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质检转正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切实加强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的领导,我局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业务股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部分重点产品专项整治行动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和专项整治行动目标分解表,明确了各业务股室主要负责人为监管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出现监管漏洞的,按照分工分别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健全了责任追究制,保证了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专项整治,落到实处
(一)“四个迅速”,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是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我局迅速召开了局党组会议研究制定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形成了《13类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并上报市局;二是迅速向县委政府汇报相关工作情况,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为开展整治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三是迅速成立领导机构,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始终有人抓,有人管;四是迅速组织干部职工召开了全局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动员大会,对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工作重点、工作目标任务、时间步骤、工作措施等进行了明确,并逐一与各股室责任人签订了专项整治责任书,为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四项措施”,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结合“3.15”、安全月、质量月等宣传活动,通过简报、信息等形式积极向市局、县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报道专项整治的有关工作动态,其中我局报送的专项整治工作简报信息被政府分管副县长批示表扬5次。同时,我局将重点产品的知识编制成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向全社会发放,进一步扩大了整治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二是召开重点产品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举行培训会,10家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培训。我局免费为重点产品企业提供执行标准文本、质量管理制度、生产记录、购销台帐、质量过程控之关键点记录等100余份,与各重点产品生产企业签定《重点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10份,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质量自律意识和责任;三是制作了《规范文书》和“CCC警示牌”,为方便质量监管,我局按照省市要求制作了用于内部重点产品质量管理的“一图八表”,同时将“一书、一牌、一提示、四制度、五台帐”按规范制作送到了各企业,并指导填写、上墙,介于我县无强制性认证产品生产企业,我局创造性的免费在涉及强制性认证类产品的商店和超市进行张贴“CCC警示牌”,提高了社会各界的参与度和认知度,此项举措得到了市局领导的高度赞扬,并在全市进行了推广;四是拓宽监管领域,提高专项整治工作有效性。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材料市场,支持抗震救灾,确保工程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结合__实际,我局将烧结普通砖和预制构件列为第12、13类重点产品,召开了全县的预制构件和烧结普通砖生产企业会议,56家企业负责人参会,我局将重点产品专项整治的各项要求向各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传达,为即将进行的建档及监督检查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此项工作得到了县政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
(三)“四项机制”,创新形式,加强监管
整治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整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我局创新监管机制,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建立健全企业自律机制。通过法规宣传、技术辅导、专业培训,树立生产企业产品质量主体责任意识;通过监督巡查,严惩各类违法行为,促进企业形成自律机制。二是建立信息互通机制。通过制度的建立,互通许可审查、认证认可、监督抽查、执法检查、日常监管信息,提高质量安全应急处理能力和获证企业证后监管水平。三是建立健全电子监管机制。加快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建设,建立和完善相关产品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出口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监管链条,帮助企业尽快进行电子监管网入网申请,健全产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四是建立健全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通过综合分析各类监督信息,对可能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发出预警信号,及时提醒有关单位和消费者,防止或者避免质量安全问题发生或扩大,增强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四)“四项检查”,突出重点,确保效果
