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内部审计转型

内部审计转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内部审计转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内部审计转型

内部审计转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转型;增值;趋势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面临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趋势,现代企业管理不再执着于传统经营模式下的成本、利润等单一目标,转向了追求企业价值的增加及可持续发展。企业对内部审计的期望值也在日渐增加,期待内部审计能够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并带来切实可见的利益。内部审计面临着新的时代机遇,应该主动去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实现内部审计从理论到实践的逐步转型。

一、转型的基础是合理定位

1.内部审计是增值部门,不是消耗部门。虽然内部审计的定义及目标都明确提出了增值服务,但显然没得到企业管理层的认可,管理层看不到内部审计在价值链中的增值作用,认为其只是擅长发现已经既成事实的问题。内审部门必须考虑去改变这种现状,用事实去告之企业管理层,内审是增加价值的,这需要内审去尽量量化和评估审计效果,衡量出企业执行或推广审计成果能够获得的利益及挽回或避免的损失价值。内部审计是为企业服务的,不应自我局限在仅为实现企业目标服务的框架内,改进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保证服务,提供例如顾问、协调、流程设计和培训在内的咨询服务,在专业领域为企业管理层的重大决策作出分析评估,这些都是可以体现内部审计增值服务的领域。

2.珍惜优势,体现出存在价值。纵观国内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在实际工作中不重视企业基础管理的缺失、专业性知识不足导致审计范围狭窄却很少去虚心求教、重视审计表面数字超过重视审计质量、有的审计机构多年来对相同的审计对象重复提着相同的审计建议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正视的问题。内部审计具备能够接触到最高管理层,拥有先期知情权等优势,应该努力就企业控制的效能、风险管理的可靠性及企业治理的成效等诸多方面为企业提供保障,而不是一方面停滞不前,一方面又不满足于现状。

3.配备恰当的软件与硬件。对于内部审计来说,最核心的就是遵守职业道德和相对独立性,这是内部审计生存的根本。一支能够透彻了解企业的敬业专职骨干队伍是非常重要的,增值审计需要有增值的人来实现,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是不断进行自我投资提高知识技能的人才;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保证审计必须是一个独立部门,能够直接向企业最高管理层汇报,拥有不可置疑的权威性及适度的审计直接处置权。

二、内部审计的转型趋势

1.审计理论研究趋势。审计理论的研究不能脱离实际,我们需要具有前瞻性及可操作性的理论,传授经验并指导今后发展的方向,只有脚踏实地,才能爬的越高、看的更远。

(1)角色。内部审计提供了广泛学习风险管理知识的独特机会,成为个人职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环。从“经济警察”到“风险和控制专家”、到“企业顾问”,内部审计形象不断演变,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甚至有理论提出内部审计部门应与企业管理层及各职能部门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敌对”到“伙伴”,我们不难看出内部审计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发展前景愈加广阔。

(2)审计导向及领域拓展。从事后审计到事前、事中审计,从查错究弊到以内部控制为导向,到管理效益审计,再到以风险导向的审计,这源于企业认识到识别及控制风险的重要性,迫切需要内部审计去密切关注与企业治理和风险相关地所有活动,为企业增加价值和减低风险。

(3)审计目标。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为企业提供高效高质的审计服务。基于风险制定审计计划,充分重视高风险问题,持续改进企业治理,确保审计成果得到有效运用,从而促进企业变革、增加组织价值是内部审计致力于达到的期望目标。

(4)审计方式及适用的技术方法。传统的审计方式基本属于静态审计。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动态审计(即持续审计)必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审计方式,为企业提供动态保障。这种实时的审计方法,当发现控制故障趋势时能够及时去识别和解决,大大提高审计效率并节约审计资源。对于审计技术方法来说,新的方法固然好,但适合的方法更重要,审计是团队协作,只有合理分工配合,才会达到最佳的审计状态。

2.审计实务的转型趋势。(1)基于风险导向的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是新兴的审计领域,在我国的开展范围并不广泛。要开展风险导向审计,首先我们需要去了解风险,通过进行比较去确定出哪些风险应该首先予以处理,使企业管理层能更清楚的把握有限资源的正确投向,从而化解那些需要优先处理的风险。帮助企业管理层改进决策,提高获利能力和经营能力。

(2)关注企业的过度控制。以往的内控审计主要是关注内控体系的健全性、符合性和有效性,缺乏对过度控制的关注。浪费时间、资源及金钱去做无意义的工作,有时过度的控制比缺乏控制危害更大。我们必须理解,控制不是目标,而是达成目标的手段、实现目标的工具,不能为控制而控制。

(3)参与式审计。审计人员不是万能的,对审计缺乏了解的专业领域,可以提倡与专业部门合作展开参与式审计,合作部门提供技术性的专业知识,内部审计提供管理技能,二者合作,才能对复杂的技术活动进行彻底审计。

(4)计划、决策审计。审计部门还可以为管理层所不熟悉领域的决策提供分析评估,或者去审计那些处于设计阶段的计划、政策、办法和程序。例如企业的库存积压或者采购已经过时、淘汰设备的零部件等问题,可以通过对企业采购计划的审计取消订单,避免损失浪费。

总之,随着企业的发展内部审计系统会得到更多拓展自身职能、增加自身影响的机遇,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玉峰,姜海峰.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转型问题思考[J].财会月刊(综合),2008(10).

