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琵琶行朗诵

琵琶行朗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琵琶行朗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琵琶行朗诵

琵琶行朗诵范文第1篇

高明的作家善于在自己的诗文中描摹声音,使读者见其文而闻其音,闻其音而入其境,入其境而知其情。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等经典诗句都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这样的诗句很容易把我们带入诗境,进而与诗中人物悲戚与共。

为什么作家能这样轻易地把我们带入诗境?除了勤于观察,善于感悟,在具体表达的时候,当然也离不开比喻、夸张、烘托、渲染等技法的使用。

作者在创作这些诗句的时候是煞费苦心的,我们在给学生教授这类诗文的时候也往往是再三斟酌、颇感为难的。高中阶段以文摹声的经典诗文有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在教授这两首诗的时候,我都把如何以文摹声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下面是我在教学《琵琶行》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投其所好,以音入境

人们总是喜欢音乐的,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尤其如此。在课堂上能听到音乐总能让他们兴奋不已。

在上《琵琶行》这一课的时候,我先从“知音”的故事导入,然后播放几段用不同乐器演奏的表达不同情感的音乐让学生去听、去感悟,到乐曲中去觅知音。结果这种“投其所好”的方法把学生学习的情绪一下就调动起来了,而且稍做引导他们就能领悟到“曲”与“情”之间的关系,即曲为心声。

二、把握曲调变化过程

进入正文教学时,我选用了有琵琶曲的配乐朗诵,听朗诵前让学生注意琵琶曲与朗诵内容间的关系。听完配乐朗诵后,让学生反复吟咏诗歌中以文摹声部分,然后分小组讨论乐曲的变化过程。最后明确:从“转轴拨弦三两声”的校音开始到“说尽心中无限事”,其音是低沉抑郁的;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到“大珠小珠落玉盘”,其音是急促粗重与轻缓细柔相掺杂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是过渡,由流畅婉转而冷涩沉重;“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曲调渐趋低沉而终至于停顿;“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在无声中不断积淀幽愁怨恨的情绪,是在为情感的爆发蓄势;“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乐曲突转为高亢,到最高处戛然而止,而后余音袅袅,整条江、整个天地都受到乐曲的感染而沉浸于其中。

三、以“线”传情

学生大致把握了曲调变化过程之后,我又让他们在纸上用几段不同的曲线来表现这一变化过程,画完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每组推选出较好的一位把自己对乐曲的理解用线条在黑板上画出来并做讲解。只要言之有理,能表达出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就给予肯定,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更加充分地调动起来,对文本的研究也渐趋深入。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始终是高昂的,讨论非常热烈,上黑板画图、讲解也特别踊跃,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乐曲的理解。有不少学生已经能将这部分内容对照自己做的曲线图背诵下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曲为心声

对乐曲有了较为准确的把握后,教学重点自然要转向音乐与情感的关系上,曲为心声,我开始引导学生思考音乐曲调和琵琶女人生经历之间的关系。

经过短暂的讨论,学生马上知道了乐曲的变化和琵琶女人生经历的变化大致是吻合的,琵琶女正是在借琵琶曲来诉说自己的人生经历,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喜怒悲欢。

如在乐曲清脆婉转、如珠落玉盘、如莺歌花间时,她一定是沉浸在少小时的欢乐往事中;当“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时,她一定是想到自己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之时;当乐曲突然迸发,转入高亢激昂时,她内心的愤懑达到顶点,应是想到自己不幸的婚姻,孤寂凄凉的人生处境。

五、把握主旨

那么座中谁听懂了她的心情、谁是她的知音呢?依据又何在?这一问题自然把学生引入了对本诗主旨的理解,让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把握音乐描写的作用。对这首长诗来说,没有前边精彩的音乐描写就没有后边琵琶女的自叙身世,就引不出白居易对自己迁谪经历的感伤,就不会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的锦心名句,也就不会有这首千古流传的佳篇了。

这样以音入课、环环相扣、层层析来、渐入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探究意识,小组的合作学习有效度、深度,由浅入深的教学安排又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所以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琵琶行朗诵范文第2篇

