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物流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二.实训地点:苏宁南京配送中心
三.实训目的:
本次苏宁实训是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旨在增强学生对物流活动、物流的流程和物流的发展现状有感性认识;并通过实训,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把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能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找出自己学习的差距,锻炼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将来的工作打好的基础。
四.公司简介:
苏宁电器1990年创立于江苏南京,是中国3c(家电、电脑、通讯)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领先者,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的“全国15家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之一。经过2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企业集团,品牌价值508.31亿元。
南京苏宁物流基地位于雨花现代综合物流园,集苏宁电器服务总部、物流配送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客服呼叫中心、培训中心及全国性数据中心于一体,是苏宁电器第三代综合性物流基地,占地面积350亩。
基地的物流配送中心采用普通货架库与自动化立体仓库相结合的建设方式,仓库面积46000平方米,引入了先进的存储、搬运、输送、分拣设备和信息管理系统,可实现物流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操作和管理,日吞吐能力可达最大入库17000台,最大出库24000台。物流配送中心使用wms(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仓库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支持不同用户的不同信息需求,更加合理地平衡工作负载,减少级别错误,提高库存准确性和仓储空间利用率,降低作业成本。物流配送中心的另一个重要核心软件系统tms(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运输管理系统能够针对订单的零售配送和长途配送,优化路线排程计划,有效减少配送里程和工作时间,彻底转变人工排程的传统作业方式。计划建立的多媒体监控系统,包括图像监控、通讯视频、信息汇聚、指挥调度等功能,可以对全国所有连锁店面、物流中心、售后网点进行监控和实时管理。建成后,苏宁物流配送中心可实现200公里范围内24小时直接送货上门,支持年销售额达120亿元。
五.实训具体内容:
在苏宁中心库里工作,主要从事货物拣配工作。在工作之前,仓库主管带领我们参观了中心库,并讲解其布置的原理.苏宁大库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规模大,家电种类和数量多,这充分显示了苏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后,主管向我们介绍了仓库工作的流程,苏宁的大库主要有收货,存货,盘货,发货四项功能,每一项工作都要很好的链接才能保证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做的具体的工作是将高层货架的货物用工具运到集货位,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但也要认真对待。第一天做这个工作的时候,使用液压叉车去搬运货物,可能是刚从学校里出来适应不了,第一天感觉很累,回去洗完澡就早早的睡了。第二天我开始学习使用电动车去搬运货物,才开始我经常会撞来撞去,可是我并不气馁,坚持认真的学着,学了一段时间后,我终于可以独立的送货了,用电瓶车以后搬货就相对轻松许多了,做的效率也很高,但是货物还是要从电瓶车上搬到集货位的,经常搬手上的皮都磨掉了,有时候不小心撞到腿会很疼,可是想到自己的父母工作的时候甚至比这更苦,而且这也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好处,所以我坚持了下来,收获了不少知识。
六.实训感悟:
(一)仓储配送模块:该系统适合主要是针对货物进出口中转的仓储企业,分为8个大操作部门来进行实际模拟,设置17个岗位。
1、入库管理中心(设置入库计划员、入库理货员、单证员)
2、出库管理中心(设置出库计划员、出库理货员、单证员)
3、库内加工处理中心(设置加工计划员)
4、仓库盘点及异常处理中心(设置盘点计划员、盘点员)
5、配送中心(设置车辆调度员、司机)
6、保税、监管货物管理中心(设置报关员)
7、计费、合同管理中心(设置费项管理员、计费员、合同管理员、会计员)
8、企业领导中心(设置总经理级、各部门经理)
通过软件的权限管理让我们担任不同的角色,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步、全部的数据操作,最终达到对整个仓储企业的业务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管理。
(二)运输管理模块:该系统适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输业务管理,主要是针对货柜车的运输,零担也有一部分。分为7个大操作部门来进行实际模拟,设置14个岗位。
1、业务操作管理中心(设置集装箱业务员、零担业务员)
2、调度中心(设置运力管理员、线路管理员、派车员)
3、车辆跟踪管理(设置车辆跟踪员)
4、车辆管理中心(设置车辆管理员、司机)
5、运价管理中心(设置价格及合同管理员)
6、计费中心(设置收费员、成本计算员、会计员)
7、企业领导中心(设置总经理级、各部门经理)
通过软件的权限管理担任不同的角色,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步、全部的数据操作,最终达到对整个运输企业的业务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管理。
(三)国际货代与报关模块:国际货代物流管理分为6个大操作部门,设置7个岗位。
1、业务单证管理中心(设置单证员)
2、订舱及派车中心(设置订舱员)
3、报关中心(设置报关员)
4、运价管理中心(设置价格管理员)
5、计费中心(设置计费员、会计员)
6、企业领导中心(设置总经理级、各部门经理)
通过软件的权限管理担任不同的角色,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步、全部的数据操作,最终达到对整个运输企业的业务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管理。
(四)集装箱码头管理模块:集装箱码头管理分为8个大操作部门来进行实际模拟,设置21个岗位。
1、服务台(设置提箱单证员、收箱单证员、单证跟踪员)
2、闸口(设置进闸管理员、出闸管理员)
3、堆场计划中心(设置堆场计划员、堆场管理员)
4、船舶计划中心(设置船舶进口计划员、船舶进口单证员、船舶出口计划员、船舶出口单证员)
5、中控(设置现场作业监控员、作业调度员)
6、edi中心(设置edi管理员)
7、商务中心(设置服务台收费员、计费员、会计员、价格管理员、业务员)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改革
全球经济在目前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时期,在信息时代,我国物流业随之迎来了新的发展以及战略机遇。中职类院校作为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应该迎合党的精神,立足于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提高现有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以就业为导向,满足现有社会发展需求,解决学生就业等问题。
