国课标乙卷选择题的第3题:

(2014课标乙卷)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O

B.夏至日P>O

C.全年日P<1

D.冬至日P>1

做这道题目的关键信息是“北回归线”“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这道题目乍看比较难,事实上,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就是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只不过它在考查的形式上比较灵活,正所谓“换汤不换药”,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打好基础,重视课本基本知识的学习。

本题对教学的启示是:打牢基础知识。

历来高考题目考查的主要内容就是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规律,虽然考查形式灵活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课本的基础知识。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打牢基础,再将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举一反三,达到真正学会的目的。

3.紧跟时代,关注热点

我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人们的地理素养等理念,这些在高考中都有所体现,近年来的高考都与时事热点结合在一起,今年地理高考也不例外,尤其是在新课标卷中,选择题中的太阳能光电站、2013年沙特阿拉伯磷酸盐工业基地的建设,选做题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发生的地震等都是以新的话题为切入点,将热点与考试题目相结合。例如:

(2014课标乙卷旅游地理)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图8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笔者认为这道题目是课标乙卷最大亮点,关于“深度游”“徒步”“自驾”是最近很热门的话题,它受到广大青年人的喜爱,与学生的生活十分的贴近。从专家命题的角度来讲,这道题目关注的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理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求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对学生生活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这也体现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新课改的理念,由于该题目与学生的生活贴近,也是每一个旅行者去旅游前必须考虑的问题,所以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本题对教学的启示是:地理教学要贴近生活、关注热点。

地理新课标要求我们学习有用的地理、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身边有用的事物服务我们的教学,将学生熟知的环境、地理事物与课本的知识相联系,学会用地理的知识与眼光解决实际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社会热点很容易捕捉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时事与课堂结合,从地理的角度出发分析时事热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