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静摩擦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静摩擦力是接触力,是在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必须接触、接触面粗糙、挤压(即有弹力)、两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趋势。因此在受力分析时,只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考虑可能存在静摩擦力。同时,静摩擦力也是被动力,静摩擦力存在于相对静止的两物体之间,可有可无;可大可小;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其大小不像滑动摩擦力一样有固定的公式计算,而是在零值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随其受力条件、运动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其方向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方向总是沿两物体接触面并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它可以和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相反,可以和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相同,还可能成一定夹角,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可以处于平衡状态,也可以使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由于静摩擦力的上述特点以及发生静摩擦力作用时两物体间并无相对运动,仍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就给我们分析物体间的静摩擦力带来了困难,对于摩擦力大小及方向的判定问题,学生常常会理解不深,甚至存在模糊、错误的认识,针对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中总结出一些判断静摩擦力方向及大小的方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静摩擦力的分析方法及注意间题。
一、根据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分析
设想两个相互接触且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从分析这一时刻开始突然失去静摩擦力的作用,则这两个物体是否发生相对运动,这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物体间仍相对静止,这说明无相对运动趋势,没有静摩擦力存在:另一种是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说明原来存在着相对运动趋势,有静摩擦力存在。
例、杆AB静止地靠在直角墙上,墙的竖直部分光滑,水平部分粗糙,试分析杆受到的静摩擦力。
分析:假设杆没有受到静摩擦力,那么杆的B端将会向右滑动,说明杆的B端受到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阻碍杆相对地面向右运动的趋势。
二、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直接分析
若物体在几个力(包括静摩擦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可直接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F=o)分析计算。
例,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倾角为a的固定斜面上,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块在一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求物块和斜面间的摩擦力f。
分析:物块受到重力G、斜面的支持力N和外力F的作用。若物块与斜面间有摩擦力,则为静摩擦力。要确定物块相对于斜面的运动趋势,应先确定外力F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mgsin a的大小关系。由于F大小未知,利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讨论如下:
①若F=mgsin a,物块与斜面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所以物块和斜面间没有摩擦力。
②若F>mgsin a,物块相对于斜面有向上的运动趋势,斜面对物块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并且有F=mgsin a+f,即f=F-mgsin a
③若F<mgsin a,物块相对于斜面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斜面对物块的静摩擦力方向沿面向上,并且有F+f=mgsin a,即f=mgsin a-F。
三、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析
向心力、回复力是一种“效果力”,它来源于实际作用的力,物体受到的重力、弹力、摩擦力及它们的分力都可承担向心力或回复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运动性质,分析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寻求计算静摩擦力的方法。
例:水平圆盘上放一木块m,木块随着圆盘一起以角速度ε匀速转动,则物体对圆盘的摩擦力为多少?
解析:物体随圆盘一起绕轴线转动,需要向心力,而竖直方向物体受到的重力mg、支持力N,不可能提供向心力,向心力只能来源于圆盘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因此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f=F向=mε2r,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心。
四、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分析
静摩擦力的方向是与两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的,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往往很难确定,所以,实际上常常从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入手,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来分析,静摩擦力同样也产生加速度,通过产生的加速度来寻找产生加速度的静摩擦力,这也是我们分析静摩擦力的一种方法,应用这种方法时,首先要知道被研究物体的加速度,再判断物体所受其他力的全力能否产生这一加速度,若能,则无静摩擦力;若不能,则有静摩擦力。
例,一物体放在汽车厢里,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且在AB段作加速运动,BC段作匀速运动,CD段作减速运动,试分析物体在各个阶段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
分析:在汽车运动过程中,物体与汽车的运动状态相 同,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且这两个力平衡。在水平方向有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但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
在AB段:汽车加速行驶,故物体具有一个向前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定受一个向前的作用力,这个力就是车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
在BC段:汽车匀速行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故物体不受静摩擦力作用。
在CD段:汽车减速行驶,物体具有向后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后的作用力,这个力就是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
五、巧妙使用“整体法”
例,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在它的两个糙斜面上分别放有两个质量m和m的小木块,m> m。已知三角形木块和两个小木块都是静止的,试分析粗糙平面对三角形木块的摩擦力。
教参中指出,静摩擦力的产生是因为物块有远离圆盘的趋势.这一说法的完整表述应为“以圆盘为参照物,物块与圆盘相对静止,但物块由于受离心力作用,具有沿半径向外加速的趋势.”这一说法是正确的,但许多人无法接受由于选择非惯性参考系而引入的这一惯性力 ―― 离心力(与此相似的还有高一地理课中涉及到的地转偏向力).此力没有施力物体,这和学生已有的力的概念认知相冲突.
