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感到孤独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其实这是典型的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的孤独感,在和同学、家人的交往中,总是会自我感到孤独,严重的会有不想面对其他人的表现。
孤独,并非指单独生活或独来独往。一个人独处,也许并不感到孤独,而置身于大庭广众之间,未必就没有孤独感产生。
真正的孤独是那种貌合神离,没有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人。当然,每一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消除孤独感。人本来就害怕孤独。但无论置身于怎样的人群之中,人和人之间还是互无瓜葛。
人到底能承受多少孤独呢?1954年,美国做了一项实验。该实验以每天20美元的报酬(在当时是很高的金额)雇用了一批学生作为被测者。
实验内容是这样的。为了制造出极端的孤独状态,实验者将学生关在有防音装置的小房间里,让他们戴上半透明的保护镜以尽量减少视觉刺激。接着,又让他们戴上木棉手套,并在其袖口处套了一个长长的圆筒。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又在其头部垫上了一个气泡胶枕。除了进餐和排泄的时间以外。实验者要求学生24小时都躺在床上。可以说,这样就营造出了一个所有感觉都被剥夺了的状态。
结果,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孤独实验中忍耐三天以上。最初的8个小时好歹还能撑住,之后,学生就吹起了口哨或者自言自语,有点烦躁不安了。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他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
据说,实验后的学生们得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回到原来的正常状态。实验持续数日后,人会产生一些幻觉。例如看见大队花栗鼠行进的情景,或者听到有音乐传来,等等。到第4天时,学生会出现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明白了一点: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也就是说,人需要打破孤独。
但孤独感却时时向我们袭来,特别是相对于青少年这一人群,在人际交往中所出现的孤独感已经成为困扰青少年的重要因素。
孤独感是指因离群而产生的一种无依无靠、孤单烦闷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它在各个年龄阶段都会产生。造成人际孤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环境因素。有些环境容易让人感到孤独,比如,孤单的环境,陌生的环境,突变的环境等。
2.自我意识增强。在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并逐渐建立,产生了了解别人内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龄人接受的需要。他们很关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视他人的评价。正因为这样,他们会将自己隐藏起来。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心中有很多秘密,不愿告诉别人,有一种封闭心理;另一方面他们又特渴望别人能真正了解自己。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陷入惆怅和苦恼,产生孤独感。
3.自我评价不当。如果一个人自我评价过低,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往往缺少朋友,容易产生孤独感。而如果一个人自我评价过高,往往产生自负心理,看不起别人,他们在交往中表现为不合群、不随和、不尊重他人,很容易导致他人的不满,因此,自负心理严重的人也往往缺乏朋友,感到孤独。
4.交往缺乏技巧。人际交往需要真诚、需要热情、也需要技巧。有的人因为没有掌握交往技巧而失去朋友或得罪他人、破坏自己的形象。
5.情绪情感障碍。情绪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人际交往中的情绪情感障碍常常诱发人际孤独。
常见的情绪情感障碍有:害羞、恐惧、愤怒、嫉妒、狂妄等,其中,与孤独感密切相联的是害羞和恐惧,害羞和恐惧会使人产生逃避行为,从而避开与人交往的情境,离群索居,封闭自我。
到了青春期,少年时代人际关系的特点继续发展着。但青春期人际关系发生着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从精神上脱离对父母或成人的依赖,新的伙伴关系(特别是异性关系)的协调和适应,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及对成人权威的抵触和反抗,竞争和对抗的激化等方面。因而其人际关系具有广泛性、自主性、易变性和异性敏感性等特点。
艾里克森对青春建立家庭以外的亲密人际关系进行了长期研究,他认为这种人际关系建立在青春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情感焦点从家庭转向朋友,如果人际关系紧张,就有可能产生孤独、寂寞的心理体验。
那么,如何才能消除孤独感呢?
