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餐饮项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054-01
1 餐饮服务业的现状分析
1.1 进货环节秩序紊乱,虚瞒谎报
餐饮采购的特点是:品种繁杂,原材料保质期短,价格变化大。特别是食品原料的采购工作,是成本控制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这就要求采购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以及前瞻性。
实际的工作中,绝大部分的采购部门在采购前,并不会很据实际情况对采购的项目进行详细合理的分析,据此编制采购计划。采购人员的采购行为带有极大的盲目性,更有甚者报销的时候,虚瞒或谎报实情,从中获取蝇头小利。
1.2 验货环节潦草行事,缺乏制度
验货环节是对采购部门进行审核与监督,必须要有严格的标准与制度,对于采购的货物必须审查清楚,按照所开具的发票进行物证核对,一一点清。但是,大多数企业的验货部门,潦草行事,只做到“大概”“差不多”,有的验货人员还受采购人员的贿赂,勾结,影响采购成本的核算和控制。
1.3 库存管理方法落后,制度不严
库存管理是企业减少消耗,节约成本,增加盈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餐饮服务行业,一个优秀的库存管理队伍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库存核算办法,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盘点,同时还要结合新的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严格的库存管理制度,很少去进行盘点,在盘点的过程中,也是估算而已,并不会真正的做到实事求是,只是简单的弄出个数据了事,这样就很难控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消耗,有的企业的管理模式过于落后,结果造成难以控制成本的局面。
2 加强餐饮业以项目为导向的过程成本控制
2.1 严把以原材料为项目的进货关
采购进货是餐饮产品生产过程的第一环节,产品原料品种繁多,季节性强,品质差异大,直接关系着菜品的质量,对餐饮成本有着重大影响,所以在酒店采购物品时,要依据采购计划进行采购,尤其是大宗货物采购时,需按项目提前提出采购申请,报经财务部及主管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购买,坚决杜绝随意性;日常零星采购物品,可由采购部直接购进,但每日需将采购物品列出清单交成本主管或主管副总经理审批。采购货品时要做到货比三家,按质定价,采用科学的采购进货方式,严把进货关。
另外,为保证货品价格相对稳定,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可以在酒店内部成立物品询价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市场询价,并让商家定期报价,两者比较做到心中有数,还可每周公示几类商品市场价格,做到货物价格透明化,起到全员监督货物价格的作用。
2.2 严把以原材料为项目的验货关
验收控制的目的,是根据酒店自己制定的食品材料质量规格,检验购进原材料,核对购进原料的价格、数量与报价和订货是否一致,并且将收到的各种原料及时送至仓库或厨房,形成库存商品。因此,验收控制是把握好这个原材料进入厨房和仓库的第一关。
确立明确的验收标准。各酒店行政总厨应根据本酒店的菜单,制订适应于市场且符合菜肴制作要求的材料标准。对于直接进厨房的材料,每日都要求由厨房专门的验收人员,采购验收人员对原料的数量、质量标准,与采购订单与报价进行验收把关。对于质量差、超预订的原料坚决给予退回,保证流入厨房材料的质量和合理数量。
实行验收责任人制度。验收工作应由专职验收员负责,业务上接受餐饮部的专业指导。验收人员应具备丰富的原材料知识,懂烹饪、识原料、善鉴别。且需要定期走访市场,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在验收人员的选择上,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诚实、精明、细心、秉公办事。验收人要做到“三个不收”:对于超量进货、质量低劣、规格不符的不收;未经批准采购的物品不收;对于价格和数量与采购单上不符的不收。验货结束后验收员要填写验收凭证,如果以后发现质量问题,第一责任人要承担责任。
2.3 严把以库存商品为项目的存储关
完善定期盘存制度。餐饮部要定期做好二级仓库的盘存。通过盘存,明确重点控制哪些品种,采用何种控制方法,如暂停进货、调拨使用、尽快出库使用等,从而减少库存资金占用,加快资金周转,节省成本开支。做好发货管理工作。发放控制的目的是按营业需要发放与需求符合的原料规格和数量,从源头上来控制成本支出。仓库应设立签字样本,仓库管理人员做好原料出入的台帐登记工作,这样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每日经营情况与原料领出的数量比。
(本文得到沙洲职业工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于北方和经济管理系讲师金洁的指导)
关键词:餐饮业;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众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反过来公众对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需求也增加,从而加快了餐饮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也出台了《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554-201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2]等相关规范或标准,对餐饮业提出了明确环保要求。本文通过对餐饮业产业政策及选址符合性、施工期及运营期产生的污染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减少这些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2 产业政策和规划选址符合性
2.1产业政策
2.1.1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的符合性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餐饮业项目不属于淘汰类、限制类和鼓励类。按照规定,餐饮业项目属于允许类。
2.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要求:6个基准灶头以上,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餐饮场所,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其他的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
2.2规划选址符合性
餐饮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从城镇规划、环境功能、饮食卫生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与周边自然和人文环境相协调等方面,说明该项目建设是否符合该区域的规划。
同时,应从餐饮项目所在场所为商业建筑,且为规划的餐饮用房等方面,说明该项目选址合理。
3 餐饮业项目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
根据餐饮业项目的特点,其产生的环境污染发生在施工期和营运期两个阶段,特别是营运期。
3.1施工期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
