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二第一学期学习计划

大二第一学期学习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二第一学期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二第一学期学习计划

大二第一学期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对于一个青年大学生来说,这宝贵的4年却是匆忙而短暂的,因为青春可贵,大学是接下来人生发展的基础,所以,珍惜大学4年的生活,好好奋斗,意义非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第二年学习计划制定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大学第二年学习计划制定一

大学生活过去一半,过了大一的懵懂与青涩,也过了大二的张扬与躁动。似乎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只能这样按部就班的过下去,开学前期的漫无目的,以及考试前的死命突击。其实,为了有一个美好的大学生活,以及将来走的更稳更高,大三大四可以有一个很大的作为。抓住每一天,认真学习认真生活,韬光养晦。

总结起大二的生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第一,作息时间没有大一规律。可能是人的惰性所致,或者自己没有自制力。在好多个周末的早上总是一觉睡到大上午,白白浪费了大好的时光。因为晚上睡觉都很晚,直接导致睡眠不足,早上起不来。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第二,没有好好坚持锻炼身体。晚自习的取消,待在宿舍,离操场远等等因素导致了自己没能好好坚持下来。

第三,沉溺玩手机。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其实,大多是玩些无聊的东西。白白的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还加重了自己的惰性,又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第四,自制力不强。好多不健康的东西明知故犯,与自己与他人都是不好的。一定要杜绝,切勿贪一时之快。

第五,作为班级班长,自己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化解矛盾的能力等等方面有待提高。

第六,守护好自己的爱情。要在这个过程中让两个人都学会爱。

提高自己。

为了更好地大学生活,特对以后的大学生活做一个或具体或粗略的规划。

第一,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时间。抓住一切时间来学习,不要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不要熬夜太多。保证每天有精力。

第二,每天不论多晚多累,一定要去跑步。跑20xx米,坚持一个学期,保持好的身形为以后的竞争作资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外表打扮,不能拖沓。

第三,严格控制自己玩手机的时间与内容。不在学习的时候玩手机,不看对自己成长无益的内容。

第四,作为班级班长,要学会周旋,学会办事,做任何事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能人云亦云,要学会自己考虑问题与解决问题。喜怒不形于色。做一个有能力的人。

第五,好好爱。一起成长。

(学习篇)

总结起自己的学习状态,最大的一点是自己有很大的畏难情绪。不能很好地坚持下来,不能按捺浮躁的心情去做好手头上的事。具体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不能静下心来研究问题,学习态度太浮夸。

2,上课不能好好听课,习惯于玩手机。 3,参加竞赛什么的态度没掌握好。

规划:

1,一定要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比自己身边人有更加深入的研究。这样才能脱颖而出,所以,平时一定要多钻研。

总之,一定要好好的规划,好好把握剩下来的两年。

大学第二年学习计划制定二

在人的一生当中,4年的时间不能说很长,但对于一个青年大学生来说,这宝贵的4年却是匆忙而短暂的,因为青春可贵,大学是接下来人生发展的基础,所以,珍惜大学4年的生活,好好奋斗,意义非凡。

大学第一年学习生活已经过去了,总结过去,既有欣慰,也有遗憾,欣慰的我用一年的时间换来了自身的成长,大一的我积极乐观,学习上认真,努力,工作上踏踏实实,不断的向别人学习。付出总有收获,我用自身的经历验证了这句话。

大一生活当然也有遗憾,在成绩上我并没有取得我想象中的结果,没有做到成为佼佼者。但不管怎样,我还会继续奋斗,像当初那样。进入大二,我会把英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英语基础本来就薄弱的我想要在大二有所突破,想要攻破四级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我要把每一天的清晨、每一天的自习时间充分利用起来,避开闲人的冷嘲热讽,因为我就是我,我走我的路,我有我的目标,我的理想,为理想而奋斗没有错。另外,我要对我的学习方法进行改进,我想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更快突破成绩,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事半功倍。

我的目标很明确——通过12月份的全国英语四级考试,不管有多少困难,我都不会放弃。学生工作也是我大二学习生活的一个重点,在很多人眼中,学习部在学生会所有部门中是最重要的,具有代表性,对我来说不仅是自豪,也是一份压力,但我对自己有信心,我相信学习部在接下来的一年会做的更好,加油! 计划是计划,实践是实践,让实践踏着计划的步伐走!

