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堂提问的策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0-184-01
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备教材要“懂、透、化”
这一点是绝大多数老师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却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反思的。笔者认为,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备学生要 “实”
我们常说,“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比如,笔者在执教三年级数学第五册“可能性”一课时,针对可能性有大有小这一知识点,想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成语,这些成语能够巧妙地体现可能性的大小。第一次试讲,本以为很简单的成语,很多学生竟然没有听说过,更别说联系数学内容了。下课后,我及时反思自己,找来一部分学生,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对成语的认识和掌握情况。最后,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了要提问的成语内容。再上课时,学生很顺利地解释了成语的内容,同时紧密联系到了课上所学的内容。课下,不少学生都对这一环节印象深刻,追着老师想要再说说。
三、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
思维来自疑问。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应答还是被动的。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才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很自然地问一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没问题。”如果总是“没问题”那这一现象就极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问题”了。对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认识,都永远不可能所有的人始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必然有高有低,有学得轻松的,也有学得困难的。也就是说,应该“有问题”。“没问题”的问题,反映了教师的一种教育观念,似乎只有顺顺利利的一节课才是好课。其实不然,课上的这种“顺利”,只会培养出唯书唯上的人,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上的这种“顺利”也会使学生缺少一种精神,一种实事求是、刨根问底的精神。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1、改变观念,树立“问题”意识。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修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问题意识。因此,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是数学教师肩负的责任之一,也是评价数学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
2、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去思、去想、去问。教师不仅要在每节课堂上创造质疑机会,还要使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想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不懂的问题。把这一时间真正利用起来,而不是走走过场而已。为了使学生会提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训练,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生的身份去示范提问题。比如,二年级教材学习了“角的认识”,对于什么叫角,角各部分名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些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答道“没问题”。真的没问题了吗?“那我来问个问题”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无关呢?”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角的边是射线,射线是没有长短的,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示范提问题,久而久之,也就让学生有了提问题的意识,在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课堂提问 激活思维 生态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75-01
生态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中,试图通过更优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有效的开发,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因此,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会激活学生思维,促进生态课堂的形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实施不同的提问策略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共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课堂充满活力。
1 问在精要处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那么,课堂教学的好问应问在关键处。选择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旺时实施,则学生思维得以调动,语言得以激活。课堂才会生成智慧的谈话,获得深刻的感悟。
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珍珠鸟》精彩回顾――
师:那么,这原本怕人的鸟,又怎么会胆大起来的呢?我们一起来边读边悟,注意从字里行间体会言外之意、体会言中之情。
……
生:我从这个“只”字中体会到珍珠鸟开始的时候胆子并不大,只敢在鸟笼四周活动。
生:我也体会到小鸟胆子小,它害怕飞得远了会受到伤害,所以活动范围很小。
师:很有见地!再读读这三个一会儿,又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小鸟很快就胆子大了些,敢到屋子里活动了。
生:我发现珍珠鸟开始淘气了。它发现没有人伤害它,没有人管它,就胆子大起来了。
生:我从三个一会儿发现珍珠鸟非常活泼,就像天真好动的小孩子一样,作者是不会生气的,反而很喜欢的。
师:你还能体会到作者的喜欢之情,了不起!
生:我发现珍珠鸟的胆子是慢慢变大的,不是一下子就大的。
片段中的学生思维活跃,每个同学都争着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主动思考,源于薛老师在精要处提问――那么,是什么让珍珠鸟胆子变大呢?就是信赖!但这一主题怎样进行学习呢?薛老师进行精心设计,在学生初步感受珍珠鸟胆子越来越大时,提出疑问:这原本怕人的鸟,又怎么会胆大起来的呢?这个问题,既让学生自主读文体会珍珠鸟在主人的关心下胆子越来越大,又便于突破教学的难点,而且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实现高效的阅读目标。
2 提在悱愤时
置问于学生的疑惑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要注意时机,在学生已有知识与眼前知识不一致而产生认知冲突时发问,在学生困惑不解时自主发问,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时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之间产生矛盾,急切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激起疑问的火花,以利于触发学生的思维共鸣。
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天鹅的故事》精彩回顾――
出示(斯杰潘老人的话):多么可爱的鸟儿啊!我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我却把枪挂到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从此以后,这枝猎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
师:读完以后,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为什么他要悄悄地离开?
师:这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在“悄悄”下面划上横线,横线下面打上问号。
生2:为什么老人把枪挂在墙上,而且再也没有碰过?
