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韩语语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研究的意义
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范畴。偏误分析(erroranalysis),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
我国的偏误分析起步较早,发展迅速,特别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语音偏误研究的重要性,开始着手进行语音偏误的相关研究,探究偏误产生的原因,并试图提出有效的语音教学策略。但目前语音偏误相关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母语为英语、韩语、日语、泰语的汉语学习者上,而以其他语种为第二语言进行研究的文章并不多,以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的韩语语音偏误研究数量极少。
虽然近年来我国韩语语音教学与研究有了不小的进展,但与其他语种,特别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教学研究相比,韩语语音教学的研究无论是在学术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很大的差距,语音教学研究成果与教学结合还不够紧密。此次研究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教学经验和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实际教授与学习的角度考虑如何运用偏误分析来发现高职学生学习韩语语音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相信此次研究的成果不仅可以从理论上完善韩语语音教学体系,还会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韩语,及任教于此类院校的韩语教师的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二、研究的内容
此次研究结合语音测试,从多方面对高职韩语专业学生在学习韩语过程中产生的语音偏误原因进行探究,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难点,并针对这些难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强化韩语语音教学的效果。
具体内容包括:(1)以高职韩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语音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的统计和韩汉语音系统的对比分析,总结出韩语语音教学的难点和重点。(2)运用偏误分析理论探索学生语音偏误的原因。(3)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语音教学策略。
三、研究的过程与结论
此次研究通过语音测试的方法,组织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韩语专业一年级学生(20人)进行韩语语音测试并进行录音、记音。测试题模拟汉语普通话水平测试设计而成,包括韩语单音节字词、多音节词语、句子和短文,从多角度考察学生的韩语语音掌握情况。同时邀请了一名韩国籍教师和四名中国籍高职院校韩语专业专任教师参与听音、辨音和记音过程,以保证测试结果的信度与效度。经过听辨、整理,课题组发现:在韩语语音学习过程中,学生偏误率较高的分别是元音“/”、“/”和“/”、辅音“”,以及收音“”。产生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及建议对策主如下:
1.由于母语的负迁移导致学生语音偏误。韩语的一些字母的发音在汉语语音体系中不存在,还有一些字母的发音和汉语相似但略有不同。学生在初期学习阶段没有熟悉韩语语音体系,采用汉语拼音的发音方法模仿,不清楚正确的韩语语音发音方法和发音位置,从而导致偏误的产生。比如韩语元音“”,学生在发音时往往套用汉语拼音当中相似的“e”进行发音练习,而实际上,“”的发音要比汉语拼音“e”更加靠后,需用后鼻音发音;再如“”发音发成“”,“”发音发成了“”,都是偏误频率较高的音节。这些发音偏误现象表明学生没能完全料及韩语元音及双元音字母的发音方法,没能清楚掌握韩语发音体系、发音方法和特点。针对这种由于汉语的负迁移而造成的语音偏误,高职韩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利用汉语语音识记韩语语音的同时,通过对比的方法分析韩汉语音系统的不同,突出强调容易出现偏误的语音,对比韩汉语音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仔细体会韩语字母的实际发音,从而有效避免这类偏误的出现。
2.由于目的语的负迁移导致学生语音偏误。目的语负迁移在高职韩语专业学生的语音学习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学生韩语语音知识掌握不牢固,把已经掌握的部分韩语语音知识以类推的方式应用到新学的韩语语音知识上,从而导致偏误的产生。当学生出现由于目的语知识的过度泛化而产生语音偏误时,教师要注音帮助学生克服和引导,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时纠正,过度泛化是外语学习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教师既不能对学生的偏误放任不管,又不宜一一纠正,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
3.由于教师语音水平和教学方案产生的偏误。学生在学习发音时主要以模仿教师的发音为主,如果教师的发音不准确或者不清晰,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语音水平。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影响学生语音习得的重要因素,目前高职院校的韩语教师在语音教学过程中多是单纯遵循韩语教材或自己语音学习的经验来教授学生韩语语音,没有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语音教学方案,还存在重视词汇语法教学教学而忽视语音教学的现象。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语音偏误。因此,教师提高韩语语音素养,在韩语语音课堂中使用正确的、规范的课堂语言,确定科学、合理的语音发音教学顺序,按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语音教学。如在教授双元音“、、、、”时,可以先指导学生复习“、、、、、”六个基本元音,然后讲解“、、、、”的发音方法,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准确掌握其发音,而且便于记忆,减少语音偏误的出现。
4.学生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语音偏误的产生。首先高职韩语专业学生生源比较复杂,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欠缺,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语音的学习与词汇和语法等其他语言知识相比,本身教学内容就比较枯燥无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容易因厌学而放弃。所以高职韩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韩语语音教学的特殊性,又要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改变以往以讲授和练习为主的语音教学方式,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设计丰富有趣课课堂活动,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韩语语音的兴趣。通过歌曲、游戏、配音、演剧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良好的韩语语音能力。
总之,通过分析高职学生韩语语音习得偏误现象的原因,探究减少偏误的教学对策,实现有效的韩语语音教学,要求韩语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韩语语音教学经验,了解韩语及汉语语音相关知识,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纠正发音偏误的教学方案。同时要求学生在理解韩语语音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正确掌握韩语语音发音方法及发音规则,并根据自身条件多加练习,及时与教师沟通,纠正错误发音,这才是减少学生语音习得偏误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范柳.中国学生韩语初声发音偏误声学评价标准研究[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4(01).