大学第二年学习计划制定三

大学生活一年过去了,发现大学学习生活与中学很不同,要逐渐学会转型,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学教师作用非常大,学生跟着学,大学则通常每天二科目时间,课后有很多的学习过程是发生在课堂之外由学习者自主去完成的,大学的教学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开放性,所以独立学习、学会学习的习惯养成在大学非常的重要。

上一学年由于学习任务没有规划好,学习目的不太明确等原因,导致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针对上一学年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许多需要改进地方,也结合自己本学期的课程特点,和学习任务的安排,为了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制定出大二第一学期学习计划,具体如下。

在新学期里学习要更加努力,奖学金要拿,争取拿一等。在专项训练自己突出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多余比别人交流,提高自己的处事和交际能力并树立健康的赢取爱好,锻炼好身体。这会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很重要。

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紧跟老师的教学进度,遇到问题要多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尽快解决。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认真按质按量完成老师交待的任务,不敷衍了事。注意加强自己的薄弱科目的学习,不偏科。 除了学习还应该注意,加强自我身体锻炼,

健康的胜利是学习效率的有理保证。 定期检查自己的计划的实行情况,以监督保证计划的正常实施。

这学期,我将在专业上更加强学习,专业知识显的更为重要,要为了自己的未来着想,多去学校图书馆看些书,以更好的充电,填补自己各方面的知识空缺,增加知识面,增加个人修养。

除学习课本的知识以外,还要趁着年轻,多开展一些自己喜欢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结合社会实际,有针对性的学习,才不会因为盲目学习而使自己所学的东西与社会脱轨。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练习,增强对一些基本应用软件的熟练程度。如Autocad,SolidWorks等。

大二第一学期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大类培养;路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96-02

2001年北京大学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并于正式实施“元培计划”。随后,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大学也先后实施了按学科大类招生与培养制度,大类招生培养渐成趋势。近年来施行公共管理大类招生的高校也逐渐增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开始在2011级182名学生进行大类招生培养,于2012年10~12月进行了第一次大类分流,一志愿分流率为82.42%。三年来,学院多方论证、认真探索,先后形成了“一导转二分流三专引四实践”的培养路径,提出了“三课(课程、课堂、课业)”的培养要求,明晰了“三协调”(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三协同”(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课堂内外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者协同进行)的培养目标,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现开设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等4类专业,并设有城市管理(区域经济管理)方向。这5个方向各自成系,即设有行政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土地资源管理系、城市经济管理系和区域经济系。5个方向均归属于公共管理大类专业培养,目前逐渐形成了“一导转二分流三专引四实践”的培养路径,即:大一本导制、转专业,大二大类分流、大三专业引导、大四参与实践等时间序列人才培养流程。

一、一导转

一导转,即大一开始本导制、转专业。学院遵循大类培养重在培养的教育思路,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主要课程为数学、英语等基础课而尚不能接触专业课的现实情况,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对同学们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方向性、全方位的深入指导,逐步形成重学习、求进步、努力进取、志存高远的良好学风教风,学院经问卷调查和长期酝酿,决定逐步推行本科生导师工作制。本导制是城市学院为架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而开展的一项工作。是学院针对同学们的学习发展需求而推出的重要举措,旨在充分发挥本导的作用,对同学们答疑解惑,进行个性化、方向性、全方位的发展引导,以利于学生尽早成材。学院本导制实行“1211计划”,要求本导对学生在专业学习、大学生活、科研发展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本导生每1月撰写并交给本导一份学习汇报,内容包括在学习、生活、科研、成长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和下一步学习计划及安排。本导每2月撰写并上交所在系一份本导工作表。各系每学期召开1次本导工作总结会,并向学院教务办提交1份学期本导工作总结。学院每年召开1次本导工作总结大会,对优秀本导和学生进行表彰奖励。从实施效果来看,本导制有力推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架起了师生沟通的桥梁,也为转专业、大类分流等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2013年10月16日,为进一步督促本导工作,学院举行了本导工作学期交流会,各系代表教师和学生谈了自己参与本导制的体会和感受。本导对接后,根据学校安排,一般于每年3月开始转专业。所转对象为学年第一学期专业(方向)排名前30%(按第一学期教学计划规定修读的必修课程期末考试成绩所得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名额遵循四舍五入原则)的新生。基本流程包括学院报送计划、公示具有转专业资格学生名单、学校教务处公布转专业计划、学生提出申请、公布报名情况、考核选拔、资格复核、手续办理等事项。