常见的错误理解是,假如物块光滑,则物块由于惯性将沿切线方向运动,说明物块随圆盘一起转动时存在远离圆心的趋势.显然这一观点同教参的观点有明显不同,前者所说的运动趋势是相对于圆盘,后者所说的运动趋势是相对于圆心.说穿了,持后一种观点的人是自欺欺人,因为他们自己心中本来就不存在一个既不靠近又不远离圆心的运动方向.还有人费尽心思用微元法证明了物块存在远离圆心的运动趋势,一方面,证明方法本身存在问题,切点时刻不在所取的时间元内部;另一方面,即使权且认为存在远离圆心的运动趋势,也无法解释圆盘加速转动或减速转动时的静摩擦力方向,因为圆心位置和某一瞬时切向速度的前提条件是相同的,又怎能得出不同方向的相对运动趋势呢?说明此方法不能自洽.事实上,在切点位置,物块速度沿切线方向本身就是既不靠近又不远离圆心的运动方向.问题的关键是判断方法出了偏差.
到此为止,有人就提出了我的说法自相矛盾,既承认了教参中所说的物块有远离圆盘的趋势,现在又否定物块有远离圆心的趋势.其实并不矛盾,两次判断的参考系不同,物块的受力不同,运动状态不同,运动状态变化不同,描述的参考对象也不同.但无论开始时选哪个参考系,最终表述同一位置的同样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应有唯一的答案.是的,以圆盘为参照物时,假设没有摩擦力,物块在离心力作用下从静止出发运动的轨迹是一条圆的渐开线,该曲线起点处的切线方向沿半径向外,这一方向代表的相对运动趋势是由离心力产生的离心加速度引起的.物块相对于圆盘上对应部分存在向外运动趋势的问题在惯性系中另有成因,那就是圆盘上与物块对应部分在向心力作用下产生向心加速度,有向心运动的趋势,相对而言,物块相对这部分圆盘就有了向外运动的趋势.
也有人这样解释,物块所受重力和支持力都在竖直方向上,唯有摩擦力在水平方向上,故只能是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笔者认为,以此作为构建向心力概念的一部分尚可,但不能作为静摩擦力产生的直接原因.
判断有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应当根据物理量,不应当根据定性描述.有无相对运动应当根据相对速度,有无相对运动趋势应当根据假设没有摩擦力存在条件下的相对加速度.
设A是放在圆盘上的物块,B是物块A下面对应的圆盘部分,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由aA对B=aA-aB确定aA对B.
最简便的途径是选B为参照物,则aB=0,aA对B=A.但问题是,若B为惯性系,则问题自然简单,无须赘述.若B为非惯性系,则确定aA就涉及到了惯性力,正如教参中的解释.为了便于大家接受,我们选惯性参考系,先确定aA和aB,进而再确定aA对B的方向.地面参考系是惯性系,我们的问题中圆盘上物块在假设不受摩擦力时将相对于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与它固结的参考系也是惯性系,我们可以选用这两个参考系中的任意一个.
需要注意的是,分析受力,确定加速度,属于动力学问题,为回避惯性力,必须选用惯性参考系;确定速度、相对速度、相对加速度属于运动学问题,可以任意选用参考系.
下面从静摩擦力的基本概念出发,运用动力学和运动学的知识加以分析:
1.静摩擦力的概念
静摩擦力产生在相互接触且存在相对运动趋势的两个物体之间,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这里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是以跟它直接接触的物体为参考,而跟别的物体风马牛不相及.而今天的问题中,应选跟物体接触的圆盘部分为参考,不应选圆盘其余部分(包括圆心),除非选用圆盘参考系(非惯性系).
2.动力学相关知识
3.运动学相关知识
aB对A=aB-aA=aB说明B相对于A存在指向圆心方向的运动趋势.转换参考系,以B为参考,aA对B=aA-aB=-aB,负号表示aA对B的方向背向圆心,说明A相对于B在远离圆心的方向上存在运动趋势.我们的问题得以解决.
综上可知,物块相对于相接触的圆盘部分有向外运动趋势的成因,对圆盘参考系来说是由于物块受到了离心力作用,对惯性参考系来说是由于相接触的圆盘部分受到了向心力作用,跟物块的瞬时速度方向没有关系.在惯性系中,与物块的瞬时速度对应的是与圆心存在相对运动,而不是相对运动趋势.
