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因特网的利与弊

因特网的利与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因特网的利与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因特网的利与弊范文第1篇

笔者在看过大一年级新生的英语作文后发现:有些学生的英语作文仍旧有严重的语法错误,汉式英语也很严重,可他们已学英语达十多年(有的学校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那么,在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究竟哪些因素对他们影响较大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从教师、教学环境方面来看。教师个人的文化背景会影响到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在国内外受过良好的培训,教学经验丰富,本人也有良好阅读习惯,这样的教师所教授出的学生其能力远远高于不具备这样素质培养的学生。但中国地大物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优秀教师资源不均,结果就导致学生的英语能力有很大的不同。其次,从中国学生个体来看,首先性格会影响到他们的英语能力。性格外向型的学生会寻求机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而内向型学生则较被动,不愿参与到英语讨论中来,从而失去机会。再者,语言的学习也受心理方面的影响。根据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学习者在学习动机、态度、信心等方面的强度不同,“可理解的输入”就不同。也就是说,动机明确,心态平和,自信心强有助于语言学习的成功;反之则不然。而中国人历来顾及自己的面子,大部分学生不愿在英语课堂积极发言,他们担心表达有误会令自己丢面子。结果往往是本该用英语交际的课堂成了教师沉闷的一言堂。

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及英语能力的提高

针对学生这样的一种英语状况,究竟实施怎样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整体的英语能力呢?这首先得从转变学习理念开始,从关注教师角色和教学内容转向关注学生角色和学习方法。顺应这一趋势诞生了“研究性学习”这一模式。“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体来讲,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主宰,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动手去感知,去探索。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挑战、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心态,激起创新的欲望。

为了有效地论证“研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与可行性,笔者以高中英语新教材的一个单元“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因特网与通讯)为例,讨论具体的操作过程。

1.操作过程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因特网与通讯。通过对课文进行分析,学生们不仅要掌握文章的结构、大意及语言知识,还应了解因特网方面的基本常识,使用因特网的利与弊。所以,本文在分析学习整篇课文后,笔者提出一个用来研究性学习的话题:Among three means of communications,letter-writing,E-mail and mobile phone,which one do you choose and why?(在以下的三种交流方式中,写信、发邮件和打电话,你会选哪种?为什么?)在明确课题后,笔者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利用业余时间教会学生如何制作并放映PPT(多媒体课件),并教会学生如何从网上搜索资料。接下来,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是支持写信的、支持电子邮件的、支持打电话的。让学生搜索相关资料,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这样,通过合作学习,全班同学都明白了每一种交流方式的利与弊,省时又高效。

2.这一模式在提高学生英语能力中的作用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对相应单元使用研究性学习这种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开放的环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能力。

(1)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它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参与、探究能力。这种学习模式能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方法,并能提供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真正激活了英语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2)研究性学习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在“研究性学习”这一模式中,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创设大量机会让学生使用英语,学生们群策群力,互动交流。在交流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英语组织能力。在英语表达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有口语问题,教师应做好记录,等发言结束再将问题一一纠正,讨论过后,笔者还要求将已讨论的话题写成作文。通过这样的训练,他们在口语、书面语中的错误会渐渐减少,英语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3)研究性学习也能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每布置一个话题,学生们需搜集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加工学习,再分小组讨论,拟定提纲,做出陈述,最后达成共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凝聚在一起,团结协作,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加强了团队精神,学习自信心也更大了,英语学习自然就很轻松,成绩也会渐渐提高。而且,以后再碰到类似问题,他们也学会了该从何着手,如何协作,最后圆满解决问题。