二、二分流

二分流,即在大二(第三学期)实施大类专业分流。根据大类招生计划,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自2011年秋季开始对本科学生进行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一年半时间内先按专业大类培养,第四学期开始进入相应专业继续学习。根据既定计划,学院在2012年秋季针对2011级全体同学进行了大类专业分流。自2012年10月12日《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暂行规定》起,到11月26日学院公布具体分流方案止,历时一个半月时间,平稳、顺利地把182名同学按照每班26人的规模专业分流为6个方向7个班级。其中150名同学被分流至第一志愿,一志愿分流比例达到82.42%。

1.成立领导小组,上线分流专栏。为确保按大类招生的182名本科生专业分流工作顺利进行,学院在2012年10月12日召开院务会,成立大类招生专业分流领导工作小组并挂网公示。同时,由学院主管副院长负责,拟定了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暂行规定,对大类分流的原则、依据、模式、程序、方法等事项进行了具体规定,明确了第一志愿优先、根据学分绩点成绩排序、学院综合统筹等分流方法和原则;挂出大类分流工作及时间安排表,详细明确了学院需完成工作任务清单如安排分流、网站建设、举行集中推介会等,也具体安排了各系需完成工作清单如上报计划、上传材料、参加推介会、分别推介等内容,并挂网公示。根据既定时间表,学院要求各系在10月24日前把专业介绍材料提交学院,学院负责在网站建立大类分流专栏,以便同学们查阅、交流、询问、比较,充分认知各专业(方向),为具体分流工作进行前期充分准备。2012年10月31日,由学院组织安排5系在博学楼阶五教室进行了大类分流专业集中推介会。推介会由教学副院长主持,行政管理学科带头人、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土地资源管理系教授、区域经济系系主任、教授、城市经济管理系教授等进行具体专业介绍。最后学院进行总结及后续工作安排。

2.公布学分绩点,进行专业分流。在充分进行前期专业介绍沟通的基础上,学院教务办公室老师组织核算了182名同学的平均学分绩点,各系也申报了分流计划。学院于11月9日正式挂网公布了同学们的平均学分绩点、各专业(方向)分流招生计划和志愿调报表。要求同学们根据绩点成绩和招生计划,在11月18日前填报分流志愿表,并上交学院教务办公室。根据182名同学的分流志愿表,由学院院长助理召集各系系主任开了前期摸底会和专业分流院务会。23日公示分流结果。总的来看,学院有序推进分流工作。所有工作严格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所有制度、程序、计划和时间安排及时挂网公开,所有工作严格按照分流的依据及条件进行。分流主要遵循第一志愿优先、择优录取、全院统筹调整、及时与同学沟通的工作方法。根据学院专业发展实际情况,由院班子讨论通过基本原则,各系负责人根据分流原则和计划共同协商、调整和确定班级规模,根据商定人数依照平均学分绩点进行排序并商调名额。名单确定后经学院院务会审定。由于工作较为细致扎实,分流工作实现了既考虑学生志愿方向又兼顾学院学科发展的有机平衡,整个工作过程平稳有序,同学们没有发生过激矛盾和突发事件,教师们受到了一定的鼓舞和影响,为今后的分流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三专引

三专引,即在大三开始专业引导。根据大一本导制的基础,在全院同学学习完毕基础课、专业调整之后,学院统一安排在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本导分配,要求每一门学生对应一位教师,开始专业指导教育。专业引导主要强调对所学专业基本概念的思考、对现有解释的再思考――修正、在现有解释的基础上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创新,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结合学院城市经济和公共管理交叉学科的特点,突出强调发挥学院为在京部委等政府部门的服务优势,要求教师带领学生研究城市发展与政府管理等课题,逐步培养学生“研以致用”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四实践

四实践,即要求学生在实际部门参与学习和工作实践。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5系各有对口政府部门,如行政管理系对应国家工商总局、北京市工商局,土地资源管理系对应国土资源部、北京市国土局、城市经济管理系对应北京市市容市政管委、城管局等,学院也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相继建立了30余个实习基地。因此,学院要求各系在大四时能够把同学们送到对口部门参加学习实践。例如,2013年6月28日北京市工商局丰台分局召开了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实习生欢迎会,分局副局长、学院副院长出席会议,会议由分局人教科科长主持,分局14个部门负责人和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2名学生参会。此次大学生实习活动,是丰台工商分局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合作共建“消费教育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简称“双基地”)活动的延续,旨在为大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岗位,帮助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培养大学生的工作能力。22名大学生分别在分局人教科、办公室、登记科、市场科、食品科、消保科、信息中心等14个部门实习。

参考文献:

[1]毛润政,肖湘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1,(4).

