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上学期,在一次培训活动中,我认识了一个新名词:WebQuest。什么是WebQuest呢?WebQuest(网络主题探究学习)是指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看了不少WebQuest教学设计范例以后,我兴奋了。WebQuest模板的实用性、操作性都很强,而且对信息技术技能要求也不是很高,很容易掌握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式探究性学习。跃跃欲试之下,我成了学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期末的教研活动中,我第一次运用WebQuest教学模板上了一堂《――牢记历史》活动课。课堂上,我与学生一样充满了新奇感。学生两人一组,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分工合作进行网络探究活动。学生们饶有兴趣地了解了与相关的历史事件、禁毒知识和人物传记等,同时运用电子小报制作方法,做成了一张张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美观的电子小报。在汇报自己的成果时,学生一个个充满了成就感,自信写在他们的脸上。这堂课尽管花了近一小时的时间,但是我们却丝毫不觉得时间的漫长。等我宣布下课时,学生们还不忍离开电脑。
初次与WebQuest打交道,我与学生们都已感觉到了它的独特的魅力。WebQuest与常规的网络教学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因此效果不错。但同时我也产生了一些困惑:①缺乏系统学习和专业引领。目前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青年教师缺乏专业引领,多是通过同伴习得或网上自学而来,这需要很强的自觉学习的意识。②受到学生电脑实际操作水平和操作时间的制约。
再试WebQuest
本学期,听说有电教中心的领导和老师来校“专业引领”,心里很高兴:区电教调研活动来得真及时,正是一个绝好的学习机会呀。于是,赶紧申报,并仍准备运用WebQuest教学模板上课。这次,我选择了第十二册《语文》教材中《黄果树瀑布》作为活动背景。教学目标定位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各景点及特征,了解黄果树瀑布断流的真正原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增强环保意识。课堂中,我引领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进行网络探究活动,举行了“我爱黄果树瀑布”报告会。最后,师生共同评出最佳报道和最佳记者。课后,评委给予了这节课以充分的肯定,尤其在语文主题探究活动的尝试、网络环境下的主题探究与学科整合、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教学资源的处理以及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语文素养等几个方面。同时,就“问题的出示”以及“问题的整合”,也给我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使我明白,作为研究性学习,问题应由学生自觉生成,同时要对问题进行合理梳理,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
(贵州省安龙县龙广镇中心小学552400)
一、移情体验,让小学语文课堂更活泼。
小学语文课堂如同生活中的舞台,学生是舞台的主角,教师则导演与策划。一台好戏需要导演的精心策划,一堂好的语文课也需要老师精心的导演,才能有活泼、宽松的课堂气氛,才能熏陶、感染学生,让其批文入情、移情入文,真正达到文人合一之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移情体验和角色激情扮演,以达到“演出”中内化文体,移情熏陶,真正把文本内涵内化于胸,产生共鸣。
教学《詹天佑》一文课,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铁路。学生对于“人”字形铁路,只流于表面,未曾通过文字形成具体表象。于是,我采用角色扮演来批文入情。让学生一是当小画家;二是当小司机。先根据课文中插图,引导学生动手画“人”字形铁路示意图、练习讲清图意;然后,在班级中开展“小司机赛车”,看看哪位小司机第一个顺利地把“小火车”开上山去。这样学生一个个地动手操作,不少高明的“司机”成功登顶。这样几个简单的动作表演,不仅让学生立即从中领悟到詹天佑设计的意图,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对詹天佑的才干由衷地佩服。再如,教学《海伦凯勒》一课,首先,上课伊始教师还是采用移情体验的方法和同学们作个小游戏:蒙上学生双眼让其去抓另一个学生。同时要求既不允许被蒙眼的学生说话,还不允许被蒙眼的学生求助,看谁抓住另个学生的速度快;其次,对被蒙眼的学生进行采访,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被蒙眼后的感受。从孤独无助、害怕惶恐,到不方便,受人嘲笑,学生们议得热烈,生活感受深刻。最后,教师导入课文,移情体验:“现在,海伦凯勒就像你们刚才被蒙上眼睛一样,而且是终生如此……”。通过这种游戏扮演,这种移情扮演,使学生对本文中海伦凯勒的处境及其难受理解理深刻,内化了文本,为后文理解海伦不屈不挠精神,作了完美的铺垫。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们从实践中体现学习的乐趣,比我们空洞的讲解更有创意也更有效。同时,也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学得更主动更积极,使课堂更具活力。
二、融于生活,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开放。
语文原本来源于生活,自然也应回归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只有学生亲身经历、耳濡目染事物,他们才能在熟知中凝炼感性认识,从而上升成理性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把握好教材自身特点,揣摩好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衔接,让学生在学文中融入生活情感,同时也把课堂中的知识带入课外生活中去应用。从而达到教学相长,教为应用的具体目的。