1.克服自卑。由于自卑而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所以不敢与别人接触,从而造成孤独状态。这如同作茧自缚,自卑这层茧不冲破,就难以走出孤独.其实,人与人不可相比,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人人都是既一样又不一样.所以,一个人只要自信一点,就会钻出自织的茧,从而克服孤独。
2.多与外界交流。独自生活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虽然客观上与外界交流造成困难,但依然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达到交流的目的。如当你感到孤独时,可翻翻旧日的通讯录,看看你的影集,也可给某位久未联系的朋友写信。当然与朋友的交往和联系,不应该只是在你感到孤独时,要知道,别人也和你一样,需要并能体会到友谊的温暖。
3.“忘我”地与人交往。与人们相处时感到的孤独,有时会超过一个人独处时的十倍。这是因为你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例如,你到一个语言不通的地方,由于你无法与周围的人进行必要的交流,也无法进入那种热烈的情感中,所以,你在他人热烈的气氛中会感到倍加孤独。因此,在与他人相处时,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境下,都要做到“忘我”,并设法为他人做点什么,你应该懂得温暖别人的同时,也会温暖你自己。
4.享受大自然。生活中有许多活动是充满了乐趣的。只要你能够充分领略它们的美妙之处,就会消除孤独,如有些人遇到挫折,心情不好,但又不愿与别人倾诉时,常常会跑到江边或空旷的田野,让大自然的清风尽情地吹拂,心情就会逐渐开朗起来。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体验到孤独感。有孤独感并不可怕。但是这种心理得不到恰当的疏导或解脱而发展成为习惯,就会变得性情孤僻古怪,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变成孤独症,这就需要心理医生的治疗了。人际交往对每个人都有很大的作用,对中学生的个人成长、成才尤为重要。
关键词:青年;孤独;社会联系;道德教育
提出,青年要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对于当代青年生活的反思和人文关怀是青年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奋斗事业的重要条件。网络及其他一系列的现代化生活环境给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日常生活体验带来了历史性的改变,孤独感就是其中之一。孤独、心理疾病、成功焦虑症、消费主义等正成为一种互相纠缠的个人身体和精神症候群,它需要我们在青年的价值观引导教育中引起重视。
一、认识孤独
孤独感是有违人性的为人所共同厌恶的感觉,禁闭与隔离是人类历史上常用的残酷惩罚手段。沙尔在《社会中的孤独》中提出,社会中的孤独“是一种普遍又极端的社会分化,它导致社会架构中的个人彼此孤立,导致他们无法有效沟通”,卡乔波等认为孤独是“缺乏社会联系”。华尔士把克服孤独上升到人性之核心的高度,他认为社会存在着爱的胶合力,它使人不再孤独,这是“人性的本质的核心”。卡乔波等认为尽管遗传、个性、个人生活史和生活境况使每个人体验孤独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孤独包含着“普遍的结构元素”。卡乔波等还通过实验发现了孤独自身以及与孤独相联系的若干人性因素,“缺乏自尊、敌意、悲观、焦虑、对负面评价的恐惧”占据了全部因素的一半,其他几个因素(比如抑郁的倾向、羞涩、内向和神经过敏等)都是人的性格因素,而前者则主要是社会性的情绪生产。历史上,人所藉以摆脱孤独的手段,主要包括亲情、爱情、友谊和宗教等。从西方文化传统看,孤独最早与爱情之间有密切关系,亚当和夏娃之间关系建立的主要驱动力就是亚当那无边的孤独,故而有人认为“爱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起源于与文明俱来的‘孤独’”。
在分析古希腊创世神话、犹太人的基督创世神话和印度神话时会发现,传统社会中的孤独感是人与他人友爱和结合的最关键因素,“从这三种文化的创世神话中可以明显看出的是,害怕孤独并渴望摆脱这种情形,乃是促使我们走向与他人结合成一体的关键核心”。阿里斯托芬的“寻找另一半自我”也是在讲述孤独和爱情之间的关系。因此,爱情是治疗孤独的一剂良药。同时,友谊也在一定的社会时期内被认为是克服孤独的重要方法之一。大量的社会学研究证实,友谊可以把一个人带入集体生活,带入公共生活,带入友爱的新境界。有西方社会学家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孤独和隔膜的时代”,“孤独是自由主义最显著的心理特征”。