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废气、废水、噪声及固废四个方面,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其影响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
3.1.1废气
大多数餐饮业项目基本位于现有的商业用房内,因此其施工期不存在土石方开挖等施工扬尘。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装修废气。
装修废气主要来自涂料及纤维板等材料。由于水性涂料挥发的有害物质较少,装修涂料应选用水性涂料,室内装修必须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的相关要求,同时应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可在室内种植吸收甲醛等有害气体的植物等。
3.1.2废水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餐饮项目所在建筑的化粪池处理后,经污水管网进入市政污水管网,经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3.1.3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装修设备。装修过程在室内进行,施工噪声通过钢混结构墙体隔声可有效降低噪声值。同时,应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施工机械设备组合以及施工时间,禁止在中午(12:00-14:00)和夜间(22:00-6:00)施工,避免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大量的动力机械设备。
3.1.3固废
施工期固废主要为装修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施工期装修垃圾的产生量按1.3t/100m2(建筑面积)考虑,装修垃圾应该分类收集后,运至建筑垃圾处理场堆放。生活垃圾经垃圾桶(瘸淖ㄓ美圾袋)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运送到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
3.2营运期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
3.2.1废气
餐饮业营运期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油烟及燃料废气
餐饮油烟的产生量一般按用油量的2.5%考虑,燃料废气的产生量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源排污系数手册》,按天然气的用量计算。
根据《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554-2010)的相关要求,餐饮场所应设置集气罩、油烟净化器等处理装置,设有餐饮场所的楼栋应设置餐饮油烟专用排气筒;饮食业单位所在建筑物高度≤15m时,油烟排放口应高出屋顶;建筑物高度大于15m时,油烟排放口高度应大于15m。经油烟净化后的油烟排放口与周边环境敏感目标距离不应小于20m,经油烟净化和除异味处理后的油烟排放口与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距离不应小于10m。根据《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6-2001),排气筒出口段的长度至少应有4.5倍直径(或当量直径)的平直管段,排气筒出口朝向应避开易受影响的建筑物,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2.0mg/m3[2]。
3.2.2废水
餐饮业营运期主要包括餐厨废水及非餐厨废水。
餐厨废水:主要为厨房内的含油废水,按照《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554-2010)中相关要求,含油废水需经餐饮场所自建或依托的隔油设施处理后排至化粪池。隔油池内的水力停留时间、流速、存油部分容积应参照《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执行。
非餐厨废水:主要为厕所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餐厨废水一起排至市政污水管网,经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对于依托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应给出其处理工艺及处理能力。
3.2.3噪声
餐饮业项目设备噪声主要来自油烟净化器风机、排风机及风管、风冷式中央空调等,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隔声、消声、减震等措施控制。
人员活动噪声通过加强管理,严禁高声喧哗,房屋墙体隔音等措施控制。
3.2.4固废
根据《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554-2010),餐厨垃圾应放置在有盖容器内。餐厨垃圾收集后应送至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处置,应做到每天及时清运,避免垃圾在项目区内停留时间过长,滋生蚊蝇,产生恶臭。营运期废包装纸、酒瓶、饮料瓶等采取分类收集打包后,送废品收购站回收处理。废油经容器收集后,送有资质的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经垃圾桶(瘸淖ㄓ美圾袋)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运送到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
4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从餐饮业施工期和运营期两方面产生的污染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减轻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以促进我国餐饮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高职;餐饮
一、项目教学法概念界定
项目教学法,最初是由著名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创制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它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职业教育领域,项目教学法是指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1]。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在高职“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中,使用项目教学法的可以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餐饮市场营销、餐饮销售、酒吧服务、餐饮服务的基本技能、酒水的调制等都具备了较好的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二、当前高职餐饮课程教学方法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高职餐饮课程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传统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当前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而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里主动参与学习。