一、1+x证书培养制度的内涵
1+x证书制度模式是基于国家的职业教育情况提出的,其中是为了满足中职类院校物流专业培养目标多元化,综合素质大幅提升,从单一技能操作发展为一专多能,进一步解决国家现有的结构性就业问题。目前该制度在一些应用型的院校进行试点,在一些中职类院校开始普及。其中1代表学历证书,x代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制度是在学生完成基础学业课程上,再进一步获取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就业提升自身综合水平。其中该制度为毕业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平台,也为相关就业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参考凭证。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更是能够代表就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综合能力[1]。
二、1+X证书制度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中推行的优势
(一)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1+X证书是以学历结合专业技能水平为结合,将专业技能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中,有利于提高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更能够满足现今社会发展,适应产业的转型速率。解决现有教学培养人才的单一化途径,让单一化发展转变为多元化发展,为飞速发展的物流业提供优秀的高素质人才[2]。
(二)推动课程优化升级
在物流业发展的今天,中职类院校需要适应物流企业相关的需求,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需要添加相关适合就业的实践操作。对于人才培养而言,1+X制度能够很好地推动课程的优化升级,在打造相关专业课程时将理论知识进行具体的讲解,并且对物流专业的相关基础操作配有详细的说明。具体体现在物流专业的业务操作的注意事项、物流行业标准、结合具体的操作实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好相应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打破课堂与就业的界限,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统一,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理论与实践课程共同进行,此举能够解决传统职业教学的一些弊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就业。在课程开展时,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其专业的相关动态以及行业标准,以此为目标,提升自身的岗位技能[3]。
(三)推动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是现如今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一环,对于高度发展的物流业而言,其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作为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教育部同中职类院校在实践方面加入了教育资金的投入一些物流企业在1+X制度的推行下,积极响应与中职类院校的深度合作。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了解物流企业的工作流程,其细节深入到物流订单、物流配送、客户服务等方面。这一认知弥补了理论知识的单一性,更灵活地加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不仅如此学校可以开设企业家讲座,激励出学生的实践热情。在1+X制度实行的课证融合背景下,以企业发展方向为实践问题引导学生对以后的就业方向进行多方位思考,做到人才培养的双赢局面[4]。
三、1+X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物流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为了满足我国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职业院校通过培养大批专业人才,从而满足物流市场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本文主要根据1+X证书制度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一)人才培养方案缺乏调研,不与时俱进
职业院校在对物流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教学过程中,老版教学资料和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教学资料过于老旧,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学内容与物流市场情况不符,所学内容过于老旧,无法符合当下物流企业发展情况,从而导致学生就业后无法适应物流企业工作方式,甚至难以就业。同样,企业难以招聘到合适、满意的人才。
(二)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
物流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将结合。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践经验值要高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由于职业院校物流实践实施设备专业器械稀缺,没有专业的师资基础,没有指定的实践教学场地,因此物流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简化相关实践课程,无法保证学生的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从而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弱,在物流企业实习过程中,无法充分体现学生物流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操作能力。
(三)缺乏有效教学评价机制
职业院校在对物流专业学生进行培训时,需要在实际实践教学过程中评价学生的表现情况,并且需要制定针对性的评价机制方案。另外,由于职业院校在目前没有具备完整的物流教学课程管理方案以及物流教学管理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迷失学习的方向感以及目标感,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技能以及操作能力。
四、1+X制度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一)打破物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界限