在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实施中,我深刻体会到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而语文就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因此,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我非常注意在教学中实践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下面就以《琵琶行》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琵琶行》乃千古绝唱,字字珠玑,丝丝缕缕都浸染了诗人心灵深处最深沉炽烈的情感,它始终闪耀着语言、文学、音乐三位一体的真美之艺术光芒,以此作为培养学生美趣的文本载体再好不过,因此我设想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品味、想象、迁移等途径来达到熏陶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应是可行的教学构思。

于是,我首先读了近年有关白居易研究的一些文章,重温了白居易的诗歌,认真看了《唐之韵》等资料,以期对盛唐诗歌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影响有更新更深的感受。因为教师的文学文化底蕴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障。针对学生实际,我将其定位为文学欣赏课,并大胆取舍,摒弃传统的窠臼,摒弃逐字逐句的解说,而是抓住“情”与“美”,抓住音乐描写和几处名句,突出重难点,创设美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美、领悟美,把学生的思维从感性纳入理性,让学生随着认识的逐渐深化而获得美的享受。

上课时,我先在低沉幽婉的古乐曲背景中用形象深情的语言描述,把学生带进了那个凄清冷落的深秋:秋天的傍晚,浔阳江畔。秋风瑟瑟,枫叶簌簌,荻花零乱。江岸上,两匹瘦马;江岸边,一叶小船。主客两人,相对无言,默默举酒,可惜无乐相伴,真是举杯消愁愁难断!只见江水茫茫,如愁思不断;月光凄冷,令人举目伤感……这幽婉低徊、如泣如诉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让学生脑中渐渐浮出“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场景。学生渐渐地进入了角色,都沉浸在语言、乐曲描绘的情境中,体验、领悟作者的心境。这就是美的境界。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开始受到美的熏陶。创设情境这一手段荡起了学生情感的浪花,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的思维进入诗歌描写的特定情境中。教师艺术化的开场白就像打破坚冰的航船,让下面的教学过程左右逢源,前进。

然后我再让学生听配乐诵读,感受“秋夜惨别图”,感受笼罩全诗的沉郁、凄凉的气氛。有了这些铺垫,再让学生寻找诗中有关音乐的描写,品味诗中的语言美、意境美,就不再是困难的事了。

在欣赏音乐描写一节时,我用《阳春白雪》、《十面埋伏》等琵琶名曲加深学生对“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等诗句的理解,比如“十面埋伏”这个历史故事的视觉形象和乐曲本身激昂紧张的节奏和情调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身临其境,其所见所闻也成为了理解和欣赏的主要心理依据。贝多芬曾说过:音乐应从男人心中烧出火来,从女人眼中带出泪来。这充分说明了音乐与激情融为一体的关系。我与学生在乐曲声中诵读诗歌,一同进入想象的音乐空间,学生似乎亲耳听到了琵琶乐声由舒缓流畅到冷涩阻塞再到激越雄壮,最后戛然而止,这一切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跌宕起伏中感受到琵琶女“似诉平生不得志”的情感起伏。这种借助音乐形象调动审美想象的过程对学生的情感无疑是一种强烈的震撼!这挖掘美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美。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同时又是审美活动,语文课的审美活动,与名画、名曲的审美活动有着相通之处,就是都必须完成二度审美。当我们欣赏一件艺术品,赞美它的构思、语言、色彩、形象的美,这只是浅层次的美;当我们进而探究艺术家是如何捕捉构思、语言、色彩、形象的美,这又是一次审美活动,而且是更富内容、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这就是二度审美。《琵琶行》一课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设计的可贵之处就是运用“蓄势”进行二度审美活动,不是只停留在朗诵或对诗歌语言的表层分析上,而是深入到“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层次中去理解作者创造审美意象的过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审美的天地。比如:开场蓄势——背景音乐,低沉、缓慢而又凄楚的描述,让学生感受凄凉、悲伤的氛围;过渡蓄势——听配乐诵读,进入凄凉、悲伤的意境;蓄势——体会“诗眼”,作者为何这样写,理解主题及作者感情。