内部审计转型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 转型 评估

内部审计一直致力于为生产经营服务、为管理层决策服务,从应需而生到顺势而动,从传统审计到现代审计,从查漏纠偏到为企业增值服务,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进取,从以财务审计为主,转为财务审计和效益审计(亦称绩效审计)、管理审计并重,逐步推进内部审计的全面转型升级。公司治理的需要推进内部审计转型。而推行内部控制审计公司治理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是现代内部审计的三个重要标志,也是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的核心内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就是要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只有实现在审计上的转型,才能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规避经营风险上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

一、在创新中加快内部审计转型

(一)确定审计目标及内容,提升审计定位

不同的经营战略决定不同的管理风格及模式,也决定内部审计目标及内容的不同。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于内部审计价值的判断、内部审计成本与绩效的衡量也是内部审计是否应当存在的重要判断标准,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提出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增值。企业的内部审计必须满足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需求,且不应当受到内部审计具体发挥作用的领域与职责的影响。企业的管理层越来越多的对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产生关注,从而更多的对企业内部审计在审查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相关流程与方式方面期望有所作为。

内部审计也存在组织定位问题,明确组织的差异性需要清晰且准确的组织定位,保证职责作用发挥效果,保证取得应有的管理资源,否则就会造成企业成本负担加重,产生资源浪费。分析和评价组织的绩效问题不能够仅依赖内部审计客户的价值感知来实现,而且需要明确的组织定位。

在传统企业模式里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企业经营管理者希望内部审计是否有效的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对各部门是否能够遵守和执行企业的方针和政策进行检查和评价,有无财产受损和舞弊行为情况;评价经济效益和管理状况,对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监督型的内部审计组织定位。

现代企业中,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随着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分离而出现,使得企业治理逐步成为的核心问题。内部审计生存和发展“土壤”被现代企业所改变,所有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期望内部审计通过自身的优势,在公司治理中能有所作为,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弥补外部审计在实现公司治理功能方面的不足,补正公司治理结构。保证有效的进行决策将是企业治理的焦点,为帮助企业提供决策信息,改善经营管理,人们期望内部审计通过内部控制机制、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内部审计应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需求出发,内部审计的职责范围加以丰富,对其偏好行为的动力给予激励,创新企业治理审计、控制自我评估和风险管理审计等多个领域,向事前、事中和全过程的审计方式转变,改变原来的事后审计,实现内部审计的价值。

(二)开创审计方法,采用创新审计模式,开创内部审计新局面

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利用远程辅助审计系统自助提取审计工作需要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开展非现场审计监控,发现风险和异常现象,将审计监督职能前移;同时在开展现场审计之前先进行非现场审计分析,提高现场审计针对性和效率效果。实现内部审计跨越式发展的途径需要将审计技术方法科学化。通过对传统审计的方式方法的改进,不断推进IT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广泛应用,来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联网审计系统,在计算机应用程度比较高的的企业中,通过网络平台,实行有效的监督职责分离、授权控制、资金资产调动等内部控制。

统一审计质量标准,规范审计业务和审计人员行为,提升审计工作的有效性。运用统一的工作机制,实现审计成果的横向纵向对比,提升审计质量,有效实现防疫系统作用。

二、建立管理审计评价标准,推进内部审计质量评估

(一)建立管理审计评价标准模式

综合评价和评价指标是管理结果评价标准的两个组成部分。综合评价是单项指标评价结果的综合,因为管理结果是由整个指标体系来反映的因此需要有综合评价,但是单项指标评价结果只能反映局部而无法反映整体,要形成综合评价结论,就要对单项指标评价结果进行综合,从而获得整体评价结果。评价指标并非单个指标,一般是一个指标体系,是管理结果的数量化体现。对要求的理想状态与管理结果的实际运行状态相符合的掌握是建立管理结果评价指标的直接目的,为了改进和优化管理结果,就要了解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是否有差距,差距有多大,差距是不利的还是有利的。为了综合评价管理结果的发展结构、 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等,反映管理结果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征,评价从整体上对被评价对象的发展状况和相对发展程度, 就需要建立管理结果评价指标体系。

(二)加强对内部审计质量的评估

加强审计质量检查力度,适时进行自我评估,将质量检查和评估结果落实到考核评分,以绩效考核为手段确保质量控制。固化审计业务流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实现从审计计划制定、审计项目立项、审计项目实施、审计报告、审计项目归档全过程,实现全过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三、强化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评估

(一)内部审计人员所需具备的胜任能力

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化程度不高,存在专职兼职并存的情况;传统审计项目业务活动仍以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为主,仍停留在以监督为主层面;权威性较差,隶属于管理层比例高;而国际准则、企业治理准则等知识严重不足,而审计、会计知识非常熟悉;有待提高沟通能力和风险意识。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的内部审计实务发展还落后于西方。

内部审计人员由于不同的岗位或角色其核心胜任能力的构成也不相同,而且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具备的胜任能力的重点正在发生变化。迎接今天商业环境的挑战是内部审计功能的最大化,内部审计的价值就在于能促进变化和进步,各种内部审计岗位成功所需的关键技能体系正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许多方面的快速变化已经发生了改变。对于内部审计人员来说,最为迫切的事情是要对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解和进一步改变内部审计活动的内容,这应该有助于内部审计职业的长期战略地位的确立,使组织价值最大化、满足组织的需要。

(二)内部审计职业化发展

内部审计职业化是按职业化标准加以要求,将内部审计作为一种职业看待。内部审计职业化是可持续发展和内部审计保持活力的方向,是提高内部审计水平、稳定内部审计人员队伍的基础。内部审计要依托审计机关的行政指导,提高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 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可以通过创新培训机制、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总结先进经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CIA持证比率等多种方式进行,来深入推进内部审计职业化建设进程。