(离心力)A产生离心加速度地面(惯性系)vA=vB=vA不受水平力,
B受向心力B产生向心加速度物块(惯性系)vA=vB=0不考虑A受力,
B受向心力B产生向心加速度由表格中的分析可以看出,遇到研究较复杂的动力学问题,明确参考系有时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通过实例进一步确认上面常见观点的错误.
关键词:一个接触面;摩擦力;运动
一、了解产生摩擦力的微观解释
“摩擦力的机制颇耐人寻味,无论多么光滑的表面,在显微镜下也显得凹凸不平,于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镶嵌。欲使两者沿接触面相对运动,就需超越此类相互的阻隔。这种超越既可能不破坏表面的突起,只发生轻微的上下跳跃,也可能使突起断裂。”我们知道,摩擦力属于电磁力,在微观上属于分子、原子级的相互作用。从上文中可以看到,两物体具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就受到由凹凸不平而引起的镶嵌所对应的挤压,就造成一种阻碍。
相对运动时,需要超越这种阻隔,是滑动摩擦力。而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但没有超越这种阻隔,阻碍照样存在,发生的是两物体间微观上的切向相互挤压,这就是静摩擦力,并且趋势越大,挤压越大,切向形变也越大,阻隔越大,即静摩擦力越大。当达到一定值时,即将破坏了这种凹凸不平或发生跳跃,即将发生移动,这时候两者间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此后,趋势再变大即发生移动,变为滑动摩擦力。
为了形象说明这种微观上的变化情况,我们引入一个模型――毛刷模型,刷子上一根一根的细毛可以看做微观上一个一个突出的分子或原子(如图1所示),当另一个物体在其表面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细毛就会向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发生弯曲(如图2所示),表示实际物体在微观上原子间的微小切向形变。
二、从实例中看出一个接触面不可能同时存在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1.斜面上水平力推动物体的实例
在这个情境中,我们可以把斜面看做一个毛刷。以物体所在点为坐标原点,在水平方向和沿斜面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3所示)。在没有作用水平推力前,物体独立的静止于斜面,此时物体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因此此时斜面毛刷的细毛与物体接触的部分都沿斜面向下弯曲,即沿-Y方向弯曲。
为了说明增加水平力后的摩擦力情况,我们不妨来设计一个慢动作,水平力由小开始慢慢地变大到一定值。设水平力沿+X方向移动,则当开始加水平力后,物体在沿斜面方向就有了两个主动力G1和F,这两个力的合力就指向第四象限(如图4所示),因此此时物体具有向第四象限的运动趋势,斜面毛刷的细毛就向第四象限弯曲。并且随着F的增大,合力越来越远离-Y方向,也越来越大,因此,细毛的弯曲方向也远离-Y方向,弯曲程度也越来越大。
当F增大到一定值时,细毛弯曲到极点,在微观上表现为即将破坏突起的原子或分子,即将开始滑动,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细毛弯曲方向为此时两个主动力的合力方向,而此时最大静摩擦力的方向为细毛弯曲方向的反方向即第二象限。
继续增大力F,物体开始滑动,滑动方向即为此时两个主动力的合力方向,即细毛的弯曲方向。静摩擦力演变为滑动摩擦力,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依然是此时细毛弯曲方向的反方向,即原来最大静摩擦力的方向。从中可以看到,其实运动一开始滑动摩擦力就不可能沿+Y方向,而是主动力的合力方向。
接下来,我们继续用毛刷模型来否定一个结论:在加了水平力后,可以水平运动,并同时受到水平方向静摩擦力和沿斜面方向滑动摩擦力。取运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假说上述过程成立,按此说法,此时在沿斜面方向物体受到四个力:下滑力G1,推力F,滑动摩擦力f2和静摩擦力f1,(如图5所示)。则我们可以说,此时斜面毛刷的细毛有两种弯曲:因为物体向+X方向运动,斜面对物体有向-X方向的滑动摩擦力,所以细毛向+X方向弯曲;又因为物体具有向-Y方向的运动趋势,而使其受到+Y方向的静摩擦力,所以细毛向-Y方向弯曲。
物体继续向+X方向运动,须知前方的细毛在物体没有达到之前全部是与斜面垂直的,不弯曲的。随着物体的到来,这些本来不弯曲的细毛由于物体的运动而向+X方向弯曲,但是并不会自动向-Y方向弯曲好等待物体的到来。所以物体到了下一个位置也就不可能产生+Y方向的静摩擦力,只受3个力,且不平衡,要离开X轴,与假说矛盾。
综上所说,在这一实例中不可能同时存在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物体在绳子牵动下在水平面上作滑动式圆周运动的实例
有些老师提到的这个实例(如图6所示),其文中认为物体在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是绳子拉力和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一起提供向心力,而同时又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滑动摩擦力,因此说这个接触面同时存在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笔者对这个情境同样有不同的观点。文中认为任何作圆周运动的物体都有偏离圆心的趋势,因此这时接触面必然要对其施加一个与该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静摩擦力。笔者认为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确实都有偏离圆心的趋势,但是在这个情境中,这个趋势之所以没有促成偏离圆心的真实运动,那是因为绳子拉力抵制了这种趋势,所以对绳子来讲,物体有远离圆心的趋势,而这种趋势与水平没有直接联系,所以水平面没有对物体提供静摩擦力。