(二)教育观念滞后
由于酒店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型学科,有关酒店管理的众多理论尚处于不断探索与研究阶段,使得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观念相对滞后于旅游与酒店业的实际发展,出现酒店管理的教育与实践需要脱节的现。同时,酒店管理专业是技术性较强的专业,部分教师没有到企业进行实践,对饭店企业缺乏深入的了解,自身知识结构仅限于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与知识,并且部分老师秉着课堂只教授理论知识,实践需到工作中学习的想法,未注重于强调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2]。
三、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餐饮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培养协作精神,设计综合性项目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习为主体,以活动形式来组织学生通过互动、协作来完成某一项目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小组成员相互支持、共同协作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从而达成共同提高的学习目标。在餐饮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设计综合性强的项目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完成,以此来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例如,餐饮菜单设计具体实施步骤如下:首先分组,按上课座位让学生报数,然后每组6人随机分组。每组推选出一名学生担任组长,由教师讲解项目任务,包括找一家餐厅的菜单,拍成图片,然后对这家餐厅的菜单罗列的菜品价格分析,小组成员先分工搜集资料,再讨论和协作,将小组讨论结果做成幻灯片,由一名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解小组的成果,每组组长进行抽签,抽取一种类型的餐厅,然后为这家餐厅设计合理的菜单,最后每小组提交菜单。
(二)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实用性项目
设计一些实用性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细致的观察能力。要积极应用实训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来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充分的了解,设计出具有阶梯性的项目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太容易完成而失去动力,或者产生畏难情绪而丧失兴趣。
(三)激发学生兴趣,注重能力培养
项目的设计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满足学生探究欲望为主观愿望,以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为最终目标。高职餐饮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后具有目标层次清晰、课程结构合理、操作程序简明等优点,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和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不仅顾全学生知识的广度,更提高了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总之,在餐饮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特点设计出使学生感兴趣、能够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一系列项目,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四、高职餐饮课程教学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思考
(一)要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明确职业实践的需要
高职餐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具备跨学科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并对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由授转为导,由执行转为督导,由打分转为评点,教师应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由学生自己。此外,教师还应把握好项目实际操作的各个环节,注重引导与激励学生,使学生真正能从操作项日的过程中有所学,有所获。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自学的能力培养
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要求学生具备与人沟通的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积极地参与项目,提高学习能力,开拓知识面,锻炼实操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就业时将更自信。
(三)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的本质在于改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最终才能推动教学改革,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不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难度和投入也是相当大的,并要依托具体的企业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学校要以推动教学改革为宗旨。改革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措施,激发师生不断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并努力寻求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构建项目教学法实施平台。
总之,餐饮教学实施项目教学法是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创举,符合职业教育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陈静.高职餐饮课程实施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易银飞.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企业家天地,2006(6).
[3]胡国南.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与反思[J].2006(11).