孤独是这个时代中“被现代人遗忘已久的大课题”[6],孤独感是今天一系列社会因素带给青年人的心灵感受。网络等电子媒介把全世界的人联系在一起,电视机、电话和国际互联网不断制造大众看客似的聚集的感觉,我们随时可以跟远在天边的亲友或陌生人交流叙话,现代科技让我们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梦想。当代人的遥远意识不断被重塑,地球村让我们感觉跟全世界的人的距离真的很近,但是这种生活却很容易变成孤独的生活。“我们不仅存在于一个陌生人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着孤独感的陌生人的国度”。大众在一种由技术和现代政治构筑的人性空间中时刻面临着孤独风险。当今社会盛行一种快速开始和快速结束的浅层互动,与深度的人际互动相比,前者倾向于把别人视作手段,而后者是把别人视作目的。人每天海量地接触着陌生人,礼貌式教养是基本的互动技能,但这种互动在精神上是肤浅的。深度的人际互动是一种心灵的互动,是真心实意的互动,而这种互动在今天被认为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而它才是具有慰藉心灵之意义的精神互动。生活化的喧嚣热闹更多的是孤独的狂欢。现代社会自我标榜的“宅男”“宅女”的“宅”一族的崛起是青年“孤独一族”的崛起,他们“宅”在自我世界里,在网络中借助消费等游戏式的生活进行浅层次的交往,这种以消费和消遣关系为基础建立的人际网络使人感觉不到友爱,而只是一种孤独心理的浅层次的慰藉。
二、青年人缘何孤独
(一)压力压力是青年人不断产生孤独感的重要原因之一。“压力是你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压力来源于你必须适应的变化,从物质世界里最极端的危险,到坠入爱河或者获得期盼已久的成功的喜悦”。青年人的生活情境瞬息万变,他们需要随时对自己的生活作出反应。有学者把现代青年人的压力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是生活环境中的需要适应的事件,如天气和噪音等;第二是社会压力源,如求职、人际冲突、财务问题和失去亲人等;第三是生理性压力,如青春期更年期焦虑、锻炼不足、营养不良、睡眠不足、衰老疾病和抑郁等心理压力等;第四是具有个性特征的对外部解释理解差异带来的压力等[8]。社会通过大量的社会交往和联系让人卷入更复杂的生活中,青年的很多压力都是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带来的。
(二)核心家庭的产生青年的孤独感与工业化社会塑造的现代家庭以及由此产生的就业、居住等一系列社会性的生活安排有关。吉登斯通过对英国这一典型的现代国家的研究发现,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和其道德的情感抚慰功能正在出现危机,婚姻的推迟、离婚率的升高、大量单亲家庭的出现、拒婚人群的扩大以及家庭规模的最小化,使很多人出现了因家庭抚慰功能降低而产生的孤独。吉登斯惊呼,家庭正在把英国人送进一个“孤独者的国家”。现代家庭以规模非常小的核心家庭为主,这意味着传统的以家庭为基础的情感互动正悄然发生变化。核心家庭经常远离庞大的亲属网络,不能够像传统的家庭那样利用较大的亲属关系为人的精神生活提供支持和慰藉,快速的人口流动推动家庭越来越趋向于简单化,“便携式”家庭几乎成为现代家庭的标准。马斯洛认为,“我相信我们社会的流动性,传统团体的瓦解,家庭的分崩离析、代沟,持续不断的都市化以及消极的乡村式的亲密,还有美国式的友谊的肤浅加剧了人们对接触、亲密、归属的无法满足的渴望以及对战胜目前广为蔓延的异化感、孤独感、疏离感的需要”。
(三)电子交流方式对生活的控制对电子交流方式的依赖也是青年孤独感增强的重要原因。在线交流降低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社会含义,在线交流的私密性的提高伴随的是亲密性、生动性的降低。“因特网的大量使用和孤独感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空前便捷的联系带给人大量的孤独感,人在机械的交流和以跳动的符号支撑的看似丰富的交流中越来越缺少亲近感,且逐渐走向疏远。卡乔波等把不亲自出席的,人与人之间的,依靠电子技术的联系称作社会交往的零食,并认为这些社交零食永远替代不了心灵的正餐。人的心灵需要的是有意义的联系。当人们越来越依赖虚拟技术条件下的联系并沉迷于这种密切联系的兴奋中时,社会已经陷入精神风险。