我们继续使用上述的假设法,假定文中的说法成立,则可以取运动过程的某一位置,此时水平面毛刷的细毛既沿线速度的方向弯曲,又沿半径向外弯曲,即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共存。但是前方的细毛照样竖直,当物体运动到前方细毛时,由于运动而造成前方细毛沿速度方向挤压而沿速度方向弯曲,但是并没有沿半径方向弯曲,即不再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我们不妨改变上述物体的运动模式,变滑动为滚动。我们可以拿一只完整的粉笔,我们知道粉笔不是圆柱体,而是一头粗一头细,我们把粉笔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给一个初速度,粉笔就会绕一点O转动(如图7所示),在转动过程中粉笔本身与桌面并没有发生相对滑动,而是一种滚动,尽管在运动,但是粉笔与桌面的接触点又是始终相对静止的,因为粉笔与桌面间的接触点是一直在变的,所以这时候就是静摩擦力来提供向心力,而滚动可能会越来越慢,那是因为受到滚动摩擦力。
3.滑冰运动员滑冰的实例
运动员在滑冰时,特别是花样滑冰,我们经常看到运动员做着漂亮的曲线运动,而运动员脚上穿的是冰刀式冰鞋,滑冰时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滑动摩擦力,那么是不是同时有与运动方向垂直的静摩擦力提供运动员做曲线运动的反向力呢?
我们知道,滑冰场上运动员滑冰时会留下一道道的滑痕,如果细细一看,这实际上是冰刀在冰上刻出的一道道凹槽,我们看这个凹槽的截面图(如图8所示),冰刀其实是在凹槽中向前滑行,这时如果转弯,那么就是凹槽对冰刀的侧向挤压力F2提供向心力,这是宏观上的弹力,而非摩擦力。所以冰刀在滑行过程中由冰刀头不断地划出凹槽,冰刀始终在凹槽中滑行,当然有的时候动作猛烈的话,侧向挤压力过大,还会破坏凹槽,刨出碎冰。
假如在坚硬的钢板面上,冰刀头划不出凹槽,则冰刀就没有侧向挤压力,就不能做曲线运动。
其他情境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一个接触面不可能同时存在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参考文献:
摘要:新课改注重课堂互动,其中师生语言互动是课堂互动的重要载体之一。文章以全国第八届物理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东北师大附属中学某老师的“静摩擦力”的教学为研究对象,运用弗兰德斯语言互动分析方法和课堂观察分析方法,将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对课堂教学实践开展研究探索,揭示课堂教学语言的实际情景与效果。
关键词 :师生语言;弗兰德斯语言分析;课堂观察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095-03
基多项目:本文系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与基础教育课程中心资助“基于课堂视频案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课题编号:jcjy201007)的阶段性成果。
一、研究目的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而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最基本途径之一。课堂教学是在课堂情境下,以教师和学生为对话主体,以言语作为主要交流方式,以人的自由自觉发展为终极取向的教育活动。师生语言行为作为课堂最主要的教学行为之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言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师生的语言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反应知识的效率。把课堂观察到的质性描述与量化研究结合起来,对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语言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揭示出课堂的动力、气氛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是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以全国物理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某老师的“静摩擦力”教学为研究对象,本堂课是优质示范课,该教师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爱和专家评委好评。
2.研究方法。弗兰德斯语言互动分析法是一种通过语言互动过程的研究和分析,深入了解师生课堂语言互动过程和行为的定量研究方法,是课堂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该研究方法从教师、学生和静止三个方面把课堂教学的师生语言分为10个互动类别,每个类别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如表1所示。记录时间间隔为每三秒钟记录一次,也就是观察者每三秒钟记录一次师生互动类别,速度尽量保持稳定,以便实现对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精确、定量化的分析与统计。
三、研究结果分析与反思
1.通过师生语言互动系统分析课堂结构特点。师生语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师生教学语言的整体分析与研究,可深入了解师生互动情况与教学特点,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研究的客观性。
据表2统计数据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
(1)TT(教师话语百分比)为71.91%,常模为68%,略高于常模;TTR(教师反应比率)常模为42%和TQR(教师发问比率)常模为26%,研究中所测数据都明显高于常模;PIR(学生自发比率)常模为34%,测量值低于常模。说明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话时间占据较大比例,本节课例以教师语言为主。
(2)PT(学生话语百分比)为19.85%,基本上与常模20%接近;SC(安静或混乱百分比)为8.24%,常模为11%或12%,课堂沉寂的比率有所降低,其原因是学生之间有意义的课堂交流与合作和一些师生间肢体动作的表达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眼神交流是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出来的,这种有意义的非师生语言互动的行为也是教学中有必要存在的一部分;CCR(内容十字区比率)为71.54%,明显高于55%的常模,该数据愈高,表明本节课师生的语言互动主要以教材内容的发问及讲授为重心。
