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臧克家的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学 教学改革 特色农产品资源
中图分类号:TS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8-0070-03
青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立于2000年,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农产品加工学》是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是研究粮油产品加工的理论与技术的主要学科。它肩负着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翻番的重大任务。近年来,涉及该课程内容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并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河南、山东、安徽等省份,定点生产面粉加工成套设备;北京市生产有电脑控制的磨面机组;湖北生产具有自动控制装置的现代化组合碾米机组;全国普遍推广的预榨浸出制油工艺与氢化精炼油脂深加工技术,以及油料蛋白、方便米面食品、高果糖酱、玉米啤酒、变性淀粉、人造奶油、速溶豆奶,多种保健食品等的研制成功,对农产品的深度加工、综合利用和多效增值起到了促进作用[1],并发挥了加工食品的出口潜力,使我国食品工业跻身于世界食品先进国家。因地制宜,依托青藏高原特色农产品资源,对现有《农产品加工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整合、精炼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2]是这次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主要目标。
1 农产品加工学课程的性质及教学内容的改革目标
《农产品加工学》的教学目为使学生掌握主要农产品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加工工艺、工艺设计和质量控制,并能对原料进行综合利用。如何对农产品进行合理的贮藏加工,社会化食品的生产工艺与原理是本课程要掌握的重点。因此对各食品工艺参数的讲解为重点内容,特别对淀粉糖、烘烤食品、植物油提取工艺要做详细介绍。
本课程任务是向学生介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概况、烘烤食品、淀粉的制取、淀粉糖的制取、变性淀粉生产、豆制品生产、植物油料及油脂提取等,以培养学生的生产实践操作能力为宗旨[3],实践性较强。有利于充分利用专业开办地具有的食品专业教学资源,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促使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环境相结合,课程内容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使专业教学更加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2 农产品加工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2.1 改革思路
根据青海省食品资源开发程度、技术成熟状况、食品企业规模发展程度等,确定农产品加工学课程内容改革的重点,并根据农产品加工学课程的教学要求,确定需要进行改革和强化的内容,补充实践教学的内容和素材,使该课程的内容,既符合专业教学要求,以具有一定的特色,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面,能使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地方食品企业的产品生产相结合,教学内容更贴近生产,为学生就业拓展门路[4]。
2.2 针对农产品加工学课程内容体系,设置相应的补充教学内容
在构建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学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农产品加工学课程主要以《食品工艺学》为基础,并涉及《食品工程原理》、《动物性食品工艺学》、《果蔬产品工艺学》、《软饮料工艺学》、《发酵食品工艺学》等课程内容。通过讨论删除了《农产品加工学》中与其他工艺学课程重复的内容,特别是与食品原料学中重复的大量内容。在讲义与课件中,增加了农产品加工学发展的最新进展,并对课程中与其他专业课程有重复的内容进行了删减,以保证农产品加工学课程的整体性和完成性;组织教师开展现代教学手段在《农产品加工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对《农产品加工学》的课件进行了大量修改,补充内容,完善格式,并将新的课件应用于食品科学与工程2010班的教学,具体的教学内容以讲授农产品储藏、加工原理为主,内容包括谷类粮食、油料蛋白、方便米面食品、高果糖酱、变性淀粉等为主,删减酱油、酱制品、食醋、白酒等章节;2010修订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时,根据国内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将《农产品加工学》64学时改为48学时,2013年食品20102又改为《粮油食品工艺学》40学时,另开设15学时的课程实验,并以中国农业出版的《粮油贮藏加工工艺学》作为教材,保证授课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此外,将地方资源枸杞、青稞等一些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教学融入教学之中,更好补充整个教学的需要。
2.3 以青海省特色食品加工工艺作为实践教学内容,强化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的联系
近几年,青海省兴起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加工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本着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思路,与校外5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并利用企业的生产工艺影像资料,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使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具体,教学更为直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当我们轻轻吟诵起《有的人》的时候,很自然地会想到生命的抉择。本诗选择了生与死这一永恒的主题,提醒每一个读者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有的人》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这首诗不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对比,阐扬了某种人生的哲理。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一开头便警句迭出,立刻把读者的心抓住:何以有的人活着是死了,有的人死了却活着?本来,死生乃自然规律,不可逾越,也无法逃避。但《有的人》却彻底抛开生死的自然形态,把它幻化为意识形态。生死的自然界限变作了道德、审美的判断。于是,有的人生即死,有的人死犹生。这在科学上是不可思议的,在艺术上却是真实可信的;这里,情感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至于孰为生孰为死,诗中没有正面回答,但通过对两种人的形象描述,读者自可得出结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全然取决于对人民的态度,造福人民者永生,压迫人民者速朽。
通常情况下,人们一般不喜欢以议论为内容的诗。诗以吟咏性情为主,议论非其所长。然而,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伴随着人们感情波动,一些感应于内、言论于外的诗,融情入理,颇具意味,同样能赢得读者的喜爱。《有的人》便是这样的诗。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一、一字之工源于生活
唐代边塞诗人高适有一首七言绝句诗:“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翔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半江水,僧在翠微闲竹房。”这是他做两浙观察使时巡察路过杭州清风岭,留宿僧房,夜晚赏月而在庙墙上写下的一首诗。诗中“半江水”原为“一江水”,怎么改了呢?原来钱塘江水是随潮汐涨落的。月上中天时,江水盈涨,才有“一江”;月落时,江水随潮而退,只剩“半江”了。诗人第二天清早乘船离开清风岭,看到了“半江”这一事实,发现了诗中的错误。但因行色匆匆,未及改成。
后来,高适巡察返回恰巧又经清风岭,想起了那首有错误的诗。他走进大庙,驻足墙前,不觉一惊,原来庙墙上的“一”字已改成了“半”字。经询问寺中老僧,才知是一不知名的过路客人改的。高适捋着胡须连声道:“改得好!改得好啊!”