要发挥职业人才的引领作用,就要以培养专业人才为支点。必须紧紧抓住人才建设这个关键性因素,促进内部审计职业化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内部审计事业的快速发展,内部审计人员的总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各内部审计机构也加大了引导的力度,使内部审计专业人才发展趋势呈现出多样化。

以总结先进经验为载体,营造内部审计创新的职业氛围。在加强宣传的同时,对内部审计在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优秀案例、优秀理念和实务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增强社会关注度和内部审计的影响力,推进内部审计实现全面转型与发展。

职业培训是提高职业水平的有效途径。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关键就要创新职业培训。注重培训质量,按照转变理念、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方针,注重内容的创新和实效,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更加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力求贴近形势、贴近需求、贴近实务,切实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与胜任能力,能解决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内部审计的质量得到提高。

目前,国内最具权威性的内部审计资格考试之一是CIA考试。提高CIA资格人员数量,加快内部审计职业化进程,以推广CIA考试为契机。为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内部审计职业专家队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文辉.《浅论企业内部审计》,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 12)

[2] 杨艳.《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控制》,中国经贸导刊,2009.( 23)

(上接第53页)

三、完善学校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策略

(一)强化学校财务管理职能

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学校的会计职能与财务管理职能相分离,会计职能纳入会计结算中心管理,财务管理职能仍由学校负责。因此,学校应明确自身的具体职责,强化财务管理职能。具体来说,学校财务部门仍负责资金的筹集工作、预算编制用款计划的制定、负责建立学校内部财务制度、监督财务活动、对学校的各项收支进行严格审批;并负责管理学校的财产物资和正确执行财政部门批准的经费预算,同时还应做好学校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并制定相应措施减少资金的浪费和滥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会计结算中心的会计监督职能只是负责各学校会计业务的处理、会计报表的提供和会计档案的管理等工作。

(二)建立科学规范的预算管理

学校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应建立一套科学的、合理的公共支出预算管理体系。财政部门应强化预算管理,进一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扩大预算管理范围,将预算细化到学校的各个项目;并统筹考虑学校的各项预算资金,将预算内外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提高学校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此外,由于学校预算都是上一年度编制的,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学校预算的编制应在细化的同时留有余地,并改进和完善预算支出科目体系;而且预算一经审核批准就应严格执行,财政部门应对学校预算的编制、预算的审批、资金的拨付和使用进行监督管理,以期为会计结算中心的顺利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健全会计结算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结算中心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会计人员的职责,提高会计专业化水平,保证会计结算中心的业务正常、顺利的进行。首先,会计结算中心不应只对各学校的支出进行监督管理,还应对各学校的收入进行监督管理,减少各学校应收未收、已收未缴的现象。其次,为确保各学校实物资产的完全完整,保证实物资产账实相符,会计结算中心还应加强对学校实物资产的监督管理。除了建立固定资产总账对各学校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量进行监督控制外,还应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同时还应通过定期全面清查和不定期局部抽查相结合的方法,控制管理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

(四)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会计结算中心应加强对各学校的会计监督与管理,确保各学校发生经济业务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同时结算中心应加大对各学校开支项目的审查与披露,力争掌握学校各项预算资金的来源与性质,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此外,学校也应采取多项措施保证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具体来说,学校应规范财政预算的执行,减少支出和收入的随意性,保证学校的各项支出和收入都有章可循;而且学校也应致力于提高本单位会计人员的专业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自觉遵守国家相应财经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会计结算中心提供会计凭证,从而保证会计结算中心处理经济业务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 苏爽.论行政事业单位集中会计核算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16期

内部审计转型范文第3篇

内部审计转型是指内部审计从以财务审计为主转为财务审计与效益审计(亦称绩效审计)、管理审计并重,其核心内容是推行公司治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积极全面推进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一、民营企业实现内部审计转型的现实意义

(一)实现内部审计转型有利于提高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很多民营企业都是由家族企业发展起来的,其企业目标是“销量第一”或“利润第一”的企业,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所以其生产一般都是简单扩大再生产,没有重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节约使用,有时甚至是以浪费能源和污染环境作为代价。民营企业家往往忽略行业前景及长远战略,忽视民营企业整体架构、人力资源配置、企业文化及长期新产品开发。内部审计转型体现在审计处理上,需从重视责任转为责任和效益并重。内部审计作为民营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保障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进行效益审计时,除了关注企业的内部经济效益的增长对股东利益负责外,还要考虑社会效益的提高,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提高民营企业的社会使命感,促进其稳定繁荣发展。

(二)实现内部审计转型有利于民营企业实行现代化管理民营企业的领导凭直觉办事、独断专行,片面要求下属服从,从而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在用人时任人唯亲,下级对上级的命令惟命是从,没有发言权。民营企业家也经常出现一些不计算成本,未做出预算利润的随意性决策,缺乏风险管理观念,不熟悉的领域和项目也没有在咨询相关专家后慎重决策,未进行预算管理。内部审计转型体现在审计地位和职能的认识上,从重视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强调审计监督转为强调审计为组织服务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体现在审计性质和作用上,需从事后审计逐步转为事前事中审计。通过内部审计可以改善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和用人制度,将民营企业领导做出错误决策的概率降低。事前审计可以防范于未然,事中审计可以提高企业效率,事后审计可以为未来会计期间经济活动提供借鉴。