(四)无聊无聊是现代性的产物,无聊的蔓延使它成为一种极具影响力的文化现象,它几乎是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专利。“可以断言:无聊是伴随着现代性而凸显出来的典型现象”。无聊具有强大的、隐秘的、摧毁性的力量,人的整个意义系统会被无聊吞噬。孤独与无聊相伴,无聊是现代青年孤独的重要原因。无聊不是指无所事事,而是感觉不到生活与做事的意义,这种意义很大一部分是由社会提供的,无聊的蔓延是社会意义系统出现了故障。“我已经将现代的无聊定义为‘个人意义的缺失’”,“要想真正地理解人类存在,必须以根本的意义缺失为基础”[2]95,它与孤独时常源自同一个社会原因,而且无聊感会生产和强化孤独。
三、孤独的道德后果
在人的社会化和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孤独是我们最担心的价值观事情”[13],孤独的思考对理解人类生活的基质至关重要。现代资本主义的生活被不断指责正陷入空洞、盲目、苍白、愚蠢、病态和危险之中,而“孤独只是疏离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用来缓和人与人之间敌意的一种手段”,“孤独的人自我纵容、自私、鸵鸟主义和逃避社会责任”[14]。孤独不仅以隐蔽的方式影响人的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更为严重的是它对社会的发展构成持久的威胁。
(一)孤独带来冷漠和疏远
孤独是人精神异化的一种表现,孤独不仅给个体带来身心困扰,而且困扰着社会的发展。孤独在根本上是有违人的天性的,孤独可以摧毁人的道德感受力,会威胁到一个人的基本生活,例如使人产生精神疾病,甚至出现自杀这一否定自我生命意义追求可能的倾向。长期的孤独会让一个人逐渐丧失爱的能力,“摧残人的精神的,不是死亡、疾病、磨难和贫穷,而是对孤独和在这个世界上得不到爱的恐惧”。
孤独的人的基本特征通常是冷漠和疏远。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在别人眼中往往是冷漠、难以接近甚至心胸狭隘的,而不是热情或者对他人和社会充满了渴望的。孤独的人切断了通过他人建立自我意识,并在生活与社会中建立社会认知的通道,他对社会和他人的认知是失调的,他也隔断了依据外部反馈和互动去调节自我行动与意识的反应过程,孤独的人内心面临无边的惶恐。孤独的长期作用,会使我们对所有的社会联系感到失望并对交往生活失去信心,因为孤独会破坏人的意识的自我调节能力,产生错误的社会认知,而这种破坏最终会扭曲人与人之间正常的社会联系。心理学研究发现,孤独的人会更倾向于难以原谅别人,难以对别人敞开心扉。心理学家加德纳和布鲁尔通过心理实验发现,人的自我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个性孤立的自我、社会的与他人有关联的自我和集体的自我,当一个人陷入孤独时,他作为一个人就是不完整的,他囚禁了后两种自我,同时使第一种自我的生活也陷入了沉寂和无聊。
心理学家通过实证研究还确证,“孤独的普遍结构与布鲁尔和加德纳的构成自我的孤独的三个基本量关系密切”,个性的、联系的和集体的自我使人分别产生三种社会联系,即独立联系、相互联系和集体联系,通常情况下三种联系高度互动,使人感到生活的快乐与意义,而当陷入孤独时,人往往只能体验到一种简单的联系,生活就会陷入沉寂。孤独者对社会的道德认知和自身调节行动会同时出现问题,孤独的人习惯以社会疏远的预设去看社会,同样的生活经验,孤独的人感觉到的更多的是冷漠、排斥和拒绝,而不是友好和善意。孤独的人隔断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传导机制,它倾向于冷漠、敌意和社会抱怨。“孤独……让我们在寻求温暖和伙伴的同时,在想接近的人面前表现得无情而刻薄”,“孤独的人无论做什么、看什么,他们远比其他人更关注其中的社会联系和社会排斥”。孤独还是现代人心理和社会性情感创伤的主要源头。卡乔波等通过实验证实,现代社会“针对人的身体即情感的‘袭击活动’中,孤独是罪魁祸首”,孤独是现代社会人的精神困扰的“毫无疑问的主角”。
(二)孤独威胁公共生活
“社会”概念在人的孤独感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精神健康学、心理学等学科中,“社会孤立”都是一个关键概念。孤独的人不仅主动地减少社会联系,削弱信任与帮助他人的倾向,而且还会拒绝来自外部的关怀。大量研究证实,孤独感越强的人越倾向于拒绝他人在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孤独看似是个人的精神事件,但是在事实上却对社会生活、社会道德状况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人的情绪与心理高度依赖自我调节功能,社会的压力使人不断感觉到排斥感。