职业院校为我国物流企业培养一批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首先,物流专业人才需要获得职业学院学历证书,并且在职业院校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知识点:(1)需要掌握物流业务基本操作流程的相关理论知识;(2)在物流业务流程操作过程中,需要了解掌握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要求学生对人员设备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人员设备作业;(4)要求学生在物流业务操作过程中,及时对突况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和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物流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反应能力以及综合职业能力。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相结合,从而有效的提高物流专业学生学习效率,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另外,职业院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岗位实习,职业院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安排学生去企业进行实习学习,从而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物流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物流业务操作流程,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职业院校大力培养复合技能型物流人才
近些年来,随着物流行业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大力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物流专业人才将是物流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部分。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AR智能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在物流行业中,物流专业人才不仅要了解物流企业中高层管理制度,还需要了解物流企业所涉及到的货物种类、相关设施设备等。因此,职业院校不仅仅需要培养物流专业人才,还需要培养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物流专业人才不仅仅具备物流业务操作相关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相关其他方面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技能。例如:职业院校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以及需要培养AI、AR等相关智能信息技术,从而有助于物流企业工作过程中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范畴以及工作效率。
(三)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为了培养出专业型人才,投入大量的资金构建一套完善的物流实践教学操作系统,并且通过采取校企合作方式,让学生到物流企业进行实习、学习,并且在物流订单处理、订单配送、客户售后服务等过程中熟悉物流企业相关的业务流程,从而使学生积攒实践经验,提高操作能力。在物流企业实习过程中,对学习到的物流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学习。职业院校还可以通过邀请成功的物流企业家来学校进行演讲,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院校还可以通过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新设企业教学交流课程,企业安排专人来学习进行讲解,并且对物流企业目前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实现职业院校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的目标。
(四)加强教师实践培训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物流教学方式主要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职业院校需要对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培训,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联系过程中了解到物流企业发展情况以及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熟悉物流企业相关业务流程等工作,并且加强培训学生实践教学内容。教师在与企业管理人员交流学习中,将培训内容规范做记录,并将培训内容编制成物流实践教材,从而有助于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课程学习,提高学生整体教学质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积极配合物流企业开展合作项目,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项目完成情况以及项目进展情况。学生在教师的配合下不断优化改进项目计划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物流业务流程工作效率,教师还可以采用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总结。
五、结论
近些年来,随着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提高,职业院校逐渐完善物流专业人才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方式。本文主要在1+X证书下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对性的改进措施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利用校企合作方式,不断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职业院校通过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优化物流专业实践的设施设备,为物流企业、社会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罗炫梅.智慧物流时代,中职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以鹤山市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广东教育,2020(01):62-63.
[2]尚书山.“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2020(07):28-30.
[3]邓小乐.新疆中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1(05):15.
[4]戴英姿,吴凯.基于物流管理“1+X”与“教,学,赛”创新融合理念《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0(12):0271-0271.