【摘 要】项目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某一项目的处理工作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过程中,从而掌握教学计划的内容,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心。本文将根据项目教学法在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来进行控制,同时以西餐服务为例来说明如果开展项目教学法。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餐饮服务与管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0-0037-02
项目教学法是由教师指导学生来完成对于项目的处理工作,在处理过程中,学习掌握有关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设置。在开展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学生基本是采用独立组织的方式,在不同内容下安排学习工作,独立解决自身遇到相应问题和困难,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提升教学质量。
一、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主体不同。传统的课堂教学法主体是教师,教师对课堂具有全面掌控权,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学习;而项目教学法主体是学生,在开展过程中学生可以和教师共同来商定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便于学生开展后期的学习和实践。
2.教学环境不同。传统的课堂教学法主要的教学环境在教室中,教师可能会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但是整体的效果比较差;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环境是在企业中、工厂内或者社会环境中,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结合实际情况融入其中的开始学习。
3.教学效果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最终教学效果评定是通过试卷考查的方式来进行的,不具备明显的教学效果评判效果;项目教学法的对于教学效果的把握不仅需要试卷的考核,同时还有小组内成员的评分,通过评分的高低来反映出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和掌握程度。
项目教学法的关注重心不仅包括教学最终结果的考查同时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关注程度获得全面的提升,避免了进入单纯依靠最终考试效果来评定教学工作的误区。在开展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主要的运用步骤包括确定项目、进行分组讨论、制订开展计划、落实计划、检验计划、展示结果、总结评估。
二、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与餐饮服务与管理中,下面利用对于“西餐服务”来进行说明。
1.准备环节。在开展项目教学法之前需要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来保证后期的开展过程能够顺利进行:①将班级学生进行分为6组,每组指定一位组长,之后的任务指定和传达由该小组来统一进行分配。②联系资料室和电子阅览室确定出对学生开放的时间,便于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和信息。③物品准备工作,包括西餐用品、相关表格资料的准备、相机等。
2.实施过程。
(1)选定项目。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和研究确定西餐菜肴知识为作为本次教学项目,其原因在于在该城市内,目前还没有出现大型的连锁西餐超市,销售国外酒水的商店很少,选择西餐厅相对比较容易,因此选择西餐菜肴相关知识来作为本次教学项目。
(2)分组讨论、分工。经过讨论之后,需要对西餐菜肴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通过图片的搜索、文字材料的查找以及实际西餐厅体验来进行信息的掌握。针对西餐菜肴知识的主题,将六个小组重新分成两个大组,一组收集相关文字资料、二组收集相关图片资料、三组亲身前往体验。
(3)确定实施计划。一组学生前往阅览室查找相关文字资料,并且对需要用到的内容进行抄录;二组学生收集西餐菜肴的图片信息,2名学生负责一个菜种,主要包括英式菜、美式菜、意大利菜、法式菜以及俄式菜,同时还包括菜肴的主要特点、著名菜肴的选择查找、风俗习惯等。将相应的资料图片进行保存,便于后期使用。三组学生去本地的西餐厅内通过点餐品尝的方式来感受中西菜肴的不同,同时利用相机来拍摄照片作为后期使用资料。
3.成果及评估。每个小组学生的工作内容进行总结之后,独自向教师汇报情况,教师负责将每个小组成员提供的资料制成PPT来进行保存。小组内成员选定一名学生来对PPT内容进行讲解,达到交换信息的目的,然后教师对该项目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最后写出教学总结报告。
三、项目教学法应用评价
西餐菜肴在我国的整体消费水平属于较高端的标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还没有条件对西餐菜肴进行全面的了解,如果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学习,那么教学效果肯定不会体现出很高的效果,学生只可能是在考试之前短暂的进行复习,并没有充分地了解西餐菜肴方面的文化。而采用项目教学法之后,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亲自查阅相关资料和信息来提升自身对于西餐菜肴的了解程度,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实现自主学习的要求。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西餐菜肴来感受西餐文化,可以使学生能够直接融入到环境中,亲身立体的感受西餐的味道,而不是单纯的通过资料的描述和图片的直接感觉来体现,印象更加深刻。
总而言之,采用项目教学法学习有关西餐菜肴知识,不仅使学生获得相关西餐菜肴方面的知识,同时更多也给了学生一个亲身体验的过程。通过对教学效果调查可以发现,采用项目教学法相比传统的教学法具有很强的优势,使其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其中也存在诸多的不完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没有达到实际预期。
首先,在对学生分组过程中没有充分地进行分析,只是按照学生自身的意愿来进行或者按照学号的顺序来确定的,这样的分组方法并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个人擅长的部分,对于文字材料搜集的学生需要具备较强思维能力和文字功底,能够很好地对文字进行处理和概括。对于收集图片的学生,需要其自身对于网络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水平,对于网络的相关功能比较了解。对于亲身体验的学生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社交沟通能力,同时对于饮食文化的了解也需要一定的基础,才能比较好地对菜肴进行品鉴。因此在本次项目教学法中没有全面的考虑到分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没有使得学生的个人潜能得到发挥,这是该环节的一个不足之处。
其次,学生在最后的信息交流过程中是采用汇报的形式,这样的形式能够获得的信息容量相对比较小,不能全面充分地说明西餐菜肴的情况。一组学生查找资料的效率比较低,而且信息的整体性不高,二组学生在收集过程中只是主要西餐中著名的菜肴选择,对于一些特色菜的关注度不高,二组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只是对几种菜品进行了品尝,不能形成系统化的菜肴知识。导致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本身硬件条件不能满足要求,在城市内完善的西餐厅还没有形成,对于菜品的把握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学生本身的经济水平有限,也不可能将菜肴全部品尝和评价。
最后,虽然在执行过程中,学生都完成需要完成的相应任务要求,但是在调查结束之后并没有学生找到创新点,没有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只是将任务完成而已。
项目教学法相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与实际情况相联系,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兰兰,刘怀.项目教学法在“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时间与探索”[J].教学实践研究,2010,(5):199-200.