师:老人三十年是个好猎手为什么在看到天鹅破冰的场面后再也不打猎,而且猎枪一直挂在墙上,不放在箱子里呢?
这个问题更有价值了,在句子下打上一个大些的问号,因为这个问题价值大。
生3:老人离天鹅只有三四十米,为什么没有打天鹅?而且课文前面写老人那天一无所获。
师:这个问题非常要紧。
生4:为什么最后一节写到老人现在才觉得天鹅十分可爱?
师:为什么平时打猎都没有觉得,而在此刻偏偏觉得是可爱的?这个问题看似平常,含义深刻。
师:你们觉得哪个问题最重要?
师:其实,再读读老天鹅破冰,一群天鹅破冰两段课文,所有的答案都在里面。
在学生对课文初读后,学生对斯杰潘老人的打猎行为发生变化产生了疑问,教师于此时点拨质疑,出示最后一段话,学生的思维如潮涌,有价值的问题不断生成。为后面深入阅读天鹅破冰的感人场面做好铺垫,激发学生深入阅读感悟的兴趣,获得继续阅读的动力。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精心预设,在学生有疑时提问点拨,学生才能若有所悟,产生思维的灵感,生成动态课堂。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思考,会学习。
3 引发创意行
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问意识有了,但只有将学生引向深入思考,并能激活思维,才能产生赋予行动的想法,培养健全的活生生的人。恰当地提问,可以引发学生富有创意的行动。
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见,高效课堂提问的策略不但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更带给学生更多的启迪与收获,让学生在有效问题的引领下,生动活泼地发展。
一、提问的设计设计课堂提问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提问要有启发性启发性原则 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不是填空式问答,把一个完整的句子截成几段,教师问上半句,学生答下半句;也不是判断式发问,学生无须做多少思考,凭猜测便能正确回答;更不是搞“提灌式”,用提问的方法去“灌”,直到学生钻进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圈子里,使之“就范”.怎样的提问才能启发学生思维呢?
(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慷慨”地提供思维加工的原料,通过回忆已有知识、演示实验、叙述现象、出示练习题、阅读资料、观察挂图、参观或其它实践活动等,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语言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
(2)利用矛盾,引起思索.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设计问题的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为什么”,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如“阿基米德原理”一节的教学,一开始教师就提出:“木块放在水里为什么总是浮在上面,铁块放在水里为什么总是下沉?”学生回答:“因为铁重而木块轻.”教师接着问:“把重10牛的铁块和重10牛的木块都放进水里,为什么木块浮上来,铁块却沉下去呢?”这一问,学生对生活经验“因铁重而下沉”产生了怀疑,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3)提出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问题.教学中教师适当选取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寻找多种解答途径,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准确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知识.
2.提问要突出重点 一堂课45分钟,不能都由问答式进行,也不可能对所有的问题都详细展开研究,提问的重点就是要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以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对于课堂中的同类问题不平均用力,尽量做到前详后略,提高课堂效率.突出设问的重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教学重点,不在枝节问题上周旋.比如讨论“浮力产生的原因”时,教师提出:“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里,它的六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而它的前与后、左与右的侧面受到的压力分别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相互平衡,为何还受到浮力?”这里教师将问题的焦点集中到引导学生分析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上.
(2)抓住知识的难点设问,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在学习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后,学生由于头脑中早已有了与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理论类似的观念,不能正确运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去解释原来已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后的运动情况,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问:“你坐在向前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里,将手中的钥匙竖直向上抛出,当钥匙落下时,是落在手里,还是落在手后面?为什么?”引导学生克服“钥匙抛出后,虽然在竖直方向上做先上后下的运动,但水平方向上它还将保持抛出时钥匙随汽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这一认识难点.
(3)针对学生认识模糊、易疏漏的地方,抓住关键词及制造矛盾为突破口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将片面的、孤立的和形而上学的认识转化为全面的、辩证的认知结构.如: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学生容易忽视物理公式与数学知识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公式R=U/I与I=U/R相似,便认为电阻R跟电压U成正比,跟电流I成反比.教师可以这样设问:“导体的电阻R会随着两端的电压U和导体中的电流I变化吗?”也可以这样反问:“密度公式ρ=m/V中,ρ与m、V的关系应怎样理解?”使学生通过类比,借助已知的知识去理解和记忆未知的知识,从而加深对正确结论的印象.