[2]何晓柯,王河江,陈国营.独立学院“胜任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现代物业,2012,(5).

[3]王丽梅,牟芳华.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实践,黑龙江教育,2012,(7).

[4]陈华平.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能力-需要-结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广西教育,2012,(10).

大二第一学期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 高职教育 培养

1、高职教育的目的及特点

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崇旨。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的使命,决定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核心,是高职教育职业性和就业性的根本保障。在高职院校中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毕业时获得立足社会的本领,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不被时代所淘汰,不因工作环境的变化而受到大的影响。

2、职业核心能力的意义及内涵

过去,人们传统的认为一个人只要掌握了一门技术就可以走遍天下,但是,站在今天,面对当下复杂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单纯的只做技术上要求明显不合时宜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工种的细分,各个行业都呈现出一个多元化,多分枝的发展态势。无数的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于社会。这些工作岗位特点鲜明,更新速度快,技术复合性强,知识涉及面广,智能化程度高。只有应变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的员工才能担当。那么如何培养一个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职场变化,满足行业需要,懂得学习方法,踏实而灵活的复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尤其是以工作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要解决的的问题。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岗位能力不同,它不随职业的变化或工作组织的改变而丧失,因此劳动者能够很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并在新环境中尽快的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不至于手足无措。

职业核心能力分为三个部分,基础核心能力: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拓展核心能力: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创新创业;延伸核心能力:领导力、执行力、个人与团队管理、礼仪训练、五常管理、心理平衡。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类似于基础教育,它具有广谱性、基础性。对于人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3、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开展

香港职训局所有的专业第一年不开设专业课程,只开设课程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内地部分本科院校也启用了这种模式,大一大二不分专业,大三才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专业分配。而高职教育由于学生上理论课的时间较短,实习期较长,所以可以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穿插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高职中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观念塑造和能力塑造。

3.1观念塑造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建设。新生进校第一学期往往对大学生活抱有无限憧憬,充满朝气,同时由于高中压力完全释放,所以心态放松但又过于自由,这时应当进行“收心”教育,让学生学习自我管理,规划好大学生涯,制定出学习计划。同时,可以适宜的引入拓展训练,加强学生间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学生们明白在大学里专业知识不是学习的全部内容,社会责任感和与人相处合作的技能同样重要。另一方面,挫折训练对于低年级学生也是必不可少的。刚进大学,有些同学感到现实中的大学生活和想象中有很大差距,感到很失望。这是十分正常的,毕竟每个人理想和期待不一样。另外,大学里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有些同学书本知识学得好,从小就是别人眼中的榜样,但到了大学,除了理论学习外,其他方面能力变得更为重要,这时某些同学就会感到黔驴技穷,有明显的挫败感,无比沮丧。同样,毕业生进入职场时也会遇到这样的困境,因此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中开展挫折训练能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正确的面对挫折,解决好问题。

观念塑造的下一阶段即引导学生进行人生定位和职业规划。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学生认清自我,抓住自身性格特点,找到优劣势,充分利用优点,尽量弥补缺点,调整学习重点,做好职业规划。培养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跟踪测试,评估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分析就业形势,共享就业信息,让学生学会主动把握机会,时时提醒自己“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能干什么?我还要做什么?”只有目标明确,行动才有方向,毕业时才会有正确的择业观。

3.2能力塑造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中除了在心态上树立意识外,能力的提升更为关键。课程中应当包括个人素养、团队训练、沟通能力、个人成长等内容,培养通用核心技能,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职业装备”。高职教育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高,学生在实践中既要掌握专业技能又能获得职业核心能力。因此核心能力课程与专业课程可以同时融合在实践中。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市场营销专业面对的是客户,如何与人沟通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能力之一。除相关理论学习外,可定期组织营销实训周活动,每学期安排一到两周时间进行营销基本技能训练,学生可在校内商务实训中心、电子商务实训室、财会实训室、商贸谈判实训室以及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模拟、仿真、全真的基本技能训练。通过实训周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管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思维判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经商道德规范,激发学习动机。

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造就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加技巧型人才是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新的模式,改革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将专业技能和核心能力有机融合起来,让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全面发展,获得可持续的职业能力,为几年后的择业、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备注:此论文为国家职业核心能力研究专项课题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袁年英.高职教育模式的共性与个性[j].职业教育,2012(1)9-10.