二、一字之工源于虚心
据宋代陶岳《五代史补》卷三载:唐代诗僧齐己作《早梅》诗一首,诗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之句。当时的诗人郑谷读到“昨夜数枝开”句时,觉得似有不妥之处:既为早梅,数枝已开,何以见其早?于是改“数枝”为“一枝”。齐己听闻,见郑谷而下拜。当时人因此而称郑谷为“一字师”。
作为诗人,虚心接受著名诗人甚至是普通民众的意见,修改自己的诗作,已传为诗苑美谈。他的《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手稿上写的是“原驰腊象”。据说他是接受了臧克家的意见而修改的。因为改成“蜡象”恰好与上句中的“银蛇”在色彩上保持一致。他的《七律・》:“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初稿写为“金沙浪拍悬崖暖”,据说也是接受了别人的意见而修改的,改成“水拍”避免了与上句的“浪”重复,不违背律诗中不允许出现重复字的要求;“悬”改为“云”,富有诗意。
三、一字之工源于推敲
“推敲”的故事由诗人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而传扬开来,这为众人皆知,不再赘述。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极富表现力的“绿”字就是精心筛选出来的。据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载:“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作者认为“到”“过”“入”“满”等字都不理想,只有“绿”字最为精警。用通感手法把只可感触的春风转换成醒目的视觉形象,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这正是诗人推敲频改所致。难怪《彦周诗话》赞誉本诗为“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
四、一字之工源于功力
据南宋魏庆之的诗话集《诗人玉屑》记载:一天,陈舍人得到一本杜甫的诗集,可惜的是因年长月久,诗集破损,有些诗句也残缺不全,其中“身轻一鸟”一句的最后一字不知为何字。于是,他就请来了许多秀才,想补上这个字。秀才们竞相比试:“身轻一鸟疾”“身轻一鸟落”“身轻一鸟起”“身轻一鸟下”……可谓众说纷纭,到底哪位补的字妥帖,一时难有结果。
关键词:诗歌;卞之琳;象征主义;智性;格律
卞之琳的诗,以平凡冲淡的现实为依托,发掘况味,将人间烟火气息拔擢为琼楼紫雾,朦胧地暗示着深层的意味。废名评价《道旁》,“它古朴得好,新鲜得好,句子是真好,意境也是真好,把作者的个性都显出来了。”[1]
他的诗歌与时代相应,中西合璧出诗歌的朦胧美,并探求新诗的格律,凝萃出中国新诗美的新篇章。
一、西方的象征,中国的意象,是所谓中西交融
卞之琳的诗歌不是咆哮的,而是婉约的,像是古时候婉约派的词人,用克制的笔调营造绝妙的况味,让人感同身受,这是中国古典式的意象,也像西方现代诗论述中常说的象征。
“冷血动物”也是卞之琳对自己创作态度的评价,卞之琳的诗作与本人一样,总是有些“冷眼旁观的态度”[2],而这种冷眼旁观不是真的冷淡, “与西方后期象征主义有很大差别,卞之琳的冷静重在于‘静’,讲得准确一点,似乎应当叫做‘平静’。‘平静’的实质就是个人生存意志的稀释,是对内在生命冲动的缓解。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冷峭’曾经给了卞之琳较大的启发,引导他走向了艺术的成熟,但是,在精神结构的深层,他还是更趋向于中国古代诗歌的‘平静’。卞之琳的‘平静’决定了他必然走向‘主知’……在诗的精神内层,卞之琳具有更多的民族文化特征”。[3]
在后主张全盘西化的践行者们用冷淡的笔触或是狂烈的热情书写着现代诗的冰火两重天,而他在其中调和,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象征主义诗篇的过程中,用“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4]作为基底,对象征主义进行了描摹,在此基础上平静地书写了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意向况味交织的个人诗特征。
二、新诗的形式,格律的求索,是所谓古今与共
卞之琳始终坚持用白话文进行创作,破除了古代格律的套路,而对其内在实质――音节和谐的美感进行探求,阐发了自己的格律理论的同时,对新格律不断探索。
闻一多称他为“技巧专家”,袁可嘉在评价他诗歌的语言时指出,“卞之琳在新诗口语化、现代化上做了种种试验……确实为新诗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把新诗口语化推进了一大步”[5]。
“卞之琳用日常化的语汇、科学词汇、文言词汇入诗,嵌用具象词和抽象词,更新了语言表达程式,为现代诗歌带来新意象、新内涵与新观念。句法上,倒装、副词和插入句的使用,既有效地结构了诗句,又唤起了新的想象逻辑和诗思。言语反讽、情境反讽和总体反讽的结合,赋予了诗歌显著的智性化特征。”[6]
“媒介本身即是讯息”,他的诗歌艺术上对形式的探索从不间断,用全新的新诗形式,化文为白,保留况味的同时便于理解,开辟了新诗的新天地。
三、美,纯净的,作为艺术形式的美
“他把诗歌看成惨淡经营的创造性产品,犹如一件工艺品,而不是通俗易懂的交流工具。”[7]
特别的年代里现实的气氛太过浓重,对于纯粹的美的欣赏难免搁浅,“卞之琳自己选定的诗集《雕虫纪历》在人民文W出版社出版,之后不久,作家方殷在《文艺报》发表文章批评说,有人谦称自己的诗是‘雕虫小技’,但‘雕虫’总要‘雕’出个‘虫’来呀,你这个‘虫’在哪里呢?”对卞之琳诗歌的现实意义产生了质疑。