[2]乌日勒.汉韩语音比较与对韩语语音教学探析[J].高考(综合版),2013(10).
[3]郭春娜.浅析韩语语音教学难点的解决方法[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02).
【关键词】韩语;教学;发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与交际直接相关,发音准确而标准才能保证会话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语音教育在韩语教学中占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提高学生韩语发音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已经成为韩语教学工作者关注的课题。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简单论述了韩语发音教育中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一、发音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从目前进行的韩语发音教学中,整理出如下五个问题。
(1)发音没有系统化教育:现有的韩语教材中语音部分所占比例很小,很多教材没有指出发音的重点和难点;中国人容易错的发音;韩语的发音规则等。
(2)没有系统化的发音教材:因为没有系统化教育,所以即使发生了问题,也没有教材专门研究这一部分。
(3)缺乏针对中国人的发音教育:如何区别中国人容易混淆的音,如何消除卷舌音等语言习惯的干扰,对这些问题没有特定的教学方法,教师只能靠自身的经验进行教育。
(4)注重正确性大于流畅性:教师虽然进行个别语音,新单词的发音练习,但忽略读文章的流畅性以及节奏、语音、语调、强弱等。
(5)应该对发音教育的各个阶段进行设定:如果只追求发音的效果,有可能让学生容易厌倦,所以应该对每个阶段提出不同要求。
二、解决方案
关于发音没有系统化教育和没有系统化教材这个问题,从现在的韩语教育现状来看,很难解决,需要中韩双方的教师多交流,多讨论,慢慢研究出一些方案,这个过程将会很长,很辛苦,希望各位韩语教学工作者共同努力。
关于中国人容易混淆的发音以及解决方法,下面从辅音和元音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辅音
(1)缺乏对松音(?,?,?,?,?)、紧音(?,?,?,?,?)、送气音(?,?,?,?)的辨别力。
发松音时发音器官比较放松,发紧音时发音器官紧张,声门紧闭,气流冲出强烈。教师可以找出相似的词,比如‘??,??’,让学生反复跟读,让学生感受两者的不同。发送气音时会产生气流,教师可以拿一张纸放在嘴边,发音时可以看到纸张轻微的颤动,让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出松气音跟非送气音的区别。
(2)不能正确发音辅音‘?’。韩语中的‘?’有三种变体,分别是舌侧音[l]、舌前音[r]、舌尖闪音[Γ]。汉语中有舌侧音[l]、舌前音[r],所以这两个不难区分。舌尖闪音[Γ]是汉语里没有的音,发这个音时,先使舌尖和上齿龈接近,然后使气通过口腔,这时舌尖轻轻振弹一下而发声。我们可以利用汉语的‘热烈’的头音r[马是]指出韩语和汉语发音的差异,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发音。
(3)把‘?’发成‘?’或者‘?’。‘?’和‘?’的区别在于发音时舌尖和上颚之间的空隙的大小,‘?’的空隙大,气流比较弱;‘?’的空间小,气流比较强,需要学生多练习,感受两者的区别。至于把‘?’发成‘?’主要还是听力问题,只要多听多练就很容易区别。
(4)发音时因为卷舌音的影响发音不准确。卷舌音的影响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型变成‘?-?’型,例如把‘???’发成‘???’;第二种是‘?-?’型变成‘?-?’,例如把‘????’发成‘????’。为了克服第一种影响,我们可以让学生把头字母发的慢一些,如‘???’发成‘???’,让学生慢慢感受正确的发音。为了克服第二种影响可以进行元音之间‘?’的发音和收音‘?’的发音的区别练习,如‘????-????-????’,以此来解决卷舌音的干扰。
(二)元音
(1)很难区分汉语的‘?’和韩语的‘?’。汉语的‘?’和韩语的‘?’两音都用国际音标[o]标注,但实际音值却不同,发音时的唇形也不完全相同。韩语的‘?’较汉语的‘?’嘴唇更向前,更圆,听起来更夸张。这个需要教师教授时给学生展示唇形,反复发音。
(2)很难区分‘?’和‘?’。学生经常会把韩语的‘一’和‘?’跟汉语的卷舌音er搞混。‘一’的发音跟汉语‘思(si)’的韵母‘i’发音相似,只不过发音靠后,舌位高一些。‘?’跟‘e’相比发音靠后,舌位高一些。教师可以拿出发音器官的剖面图和国际音标元音四角图,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出两者的不同。
(3)很难区分‘?’和‘?’。‘?’和‘?’虽然嘴型相似,但是‘?’的嘴型张得更大些。我们可以通过相似的词进行比较练习。如‘??/??’,‘??/??’,‘??/??’等。
三、结语
以上就韩语发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韩语工作者长时间的努力,找出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为以后的韩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韩语 中文 发音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54-01
一、韩国语与中文的差异