孤独使人的道德认知出现偏差,孤独的人不仅无法很好地付出友爱,也难以恰当地认同和接受他人的友爱。当人们感到孤独时,他对外界的整体反应容易陷入极端,或是迟钝和麻木,或是忽然过激亢奋,孤独者不仅对坏事的反应更激烈,对好事的体验也变得迟钝。孤独的人还常常怀疑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能力。心理学家罗鲍迈斯特和特吉认为,孤独是一种被社会排斥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阻碍我们展现许多人类最为关键的特征”。孤独对友爱的伤害还表现在孤独使人体会不到友爱的满足感,使人愈发远离友爱,孤独者对世界的基本的反应是自我保护,而不是关怀他人和对外开放自我。长期的孤独生活会改变青年的世界观。
孤独者以自己的心灵世界去解读外部的世界,他觉得社会与他人除了让他烦恼担心之外,没有给他多少美好的东西,没有让他更加幸福,对外的防备让他疲惫和懊恼。这种心理使孤独者不仅疏远世界,而且长期的孤独生活还会让他倾向于仇恨这个世界,进而更加疏远他人,更深刻地感受到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孤独常常导致一种封闭的生活和一种愤世嫉俗的世界观,它会进一步削弱我们对他人和外部世界的信心,让我们愈发与人疏远,而这很可能会让感到孤独的人最终被他人和社会真正地排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足和孤独感的增强会影响社会性的团结。孤独不仅是社会领域的事情,它也是公共生活的后果。普遍的社会联系构建的友爱是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激情与创造力的源泉,而孤独恰恰相反,孤独是一种缺乏社会联系的状态,它会让生活陷入可怕的寂静和无意义的状态,孤独会将个人和社会的精力和创造力消耗殆尽,切断社会联系给予我们的无穷的滋养,遮蔽社会交往和友爱对个人创造性之间的协同。
四、对孤独的道德教育应对
青年人的心理困扰除了通常被理解为个人困扰并以个体治疗方式解决之外,今天还必须从公共的视野来思考。“要知道许多个人困扰不能仅仅当作困扰解决,而是必须按照公众问题和历史形塑问题来理解。要知道在公共论题中,人的意义必须通过将这些问题和个人困扰及个人生活问题相联系才能显现出来”,公共的政治同时也必须以更具生活化的眼光去关照看似个体性的问题。在亚里士多德的道德观中,他认为孤独是要尽可能地从生活和社会中清除出去的,“在论及友谊在人的幸福中所扮演的角色时,他如此写道:以为孤独的人能拥有至高的幸福,未免荒唐;没有人会选择拥有一切孤独的生活。人是政治的动物,天生要过共同生活”。
由于孤独是对社会联系的测量,所以克服孤独,通过集体和组织的情感支持使物种保持强壮,使它们的行动逻辑中具有更多信任、利他和利群的道德性是物种的重要的行为原型逻辑,越是高等的动物这一点越是明显。在任一社会状态下,每个人在心灵深处都会体验到一定的孤独和无助,这是人精神成长的基本养料,它促进着人的道德感的成长,但是这种孤独与无助超过一定程度就会使人陷入恐惧、绝望与冷漠。因此孤独体验中也蕴藏着道德建设的契机,因为当人决心摆脱孤独时,常常会被迫转向与外部的关系,他们会就近建立亲情、友情和其他社会性的友爱,比如开始更多地参与公共生活。走出孤独的泥沼需要主体和社会的努力,孤独的生产者也同时携带着打开孤独的钥匙。现代社会是教育的时代,孤独的克服还高度依赖教育,它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等体制力量的支持。孤独者最需要爱,孤独者看似独立实则是缺乏依恋,感受孤独的人需要生活和精神上的引领,同时需要一种强大的社会结构性力量去引导人们走出孤独。
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有助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个人在精神上的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战胜孤独还需要每个人主动地去建立与他人之间的联系,从最基本的礼貌、尊重和信任一直到坚固的友爱关系的建立。社会生活中的积极的感受,包括交往的快乐、孤独减少的轻松等,都是克服和减少孤独的一剂良药。
[参考文献]
[1]约翰•卡乔波,威廉•帕特里克.孤独是可耻的[M].焦梦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华尔士.爱的科学[M].郭斌,李文,译.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3]林之树.动荡的伊甸园[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130.