大二第一学期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扎根理论;高职生;学习动机

作者简介:丁佩芬(1976-),女,浙江奉化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王若明(1961-),女,浙江宁波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扎根理论的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之影响因素及激发机制研究”(编号:2015SCG250),主持人:丁佩芬。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8-0045-04

学习动机是推动、维持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并使之趋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部动力机制,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心理条件之一,也是决定学习质量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1]。因此,针对学习者的学情状况,有导向性地开展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激发策略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或质量提升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的意义。当前该项研究在我国已产生一些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学习动机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所针对的对象大多是基础教育或中职教育领域,由于高职学生学情所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使得个体间的学习效果差异明显,因此,为了提升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质量,开展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更具有现实挑战性和紧迫性。

当前,高职学生的生源情况普遍较复杂,主要包括:高考第三批录取的学生、一部分优秀中职毕业生、“3+2”五年一贯制学生、单考单招学生等等。复杂的生源导致了相对复杂的学情状况,即学生录取成绩总体较差、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个体间学情差异较大、学习动机明显不强等,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相对不浓,学习热情相对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效果不明显等特点。学习成绩是学习动机强弱的主要体现指标之一。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为例,从2014年第一学期学生参加期末考试的结果来看,参加本次期末考试的学生总共有3669人,其中需要学籍预警的学生有83人;达到退学边缘的学生有31人;因不及格学分达到退学条件的学生有5人;需要补考的学生达到 1225人次。以上数据充分显示,由于学习动机的缺乏,使得高职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难以保证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

而眼下高等职业教育更多关注的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注重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等,现有研究鲜有从受教育者自身因素来加以考虑,特别是很少从质性分析的角度对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及其激发机制的理论加以研究。面对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相对较弱所导致的教学质量与效率低下等问题,如何真正发掘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加以有效激发是当前高职教育研究所面临的新的挑战。

一、研究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

作为一种开放式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研究方法(grounded theory methodology)[2]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在广泛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比较,逐渐形成理论框架,其在数据分析上,具备一套严格的系统化分析程序,主要包括:产生概念并对资料进行逐级登入、对数据和概念进行反复比较、发展理论性概念并建立概念联系、理论抽样且系统地对资料进行编码以及理论建构等。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摆脱了传统理论研究中常见的“首先提出观点,然后论证观点”的演绎研究方法,这种演绎研究方法的最大不足在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结论在研究之前已经形成”的尴尬局面。而扎根理论研究与此不同,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机理,研究者参与到高职学生的学习环境中,采用介入式观察和非结构性访谈等获得数据的方法,系统、详细地描述、反思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抽象出理论并提升理论,是一种自下而上建立理论的方法[3]。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分析范式来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之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激发机制。具体来说,在广泛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数据、分析数据,进而提取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核心影响因素,然后再通过对学习动机核心影响因素的分析、比较、研究,最终提出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励机制。

(二)研究设置

1.研究对象的选择。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为采样集,挑选48名采访对象,其中,女生28名,男生20名,从大一、大二、大三选择人数依次为18,15,15人。所有访谈对象年龄均在19岁-22岁之间,其专业覆盖机电、计算机应用、旅游、电商、会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应用英语、国际贸易等9个专业。在第一阶段的研究中,随机性选择访谈对象,随后的第2-4阶段随着深入研究的需要,访谈对象的选取采用理论抽样法,选择学习动机相对较差的学生,以期找到影响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2.访谈内容的设置。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您感觉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有什么区别?

2)您对目前大学生活的学习环境感到满意吗?

3)您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是否对所选专业有所了解?并且是否感兴趣?

4)您有信心学好所选专业的所有课程吗?并且会为自己制定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吗?

5)当专业课程学习遇到困难时,您是否会为之付出努力,克服困难?