克制地不加抒情,而是对意蕴本身的意义进行探寻,这种形而上意义被阐发为哲思的,纯美的,冷淡的对生命的终极关照,轻轻浅浅引一个发端,像是毛衣上的线头,告知后便可轻描淡写地抽丝剥茧。然而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风貌,他早期的诗作能够震慑地令人明晰其必有言外之意,余韵悠长。而《慰劳信集》等作品,他自己称其为“转折点”,而前文所诉说的一些况味便被冲淡了。
现实那样激烈,而卞之琳的早期诗歌却能够在乱世之中给人内心的平静,也给诗歌平静,诗歌的发展提出中西之美,古今之美相融合的新思路,令中国诗歌的美更为融合丰富。
参考文献:
[1]摘自《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王泽龙 著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第2版,载引自冯文炳:《谈新诗・十年诗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9页。
[2]屠岸《卞之琳研究的里程碑著作――序汉乐逸〈发现卞之琳:一位西方学者的探索之旅〉》中写道,自己曾问卞之琳对于“四大有广泛影响力的诗人”的评价的看法,卞之琳先生避而不谈。
[3]《论卞之琳在新诗发展中的独特地位》 盛婷婷 2009年9月《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8卷第3期
[4]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
[5]《致臧克家》,《闻一多书信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316页;袁可嘉:《略论卞之琳对新诗艺术的贡献》,袁可嘉、杜运燮、巫灵坤《卞之琳与诗艺术》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7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9-0082-01
编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诗歌,以极其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诗歌学习兴趣与鉴赏水平,从诗歌的抒情策略人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鉴于此,笔者现结合有关诗歌作品谈谈诗歌的抒情策略。
诗歌作品重在情感的抒发和传达,一般来说,抒情策略有两种:修辞策略和语法策略。
一、抒情的修辞策略
抒情的修辞策略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方式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从文学史和修辞学史的角度看,抒情的修辞策略有许多,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四种:典故、隐喻、悖论、意象。
1.典故
典故:是在诗句中运用神话或历史事件、名篇美句等。
典故能够借助历史与现实在相似性基础上的相互映照表现一定的思想与情感,并能达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它借助古代的神话、历史故事、名篇美句,寥寥数语即可达到非常效果。
2.隐喻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如,以山的意象来喻愁的:“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驮得动”(石孝友《玉楼春》)。
3.悖论
悖论:是指那种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际上千真万确的语句,即所谓“似非而是”的语句。
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这里的“死”和“活”都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指生理学意义上的死亡和存活,—类指社会学意义上的死亡和永生。
有的人从生理学的角度看是活着的,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着却已经死去(虽生犹死):有的人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已经死去,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却获得了永生(虽死犹生)。
这一诗句表面上自相矛盾,实质上千真万确,因而属于“似非而是”之句,这就是所谓的悖论。
4意象
意象:意象是抒情文学的第一构成因素,是抒情作品的根基。在抒情理论中,可以将其粗略地理解为心理画面。
如,海子的诗中充满了丰富曲折、复杂多变、含混朦胧的心理画面。海子的诗的意象有三大特点。第一,意象丰富,构筑了一个完整的象征体系。第二,“麦子”意象的发现,对中国诗歌的贡献。海子的短诗中,除了家园、土地、太阳和大海,麦子是海子诗歌最常用的意象。麦子是农耕民族共同的生命背景。那些排列在我们生命经历中关于麦子的痛苦,在它进入诗歌之后便成为折射我们所有生命情感的黄金之光,成为贫穷崇高的生存者生命之写实。第三,构思精巧,意象新颖。
二、抒情的语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