当学生的情绪进入“愤”、“悱”状态,当学生理解到全诗凄凉、悲伤的感情基调,进而理解到琵琶女的漂沦憔悴与作者的迁谪失意是同病相怜的,这时来思考并回答“作者为何这样写”就水到渠成了。教师及时抛出本诗“诗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让学生体会作者何以生出此感,抓住“同”字进行比较:同为京城人,同为失意人,同为沦落人!由此,学生很容易就能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触摸到作者跳动的灵魂。从而使学生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把握作品塑造的美,学生的情感素养也由此得到升华。

至此,浔阳江头的琴声,琵琶女的不幸,作者的人生感慨,优美的诗句,已激起了学生对我国古典诗歌的极大兴趣。我又将准备好的一些描写音乐的名句的资料投影给学生,让他们比较阅读,作出一定的评价。最后我布置了两项作业,要求任选一题完成。一是听古乐曲《高山流水》,运用一些修辞方法仿写一段描写音乐的文字,二是想象在“江洲司马青衫湿”之后的情景续写《琵琶行》,要求在原诗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丰富的想象。结果学生欣然接受并完成得较好。

琵琶行朗诵范文第3篇

一、文学和音乐的关系

我国的唐诗在文学性和音乐性的关系上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诗中有乐,乐中有诗

从诗歌诞生之日起,我国的诗歌就和音乐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音乐和诗歌就是相伴而生的,到了唐朝,我国的古典诗歌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不仅在数量和质量大为突破,在艺术上也空前发展,尤其是音乐和文学的结合更是得以极大升华。

《集异记》中有个故事,讲述唐朝三大诗人高适、王之涣、王昌龄相约郊游,图中饭店吃饭偶遇几个歌手,三人即兴打赌看谁的诗歌被传唱的数量多,结果,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和王之涣的《凉州词》先后被演唱,难分伯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唐代,诗歌就是人们传唱的歌词,唐诗可以直接入乐歌唱。

(二)内容上与音乐美的结合

诗中有乐不仅仅体现在唐诗入乐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还体现在音乐入唐诗更是时尚之举。据不完全统计,在唐代流传下来的五万余首诗歌中,有近两千首的内容都与音乐有关。许多著名诗人不仅仅是文学大家,同时也对音乐很有研究,精通音律善于作曲。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唐诗名家,都写下了大量与音乐有关的诗篇。其中, 酷爱丝竹之声和操琴之乐的白居易,一个人就写下有关音乐的诗歌近五十篇,由此可见“音乐入诗”之广泛性。音乐入唐诗,主要有如下表现形式。

1.描写音乐演奏的场景

《长恨歌》中对于音乐的描写是众多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在诗歌中,用“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来形容“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难得几回闻”。而在“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中, 李商隐也借用音乐来描写了非常浓厚的思念和惆怅。

2.强调音乐强烈的感染力

唐代边塞诗人李益的代表作《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最广为人传诵的就是“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垂髫牧童的芦笛声,竟能使镇守边关的铁血将士整夜抬头回望故乡,音乐那强烈的感染力,在这十四个字里一览无余。李白的名作《听蜀僧睿弹琴》中,也有“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诗句,用自己听琴音入迷而忘记时间的表现来渲染蜀僧琴声的感染力。

3.借音乐抒发丰富的情感

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中写道:“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虽然简单易懂,耳熟能详,但是这两句诗句所蕴涵的节奏感非常强,在无言绝句中属于佳品,将音乐节奏和文学性融合得很好。《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在阅读时如果将重音落在“/吹芦管”“尽望乡”上,将“一夜”读得平缓,“征人”开始上升,“尽望乡”达到顶点,“尽”字更重,则可读出诗的韵味,深刻理解诗人的感情和诗作流畅的感觉。而王维一向以精通音乐著称, 其《秋夜曲》中“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以夜半弹筝这一行为,抒发了独守空房的妇人对远行丈夫的殷切思念。

二、唐诗中的音乐美与文学美的结合

(一)唐诗声韵中的音乐美

押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之相互呼应,以便在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声律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据汉字单音节的特点,以宫、商、角、徵、羽分韵,以五声配字音。对偶是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法。在唐诗中,正是由于在押韵、声律、对偶等方面都很讲究,使得诗句有规律地高低起伏、长短变化,音节组合整齐,节奏对称,平仄交错,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富节奏感,吟诗如同高歌,很有音乐美。

