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挑山工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学科教学 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处
利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论从内容资源,还是从教学过程来看,都有其独特之处,这种独特之处具体表现在:
1.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性。如小学语文教材有几百篇课文,不仅每篇课文都可有侧重地进行认知心理教育,而且许多课文中都有十分明显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都可充分利用其进行非认知心理教育。例如,《荷花》、《林海》等课文就可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感;《挑山工》、《群鸟学艺》等课文可对学生进行不怕困难、锤炼意志的教育;《小木船》、《一个苹果》等课文可对学生进行交往、合作方面的教育;《童第周》、《陶罐和铁罐》等课文可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方面的教育。语文教学中每篇课文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角度、多侧面的,有多方面的教育作用,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此外,在思想品德课、社会课中也涉及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散性。学科类课程不可能像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教材那样,分阶段、分层次、分单元地编排,而是以系统编排的。例如,语文教学中的字、词、句、段、语、修、逻、文等,教师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分级训练、分项安排地进行教学。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蕴涵在语言文字之中,分散在各个年级,形成了分散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全面理解教学目标,理解全册教材,充分把握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对学生不失时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3.心理健康教育的潜在性。许多学科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并非直述出来,因此,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以语文为例,《挑山工》一文,在挑山工的话中包含着坚韧不拔的哲理。如果教师能选用心理健康教育原理进一步深刻分析课文,是不难发现教材中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
4.心理健康教育的濡染性。例如,一位自然老师在讲到“环境危机”的专题时,详细地论证了地理教育对促进可持续发展事业的重要贡献,并要求学生积极探究周围的环境问题,做成小报告,然后集中起来共同讨论。显然这
既使学生学会了地理知识,又使他们懂得了尊重自然、关爱环境,遵循客观规律,促进人地和谐共生的道理。
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是封闭性的,只重视教师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参与;只注重学生的接纳而忽视学生的创造;只关心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学生内心世界的变化。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就必须改进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学生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行为,以及自尊、自信的人格不是在教师的说教中,而是在自我积极参与的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实践、锻炼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有自主的权力,激发其创造性;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促使其自我实现;给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让他们能自我调节心态、行为,正确看待失败与挫折。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体验多方面的锻炼,其心理素质就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教师应当根据学科教学的具体内容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渗透点,任何为渗透而渗透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如果教师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进行渗透,或者寻找的“渗透点”是为了方便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显然就走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学科教学渗透贵在自然、贴切,它与整个学科教学的具体过程是联系的,是有机融合的。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策略就是“顺其自然”,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尽量避免生硬渗透。
在具体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适时有度”。所谓“适时”,就是在一节课的有限时间内,花在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只能利用3―5分钟),如果一节45分钟的学科课有20分钟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那就不叫学科渗透,而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所谓“有度”,一是要注意渗透高度,即渗透目标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二是要注意渗透梯度,即在了解学生个性心理及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尽量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可接受性和渗透的循序渐进;三是要注意渗透效度,即教师要经常搜集学生的有关动态信息,适时调整渗透的策略,把握渗透的效果。
教无定法,同样,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没有固定方法。从教学设计取向看,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可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也可以活动为中心,加强心理训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从渗透形式上看,有分散式与集中式、集体式与个别式、讨论式与写作式等。从具体渗透方法看,有移情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认知矫正法、游戏法等。在不同取向指导下,各种不同渗透形式和渗透方法的灵活运用便构成了不同的渗透策略。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普遍存在“渗透死板”的问题。如在各种“公开课”中最常见到的一幕往往是教师在该节课结束前集中渗透几分钟,或者让学生在稿纸上写心得给听课者看。显然,这样的渗透方式“痕迹”太重,过于呆板,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