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英互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这些事物在西方是不存在的,所以就有“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我佛慈悲”、“借花献佛”等习语;而在西方,人们信仰基督教,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同时世间万物的变换、运行也是在上帝的主宰下进行的,所以他们的习语往往与上帝有关,比如“God be with you”、“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2、 历史传承方面的差异
我们知道:东西方的历史是有着很明显的差异的,这也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些习语、谚语都是在历史文化的沉淀下积累出来的文化精髓,所以历史传承的差异也是导致东西方习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原因。比如汉语中的“叶公好龙”,其实讲的就是一个故事,而将其翻译为英文的时候,不可能再将这个故事复述出来,所以就要用一种简单、明了的方法将其翻译出来,那就是首先理解其意图,再用英文表达,professed love of what one really fears是现在比较认可的一种翻译,“声称喜欢而其实是恐惧”,这也符合典故中的含义。同样的道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翻译则为The trick is all too evident to the man in the street。
3、 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
由于宗教信仰的差异以及历史传承的差异,势必会导致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比如对待“龙”这一事物的差异,在东方,龙是神圣、高贵、美好、皇家的代表,例如“卧虎藏龙”、“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生龙活虎”等等,而在西方,龙则是一种恶魔,是邪恶、凶残的象征,所以比如“望子成龙”就不能翻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dragon,那样就是咒人家的儿子成为像恶魔一样的人,而是应该根据原有的意思进行翻译: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希望某人的儿子成为重要人物或有名气的人物。
4、 地理位置方面的差异
我们知道,在我国,由于地势西高东低,河水大多向东流,所以也就有“大河向东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说法,而在西方是有不同的体现的;另外,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冬天是“凛冽的北风”,春天则是“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即“东风”是受欢迎的、受喜爱的,例如“紫气东来”、“东山再起”等等,而在西方,比如英国,他们的东边是欧洲大陆,自古由于战乱频繁,他们对“东”是十分厌恶的,相反,他们喜欢“西”,例如雪莱的“Ode to the West Wind”,即《西风颂》,其中的一句“O , Wind , if winter comes ,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啊,西风,假如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成为经世名言。
二、 英汉互译的一些原则与方法
翻译的作用就是让人们更好的理解原话的意境,所以既要简单,又要保持原意,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凡是翻译, 必须兼顾着两面, 一当然力求其易解, 一则保持着原作的丰姿”。
1、 直译法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翻译方法,就是在不改变原句的语言规范、不引起错误的情况下,同时保留原句的民族特色、地方色彩的翻译方法,例如“Well began,half done”就可以与“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直接互译,其意境没变;又比如Easy come , easy go就可以与“来得容易去得快”直接互译,at sixes and sevens 可以译为“乱七八糟”。
2、 意译法
由于某些语句含有特定的典故或是案例,直接翻译比较麻烦,所以采用意译的方法,即意思相同的翻译就可以是译文简单明了,比如常见的“When in Rome , do as the Romans do”,如果是直译的话就是“在罗马就按罗马的规矩来”,而其实它的意思是“入乡随俗”,所以采取意译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西方人在祝寿的时候往往会说“As old as Methuselah”,Methuselah是《圣经》中的一个人物,非常高寿,就如同中国的彭祖,直译是“像玛土撒拉一样高寿”,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如果直接翻译为“寿比南山”、“长命百岁”就会使读者容易理解。
参考文献:
关键词:翻译能力;文本处理;学科能力;转换
一、能力的定义
这一概念在国外心理学中普遍使用。英语中“ability ”和“capacity”都可以用来表示“能力”的意思,但二者各有侧重。“Ability”主要指能够完成某项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而“capacity”主要指人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和资质。这就如同“能力”和“技能”之间的差异一样,技能具有“可传授性、可模仿性、可操作性”,而“能力”却难以言传,具有“只可意会”性。正是这两个用词的不同,共同构成了能力概念的两个内涵。
一般来说,能力是一种潜在的心理能量,它又是必须与某种子活动相联系、并在活动中得到表现和发展。只有从一个人所从事的某种活动中,才能了解他或她具有的能力水平。这就如同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只有在写作实践中才能展现出来,一个人的“交际才能”只能在交际活动中得以显现。当然,“翻译能力”就只能从翻译实践中体现出来。同时,能力的大小也可以在活动中比较出来。
二、翻译能力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我们可以推断出“翻译能力”就是“能胜任翻译工作的主观条件“,那么,这些条件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呢?:根据Albrecht Neubert(2000)1, 这些条件就是语言、文本、学科、文化及转换。换言之,“翻译能力”的提高也就是上述这五个方面相应能力的提高。以下分别进行论述:
1.“语言能力”就是指对待译语言对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知识的熟谙及掌握。就中英互译而言,则是指对中英两种语言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熟练掌握。二者合称为“双语能力”(bilingula competence)。 “双语能力”是翻译工作的基础,没有双语能力就根本无法从事翻译工作。
2. 如果说双语能力解决了“能够翻译”的问题,而如何才能“得体地”进行翻译,则需要“文本能力”来协调。“文本能力”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处理语域、文体等相关问题的能力,主要指的是语域的识别和文体差异的区分。第二,利用IT及计算机技术,对文本进行处理的能力。
有的学者认为,对语域的判断是译员理论素养及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即使在语言使用的同一层面,语言运用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正式程度。只有正确理解了原文的语篇方式,译员才能够在翻译时传情达意。
例如:
1)Students should go up the stairs at once.
