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对孩子的爱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故事背景;心理;感想

故事背景:今年我们班转进一个学生。他,一个高高帅帅的小男孩,有着白净的皮肤,就是这样一个男孩,他的入学故事,以及在接下来的一段相处的时间里所发生的一些事,着实让我有种凝噎的感觉,想问问孩子为什么会如此受伤,面对这些的同时也让我犯了难,在这里我把它拿出来在教育专家们面前晒晒,希望能引起家长及专家们的关注和共鸣。以下便是他的故事,不过我想说,与其说是他的故事,不如说是他的遭遇!

入学前的故事:男孩的父母在他较小的时候就离异了,后来他就一直跟随父亲在上海生活、读书。再后来父亲也再婚了,又生了个小弟弟,他所受到的关爱可想而知了,正因为如此,孩子在今年的春节过后硬是不愿随父亲上海去读书。但为了让他接受到更良好的教育,他的妈妈于是把他骗到了上海,而且趁着孩子睡觉的时候悄然离开了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他居然用妈妈给的钱自己从上海跑到了西周外婆家,进门的霎那间,孩子正看见妈妈在为他的失踪而担心流泪,顿时母子相拥而哭,孩子也因此决心一定要在西周好好学习,不给妈妈丢脸。被震撼之余,想这所发生的一切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应该去承担和面对的吗?

入学后的心理:我要看到妈妈才来上课

可是开学上课没几天,他就没来上课了,于是我打电话询问,原来是因为妈妈昨天没从宁波回来,他要等看到妈妈才来上课。这样的回答好让人吃惊啊!找他来谈话,告诉他妈妈是爱他的,老师没有骗他,因为老师也是一位妈妈,有这样的亲身感受,妈妈没有理由不要他,请他放心,告诉他他在妈妈的心中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有什么话可以跟妈妈好好沟通,真想妈妈了也可以给她打个电话·····。接下来我又打电话跟孩子的妈妈进行沟通,告诉他要好好的跟孩子做思想工作,不能骗他,他现在已经能分辨一些是非真假了,骗他反而更增加了他的心里负担,更加害怕你不要他了,因为孩子时时刻刻都在想着你,时时刻刻都在害怕妈妈不要他,长期让孩子处于这种恐惧的心理阴影之下,势必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极其不利,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更加没有心思去静心学习了,更不用说有着同龄孩子一样的快乐。身在学校,心却在想着我的妈妈是不是又要离开我了,晚上呢,肯定也睡不好,想着是不是等我睡着了,妈妈会把我送到爸爸那儿去等等,因为上次就是这样把他骗上去的。这样的孩子怎么能好好生活呢,幼小的身体和心灵又怎么能健康呢?······。通过与孩子的妈妈耐心的沟通以后,孩子的妈妈也深刻的意识到自己处理孩子事情时的粗糙。

我要回家拿作业(2012年3月21日)

记得那天上午上完第二节课,孩子跑到我办公室,说他今天数学作业本没带,于是我说,那我打电话给你妈妈,叫她帮你送过来,可他妈却没有接电话。这时孩子的脸马上沉了下来,就跟我说那中午我要去外婆家吃饭,直觉告诉我,事情不对劲了,这时我意识到他是担心妈妈了,而不是真正为了拿作业本去的,我站起身来拉着他的手问:是不是又想妈妈了,他怯生生的点了点头,并把事情的原因告诉了我:说现在他妈妈在县城(丹城)开了一家网店,说好每周三都要来西周看他,可因为忙所以没有做到,当对方没接电话时,他又开始担心妈妈是不是到宁波去了,不要他了,所以想回外婆家看个究竟。孩子由此变得多愁善感,变得多疑多虑了!

孩子的日记

他还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又和爸爸在一起了,可他总是出去打牌、搓麻将,害得我成天都要跟着那个后妈在一起,我非常讨厌她,恨不得将她碎尸万段,因为都是她的出现,才让我的爸爸妈妈离婚。”“我现在在西周读书了,感觉自己有时又思念着爸爸,所以我真想大声说:“你们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在一起啊!”······。孩子心系魂绕的家庭团圆,一直是他最大的愿望,可此时此刻,我似乎看到一个孩子愿望破碎时心灵滴血的样子!想到此时,我的视线模糊了,眼泪不由的流了出来,为眼前这个男孩的遭遇感到悲叹和无比的怜悯!