如:教学《黄鹤楼送别》,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出示几幅图片,几个送别的场景:(1)涕泪交加;(2)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3)潇洒拱手、饮酒告别;(4)送完就走。让学生体悟,根据自己生活体验,你喜欢哪种送别方式?如果送的是朋友,你选哪种?为什么?如果是两个大男人,两个大诗人应是哪一种?……选完后,让我们来看书,学文。其次,与学生交流,你们与朋友送别时会说什么,心情如何?再与文中李白与孟浩然的送别场景对比:体悟豪情。你还想起了几种送别或有关送别的诗?积累一下。最后,你是即将毕业六年级同学如何与好朋友、好同学告别?具体有什么想法和做法?这几个环节目的只有一个,把送别诗和生活中送别情景融为一体,学文更是应用,拓展更是熏陶。学生在学文中理解男人之间送别的豪情与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睦”相思送别的区别,更会把这其中送别诗,送别的想念诗,应用到生活中,达到物我两相合的境界。运用生活中的经验与文本交织,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方法,会形成了一种开放式的课堂,让学生畅所欲言,真正把学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了起来
三、多重想像,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是知识源泉。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只有这样才能填补教材的空白,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文本表达的内涵,使教学活动更创新,更具生气。如教学《嫦娥奔月》一文。嫦娥奔月,大家为纪念这件事,即产生了中秋节。为什么要纪念嫦娥?文中只说了其美丽善良,经常接济贫苦乡亲。但如何接济,文中只字未提,试想大家思念嫦娥,纪念嫦娥,其本来就应是“接济乡亲”的结果。于是,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练习:让学生想象嫦娥是如何接济乡亲的?“×××病了,嫦娥_____________;××家里没有吃的了,嫦娥_____________;××家盖房缺钱,嫦娥________;×××,嫦娥__________;无论众乡亲家谁__________,嫦娥都_____________。”这种引导式想像其目的就是拓展文本内涵,丰富嫦娥善良接济乡亲形象,也是补足教材中对嫦娥被人思念的原因。这一系列想像,既达到了让语文课堂更丰富的目的,又加深了课文理解。其实,这种想像我们还可以经常应用,也有多种应用的空间。再如《船长》一文中,诺曼底号被玛丽号巨轮撞击后,人们“乱的不可开交”场面的想像也是一例。“乱得不可开交”就为船长指挥大家救人“井然有序”,产生鲜明的对比,并以此来烘托船长高大形象。因此想像“乱得不可开交”也属丰富课堂一类。合理的想像,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由于是自己的想像,带有自己个性化特点,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丰富想像,互相碰撞、互相启发,还能产生新的智慧火花。为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起了推波助澜和激荡回应的作用。
五、多管齐下,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1.1 课前预习,获取信息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越发重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课前预习已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网上资源为学生预习提供了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图文并茂的文献知识,拓宽了语文教学的空间。
实践中,高年级的教师往往将单纯的课前预习助推为“阅读式预习”。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与本文有关的资料,如作者简介、原著或同一作者其他作品,各种知识背景资料一应俱全,方便快捷。笔者在教学《大自然的文字》时,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图片、文字资料,做好预习工作。有些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将厚厚的资料分门别类罗列整合,其丰富性大大超出笔者的想象。
如学了《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等课文后,教师会让学生收集资料,结合课文内容向家长、朋友介绍风光美景,或制作一些宣传卡片,或让学生做小导游,来介绍祖国的壮美山河与灿烂文化。信息技术这片丰腴的土壤,弥补了教材及资料的不足,让学生有大量的探究空间,在利用网络搜集信息解决问题和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学了《天火之谜》《诺贝尔》《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等课文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渠道搜集资料,会自觉向父母、家人、朋友等介绍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感人事迹。
2 利用信息技术挖掘学生语文学习的深度
2.1 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个性化体验
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再现文本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教学过程也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精彩。
