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火把节的由来

火把节的由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火把节的由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火把节的由来范文第1篇

2022云南火把节是7月24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举行,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共祝五谷丰登。虽然有很多的少数民族过这个节日,但是最隆重的还要属彝族同胞。

2022火把节放假几天

云南省楚雄州2022年火把节是在7月24日,届时放假安排是7月22日24日,总共放假3天,而因为7月24日刚好是在星期日,因此2022年火把节将会与周末连休3天。

彝族火把节介绍

彝族火把节(the Firebrand Festival of the Yi ethnic group)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

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

火把节节日传说

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火把节习俗

1.祭颂火神:居住在宁蒗县的普米族,到了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祭颂火神活动。

2.耍火活动:居住在鹤庆、丽江毗连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3.斗牛:一声洪亮的牛角号响起,两头公牛怒目圆睁,相向而来,一声低吼,两对特意削尖的牛角猛然相撞。四周观众呐喊助威,牛得到刺激和鼓励,犟性大发,时而边疆猛攻,时而力敌相峙,时而血花飞溅,时而伺机反攻。胜利的牛头颈披红戴花,由主人牵着绕场一周,由此身价倍增。

4.摔跤:摔跤活动在彝族很盛行,分绊脚和不绊脚两种,以摔倒为输;不同村寨推选最强壮而有能耐的摔跤能手进行比赛,获胜者除了获颁奖品外,他们自己的村寨还另以酒、羊、牛等美食来庆祝和鼓励。

5.选美:彝族人世代爱美,追求美,“选美”自古以来一直是彝族传统火把节中最重要和最具有特色的活动内容。

火把节的由来范文第2篇

除了火神之外,火把节也是祭祀彝族祖神和先祖英雄的日子。彝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在火把节上祭祀的神灵,除了火神这位最主要的神,还包括创世史诗中的彝族六位先祖,以及历史以及民族传说中的英雄。在板凳山,我们看到了一次完整又隆重的传统彝族火把节。

请神

彝族火把节的举办时间,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九之间,各地会稍微前后两三天。板凳山的火把节就比楚雄市区的晚了一两天。

当地的毕摩向我们解释说,由于火把节到处都在请火神祭火神,这几天火神想必特别忙,所以各地也体谅火神老爷,把祭祀的时间安排开,让火神有空来光临,板凳山一带也因此形成了比楚雄市区晚一天的传统。

板凳山的火把节开始的这天,我们到达紫溪山岔河村委会已经是上午10点,毕摩已经在主持请火神的仪式。今年的主祭毕摩叫罗金华,他家就在附近的一个村子,他还是州级的非遗传承人。

岔河村紧靠着一条乡村公路,这条公路在我们去的时候还空空荡荡的,公路旁的半坡上有一个跳场,今天作为节日的主场地,被隆重地装扮过,撒上了青松毛,巨大的火把也已经提前准备,为了防雨,十米高的火把上罩着雨布。

毕摩一大早就在火把的下方布置好了道场,包括精心挑选过形状的青松树枝、青玉米秸秆等,正中央挂着火红色的火神经幡,经幡的下方写着各种吉利话语,这是今天向火神祈求的内容,包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有求必应等。下面用斗升盛放着五谷水酒,这是给神灵的祭品。

祭祀的祭品当然还不止这些。正式的请火神仪式开始后不久,在毕摩示意献牲后,一群壮汉就扳着一只黑羊上来,只见麻利的一刀,黑羊的血淋到地下。这是传统祭祀必须有的一步,区别只在于有的地方献牛,有的地方献羊。

毕摩

主祭毕摩手里拿着法器,按照一套完整的仪式,绕着祭坛念着请神的经文。其他的毕摩在按照祭祀流程不时进香和进行相关的仪式。

毕摩在传统彝族社会中地位很高且神圣,素来有三师合一之说。在彝族社会的“兹(土司)”、“莫(法官)”、“毕(毕摩)”、“格(工匠)”、“卓(百姓)”五个等级中,毕摩的地位超然。彝族谚语说:“兹来毕不起,毕起兹不吉”,充分说明在彝族社会中毕摩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彝族社会的发育中,各地语言有较大的差距,文字更是只有少数人能掌握,这少数人就是毕摩,毕摩的传承中,蕴藏了彝族社会的、历史、教育、科技、人生、法律、婚姻、礼仪、艺术、医学、探索、丧葬、艺术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礼仪,彝族人的大小节庆、婚丧嫁娶、盖房立柱等重要事宜,都要请毕摩来主持。

