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剪纸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团花剪纸简介
团花是中国剪纸历史最悠久、运用率最广泛的一种形式。
团花剪纸是黄河三角洲地区民间剪纸艺术的一朵奇葩,其历史悠久,组织形式和谐,内容上多以谐音、隐喻象征来表达,生活中常用于人生礼仪,其深刻内涵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天合之美特征。
新疆古墓中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五幅我国最早的剪纸实物,就是团花造型。
人们常用“花好月圆”、“合家团圆”等对圆形作隐喻。圆形剪纸纹样,在人们的心目中,象征着圆满完整、十全十美、吉祥如意。团花用途广泛,年节的窗花、婚礼的喜花、贺礼的礼花、甚至现代舞台装饰中都有它的身影。 团花重在一个“团”字。
导语:剪纸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技艺,学起来也不难。今天在此介绍个超简单三瓣花儿童剪纸,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三瓣花朵剪纸教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剪纸教程: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教育;价值;意义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体,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重要指导内容,由此可见幼儿在幼儿园所玩的游戏的重要性。目前幼儿园为了追求现代化教育的理念,通常选用一些新奇的材料及玩具来进行游戏,并且内容也较为新颖。而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民间的适合儿童的游戏反而不再受太多的关注。儿童民间游戏具有的特点为流传广、简单易学、趣味性足、内容健康等特点,因此在实际的幼儿教育活动中,应多注重儿童民间游戏的应用。
一、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应用中的现状考量
民间游戏内容丰富多彩,但在声、光、电伴随的高科技的玩具和游戏的冲击下,以及部分儿童民间游戏受场所的限制(如跳方格、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等),使儿童民间游戏的空间受到不断挤压,民间游戏濒临失传的边界。儿童民间游戏大多利用的是乡土资源,而大部分幼儿园自然物极少,因此阻碍了民间游戏的常态化开展,大多都仅限于一些幼儿园在短时间的运用,穿插在体育教学、音乐教学、社会教学活动中,同时有些儿童民间游戏韵器材准备起来较难,不能为每个班级配备材料,不便在全园推广,部分民间游戏具有竞技性的特点(如斗鸡、玩弹弓等),游戏材料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可能伤及幼儿自身或同伴,这也使部分幼儿园尽量少玩或干脆不玩这类民间游戏。
二、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应用中的价值及意义
1、发挥启蒙教育作用,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
幼儿期是孩子智力开发和社会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启蒙教育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和社会认同感,游戏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认知发展、思维能力的培育起着重要作用。民间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出历史的演变,其在历史文明的进程中不断发展,这些民间游戏糅合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及思想观念,其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体现,不同地区有不同民间游戏,这些游戏有时还含有许多大自然或者社会的常识,还有的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多方面,可以有效丰富幼儿的社会认知力。
讲故事、演节目类的游戏,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开发思维类的游戏,大大拓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所以,游戏的过程表现为智力发展的关键的特殊过程。幼儿参与游戏的过程成为知识得以巩固和丰富的过程,随着游戏的开展,幼儿的知识水平渐渐提高,民间游戏进行的过程,更是孩子熟悉社会环境,学会生活,学会相处的过程。通过游戏,孩子潜移默化地认同游戏中所传达出的种种社会价值观念,促进知识更加丰富,认知能力随之发展。
2、锻炼幼儿身体,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点部分,在幼儿教育中不只是对幼儿的知识进行培养,还要保证幼儿的身体素质可以得到锻炼。而儿童民间游戏有许多都是需要儿童利用跑、跳等动作进行的,因此幼儿在玩游戏的时候可以很好的锻炼其四肢、体力及敏捷度,并且在一些游戏中需要幼儿进行快速的反应,这样可以有效的锻炼其思维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等,在这种状态下幼儿处于一种身体与大脑都很活跃的状态,使其身体可以得到健康的发展。