二、民营企业实现内部审计工作转型的措施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保障内部审计工作转型的顺利开展内部审计不再局限于查错纠弊的事后审计,必须对民营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进行审计。民营企业大多采取家族式管理,这会阻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转型的正常开展。很多民营企业已朝规模化、公司制方向发展。据统计,许多民营企业设立了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大多数已经在国内和海外市场纷纷上市。随着民营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利益相关人的种类增加,内部审计服务的对象全方位转型扩大了,其功能也相应加强,客观上需要企业给内部审计转型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从而要求民营企业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实现民营企业的全方位转型。对于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可以实行内部审计外包的形式;对于中大型的民营企业,则可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制度。

(二)提高民营企业决策层的现代管理理念与风险意识,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国家审计署1995年第1号令对内部审计的地位进行权威界定,似乎是确定了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独立地位,但实际并非如此,目前《公司法》里没有规定,企业内部审计可以不在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审计工作。内审部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如果涉及重大经济案件和某些个人的问题必须直接报告主要负责人。由此可见,即使内部审计的职能增加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审计,但未得到民营企业管理层的认同、审批和授权执行,其转型也只是流于形式,无法起到实际效果。这使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出现“无为而无位”的不利局面,内部审计转型后的新作用得不到正常发挥,影响了内审机构及人员的地位。内部审计是企业的第二种声音,对于民营企业决策层来说是需要极大的胸怀和勇气去坦然接受。所以,在内部审计转型的过程中需要领导层具备长远眼光,树立战略意识,改变他们认为的内部审计是监视下属的不称职行为、以公谋私的经济警察的落伍观念,树立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弊端的良师益友的先进观念。在企业规章制度中赋予内部审计人员能直接参与企业项目决策会议的资格,具有投票否决权。

(三)合理定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职能与审计目标,实现内部审计转型内部审计转型在审计职能上体现为由单纯监督检查的保护性职能向与咨询服务的建设性职能并重转变,在审计目标上体现为从以单纯的检查纠正财务会计领域的错误和舞弊为主,向以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为主转变。在我国,国资委以第8号令的形式颁布了《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为中央企业内部审计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没有出台有关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准则及相关法规。有的民营企业内部虽然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但还不够健全,且缺乏具体操作的理论指导。所以,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只能效仿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采取的一些做法,其转型也必须借鉴国有企业的方法,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从财务审计转变为经济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相结合。其审计目标不再局限在查错防弊,而是将其进一步提升到使企业的经济资源合理利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只有通过内部审核员和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将大量的审计成果迅速转化为管理成果,内部审计转型后的目标才能实现。

内部审计转型范文第4篇

一、高校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建立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需要部审计的转型我国高等教育为迎接教育全球化的挑战,已明确提出“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战略,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高等教育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高校工作重心是完善学校法人制度、改善学校治理。客观上要求高校提高管理效率,充分发挥组织体系中各部门的功能。内部审计在世界范围内已被提升到治理层次,成为实现组织治理的重要手段;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和完善的不断成熟,客观上要求高校内部审计承担“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的责任。并已成为高校约束机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高校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内部审计的转型随着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事业法人属性的确立和办学规模的扩张,办学资金总量急剧增大,管理活动更加复杂,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在教育经费紧缺的情况下,损失浪费、挤占挪用等严重影响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教学科研经费管理不善,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等违规问题依然存在;负债建设与偿债能力不足并存,财务风险形势严峻。鉴于高校受托责任空间和范围的拓展,内部管理控制需求的提升,为高校部审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教育部近年提出的“为防范学校经济风险服务,为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服务,为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突出矛盾服务”的教育审计工作方针,标志着教育审计事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推动高校审计由原有单一的财务审计开始向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拓展。

(三)高校内部审计自身发展需要全面转型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关系的调整,使高校内部审计更直接地服务于现代高校内部管理,承担高校组织免疫系统的角色,成为改善高校治理各相关方面赖以存在发展的极具有价值的资源。该变化要求内部审计为学校管理提供多元化的审计服务,由过去单纯强调“监督”向“监督”和“服务”并重转变,从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为主,向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与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管理审计并重转变。虽然目前高校内部审计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常规审计业务普遍开展,但发展并不平衡,管理审计、效益审计等现代审计业务还限于为数不多的综合型高校,远不能满足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需求。因此,贯彻“三服务”的教育审计方针,实践以风险为导向,控制为主线,治理为核心,发展为目标的内部审计全面转型,成为当前高校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内部审计转型的理念与定位

(一)高校部审转型的理念与企业转型相比,高校内部审计转型的步伐滞后很多,仍存在重监督轻服务,重结果轻过程,重查账轻管理等现象,审计结论缺乏建设性和前瞻性,就审计而审计还比较普遍。该现状反映出高校内部审计理念陈旧,须尽快更新,否则难以跟上转型步伐。理念1――审计服务。审计服务的理念符合内部审计的属性特征。“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是内部审计对其职能的新认识。作为组织内部的一个部门,确立审计服务的理念,并以此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变单纯监督为监督与服务并重,有助于将其融入组织的发展进程中,成为实现组织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融洽审计与被审的关系:改变形象,减少阻力,发挥效用。理念2――建设性审计。“内部审计在促进提高单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应该说是大有可为的”建设性审计是现代审计与传统审计的本质区别,该理念的确立,有助于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跳出满足单纯查账的传统思维,结合对业务的审查泼现管理机制、体制深层次的缺陷,提出富有建设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帮助组织优化管理,满足管理与决策的需要。理念3――审纠结合。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还要善于解决问题,这是现代内部审计理念的核心。审纠结合理念的确立,能够促使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不再停留于审结了事,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推动审计成果和审计整改对完善内部控制的作用力上,使审计结果真正变为管理的自觉行动,纠正管理偏差,防范和降低控制风险,体现内部审计是组织内一个有效控制系统的价值。理念4――预防性审计。促进提高组织增值能力和效益水平是内部审计不可推卸的责任。从这个要义出发,确立预防性审计理念,有助于审计人员履行好保健医师职责,从关注结果向注重过程重在治本转变;从单纯差错纠弊向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转变;从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转变,推动学校制度管人、管事、管物局面的形成,将影响办学效益的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变被动防御为积极控制:实现治标治本的统一。理念5――和谐审计。和谐校园建设是当今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确立和谐审计理念,有助于内部审计机构依法、科学地开展审计业务,客观评价自身作用,实施文明审计;有助于跳出单兵作战的传统思维,形成纪委;监察、财务、审计等多个部门互动的监督局面;有劫于加强与管理部门的沟通交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分析存在缺陷的实际和潜在影响,形成共识,实现审计目标。