[2]陈开勤.项目教学法应用于《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有感[J].考试周刊,2011,(47):224-225.
[3]郁山英.项目教学法在餐饮教学中的运用——以《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0,(3):61-64.
[关键词]目标引领;自主⒂耄蛔远模式
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民主小学经过多年打造,确定了以“荷花文化”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倡导“和而不同”育人理念,以“莲品”和“荷韵”为内容向学生提出了“学会包容、绽放自己”的要求。学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要求学生学会自律和自主管理。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主意识都有了长足发展,但很多班主任是从低年级跟上来的,并没有准确地洞察出学生的变化,仍旧采用保姆式的管理方式和事必躬亲的风格,由此已经不能与学生自主意识的生长相谐调了。对于学校行政管理来说,不同的学段应该引领教师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班级管理。但很多教师由于工作经验的不足,不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最有效的方法。作为行政管理部门,就应该想在教师前,变在教师前,在各种例会和培训中,给予适当引领,从而促进教师工作方式的有效转换。
因此,必须要改进班级管理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引领班级管理走向自动模式。例如,通过各种途径和契机,让教师在观察中发现学生的变化,并积极尝试针对这种变化,改变班级管理的理念,从而让学生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断设定明确的目标要求,推动他们以自主方式对班级进行管理。说到底,就是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管理热情,将班级管理的权利交给每个学生,实现班级管理的自主化运营。现结合实践介绍班级自主性管理的一些做法。
一、每月目标卡,让自主管理有目标
确立目标既是班级管理的首要环节,也是学生发展的前导。因此,班级管理自动模式构建应把人的充分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班级管理应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大目标下,充分考虑知识与情感的领域,注重知识、智慧、价值观、审美观等目标。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的人格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激发创造意识、创新能力,促进全面、和谐、个性地发展。对于学生的管理而言,所谓每月目标卡,其实就是在每个月的开头,由班主任组织全班学生根据学校的要求制定这一个月的综合目标,包括行为习惯、学业成绩、常规管理、班级服务等方面,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符合自己的目标,让每月目标卡成为自己这一个月来行为、学习努力的方向。
针对学生提出的目标,一方面正副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常规言行和学习表现,努力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另一方面也要对学生提出的目标进行评价,尤其是对可能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地指导、督促,保障每个学生提出的月目标不会成为一张“空头支票”。
到了月末,学校都会要求班主任利用班队课的时间,对一个月来的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全面的对照、反思,让每个学生在本月目标卡上,回顾自己在月初设定的目标,哪些是完成得较好的,哪些可能还存在着问题,并在目标卡上写下自己的评价与反思。除了自我反思之外,要求班主任针对班级中的一些实际情况,组织小组以及全班同学相互评价,让学生明晰自身做得较好的一面,了解自己还需要努力的方向。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班主任再组织学生从原有目标的达成情况出发,重新设定下一个月的目标。
如此循环往复之下,学生运用目标卡的方式实行自主设定目标、自主检查反思、自主反思调节,学生的自主成长充满了活力。其实学生并不是没有向前、向善的欲望,而是他们在逐步成长的道路上,可能会暂时迷失了方向。只要引导他们找到明确的目标,他们便会带来很多惊喜。
二、一人一岗位,让自主管理有平台