在指导学习《半截蜡烛》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此时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段文字时,笔者先提问:同学们,如果此时我们要给这个画面配上音乐,你会选择怎样的声响。继而课件出现时钟“滴答滴答”的声响,怦怦的强烈心跳声,德国士兵狰狞的笑声,烛焰摇曳……这些声光电的场景交织在一起,带来了强烈的感光刺激。此情此景,让学生如临其境,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呈现出各种个性化的体验。有的说这烛焰摇曳,恐怖让人窒息,这滴答声是死神的脚步,让空气变得凝固了;有的说烛焰摇曳,自己紧张的心快要跳出来了,此时,伯诺德母子三人好像已经闻到了鲜血的腥味。紧接着,笔者又让学生设想:如果要来个镜头特写,你的镜头会捕捉些什么呢?在学生回答后,笔者利用课件展示这样的场景:烛焰摇曳,飘飘悠悠,暗淡的烛光中,一双饿狼般的眼睛闪着凶光,蜡烛越来越短……画面交替,不断聚焦,学生都觉得此时此刻,它哪里是半截蜡烛呀,它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此时,笔者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那摇曳的烛光就像什么?学生说像一枚定时炸弹,随时都会爆炸,这蜡烛就是一把把手枪。那令人窒息的紧张在教室中弥散开来。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学生真切地感受着伯诺德夫人一家无畏的革命献身精神,深深地被他们一家的崇高精神折服。
2.2 整合资源指导学生合作探究
利用网络教材提供的影片、图片、文字资料,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学中,笔者采集制作了生动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生动的生活场景。在观看了大量的有关西湖的图片后,先让学生对照图片阅读课文,感受文字,描绘文字背后的画面,再呈现整理的文字资料,有文人墨客赞美西湖的诗篇,有西湖的历史、传说、风俗等人文景观,让学生再次感悟文字。这种阅读方式,将阅读与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把阅读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为学生探索解决问题打开了方便之门。学生通过如此真切的阅读,对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心中已经有了语言和情感的积累。这时,笔者组织学生围绕自己研究的问题进行精读品悟,在精读品味中注意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并及时点拨。
2.3 架设平台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麋鹿》一课教师设计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内容,结合自己课前收集资料、课后查找的网上资料,播放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的麋鹿群活动场面,让学生或以导游的身份,或以游人的身份,介绍麋鹿。这一教学设计把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的说话训练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得到了语感的训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语文学习能力。
3 小结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具体情境
从聋生心理发展特点来看,聋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聋生对事物主要特征的视觉鉴别、比较能力较强,他们在色彩、图案刺激等视觉记忆方面的表现优于正常学生。由于听力受限,对语言敏感度较低的聋生而言,多媒体的应用,能充分发挥他们视觉记忆的优势,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文章说什么,易使其树立学习的信心,产生学习的兴趣。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多媒体教学以其本身特有的功能,将原来枯燥的学习内容通过图形、动画等形式表现出来,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得形象生动、直观易懂。聋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进入到真切自然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强化了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具体性,激发了聋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商业街的繁华喧闹,烈士陵园的肃穆凝重;黄果树瀑布的壮观,小兴安岭的美丽,仅仅通过语言的描述,聋生不仅感到枯燥乏味,也难以有切身的体会。而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聋生通过观看影像资料,如身临其境,可以更深刻地体会简单文字所蕴含的深意。有利于使聋生不断产生学习的新奇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使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模式
聋校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同时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语言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有利于聋生注意力的保持,从而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聋校教学中,无论是创设情境,还是展示事例,或者欣赏审美、陶冶情操,均比传统教学变得更轻松自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相同的课堂时间内向聋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并且聋生对接收的知识更容易理解消化。比如,在对聋生进行语言训练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让聋生通过展示的画面、出示的文字等信息展开各种想象,将故事的主体要素连接起来,引导聋生仔细观察故事的细节,想象故事的起因,推测故事发展的方向,并进行描述、交流,教师进行必要的总结,适时纠正,逐步开启聋生语言的天窗。多媒体教学简化了教学程序,增加了知识容量,活跃了课堂氛围,加快了教学节奏。它使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由被动变为主动,接受变为获取,充分调动了聋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习效率也得以提高。