一是全面普查。利用多种渠道,广泛收集信息,摸清全县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底数。将企业分类建立电子档案,并按不同要求实施分类监管;二是监督抽查。对全县范围内11类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全部进行监督抽查,重点检验涉及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项目。通过监督抽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区域性质量问题。坚持“不合格原因未查清的不放
过、质量安全隐患未消除的不放过、复查不合格的不放过”的“三不放过”原则,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三是执法检查。集中力量严厉打击无证生产违法活动和严厉查处获证企业质量违法行为,尤其是坚决依法从快、从重查处无证生产、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等质量违法行为,坚决铲除制假窝点,彻底摧毁其制假能力;四是标准审查。主要是对已备案的重点产品的企业产品标准进行全面复审。对已超过复审周期备案企业产品标准,组织进行复审和重新备案;对企业不按要求按期组织进行复审的企业产品标准,按取消备案处理;对仍在有效期内的已备案企业产品标准,进行复审评查;对不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的基本规定和强制性要求的,责令企业停止使用。
通过认真努力,截止目前我局对我县10家重点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了质量档案,备案企业标准100%进行了复审,所有重点产品100%达到了监督抽查一次的目标任务。开展重点产品专项整治集中宣传活动3次,接受现场咨询200余人次,免费张贴警示牌20个,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23家企业提出了电子监管网入网申请,1家生产企业率先在全市赋码上市;召开生产企业培训会议2次;开展儿童玩具、3C认证、地条钢、人造板产品等专项整治活动5次,检查家具厂4家,人造板材厂2家,絮用纤维制品生产企业2家,涂料厂1家,服装生产企业1家,建材企业3家,立案查处1起使用不合格粘胶剂生产家具的案件,彻底捣毁地条钢窝点1个、沙发窝点1家,1家证照不全的涂料厂已自行停止生产,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存在的不足
尽管在前阶段专项整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按进度完成了阶段整治目标,但是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信息工作报送量较少,不能及时反映专项整治取得的成果;二是少数企业相关证照过期或没有按时年审,企业质量档案资料还需要继续补充完善。
四、今后工作打算
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到现在,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治工作的任务还很重。面对重点产品类别多、新的企业随时可能诞生等特点,下一步主要继续做好“六个一批”工作,即:一是帮扶一批具备基础条件的企业达到许可条件,取得证照;二是扶持一批优质产品企业发展壮大;三是宣传一批质量管理和区域性质量安全整治先进典型和经验;四是打击一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使用非法及劣质材料生产加工产品等严重违法企业;五是取缔一批无生产许可证、“3C”认证的生产企业;六是曝光一批产品质量严重不合格的生产企业;从而确保和延续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各项工作已经取得的成效。
第三阶段(8月底前)xx县建设局根据施工企业、在建工程项目部自检自查的基础上,责成安监站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在全县行政辖区内的已报监备案的建设工程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在专项整治期间,施工企业结合“六月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年”活动,共悬挂安全警示标语横条幅96条,安全知识展板21次,受教育民工900余人,通过检查,建筑施工企业基础安全管理工作能认真宣传到有关部门。健全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设置人数不等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指导所属在建工程项目部开展专项治理工作。
一、 制度建设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在建工程都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齐全,责任明确,与各作业班组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符合要求。
(二)隐患排查制度:有制度,但落实仍有不到位的问题存在。
(三)应急救援制度:有制度,编制了应急救援预案,但未进行演练。
二、培训教育
各项目对能作业人员进行三级教育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教育,但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较差,特种工作,项目管理人员人证分离的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乡下工程较普遍。
三、依法施工
所报监备案的建设工程,99%的都申领了施工许可证,有齐全的案件备案、质监注册登记手续。
专项治理安全检查工作
(一)深基坑
在xx县行政辖区内施工的在建工程深基坑有人民医院便民公寓,红河州精神病医院综合楼、两个工程都遵循了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并对基坑进行了安全防护。
(二)高支模工程
高支模工程除xx锰矿200kt/a锰系合金技改工程外,建筑施工项目无高支模,该工程已主体完工进入试生产。
(三)脚手架工程
(四)建筑起重机械设备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关于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集中整顿工作通知》,(苏质技监监发【2006】53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淮安质监局等部门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淮政办发【2005】149号)和《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金湖质监局等部门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金政办【2006】49号)等文件精神,我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履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卫生监管职责,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措施,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切实解决政府和百姓普遍关注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半年来,我局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扎实、有效的开展了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顿工作。现将我县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落实责任