1.中文发音
在中文中,影响发音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声母、韵母以及声调。普通话共分为22个声母,其中三个为双唇音,三个舌尖前音,四个舌尖后音,一个唇齿音,三个舌面音以及三个舌根音。韵母共有39个,主要类别有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前鼻韵母以及后鼻韵母。中文的声调有四声,即阴平、阳平、上声以及去声。
2.韩国语发音
和中文不同的是,韩国的语言没有声调,辅音和元音是韩文两大组成部分,此外“辅音+元音+收音”的形式也是韩文的常见形式。在韩国语言文化中,当没有收音节时,我们称之为开音节;当有收音节时,我们称之为闭音节。处于礼仪的需要,韩国语言中有很多对人的敬称呼,成为敬语。针对不同的对象,所采用的敬语也各有差异,通常在谓语中体现。此外,韩语中采用的是拼音音节文字,只要能说出来就能把文字写下来,韩国人书写文书时都要留一个空格,这和英语的表达方式类似。
二、韩国语言发音纠偏
在韩国语中,轻唇音f[f]是不存在的。对于韩语的初学者,往往会感到发f[f]很别扭,这也是由长期以来的文化积淀所导致的。很多人会将f发音成为双唇音送气清塞擦音p[p’],主要原因在于韩语中也有一个音类似的音色。部分韩语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和中文相同。但是,我们需要清楚的是,韩国语言中不存在所谓的双唇和齿唇等两套声母,此时,很容易将p和f混淆。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f和p是韩语学习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之一,曾经困扰到许多学生,对此,也成为韩语教学教师面临的教学问题。
从教学经验来看,发音误差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是知道发音位置,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其二是知道发音方法,但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发音位置。无论是哪一种误差,都会导致韩语发音不准。
三、韩国语发音教学方法及其措施
从上文中我们不难看出,韩语和中文还是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其因素来源于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也来源于日常习惯中的潜移默化。然而,无论怎么演变,想要学习韩国语的第一步便是学会正确的发音方法,先读准字音,再在交流和沟通中体会韩国的语言文化。为此,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由于韩国语是母语之外的第二门语言,受到母语的影响,学习韩语时难免出现混淆的现象,形成“不土不洋”的尴尬局面,母语和第二语言的混乱状态是制约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要瓶颈,不仅仅是在韩国语言中表现,在其他外语的学习中也有体现。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初学者而言,学生离不开对教师发音的模仿,一般采取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形式,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正确地发音,纠正学生在模仿发音中的位置误差和发音误差,教会学生正确的发音。建议教师借助于多媒体以及相应的图片来向学生传达正确的舌位以及唇形。
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进行韩语发音,还应该注意母语的迁移。将韩国语和中文相互对比,解析两者的异同点。在学习的顺序方面,建议从与韩语发音相似的韩国语发音学起,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开始较快的接受新知识,在和汉语的联系中找到学习韩语的乐趣。然后,再教导学生发较难的音。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部分学生受汉语影响不能准确发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
3.和一般的教学不同,韩语的发音教学更多的注重记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有主有次,把握有度。可以在较快的时间内将所有的语音都讲述一遍,学生则采取跟读的形式。对于学生发音不准的词语,教师可以重读,通过反复纠正,不断练习的方式,对韩国语发音逐一突破。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仅仅短暂性的记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注重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在每一次教授新单词之前,巩固以往的学习内容,查漏补缺。
4.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会发音,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交流,学习语言是为运用语言而服务的。因此,学生在学习发音的过程中,还应该练习听音和辨音,将语言的用处以及用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简答的说,即听、说、读、写等步骤要同步进行,听是为了听懂对方的意思,说是为了将自己的想法和思维传达给对方,读是为了了解对方更深层次的文化,写则是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交流,从而在反复练习中不断加强自身的韩国语言水平,真正达到学习韩国语言的目的。