三、多媒体教学,拓宽了聋生视野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拓展了教育时空,它的多元性、开放性和丰富性为聋生找寻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搭建了优越的平台。教师可以指导聋生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学习网站自主查找、搜集资料、讨论交流,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多媒体技术为聋生创设了自主探索的条件和空间,提升了他们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以及利用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增加了知识获得的广度和深度。
四、多媒体教学,丰富了与外界联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聋人聚集的圈子也逐渐增大。在学习、交友、出行、购物及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的整个过程都充满着人与人的交往,和以语言文字为主的信息、资料的阅读与表达。显然这些对聋生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封闭的聋校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听力损失情况及补偿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聋生利用先进的社会条件和多媒体技术,在学习过程中冲出教材,在大环境、大社会中学习,有利于形成和发展他们的听说能力,获取更多的信息,丰富知识储备,增多与外界的联系。
五、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信息时代赋予聋教育新挑战和新思路。教师作为聋生学习过程的引路人,应传承优秀的教学经验,并与现代教学理念、现代教学手段完美融合,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素质,为聋生创造更优化的学习环境。
(二)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为聋生学习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教学中要充分考虑聋生接受知识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应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视觉、味觉、触觉和剩余听力的作用。此外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优秀教学经验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求真务实,科学发展,一定要采用适合聋生认知特点及语言水平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聋生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坚决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
一、基于文体类型设计“问题链”
(一)叙事类文章:“问题链”抽丝剥茧见本质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量最多的便是叙事类文章。这类文章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文章依据故事情节发展,有着鲜明的情节主线,或按时间先后顺序,或按事情发展顺序,其核心问题常常潜伏在故事过程中。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如果唐突出示,学生必不能立即回答,必须要根据故事的情节发展一步步深入,逐步体会,而教者也正需要依此进行课文的展开与赏析,这就需要围绕核心问题设计一连串的辅助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理解的深处,逐步领悟课文的主旨,这样的核心问题与辅助问题才能形成有机的整体,亦步亦趋,渐入学习佳境。“问题链”的设计关注问题之间的坡度、关联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掌握知识、理解内容。比如,有位教师在讲授《军神》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设计出这样的“问题链”:“读第二至第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能体现是个军神的句子。”“现在我们就站在手术台旁,闭着眼睛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手术台上的哪些情景?”“当我们看到这些情景的时候,耳边仿佛又听到了哪些声音?”“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的时候,内心有什么感受?”这些问题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纵向递进,有的放矢地突破了文章的重点、难点。
(二)说理类文章:“问题链”串零为整再发散
阅读教学中也有一些说理性文章,文章列举事例想说明一个道理,或是陈述几个分论点来说明一个核心观点。依据文本的写作思路来分析,显然在重复学生已有的认知感悟,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觉得教学设计没有新意。此时,教师不如跳出文本叙述的顺序和框架,抓住主问题,创新设计“问题链”,提纲挈领地展开发散型的教学。比如有位教师在执教《只有一个地球》时,在学生初读感知后,抛出一个问题,读完课文你感觉有什么滋味?这个问题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以说出迥然不同的感受。教师便依据学生的回答,紧接着再追问,你从哪里体悟到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追问”无疑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通过追问,学生不知不觉便进入到文本中去,对文章的体悟更加深入。翻看小学语文课本,关于说理类或者近似说理的文章并不少,比如《晏子使楚》《将相和》《草船借箭》《军神》等。当然,有些叙事的文章,因为中间的情节段落并列排列,也可以运用这种核心问题发散排列辅助问题的方式,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三打白骨精》等,这些文章的核心问题往往也是文章的骨架或脉络,因此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由核心问题衍生出的辅助问题恰是一根根链条。解决了每一根链条上的问题,核心问题想阐释的道理随即浮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再理解文章的论点则能驾轻就熟,事半功倍。