为了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扎实有效地开展好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整顿工作任务下达后,局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局党组成员会议、各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和全局会议,共同讨论、研究本次整顿工作方案,布置整顿工作。会议形成了《关于印发<金湖质监局食品安全集中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金质技监2006【16】号)和金湖质监局食品安全集中整顿工作会议纪要等文件。会议决定,成立以局长为组长,两名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有关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食品安全集中整顿工作领导小组,把专项整治的任务和责任逐级分解;通过“四定”,即定人员、定职责、定区域、定企业,把全县分为4片区域,县园区、戴楼区域由李宏先领导负责;黎城、金南区域由程永平领导负责;东南片4个镇和东北片的4个镇分别由刘建和纪顺华领导负责,同时把监管范围内的食品企业逐一分配到责任人,做到层层负责、重抓落实,加强领导,务求取得实际效果。会议决定成立由霍劲松为所长,王莉为指导员,吴飞、刘海东为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流动)监管所,主要工作职责是加强日常巡查、收集信息,及时处置相关问题。集中优势兵力狠抓食品安全监管,做到统一部署,迅速行动、注重实效,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
二、加大宣传服务力度,强化企业自律意识,确保食品安全
在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之初,我局组织全县的106家监管范围内企业负责人召开整顿宣传动员工作会议。会上,传达学习了省、市、县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业集中整顿方面的有关文件要求,再次向企业负责人宣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国家质检总局79号令),强调企业负责人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提高其质量责任意识;要求企业积极配合、主动参与我局组织开展的这次专项整顿工作,明确提出通过这次食品生产业专项整顿,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为全县营造一个食品质量安全“企业为主、政府监管、百姓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会上,我局还与参会的企业负责人当场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让企业法人代表对其产品向社会作出庄严承诺。在做好会议宣传、动员的同时,还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宣传,积极参加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开展的食品质量安全主题宣传活动;与此同时,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宣传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大力宣传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增强全社会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切度,宣传好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做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服务工作,督促并指导食品加工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自觉建立自律机制,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严把食品质量安全关。
三、加强部门间协调,提高整顿效果
在整顿过程中,各部门能够积极主动地加强协调和配合,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坚持四个结合,即:监督与服务相结合、整治与建设相结合、治劣与扶优相结合、打击与治本相结合,严格履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在整顿过程中,采取质监科、稽查队、综合所联动的方式,联合巡查,在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共同研究,拿出方案,并立即作出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整顿效果。
四、加大整顿力度,实施分类监管
突出重点、明确目标,进一步加大从源头抓质量的工作力度,确保食品源头质量把好厂门关。2005年我局按照省市局的部署,顺利完成了食品生产加工业普查工作,进入2006年以来,在去年食品生产加工业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对普查工作得到的数据首先按照区域管理的划分原则,绘制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总体动态图,按照局党组研究的监管责任划分,绘制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责任图,按照《食品质量安全审查通则(2004版)分册》和有关省市局的文件精神,绘制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警示图等电子地图,为下一步整顿工作做好准备工作;其次是按照行政许可进行了分类:“三证”(获得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企业、“二证”(获得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企业、只获得营业执照企业、只获得卫生许可证企业和无证(无任何行政许可)企业;分类后按照省市局有关文件精神,把缺少行政许可的企业移送了有关部门,并最终确定以获得三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及具有两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106家企业(含具有批发销售行为的小作坊)为整顿对象,对其食品生产加工点进行现场巡查,根据现场情况,详细记录巡查实情和处置意见。