事情发生后我的感想

上面只是我们班遭受父母离异的其中一个让人刻骨铭心的案例而已,他们父母的离异给孩子的心灵已造成了莫大的伤害,所以平时对班级里遭遇父母离异的孩子也更是多了一份关心和爱护,要让他们受伤的心灵能在班级里得到慰藉。作为他们的班主任老师,我对他们家庭的破裂,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但为了让班级里更多的孩子能不经受这样的命运,我经常在家长会上拿出一些身边鲜活而又充满悲彩的案例来劝慰家长,以便能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让他们意识到作为一个家长,作为孩子的父母,有义务有责任去维护一个家庭的完整,有义务有责任去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心理港湾,让他们意识到家庭的和睦对孩子身体上和心理上健康的重要性!也更要让他们意识到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往往都是离不开幸福完整的家庭。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我甚至不惜危言耸听!

有人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传授他们知识以外,维护好每一个幼小的心灵,和家长们一起共同把爱的阳光洒满每个孩子的心田也是我们班主任老师责无旁贷的!我多么希望班级里的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多么希望他们都能拥有一片培育他们成长的“幸福沃土”,多么希望围绕他们的

参考文献:

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第2篇

但现实中,相当多的孩子只知道接受父母、长辈的爱,而不懂得对父母也应关爱、感恩。探究孩子不懂得爱与感恩的源头与家庭教育存在的失误密不可分。在家庭中如何有针对地引导孩子学会爱、学会感恩,我认为,必须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通过多种有效的形式,言传身教,并持之以恒。

一、打造孩子的爱心世界

父母一味地凡事包办,有求必应的溺爱,使孩子们有一种总吃蜂蜜不觉甜的感觉。由于引导上的失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私、狭隘与麻木也随之滋生,面对任何事情,他们都不再有心灵的感动。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打造孩子的爱心世界,让她们学会感动、学会感恩。父母应经常向孩子灌输:“不论父母还是别人,为你做一些事情都不是应该的,而是相互的,你不要心安理得,而要感激他们,并尽可能帮助他们。”“自私、冷酷,没有爱心的孩子是可耻的。”“老师教给你文化知识,你要感激,同学为你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你也要感谢。”当父母把“鱼头、鱼尾巴”留给自己,把“鲜美的鱼肉”让给孩子的同时,一定要告诉孩子:“妈妈也爱吃鱼肉,但妈妈爱你,为了让你多吃点儿,把它让给你吃。”

二、让孩子理解、感受父母的艰辛

不少孩子聚在一起,往往吹嘘自己的父母地位怎么显赫、怎么日进斗金,却不愿讲起父母真实的工作状况。事实上,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从事着怎样的工作,更不知道父母的钱来之不易。因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来之不易。父母可以把孩子带到工作现场,让其亲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艰辛,还可以让孩子适当地参与父母的劳动,以加深体会。休假日,父母和孩子还可以角色互换,让孩子当一天家,为家尽一份力,如买菜、做家务等,感受做父母的辛苦。这样,孩子理解了父母的艰辛、感受了父母的艰辛,他会开始懂得要关爱父母、懂得对父母感恩。

三、从小事入手培养孩子有爱心的行为习惯

《新三字经》里说:“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汉朝因孝敬父母而闻名的孩子黄香表达对父亲的爱心,体现在“温席”等小事上。在日常生活中,小事最能表达孝心、爱心。因此,对孩子爱心的培养也应从细微处入手。父母可以要求孩子每天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给父母捶一次背;当父母生病时,孩子应主动照顾,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父母生日或节日时,为父母献上一首歌,或是亲自制作一件小礼物;孩子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摆摆碗筷……其实,只有让小孩子更多地参与家庭事务的机会,久而久之,才可能培养出孩子的爱和感恩之情,才能使爱和感恩之情在孩子身上扎根。

四、父母要言传身教熏陶孩子

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相信大家都看过,当一位母亲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为妈妈洗完脚,疲惫地回到房间时,他的儿子正端了一脸盆水来为自己洗脚,这位母亲会心地笑了。