(3)SSR(稳定状态区比率)和PSSR(学生稳定状态区比率)都明显低于常模,则可知在本节授课中师生之间的交谈时间都十分短暂。
综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基本上符合新课改要求,但是相比开放性的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课堂还有差距,与新课改目标要求还有距离。
2.通过师生语言互动系统分析课堂中的学习气氛。语言互动矩阵图中的1~3行和1~3列相交区域被称为积极整合区,在这个区域里出现的记录次数越高,则说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越融洽;矩阵图中7~8行和6~7列相交区域称为缺陷区域,在这个区域中记录频次越高,说明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和谐,在课堂中应引起重视,并避免这一现象发生。
由统计表2可以看出,教师在积极整合区的记录次数是10次,占课堂行为记录总数的3.75%,在缺陷区域出现的频次为4,占课堂行为总次数的1.49%。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教学互动良好,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谐,师生关系融洽。
3.通过师生语言互动系统分析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个人的教学观念、教学环境、教授对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一种稳定的教学风格。由于每个人的教育背景不同,文化的汲取体验不同,喜好不同,因此,教学风格是独一无二的。教师语言是直接体现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方式。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把教师语言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类,这是就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态度而言的。
根据表2数据分析,教师间接与直接的影响比率为104.26%,大于常模100%;TTR89(教师实时反应比率:当学生停止说话,教师立即称赞或统整学生观念和感觉的话语时间,占教师立即以与教学无直接相关的话语响应学生的话语时间的比率)数据愈高,表示教师愈能立即以间接教学风格来响应学生的话语,常模为60%。其值为85.71%,远远高于常模;TQR89(教师实时发问比率)为74.07%,常模为44%。以上数据说明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间接影响占主要地位,这种间接的影响体现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发问,引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等方面。下面以教学片段A为例,做进一步分析。
教学片段A:
师: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什么是静摩擦力,下面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语气平缓),请你在你的身边尝试去寻找并体验一下静摩擦力,大家试试。(停留几秒,巡视教室),好,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好吗?(商量语气)找到了吗?
生1:找到了。
师:好,请你说一下。
生1:我用手推桌子,可桌子没动。
师:桌子和哪?(追问)
生1:和地产生了静摩擦力。
师:很好(鼓励),大家刚才都体验了一下静摩擦力,下面请同学们尝试根据刚才的体验去分析一下要产生静摩擦力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停留几秒)谁想好了,说一下?
生2:(举手)两个物体首先要相互接触。
师:(重复学生话语)对,很好。
生2:然后要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师:为什么讲趋势?(追问)
生2:因为它没动。
师:(重复学生话语)所以叫趋势,很好!还需要什么条件吗?(追问)
生2:还有……(思考中)
教师多用启发式教学语言,对学生在课堂表现进行鼓励和赞赏,课堂中多用“大家试试”“很好”“好吗”等话语,这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教学中运用语言反馈,从呈现的片段可知教师组织下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进行自主的实验探究(如寻找身边的静摩擦力小实验),参与交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描述。教师善于运用启发性的教学用语,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激发学生思维,通过教师的间接影响使师生之间的互动得以顺利进行。
4.通过师生语言互动系统分析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根据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矩阵所测数据可知,学生话语百分比(PT)为19.85%,虽与常模20%接近,但是学生自发的比率(PTR)为22.64%,相比常模34%,该数值下降的比例较大。这说明虽然学生的言语行为在总的言语行为中所占的比例基本与常模持平,但是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仍旧不强,这是当今我国物理课堂教学的症结之一。
5.通过质性描述分析本课例的不足之处。本课例中提问与回答之间的等候时间过短,停顿的时间就一两秒,甚至没有,笔者选择以下教学片段B感知本课例的教学特征:
教学片段B:
师(12~39秒):有一天我开车带全家去商场,路上儿子问我一问题:“爸爸,你能推动汽车吗?”(视频演示该场景),我用力了,但是没推动。问题:汽车和地面产生了什么力?