小结:在语言学的大力发展下,韩语教学蓬勃发展。随着对外语教学的深入研究,我们找到了韩语和中文之间的异同点。汉语的学习可以对韩语发音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起到干扰作用,关键是寻找一个平衡点。对此,除了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了解中韩文化的异同点,并在实践中不断加强练习,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交流和沟通中,从而在实践中补充理论的不足,在理论中为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使自身的韩语水平更上一层楼,而这也是广大学生学习韩国语言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陈艳敏;汉韩辅音系统对比及韩语语音教学[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李得春;韩国汉字音韵母系统的几个特征[J];东疆学刊;2011年01期
摘 要: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各个语言系统最外在的形式特征所在。和语言的其他要素:词汇和语法相比较而言,语音可以说更为基础,更为重要。语音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和社会交际能力的首要前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的目的是让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准确流利地发音,为用口语进行交际打下基础。作为对外汉语教师,首先必须熟悉汉语语音本体;其次必须了解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关键词:汉语语音本体、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一、汉语语音本体
(一)语音的性质
语音性质有三:物理、生理和社会性。其物理性我们可以从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四个基本要素去认识。在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中,音高、音强分别与声调、轻声相关,具有区别作用。其生理性我们可以从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以及口腔和鼻腔三个部分去了解。其社会性我们可以从语音的地方特征和民族特征以及语音的系统性来看。如,汉语普通话里有翘舌音zh、ch、sh等,汉语的许多方言却没有这一类音;英语有齿间音,汉语却没有这样的语音。在语音的三性之中,社会性是其本质属性。
(二)几个基本概念
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普通话里b、p、m、f和a、o、e等都是一个个音素。
音位是能够区别词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例如,普通话里“卡”和“渴这两个词的词义上的差别,从语音上看,是通过“a”和“e”表现出来的,因此“a”和“e”就是两个音位。实际上,我们所讲的“最小语音单位”往往指的是一个语音类别,而在这一个个语音类别里,还包含着好几个有细微差别的音位变体。音位变体的差别在于实际发音的不同,它们之间不存在区别意义的作用,处于互补关系,而且发音相似,因此可视为同一音类的成员,归并为一个音位。值得注意的是,音位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所以,在不同的语音系统里,音位的划分也是有所不同的。
音节是人们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一连串语流中最自然的语音单位。汉语音节结构比较简单,最复杂的音节也只有四个成分,如“床”chuáng。在汉语音节中,元音占优势,一个元音可自成音节,如“啊”á;无辅音连缀的情况;可以无声母、韵头和韵尾,却一定要有韵腹;做韵头的只有高元音i、u、ü,做韵尾的只有n和ng;声母和韵母之间有一定的相互选择的组培关系,因而音节数量有限。
元音和辅音是语音学分析音素得出的结果。在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中,有10个元音,22个辅音。元音的区别在于口腔的不同形状,口腔的不同形状在于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和圆唇不圆唇。辅音的区别在于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的不同。
声母和韵母是音韵学分析音节构成成分得出的结果。汉语音节中开头部分的辅音为声母,声母之后的部分为韵母。汉语普通话22个辅音,除去ng只能做韵尾外,其余皆可作声母,称为辅音声母。少量音节没有声母,但在实际发音上往往带有那么一点儿同部位的摩擦成分,语音学里用半元音来描写,表示这些音节前也有一个类似声母的成分,称为零声母。韵母由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组成。汉语普通话里有38个韵母,根据韵母的构成成分,可以把韵母分为三类: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