毕摩之间也分着等级,这主要是由毕摩作法的经验和作毕能力(主持仪式的大小程度)而定。今天主持的罗金华毕摩虽然只有36岁,但已经主持过五十多场大中型的做毕仪式。为了主持今年的板凳山火把节,他提前许多天就开始准备。道场里的经幡彩旗,都是他提前精心剪制的,各自具有不同的意义。另外,今天的整个仪式流程也由他来主持把控。

在像火把节这种祭祀神灵的节日中,毕摩的意义尤为重要,作为沟通神灵与凡人的桥梁,他的衣着、使用的法器、诵念的经文,摇动的法铃,行走的姿态都各有讲究,其意义都在于取悦于神灵先祖,将人类的意思传达给神,包括要祈求的内容,要消除的灾厄,和对神的敬意等等。毕摩的这一套祭祀礼仪,一般记录在家传的毕摩经中,当然也有师传的。

像火把节这样的大仪式,毕摩是十分辛苦的,他们从仪式一开始,除了吃饭等必须的修整,几乎是不休息的,彻夜诵经作法,沟通天地神灵,以求将这一场祭祀的效果做到最好。

祭祖的路

在毕摩祭祀的时候,周围的人群围成圈,进行着节奏悠缓的歌舞,楚雄市本地彝族的歌舞,分为踏歌和翻歌两种,又以翻歌更具特色。当地群众还保留着传统的歌舞方式,舞步的幅度较小,节奏也不快,更像是闲庭信步。

现在还不到跳舞的时候,白天只是火把节的开场和前奏,真正的要到夜晚来临,点燃大火把的那一刻,直到天亮,这里都是一片歌舞的海洋,东方狂欢节的名头由此而来。在白天,还有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山祭祖。

在祭祖之前,一群舞者跳起了羊皮舞。羊皮舞,是用羊皮做成手鼓,舞者用鼓锤敲响羊皮鼓,配合以特殊的舞步。这不是一种娱乐性质的舞蹈,而是专门为祭祀而跳,只在特殊的节日和场合才能跳,而且也只有毕摩挑选出来的人才能跳,要求包括:成年男性、长相好、人品好等等。毕摩解释说,羊皮舞是跳给神灵的舞蹈,如果挑选出来的人不好,也许就会让神灵不开心。

11点左右,火把下的祭祀仪式告一段落,毕摩带领大家开始往山上走。祭祀的队伍从火把下出发,穿过庄村,沿着公路走到山脚,在彝门这里,进行简单的上山仪式,然后沿着隐藏在松林中的小径,一直走到山顶,在那里用经文、乐器和歌舞来引起祖神的注意,用香火祭祀祖神,祈求保佑,然后顺着庙旁的另一条小路,走到另一座山上,祭祀下一位神,直到把所有的庙都祭拜过来。

86岁的彝学研究者余立梁老师向我们解释说,板凳山不是指山长得像板凳,在当地的彝族方言中应该念成白登山,意思是神居住的山。板凳山分阴阳,当地有公山母山之说,是当地的最高峰,山上修有彝族土主庙、葫芦笙纪念塔、彝门、毕摩祖师殿、六祖殿等,都是今天祭祀的对象。

余立梁老师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是汉族,但却为了研究彝族文化学习了彝族的语言文字,并且对彝族的地名和日常用语名词等有考据癖。他对许多彝族地名用汉语表示出来后失去其意义而惋惜,并举例说,楚雄的紫溪山,在彝族方言中,是“有云豹住的山”,现在还能找到云豹的影子,但现在的人多数都不知道原含义。此外,毕摩,在楚雄这边的彝族话里,发音更接近“白马”,但为了与凉山州的叫法统一,现在也统一了。