生(39~40秒):摩擦力。
师(40~58秒):很好(鼓励),继续看视频,儿子和爸爸一起推还是没推动,问题:这个时候汽车和地面间的摩擦力变没变?
生(58~59秒):变了(齐声回答)。
师(59~60秒):变大变小?(追问)
生(60~61秒):变大(齐声)。
师(61~70秒):很好(鼓励),继续看视频,进商场乘坐商场的自动扶梯,问题:“我”动没动?
生(70~74秒):动了(齐声)。
师(74~75秒):相对扶梯动没动?(追问)
生(75~76秒):没有(齐声)。
师(76~82秒):很好(鼓励),“我”相对扶梯静止,“我”和扶梯之间有没有摩擦力?
生(82~84秒):没有(齐声)。
师(84~91秒):(质疑,面带微笑)没有?想一想,我乘坐扶梯从一楼到二楼,我和扶梯间有没有摩擦力?
生(91~98秒):有/没有……(学生沉默或讨论)
师(98~99秒):声音大一点,有没有?(鼓励)
生(99秒):有。
师(99~100秒):很好(语气坚定)。
教学片段呈现的场景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教师所提问题的效度如何,学生能否接受,所有提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虽然有部分学生能够回答出来,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知识盲区,导致跟不上节奏。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无论学生思考的结果如何,都要让他参与到学习中来,使之体会课堂主人的角色,否则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小结
弗兰德斯语言互动研究方法是课堂实证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助于提高课堂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但也存在不足,如难以反映教学媒体、实验探究等非口语的教学行为。本研究在运用此方法时,还运用课堂观察方法记录教学事件、行为、对话等,把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试图客观、全面地分析与研究课堂教学,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供客观证据和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
[1]邱微,张捷.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5):133-138.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姚昊苏.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高师地理课堂教学评价[J].中国地质教育,2012,(2):112-116.
摩擦力是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之一,虽然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学生对摩擦力的了解和认识还是很肤浅的,尤其对摩擦力在什么情况下产生?方向怎样?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等知识的掌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抽象概念形象化,理论知识具体化,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摩擦力趣味导入情境的创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对物理课程的教学来说真是太准确了,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导入的成功与否对整节课的学习效率影响很大,导入的方法方式很多,其中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是新课导入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列举几例。
1.1 腾空吸壁
许多玩具是根据物理原理设计生产的,能呈现物理现象和显现物理规律,其巧妙的设计使外观很精美、色彩很鲜艳,呈现的现象非常神奇,对学生很有吸引力,把玩具功能扩展为教学功能,使学生在好奇中学习物理知识,例如,用吸壁球创设摩擦力导入情境。
我拿出吸壁球时,许多学生被这个彩色球吸引住,因为这种球的表面非常特殊,由多种不同颜色的塑料小吸盘组成,我突然把它向身后的黑板抛去,它稳稳地吸在黑板上学生被出其不意的情景兴奋起来,这时我问学生,它贴在黑板上受几个力的作用?学生七嘴八舌,有一个学生立刻举起手来抢着说:受重力、大气压力和黑板对它的弹力三个力作用。
也有其他同学赞同这种回答,我没有直接评判他的说法,而是按他的说法画出吸壁球的受力示意图,反问道:它受这三个力能平衡吗?学生在这兴奋和“愤悱”的情境下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时我趁势引入摩擦力这节教学内容,用激其情又引其疑的趣味教学情境导入新课,为教学目标的达成铺设阶梯。
1.2直线纸边托硬币
谁能将一枚硬币放在竖立的纸片(或纸币)的直线边上保持平衡状态?许多学生纷纷试验起来,小心翼翼地将硬币在直线纸边上寻找平衡位置,但没有一个能实现的,这对没有掌握其技巧的学生来说,确实是很难实现的,因为一张纸片的厚度不到0.1mm,要使硬币的重心线恰好落在这条直线纸边上,谈何容易?下面请同学们观察我是如何操作的,我随即拿出一张百元纸币和一枚壹元硬币,先将纸币成弧线形的横立在桌面上(为了使后面的学生也能看到,在讲台上放一只方凳子,在方凳上演示),然后将硬币轻放在纸币的上边弧线处,再捏住纸币的两端,缓慢地将纸币拉直,当纸币被拉成一平直的竖立平面时,硬币在纸币的直线边上稳稳地卧着顿时,教室里暴发起热烈的掌声,巧妙的手法、出奇的情景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我再问学生: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呢?此时教室里又变得鸦雀无声,“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就要学习新的知识——摩擦力”,创设新奇、生动的情境,用超常的方法导入新课,使新课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 静摩擦力趣味教学情境的创设