(4)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研究中学会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养成严谨的求学态度。在让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们起初往往将找来的资料不做任何加工,直接拿来放到自己的话题中,而且笔者让他们写成英语作文时,他们也是直接将原作或原资料简单拼凑,形成“自己的”作品。殊不知,这样做是很可怕的。笔者在这样环节中告诫学生,要尊重别人的科研成果,要在理解英语原文的基础上,用英文释义的办法将诸多观点糅合加工,形成自己的观点,且必要时,要注明引用的出处。通过这样的训练,他们才能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为以后进一步的求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基于这一目标,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方面它展示出其他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课上课下,书本内外,利用网络资源,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进行改革,通过发掘问题而进行深度探讨,并在主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达成共识,以解决问题,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这种教学体制也有它的不足之处。首先,比起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它耗时长。这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不能都采用研究的方式,再说,有的课文也不适合用研究的方式。课标是多元性的,这就体现出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手段应多元化。但不管使用何种教学手段,其目的都是为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与水平。其次,在收集资料方面,暴露出有的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强,还有个别学生有依靠心理,不愿自己动手,而是在课上坐等;而且在展示小组成果时,有的小组只顾及整理自己的文稿而忽略分享别组的研究成果等等,这些都是在以后的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一教学模式的利大于弊,所以笔者真诚地希望研究性学习能真正走入中学乃至大学英语课堂,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 许余龙.影响中国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教学因素.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8).

[2] 许余龙.影响中国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学生因素.现代外语,1998(3).

因特网的利与弊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任务驱动 高效

信息技术在高中阶段被国家规定为必修学科之一,已有15年的历史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也越来越凸显,师生们越来越重视信息课的学习,教师们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探讨也越来越深入。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课改形势下,任务驱动信息教学成为大家的共识。

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任务驱动教学的主要形式和课堂模式。本文具体探讨高中信息教学中,如何使用任务教学,打造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主要策略。

一、以任务为纲,创设教学情境

(一)创设真实情境

乐学的氛围以真实的情境为基础,老师干巴巴讲述课本内容的抽象方式只会使枯燥、抽象的信息知识让学生学习更加被动,而真实的任务情境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谈话法创设真实情境导入新课,把学生引领到学习任务中。例如在学习《文件的下载》时,教师以真实的情境导入新授的学习:“如果你在网页上看到你喜欢的文章,听到一首你喜欢听的歌曲,看到一幅你喜欢的图片,见到一部你喜欢的电视剧,那么,你会怎么办?”问题性的导入,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进入到“文件的下载”的学习中。

再如,学习网页中的图片处理时,教师课前可以收集一些网页的标志,如百度、谷歌、搜狗、2345网、新浪、网易等,让学生猜一猜标志所代表的网站和搜索引擎,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内容,一定会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然后,话题再转到由这些知名的网站中学到一些知识和经验,有助于自己在设计网站标志时受到启发。

(二)创设鲜活情境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生动、鲜活、形象的情境能使学生领会到情境教学的生动和活泼,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其自主探究,实现“知之”到“乐之”的飞跃。如教师利用学生每天都接触的课程表,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格式制作表格,表格要尽可能丰富充实、要具有实用的价值。任务一经下达,学生兴奋异常,开始着手设计,科目、课次、周几、具体每一节课的时间、甚至眼保健操和广播操时间都设计得井井有条。具体的任务结合鲜活的情境,学生才能有兴致。

例如在学习“文件的上传和下载”时,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从FTP上下载文件、下载游戏,然后让学生亲自下载并安装,再亲自体验游戏的快乐。这样,因为会下载而可以玩游戏,没学会下载的就会主动向同学请教,于是,小组合作学习也在这个环节中得到充分的运用,合作意识加强,互帮互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氛围也逐渐浓厚。

二、以任务设计教学,明确目标

在教学《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时,让学生清楚这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和目标是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影响等。那么,教学的任务设计和活动安排,沿着先“温故”,再“知新”,后运用深化的主线进行,教学条理明晰,容易向教学总目标靠近。

如先“温故”,“温故”的目的有两个,一复习巩固旧知识,二为了“知新”。因此,在“温故”阶段设计选择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因特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相信,可以直接使用。

B.在因特网上,我们可以搜索到任何我们需要的信息。

C.获取信息后,应有效进行分类、整理和保存。

D.保存在计算机中的信息永远不会丢失。

再“知新”,知新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这节课可以以问题的形式来设计一个个小任务、细节问题,通过对这些小问题的思考、探讨来实现教学目标。如在“温故”后,首先由信息技术的英语缩略词IT开始,来熟悉信息技术的意义。再对古代的“学富五车”和一张信息光盘进行比较,强化了解信息的一些基本特征。通过Dos操作界面和鼠标/图形操作界面来介绍越来越好的人机界面。这一内容,又可以通过如下小任务来完成:通过3D游戏、家具三维立体照片、虚拟驾驶飞机模型实验等认识到信息技术的“虚拟模拟现实”;通过“耳麦”的图片了解“语音技术”;通过“机器人”“日本智能机器人”等说明信息技术的“智能技术”;等等。同样的,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个性化的设计”“越来越高的价格性能比”等,也应从由点及面来进行认识和了解。