6)是否会和任课老师进行积极的交流,比如口头的、书面的,或者QQ等交流方式,您更倾向于哪一种交流方式?

7)您对老师设计的课堂教学感到满意吗?

8)您觉得一节课45分钟内有效的学习时间是多少分钟?

9)是否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

10)对老师布置的项目或作业得到老师认可或表扬时,是否能获得自我成就感?

11)在您看来,哪些因素更能提高您的学习积极性?

(三)研究步骤

基于扎根理论研究的数据分析范式,本文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的研究所达到的目的和参与访谈的对象如表1所示[4]。

各阶段详细研究过程说明如下:

(1)阶段1的数据采集以小组谈话和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创建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不高的表现、结果、原因和策略等4个初始类属的一系列代码;

(2)阶段2的数据采集采用半结构化的个别访谈形式,受访者回答与阶段一相同的11个问题,以及研究者围绕这些问题进一步思考。研究者每次只对一个类属进行深度分析,围绕着这一类属寻找相关关系;

(3)阶段3采用选择性译码,选择影响学习动机的核心类属,将类属之间彼此关联,建构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主要因素的初步范例模式;

(4)阶段4重在检验和解释阶段3中建立的范例模式,构建与范例模式相一致的影响高职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机制。

需要特别对阶段3的数据进行详细说明,如表2所示。

二、数据分析

(一)学习动机的范例模式

根据前述的研究步骤,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类、比较、分析,得到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范例模式如图1所示:影响因素的发掘促进激励机制的制定,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积极的学习结果,学习结果的好坏也能反馈式地协调激励机制的改进,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本研究将在第4阶段提炼与该范式一致的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并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

(二)学习动机的表现

高职生学习动机的表现具体体现在:(1)课堂自控能力弱。高职学生经常会有上课迟到、早退现象发生,且旷课现象也较为严重。课堂上玩手机、讲闲话现象较为严重。(2)作业不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随随便便完成甚至不完成,抄袭现象严重。(3)学习主动性差。学习上遇到困难,不会查资料,不询问老师,也不与同学探讨。(4)学习没有目标。因高考成绩不理想,高职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能力有一定自卑感,总认为自己学不好,更不会为自己制定一份短期或长期的学习计划,时时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结果分析

高职生学习动机所导致的学习结果有:(1)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不能非常好地适应专业相对应的岗位工作,在专业技能岗位上不能马上上手,或者说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岗位工作适应期。(2)部分学生中途退学。因为没有学习目标,不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在学习上不付出努力,导致部分学生中途退学,不能顺利完成学业。

(四)高职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身因素,教师因素,学习环境因素等三个方面。自身因素:主要是学习没有兴趣,对学习没有自信心,学习目标不明确,不会制定学习计划,元认识策略缺乏,以及缺少正确的归因观。教师因素: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管理不够严格;上完课就离开教室的现象较为普遍,缺少与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没有给学生布置有意义、具有适度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课堂教学方式设计不足以引起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重理论讲解轻实践操作;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等。学习环境因素:没有建立以岗位群为依托的学生职业体验实训中心,现有的教学资源不能很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同学之间缺少“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三、提高高职生学习动机的激励机制

(一)帮助高职学生提高元认识策略

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可以被学习者自我评估、自我监管和自我调节的,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高职学生要学会对自我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自我学习采取一定的监管和调节措施。当学习效果不明显时,高职学生就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为自己制定一份近期和远期的学习计划,并且根据专业课程的难易度来为自己制定一份时间管理表,这门课程较难的,就多花时间,若是简单的则少花时间。在学习过程中若遇到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查资料或者主动与老师交流,及时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学生只要主动学习,充分运用元认识策略,学习能力是一定会提高的。换句话说,成功的学生不一定是最聪明的学生,而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学习者。

(二)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归因观

大部分高职学生都没有树立正确的归因观。因为高考的失利而选读高职院校,他们把自己学习成绩上不去的原因归因为自己学习能力不强和考试难度太大这些内外因中的稳定因素。高职学生在学习归因上的不正确倾向,导致他们在学习上自暴自弃,缺乏行为的坚持性,形成恶性循环。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归因观,能有效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高职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应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或考试运气和机会不好这些内外因中的不稳定因素,从而增强自己今后努力学习的坚定性。高职学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上面,才会提高学习能力,进而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特点决定了高职课堂教学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高职教育的育人特点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之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高职教师要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应用项目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方式,提高高职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学习时间,从而提高并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构建特有的实践教学环境