静摩擦力的产生及它发挥的作用,学生对它的认识并不深刻,因为这个力比较隐蔽,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静摩擦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如人走路、车辆行驶、手握东西,绳子打结等等都离不开静摩擦力,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静摩擦力,我们就寸步难行,为了加深学生对静摩擦力的感性认识,我创设了多种静摩擦力趣味教学情境。
2.1 一纸“托千斤”
该演示器主要由母架和子架两部分组成,母架的中心是一段长约60 cnl的竖直圆管,把它叫做母管,子架的上方是圆板,圆板的正下方连有长约20 crn的细圆管(圆板与细圆管的中心轴线重合),把它叫做子管,子管的下端是封闭的,子管的外径比母管的内径稍小,演示时,先把母架举起来,让学生看清楚母管内是空的,当将子架的子管穿进母管后,子架的圆板压在母管的管口上,然后抽出子架,用一张纸将母管的下端管口包裹起来,并用带子系紧,将母架底座放在水平地面上。把粗砂从母管的上管口灌入,当砂子至母管的上管口约10 cm处时,停止灌砂,砂子此时的重量由包裹的一张纸托着,再把子架的子管母管,由于母管内有砂子,子管只能部分进入母管内,缓慢用力向下压圆板,使母管内的砂子压实,现在把一个学生托扶到子架的圆板上,奇迹出现了:虽然子架上站着一个学生,但子架并没有下降,母管下端的裹纸也完好无损却似一纸托千斤!
学生和子架的重量真的是由一张纸托起来的吗?有的学生疑惑,有的学生恍然大悟,是母管内的粗砂被挤压时,与母管内壁产生的静摩擦力在暗中帮了大忙,为了充分展示砂子与母管产生的静摩擦力的威力,在子架的圆板上放一块长木板,叫两个学生站到木板上(注意缓慢、平衡地站上去),子架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高度,母管下端的裹纸也安然无恙,当卸下木板,解开裹纸后,只有少量的砂子自动的掉下来,停留在母管内的砂子需用力敲击后才会掉下来,精彩、生动、明了、有趣的静摩擦力实验情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一粒砂子与管壁产生的静摩擦力是微不足道的,但大量砂子与管壁产生的静摩擦力就非常可观了,积羽沉舟啊!
2.2 光滑倒锥棒提重物
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就当时中学的办学条件,提出了“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奏奏做实验”的教育思想,指导广大教师想方设法地把物理实验做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朱教授为了演示静摩擦力现象,曾经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将吃饭的一根筷子竖立在一只杯子的中间,把弄湿的大米填满杯子并压实,然后提筷子,结果杯子、大米、筷子一起被提起来,这样的教学情境,我们至今仍记忆犹新,今天重温朱教授教育思想,就是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勤俭做实验”和“善于创新实验”的优良传统,举这个实验的目的不是要我们仿效照搬这种实验,而是要善于创新和优化实验,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量新材料的涌现,我们的实验器材、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应该不断的创新和完善。
为了定性验证最大静摩擦力规律,我创设了
如下趣味教学情境:取一只废旧饮料瓶,把旧泡沫板撕成小块后,塞进饮料瓶用力挤紧,将一根光滑圆锥棒(实验室做摩擦起电的玻璃棒)倒插入瓶内(尖头朝下),把一块砖头系在饮料瓶的瓶口处,提起玻璃棒时,饮料瓶和砖块一起被提起来,当系两块砖后,再提玻璃棒时,棒与瓶就脱离了,现在再向瓶内塞入更多的泡沫块,再将玻璃棒插入瓶中,此时棒跟泡沫之间的压力变大,然后提玻璃棒,就能将两块砖轻松的提起来,虽然玻璃棒很光滑,又是尖端朝下,但是它跟泡沫产生的摩擦力超出学生的想象,这个演示实验表明:在静摩擦因素一定时,最大静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不仅增加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感性认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本实验的器材都是废旧物品,无成本,经济、实用。
3 滑动摩擦力趣味教学情境的创设
创设有利于科学探究的趣味教学情境,是每个物理教师备课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投入学习,能使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探究学习,教师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好奇、感悟、反思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到物理学科就是那样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下面就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的知识列举几例趣味教学情境的创设:
3.1 反应“迟钝”的沙漏
加工一支直径约5cnn、长约40n的玻璃管,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另加工一只沙漏,它是一只形状像“8”字形的密闭容器,其内装有适量的细砂,使沙漏的平均密度略小于水,将玻璃管装满水,把沙漏放人管内,沙漏在水中漂浮现在用手压住玻璃管口(不让水流出),将管子倒转过来,此时沙漏也被倒转过来并处在玻璃管的下端奇妙的是:沙漏并没有立即上浮,而是停在水底下约一分钟的时间才上升,为什么沙漏的上浮出现“迟钝”现象呢?