[4]大卫•艾尔金斯.超越宗教:在传统宗教之外构建个人精神生活[M].顾肃,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75.
[5]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M].彭斌,吴润洲,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85.
[6]梁永安.译者序:孤独的时代不孤独的思考[M]//菲利普•科克.孤独.梁永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16~17.
[7]菲利普•津巴多.害羞心理学[M].段鑫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6.
[8]玛莎•戴维斯等.放松与减压手册[M].宋苏晨,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40.
[9]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20.
[10]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程朝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0.
[11]莫妮卡•T.惠蒂,阿德里安•N.卡尔.网络爱情:在线关系心理学[M].何玉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5.
[12]拉斯•史文德森.无聊的哲学[M].范晶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3]乔尔•M•卡伦,李•加思•维吉伦特.社会学的意蕴[M].张惠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49.
[14]菲利普•科克.孤独[M].梁永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159.
[15]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M].陈强,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45.
【关键词】高三学生孤独感团体心理辅导
一、高三学生孤独感的特征
我国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对于孤独感尚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因此对于孤独感的定义在至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朱自贤把孤独感看作是人在某种陌生、封闭或特殊的环境中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不愉快的情感。李传银等人则认为,孤独是当个体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虚感。Jeny de Jong-Giereld把孤独界定为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立状态,伴有个人知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缺乏接触而产生的不被接纳的痛苦体验。总之,孤独感是个体主观的寂寞、无助等不良情绪和精神空虚感。
高三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特殊性在于该群体长时间处于高考带来的高压力和强竞争的环境中,高考结果的不可预知性,让高三学生感到焦虑无奈;高考复习的枯燥,使高三学生无奈烦躁;高三繁多的考试,使高三学生恐慌,他们需要多渠道的宣泄和放松。他们对人际交往所提供的心理支持的需求也远远高于普通的群体。因此对于高三学生孤独感可以描述为:该群体中的成员处于高压力和强竞争的特殊环境中,因人际交往水平达不到自己心理预期而产生的一种主观性的消极心理体验,常伴随着寂寞、孤独、无助和郁闷等不良情绪和精神空虚感。
二、高中毕业生孤独感产生的原因
正处于十七、八岁的高三学生,生理和心理都不够成熟,独立面对压力,处理焦虑、烦闷等消极情绪的能力相对较弱。加之,在高三学习中高考结果的不可预知性,让高三学生感到焦虑无奈;高考复习的枯燥,使高三学生无奈、烦躁;高三繁多的考试,使高三学生恐慌、郁闷,他们迫切需要多渠道的宣泄和放松。而以下几个方面的缺失促成了高三学生孤独感的形成。
(一) 家庭支持系统的无力
父母是孩子最紧密联系的支持者,是其性格、品德的培养者和理想形成的启蒙者,因此主要来自于父母的家庭支持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但父母那辈人对现在的高考无论是知识,还是考试模式都不够了解,平日里对他们关怀备至的父母面对他们的困境真是无计可施。有些父母真心关注孩子,但只是采取一些叮嘱、唠叨等方式来与学生沟通,即做不到移情,让孩子感受你在支持、理解他,又无法处理孩子的实际问题,家庭的支持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孩子与父母的这种支持无力引发了他们孤独感的产生。
(二) 知心密友关系的缺失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丰富,而心门则一点点地关小,到最后,只有少数掌握了密码的朋友,才可能让他们敞开心扉了。这是基于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而产生的普遍现象,标志着他们正走向成熟。而这种成熟也给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尝试了无数次的痛苦,你已经无法找朋友倾诉,他们也会感觉累,没有能力去承受你的失败与痛苦。所以,你需要埋藏太多的情感宣泄,然后集中爆发或慢慢释放,只是那段压抑的轨迹再也挥不去了。"一位高三学生在日记中如此写到。因为学业的繁重,与亲密的朋友联系较少,减少了他们一条重要的情感宣泄途径。高三学生与亲密朋友的良好人际互动很难实现,这种关系的缺失使其孤独感的加剧。
(三) 学校人际交往的困难