反之,父母对孩子、祖辈不尊重、不感激、不孝敬,乃至逃避赡养义务、虐待及遗弃老人,也会扭曲孩子的心灵,现实生活中的诸多事例证明,一个生活在不懂得爱与感恩的家庭里的孩子,无法

自觉养成爱与感恩之心。因此,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在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样,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渐养成关爱父母、感激父母、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五、让孩子感到爱和感恩的幸福

爱和感恩只有在融洽的氛围中,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在爱心的驱使下,才会慢慢地养成。因此,一旦孩子表达了爱和感恩之情,父母应该及时表现出欣慰和满足,必要时还要给予必要地鼓励,让孩子觉得爱和感恩的表达非常值得、非常快乐、非常幸福。

一位老师在母亲节那天教育孩子要爱自己的妈妈,要学会感恩,并给孩子布置了一项作业:对妈妈说一句“母亲节快乐”的祝福,并为妈妈做件事。一个孩子回到家鼓足勇气对妈妈说:“妈妈,母亲节快乐!”可是这位妈妈愣了一下,居然说:“快去写作业!”可想而知,孩子爱的表达没有得到肯定,这个孩子的爱心就这样被扼杀了。而另一位妈妈听了孩子的祝福,立即露出幸福的笑容,

说:“谢谢你的祝福,妈妈真高兴!”孩子听了同样也很高兴,立刻端了洗脚水为妈妈洗脚,妈妈满脸幸福地说:“我的女儿长大了,懂事了!”孩子听了妈妈的表扬,觉得自己的所做非常值得、非常快乐,并表示还要为妈妈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呀,孩子若能怀着满腔幸福一次次地表达爱和感恩,那么离这种情感的最终形成也就为期不远了。

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第3篇

《爱我你就抱抱我》是201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的热门歌曲,由于它节奏明快,具有时代感,一下就被人们所熟知。这首歌的作者彭野谈起创作缘由时说道:“孩子们最需要什么?当我问我的孩子需要什么奖励时,她说需要我多陪她玩一天!这对我触动很大……其实孩子更需要的是亲情。家长多陪陪孩子、多亲亲孩子、多夸夸孩子、多抱抱孩子,这是世界上最廉价也是最珍贵的奖励。”

2.对本首儿歌的诠释

从本首歌看当今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从歌曲可以看出,很多家长不懂得如何爱自己的孩子。有的家庭条件很好,但家长总以为给孩子多买一些玩具,买一些好吃的、好穿的,就是给孩子“爱”了;有的家庭条件差一些,家长整天为生计奔波,只有周末或者节假日才跟孩子在一起,能陪着孩子就算是爱孩子了。这些父母只注意到了孩子“外在”的需求,而忽视了他们“内在”的需求,也就是精神上、情感上的需求。

孩子眼里的“爱”。正如歌词所写:“妈妈总是对我说,爸爸妈妈最爱我。我却总是不明白,爱是什么。”其实,孩子眼里的“爱”就是陪陪他们,抱抱他们,亲亲他们,夸夸他们。

孩子期待父母多陪陪他们。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除了期待父母跟他们有和谐、民主的亲子关系外,还希望有玩伴关系。所以父母应成为孩子的玩伴,把自己当成大孩子融入孩子的生活,并不仅仅是陪同。比如看电视时,父母不仅要陪孩子看,跟他们一起乐、一起悲,而且对于节目,还可以告诉孩子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在探讨中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孩子还期待父母多抱抱他们。这里的“抱”并非走路时怕孩子累、摔跤时怕孩子痛的一种抱,而是在孩子受到委屈或者得到表扬时的拥抱,是一种关爱、鼓励和肯定的拥抱。

孩子希望父母多亲亲他们。动作所传达的情感有时远超语言。比如,当孩子受委屈时,你亲亲孩子,他们就会得到一种安全感;当你出差回来时,你亲亲孩子,他们就会得到一种弥补感。

孩子还希望父母多夸夸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但这也容易导致家长对孩子不切实际的要求。孩子稍有不足,一些家长就会不满,甚至会责骂孩子。其实,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夸奖,因为通过夸奖良好行为,可以让孩子理解行为的内在意义,从而逐渐获得成长的内在动机。这也是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提高自我认知和肯定的方式之一。