“天生我材必有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古语提示我们,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都会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在每次班主任的培训会上,学校都着力引导班主任在班级自主性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尽己之力来为班级做出贡献。学校通过“一人一岗”的方式,将班级良性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任务进行合理的划分,做到“人人有岗位,每岗有人管”,每个人都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良性竞争,互相促进。
以学校少先队的组织为例,少先队的组织建设是培养少先队员民主思想的有效途径,学校现有中队19个,队干部实行民主选举,在学生自荐和推荐的基础上进行竞选演讲,学生代表投票选举产生新一届大队干部。少先队大队委由23人组成,下设“三操”督察员、环保小卫士、红领巾广播站、志愿者之家等。定期进行大队干部培训,使他们适应工作的需要,实现自主管理。学生干部们出色的工作,使学校少先队显得生机勃勃。各班级也进行了人人都是小干部岗位设置,在常规岗位基础上,创设了多个个性化岗位。学期一开始,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自主申报,承担班级管理中的一个岗位,并在这一学期中将这一岗位负责到底。有的学生酷爱读书,心思细腻,班级图书管理就成了他的岗位;有的学生个子矮,坐在前排,开关电脑、管理鼠标就成了他的岗位;就连教师布置作业以后,将作业内容写在黑板上方便大家记录的学生,也是专门设置的,这个岗位被称作“小秘书”……这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组织中来,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学校正常活动的开展与运行,包含了每个学生的共同努力,真正做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三、干部轮换制,让自主管理有保障
在工作实践中,不少教师为了省事,总是习惯性地将班干部一任到底。这可能会造成很多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为此,行政管理人员要求班主任打破旧有观念的束缚,积极进行管理上的改革尝试,以更好地推行自主化管理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增强全体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班干部实行竞选轮换制,培养全体学生的组织管理才能。担任班干部既是为班级服务、实现集体目标,又是培养和锻炼自己、实现个人发展目标。班主任要使学生做好思想准备,没有当班干部时注意向班干部学习,配合好班干部的工作,引导大家去关心他们、支持他们、理解他们,为他们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当了班干部后要尽心尽力,努力锻炼自己,展现自己的才能,做好服务工作。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班主任在开学初的班队课中与学生共同制定班干部轮换值日的相关细节。一是责任制度,制定了班干部轮换的相关要求,让每个参与班级管理的学生都铭记在心,从而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严格遵守;二是管理制度,值日班长虽然只有短暂的一天,但必须要树立全心全意为班级、为每个学生服务的意识,将自己一天的工作重心聚焦在自己的值日岗位上,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岗位上锻炼自己,获得丰富的体验;三是激励制度,如果值日得力,取得教师与学生的一致好评,就可以获得继续值日一天的奖励,从而让所有学生都能以最大的热情来参与到班管理工作中来。这种方式将班级管理的任务平均落在每个学生身上,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班长的角色,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而促进了班级管理的高效化。
四、小组合作式,让自主管理有合力
进入高年级之后,部分学生会受到青春期成长的干扰,导致心理情绪波动较大。面对这些客观存在的现象,除了要求班主任加强教育引导之外,还应该支持班主任尝试运行“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帮互助,实现共同成长。
首先,小组成员的构建依照异质互补的原则,将不同认知能力、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编排,形成帮扶小组。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形成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之后再进行微调使各组中都有相应的语、数、外特长生,将语言表达能力强、思维敏捷、发言积极的学生分散到各组,将自制能力差、好动的学生分散到各组,并且将男女生均匀分散。
其次,慎重确定和选拔小组长。小组长可由教师指定,也可由班主任组织进行公开选拔。每个小组配一名组长,选拔的条件有三:一是学习成绩优异,能在小组内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二是组织管理能力强;三是乐于助人,有能力而不保守,并且愿意为大家服务。通过公开选拔产生的小组长群众基础好、威信较高,小组其他成员乐意参与,更容易支持他们的安排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