高三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同年级、同班同学,同学之间共同的话题多,感受相似,观念相近,同学之间原本可以无话不说,成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而同学之间的竞争,使他们潜意识里有一种对别人的排斥感,在无意中容易出现一些相互伤害感情的语言和行为,因此他们都会格外小心地保持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因此高三学生中存在的保守、戒备和敏感的氛围使得他们的相互支持感减弱,人际交往显得困难,心理上的孤独感陡然增强。
三、团体心理辅导的定义
心理辅导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辅导者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也是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使被辅导者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而调节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过程。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的-部分,它以每个成员的成长和发展为目标,把团体设计为一个微型社会,为团体成员提供一种信任的、温暖的、支持的团体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团体成员愿意尝试各种选择,探索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学习有效的社会技巧;团体成员之间探讨他们彼此之间的相互感觉,获得其他成员在团体中对其观察的反馈,使之可以由别人的观点来审视自己。因此,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
四、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高三学生孤独感的意义
为了有效地帮助高三学生预防和缓解孤独感,我们学校在高三辅导中对学生和家长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因为缺乏较具体全面的第一手资料,整个工作我们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团体心理辅导优势和积极作用已经显示出来。
(一) 提升高三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首先,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学生明白自己存在"和别人一样的"体验时,许多的不切实际的担忧和顾虑都会减弱。其次,当学生体会并认同团体心理辅导中一些潜在的价值观之后,例如"情绪的宣泄比苦苦压抑更有利于健康"、"开放的心态和敢于表达自己脆弱的情感更能够促进亲密感"和"再独立的人也需要相互依赖和支持"等,就会尝试着运用这些方法去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努力去调试自己的心态去适应大环境,达到缓解孤独感的作用,提升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
(二) 缓和班级氛围,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团体心理辅导进行的过程中,高三学生可以体会到信任、温暖和支持的团体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在团体活动的通力活动中,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真实交流和真心分享,体验到了久违的心灵默契,大大缓和了同学之间的紧张气氛。这些团体人际交互作用使他们学会了体谅、互助、宽容和分享,对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的处理大有裨益。而且团体中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也能增强成员的归属感,改善他们的孤独感。
(三) 强化家庭支持效力
高三学生家长在对待高考问题和孩子身心健康问题方面都具有共同的意愿,因此团体心理辅导的对象范围可以扩大至学生家长,让学生家长参与心理辅导的活动。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家长学习体会和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应对策略,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家庭支持,缓解学生的孤独感。
五、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设想
团体心理辅导的具体实施步骤设计如下:
(一) 确立目标
主要目标是为了缓解高三学生的孤独感,增强同学之间的信任感,帮助建立班级成员的相互支持系统。
(二) 确定团体成员
一般可以班级为单位,以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组织学生参与。
(三) 辅导时间和场地安排
团体心理辅导时间长短均可,尽量每月进行一次。事前准备辅导的场地和备用品,确保团体成员的安全;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些活动需要如长棍、长细绳、卫生纸卷等备用品要在团体活动开始之前准备妥当,以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四) 制定辅导方案
根据学生最近出现的冲突及其相应主要的情绪感受或者是学生即将面临的学习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心理,制定实用、有效的辅导方案。
可以在学生进入高三开始之初,设置竞争与合作类的团体辅导1次,辅导中可以加入拓展训练中团队分组合作类的竞赛项目,在体验中让团队成员体验感知竞争与合作的乐趣和意义;