3.歌曲对当今亲子关系的呼唤

要认识到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亲子关系本身的形成和发展状况是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最早范例,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以及处理争端的方式,影响到孩子与同伴和师长交往的风格及其在相互关系中的地位。父母通过与孩子的交往,训练并示范了儿童获取人际交往的能力,从而对孩子人格发展的方方面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亲子关系和早期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与主要动因,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要用更多的方式表达爱。孩子尚未成熟,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或许他们要求父母对他们的爱还停留在“物质”的水平上,但家长们却要跳出通过“物质”表达关爱的重围,尝试用更多的方式去表达对孩子的爱。比如,当孩子过生日时,不要一味地把昂贵的生日蛋糕和玩具送给孩子,其实,我们可以带他们去看一场电影,或者去一次郊游,或者亲自制作一张卡片、一个玩具,等等。要学会通过创设一定的活动情景,让孩子感知自己在长大,感知父母对自己的爱。

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第4篇

身体接触

学龄前的孩子非常喜欢爸妈贴心的拥抱,比如有的孩子很喜欢睡前让家长进行背部按摩,就算他的精力依旧很旺盛,但按摩带来的舒服的感觉,还是能让孩子满足地入睡,而且能感受到父母很爱他。当早晨离开孩子的时候,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会让孩子一天都充满安全感。当孩子向你诉说在幼儿园受到的“委屈”时,及时给他一个拥抱,能帮孩子重新建立与人互动的信心。

肯定的语言

这些语言包括亲切和关爱、赞美、鼓励、引导的话。父母要记住,你的怒气是孩子最大的敌人,越是忍不住将怒气发泄在孩子身上,结果越会塑造一个反抗父母的孩子。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说一些尖锐的话时,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孩子不会从你呵斥的语言中明白他到底该怎么做,而是将你的这种行为深深地记在脑海里。肯定的言语,才会更正面地温暖孩子的心,鼓励他向前进。

安排共处时刻

有时孩子很多捣蛋的行为,其实只是为了能得到父母的注目和关心,这个时候,“注意他”就是父母满足孩子爱的需求的最好方式。花时间精心地陪伴孩子,它所传达的讯息是“你很重要,我喜欢和你在一起”,这会让孩子觉得他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因为他拥有父母无私的爱,能强化亲子间的情感。

给孩子礼物

有时孩子会很满足地向同伴展示爸爸妈妈给他的礼物。在特定的时刻(如孩子的生日、一些值得庆祝的节日),或是孩子有不错的表现时,给孩子礼物也是爱他的一种具体表现,这个时候,父母的给予和孩子的接受都是爱的有力方式。给孩子挑选礼物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价格昂贵,而是要考虑:这个礼物适合我的孩子吗?它能带给孩子快乐吗?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你给孩子的心意,是多少金钱都不能衡量的。

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第5篇

当我刚刚走上教师这个岗位的时候,我特别高兴,因为我拥有了好多人都梦寐以求并受人尊敬的职业,同时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当朋友,亲戚们说,老师都懂的教育自己的孩子,我在暗暗自喜。当我参加了濮阳县第二期家庭讲师后,我哭了,哭我的无知,哭我的自大,哭我的可怜。原来在教育面前,我并不富有,只是一个临街乞讨的乞丐。我懂得教育我的学生,我却不懂得教育我的孩子,因为在生活中,人有很多角色,我却只记住了教师这个角色,忘记了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孩子回到家,他本想享受一下母亲的呵护和关心,却只是受到教师对孩子的教育。试想你是那个孩子,你能不崩溃,能不叛逆吗?可见,孩子叛逆,是家长逼出来的。作为老师的我,为了自己的学生和孩子,更需要学习家庭教育。下面我就谈谈这几天学习家庭教育的心得。

我们知道,任何职业都有上岗证,但“家长”的“职业”没有。而且一旦上岗,永远不会因为不合格而下岗,辞不了职,也退不了休。任何产品都有说明书有,但孩子没有。一对没有上岗证的父母,教育着没有任何说明书的孩子,这就是目前亲子教育的现实。这也许正是我们付出一些惨重代价的原因吧?简单的把孩子养大,动物与生俱来的本能。复杂的把孩子养大,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还必须成功。这要求家长既要有责任心,还要懂教育。