(二)比喻手法营造出音乐的意境美

除了遵守声韵规律使唐诗朗读起来富有音乐美之外,唐代诗人更注重在诗歌中运用比喻手法,营造出充满音乐气息的意境。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大量运用了比喻手法来描写琵琶声的复杂多变。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几句诗词中,作者妙笔生花,将琴声描绘如急雨般沉重舒长,似“ 私语”般细促清幽,像“珠落玉盘”般的圆润悦耳,类“银瓶乍破”“刀枪鸣”般的铿锵雄壮。大弦和小弦的“切切”,到底是怎样的音响,读者很难想象。而将之比喻成急雨,比喻成私语,比喻成大小珍珠落在玉盘中敲出的音响,就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两种琴弦的美妙和各具特色。读者虽未身在现场听琵琶女演奏,却似身临其境。试想,要是没有这些丰富多彩的比喻句,《琵琶行》怎么会给我们带来极富音乐之美的享受,又怎能成为千古流传的作品?

琵琶行朗诵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诗歌教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153-01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情感的浓缩。诗歌特有的音韵之美,确定了诗歌特别适合朗读。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紧张,教师往往在学生还没有熟读诗歌时,就急于转入讲解这一环节。此时学生的头脑中,对诗歌的了解只有一鳞半爪,对所诵读的内容还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作品的意境还缺乏直接的感知,学生还没有通过充分的读而产生求知的兴奋,这时的教学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往往很难尽如人意。反之,如果在诗歌教学中,能够真正地贯彻“读”这一环节,采用各种读法让学生在“读”中去想象,去联想,去享受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阳光的灿烂,雪山的美丽,沼泽的诱人,才能真正的实现诗意的飞翔。

一、运用多种读的形式把诗歌语言和情感结合起来

(一)老师率先范读,创设情境,能使学生的才智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课堂教学,既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学习对话,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可是,多媒体进入教室后,大部分时间,名家朗读视频就代替了老师的范读。但是,名家的朗读录音,即便是无与伦比,也是远距离的,听其声而不见其人,而课堂是近距离的,师生是面对面的,这时教师的范读就更具亲切感。老师的率先垂范,无形之中给予了学生榜样力量的激励,从而使他们有信心完成后面的朗读练习。教师如能在范读中“读之以情”,学生就会“感之以趣”,趣而读之,读而思之。成功的范读将文字变成了美妙的声音,有利于营造美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歌之“境”,达到一种超越现实、超越时空、“物我两忘”的情感共鸣状态。

我的做法:在教学《卫风?氓》时,我配以二胡曲《长相思》进行范读,读到动情处,学生也被我的朗读感动,甚至有个别学生止不住地啜泣,整个教室笼罩在了为主人公命运而哀伤的氛围中,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这首诗,学生的才智自然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在美读中体悟诗歌语言艺术

美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应是“声转于吻,玲珑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也就是说,声音流转于唇吻之间,像敲击玉石一样,发出玲珑的声响;文辞听到耳朵里,像摇动玉珠一样,韵调柔和而圆滑,给人一种悠扬悦耳的艺术美感。由优美的声音带来对文章的更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美读的最终目标。

我的做法: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考虑到这首诗在情节上比较简单,且叙事性强,学生会比较喜欢,也比较容易读出感情,于是我就想大胆地直接让学生配乐朗读。但时隔千年,学生读的时候难免会有一定的文字障碍,然而,过分纠缠于文字的疏通又会破坏诗歌的“气”,丧失诗歌的“神”,再加上紧张的课时安排,所以在学习时,如何把“美读”与“疏通”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了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我在教学时,大胆地舍去了条分缕析的理论评价,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字,然后引领他们经由文字再现音乐,经由音乐领略情感,感受其中浓浓的诗情。在整个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美读,配以琵琶曲《春江花月夜》,营造意境,学生沉浸在音乐营造的意境中反复吟咏,读出了节奏,读出了音韵,读出了感情,细细体味,让或忧或喜的情愫萦绕心间,一节课下来,学生告诉我,说他们触到了作者的灵魂。