经过一个半月的努力,监管范围内的106家企业全部巡查完毕,共出动巡查人员150多人次,50多车次,现场核查106家企业,其中:a类企业12家,b类企业44家,c类企业19家,d类企业6家;对10家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进行了备案登记,同时还帮助这些企业建立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台帐,规范企业对添加剂的使用,进一步加强了全县食品添加剂的管理;25家企业由于季节性生产或者技改等原因,已经进入停产阶段。在整顿过程中,对存在问题的31家企业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对纳入市场准入并已经进入查处期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责令其立即停止生产,并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纳入市场准入但还未进入查处期的企业,建议其加强原辅材料进货验证记录,人员、环境卫生要求,产品出厂检验要求,建立生产设备台帐、检验设备台帐,完善检验记录等方面的管理,购买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继续向企业负责人宣贯食品市场准入制度,提高企业责任人的质量意识,动员企业申请生产生产许可证;对未纳入市场准入管理的企业,要求企业加强原辅材料进货验证记录,人员、环境卫生要求,产品出厂检验记录等方面的管理,购置必要生产设备、检验设备,产品未经检验不得出厂。在完成巡查后,在早期绘制的电子地图的基础上,重新绘制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总体动态图、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责任图、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警示图等电子地图,并对全县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重新分类,归档管理,实现对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动态管理。通过集中巡查,进一步规范了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把各种制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生命安全和有毒有害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还能够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和制假活动做到早发现、早查处、早控制,并通过整顿一批企业,提升食品行业产品质量整体质量水平,扶持一批质量稳定的企业,提高其创建名牌和质量信用产品的意识。
五、存在问题
(一)企业规模小,生产设备较为落后。目前我县的106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有一半企业是家庭作坊式企业,而在这些家庭作坊式企业中多数为夫妻店,有的甚至只有一两个人生产经营,季节性生产经营企业占了较大的比例,逢年过节才生产加工一点产品,无固定销售网点。这些企业大多缺乏生产合格食品的必备条件,普遍使用原始设备和廉价劳动力,工艺和生产设备相对落后,加工粗糙,在原料和食品添加剂使用上不规范,有毒有害物质易进入生产环节。这些低价的、粗制的食品加工企业面广、量大,其危害性及潜在危险性相当严重。
(二)企业管理薄弱,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大多数企业,管理基础较为薄弱,企业缺乏系统的、现代化的管理体系,相关的管理制度没有或不健全,有一半企业仍采用简单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方法。在这种现状下,很多企业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作坊式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从业人员大部分为农民,知识层次不高,卫生意识较差、技术水平比较低,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导致食品卫生质量难以保证。
(三)企业缺少必备的检验设施。从调查情况看,由于我县的食品生产企业一半为家庭作坊式生产,条件简陋,人员素质低,企业对产品的内在质量是否合格,只是依靠个人经验和老套套、老方法,致使产品出厂时,其质量状况处于无序和失控状态,在产品生产加工阶段的过程检验和质量控制能力更是无从谈及。
六、措施与对策
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建立“统一管理、分类指导、重心下移、层级负责”的监管机制的总体要求,我局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进一步加快建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管网络的步伐。目前,县政府已同11个乡镇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我局已同81家企业签订了《食品安全承诺书》,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档案和地理分布电子地图已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得到了进一步明确,逐步建立起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四图三员”的监督措施,实现“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为主、责任共担”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新格局。
(二)注重协调、形成合力。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规定,按照一个监督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明确质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要抓好食品质量安全,各部门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尤其对不符合食品生产必备条件的企业要及时查处或取缔。要定时召开各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及时通报食品安全方面的各类信息。