首先,了解世界发展的趋势,跟上教育发展的形势。我们来看看教育的现状,现在的孩子是很难教育的,整个世界都在提倡提前消费,刺激消费,确实跟之前的计划消费相比,大大的提高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国民都消费疯了,整个社会都很浮躁,都在攀比。这只能说中国的教育发展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对此,中国的教育体制必须改。虽说早就提倡素质教育,但是高唱素质教育的口号,应试教育却做得扎扎实实。所以这个艰巨任务就落在了我们这辈家长及教师身上。

再看,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我们来看看孩子们的现状,信息时代动摇了父母的权威地位。独生子女时代给教育带来挑战;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匮乏;社会多元,随时面对选择;性发育提前,性教育滞后;应试教育带来巨大压力。所以我们总说孩子叛逆,其实是家长没有跟孩子一同成长导致的。因此需要家长写孩子成长日记,不断反思,多与孩子沟通,这样才不至于落后。

面对世界的发展和孩子的成长规律,这就需要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理念时,遵循以下几点:

1. 爱

李琳曦教授曾说过,人是不会被改变的,除非感受到爱与关怀。可见,爱是家庭教育的开始。那么什么是爱,家长又该如何去爱?

爱是一门学问,爱是一门艺术,爱是需要学习和培养的一种能力。先获得这种能力,然后再把这种能力转化为智慧,因为爱是需要智慧的。这种转化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尝试,总结经验,内化为家庭教育的智慧。

爱是平等的爱,不是居高临下的爱。只有平等,孩子跟父母才能畅所欲言,父母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成为孩子的朋友。居高临下的爱,只能适得其反。

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无条件的,凡是有条件的爱都是“假爱”。这里说的“假爱”,不是说父母装出来的爱,而是家长不知道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表达自己的爱。所以要做到真爱,除了要付出真心的爱,还要懂得表达爱的正确方法。例如:大部分家长都会关心孩子的学习,好多家长一到期末考试就会说,如果这次考多少分,就会得到什么奖励之类的话。关心孩子学习是爱孩子的表现,但是这种做法是有条件的爱,会让孩子觉得是在为父母考试。孩子并没有感受到这种爱,反而让孩子认为父母只爱他们自己。

爱是由被爱方决定的,就是当你爱别人时,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爱,同时也能获得别人对你的爱,总之只有被爱方接受爱感受爱并付出爱,才是一份完整的爱。因此你当付出了爱,对方没有感受到时,你就应该反思,你付出爱的方式对不对。

爱不是溺爱。溺是淹没的意思。试想你的爱就像水,你把孩子淹没在水里,这时孩子就会在水里挣扎,但是你还是不停地把孩子往水里按压。其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孩子被淹死在水里;另一种结果是孩子挣扎出水面后,一定会报复那个把他按在水里的人。看看今天的富二代们,他们是溺爱最典型的牺牲品。

2.尊重

尊重孩子的人格,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积极心态。孩子只有受到父母尊重,才会尊重父母,相信父母,与父母亲近,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这样你的家庭教育才能实施。

例如:一次婚宴上,有两个母亲都带着10岁左右的女儿。当婚礼还在进行,婚宴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两个女孩几乎同时伸手去拈桌上的菜吃。母亲甲:悄悄地拉了拉女儿的后衣襟。母亲乙:用筷子敲女儿伸出的手。同样问题,不同动作,不同结果。母亲甲,尊重孩子,朋友般的提醒。母亲乙,家长式教训,伤孩子自尊。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家庭教育就在我们的动作中。人类最不能伤害的就是自尊。一流孩子用眼神教,二流孩子用语言教,三流孩子用棍棒教。所以在在家庭教育中,多与孩子用眼神交流,鼓励的眼神,欣赏的眼神,信任的眼神等等;少用言语进行唠叨型教育,孩子们的要求不高,只希望家长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上静静的倾听,然后给他们一个安慰的拥抱;杜绝用棍棒教育。如果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你打骂了孩子,那么你的家庭教育就已经失败了。