二、在读中享受诗歌的意境美

教师在上面讲的眉飞色舞,口沫横飞;学生在下面听的心不在焉,昏昏欲睡,我也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尴尬的问题。为什么学生难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经过深入的反思,我感觉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理解诗词,他们只是被动地在接受教师的讲授。

诗词是文字最少,抒情性最强的文学体裁。它就象冰山,能看见的部分很少,水面下还隐藏着庞大的精华。那么怎样帮助学生真正去理解诗歌的美?增加他们的学诗热情呢?我想,我们教师可以尝试着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为诗歌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强调对诗歌的吟咏,让诗歌教学读出花儿来。

三、通过朗诵比赛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

琵琶行朗诵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巧设 问题 培养 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131-0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因此走进课堂。“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最好的方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效果并不明显。学习过程中教学气氛很浓烈,热火朝天,学生热情也非常高涨,但没什么实效。

针对以上问题,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认为让“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是“巧设探究问题”寻找突破点。接下来我就谈谈如何进行探究式学习。

一、问题“诗意化”

目前,课堂上到处是“拉网式”的知识点专项练习或“查漏补缺式”的专题技巧训练,在老师过多地注重应试技巧训练的教学中,学生迅速失去学习兴趣。新课标对语文的界定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即知识性和文化性,突出应试技巧的训练严重忽略了“文化性”,立足于语文的文化性创设问题,会一下问出语文的美和诗意,问出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引导学生积累成语时,我说成语是我们民族的一条文化长河,溯流而上,你能在成语长河中捕捉哪些文化情感呢?学生立刻热烈探讨起来,争先恐后回答:我在“胸无城府”中读到了纯真坦荡,我在“巧夺天工”中读到了先人的智慧,我在“芝兰玉树”中读到了君子的风度……这远比“这个成语什么意思”问得生动。背诵名句时,我常如此提问:用什么诗句来歌颂我们的浩然正气呢?哪句诗能写照我们的执着求索呢?有温度有诗意的提问不断地发觉着语文的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思维。

二、问题“幽默化”

著名教育家思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学生在轻松幽默的环境中能瞬间从紧张和疲劳状态解放出来,进而使接下来的学习变得有趣和高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适度的幽默,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枯燥问题幽默提问,是教学中最有效地激发探究欲的方法。在辨析病句时,我这样问学生:哪些句子需要传太医呢?有请太医会诊!学生们兴高采烈“会诊”,我又问:哪位太医可以妙手回春?甚至在我的感染下,学生也争相幽默起来,“王太医”“文太医”“马太医”等称呼随之而来,枯燥乏味的病句辨析就这样在热烈快乐的学习氛围中顺利完成,课后测试达标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在鼓励学生读课文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和文本特点,我就这样提问:这篇文章大家想听什么版本的诵读?推荐哪位著名朗诵家?学生立刻兴奋起来,就聚精会神倾听、感悟、思考。

三、问题“深刻化”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说过:“最重要的是会提出问题。”老师学生都是如此。一个肤浅的问题是没有思考价值的,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单纯问刻画的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是什么形象,这个问题读完作品的人都会有基本的认知,就没有必要在让学生探究;《琵琶行》问描写音乐的手法,这个问题一目了然;《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和意义对于这个时代的学生来说都是不用合作探究的。想在探究中提升学生的自主认知、合作生成能力,就必须挖掘深刻的、有价值的、以点带面的问题。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就设置这样一个探究题:曹雪芹刻画帅哥美女的手法与以前传统的刻画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既要赏析人物形象,又要关注刻画方法,还要对比阅读;学习《琵琶行》时我这样问学生:这首诗的意境、人物际遇、音乐都有什么特点?赏析《阿Q正传》时我延伸拓展了《陈奂生上城》,让学生探究两个相隔半个世纪的农民的共性,进而思考他们如此相似的原因。

四、结束语

相关期刊更多

当代音乐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红楼梦学刊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艺术研究院

衡水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