跳跃、奔跑类(如跳绳、官兵抓强盗等)的游戏可加强幼儿呼吸、循环等系统的活动,并增强弹跳能力,使骨骼肌肉得到健康发育;益智、平衡类(如打弹子、滚铁环、转陀螺等)的游戏能使幼儿的手脚协调,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一方面能够训练幼儿的协调性,又能训练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表演、艺术类(丢手绢、捏泥巴、剪纸等)的游戏能够促进幼儿体验游戏带来的愉悦欢快情绪,发展了幼儿的表现力、审美观、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儿童肌体免疫力。儿童民间游戏在锻炼孩子的体能,培养其全面发展,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方面价值明显。
3、增强幼儿自信心和团队意识,培养幼儿良好品质
幼儿期是人生性格的发展形成所经过的第一个重要阶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幼儿期养成的性格,使其以后对人生的态度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儿童民间游戏开展的过程是幼儿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和积极情感的过程,民间游戏可以调动幼儿的良好情绪,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团队意识、品质意志和心理素质。
孩子们在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反复感知、体验、模仿角色,将自身融入游戏中并遵守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维持游戏顺利进行,有时为了游戏能取得成功,孩子们往往需要学会自己制定或是商量游戏进程、协商解决争议的内容,学会自己解决游戏中遇到的突发事件,不断使自己的调控能力提高,克制自我中心感,体验与小伙伴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等。这些过程恰好促使孩子形成许多亲社会行为,在潜移默化中会学到团结互助、分享合作、谦让顽强等良好品质。民间传统游戏中的竞争与挑战,使孩子们在游戏中有成功或失败的体验,这些需要孩子们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矫正娇惯、任性、独尊的不良习性,有助于在游戏中逐渐形成有益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儿童民间游戏并不是老旧、落后的东西,其所具有的趣味性、益智性、实用性等特点可以帮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儿童民间游戏,并设立相应的游戏场所,为幼儿提供游戏材料,使其可以充分感受到民间游戏的乐趣。儿童民间游戏不只体现出其娱乐性质,其还可以展现出民间的传统文化,使幼儿在游戏中接受文化的传承,有着一定的社会意义及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反思;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4-0024-1.5
一、对前人的反思
(一)外在严厉的棍棒教育
传统的儿童教育主要在家庭进行,颜之推认为,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教育时父母应该严肃地对待儿童教育,树立威严,严加督训,“使为则为,使止则止”。为了达到教育目的,不论是怒责还是鞭笞,只要有效的手段都是可以采用的。
对儿童实行严厉的教育反思:看来颜之推希望儿童及早接受教育,非常之心切,联系我们当今教育一句很流行的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应及早让孩子受教育,但这种观念背后……这是在为孩子自己加砝码吗,还是为了维护大人世界……
颜之推的这种教育方法明显是一种把儿童视为奴隶。在我国古代,“僮”是“童”的本字,原意指奴仆、奴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为忠孝。也就是颜之推所说的“使为则为,使止则止”。完全忽视儿童的人性,把儿童看作是维护自己以及家族的材料。但是现今社会许多父母视自己的孩子为小祖宗,无原则的偏爱儿童,最终确实为其招来祸害。台湾的一位教授曾仕强说,宠爱孩子是父母的不幸。历史和现实的反差很大,但是结果是一样的孩子不是被压抑的没有地位,就是被抬的没有地位。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是,儿童连一个合理正确的地位都没有,或是都不知道,即使掌握了为人处世的道理,掌握了可以立的资本,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子又有什么用。意愿和效果相反,这是值得深思的
(二)外在内容的灌输教育
颜之推认为早期教育效果最佳,主张严厉的教化而朱熹认为儿童教育是基础,重视教育内容。而且在教育方法上有一点朱熹提到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的方法。
对儿童传授教学内容的反思:先入为主容易造成思维定势,形成统一僵化的思维定势。我给大家讲个寓言故事,从前宋国有一个富人,因为天下大雨,他们家的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补它,一定有盗贼进来偷东西”,隔壁邻居老人也是这么说。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偷了他家的东西。这个故事名字叫“智子疑邻”。我们听了很可笑,认为这个富人相信儿子先入为主的一面之词,很愚蠢。而不去考虑实际。其实生活中我们许多人都是这样的,总是被埋藏在我们思维深处的先入为主的模式所左右。比如我们总会笑话别人有时的行为,但是我们自己却很少想一想我们自己是否喜欢。也就是说朱熹虽然比颜之推进步一点,能够结合儿童的特点来教育他们。但是在教育的内容上却封杀了儿童的个性,僵化了儿童的思维。
(三)注重儿童的身心教育
颜之推认为儿童学习效率高,就从外界靠严厉的管教来教育,朱熹认为儿童心智不成熟,应该教育,虽然注意到儿童的某些特点,但是所教的内容完全是大人的东西,用外在的伦理道德来教育。让学生在没有思想的前提下接触大人世界中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使儿童思想僵化,成为小大人,忽视教育内容的适宜。王守仁能够看到儿童与大人的身心不同,抓住儿童的天性,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教育,是难能可贵的。注重引导儿童,不压制儿童的嬉游的天性,注意适时的教育,量力而行。