3.提问要有层次 系统而周密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去探索达到目标的途径.提问的层次性原则要求教师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设计问题,在知识范围上可以由小到大,先设问,后反问,再追问,最后得出概括的结论,使学生把握思维的正确方向,提高概括能力;设问也可以从大入手,问题提得大,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明确思维的方向及途径.随后,教师再提出一系列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一堂课往往就是这样的几个先小后大或先大后小的问题组合,构成一个指向明确、体现教学思路、具有适当思维容量的“问题链”,打通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有序地思考,获得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掌握学习方法,得到能力的良性迁移.
4.提问要把握量力性量力性原则 要求设计的问题应注意“因材施教”和学生的“可接受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答问都能得到发展.若提出的问题低于或高于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就不能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提出问题的难易、深浅应因人而异,兼顾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把A、B、C不同难度的问题,对应地提问给A、B、C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逐步提高要求,不搞“一步到位”.因此,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备好教材、教法,更要“备好”学生,对学生学习物理的情况应了如指掌.
二、提问的实施 1.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提问对应答人数要有量的要求,每个问题根据难易及重要程度提问1至3人,形成一种讨论的氛围.每节课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回答,特别要考虑中低程度学生的参与面,选择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的时机让他们参与,争取每节课全班大多数学生能有解答问题的机会,更好地激发班级群体积极思维的热情.课堂提问不能满足于个别学生的回答.对个别学生的回答,无论正确与错误,教师都要考虑这种回答与全班大多数学生的理解是什么关系.如果个别学生的回答很好,那么全班多数学生是否理解他的回答?如果个别学生的回答需要矫正,那么他所存在的问题是否代表着多数学生?只有把这些情况搞清楚了,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2.提问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课前设计的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的提问,教学中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地得以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完全拘泥于备课中的设计,应围绕提问的中心内容,根据学生答问的反馈信息,适当变通.对难以回答的问题采用分解、诱导的方法,把问题分成几个具有一定梯度的小问题;对回答不明确、不全面、不深刻的学生,可进一步追问;对离题的回答,要及时改变语言角度或改换提问方法,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使他们答出正确的回答.
3.提问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然后指名回答.思考时间力求照顾到全体,以中等偏上水平的学生为标准.这样的标准,对于水平差一点的学生,虽有难度,但经过努力也可跟得上;对于水平高的学生,也不至因为节奏太慢而影响学习情绪.提问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思考,切忌先指名再提出问题.
4.提问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内容.思路往往比结论更为重要.学生只有学会了思考,才能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多问几个“为什么”,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不仅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且能达到学生间相互交流思路的目的,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课堂,提问艺术;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066-01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提出的重要性,因为它可以为为人们指引一个方向,而不是到处乱转,许多人就是因为有荡腹才华而找不到方向而碌碌终生。但提问不是乱问,信口开河,它是一种技巧,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本文针对此问题,发表点意见,供同仁参考。
1.提问的原则
1.1 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提问的设计应遵循教与学的实际需要而定,针对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而进行。从教学角度说,每节课都有一个中心内容,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问的设计应围绕其展开,抓住教学的重点内容层层设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前后衔接,相互呼应。抓住教学的难点设问,平中出奇,浅中见深,理清头绪,化难为易。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针对性原则要求在提问时应避免缺乏明确的中心和目的的随便提问,特别是信口提问一些无关痛痒的枝节问题,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
1.2 启发性原则。课堂提问重要的是善于提出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并且能更加深入地探究所研究现象的本质的各种问题。亦即提问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是关系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思路的诱导,必须使问题的设计具有思考的余地和思考的价值,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引导学生到思维“王国”去探求,让他们跳起来摘果子。尽量少问非此即彼的问题。只有当教师的设问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又略高于他们发展的现有水平,需要他们跳一跳摘果子时,学生关于怎样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路才有可能真正被诱发,思维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调动起来,学生也才能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积极探究、多方思索,摘下思维的甜果。