(二)高校内部审计转型的定位高校内部审计的工作定位伴随受托关系的发展而调整。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已明确提出:“继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校法人制度。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依法办学,民主治校,科学决策,健全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和民主监督机制”。从政策的表述可以看出,新时期我国高校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完善学校法人制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提高高校办学的效能;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治理,促进高校办学的公平。内部审计作为高校管理控制体系的有机组成,要为学校管理服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资金风险,同时也要为学校治理服务,协助解决高校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突出矛盾,促进依法办学,民主治校和科学决策,保护高校所有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受损害,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由此可见,审计服务是现阶段高校内部审计的工作定位。这样的工作定位决定了高校内部审计在转型阶段既要行使咨询、控制的促进性审计职能,又要行使监督、评价与鉴证的约束性审计职能。

三、高校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的环境与条件

(一)提供参政议政的空间现代内部审计一项重要的职能是“评价并改善组织的运行”。履行该项职能的前提是:审计人员熟悉组

织管理机制与体制的内部结构,了解组织管理政策,为内部审计提供介入管理活动,了解组织运行结构,参政议政的渠道是评价学校领导重视内部审计的重要指标。例如:安排审计人员参与校务公开相关事项决策咨询工作;重大经济事项操作前(投资、贷款、预算编制、财务决算、产业改制、后勤产业运行等)相关管理制度形成过程中主动听取审计部门意见等。使内部审计能够在参与管理、决策形成的过程中,行使审计咨询和评价职能,为改善组织运行质量提供服务。

(二)构建组织内部管理框架国家法律法规、组织内部管理规章是内部审计的依据,也是考核、评价组织管理质量的标准。高校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开展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评价学校内部控制质量和管理水平。而实现审计目标,内部管理制度框架的建立是其前提,如不具备基本制度环境,控制目标管理标准缺失,现代审计业务难以开展,即使开展也很勉强,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内审机构有责任提醒高校领导关注组织制度建设进程,并敦促其采取措施构建组织制度框架。

(三)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教育部要求将教育经济活动全部纳入审计范围,鉴于此,高校内部审计监督面不断延伸,难度逐步加大。据调研,目前高校制定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与开展的业务正相当,但在理念、前瞻性等方面与高校内部审计发展的客观需要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为现代审计业务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例如:将管理审计、效益审计的内容补充到原有制度中,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办法,教学科研经费审计办法;制定内部控制评审、风险导向审计、后续审计、审计结果公告办法等现代审计的工作制度,明确操作程序和审计要求。

(四)推行内部审计职业化管理在对高校内部审计的种种挑战中,对内部管理的挑战尤为严峻。对高校校长和管理层来说,要为审计部门挑选合格的负责人,并对其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认真考核。严格审计人员准入资格,配备与现代审计需求相适应的审计力量,改善审计队伍知识结构。提供职业后续培训的条件,鼓励开展行业交流。鼓励专项课题研究和在职提高学历,提高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内部审计要在高校未来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对所在环境和各方需求做充分的研究;确定科学的工作思路,制定相对长远的发展规划,确立内部审计营销理念。建立适当的竞争机制,重视培养审计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潜能和创造力。

(五)重视理论引导高校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领域,长期以来未得到理论界应有的关注。内部审计专家学者们研究转型与发展大都集中在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其研究成果与高校内部审计发展现状差距甚远,借鉴有限。教育主管部门现有的研究还不够水准或是不够及时。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已步入转型时期,急需先进的理论、理念或实践成果作为行业发展的指导和借鉴。内部审计专家学者们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此应当给予足够的关注,高校审计人员也应积极投身转型与发展的理论研究中。

四、高校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的实践

(一)开展效益审计与管理审计积极开展以提高办学效率、效益和效果为目的的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是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实现转型的一个有效渠道。现阶段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应围绕学校办学目标,以增加价值为核心取向,将“三E”审计理念运用到财务收支审计、工程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以及专项审计中。例如:结合高校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从基本建设投资,全资企业改制,经营性校产管理和后勤服务资金运作人手,开展效益审计,维护投资方利益,提高办学实力;从涉及学校内涵建设投入行为人手,对重点建设经费、科研项目经费、人才培养人才引进资金等的恰当性和有效性开展管理审计,引导资金的规范管理。