声调是整个音节高低升降的变化。汉语普通话的声调有四种基本调值,通常用五度标记法表示,可归并为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统称四声。阴平为高平调,调值相当于55;阳平为中升调,调值相当于35;上声为降升调,调值相当于214;去声为全降调,调值相当于51。在实际发音时,其实不止上述四种调值,还增加了211和53等不同调值。但这些声调并没有引起词义的变化,因此,我们也将其视为音位变体,仍将汉语普通话的声调归并为四个调类。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普通话语音时,普遍感到困难的就是声调,而声调中尤以上声最难,这是因为上声在语流中,多数情况下都要发生变调。
语言不是一个个音节发出的,而是一连串音节连续发出形成语流。在语流中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之间会相互影响,发生声音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叫做“语流音变”。汉语普通话中最典型的语流音变包括连续变调、轻声和儿化等。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让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的语音变化规律,也是汉语语音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现着重讲轻声和儿化。轻声并非是汉语普通话的第五种调类,而是汉语语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特殊的语音现象,是声调的变化,是原有的声调变得又轻又短,改变了音长、音强甚至音高和音色,失去了原有的调值。儿化是韵母er用在一个音节后,使其韵母变为卷舌韵母,并与原音节中的声母结合成一个音节。轻声和儿化都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儿化还有表示感彩的作用。
汉语的书写符号是汉字,而汉字本身不是表音文字,并没有直接表音的功能,因而在学习汉语时,我们总要借助某种记音符号来给汉字标音。现在较为通行的是《汉语拼音方案》。其由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部分组成。《方案》自公布以来,对外汉语教学一直采用作为汉语语音教学的工具,汉语教材、工具书和其他有关读物也普遍用它来注音。实践证明,《方案》采用拉丁字母,有结构简单、方便有效、易学易记的优点,但相近的事物也往往也容易造成混淆。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角度来看,《方案》中的某些设计和规定,在教学操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太合用的地方。比如用表示清、浊对立的符号来记录汉语的送气、不送气音,这容易使英语国家的学生在拼读时将浊音与汉语的不送气音b、d、g等同起来。由于绝大多数外国学生都有使用拼音文字的传统和习惯,我们更应该好好地发挥《方案》在汉语语音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二、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既要使学生懂得系统的语音知识,又要使学生通过声、韵、调和语调的训练形成语言技能。长期以来,由于汉语语音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教学安排上的限制,人们对基础汉语教学阶段的语音教学,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认识和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这就是“音素教学”和“语流教学”。
(一)音素教学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从音素开始扎扎实实地打基础,其用意是很好的。在语音的教学实践中,音素教学法通常以元音、辅音的分类来教授学生语音。我们知道元音、辅音是普通语言学的术语。普通语言学是以人类所有的语音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元音、辅音是一切语言的最小语音单位。其中自然包括汉语语音系统。而以汉语音节结构划分出来的声母、韵母则是汉语传统语音学即音韵学使用的两个术语,音韵学是以汉语语音为研究对象的。在语音教学的实践中,用音素教学法来说明各个语言的共性,的确有其方便之处,但是用来说明汉语的个性,就不如按照汉语音节的结构划分出来的声母、韵母的地方。音素教学法在汉语语音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1)不同语言的语音系统其问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系统差别会造成在语音学习方面的一些问题。其中,用同一个拉丁字母表示的元音、辅音,在不同的语言里,其实际读音往往有着一定的差异。在汉语拼音里,这个字母的实际读音更是常常与留学生母语中它所表示的元音、发音全然不同。2)同形字母造成的语音学习方面的问题是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方面最容易出现的同题。