高职教育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所以学校必须构建以岗位为依托的职业体验实训中心,以更好地满足实践教学和职业流程模拟教学的需要。高职学生只有在职场的真实情境模拟中学习,才会进一步提高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开展专业技能大比拼

高职院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专业技能大比拼,通过技能大比拼,突显出一部分专业功底扎实的“明星”学生,并给予表彰和奖励。营造专业技能比拼“你追我赶”的高职院校特有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伯黍.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20.

[2]费小冬.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J].公共行政评论,2008(3):23-36.

大二第一学期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习动机;听力教学;独立学院;现状调查

如何利用有限的听力课堂教学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能力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难题。除了所用教材高于学生接受能力之外,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听力学习动机不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为此,笔者在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英语专业中随机抽取76位学生做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独立学院英专生听力学习动机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点培养良好学习动机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和成就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听说的动机,从而有效地提高听力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听力的理解能力。

一、 独立学院英专生听力学习动机现状调查

独立学院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英语听力训练,进入大学开始接触听力课时,感到涉及到的听力内容较多,不知道方法。由于能听懂的内容很少,学生容易产生急躁的情绪。除此之外,不良的听力习惯、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不扎实、文化背景知识不足等等因素也会影响听力。

1、研究方法

根据笔者多年的听力一线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参考国内外著名学者设计的调查问卷,我设计了20个问题,对被试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和学习内在动机进行调查。这些问题均采用莱科特五级记分制,被试者在每个问题后的1-5个分级中选择1个与自己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答案。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其中问题1-10调查了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1-20调查了学生听力学习的内在动机结构。访谈则根据部分问卷上的问题,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20 名学生进行访谈。

2、研究对象

笔者在城建学院2009级和2010级英语专业学生中选取76名参与调查,其中男生20人,女生56人。尽管这两个年级的学生整体水平略有差异,但大一时的《英语初级听力》课程均为笔者所教,而且调查时间均为这两届学生大一第一学期的第一堂听力课,时隔一年但比较起来很有意义,所以研究对象有代表性、可比性。

3、数据的收集

在本学年和上一学年第一堂听力课前笔者分别给现在的大一新生和去年的大一新生发出调查表76份,回收76份,回收率为100 %, 其中有效答卷76份,有效率为100 %。

4、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表明,独立学校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较差,两届学生英语高考成绩平均分为78分,个体之间的差异较明显,如最高分(132分,09级学生)与最低分(52分,09级学生)相差80分,且大部分学生的高考分都在80分左右。26%的英专生听力学习动机比较消极,表示对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没有信心,认为可能性很小。甚至有学生说听力课是一座无法翻越的山峰,有听没有懂;22%的英专生表示对听力课完全提不起兴趣,只有7%的学生对听力兴趣浓厚,主观上想要学好英语听力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结果表明有高达58%的学生希望教师能一直或者经常帮助他们安排学习计划,同时只有7 %的学生完全不指望教师的帮助。这说明,不少学生仍然对英语专业听力课的学习感到茫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自己来自内蒙古或偏远的一些教学条件不好的县镇高中,学校没开设听力课,发音不准,害怕开口说英语,什么也听不懂,渐渐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凡是对听力学习缺乏兴趣的同学,往往没有明确目标,学习动机不强或者没有任何远景目标,学习缺乏主动性,而且甘于成绩平平,得过且过。

以上分析说明,在英专生听力课开始,教师应对学生灌输积极的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从一开始就让学生理解靠自主学习的英语专业学习策略与填鸭式的中学英语学习策略的区别,使学生真正懂得英语习得中输入( input ) 和输出(output) 的关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为一个人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其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越浓,学习动机就越明确,学习成绩也就越好。教师还应善于发现学生(尤其是差生) 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生而言,没有什么比得到教师的表扬更鼓舞人心了。

二、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独立学院英专生听力的学习动机现状不容乐观,如何培养和激发就成为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高的动机水平越来越取得很高的学业成绩,高的学业成绩反过来增强高的动机水平。当学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求知欲就会得到满足,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其原有的学习动机可得到进一步加强。而英语学习的成败除了学习环境、自身的语言能力以及教学方法外,还涉及到学生的情感因素。在学生的情感因素中,学习动机是决定英语成败的关键。