岔河村委会隐在青山之中,板凳山一带的居民全是彝族,这场祭祀对彝族人一年的丰吉尤为重要。板凳山的每座庙都有上山和下山的专用路径,毕摩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摇着法铃,举着火神的经幡,带领大家完成整个祭祀仪式。每到一座庙前,人们开开心心地吹起乐器,弹起弦子,唱起当地的调子,最后再去上香祭拜,整个过程即庄严又热闹,可以看出,神灵和当地居民的关系非常好。

小学

祭祖的路走完后,已到中午,参加祭祀的人分别在村委会和小学里吃饭,今天的主菜正是羊汤锅。羊在彝族的节日里,总是充当重要的角色。有的研究学者认为,彝族养羊的传统,正说明了其由西北的氐羌部落迁徙过来后保持的游牧习惯。当然了,今天的羊汤锅也做得特别地道。

我们吃饭的这一所小学校在楚雄市也相当有名,这座学校一直保持着双语教学的传统,绝大部分的老师都是彝族。学校的普校长也在,他遗憾地说,现在学校放假了,不然可以看到学生们的各种课外活动,全部是以传承彝族文化为主来设计的。

岔河村小学地处山区,来这里上学的孩子从一年级就得住校,一手打理自己的衣食住行。这些彝族孩子在学校里可以学到彝族文字,以及彝族歌舞、手工刺绣、民间体育项目等等。这些课余项目是学校的老师按照当地传统整理设计出来的,从这里毕业的孩子个个能歌善舞,而且由学校灌输了保持彝族语言的理念,更利于彝族文化的下一代传承。

保持民族语言、开办双语教育的重要性,在所有接触到的彝族学者都会提及。楚雄是中国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在今天,楚雄一直在努力维持着彝族文化的特色与传承,楚雄市每年都要举办盛大的火把节,目的之一也正是为了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然而,在市区,在充满现代意味的地方,年轻的一代在日常生活中正在逐步放弃民族语言,几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除了电视的影响外,城市的小学校只能提供汉语教育就是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岔河村小学在今天变得更重要了,它的教学模式正在楚雄市的其他彝族聚居地推广,同时它也升级为“楚雄市民族小学”。

集市

我们来板凳山,是由楚雄市委宣传部的苏忠诚老师推荐的,他同时也带着他的孩子来到这里,希望在这一片典型的彝族聚居区,能够让我们看到较为完整真实的现代彝族生活和火把节习俗。除了我们这些为数不多的外地人,板凳山的火把节里全是当地人,因此也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细节。

来之前我们就听说,板凳山的火把节期间,是要赶集的,但早上我们来的时候,只有一条空空荡荡的水泥路,上面用粉笔做了一些标记。

等到午饭过后,一些小货车和面包车开始拉着货物来到,勤劳的小商贩们迅速撑起帐篷,摆开货物,抢占好的位置,不过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一个热闹的集市像变魔术一样变了出来,周围村子的人也开始不慌不忙地来赶集,买一些过节要用的东西回去――肉食豆腐、糖果玩具的销量是最高的。板凳山没有游客,所有的商品都是就着经济实惠的原则,为当地人准备的。

到了傍晚,又来了一批摊贩,集市已经沿着水泥路摆出了村,而且所有的摊贩都挂出了临时的照明灯,原来,这个临时集市如同火把节一样,白天只是前奏,晚上才是重点。

早上完成了祭祖仪式后,下午跳场就空了出来,各村的文艺表演队轮番上阵,他们的特征很明显,身上的刺花服装是统一购买的商业产品,而其他人穿的是自己刺绣的服装。表演结束后,这些来自附近村庄里的文艺队伍也不解散,在公路边找块空地又围拢着跳起来,自娱自乐,同时等待着夜晚的到来。

趁这空隙,我们特地请“阿苏”的传承人为我们连解说带表演了一段。“阿苏”是当地民间说唱歌调的集合,根据演唱场合和内容有十几种不同的调子,曲调婉转。“阿苏”的唱词有许多应用到了汉语,演唱者可以轻松自如地在汉语和彝语之间切换,但我们只能连听带猜估量到三四分的意思。

板凳山位于楚雄州级非遗保护名录“紫溪山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中心区域,今年6月被省文化厅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保有“彝族马缨花节”、“彝族土主祭祀习俗”、“彝族大三弦”、“彝族葫芦笙舞”、“彝族羊皮鼓舞”等彝族文化习俗。