二.研究动机:经过一学期《物流基础》的学习,对物流的定义、基本功能、各个作业流程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实习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操作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研究方法:访问法、资料收集法。
资料收集的方法:网上收集。
四.公司概况
1.基本情况:淮南物流中心位于洞山路,交通便捷,。物流中心占地面积为840万平方米,各类仓库76万平方米,拥有4条铁路专用线和40辆箱式货车。
2.公司简介:淮南商业物流中心系淮南商业储运有限公司的公司,隶属淮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始建于1952年,是全国商业系统大型的社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XX年初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全国发展商品配送重点单位。
3.主要设施:
铲车,中心拥有1.5吨至3吨的汽、柴油叉车和干充式电瓶叉车以及前移式高位货架库专用干充式电瓶叉车多辆。
手推平板车,拥有多辆手推平板车,手推液压车和登高车6辆,以及国际标准1m*1.2m地台板。
运输车辆,中心拥有多辆10吨全封闭厢型货车,8吨全封闭厢型货车,5吨全封闭厢型货车,及2吨以下的厢型货车。同时拥有2个联盟型车队,可调动车辆近百辆。
4.仓库类型:
高平台彩钢板结构仓库。
拥有高平台彩钢板结构仓库计24621平方米,可利用空间高度为7-8米,1700平方米的仓库已安装了高位货架,该类型仓库的优点是建筑结构合理,面积利用率高,防汛、防潮、隔热性能良好,全部有雨棚和外平台,库外周转场地大,便于商品装卸及进出仓。
高平台铝合金结构仓库。
拥有高平台铝合金结构仓库计16800平方米,可利用空间高度为6.5米,该类型的仓库的优点是防汛、防潮性能良好,库外周转场地大,特别适合于进出仓频繁的大宗商品的储存。
楼层恒温库。
拥有楼层恒温库10100平方米,可利用空间高度为5米,该类型仓库的建筑条件为满足某些产品在温度控制上的不同要求提供了先决条件。
铝合金结构平房库。
拥有铝合金板平房库5700平方米,可利用空间高度为6米,该类型仓库的优点是库外周转场地大,特别适合于进出仓频繁的大宗商品的储存。
燃品仓库。
拥有可储存易燃品仓库1000平方米,该类型仓库能提供属于易燃危险品类的特殊商品储存。其它库房40000平方米,该类型仓库多数属于砖木结构,单幢仓库面积小于上述仓库类型,具有冬暖夏凉的自然调节功能。
5.仓储系统服务:
市内/国内配送,单品/综合配送,常温/冷藏配送。备有各式车型,承运商品包括:百货用品、冷藏保温、特殊商品。
贵重物品配送。
提供门到门的服务,确保商品的安全抵达用户手中。
隔日零担配送。
对于零担配送,公司承诺货物隔日上车、发车。
上架陈列。
对于市内各大商场、各类超市、连锁网点的配送服务,公司还提供协助客户商品上架陈列的服务。
6.仓储系统服务:
常温/恒温仓库储存,高层/堆垛货架储存。
存货即时控制。
有效的货卡登记制度,可随时了解库存商品的数量。确保商品质量,随时检查,出现质量问题及时上报、调整。定时观察库房条件,确保库房内温湿度不超标。
加工整理。
提供完善的分拣、换包装等加工服务,物流中心内还设有专门的包装加工单位,可随时满足客户的各种要求。
订单处理。
对订单处理要求做到及时、准确、高效,并承诺:单据收到15分钟内,操作人员到达现场,可开始收发货。
退货处理。
全力协助货主公司进行退货收货作业,并且填写收货单和进仓单,并及时反馈货主公司,以便货主公司尽快对退货做出处理决定。退货收货时,对于原封箱之产品如无货主公司特别指令,即可作为商品入库处理。非原封箱退货按货主公司指令要求,做到清点、分类、整理后方能入库。
7.信息系统服务:
物流信息系统设计。
分析客户物流流程,提供物流系统设计,系统咨询。
仓储管理系统设计。
依据客户对仓储条件的要求和储存商品特点,进行仓储管理系统的个性化设计。
运输配送管理系统设计。
针对大企业配送系统,专门设计了一套配送订单管理系统,实现单证处理的通用化,以适应各种客户对配送的要求。
销售供货分析。
从客户利益出发,进行常规供货、出货、流通周转、及安全库存的定量分析,替客户计算出最经济的租仓面积。
其他信息管理需求。
秉承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通过wms,tms系统与客商电脑联网及通过公司内部局域网的架设,实现各仓间库存信息及时反馈,控制。客户公司可通过电话拨号上网连接我公司局域网,实现客户实时查阅商品库存的信息。
8.作业流程(以中国物流公司为例):
进仓:
乙方提前一天将《入库通知单》传真给甲方确认;甲方收货时根据《入库通知单》上的内容逐项核对,(如货损,货差,货单不符将记入《进仓单》);二小时内甲方将《进仓单》传真回乙方后归档,月底制定报表。
出仓:
乙方提前一天将《提货通知单》传真给甲方,写明出货的时间,车队名和所提货品的货号、数量;当天车队携带正本《提货单》到相应的货仓,甲方根据乙方签字样本,《提货通知单》与正本《提货单》核对《出仓单》,并由提货方在《提货单》和《出仓单》上签字;完毕后甲方立即把已签字的《提货单》传真回乙方,并把《提货单》、《出仓单》归档。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1.swot分析
优势:
企业长期从事物流服务业务,拥有一支物流管理及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能为客户提供各项物流服务;仓库类型齐全;作业场地宽敞。
劣势:
人员配置不尽合理,员工人数过于庞大,影响企业效益;信息系统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货仓的出租形式过于单一、死板,租金较高。
机遇:
申博的成功必将给淮南物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许多的跨国厂商商品的周转必定要依托本地的物流企业。
挑战:
物流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优化自身的作业流程,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设备设施降低成本。