外国学生对元音、辅音比较熟悉,利用元音、辅音概念教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他们更能够接受。但是留学生在起步阶段最可能而且实际上也常常忽视汉语音节是声、韵结构的本质特性,从而未能形成对汉语音节的正确认识。3)汉语语音教学中只讲辅音、元音,只注重把音节拆分成一个个音素而不讲声母、韵母,就不容易掌握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不能够准确把握汉语辅音、元音的组合规律,也不容易找到汉语音节的起点和止点。4)在汉语拼音中,元音、复音都是用拉丁字母表示。其中元音、辅音。尤其是辅音的拉丁字母形式,会给我们的语音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除了上述系统差别、实际读音差别等影响外,游离于汉语韵母系统之外的孤立的音素教学尤其是元音教学,还会妨碍我们掌握某个元音的各个变体。
(二)语流教学
语流教学,是指通过话语和对话来教语音,不是从单音开始教而是从语流人手,再到音素,然后回到语流。20世纪70年代,随着句型教学法的引进,提出了语流教学法。语流教学,强调在语流中学习语音。语流教学法的一个依据是,通过语流教学,可以解决洋腔洋调和语流音变等问题。洋腔洋调主要是声调和语调问题。声调问题,在音节层次上就可以解决。语调问题,入门阶段语音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决定了,在这一阶段没有必要解决,也不可能解决。在入门阶段,能拼读音节才是基本任务。在现代汉语中最典型的语流音变是轻声、儿化和连续变调,这是要特别注意的。轻声、儿化和三声变调都可以在音节和音节组合(词语)的范围内教学。语流教学法强调语音的表意功能,强调音素问的组合协调,这是一个进步。然而,语流教学法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忽视语音的系统性。一方面,由于会话内容的制约,在语音系统性上不得不作很大牺牲,显得比较杂乱;而另一方面,会话内容上又束缚了手脚,有些话的交际价值不是很高。语流教学法批评音素教学法孤立地教音素,忽略了语音的功能性,这是有道理的,但是,语流教学法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从句子到音素,中间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单位:音节。音节是语流里最自然的语音单位。从生成的过程来看,是音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成为音节,音节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句子。直接从句子中分析出音素,忽略了语流的层次性。
结语
总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有一定难度的教学过程。加之,语音在语言系统中的基础地位,我们应当也必须对语音进行一定程度的专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2)针对不同学习者的特点进行教学。(3)不同的教学阶段与不同的教学目标相互适应。当然,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前提是对外汉语教师对汉语语音本体知识的掌握。因此,要想教好汉语语音,务必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3] 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
[4] 程堂.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M].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负迁移;声调语调;音段音位
迁移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学习者运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课题、新任务进行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完成的,既有对比又有抽象的特点。而新旧事物之间既不能完全雷同,也不至于绝对相异。因而,迁移有正面迁移和负面迁移的划分。汉语语音正迁移是指在学习或体验英语发音规则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汉语发音方式的影响而借用汉语的发音方法,刚好这种发音方式与英语中的某些发音方式是符合的,可以套用。而负迁移则刚好相反,借用的汉语发音方法不符合英语的发音规则而不被英语本族人所认同。这种不自觉地借用汉语发音方法的惯性思维干扰了英语标准语音的生成,所以造成了不同于英语本族人发音的奇怪的英语语音发音形式。在这篇文章里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浅谈汉语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现象:一、汉语声调语调的负迁移;二、音段音位对语音的影响。
一、汉语声调语调的负迁移
语调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语调是指句子中的音高变化,而广义的语调是指句子中的一切语音特征,包括音高、音长、音强等。