今年板凳山正在为申报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而做准备,因而比往年更加隆重,当地的非遗传承人来了不少,自发地在跳场表演。下午同时还是体育活动时间,在跳场的一边清理出一片地方,组织富有民间特色的文体活动:拔河、走高跷比赛、扭扁担等等。有两名裁判在主持,所有的人在现场就可以报名,奖品也很简单,每类比赛只要胜一场就可以领一包洗衣粉,最终胜出的大力士奖品再稍好些。赶集路过的大力士们纷纷聚拢过来,相互打着招呼,进行着最朴素的力与技的较量。

火把节期间,最负盛名的体育活动其实是斗牛比赛,当地的斗牛场在紫溪山那边,斗牛都是剽悍的公牛,打起来的时候两眼充血,一副不要命的样子,极富观赏性,因此许多人愿意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去看斗牛比赛。而这种大节日下场的斗牛,也是从以往的小斗牛比赛中胜出的半职业选手,膘肥体壮,牛角又大又圆,更是值得一看。

过火把节的人们,就在这种娱乐、观赏比赛、购物的愉快气氛中,度过了节日的白天,饿了就去光顾街头简陋的羊汤锅摊,等待着傍晚的到来。

夜晚

夜是火的舞台,火是文明之源,人类学会了使用火,驱走了夜晚的寒冷和病魔。也正因为如此,彝族是拜火的民族,火把节也在夜晚开始。

火把节开始的仪式,由点燃跳场中央那支巨大的火把开始,点燃火把的时间,同样由毕摩来决定。

28号的那天多雨,中午与晚饭时间各下了一场雨,但毕摩说,没关系,等到了晚上,就不下雨了。到了晚上八点钟,果然没有下雨,在毕摩的主持下,火光,照亮了这片山区。

火把节是一个狂欢的节日,也是一个祭祀的节日,对于火把节的由来,彝族民间有许多传说,在民间获得广泛认同的,就有驱逐虫害和消灾辟邪等说法。除了毕摩主持的仪式外,彝族农村每家都会在火把节开始这一天傍晚,点燃火把,然后举着火把先去照家宅,再去自家的田间地头绕一圈,火光照亮之地,害虫疾病退避。7月底正是稻子开始抽穗的季节,已经看得见丰收的影子,因此,照稻田的这个过程会被执行得一丝不苟。

火把节的由来范文第3篇

火把杆大斗上和彩旗上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字样。整个火把表现的内容都是祈祷丰年,充分体现了白族农耕社会的风情、民俗。1,500年前以洱海区域为中心形成白族以来,这种习俗就已存在。

农耕社会的生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五谷杂粮、蔬菜、果木的种植,二是牛、马、羊、猪、鸡、鸭等家畜、家禽的养殖,两者必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家庭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每个家庭除经营好田园种植外,都必须经营好禽畜的养殖。牛、马主要做役畜使用,猪、鸡、鸭是肉食的主要来源,羊皮、羊毛可解决衣着问题,肉还可食,畜粪又是田园肥料的主要来源。家庭养殖经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家庭生活的物质基础。

抓好家庭养殖,是农家勤俭持家的主要内容之一。白族民间流传有许多有关这方面的谚语,如:“春看肥堆,夏看粮堆”。“养猪、养鸡,富贵根基”。“田瘦要养猪,人能要读书”……

养猪是白族农家养殖业的重要内容,每个农户少则养一两头,多则大小十几头,其中每年都必须养一头或两头肥猪作年猪,以保证全年肉食和油脂的需要。猪肉贮存的主要方式就是制成腊品。腊品充足,全年肉食、油脂也就充分,家庭生活自然也就显得富足。在这点上白族也有谚语反映,如“家中发不发,桌上看腌腊”,“厨中油好,家好妈好”,“吃斤油,省斗米”,“油多媳妇巧”……

农历九月、十月期间,对准备用作年猪的架子猪,增喂豆面、包谷面、米粥等等催膘,至十一月冬至前后,水冷草枯,猪也因气候寒冷停止长膘,这段时间也是腌制腊品的最好时候。冬至前后至春节以前又是田间农事稍闲的时候,这段时间是白旗农村的杀猪、杀羊的最好季节,也就是畜牧养殖的收获季节。