2.企业仍然依照老旧的仓库出租模式收取租金,以至于使得仓库的利用率浪费,造成客户的流失,可根据仓库的实际加大空间利用率,根据仓库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收费,这样既提高了仓库的使用率又间接的降低了租金,争取到了更多的客户。
3.铁路专用线的使用效率不高,只要少数客户选择这一运输方式,其实铁路运输在我国现阶段的长距离、高密度的运输中,仍然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这种门到门的运输,更可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商品的流通速度,企业应主动寻找适合的客户推销这一特色服务。
4.企业虽然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可以将一系列的商品信息、仓库状态、作业流程、养护情况及业务合同记入其中,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系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企业往往仍然依靠传统的人工方法和票据进行作业及信息传递。应尽快在企业中提倡信息化的作业方法,使每名员工都能使用信息系统进行操作与管理。
5.健全物流加工服务,流通加工也是物流的一项重要功能,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重视流通加工,将其同其他服务一起视作一个重要的利润来源,提高服务的档次与水平,重点抓住有高附加值的商品进行加工整理,吸引住长期客户。
六.建议:
1.企业要发展,企业形象至关重要,因此每个企业都十分注重自己的企业形象,宁可花多点的钱去租用昂贵的美观的现代化仓库,也不愿去租用那些老式破旧的仓库,因此可以花费点资金整修老式的仓库,使企业自己本身的形象提高,这样客户会更加愿意来租用仓库了。
2.进货堆放货物时不能只顾着一时的方便,应该考虑到出货时的方便,不能耽误客户的时间,因此要按照标准把货物堆起,堆放要整齐合理,以免倒塌。
3.要严格按照仓储管理的要求,对于过期的货物要及时与厂家联系,并得到应允后及时销毁,不要堆积在仓库中,浪费仓库容积,更不要和正常的商品同放一起,带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应该另外准备一间仓库,使那些一时无法销毁的商品有地方储存。
4.商品的大类要分清楚,如食品归食品储存,生活用品归生活用品储存。若把食品与化妆品放置在一起,化妆品包装如若破裂,其化学物质会污染到食品的卫生。
5.应注重运用现代化技术,把计算机应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实现与工厂、销售计算机信息的联网,以及以上海市区配送为主辐射华东地区的运输配送网络。
6.应多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及素质。应多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使企业更好地向前发展。
目前物流中心正面临许多问题,批次越来越多而批量却越来越小,造成物流管理上的一个难点。产前物流、企业内部物流、销售物流,在供应链的管理上如何把握住这三块之间的关系。
国内的物流利润太低,仅占5%,如何把利润搞上去。面临一系列的难题,物流中心还得多借鉴国外的物流策略,提高自己企业的效益。
7。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让物流共好的发展,让我们给物流添光增彩!作为21世纪的青年,更应该努力学先进的文化知识,为我们国家做贡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22日
物流产业作为我国新兴产业,近十年高速发展。物流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井喷式的增长,高等院校面向市场需求,纷纷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不可否认,物流管理专业在高校中的开设,为我国物流产业人才的需求解了燃眉之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高校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或实践教学环节难于真正落到实处)、师资队伍本身在实践能力上的缺失、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物流产业的需求脱节等。物流产业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高校物流人才培养外部条件存在巨大的差异。珠三角、長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物流产业相对发达,所在地物流类专业在产学研对接中有先天的优势,而处在内地的二三线城市的地方性高校,物流产业欠发达,物流人才培养外部环境上的劣势显而易见。在物流相对不发达地区,一方面地方物流产业发展急需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来推动;另一方面物流专业人才难培养,培养出来的又留不住,形成了恶性循环的局面。以笔者所在的三峡大学为例,学校处在湖北西部水电重镇宜昌,经济发展水平在湖北有一定影响,但与沿海发展地区相比,又有很大的差距。物流产业作为宜昌的支柱产业之一,政府高度重视,近些年发展速度较快,但较之沿海城市,物流产业总体水平较低。三峡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存在地方性院校存在的典型问题,如难于在本土找到高水平的物流实习基地,毕业生留在宜昌本地发展的数量较少,双师型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较低等一系列难题。