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木兰诗改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原来因为天子突然征兵,因打仗负伤一只腿至今还行动不便的父亲也在被征之列,家中又无长男,几天来木兰一直忧心忡忡。第二天一大早,父母正在为今生将无缘再见而愁眉不展时,忽然开门声响起,一位身穿战袍的英姿少年走进老人的视线。在老人还未及嗔怪女儿时,木兰已开了口:“我要替爹充军去打仗!”
于是木兰就匆忙地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第二天木兰就辞别父母踏上征途。夕阳西下,暮色沉沉,木兰独自露宿在黄河之畔,耳听黄河流水哗哗作响,心中却时时回响着父母的声声呼唤,渐行渐远,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早已听不见了,但这声音却时时回荡在女儿的耳畔心头,征程漫漫,何时能再听到那温暖女儿内心的爷娘亲切的呼唤呢?
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越向北走,水越难弄到,时常连脸都洗不上,灰尘满面令人难以忍受,不过,就让灰尘掩盖女性柔嫩的皮肤倒是件好事。战斗打响了,对木兰来说,犹如做了场恶梦。到处是血腥味,交战的白刃铿锵作响,厮杀声、马蹄声、风声交织在一起。
木兰是织布的一把好手,但是今天没有听见木兰织布的声音,却听见叹息的声音。父亲问木兰在思念什么,木兰在怀念什么。木兰对父亲说女儿没有想什么,没有怀念什么。
只是昨天下午见到军队的告示,因匈奴来犯,可汗大规模的征兵。公告上有许多人名,父亲的名字也在上面。但是父亲没可以出战的儿子,木兰没有哥哥。木兰愿意买鞍,买马替父出征。父亲当即反驳:“你是女孩子,是出嫁的年龄了。好好在家里,让父亲去,反正父亲也活不了多少年了。”木兰说:“父亲年轻是都在打仗,现在年老应好好休息。去了是白白送死。”在木兰的再三劝说下,父亲同意了。父亲说:“凡是小心,要是别人知道你是女的。可是欺君罪。”
木兰从军途中
那天下午木兰就东奔西跑的买出战用品。第二天早晨告别了爹娘,就骑上骏马飞奔而去。傍晚,木兰来到黄河边,看到荒凉的场景,不仅怀念起家人。听不到爹娘呼唤木兰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流水滚滚流过的声音。早上离开黄河,快马加鞭的奔赴战场,傍晚来到黑山头,没有听见爹娘呼唤木兰的声音,却听见燕山下匈奴战马嘶鸣的声音。
木兰奔驰万里赶赴战场,飞跃一个个关口,一座座山峰。终于,来到战场。从北方来的寒气里传来了用刁斗报更的声音。
木兰从军
在军营里他开始保持着女儿心态,后来木兰决定抛下女儿心态,和那帮男人一起喝酒,大笑,不洗澡,和他们一样尘埃满面,豪迈爽朗,和他们一样踏入战场,将生死踩于脚下。
初上战场,木兰举起手中的兵器无法杀敌。就在怔忡之际,左手被一个敌兵砍中,鲜血汩汩而出。
同伴手起刀落,替木兰解决了那人,在千军万马之间,他大声向木兰喊,战场上没有人,不是他死就是你亡!
手上痛意尖锐,木兰流着泪用力喊,我不想死,我不想死!右手疾舞兵器,寒光所及之处都是血光与哀嚎。木兰哭着,一路哭过去,从不知道自己会一气杀了那么多人,一定不是我杀的,我与他们素不相识,从小到大甚至连只鸡都不曾杀过。
战鼓终于停了,万籁死寂,残阳如血,战场上一片狼籍,尸横遍野。木兰被眼前的残景惊得双膝发软,一下子跪倒于地。
这是我第一次杀人。当连长问木兰杀了多少人时,木兰脑中一片空白。有人站出来替木兰回答,二十八个。
“没有,没有那么多! “
有的,他镇静的说,只多不少。你当时左手被砍伤了,我在你身后一直看着。
那个疯狂的时刻又回来了,木兰红了眼睛,忍着左手的痛意,为保全自己的性命而杀出重围,挡我者死,挡我者,那么多,一片片如伐木。 木兰对杀人有很高的悟性与灵气。战场上木兰与齐彼此较量,渐渐的,木兰杀人的数字接越来越多!
十二年,整整十二年,木兰的青春殉葬于此。匈奴人终于低下了头颅,大军准备明日回朝,成千上万的性命,只为了成就将军的名声。那一夜,三军欢腾,酩酊大醉。而十年前的老兵,只剩下区区十几人。
木兰领赏
回来便拜见天子,天子坐在大殿上。因立功大,天子问木兰想当什么,想要什么!木兰说我不当尚书郎,只要一匹千里马送我还故乡!