1.3 提问于教学环节的关键处。所谓“关键处”,是指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是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比如在中学语文教材《孔乙己》这课中,有多处出现了一个“笑”字,这个“笑”字实际上就是作者精心构思的一个“文眼”。抓住这个“笑”字设疑提问,就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发掘文中所蕴含的深意。围绕着“笑”字可以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孔乙己一出场,就有一个字伴随着他,这个字谁知道?”“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孔乙己的可笑之处?”“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这反映了什么问题?”“我们读了《孔乙己》,非但笑不出来,心中还有隐隐作痛之感,这是为什么?”这些提问,处处问到点子上,每一个提问都能激起思维的波澜,引起学生热烈地讨论甚至争论。“笑”的问题研究透了,学生对全文也就理解透了。又比如,教师在讲《过桥》一课时,深情地朗诵了文中的一段:“浪头卷了过来,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读到这儿,教师久久不语,教室里一片寂静。突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在电影中放映这一镜头,需要一分钟旁白,你想怎么讲?”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被调动了起来,发言十分踊跃。
3.提问于学生思维的转折处
人的思维总要受到现实生活和个人经历的影响,所以常规思维大多为顺向思维。而事物本身又往往具有多面性,这对于阅历较浅、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来说,有时是不容易理解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思维处于转折时,给予适当点拨,引领他们一步一步地去寻找正确的答案。比如,语文教材《变色龙》中有一段是讲有人指出狗是“日加洛夫家的”时,警察官奥楚洛夫的变化文中写道:“.....你,叶尔德林把我身上的大衣脱下来。.....天好热,大概快要下雨了。.......”为什么他不立即改变语气,大声呵责,而是要脱大衣,说些奇怪的话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不太容易理解,需要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在指定的目标下进行思考,答案可能不是一步就可以获得的,教师可以采用追根究底的方法,注意变换角度,以引起学生深思、多思的兴趣,促使学生的思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领学生直至到达“理解”的彼岸。
4.问题难易安排适中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学任务的落实不应只是针对班级的中上等生,而是要面向班级的全体。由于学困生有参差不齐的各种差异,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应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尽量适当设置一些适合他们回答的问题。当然简单并不意味着没有价值、没有内涵,而是在探讨的时候答案容易找到,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学习对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从而坚定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另外也要同样关注优秀生,不要让这部分人觉得所有问题对于他们过于简单,而掉以轻心、不注意听讲,慢慢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样做便会得不偿失。总之,提问要面向全体,问题设置要有针对性,多角度,多层次。
一、发问的时机
课堂提问作为引发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必须抓住时机。教师提问的最佳时机就是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状态。
1.在学生读课文之前发问
如在执教《玩出了名堂》这一课时,教师在揭示课题之后,就问学生:“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又怎么能玩出名堂来呢?”这个问题一提出,马上把学生的思维指到了教材的深处,也引起了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而细致的朗读,真正地提高了自由读课文的效率。
2.在学生读课文之后发问
读完课文后,学生的脑中往往会产生很多疑问,正是处于“愤”和“悱”的状态。这时,教师千万不能急于表现自己,而应让学生自由发问,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概括,然后提出一些诱导性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启发。
3.当教室里出现议论声时发问
教师在教学时,有时课堂里会出现学生低声议论的情景。此时,教师不要简单粗暴地制止学生的议论,因为这些议论表明,学生的大脑中有疑问了。此时,教师可以停止讲课,让学生把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和个人的经验马上提出一些问题,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
4.结课时发问
一节课即将要结束了,学生的心理也往往会放松下来。此时,如果教师能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争辩,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课堂中来,甚至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把课堂教学推向。
二、问题的设计
1.设立提问点
(1)在关键处设点
课文的关键点,往往是那些或隐或现地牵扯到课文主题和重要观点的词句。弄清这些词句,学生就会豁然开朗,认识有所提高。在上《槐乡的孩子》这一课时,我说道:“八月,多么热的天,槐乡的孩子在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时就爬到小山上劳动,一直到缕缕炊烟升起时才满载而归,可是他们却一路唱着快乐的歌。月落柳梢时,劳累了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这书上的用词是不是用错了?每天都这么劳累,怎么可能还有‘欢快的歌’和‘甜蜜的微笑’呢?”学生在短暂的停顿之后,马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在看似矛盾处设点
课文中有许多从表面看存在矛盾的地方,在此处设点,通过提问马上引进矛盾的对立面,其激疑效果非常好,极有利激发学生的思维。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最后一节:“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师问:“我们知道雷锋叔叔早已牺牲了。可是,课文中的小朋友们却在生活中找到了雷锋叔叔,这是怎么回事呀?”这看似矛盾的诗句,却让学生悟出了文章的深意。
(3)在想象处设点
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对文章的这些空白、省略处进行想象,可以锻炼他们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2.问题难易适中
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会使学生望而生畏;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即能对答如流,不仅无助于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且在表面上看似热闹的背后,会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
三、提问密度适中
课堂提问密度必须适中。如果密度过大,速度过快,学生就不能对这些提问进行冷静、独立的思考,只能跟着教师的提问跑,起不到砥砺思维的作用。在提问中,教师还应当遵循“提问―等待―回答―等待―评价”这样的节奏。教师在提问中设置必要的停顿时间,有利于学生思维高峰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