3.接纳

孩子需要理解,需要无条件的接纳。理解的前提是了解,了解的前提是尊重。我们不仅要接纳孩子的优点,还要接纳孩子的缺点。著名诗人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学习好的孩子需要爱,学习不好有问题的孩子更需要爱,更加需要家长的理解和包容。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例如:家长宋说,我和三个好朋友经常带孩子一块玩,我儿子好多时候不如其他孩子表现好,比如背古诗、识字,人家都会他不会,每次我都气得打孩子,打完后孩子哭,我也心痛得抱着孩子一起哭。我的儿子是不是有毛病?我该怎么教育我的孩子?(来访者的儿子3岁半,另三个孩子一男两女,最小四岁,最大四岁半。)在这案例中,家长宋不懂孩子的成长规律,盲目攀比,过高期望,虚荣心强,方法粗暴。首先应该接纳孩子的不足,孩子身上出了问题,然后再从家长身上找原因。先改变家长,再改变孩子。因为李琳曦教授曾说过,接纳是改变的开始,谁痛苦谁先改变。

4.信任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信任孩子,还要取得孩子的信任。这样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孩子与家长平等沟通,达到和谐的亲子关系。

例如:因星期日下午儿子不上学,便和同学一块儿进午餐,三点左右才回家。到四点多钟,老公说:“儿子没有休息,在玩电脑。”我说:“不会吧,一般情况下星期六晚上玩过了,星期日下午就不玩了,洗洗澡就休息。”老公说:“我怎么听到电脑的声音?我要跟他谈谈。”这时我心中也不愉快。一会儿,老公忍不住了,就敲了敲书房的门,婉转地说:“儿子,你不洗澡吗?”儿子说:“不洗。”大约过了三十分钟,我又说:“你不休息吗。”儿子这时生气地说:“正在休息,在我房里,楼上的响声让我无法休息,我只好到书房休息了。”我感到儿子向我发脾气,我也很生气。五点四十,他起床吃晚饭。我说:“楼上的响声让你无法休息,是吗?你爸问你是否洗澡,我让你休息,影响了休息,很发急,是吧!”儿子说:“虚伪、虚伪、你们真虚伪!你们还不是认为我在房间玩电脑,旁敲侧击,你们直说不行了吗?”我不好意思地辩解:“我主要是认为你平时学习紧张,睡眠不足,心疼你,想让你多休息。”在这个案例中,父母虽然没有直接说儿子在玩电脑,但实际上是怀疑儿子玩电脑,让儿子有了被误解的感觉,所以,儿子很有情绪。我们这种做法是对孩子不信任的表现,是很容易刺伤孩子自尊心的,因此,误判不如不判。

5.赞赏

父母应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放大这些优点。父母应以欣赏的眼光评价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提升孩子的自我成就感。

例如:小学三年级小宋在写英语作业。我上前一看,小宋掩盖住不让我看。我说:“我不会英语,我想让你当我的老师,教我学英语。”这时他才让我看。我翻开本子就找他写得漂亮的单词,夸他写得漂亮,并让他教我读单词。小宋既高兴又认真的教我读单词,俨然一个小老师的形象,甚是可爱。大夫在旁边一边忙自己的事,一边听我们的谈话。谁知,这时宋大夫说:“这孩子太费劲,如果不调皮捣蛋,写得还可以。”小宋听后向父亲努努嘴,并“哼”了一声,不高兴地合上了作业本,不再教我读单词了,良好的氛围被父亲的一句话破坏了。这个案例中的“我”是一个懂得赞赏孩子的人,“我”通过向孩子示弱,使孩子感到在“我”面前他是一个强者,找到了自信,同时也是对我信任,从而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但是父亲的话,不仅摧毁了小宋在我心中的形象,还打击了孩子的自信,更有甚者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同时,也抹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父母们要相信:没有笨孩子,只有潜能尚未开发出来的孩子,只要父母看重自己的孩子,懂得赞赏自己的孩子,就会让蒙尘的金子闪光!

6.责任心

三字经上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所以教育必须有责任心。没有管教的教育,没有约束的教育是伪教育。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绝不能姑息纵容不能顺其自然,放任自流,要严加管教。

7.时间

和谐的亲子关系,源于真诚平等的沟通,沟通需要充足的时间。时间不仅要充足,还要提高时间的质量,父母要充分运用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

以上几点是家庭教育过程中必须注意的。

教育是一个生命换醒另一个生命,是启发孩子内在的动力,挖掘孩子的潜能,帮助孩子自我成长。不是靠父母的推与拉来教育孩子的。正像一辆要前进的汽车,必须首先启动发动机,只靠外力推车,既费劲又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