木兰还乡
木兰衣锦还乡的消息传到了她所在村庄,整个村子就沸腾了。村民们脸上都流露出从未有过的喜庆,木兰的家人更是喜上眉梢。
就在一个夜晚,年少的木兰还坐在织布机前,从屋子里不时的传来木兰的叹息声。母亲听见了走了进来欣慰的对木兰说:“怎么了,我从大老远就听接了你的叹气声,你在想什么啊!”而木兰却避开母亲,只是说了声:“没什么!”说完又开始织起布来,而母亲只是微微的摇了摇心想:女儿长大了,也有自己的心事了。哎!
第二天,母亲轻轻的对木兰说:“后天,后天你的父亲就会按皇上的命令出征,打一场卫国之战。”说着说着,母亲的眼眶就已经充满了泪水。
晚上,木兰躺在床上想着父亲后天就要出征,真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一味的想着,如果父亲在这次战争中牺牲了,那这个家不就完了。为了这个家木兰冒出了一个想法——代父从军。
这件事在第二天被全家的讨论下决定了,考虑到木兰的父亲年长,和年幼的小弟跟比他大一岁的姐姐,同意木兰从军。
最后一天了,家人准备好了出征的物品。当晚的木兰又欢喜又忧心,担心自己有可能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家人了。
临别之日到来了。木兰穿着沉重的盔甲骑在骏马上与自己的家人和乡亲们辞别。
一场激烈的战争上演了。
......
又是战争的一天,木兰想:为了自己,为了国家一定要胜利。这一天的木兰使尽了全身的力量,杀出了一条血路。
胜利了!胜利了!所有的战士异口同声的叫了起来,木兰也想不到那天就是他们胜利的日子。
将士们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只有木兰去拜见皇上。走进金銮殿,当今皇上就坐在上头。皇上也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而感到高兴,皇上说:“你立了一个这么达的功,你想要什么呢?我一定答应。木兰顿时想起年迈的父亲和母亲,想起那两张布满皱纹的脸。木兰想起来了。此时的木兰最想的就是——回家。”
皇上看木兰从军这么多年没有回家,她的思家之情能够体会,答应她回家。
木兰回家的喜讯很快传到了家乡。
就在这一天,木兰的父亲和母亲互相搀扶着走向城门来迎接女儿回家。
关键词:语文课文 创新精神
所谓拓展,顾名思义,“拓”就是开辟新的领域,“展”就是展开,发展,拓展就是开辟新的领域,发展新的自我之意,同时拓展还体现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它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思维领域,又能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具体一点说,就是结合教材,让学生多读一些与教材有联系的文本材料,多知道一些,多思考一些,使他们既会做人,做思想品德高尚、情感健康丰富、审美意识较强的人,又会作文,写出思想积极,思维新颖,构思富有创意,语言别具个性的文章。那么如何拓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实践。
一、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来拓展
当前《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相当一部分的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不论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或身边的自然生活都有所涉及。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社会,来关注我们人类生活,自然和环境,从而实现对学生的视野、思维的拓展。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在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本人的生活体验,说一说自己童年的乐趣,那么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童年时玩水、上山摘野果、同屋场小朋友姓氏大战等有趣的事,这样,学生对这篇文章就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认识。
又如《观舞记》这一课,先叫一个同学表演一段舞蹈,然后请同学说说感受,并讲讲对舞蹈的认识,且请同学做一个动作。经过这个铺垫,再学习这篇文章就象在感受平时生活一样简单了。
二、通过续写课文来拓展
续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续写,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富于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如《最后一课》这一课,在教学可设计让学生续写小弗朗士下课后所做的事情。
如《羚羊木雕》这一课可以让学生用一段话来说说“我”从万芳家拿回了羚羊木雕后,回到家中父母对“我”的态度。
通过这样拓展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通过改写课文来拓展
对课文的改写,本人认为比续写更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它能够更加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人物来重新安排情节,设计不同的和结局,从而达到拓展的目的。如《木兰诗》这一课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改写:假设木兰在战场上就已经被战友们认出是一个女将,那皇帝将会如何处置?战友们又将会如何看待?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这样的改写,学生的思维应是异常活跃的,笔下所涌现的也就是一个个不同的、令人深思中发笑的结局了。
《福楼拜的星期天》这篇课文写的是欧洲当时的大文豪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等在福楼拜家聚会作客的情景,是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所写的,但却没有写到莫泊桑本人。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做些这样的尝试,让学生模仿课文从外貌、语言、行动描写人物的方法,用一段话来刻画莫泊桑在福楼拜家作客的情形。这样的改写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却能大大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通过组织辩论来拓展
在课堂上组织辩论,既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能激活课堂的气氛以及锻炼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如在《羚羊木雕》一课的教学中就可针对羚羊木雕既然已送给了别人,该不该再去取回这个问题进行辩论。辩论分甲乙双方,甲代表爸爸的意见,乙代表“我”的意见,分别来陈述自己的理由。