三、以任务引领,加强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无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具体操作,学生们时时都会面临现实而复杂的难题,那么新课改理念下的合作学习,更应淋漓尽致地发挥作用。

如让学生发一封E-mail,有的学生可能对电脑比较熟悉,经常运用,那么这个任务对他们来说,就非常简单,可能“手到擒来”;而一些学生没有用过多少电脑,对电脑比较陌生的话,他们会束手无策。此时,教师不可能一个个亲自指导,而是要发挥小组优势,利用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之理念,采用“兵教兵”“将教将”的方式,这样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了。

因特网的利与弊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具有获取信息、操作信息、传输信息的基本能力并能正确认识信息、吸收信息。然而,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大部分学生在接触电脑之后,多是先看能不能联网,然后自行浏览各种网页,或是欣赏一些视频、玩玩简单的电脑游戏等,导致大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讲解乏力,难以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兴趣激发出来。笔者就教师应该如何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堂提出具体的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高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实践技能,还必须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与优化,要明确掌握学生喜爱的学习主题,并以此为切入点拓宽学生的眼界,并激发学生学习高中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同时,要加强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要积极渗透情感教育,根据信息技术素养的要求,加强安全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探索,这就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在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了解更多信息技术的现实意义,保障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效果,同时也推动其他学科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良好的导入能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有效唤醒学生的知识记忆系统,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有积极性,为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教授“信息以及特征”一课时,因为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师可以利用“我来解释,你来猜”的游戏展开,加强学生对信息理论知识的掌握。这个游戏很简单:第一个学生看了卡片上的信息之后利用肢体语言传递给第二个学生,第二个再传递给第三个……整个游戏就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而卡片上的内容就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这就很自然地开始了一节新课。

三、营造和谐氛围,加强情感教育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在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并将情感的发展列入评价人发展的重要指标。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在情感教育开展过程中都比较刻意,甚至是喊口号、讲道理,没有实质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感到反感。当代教学中,要对这种状况进行改进,从手段与思路上入手,加强情境的创设,努力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学习。例如,学习“word操作”相关知识与技能时,教师可以以节日为主题,比如母亲节,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为母亲制作一张简单的贺卡,学会感恩父母。又如,在讲解资源评价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网络游戏带给生活的利与弊;学习“photoshop”相关知识与技能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图片,让他们亲自处理。这样将情感融入到实际例子中,信息技术课堂很自然地就获得了情感渗透。

四、恰当设置课堂亮点,点燃思维激情

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亮点是教师可以实现的。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依照教学内容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让课堂有自己的特色。例如,教授“因特网信息的查找”相关知识与技能,教师总结归纳搜索技巧时应该点拨:任何搜索都不要局限于一个搜索引擎,若是在一个搜索引擎中没有搜到理想的资料,可以大胆尝试使用另外的搜索引擎,将这类搜索引擎展示给学生之后,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于一个页面同时实现百度与谷歌的关键字搜索,学生甚至感到震惊又有趣,并且加深了对知识点的印象,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加强信息技术科学网站建设,拓宽课外知识范围

有效教学课堂其实不仅局限于课堂之内,当前,信息技术课堂作为新课程标准积极推崇、整合的重要学科,应该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例如,学习“信息的编程加工与智能化加工”相关知识与技能时,教师可以简单地建一个网站,内容包含本章节所涉及的学习内容、学案、教案、课程要求以及拓展任务等,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的优势,进行一定的传播。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浏览网站里的学案,明确学习任务与学习要求,然后教师再根据网站里的教案组织教学,最终让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并顺利提交电子版作业。实际教学过程中,课本内容是有限的,网站里的拓展任务是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对校园网进行课外访问,继续学习,这样能有效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吃不饱”的问题。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学改革不变的主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依然要不断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教师要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优化与整合,让学生全面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提升信息技术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慧博.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学周刊,2011,(26).