每个村都有专业或非专业的几个屠宰人员,俗称杀猪匠。村内人家杀猪他们必到,但还须请邻里亲戚相帮才能处理好宰猪的全部事务。杀猪时间选在早上,一般采用汤退和火烧两种方式。汤退用滚水烫猪刮毛;火烧用稻草烧燎尽猪毛,猪皮已被烤成金黄色,再将整猪清洗。猪经清洗后开膛下块。此时已近中午,主人炒一点猪肉和简单菜肴招待相帮人员。

杀年猪这天是家庭主妇最忙碌的时候,既要准备晚上的年猪宴,又要安排整条猪的腊制工作,所以都须要搬请夫家的姑嫂、娘家的姐妹或邻居、好友来帮忙。所以杀年猪也就成了一次亲戚、邻里、好友聚会的时机,年猪宴也就应运而生。年猪宴邀请范围不大,以相帮的亲戚、邻里、好友为主,也邀请少数平时来往亲戚、朋友,少则一两桌,多则三四桌。

年猪宴菜肴虽然简常,以及时处理杀年猪后不易保留的材料为主。但这时有粮、有肉,物质条件显得比较丰足。这也可算是庆祝养殖丰收的聚会,大有宋代大诗人陆游诗句中“奠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琢”的味道。

年猪宴菜肴一般盛行以下几道:

1、酱烩肉:夹带瘦肉的三线肥肉白水煮熟,切成小片,加酱、辣椒、姜片、葱段回锅脍煮片刻即成。是年猪宴的主菜之一,虽肥腻但辣、鲜、爽口,味感丰厚。

2、生皮:火烧猪取里脊部分最精的瘦肉,切成细肉丁或极薄片,以酸醋、油辣椒、葱花、芝麻油等调成蘸水。吃时以肉丁或肉片入蘸水浸渍至肉被酸醋浸蚀成白色时可食。

此肴为白族特色菜肴,也是年猪宴的主菜。用作吃生皮的肉必须是来自火烧猪。屠宰后烧烤必须认真,烧烤方法讲究,要求严格,猪皮必须烧成嫩黄色。烧烤火候到此程度时皮下的猪肉已被猪体内自身的水分烤蒸成熟,且肉味鲜嫩。猪背部里脊肉是肉质最好而且最易熏烤的部位,所以每头猪肉能吃生皮的部分不多。

白族食生皮之风由来已久。在唐代 绰记录云南情况的著作《蛮书》里就有记载:“取生鹅治如脍法,方寸切之,和生胡瓜及椒 之,谓之鹅阙,土俗以为上味。”这记的是吃鹅肉,并伴之以生黄瓜(就是胡瓜),由于后来白族农家以养猪为主,吃生皮便通用猪肉,腌生黄瓜也是白族喜吃的菜肴,但已不再与生皮一起混吃,而是另作一菜,使之不与生皮串味。

3、旺子脍豆腐:旺子就是凝结后的猪血。制法:锅内油热将豆腐与旺子一起入锅,用锅铲一起压碎,加食盐、花椒粉后翻炒合烩,是年猪宴必备菜肴。

4、酸腌菜炒肉:精瘦猪肉切成丁,爆炒。再加青菜、酸腌菜入锅一起混炒而成。

5、时鲜蔬菜串炒瘦肉:杀年猪季节出产的莴笋、苤兰、洋葱、包包菜(包心甘兰)、大头菜等等切片或切丁、切丝都可炒精瘦肉丁成串荤炒菜,可视情况选择若干种。

6、旺子豆腐汤:煮肥肉的汤内加豆腐小块和旺子小方块。

7、萝卜酸菜:萝卜切成长5cm~6cm宽1cm左右的长方块或2cm-3cm的方片泡成酸泡菜。年猪宴菜肴简单朴实,口味偏重肥厚,为缓解油腻,便以萝卜酸菜提高胃口。也常另配腌酸黄瓜一盘作酸菜和味。