五、通过更换课题来拓展
课文的题目往往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或者是中心、主旨的体现。在教学时就可以考虑利用课文的标题来作文章,让学生思考是否可以设计其他标题来代替课文的标题呢? 如在进行《木兰诗》一课的教学时,就可向学生提问:“可以用其它题目来代替吗?如在人名前加一个修饰词,那该定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才好呢?”学生纷纷回答:“英勇的木兰”,“智慧的木兰”,“可亲的木兰”等等。
通过这样的训练,对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文章主旨的理解,很明显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结合字词教学来拓展
拓展不仅体现在上面的步骤中,就是在字词教学中也可以应用。传统教学中字词的教学只是停留在掌握字词的音义的基础上,学生学的枯燥,也提不起兴趣。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改变这种局面,在字词教学上努力进行一些尝试。
如在教学《邓稼先》这课时,老师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生字词,并且提出要求:在弄懂音义的基础上,写一段话,这一段话要用上所有的生字词,到上课时念给同学听。这样的字词教学,既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
七、借助艺术来拓展
关键词:语文 诗歌教学 素养
诗歌是我国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滋养了无数华夏儿女。如果教师重视诗歌教学,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诗歌,不仅可以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一.以诗为媒,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诗歌特有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动之以情,授之以趣。用诗歌特有的美吸引学生,带领学生深入诗歌的大观园。诗歌的美体现在整齐的句式美、鲜明的节奏美、和谐的韵律美、凝练的语言美。诗歌的美还表现在有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故事,如:《行路难》中暗用典故:姜太公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只要我们锐意开掘,引导学生领略诗歌蕴藏的艺术美感和审美情趣,在心灵深处产生时空的共鸣,必将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以诗为媒,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教杜甫的《望岳》时,我就选择了有关泰山的若干图片,有远望,有近望,制成幻灯片;同时播放了本首诗的录音。通过泰山的具体形象和文本录音,把无声的语言、无形的画面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的艺术画面,启发学生想象: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心情。追问:在诗中你能看出诗人科举失败后消极颓废的情绪吗?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还联想到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感受到诗人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样,通过画面和声音启迪学生思考,不仅潜移默化地陶冶了他们的性情,而且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开发了想象能力。
三.以诗为媒,适时拓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我国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过:“教室的四壁不应该是水泥的隔泥墙,应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道使教学和生活息息相通。”语文课堂教学已不能再局限于文本教学,必须进行适当的拓展。然而,在我们重视课堂拓展必要性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拓展的实效性。必须看到:很多教学活动在“拓展”的美丽旗号下,随心所欲地践踏着语文的神圣课堂。
在诗歌教学中,有时作适当的拓展能有效地强化文本知识,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尤其是学习写景诗,往往布置学生根据诗歌内容,想象画面,改写成现代文。有时还可以根据诗歌题材、感情、风格等方面要求学生搜集或教师选择类似或相反的诗歌作比较阅读,如教《钱塘湖春行》,可选择《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描写“草”的句子,说说它们的相似处;教《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时,可联系李白的《赠汪伦》或张九龄的《送韦城李少府》;教杜甫年轻时写的《望岳》,可选择中年时的作品《春望》来比较阅读等等。
四.以诗为媒,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以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衷心乐意向爱美、创造美的道路昂首前进。”诗歌有优美的意境、整齐的形式、和谐的韵律,正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最好的教材。以诗歌作为媒介,可以在学生心中架起感受生活美、享受艺术美的桥梁。
如在教南北朝时的北朝民歌《木兰诗》时,我就制作了“女扮男装”图、“驰骋疆场”图,同时播放《骏马奋蹄》曲,通过黄河、燕山、胡骑这些具体形象,启发学生想象:设想一下,木兰心里想的是什么?通过倾听《骏马奋蹄》曲,让学生透过那激昂高亢的旋律,去想象木兰当时翻越高山、穿越关卡的急速行军阵势及木兰全副戎装、奋勇杀敌场面,从而把自己完全融入其中,去欣赏那激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韵律美。让学生感受木兰穿行其中的飒爽英姿和远离亲人的孤独与凄凉。这样,从视听的角度不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潜移默化地陶冶了他们的性情,进一步培养了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