因特网的利与弊范文第4篇

美国三名大学生旅行600公里,前往德通纳海滩(Daytona Beach)度春假。在途中,坐在汽车后座的一名学生随口提到他带来了一位吟游诗人同行。坐在他正前方的其他两名学生环顾四周,发现有两名英国伊丽莎白时期装扮的吟游诗人也坐在汽车后座,一个拿着小手鼓,另一个拿着竖笛。

“吟游诗人?”他们问道。“是啊”,坐在后座的学生答道,他会歌颂我们的旅行事迹、冒险历程等。从前我们家去范尔(Vail)滑雪时也带了一位,真是太棒了。

以上是一段由专业喜剧三人组合创作的两分钟视频,目前已经入围YouTube网站喜剧短片竞赛半决赛前十名之列。

丰田汽车公司为此次竞赛提供赞助,目的是推广旗下2009卡罗拉汽车,打出的广告词:“用更少的投入来实现梦想(Live the Dream for Less Coin)”。如果你想象不出吟游诗人坐在汽车后座有多搞笑,或者不能理解广告语中的“Less Coin”别往心里去,你很可能不属于丰田汽车公司利用YouTube网站进行宣传的那部分受众。

现在喜欢观看在线视频的人越来越多,谷歌公司旗下的YouTube视频网站的浏览量约占全球在线视频浏览量的13,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广告热点。不过,沃顿商学院有教授称,在网络媒体中找到广告根据地并非易事。网络是一个受众能对信息及时做出真实回应的数字世界,公司借助网络推广产品有可能大获成功,也有可能像成年人试图和耍酷小孩相处那样幼稚可笑。

在提到丰田汽车售价倒数第二的卡罗拉广告,对象是相对拮据的年轻人群时,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乔纳•博格(Jonah Berger)称:“传统的广告活动有利于建立品牌知名度,但这对年轻人群已经失去作用了。想要吸引他们,就必须表现得张扬出格。”但事实上表现张扬并没有那么简单。博格教授说:“有人问我怎么让卡罗拉汽车的广告形象表现得张扬不羁,我认为这是装不出来的,必须真正体现那种特质才行。”

YouTube的观众们是否觉得卡罗拉广告确实张扬出格还有待确认,但这次视频竞赛的前十名作品中,有一段视频取名为“热屁”,这足以证明赞助商丰田汽车公司对出格的作品愿意接受。

丰田发言人辛迪•耐特(Cindy Knight)女士向网站面向妇女和母亲的汽车销售分支网站的博客作者考特尼•曼森堡(Courtney

Messenbaugh)称,丰田汽车公司正在“努力和下一代卡罗拉汽车客户搞好关系”。耐特将卡罗拉的目标客户定义为受过高等教育、处于人生上升阶段、热衷于YouTube等网络媒体的数字化美国人。

耐特及其他丰田汽车公司代表拒绝透露如何使YouTube网站上的广告活动适应更大范围内的卡罗拉汽车营销活动,但《华尔街日报》报道,丰田汽车公司在YouTube广告活动中花费了400万美元,并同YouTube、谷歌、盛世长城国际广告公司(Saatchi & Saatchi)展开了紧密合作。

管家的恶作剧

今年3月初,2009卡罗拉汽车的YouTube广告活动正式启动,丰田汽车公司在YouTube网站上开设了两个独立的频道。第一个频道就是上文提到的短片“春假吟游诗人”参选的“草案II”(Sketchies II)短片竞赛,最后被评为最佳YouTube用户原创喜剧短片的参赛者将获得4万美元的奖金,冠军将在4月或5月评选产生。

在该频道主页的显著位置贴出了卡罗拉汽车的图片,并提供了丰田汽车公司网站的链接,另外主页上还列出了丰田公司制作的2009卡罗拉广告短片,片中一名英国管家做的恶作剧成为了广告的焦点,但在用户原创视频短片中却看不到2009卡罗拉汽车的身影。