火把节的由来范文第4篇

下面,让我们来谈一谈彝族的色彩文化。

一、色彩崇拜

在大千世界丰富变化的色彩中,彝族比较崇尚黑、红、黄三种颜色。汉族的祖先就有尚黑的习俗,比如他们祭祀的太庙是黑色的玄堂,祭器都用墨染其外。其实,彝族文化自形成之日起,就应当是受到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在彝族的图腾崇拜中,视黑虎为他们的祖先,他们居住的高山丛林也都是青郁深沉的颜色。由于尚黑,所以主持宗教活动的毕摩(即巫师)也都身穿黑色的法衣;彝族男女老幼的各款服饰均以黑色为基本颜色;吃苦耐劳的人被称为“阿诺阿懂”即“进入黑色的人”……这些都反映出彝族对黑色的特殊崇拜。而红色则象征着彝族人民对太阳对火的崇拜。汉族视红色为喜庆吉祥之色,彝族更是视其为生命之色,寄托了浓厚的情感。彝族著名的创世史诗《勒俄特依》、《查姆》以及神话《天地万物的起源》和传说《火把节》等均记载了在开天辟地、与自然界斗争的漫长岁月中,彝族人民产生了对太阳的敬畏和崇拜,学会了用火来照明、加工食物、取暖,使人的生存能力和体质状况大为提高和改善。因而太阳与火被视为生命之源,世间万物赖以生存之本,自然成为彝族崇拜和祭祀的对象。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是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也是祭火节。同时红色也被视为勇敢热情的象征,如果有机会与彝族人民为友,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性格中似火的热情。再谈谈黄色。中原王朝历来尊崇黄色,历朝历代的帝王其身着的龙袍就是黄色的。宫廷之中凡是为显示尊贵、威严、至高无上的地方,无一例外都使用黄色。远在西南夷地的彝族也很喜欢黄色,视其为美丽、光明和宝贵的象征。在许多民间文学作品中,描写到黄色或相近颜色时,总是充满褒扬之意和喜爱之情,喜欢用它来描写美丽善良的女性,稻花飘香、麦浪翻滚的景象等。

二、彝族色彩文化对进行儿童产品设计的启示作用

彝族对颜色的喜爱有着自己的审美眼光,也有着自己的历史由来,比我们汉族更为执着、热烈和深情。除了深沉忧郁的黑色,鲜艳明丽的红黄色,他们还喜欢把大自然中代表树木的绿色、代表天空的蓝色、作为本民族服饰等生活用品的色彩。彝族人色彩文化中对红色、黄色、蓝色三原色的运用。

据研究表明:每个正常儿童对客观世界的感知都始于色彩。由此可知,色彩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从儿童心理学及发展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得知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认知心理与审美特征,因此,儿童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了儿童产品设计上的特殊性,进而影响到儿童产品的色彩设计上。

三、儿童产品的色彩心理分析

心理学家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根据不同的年龄期进行划分,儿童一般分为幼儿期(1~3岁)、学前期(3~6岁)、童年期(6~12岁)这几个阶段。儿童产品的色彩设计,应把握住儿童的特殊心理和年龄特点。

1、婴幼儿的色彩心理

婴幼儿期的宝宝虽然是产品的使用者,但完全不掌握产品的购买权,真正的决策者是宝宝的监护人,而起主要作用的是宝宝的母亲。通常,高明度的明快色系容易获得女性的喜爱,如浅蓝、浅粉、浅黄等。

2、学前期的色彩心理

由于知识经验的贫乏及言语还不够发展,学前期儿童主要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来认识外界事物,其思维特点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喜欢红红的太阳、蓝蓝的天空和绿绿的草,进而影响到他们喜爱红、蓝、绿这类的色彩。彝族人民也恰恰在其民族色彩文化中对这几个颜色有着特殊的喜爱和丰富的运用,因此,我们可以借用他们对这些色彩运用的方法,即:对比反差大、浓烈、鲜艳的纯色来进行儿童产品的设计,这样可以引起儿童强烈的兴趣,帮助儿童认识自己所处的世界。

3、童年期的色彩心理

6~12岁的孩子正是在小学里接受初级科学知识传授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抽象思维得到一定的训练和发展,独立意识不断加强,和父母的联系减少,而增加了和同龄人的联系,越来越在乎同龄人的评价。通常明快、鲜艳、活泼的色彩比较受到他们的喜爱,这与他们的色彩视觉发展的次序黄、红、绿、蓝、紫、橙有关。