1、模拟听力场景,激发学习英语的热情

正确而又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形成和提高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采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生动方式,把学习英语的目的和现实生活的教育结合起来,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Listen to This 2 《学生用书》第二课第一部分,任务一的话题关于电影剪辑。笔者先让学生泛听一遍,了解主要内容,听力水平较高的学生能够完成大部分练习,但绝大部分学生仍不得要领。于是笔者拿出上学期拍的一段这个班级上课的视频文件,模拟听力材料中所说的步骤,重新演绎一遍电影剪辑的过程。学生看着自己的视频被编辑成电影,原本沉闷的课堂瞬间发生质的变化,热闹非常,学生拿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认真去听、去记,一起合作完成了全部练习。虽然步骤繁琐,时间多用了一些,但是课堂效果非常好,学生非常喜欢,而且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被点燃后,整节课的学习状态一直很好。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行启发式教学

“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是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小而具体新颖有趣要有适当难度,要想解决的问题寓于学生实际所掌握的基础上,造成心理上的“悬念”。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前,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大力提倡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帮助学生学到新的东西,扩大其认知结构,让学生能够更清楚自己已有的概念,并检验与别人不同的概念加以重新构建。

实行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或观念,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景是启发式教学的表现,但不是全部。单纯的放录音,提问和解答使得听力课堂呆板、沉闷,学生易产生困顿、厌学情绪。Listen to this第一册,第二册有的课文内容枯燥无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删减,拣择集逻辑性、系统性、趣味性更强的教学内容,结合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但在精神上获得满足,更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和学生生活相关或有一定联系的话题或联系更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使学生处于“欲罢不能”的学习境地。可见,教学内容与方法与学习动机的培养关系密切。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夯实自己的专业技能、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及时反馈,鞭策学生发奋学习

听力课堂中笔者通常先让学生泛听一遍听力材料,然后运用一切方法简化听力材料的难度。根据独立学院英专生基础薄弱的客观现实,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适当降低目标难度,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我认同感。比如将整段的听写简化为复合式听写,并在重要位置停顿请学生复述重要内容。对额外的复述练习进行评分并让学生及时了解评分结果,看到自己解答问题的正确与错误,以及学习成绩的好坏,都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研究表明,学习结果的反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或者鞭策学生发奋努力。例如,教师给学生积极鼓励的评语,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养成和学业成绩的提高,尤其对于常年徘徊在英语大门之外的部分后进生来说,一句鼓励性的评价能使他学习兴趣高涨并持续努力,因此及时的反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适当开展竞赛活动,利用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手段。许多研究表明,在竞赛过程中,人们树立威信的动机或自尊与成就的需要极为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大增强,与没有比赛的情况相比,学习英语的效率有很大提高。在听力课堂上竞赛的形式多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某一部分练习。这就要求小组每一位成员有力出力,全力以赴赢得集体的荣誉。结合有效的奖惩,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对于那些完全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来说,利用外在动机引发其学习活动还是十分必要的。

5、提升个人魅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营造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再大的学习热情都会被老师一句不分青红皂白的问责冷却殆尽。访谈中,全部受访对象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学生是先喜欢一位老师,从而喜欢这位老师的课。大学里的师生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更不再是天平的两端,此消彼长。应该是以提高学习成绩为目的的、引领者与追随者、亦师亦友的统一关系。独立学院教师的年轻化和模糊的师生界限正好说明了这一点。提升个人魅力,合理运用幽默,从学生角度出发,将心比心地共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 Gardner, R. C., & Lambert, W. E.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 . Rowley, Mass. : Newbury House , 1972.

[2] Tremblay, P. F. , & Gardner , R. C. Expanding the motivation construct in language learning[J] .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9/ 4: 505 - 520, 1995.

[3] Zhou , Y. Social2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language learning[A]. In Xu Guozhang (ed.) EL T in China

[4] 丰玉芳,唐晓岩.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

[5] 刘书林. 论动机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J ]. 外语论坛,2001,(1) .

[6] 罗忠民,何高大.大学生英语学习态度与策略的调查报告[J].教学研究,2007(5).

[7] 胡壮麟.大学英语教程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9).

[8] 秦晓晴,文秋芳.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