短片“春假吟游诗人”中的大学生们驾驶的是一辆本田汽车,短片“霰弹枪之歌”中的三人互相争抢,希望能坐在他们朋友汽车的前座,而其中的汽车却是宝马。当然,简单易行的品牌广告是丰田汽车公司的策略之一。丰田公司的行销企划部经理金•麦柯洛(Kim McCullough)对《华尔街日报》称,“我们谁都不愿意用传统广告来充斥这些网站,因为这样做会令消费者感到厌烦。”

但博格教授称,在视频短片中不出现广告品牌的做法,可能会令该品牌不被重视。他说:“如果在线讨论是围绕视频短片展开的,而丰田品牌却没有出现在这些视频短片中,那么人们自然也就不会谈到它。”由于YouTube网站界面设计的原因,观众可以直接观看排名前十位的参赛短片,甚至不用打开专为丰田设计的广告频道主页。

丰田汽车的2009卡罗拉YouTube广告活动的第二项是一个名为“搞笑之王”的定制频道,其中收集了YouTube网站本周最搞笑视频。这些视频的作者通常是专业媒体制作商,例如幽默报纸和网站洋葱头(The Onion),或者像位于加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的VeriSign公司等,而该公司正在进行以一个想要帮助废弃购物车的小说主人公的视频创作活动。

博格教授认为,丰田公司开办“搞笑之王”视频频道,类似于为电影节或音乐大赛提供赞助。他说,这是一个较传统、较安全的广告方式。这种方式能够创造正面的品牌联系,但由于风险小,回报也不会太高。

使消费者成为参与者

正在研究因特网广告的沃顿商学院经营和信息管理专业的教授卡提克•霍桑纳格(Kartik Hosanagar)称,在YouTube或其他视频共享网站上进行广告活动的做法带来了一个特殊任务。他说,对于YouTube等视频共享网站而言,“我们不能走进广告机构就说我想要关于我公司产品如下特点的视频,并让观众观看多少多少次,达到多少多少点击率。”

我们的目的是要创造一种令用户难忘的体验,这种体验不是强迫性的,也不能批量生产。

霍桑纳格说,广告固然总是喋喋不休的说辞,但在线广告却有一个新特点,那就是让消费者成为广告的参与者。他说,在之前的广告形式中,消费者只是听众,广告商努力思考该向消费者展示什么。而在线环境中,消费者同时也是广告的参与者。

YouTube网站的一位发言人在电子邮件中称:“YouTube网站的整个营销平台都围绕着参与,我们的用户为他们认为优秀的广告和促销活动欢呼雀跃。同时,也有义务对他们不喜欢的那些广告和促销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共享广告视频并对广告做出评价,并通过提交原创作品、参加相关竞赛和与志同道合的网友进行创造性对话做出回应。这种积极参与的形式令许多广告商趋之若鹜,他们希望能通过这种形式与新客户进行交流并最终吸引住他们。”

据沃顿商学院教授泽维尔•德勒泽(Xavier Drèze)称,这种消费者参与广告的方式收效甚巨。他称,这种方式解决了信息混乱的问题,消费者经常由于无法忍受电视上各种广告信息的狂轰滥炸而换台。如果能让消费者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己的信息,那无异于开后门,找到了广告的捷径。”

有些品牌例如菲多利的多力多滋(Frito-Lay's Doritos),已经成功邀请消费者创作自己的广告视频。多力多滋于2006年和2007年举办了在网络上极受欢迎的“摔碗”活动,最佳作品的作者被评选为“超级碗”明星。

德勒泽补充说,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进行市场调查,原本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考虑如何将公司产品和人们联系到一起。另外,吸引消费者参与制作原创视频的同时就像是拥有了焦点消费人群,通过消费者参与活动可以使公司得到信息反馈,并从中有所领悟和收获。

对未知的恐惧

然而,将市场营销活动转变为公共讨论的想法还是具有可怕的风险的。德勒泽说:“最大的问题在于,公司想要控制产品信息,但在线参与活动是不受控制的。”

对于某些争议产品的相关公司,如烟草厂商,采取这种完全自由的互动形式的风险太大。对此,他建议,公司需要转变思想,学会顺其自然,在YouTube等互动形式的网站上进行广告活动的做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产品,公司必须先问问自己,这么做能帮助公司吸引目标客户吗?值得承担这么大的风险吗?