(三)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加大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力度。市场准入制度是一项从源头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抓手,一方面要帮助食品生产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逐步完善生产必备条件,同时做好13类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大无证查处工作力度,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依法予以关停。大力宣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严厉打击用非食用原料、发霉变质、过期变质食品原料加工生产食品,使用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的食品包装材料,滥用违禁物品及食品添加剂、伪造冒用质量标志等违法行为,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
(四)逐步完善企业产品出厂检验体系的建设。由于目前多数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缺乏必要的出厂检验设备,金湖县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所将组织有关企业的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对企业出厂检验的指导、服务工作;对于有条件的企业,要求其购置相关检验设备,帮助建立化验室,完善产品出厂检验体系;没有条件、分布相对集中的企业,建议其建立联合检验中心;对于没有条件、分布相对较为分散的企业,质检所将上门服务,加强对其产品质量的保证。
七、建议
根据国务院《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由卫生部门划归质监部门,职能加大了,责任加大了,但是监管人员的队伍没有得到扩充,监管难以到位,另外在目前的检测体系中,现有的经费远远不能满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一方面县质检所的检测、检验设备投入不足,相关设备和技术人员匮乏,且质检所是一个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没有财政经费,加之近年来食品检验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很多检验项目做不了的尴尬现象。因此,我们建议上级部门一方面要增加食品监管的行政编制,扩充监管人员的队伍,同时要加大对质检技术机构的投入,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检验技术机构对食品检验项目的检测、检验能力。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此,我局将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的观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严格按照省、市局工作安排,切实履行好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坚决遏制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事故,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把此项工作抓紧、抓好、抓细、抓实。
我局主要负责工地内的泥头车管理,要求土方外运项目必须按要求做好工地泥头车“两牌两证”的建档,运输合同的签订及工地出入口的保洁等有关工作。目前在建项目有35个,其中4个土方外运工地。到目前为止,我局共抽查泥头车65台/次,发出执法文书3份,其中包括省动态扣分2份,责令整改通知书1份。
(一)我局在每月的日常安全监督检查中,针对在建土方工地的泥头车“两牌两证”情况集中抽查1次。要求每个区管土方外运项目大门处必须悬挂“禁止无两牌两证泥头车进入施工现场”公示牌,并要求项目各方主体严格执行。
(二)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我局重点检查有关单位签订的土石方运输合同是否符合要求及备案情况;现场泥头车“两牌两证”是否齐全;泥头车进出工地台账登记情况;工地出入口冲洗设施是否安装等。从今年的检查情况看,未发现区管土方施工项目有无“两牌两证”泥头车进出工地。
根据市泥管办的统一部署,由局领导带队,联合区安监、交警、交管、城管及部门开展了统一执法行动。地点主要在北环大道、文锦北、莲塘东片区等路段,检查方式为设路卡联合检查及工地内检查。
从我区泥头车安全管理“两牌两证”专项治理行动看来,大部分企业都能切切实实地根据相关文件的要求落实工地泥头车的安全管理和“两牌两证”办理工作,目前我区报建的土方外运项目进出现场的泥头车“两牌两证”的持有率基本能达100%,运输合同基本能满足要求。
(一)个别泥头车司机从业人员资格证非本地相关部门核发,视频监控不全面,数据留存不规范。
(二)个别项目由于场地狭小,工地出入口车辆冲洗措施不完善,偶尔发现有车辆带泥上路现象。针对此问题我局已要求工地增加保洁人员,加大工地对车辆的冲洗力度,确保出入工地的每台泥头车干净上路。以上问题已要求有关单位整改到位。
按照《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开展“夏秋百日攻坚”安全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布置要求,我校在详细排查摸底的基础上,对全校安全隐患进行了集中整治。现将第一实施阶段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工作落实。
为了使“夏秋百日攻坚”活动取得实效,学校成立由XXX校长为组长,XXX纪检书记为副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二、排点问题,明确任务分工。
1、消防设施排查。组织专人对全校灭火器材逐一检查过期、损坏、丢失等情况。对已经损坏了的及时更新,对已经过期的及时更换,对即将过期的记录在案,统一更换。
2、用电安全。要求全校各科室负责人对破损、老化等插排进行更换,排除用电隐患。
3、食品安全及卫生防疫。加强饮食卫生安全教育,重点检查食堂卫生、餐具消毒、安全操作、食品留样、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
4、校园治安防范。以校园安保体系建设为重点,重点落实校园保安执勤管理、门卫工作制度。加强校园值班巡逻和校外人员及车辆进出校门登记管理。针对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等问题进行管理。
5、校园卫生。全面清理楼层过道杂物,保证楼道上下通畅。
6、防汛安全工作。以汛期安全为重点,重点检查围墙、楼顶。防止雨季倒塌、漏水等现象发生。
7、危险化学品安全。重点落实口腔医院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做好专人使用登记制度的落实。
8、校园周边安全。以校园周边治安治理为重点,协调城管、派出所、交警部门配合,对校园周边流动摊点和交通安全进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