新奇的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许多同学提出了各自的分析原因,但都没有分析出这种现象的实质原因,这是由于沙漏的直径与玻璃管的内径相差不大,沙漏的倾斜难以被学生觉察,其实是摩擦力从中作梗,当沙漏倒转过来时,其内的沙子不是处在最低处,使沙漏“头重脚轻”,故身子发生倾斜,对玻璃管壁产生压力,沙漏要上浮,管壁对沙漏产生静摩擦力阻碍沙漏的上浮,由于沙漏中间部分比较细,沙子流到下部需要一定的时间,当沙子的大部分流到沙漏的下部时,沙漏又处于竖直状态,此时管壁与沙漏之间没有压力,故摩擦力也随之消失,沙漏受到向上的作用力大于下向的作用力,因此又上浮到玻璃管的上方,学生经过亲身体验,靠近观察,才真正找出沙漏“迟钝”的原因。
3.2 巧法抽出砖间纸
相互接触的物体没有压力,就不会出现摩擦力,如何使学生对该知识点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呢?我在教学中创设了这样的趣味情境:在上、下垒着的两块砖之间放一张纸(纸边露在砖外),谁能完好无损地抽出这张纸呢?这一问,激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许多学生跃跃欲试,力图取得成功,但上来试验的学生都以失败告终,学生困惑了,从他们的表情上可以看出,想要知道其操作要领的欲望异常的迫切,现在该是演示的最佳时候了,我左手托着一块砖,拿一张纸放在这块砖上面,再在这张纸上压上一块砖,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块海绵放在讲台上,举起左手的砖块(位于海绵的上方),右手捏住露在砖块外的纸角,突然释放砖块,随即右手迅速抽纸,结果这张纸被完好无损地抽出,别开生面的一幕赢得了热烈的掌声,砖块的表面不仅很粗糙,而且很坚硬,为什么释放砖块后,再抽砖间的纸,抽出的纸不破损呢?这是因为砖块被释放后,作自由落体运动,砖块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虽然砖块表面很粗糙,但它们之间不存在压力,因此,纸在抽出的过程中,与砖块之间没有摩擦力,所以抽出的纸当然是完好无缺的了。
4 滚动摩擦力趣味教学情境的创设
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不难接受的,因为他们对这个知识点多少有一些直接的或间接的感性认识,但是,无论是教材中列举的演示实验,还是教师创设的有关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的实验,都有共同的缺陷:可比性差、严密性差、可见性差,比如讲,列举此实验的例子最多的是:将一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它做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然后在水平桌面上放几支圆柱形铅笔,把铁块放在铅笔上,再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它做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此时的读数就是滚动摩擦力的大小,这两个读数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实验表明,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其实,用这样的演示实验验证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有些牵强附会了,①可比性差,因为前者是铁块与水平桌面间的滑动现象,而后者是铅笔在水平桌面上的滚动现象,虽然压力近似相同,但滑动和滚动的对象不同。②严密性差,匀速运动都是目测的,究竟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无法确定,③可见性差,因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并不直观,全班的学生并不能都看到,下面我介绍几个可比性比较强的实例。
4.1 铅笔的滚动与滑动现象
取两支相同的圆柱形铅笔,把制图板一端垫高构成斜面,调节斜面的倾斜角度,使一支铅笔顺着斜坡的方向放置时,铅笔能缓慢地滑下,然后将这两支铅笔都放在斜面上,一支顺着斜坡方向,另一支铅笔横着水平放置(两支铅笔的质心等高),同时释放这两支铅笔,实验表明:顺着斜坡方向的铅笔沿斜面向下滑动比较慢,而横放着的铅笔沿斜面向下滑动越来越快,最先到达斜面的底端,这充分说明:对于相同压力和相同接触表面的情况下,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实验方便,明了、有趣,使学生心服口服,科学、严密、巧妙的创设教学情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实探究学习有潜移默化的功效。
4.2 自行车的滚动和滑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