霍桑纳格说,不是所有市场营销人员都具有清晰的头脑并能够衡量在视频共享网站上做广告的利与弊。如果选择仍由那些纸张广告和电视广告活动的设计人员来策划在线广告活动,那么只会以失败告终。你需要找一些做事方法完全不同常规的大学生,传统守旧者不会成功。

福莱国际传播咨询公司是位于美国圣路易斯的一家公关公司,其数字营销主管马特•迪克曼(Matt

Dickman)称,他发现有些公司在YouTube广告活动中存在欠缺。他说,他们倾向于使用社会媒体中易于接受的部分,因此制作了15秒或30秒的视频剪辑。这能够起到作用,但没能利用媒体产生实际效果。他还补充道,大型在线广告活动经常没能吸引目标领域内的博客作者,这样就失去了广告活动的主要宣传工具。

位于新泽西州帕瑟伯尼的21世纪房地产公司(Century 21 Real Estate)于今年3月中旬在YouTube网站开设了一个视频竞赛频道。活动主题是售房者和房地产商联合创作幽默、有创意的待售房广告视频。5月将公布冠军名单,奖品是2.1万美元现金和一台高清电视机。尽管公司对此次广告活动寄予厚望,并鼓吹这是“房地产业在YouTube上第一个品牌频道”,但是公司制作的开场视频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该竞赛频道至今仅收到4个提交作品。一位网友对21世纪房地产公司自己的样片评论道:“这段视频只会让房子卖不出去。”

21世纪房地产公司如此迅速的由喜转悲的经历,揭示出当前网站上的公众意见越来越难以预测。YouTube网站上的视频是按照一连串设定值排列的,具体包括观看率、是否被加入“收藏”、是否被订阅或设为优先。另外,任何设置了YouTube免费帐户的用户都可以在视频窗口下留言。

对于公众视频共享网站,霍桑纳格称,信口开河的不利言论所造成的风险是实际存在的。浏览者可以查看是否有人观看过你的视频,如果没有,他就选择不观看。甚至还可能留言如下:这段广告视频糟透了,产品也好不到哪去。霍桑纳格还指出,很多公司选择在YouTube上采用非互动的方式投放广告,例如使用广告条、在播放其它视频前先插一段广告短片,或者在视频播放窗口底部持续出现广告信息。

“对未知的恐惧”解释了为什么“当今因特网广告时长不及消费者在线时长,”霍桑纳格认为,这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许多公司还没有完全明白如何才能举办成功在线广告活动,另外对未知的恐惧最终导致了保守的广告策略。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收看在线视频,这种保守策略已经不可行了。

在位于美国纽约市的eMarketer市场调查公司,2008年2月的一次研究中发现,2008年有1.54亿的美国人会收看网络视频,占到美国总人口的53%。今年3月,美国第三大广告商通用汽车公司发表标题新闻,称公司将在今后3年内把总额为30亿美元广告预算的一半用到在线广告和一对一营销上,这说明广告商使用网络的步伐还跟不上消费者。

位于纽约的奥美公共关系国际集团旗下的360度数字影响力(360°Digital Influence)团队主管约翰•贝尔(John Bell)称,他认为广告业正在“进化”,公关和广告专业人员正在学习“赚取”消费者的原创作品,向人们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并开始倾听消费者的需求。他说,许多广告商通常会创建某种品牌娱乐活动,例如恶搞视频或游戏体验活动,通过这种聪明的办法使人们在获得娱乐的同时,也亲身参与了这项活动,并因此选择了这个品牌。

因特网的利与弊范文第5篇

本课题着重从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即内容设置既要体现教材知识的主体性又要具有现实性,以兴趣为前提,以“疑”为依据)和探究性学习实施的操作程序(即确定任务、收集和处理信息、互相交流、与他人合作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通过近两年的实践研究,得出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效果(学生具有了初步收集资料的能力、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联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精神)以及在实施探究性学习中的几点思考(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有勇于接受挑战的教师、必须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和对评价方式的改革)。