四、儿童产品的色彩设计

进行儿童产品的色彩设计除了要遵循一些基本的配色原则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要结合儿童的色彩心理做出合理的色彩设计。

1、安全感色彩设计

由于儿童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易受伤害,儿童产品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安全使用问题。根据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越小,越喜欢色彩光谱上接近红色一端的色彩;随着年龄的增大,则相对喜爱接近紫色一端的色彩。如在产品的正确操作面,我们设定儿童喜爱的高明度、高纯度的暖色系,引导孩子去探索,而在不希望儿童去操作的部件,应设定浓暗灰调的色彩使孩子在看到这一色彩时产生厌恶心理从而打消孩子的好奇心。

2、个性化色彩设计

儿童的感知和思维都比较具体,他们在使用产品时容易联想到具体事物,因此,个性化的色彩如果与个性化的造型结合在一起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趣味。

例如儿童设计文具,采用高明度的色调,给人以活泼、轻松的感觉,个性化的色彩和充满趣味的卡通造型相结合,让儿童在使用时爱不释手。

3、单纯化配色原则

儿童的思维是比较单纯的,太多的配色和太过复杂的色彩设计容易引起儿童思维的混乱,不能达到易识别易记忆的效果,也不容易给儿童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有可能对儿童成长期间的心理产生影响,如焦虑,烦躁等。

火把节的由来范文第5篇

元宵节灯会起源元宵起源说法不一,一般来说它有两个源头,一是中国本土的正月上旬的祭祀传统,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

点灯敬佛到长安甘泉寺燃灯祭祀太一神,灯火彻夜不熄。这种习俗后来移到正月十五。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白马东来后,汉明帝提倡佛教,在洛阳雍门外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白马寺,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汉族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汉族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折叠隋朝中国有史可查的大规模元宵节赏灯习俗是在隋炀帝时期洛阳城宫城正门端门的布灯习俗,端门灯火盛极一时,流光溢彩。端门是隋唐洛阳城皇城城的正门。历史上有有名的元宵节端门灯火既是发生于隋唐洛阳城的端门。端门灯火的发起人是隋炀帝。

元宵灯会《资治通鉴》载:大业六年(620xx年)元宵,炀帝"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自此,端门灯火闻名于世,连外国使者都来观赏。史学界有学者认为:元宵节赏灯风俗源于洛阳,而城楼布灯习俗则发轫于端门。至唐,赏灯习俗更盛,有诗云:"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折叠唐代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这种生活自然在当时的文艺作品中有所反映。写元宵节的诗,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应首推唐武后朝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这首诗是描写唐洛阳城里灯节之夜的热闹景象。据《大唐新语》和《两京新记》记载,唐代每年灯节这天晚上,洛阳城皇城前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看灯的是人山人海。"元宵"作为正式节名,大约也出现在唐朝。唐代韩偓有诗为证,"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玉山樵人元夜即席诗》)。近三百年的大唐帝国,虽经过由兴盛到衰弱,但每年的灯节,依然是兴盛不衰。中唐著名诗人元稹的灯节诗篇,则是当时灯节盛状的写照。其诗云:"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可见东京洛阳灯节时是"漫挂红纱满树头。"晚唐的李商隐,当他听说京都长安举办盛大的灯节,自己不能前去观赏,甚感遗憾,故写《上元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诗:"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马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

元宵节简介按中国汉族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元宵节赏灯起源于"火把节",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汉族传统节日。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汉族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元宵节习俗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相传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为粉饰太平,炫耀民富国强,下令在洛阳城里搭起座座高台戏棚,调来全国各路高手戏班,从十五之夜开始,夜夜花灯高照,歌舞升平,弦歌不绝。一时间,看灯的,听戏的,做小生意的,人山人海,使整个洛阳城沸沸腾腾起来。据说,这时有个小吃店铺的老板别出心裁,把糯米碾成粉,包以糖馅做成团子煮后叫卖,又饱肚子,又暖身子,很受欢迎,从此大热。

元宵灯会宋代,汉族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折叠观灯源于佛教说,这种说法主要是胡申生先生主编的《社会风俗三百题》中说:"佛教教义中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无量寿经》有'无量火焰,照耀无极'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