对儿童纯自然教育的反思:给儿童留下思想的空间,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更倾向于儿童的自然天性,现今许多教育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但是这种纯自然的教育是否缺少实施的基础和条件,而且王守仁并没有说出具体的措施。只是一些理想化的看法。
二、对今人的启示
第一,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遵循“严与慈”结合的原则。
这个观点并不是我提出的,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就已经有所提出。讲究“慈”,并不是对孩子溺爱,而是用慈爱之心培育儿童让他们懂得对人对己的一种敬意之心。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施之以“严”。讲究“严”并不是对儿童身体的戕害,而是希望儿童养成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
第二,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该加入“立志”的元素。
前不久在学人书店看到有个作者吴非写的一本书叫《不跪着教书》,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因此我不免也说一句,想要儿童成为站直了的人,老师和父母也不能跪着教、养。因为儿童时期,对外界模仿性特别强,孔子就特别强调一个人的志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虽然,一个人的志向对儿童来说不太容易理解的,但是在教育儿童时,可以培养孩子这种意识。我们不需要传统教育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大而空的普世英雄的志向,也不需要“曲高和寡”的“遗世而独立”的孤傲志向,我认为交给孩子的要有勇敢,自信的,因为成功并不是向我们想象的那么难。而且我认为最重要的教给孩子通向他的理想的必备品质。
第三,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征适时地教育他们。
《学记》中有“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强调在教育儿童的时候要在儿童最佳的年龄段,教育正确的内容。
例如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认为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把他们当作小大人,这是传统儿童教育的致命弱点。鲁迅也说过,儿童教育“往昔的欧人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
我国近代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我们应当给他充分的机会、适当的刺激,是他们能与万物相接触才好。”通过“教事”不仅能够适应孩子的特点,而且在于培养孩童的道德之心,培养孩子对人对己的一种敬意之心。
第四,除了教给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之外,更要教会孩子具备如何生存的能力。
无论从《三字经》还是到《弟子规》中的“守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等,一开始的孝悌之道,到自己的修身养性,最后兼爱成仁,积极方面是注重儿童的人文性的培养,缺少的是必要的生存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我们生活的世界纷繁复杂,日新月异,要从小就培养孩子如何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和灵活多变的思维。这一点我认为应该向国外多学学。多借鉴一下人家培养孩子生存的方法。
前几年风靡全球的国外的一本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讲的就是生存与适应的问题。我们应培养孩子像那里面的两个小人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而不是墨守陈规,不懂得思考。
也许传统教育这种过多注重做人的培养而忽视生存导致后来使我们身上缺少生存的技能,引发大众心理对生存的担忧和渴望,并且认为权和钱是最安全的保障,最终演化出“一切向钱看”的心理。
【参考文献】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关键词:儿童玩具;质量检测;GB6675-2003
一、儿童玩具质量现状
玩具在每个人心中都镌刻着时光抹不去的记忆,它伴随着童年的我们一起成长,为我们带来无尽的乐趣。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都会为自己的宝贝选择各种各样的玩具来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开发孩子的智力,增进孩子的感性认识、锻炼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孩子的思维想象能力。然而,恰恰是被儿童宠爱的玩具,由于其安全性能不达标,成为了潜藏在孩子身边的无情杀手。2013年第二季度,国家质检总局对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等6个省、直辖市160家企业生产的160批次玩具产品进行了产品质量抽查,依据GB6675-2003《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有10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合格率仅为93.6%。不合格产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采用劣质、不安全材料。比如一些低档的毛绒玩具用“黑心棉”进行填充,一些布制玩具甲醛超标等,儿童长期接触这类劣质玩具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二是玩具生产工艺落后,一些厂家在进行玩具设计生产时,为了形成对孩子的视觉冲击力,往往采用过于鲜艳的颜色,而玩具表面颜料含有较高的有害化学物质,比如铅容易引起儿童铅中毒等。三是玩具边缘、尖端、突出物过于锋利。一些玩具的外形很不适宜儿童玩耍,其过于锐利的尖端、边缘容易造成对儿童的伤害。四是产品缺乏相关的标识说明和安全警示。因此,必须加强对儿童玩具的质量检测及监督,确保为儿童提供健康安全的玩具。