二、基于文章结构设计“问题链”
(一)总分式结构:“问题链”因势利导相呼应
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些文章在结构上很有特点,呈总分式结构布排,文章前后呼应,比如《桂林山水》一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交代观赏的原因),这是总起;第二段讲桂林的水,第三段讲桂林的山,这是分写;第四段合起来描写桂林的山和水,这是总写。针对这一类文章,核心问题很好找,围绕核心问题质疑,进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中去体会其“诗情画意”是重点,因此,在”问题链”的设计时便不妨依循文章的结构特点,大处设疑: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进而理解“喀斯特地貌”是什么样子,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文中是怎么写的?“漓江山水”是什么样子?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文中是怎么写的?如此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桂林山水》的神奇与秀美便深深印入学生脑海中。
因此,依循文章总分结构而作自然的总结,这样的问题设计也巧妙地将文本研读贯穿起来。一气呵成的总分结构的文章其实也有不同的呈现形式:有的文章是“总分”式,如《西湖》《黄果树瀑布》等;有的文章是“总分总”式,如《夹竹桃》《烟台的海》等;有的文章是“分总”式,如《广玉兰》等。不管文章的结构有怎样细微的变化,只要抓住文本结构的核心特点进行“问题链”的设计,课堂学习便能主线分明,重点难点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二)并列式结构:“问题链”相得益彰共生辉
小学语文课本中也选有少量说明性的文章。这些文章往往针对一些科普常识进行讲述,这些常识性知识之间常常都是并列关系,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表述,因此,教学时教师设计的各个问题之间往往也是并列关系。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三自然段写了珊瑚、海参、龙虾三个并列的事物,是并列式;第五自然段写了贝壳和海龟,也是并列式。这几个知识点有一定的内在逻辑顺序,依循着认知的顺序,但从知识点本身来说却是并列的,尤其是教师在初始教学时必须带着学生逐个分析。有位教师这样设计“问题链”: 西沙群岛的风景美在什么地方?物产丰富在哪?海水色彩为什么会不同?西沙群岛的海里都有什么样的鱼?如何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想告诉我们什么,是鱼和水一样多吗?这些问题目标指向不同,内在的知识点并列平行,相互间互为补充,共同为认知西沙群岛这样的教学任务而做足铺垫,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效果明显。
三、基于教学思路设计“问题链”
(一)以行文思路为主线设计“问题链”
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时应仔细研读课文内容,确定行文思路,把握“问题链”的主线。每篇文章在教学中呈现的“问题链”不尽相同。记事文的问题主线通常为承接式关系,写人文一般呈并列式或递进式。提炼文章主题,确定链接主线。文章主题可从题目、中心句、重点段等方面提炼。通过提炼主题确定的链接主线多为递进式关系。梳理文章结构,确定链接主线。按时间变化、空间转移顺序记叙内容的文章,其问题链主线多为承接式等链接关系;按事物内容或性质,记叙、描写或说明的文章,主线为并列式关系;按总分关系写的文章,主线为总分式关系。
(二)以训练思路为主线设计“问题链”
以《为人民服务》“问题链”设计为例,设计时可从训练思路着手:(问题一)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问题二)围绕这句话,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应如何为人民服务?(语言训练)用总分结构说一段话,说说为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入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含义。阅读与理解训练有机结合。阅读教学中的理解训练包括把握文意、概括要点等,如上述“问题链”中的“问题一”和“问题二”。阅读与语言训练有序结合。情境说话、仿句写段、想象描写等,与阅读有序结合,形成“问题链”。
四、基于教学重点设计“问题链”
(一)紧扣教学重点设计“问题链”
“问题链”的设计,要求教师应首先通览教材课文,立足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和构思、层次脉络等,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一组有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难易适中的问题,明确指向教学重点,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准确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材重点,而且要紧扣教学目标,巧妙地处理教材。以《九色鹿》问题设计为例,从九色鹿救调达不图回报和在国王面前怒斥调达两件事中,你能感觉出九色鹿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吗?从调达前后两副截然不同的嘴脸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故事中的王妃和国王分别说些什么?这种“问题链”设计不仅全面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重点,而且兼顾到文章的侧重点,即对王妃和国王的评价,明显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突破教学难点设计“问题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