提出问题

关于探究性学习,从广义上理解,泛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学习活动;从狭义上理解,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

长期以来,历史这门思辨很强的学科多被看成是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较少有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教师较多的是将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而不要求知道是如何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历史教育要真正给人以智慧和启迪,使学生成为有情操、会思考的人,就必须有效地改变以往历史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形成并倡导探究性学习。

现代教学论突出思维教学,它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过程,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仅是熟知某些知识,而是要真正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历史探究性学习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收器,把现成的知识认识成果放在学生面前,而是把学生当作主动参加知识获得过程的人,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如何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论本身。它要求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运用史料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基本的史实、概念,同时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才符合现代教学论。

当代初中学生知识面广,思维能力强,思维积极性高。他们不再满足于接受知识,而是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不再满足于老师讲“是什么”、“为什么”,而是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亲自去探索历史现象的奥秘,认识历史之间的联系,揭示历史发展规律;他们不再满足于课堂学习,而是更希望去调查,去寻访去搜集,搞自己的研究。

历史是一门趣味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从时间看,上下五千年;从空间看,纵横五湖四海;从内容上看,包罗万象,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各个领域。历史的多姿多彩,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探究天地和思维空间。

一、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

1、内容设置既要体现教材知识的主体性,又要具有现实性。

教材知识的主体,是指中学历史教学的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对于教材知识主体的把握,有利于认识学科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现实性是历史学科的特征之一。现实性决定了历史学科具有特有的社会教育功能。因此,研究性学习主题的选取,既要体现教材知识的主体,又要兼具时代气息;既要有历史价值,又要关注当代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世界变化的趋势;既要与教材进度基本同步,也可以把目前史学界的热点、焦点问题介绍给学生。好的题目的设计,能使学生在探讨对现实社会借鉴意义较大历史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历史学科的学以致用价值的亲身体验。题目既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自拟。

(一)、可以在学习基础型课程中选题,例如“我看武则天”、“西欧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为何不同?”、“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剖析中国科举制度利与弊”、“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究竟是什么”等。

(二)、可以在拓展型课程中选题,选用地方性、实用性比较强的探究性题目,如学习《崇明乡土历史》,引导学生围绕“崇明岛地名的来历”、“崇明历史名胜古迹的探寻”、“崇明历史名人再探”、“崇明人与围垦精神”等主题进行探究活动。

2、内容设置必须以兴趣为前提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习者心理需求的过程。兴趣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动力,是智能发展的基础,是激感的诱发剂。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前提。只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也才能保证探究性学习的成功。

如在学习秦灭六国后统一度量衡的意义时,由于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各有特色。秦统一六国初期,各国货币仍在继续流通,这就给秦国人带来了不同货币间兑换的现实问题。但如何让学生加深理解呢?可以让学生想象穿越时空隧道来到秦国,然后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探究:“假如我是秦国的一个商人,货币的不统一可能会带来哪些不便?”

3、内容设置必须以“疑”为依据

“疑为思之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新的先声。所以,探究性问题设计的依据就是“疑”。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从“疑”入手,经学生营造一个适于“探究学习”的学习氛围,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宽松的思维时空中,思索、辩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实现对知识的重组和思维的创新。

从“疑”入手,还能激活学生潜在的历史学习需求,在有疑、追疑、思疑、释疑的心理追求过程中,激发起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探究动力。例如:在讲《三国鼎立》一课时,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老师的提示提出了以下问题:①为什么曹操能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少?②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赤壁之战的重要影响是什么?这几个问题基本上贯穿了全课内容,并且具有启发性、开放性。问题提出后学生分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还可以大胆提问,教师也参与讨论,并强调指出:老师的看法仅供参考,以鼓励学生继续思考、研究下去,在充分讨论基础上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给予总结,这种巧妙设疑创设情景的方法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同时也达到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探究性学习实施的操作程序

探究性学习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样,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的则是参与探究的过程、探究的轨迹,而不仅仅是结果。因此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及其能力要求,应可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1、确定任务

学生根据学习内容:

A、自选一个课题。要求:

设计研究方案,内容包括:

对他人所作的类似课题的了解;

实施研究的步骤;

课题成果的形式;

B、组织、主持一项活动。要求学生:

设计一个计划日程表,使其:

符合活动的目标:

具有逻辑性和可行性;

表达清晰,以利大家使用;

用定性法和/或定量法来评价活动的成功性。

2、收集和处理信息

收集信息资料,帮助完成任务,要求学生:

会使用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因特网等信息来源;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

引用信息资料时,要注明出处。

3、互相交流

A、向大家做课题方案或计划或成果的口头陈述,要求学生:

有逻辑地、合乎主题地组织好陈述;

口齿清楚,镇定自若;

对听众的问题作出合适的回答;

B、用文字、图像和/或声音,进行多媒体展示,要求学生:

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媒体手段;

熟练使用选定的媒体手段,包括编辑和质量。

4、与他人合作学习

学生参加一个小组;

确定每个小组成员的角色和分担的责任,并确立目标和安排时间;

检查进展情况并作必要调整。

三、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效果

从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所写的学后感、小论文,编辑的历史小报、制作的多媒体演示文稿等作业看,学生收获很大。

1、具有了初步收集资料的能力。

就历史学习而言,收集资料是学科能力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首先,教师要起指导作用,如给学生开出参考书目、列出相关网址,联络参观单位和个人等。教会学生使用图书馆和应用住处技术查阅、收集相关学习内容的资料,同时,根据探究内容的需要,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通过调查、收集的资料,以及学生小论文所注明的资料来源和为评价探究成效而设计的问卷,能够显示出学生初步收集资料的能力。

2、初步培养了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

我们要求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历史小论文,这为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发展思维能力提供了空间。因为,能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提出合乎逻辑的解释,需要较高水准的思维;而写作是以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较深刻的思维和较强的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不可能很好地完成的。如学生写的论文,显示了学生初步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探究性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知识性了解,更重要的是获得探究历史的情感体验,并从历史中吸取今天所需的养分,使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3、初步形成了联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历史学科综合特征明显。历史知识结构既包括纵向知识,又包括横向知识。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自然地将纵向知识与横向知识联系起来,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并运用于学习中。

4、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精神。

学会交流与合作是探究性学习的目标之一,为此,我们在学习中尽可能创设交流的机会。例如,让学生交流各自制作的历史小报、论文选题等。再如,要求学生自己组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材中的一节,上台作主题发言。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有的负责收集资料,有的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有的为检测效果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了学生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精神。

四、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1、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有勇于接受挑战的教师。

新的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新的教育实践。历史教师要认识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历史学习的方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并从中受到启迪。

知识更新的能力

在当今知识信息急速膨胀、更新的时代,教师要自觉地学习、扩充,掌握新的知识信息,不断改善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开展探究性学习课程的需要。

善于指导和激励学生探究的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能够对学生从选题,设计方案,收集、处理、运用资料,到撰写小论文或主持主题发言等,每一个环节进行指导。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不同见解,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为学生营造探究学习的宽松环境。

2、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

到目前为止,历史探究性学习在获取资料信息方面还局限于校内图书馆和因特网。尽管图书资料和因特网信息量很大,但毕竟是纸上的、文字的东西居多,而对实物史料则接触较少。因此,我们要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院、展览馆、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处去阅读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3、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进一步改变现行评价制度。

对学生的评价

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参与探究的过程、探究的轨迹,而不仅仅是结果。因而,在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课题方案或活动计划,记录好每一次活动的内容,并注意及时整理和保存,这将与探究成果一起作为评价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依据。

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对教师的评价应关注其主导的过程及作用,即关注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的适度性、组织探究活动的条理性、指导学生的有效性等,以促使教师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教学成为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主要参考资料与文献

1、《青少年历史知识亟待加强》《人民日报》,2001年2月27日第4版。

2、《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增刊。

3、汪宏林:《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细则》。

4、杨豫、胡成:《历史学的思路和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章淳立等:关于研究型(探究型)课程的文章,《上海教学研究》,2000年7--9期。

6、叶澜:《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新基础教育》。

7、《中学历史教育论》(聂幼犁)学林出版社。

8、胡兴宏:《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中的操作问题》,《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5月。

相关期刊更多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交通大学

广东农业科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现代焊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成都奥力焊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