(二)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实现内部审计全面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关注内部控制质量。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任何组织赖以维系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受托人完成受托责任的基础。当前高校内部管理松散,控制措施缺位的现象比较普遍,高校健康发展潜在的风险存在。内部审计可以借助熟悉学校各类业务和管理环节的优势,选择投融资管理、招投标管理、采购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校办企业管理等业务管理活动为突破口,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检查制度建立,查找制度缺陷,强化制度执行,分析风险成因和威胁,协助管理层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更好地完成受托责任。适当时机,高校内部审计应当提出建立内部管理全面控制体系的建议,并承担检查评估内部控制质量的责任。

内部审计转型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价值增值

一、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环境正处于“经济增长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与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时期,在此大背景下,经济增速由长期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平稳增长过渡,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向追求发展质量转型,增长驱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创新驱动转型,落后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方式将面临转型升级,在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济风险,另一方面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风险又必须在转型中得到不断释放和化解。金融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经济的新常态必将催生金融的新常态。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汇率、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突破,银行业固有的垄断红利、规模效益受到挤压,利用利差获取高额收益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银行业正由高速增长逐步回归正常水平,经济结构优化与银行业转型发展相互影响并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调结构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资产质量都将带来重大影响,银行的风险管控压力剧增。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风险表现形式也随之可能发生变化,同时在商业银行转型和业务领域创新的过程中,新的风险点也随之出现,新旧风险的交叉叠织,对银行的风险管控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商业银行的内审部门,要全面适应银行业的新常态,及时转变审计理念,加强自身队伍素质建设,不断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努力提高风险的预判能力,提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促进商业银行稳健运行和价值提升,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二、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一)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银行信用风险集中暴露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整个国民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的压力。在经济下行周期里,部分行业、企业出现经营困难,资金链断裂,导致近两年银行不良贷款持续攀升。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2012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连续出现季度环比增加。不良贷款余额由2012年一季度的4382亿元上升到2016年一季度的13921亿元,不良贷款余额净增了218%,不良贷款率也由0.94%上升到1.75%,较2012年一季度上升0.8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比率逼近2%。截至2015年末,国内五大商业银行近三年不良贷款率数据见表1。

(二)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银行经营成本持续攀升

经济新常态下,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也按照时间表稳步推进,近两年则呈现加速态势。利率市场化,一方面加剧了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压缩了银行的获利空间,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另一方面,导致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诱因不断增多,受金融消费者投资渠道多元化因素影响,银行存款增速放缓,资金来源稳定性下降,资金错配现象较为普遍,容易诱发银行流动性风险。如果商业银行没有充分认识到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对流动性风险的前瞻性预测研究不深,一旦银行流动性出现风险,将会陷入“挤兑”风波。[1]

(三)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传统金融业面临新挑战

一方面,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日趋成熟,互联网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一些新型企业借助现代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领域受到威胁,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在支付结算领域,以支付宝、快钱、财付通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已经弱化了消费者对银行支付服务的需求;在贷款业务领域,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借贷双方可以借助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平台,解决资金融通问题。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也在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纷纷在传统金融领域引入了“互联网+”的概念,其中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安全风险、操作风险对于内部审计而言都是崭新的课题,对内部审计的内容范围、方法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外部风险传导加剧

经济新常态下,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强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各地的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等非传统金融机构得到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交易日趋活跃,整个金融体系的创新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同时,需对创新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风险向银行体系传导的趋势加以高度警惕。在实践中,部分企业通过过度融资的方式套取银行信用,转手直接或间接转入小贷公司或从事民间借贷赚取利差;部分担保公司在自有资金、担保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为民间借贷、关联企业融资过度担保,面临较大的代偿风险,实质上是担而不保;因此外部风险传导对商业银行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2]

(五)业务领域创新,表外业务迅猛发展风险显现

近年来,人民银行采取了信贷规模控制政策,加强了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监管,以应对2008年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负面影响。受考核指标的压力驱动,部分商业银行没有摆正服务实体经济和追求自身利益的关系,绕过信贷规模,大力开展对资本占用较少的银行同业、信托理财、委托贷款等表外业务;少部分商业银行将表外资产业务越做越复杂,其实质已经将表外资产业务演变成企业的理财工具;部分商业银行经营机构在未经上级银行的授权下,为了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签署抽屉协议兜底条款,其中间隐匿了巨大的风险。

(六)传统业务领域中的新风险点影响信贷资产质量

在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传统资产业务出现了新的风险点,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周期的大环境下,已出现的风险被进一步放大,银行管理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过度授信风险。商业银行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缺乏深入调查,贷款资金超过企业的实际资金需求,导致“垒大户”和过度授信,给企业挪用资金以可乘之机,在经济下行周期,一旦挪用的资金无法及时收回,过度融资带来的风险便会逐渐显现。二是高风险担保圈。随着银行信贷规模的快速扩张,保证担保这种方式被银行大量使用,互保、联保、循环保、集团内部担保在商业银行的贷款中普遍存在,在经济下行周期,担保圈发生和传递风险的可能性加大。三是隐性集团客户风险。部分借款企业关联关系复杂、关联交易隐蔽,导致难以准确识别集团客户全貌,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隐性集团客户因管理不到位,易导致系统性、区域性信用风险集中爆发。