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2013年教育部召开的三次重要会议主题重点突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加快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加强校企合作,是培养新时期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研究地方性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与本土物流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一般规律,探寻地方性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深度融合的机理、模式与保障措施,为地方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实践提供可资参考的方法理论,促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同时,助推地方物流产业发展。
一、地方性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与本土物流产业互动融合的动因与机理
(一)合作互动中地方高校物流专业的诉求。校企合作动机来源于内外两个方面:内部主要是教学资源需要低成本的更新,高校核心竞争力形成需要调动一切社会资源,打造学生培养价值增值的动态网络;外部因素来源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需要校企通过对接培养创新人才。地方性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中因为高水平的实习基地的缺失,而造成培养过程中实践环节难以落实而影响培养质量,迫切需要与物流企业合作建设高质量的实习实训基地来填补人才培养的短板。同时,高校也需要一批既懂专业理论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现有高校教师主要来源不变的条件下,也必须通过与产业的融合来培养。同时,从学生就业角度看,高校也需要加强与企业的互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也需要通过企业的实践来实现,因此企业也是高校的科技试验田。
(二)合作互动中本土物流企业的诉求。物流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其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如何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这一关键目标,与高校物流专业的互动,也必须围绕这一目标。在这样的逻辑下,物流企业与高校物流专业的互动,主要诉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与高校的合作,获得高校的智力支持,通过高校的科研成果在企业转化实现企业更好的收益,同时通过智力资源改进企业的管理,帮助企业发展等;二是高校的物流毕业生作为优质的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之一,也是物流企业最想获得的高校资源。此外,企业与高校互动,对于地方物流企业而言,可以提高企业的层次和社会影响力。
(三)地方高校物流专业与本土物流产业融合的现实困难性。我国物流的总体特点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物流产业相对发达,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物流产业也相对落后。地方高校通常处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物流产业总体还处在较低的业态水准,物流产业以小散弱的家族企业为主,鲜有高水平大规模的企业。这也导致高校与地方物流产业的互动融合中双方诉求难以完全匹配。高校人才培养所需的业态水平较高,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物流实习基地本土比较难于找到。对本土物流企业而言,发展提升需要大量的物流专业人才,而本地高校物流管理毕业生就业却又瞄准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导致本地培养的人才留不住。物流企业小散弱是否意味着不能为本土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所用,地方性高校毕业生是否一定要到沿海才有发展空间?地方性高校物流专业真的难于与本土物流产业融合发展吗?从笔者所做的前期调查和实践来看并非如此。地方高校物流专业与本土物流产业有互动融合发展的内在诉求。
二、地方性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与本土物流产业互动融合的模式、路径
(一)互动融合的模式。由于地方物流产业中以小散弱的物流企业为主,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都比较弱,无论从地位的对等性还是从需求的契合度上都难于找到与高校对接的理由,因此在与高校的对接中往往缺乏积极性。因此,地方高校物流专业必须主动迈出对接的第一步,利用自身在智力资源上的优势积极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助推企业发展,同时引导并指导企业参与到校企深度合作中来。从企业提升、师资互助、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多个口径,推进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与地方物流产业互惠互利合作,通过由浅入深,渐进推进的方式实现校企融合发展。高校主动、企业受益、合作参与、创新模式、互利共赢,是融合发展的必然思路。