英语被称为“语调语言”(intonation language),英美语音学家一直强调英语语调的重要性,他们形象地把元音辅音比作英语的身体,把语调比作英语的灵魂。与英语不同的是,汉语被称为“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在汉语中,每个字或音节除了声母韵母两部分外,还有一个绝对固定的声调(又称为字调)。它与声母韵母一样,有着区别词义的重要作用。汉语中也有语调,可以表示语法作用。但汉语语调只是以四种单字调为基本单元建立起来的语调,语调本身升降变化不大,只带有略高或略低的趋势。汉语对语调的要求不如英语对语调的要求那么明显。
1.声调
汉语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种区别意义的声调类型以及轻声。例如,“妈mā”“麻mᔓ马mǎ”“骂mà”这四个字的声母和韵母完全一样,但是声调不同,就成了四个意义完全不同的字。汉语的声调语调是一种叠加关系。声调会因语调的抑扬而稍有抑扬,但是语调不可能改变声调,因为汉语普通话的四声有区别字义的作用。
2. 重音
何善芬[1]对英语和汉语的轻重音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英语的重音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功能,是语调和话语节奏结构的基础。汉语的重音在词语中无辨义作用,而汉语的轻音与语义、语法有关,是汉语的一种重要的语音表达手段。语音学中的重音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两种。根据何善芬的研究,英语与汉语的词重音主要有以下不同:其一,从二至四音节词的轻重音模式上考虑,英语的词重音模式比汉语的词重音模式要复杂得多。其二,英语的多音节词有主重音、次重音和轻音,并且每个英语单词的重音位置是固定的,有区别词语意义的作用。例如:'overall(罩衣,名词),over'all(全部的,形容词;大体上,副词)。汉语中各音节的轻重音差别不明显,重音的位置也不如英语的严格。除了少数用于区别词义的带轻音的上音节词外,如大意(主要意思)、大·意(疏忽,形容词)。
3.语调
虽然汉语既有声调又有语调,但汉语的语调模式与英语的语调模式不同。汉语语句中的每个字都有声调,语调一般是在句的字调基础上稍作调整,字的声调只根据说话人的语调稍加抑扬。赵元任指出:“(汉语的)任一词可用任一语调来说而不会丧失其词义,语调只表达情感、语气、用途等等。”[2] 汉语的语调通常体现在句末的音节上,升调是在句末词语字调的基础上稍扬,句末有语气词或轻音节词时,升调放在倒数第二或第三个音节上,但是由于受末尾汉字声调的影响,语调上扬幅度只有26%;而英语单词没有声调,词的音调受整个句子语调的制约,“在英语音高变化及基频模式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语调,其次是重音”。因而英语单词的音调升降起伏比较自由,升调的幅度最大可达80%。中国学生受汉语声调语调负迁移的影响,讲英语时语调升降起伏较小,没有体现梯级下降的英语语调。英语中的升调通常在最后一个重读音节(调核)上。后面若有非重读音节,则语调继续上升,但是非重读音节的响度不能超过调核音节。中国学生受母语语调影响,总是直到最后一个音节才开始将语调上升,不管它是调核音节还是非重读音节,结果把英语的非重读音节当做调核使用。
二、音段音位对语音的影响
音段音位包括元音,辅音,元音辅音之间的相互组合(这个概念对英汉两种语言均适用)。当人们把听到的语音分解成最小的单位时,这些单位从语音学角度就叫做音素;音节是一个言语单位,最少由一个元音组成,最多由一个辅音或辅音簇加一个元音,再加一个辅音或辅音簇组成。
1. 音素
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素。英语的音素就是我们在语言交流中所听到或发出的声音。比如当我们听到单词glass时,可以例举的音素有[g] [l] [a:] [s]。汉语的音素就是拼音,包括声母和韵母。英语中有许多因素的发音与汉语的发音是相似的,有些是汉语中根本没有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并没有两个发音完全相同的音素。比如,英语中的元音有长短之分,而长短音在汉语中并不存在,汉语拼音i 的音长介于[i:]和[i]之间,同时,发音部位也有细微差别;英语中的双元音由一个音向另一个音滑动而形成,滑动较慢,发音比较圆润。而汉语复韵母中这种滑动并不明显,舌位滑动过程较快,两成分听起来浑然一体,类似于一个音。
1.2 音节
英语中多为多音节单词,因此在读音方面大多是音素组合成节,音节构成单词(单音节单词除外,如I,其音素为双音节[ai],单词含义是“我”)。汉语的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在两种语言的比较中可以发现,英语以开音节结尾的单词和以闭音节结尾的单词在数量上几乎相等,而汉字的音节结构是以开音节占多数,闭音节较少,只有以n,ang 等结尾的少数几种。所以中国学生发辅音时习惯在辅音后加上一个元音,如把please[pli﹕z]念成[p?li﹕z]。此外,由于英语音节结构的复杂性,在两个单词作为短语出现时有时可以连读,如get up;汉语与之相反,每一个音节(汉字)都有一个特定的含义,内部的各音素具有强烈的凝聚性,而音节外的语素又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语音是语言的外壳,任何一种有声语言都离不开语音。打好坚实的语音基础,是拥有优美地道口语的先决条件。在了解了汉语语音在以上方面对英语口语的影响以及英汉两种语言的语音差异后,可以针对性地纠正一些不地道的英语发音,多加练习,不断提高发音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何善芬.实用英语语音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赵元任.英语语调(附美语变体)与汉语对应语调初探[c]ll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