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为了适应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银行内部金融业务的创新,商业银行内审部门也在不断完善内审工作职责,改进传统审计方法,提升审计质量。例如,为了更好地适应金融大数据,部分商业银行加强了内审的信息化建设,通过构建自己的内审数据分析平台,开发运用非现场审计技术和非现场审计模型,提高内审工作的时效性。为了提升审计质量,部分商业银行实施了项目流程质量管理,以审前分析为切入点,通过非现场审计抽样,对海量数据进行全量扫描筛选,初步确定审计样本;以流程控制为关键点,通过成立质控组,紧盯重要样本,加强对重点审计内容督导,通过深挖细查,力求查深查透;以项目考核为抓手,通过加大考核力度,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审计队伍的工作积极性;针对新业务短板,部分商业银行内审部门有意识加强了新产品、新业务、新制度的培训和学习,建立了分岗位、分层级的轮训机制,以求提升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在审计组织开展上,从过去的非系统性的分散审计向系统性的集中审计转变,节约了审计资源,提高了审计效率。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通过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制度,促进企业合规文化建设。总体而言,现阶段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要求尚存一定差距,导致审计质量不尽如人意,审计效果不甚理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增值目标的实现。

(一)内部审计理念陈旧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总体上看还是停留在合规审计的层面上,审计发现的问题也主要集中在操作方面的合规问题,尽管有些商业银行也提出了风险导向的审计概念,但从审计的效果上看基本上还是纸上谈兵,至少在目前还难以真正付诸实践,管理审计、绩效审计也只是停留在探索阶段,尚缺乏成熟的运作模式。当前,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仍以事后审计为主,事前、事中审计涉及较少,审计的前瞻性不足,商业银行内审的咨询功能难以发挥作用,服务增值的目标无法顺利实现;审计的对象,仍以传统资产负债、财务会计业务为主,对于新兴业务的风险事项研究不够,特别是对新型金融衍生产品的审计手段还非常欠缺,对其中潜在的风险认识不足,缺乏行之有效的应对办法。工作中,审计还是停留在查错纠错阶段,审计创造价值的理念还未深入人心,审计方式方法的创新不足。

(二)内部审计机制尚不健全

一是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从管理职能上看,部分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体系尚未真正做到独立垂直,很多情况下,经营行的审计部门仍由当地经营行进行领导,部分商业银行虽然在组织架构上建立了貌似独立垂直的内部审计体系,但从实际运行效果看,无论是在审计资源的安排、审计业务的开展,还是审计人员的晋升方面,常常受到经营行高管的干预,人权和财权如果无法做到真正的独立,审计的监督功能被大大削弱,审计的独立性大打折扣。二是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不足。部分商业银行负责人重经营轻监管,对内审工作不够重视,喊口号的居多,抓落实的较少,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不高;部分商业银行内审部门的权限较小,对被审单位只有审计建议和督促整改的权限,没有处罚权,内审部门的权威性无法正面树立。三是内部审计的规范性不够。虽然许多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但有时制度成了摆设,在实践中,审计项目的运作流程尚不够规范化,内部审计机制尚未落到实处。

(三)内部审计整体力量薄弱

在经济下行和银行经营风险凸显的压力下,商业银行对内审工作的期望和要求空前提高,审计整体力量薄弱和审计工作量增大的矛盾也日显突出,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的现状困扰着很多商业银行内审部门,一方面审计任务逐年加重,另一方面审计人力资源捉襟见肘,这不仅直接影响着内审工作的全面覆盖,而且无形中降低了审计质量,加大了审计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内审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目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年龄多集中在40岁以上,虽然业务经验丰富,但精力跟不上,对年轻审计人员的任用提拔力度不够,导致整体审计队伍缺乏生机、活力和创造力。二是内审人员队伍编制不足。在我国,商业银行内审人员与全行员工总数的占比普遍未达到银监会规定的1%,这与国外5%的比例更是相去甚远,内审人员编制短缺,直接影响了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三是内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对审计人员的分析归纳能力、书面文字表达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对新知识、新业务的学习、掌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多学科复合知识储备。当前,部分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人员整体学历层级不高,审计视野不够开阔,自我学习创新能力不强,审计培训知识更新跟不上,无法适应新常态下现代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

(四)内部审计技术手段落后

内部审计技术手段滞后,不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严重阻碍了价值增值目标的实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计算机非现场审计的技能掌握不足。商业银行的账表数据比较多,账表结构也较为繁杂,审计人员普遍对各业务系统板块的业务参数缺乏了解和掌握,对数据环境、系统工具不够熟悉,能够根据项目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非现场审计数据分析的审计人员可谓是少之又少,常常是熟练掌握现场审计方法的审计人员却不熟悉非现场审计技术,而精通非现场审计的审计人员却不熟悉现场审计,以致两者始终无法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审计优势,直接影响了审计的效率和效果。二是经营数据分析的方法较为陈旧。目前国际上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是风险基础审计,而国内商业银行仍停留在过往的抽样审计方法上;而且抽样审计又常常没有建立在科学的数理统计分析基础之上,更多的是依赖于审计人员经验判断,数据抽样的随意性很大,数据分析的结果缺乏科学性。三是基础数据的质量不高。商业银行的业务系统繁多,数据库内容繁多,审计人员对银行业务系统和数据库了解不深,就会导致审计系统采集的业务数据不全,数据源无法覆盖商业银行所有的业务数据;审计系统数据参差不齐,数据采集集中度不够,数据分析工作就会受到限制,模型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五)内部审计质量不尽理想

一是审计的内容不够全面。内部审计的重点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信贷、财会传统业务层面,新常态下银行业务创新领域的审计存在短板,未能实现国家要求的审计全覆盖,对于新常态下的突出金融风险缺少研究、预判,审计事项无法伴随风险事项的变动而及时变化。二是审计内容滞后。内部审计多停留在事后审计,事前、事中审计开展的较少,对已经暴露的风险事项披露揭示的较多,对潜在的风险事项缺乏前瞻性预判,内部审计咨询功能无法发挥,审计的管理服务增值的目标无法达到。三是审计的层级有待提高。目前,内部审计基本上停留在对合规问题、风险事项的个体、局部披露揭示上,对商业银行整体经营风险、内控合规建设、现代化公司治理效果综合、整体监督评价不够,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内控合规和公司治理效果的综合监督评价不够,管理审计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在促进商业银行稳健运行和价值提升方面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价值增值的目标远未实现。[3]