二、儿童玩具检测原理
根据GB6675-2003《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儿童玩具质量检测包含很多内容,但结合汕头澄海当地玩具产业特色,主要是生产塑胶类玩具,针对塑胶玩具的检测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正常使用测试
正常使用测试是通过模拟玩具在预期使用环境下的正常使用来发现玩具潜在的危险,证明玩具的可靠性。
2.可预见的合理滥用测试
儿童在享受玩具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往往会产生破坏行为,通过玩具的正常使用测试可以确保玩具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可靠性,却无法预见玩具在破坏行为情况下的潜在危险。而通过可预见的合理滥用测试,模拟摔打、跌落、拉、扭等儿童破坏,发现玩具潜藏的结构风险。
3.玩具结构及细节测试
对玩具结构及细节测试可以归类为以下几种:一是材质检测。由于儿童群体的特殊性,玩具的质量也需要具备较高的标准要求。按照国家安全标准的要求,儿童玩具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是新的、经过处理的,无污染的材料,而某些易被儿童吞食的玩具则需要特殊的非膨胀材料来降低风险。二是外形测试。按照标准的要求,对于玩具可触及的外表面及零部件不能够出现危险的毛边、锋利的尖端,以消除玩具对儿童的刺伤危险。三是零部件测试。玩具的零部件通常容易脱落而被儿童误食,从而引起儿童窒息事故。因此,标准规定,对于36个月及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必须能够承受70N的拉力和0.45N的扭力以及按规定次数进行跌落测试后不能产生小零件,而对于37个月至72个月儿童使用的玩具,正常使用和滥用测试后有出现小零件的情况,则应设警示说明。四是绳索和弹性绳测试。儿童容易把玩具上的绳索或弹性绳绕成活套,而一旦其不小心将环套套在脖子上就可能被勒伤,甚至发生窒息的生命危险。因此,GB6675-2003《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对儿童玩具上的绳索和弹性绳也做出了具体要求。比如,18个月及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如含有或系有绳索或弹性绳,当对其施加25N 士2N的拉力时,其自由长度必须小于220mm,而绳索可能缠绕形成活套或固定环时,其周长也应小于360mm。四是连接部分的测试。该部分的测试主要是针对机械装置里的孔、间隙和可触及性的检测,通过对刚性材料上的圆孔、活动部件的间隙、骑乘玩具的传动链或皮带机其他驱动机构的测试来检验其是否达到国家标准。五是其他测试。用于包装或玩具中的塑料袋或薄膜如果开口周长不小于360mm,深度和开口周长总和不小于584mm,其平均厚度必须大于0.038mm,且最薄厚度不应小于0.036mm的要求,这才能降低塑料薄膜粘附在儿童口鼻而导致其无法呼吸的风险。
三、玩具测试的具体应用-对玩具惯性车的质量检测
根据GB6675-2003《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的检测原理,对目前市场上形形的玩具惯性车进行测试后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出现危险锐利尖端。标准规定,玩具在进行正常使用和可预见的合理滥用测试前后,车体可触及部位均不得出现锐利边缘和尖端。由于玩具生产厂家在玩具设计及生产过程中受到技术及经验的限制,可能导致模具设计、生产工艺的不合理、不规范,甚至有些恶劣的厂家为了节省成本使用劣质原料, 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玩具惯性车在滥用测试后出现破损,从而产生危险的锐利尖端。
(2)出现危险突出物。标准规定,如果玩具中的突出物存在刺伤皮肤的潜在危险,则应用合适的方式对其加以保护。玩具惯性车的车轮在拉力测试后如果能被拉脱,出来的车轮轴就容易成为危险突出物,有存在刺伤儿童的危险。
(3)塑料包装袋和塑料薄膜厚度不达标。市面上有些玩具惯性车采用包装盒或吸塑包装,而有些厂家为了节省成本,随便用塑料袋包装,而却忽略了其厚度要求,从而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
(4)缺乏标识说明和安全警示。按照GB6675-2003的规定,儿童使用的玩具必须注明产品的执行标准、适用年龄范围、以及必要的安全警示等信息。然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有些玩具惯性车却缺乏相关的标识说明和安全警示,不能指导消费者安全的使用玩具。
四、结语
儿童是一个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低的消费群体,由于年龄的限制,其在生理、智力等方面的局限性,往往受到伤害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必须重视关系儿童健康与安全的玩具质量问题。玩具生产者必须做好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从设计开始,生产者就必须从儿童的特性出发,优化产品结构;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管理者更应该严格把关,选用安全无污染的材料,对产品的重要生产工艺进行严密监控,提高玩具的整体安全性能,使产品的性能指标都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为儿童提供放心安全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