期中可以建立合理认知的团体辅导1次,使成员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创设温馨情景让成员畅快地谈论自己或别人共同关注的问题,分享成长体验,学会争取别人的理解、支持,利用团体互动,增加对自我与他人的觉察力;
在"一诊"和高考之前安排放松训练,应试策略的辅导活动共2次。
一、大声朗读,感受古诗韵律美
古诗在古代既是诗又是歌,是被谱上乐曲可以歌唱的,所以又叫诗歌。古诗本就具有很强的乐感,具有音乐的节奏,富有音乐美。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读出诗歌的音乐美,既是诗歌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让他们通过美的体验,从而爱上诗歌,培养自主学习诗歌能力的需要。我们要注意指导孩子们朗读诗歌方法,根据诗歌的特点,确定阅读的基调,把握朗读的节奏。
例如,在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时,我根据该诗的基调引导孩子们朗读。诗歌创作于安史之乱时期,作者听说朝廷的军队收复了被叛军占领的地方后,心中的高兴、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通过诗歌的形式跃然纸上,在朗读时就要通过节奏表达出来。例如,在读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时,作者忽闻“收蓟北”、“即……穿巫峡”,“便下……向……”,表现出了杜甫一种快乐的心境,需要用快板的形式,采用高音调读。又如,在读“放歌”、“纵酒”、“青春做伴”、“还乡”等内容时,宜抑扬顿挫但又要稍微拉长声音。通过这样节奏性的阅读,仿佛让人在歌唱。
在诗歌的阅读中,只有把握诗歌的音乐节奏,才能实现对诗歌的恰当表达,把握诗歌美的内涵。在这一教学片断中,学生感受到了诗歌的音乐节奏,他们在自主阅读时,趣味就上来了,诗歌的意思也就容易把握了。
二、悉心品读,感受古诗意境美
诗歌寥寥几字,内涵非常丰富,深入品味,能感受到其中深远的意境、广阔的天地,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觉,这是人们爱上诗歌的重要原因之一。引领孩子们品味这样的意境,是可以有一定的方法的。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
1.在创作背景的链接中获得感悟。诗歌都是诗人当时情感表达,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浓缩,读诗歌首先就要还原当时的作者和当时的生活,这样才能读得懂诗。例如,在学习《示儿》一诗时,我先让学生去了解陆游其人,把握一个爱国、爱民的伟大人物,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看不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安定,无比揪心的心境。了解当时的时代,国家分裂,北方少数民族铁骑下,民不聊生,偏安一隅,苟且偷生的南宋。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师北定”是诗歌发出的强烈呼喊,学生不仅能感同身受,也轻易把握了诗歌的意思。
2.在品读延伸中感受。诗歌之美,在于方寸之中却有广阔的天地,这是品读之中需要进行拓展的地方。例如,在学习《江雪》一诗时,我利用诗歌的插图,让孩子们去分析诗歌隐含的意境。学生在品读中,在插图的启发下,有的说,诗人在寒冷的江面上,孤单一人垂钓,太凄凉了;有的说,那是诗人清高的品质、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表现;有的说,诗人有世外仙人的那种感觉。然后,我再介绍作者当时写作的背景,孩子们感悟到了作者报国无门,等待机会,想像姜太公一样创一番事业的远大抱负。
三、引导美读,感受古诗情感美
美读是一种阅读的艺术,是建立在对文本载体的领悟基础上的一次美的再创造。美读既是对文本美的一种外显,更是读者在与文本对话基础上的自我情感的表达,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诗歌是一个非常适合进行美读的载体,开展美读活动,能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提高孩子们的读诗兴趣。美读需要教师的引领,通过必要的示范,既让孩子们把握美读的方法,也使他们获得艺术的熏陶。
例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别》一诗时,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通过多媒体创设煽情的教学情境。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落日萧萧、落黄满地,大江远去,孤帆远影,伴随着苍凉的歌声,音乐缓缓响起,在这样的背景下,主人公出现在眼前,四目相对,却无语凝咽,喝了一杯又一杯,依依不舍。这时,我以深沉的音调读诗,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伤。在这样的情感氛围中,孩子们进入了一种离别的境界,感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品到了诗中千百般滋味。然后,再让孩子们自己去读的时候,读诗的感觉就出来了。
最近在看这本书,还没有看完,不过里面的道理还是不错的。其实很多都是生活中琐碎的事情,道理可能很多人也懂,但是可能有些是不容易做到的,就像他里面说的道理一样,生活本来就是不完美的,怎样使自己摆正一个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一滴水,可以折身太阳的光辉;一本书,可以滋养无数的心灵。我感觉这本书里面的有些故事和道理也有点理想化了。
愿书中的这些哲理故事能成为点亮你人生的灯,在它的照耀下,我们可以把不快的忧伤变为沉醉的美酒,把午夜的黑暗化为黎明的曙光,使原本没有意义的人生之旅变得格外轻松、欢快、达观。
初一:我要飞c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