(二)互动融合的路径。基于物流管理专业自身的特点及本土物流产业的实际,采用多接口、渐进式互动融合的发展路径比较切合实际。以物流企业集聚的物流园为切入点,通过高校与物流园区的合作,让教师以物流园区企业为平台,深入园区中小型物流企业,助企业管理提升,同时园区成为高校物流人才培养认知实习基地。在正面效应获得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鼓励物流企业家走进高校,通过管理培训、在职学习等方式,为本土物流企业家在理论素质提升,学业进阶上提供帮助,让本土物流企业家认识到知识在物流企业经营中的价值。在前面工作做好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吸纳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物流实践,同时也让学生在企业实习深度参与的过程中更多了解企业,培养与企业的感情,在后续的就业中提高留在本企业发展的几率。此外,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多征求本土物流企业家的意见,让企业家能深度参与到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中来。
三、地方性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与本土物流产业互动融合的保障机制
(一)建立政-企-校三方联动沟通机制与制度框架。校企深度融合落到实处较难,能够长期维持更难。需要配套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通过政府在推动校企对接中的指导性作用,建立政-企-校三方联动的沟通机制及形成校企合作的制度性框架来保障校企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性。校企对接融合发展,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发展中需要补齐的短板。但问题是,高校与企业双方都没有能力去要求对方与自己合作以及怎样合作。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就应该发挥其在校企融合中的指导性作用。通过政府牵头,建立政-企-校三方联动与沟通的平台,让校企双方在一个更权威的制度性框架之内进行合作,双方合作的意愿动机才更强烈,合作的有序性,常态性才能有保障。
(二)建立校企融合双边激励机制与配套措施。政-企-校三方合作机制只提供了一个平台,如何让合作富有成效,还必须要有双边融合的激励机制与配套措施。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在政-企-校三方合作框架下,建立一套以校企双方融合发展关键诉求满足度为主要指标的激励机制来保障政府参与下的校企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性。校企融合发展中,高校关注的是产业资源能否有效地为人才培养所用,可以通过实习基地数量,学生人均企业实习时间、企业管理层作为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和时间等来衡量校企融合中企业对高校物流专业的贡献。而企业看重的是高校的优质智力资源及高校的品牌效应,则可以通过高校为物流企业提供的优质毕业生数量、高校教师为作为企业发展顾问时间、为企业发展及管理提升咨询项目的数量、高校为企业提供人才培训的学时人数等指标来衡量高校对本土物流企业的贡献,并通过政府税收优惠、校企合作补贴、企業家社会荣誉、人才优先满足、双师型教师的奖励等配套激励措施来保证校企双方在融合发展中的积极性。
(三)强化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建设。诸多国外应用型高校办学经验表明,强有力的立法是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最有效手段,也是校企间深度融合良性发展的根本保障。德国职业教育成功很主要的原因在于其一系列的关于职业教育的强有力的法律规定了企业在人才职业教育中的法定义务。德国有《职业教育法》、《改进培训场所法》、《职业学院法》规定政府设立产业合作委员会监控校企合作,规定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可免交部分国税。地方性物流本科专业与本土物流产业的融合,除了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法规外,地方政府也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将国家层面的指导性政策在本土具体化,来更好地指导地方高校与产业的融合发展,让高校与产业融合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四、三峡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与本土物流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实践
(一)专业主动融入物流产业,助推本土物流产业发展。近几年,三峡大学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充分利用本土物流产业资源,实现双方持续良性互动融合发展,主要做法如下:物流管理专业以三峡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契机,鼓励教师走进本土物流企业,承担物流企业发展顾问,促进了物流专业与本土物流产业交流与互动,提高了专业在本土物流产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物流专业教师走进宜昌本土物流企业老周物流、三峡物流园、晶海物流园、爱奔物流园等企业,担当企业顾问,为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得到了企业的普遍好评,同时也扩大了三峡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在宜昌物流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