四、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战略转型与价值提升

按照修订后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指引》(2016年4月),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是公司法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监管体系在商业银行内部的延伸。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商业银行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金融新常态下,内部审计唯有顺势而为,及时转变,才能更好地适应商业银行经营中的新常态。

(一)加快审计理念的转变,建立适应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审评价体系

按照修订后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指引》,内部审计是商业银行内部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评价、改善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内控合规和公司治理效果,促进商业银行稳健运行和价值提升。因此,商业银行管理层应迅速转变审计理念,建立增值型的服务审计理念体系。内部审计的重点应逐步由“以查错纠偏为主的监督审计”向“以服务为主的增值审计”转变,由“监督导向型审计”向“增值导向型审计”转变,审计方式由事后监督行为向事中、事前“评价、咨询”转变,最终目标应定位于全方位促进商业银行的“价值提升”。商业银行可考虑利用平衡计分卡的评价方法,涵盖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内控合规等多个领域,并通过设立多个评价维度和评价指标,建立科学的内审评价体系。

(二)完善内部审计组织架构,保证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商业银行应努力完善内部审计组织架构的建设,强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为更好地服务于银行的经营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商业银行应建立独立垂直的内部审计体系,董事会应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负责;董事会下设独立的内部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应对董事会负责。内部审计部门向总审计师负责并报告工作,总审计师对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负责,定期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报告工作,并通报高级管理层。这种内部审计垂直化的组织架构,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减少经营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干预。我国商业银行中如农业银行就采取垂直的内部审计管理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商业银行应建立自己的内部审计章程,明确列示内部审计地位、权限和职责,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有处理和处罚的建议权,树立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并可就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事项提供专业建议,推动问题高质高效解决,更好地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4]

(三)改善内部审计队伍组成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一是提高内审人员的配置比例,增强内部审计力量。商业银行应严格按照《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指引》要求,按不低于员工总数的1%配足内部审计人员,在人力资源上确保审计队伍人员数量充足。二是多措并举,提高审计人员综合质素。首先,通过加强现有审计人员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培训,丰富其实践经验,保持和提升其专业胜任能力;其次,通过社会招聘的方式,针对内审队伍业务能力的短板,引进相关领域专业人才,提升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最后,以内部审计章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人员职业准入、退出标准和人员交流机制,保证审计队伍必要的流动性。三是科学整合内部审计资源,做好审计人员的储备工作,促使审计队伍在年龄层次、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等方面达到最佳组合,确保内部审计工作持续健康开展。

(四)加快商业银行审计信息化建设,创新内部审计方式方法

信息化社会,科技突飞猛进,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许多大型商业银行已经开始运用“云”技术构建海量数据仓库和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对数据的高质量处理,发现风险隐患和异常事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积极适应信息技术变化所对审计环境影响,充分重视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作为新常态下审计的重要突破点,通过加大计算机审计分析力度,运用大数据对银行海量数据进行收集、归纳和分析,更加科学、全面、客观评价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为审计增值服务提供有力的审计支撑。在创新审计技术的同时,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等外部信息渠道,实现审计方式、方法的新突破,改变以往传统的现场审计模式,结合银行业务的风险指标体系,构建非现场审计的技术平台,积极开展非现场审计,提高审计的实际效率与效益。

(五)准确把握时代经济脉搏,明确审计重点领域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呈现出“增长速度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方式转换、经济福祉包容共享”等一系列的新特征与新趋势。伴随着经济新常态,银行业面临许多新的特点及风险事项: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结合快速发展,不良资产持续攀升,担保圈风险难以化解,过度授信风险不断蔓延,民间借贷对银行信贷资金安全经构成威胁,产能过剩的行业风险令人担忧,僵尸企业风险已引起高层关注。商业银行内审部门应准确把握宏观经济的新特点,认清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确定审计重点领域,科学制定审计计划,合理安排审计资源,以风险为导向,以服务增值为目标,在查证问题的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应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通过问题表征找内在根源,指出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管理制度上查找漏洞,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建议,旨在帮助经营行改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达到审计服务增值的目的。

(六)严格规范审计流程,不断提升审计质量

商业银行应建立内部审计章程,进一步完善从审计计划到审计结果运用的整体运作流程,增强银行内审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商业银行在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时,应全面考虑银行在风险管理、资本充足、流动性、内控合规、财务报告等方面监管关注的主要事项;在开展审计项目时,应合理配置审计资源,选派业务素质过硬、胜任能力强的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收集和整理被审行的基础资料,了解被审行的总体风险概况及内部控制情况,做好审前非现场分析,增强内部审计的广度与深度;现场审计工作完成后,内部审计部门应及时完成审计报告,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审计报告提交被审行,并上报审计委员会及董事会,同时就审计发现的问题与银行高管层进行及时充分的沟通,取得银行高管层的重视;董事会及高管层应结合审计发现,制定整改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审计结果得以充分利用,整改措施得以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曹萍,李湛.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转型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5(1):12-16.

[2]王若.新常态下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新特点及对策方略[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12):59-61.

[3]吴凡.浅析新常态下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5(9):15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