2)Time you all went upstairs, now.
如果翻译人员不知道正式和随意这两种语域,那么要译出以下得体的译文似乎是不太可能了:
3)各位同学请立即上楼。
4)现在你们都该上楼去了。
就计算机辅助翻译而言,文本处理能力涉及基本办公软件的使用(如PPT、PDF、Excel、Word、写字本等文本格式的编辑和转换)、常用翻译软件的操作(如TRADOS、CAT、WordFast、IBM Translation Manager、SDLX、Transit等)、以及网络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传统戴着老花镜、抱着字典进行翻译作业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也根本无法满足现在对翻译这种快节奏的需求。
上述讨论的语言及文本能力所隐含的理论假设是: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译员是原作的镜子。但是,这只是理想状态,译员是人,不是机器,她或他不可能只是“反映者”,而是一个“选择者”,即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断选择。这里就涉及一个翻译策略问题。翻译策略是一个很宽泛的领域,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看法,包括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以及翻译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技巧,如倒译、插译、顺译、词性转换等等。
3. “学科能力”也是当前翻译人员(特别是实用翻译人员)必须面对的挑战。毫无学科特征的文本,在实际翻译中是无法产生经济价值的。所以,如想要提供优质的翻译服务,翻译人员必须构建自己的“学科体系”,也就是不断充实自己,努力使得自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杂家”。根据笔者的了解,目前翻译市场上有些文本的翻译需求巨大,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就更需要翻译人员对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系统地了解、学习,这些学科包括:石油、钻井、土木工程、合同、财经等。
4.“文化能力”是涉及跨文化交际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作为跨文化交际最为典型的形式之一,翻译工作要求译员不断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一名合格的“双文化”人。只有这样,才能在翻译的具体工作中,不断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以目标文本为主导进行翻译作业。
5. “转换能力”是翻译工作的核心所在。众所周知,翻译的英文单词“Translation”中的词缀“Trans”本身就是一种转换,是将一种语言及其所承载的含义转换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过程。所以,作为一名称职的翻译人员,我们的职责就是在作业过程中不断按照翻译的标准进行有效转换。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实际翻译教学工作中,我们需要对授课对象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具体掌握其各项能力的现状,然后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授课方案,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预期的“翻译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将学生的能力提升过程分为不同阶段或领域,如“语言能力”可以纳入基础英语学习阶段完成,而“文本能力”可以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及办公自动化来进行渗透式地提高。对于“学科能力”来说,就需要指定或建议学生进行中英各学科领域的泛读练习,不断强化目标语和原语的学科知识。就“文化能力”而言,可以开设专门的跨文化交际课程,让学生观看外国电影、视频等资料,不断强化他们的文化意识,这样就能在翻译作业过程中做到水到渠成。最后,我们必须确保足够的学时,让学生能进行不断的转换练习,这可以通过任务指派制度,即要求每名听课的学生必须完成一定的翻译文字量,这样就可以将他们获得的各项能力综合起来,进行有机组合,完成转换,最终实现翻译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Albrecht Neubert, Competence in Language, and in Translation, in 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Edited by Christina Schaffner, John Benjamins Company, 2000.
2. 何其莘、仲伟合、许钧. 翻译实用手册.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3. 文军、胡晓皎. 《发展翻译能力》评介.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1年第2期.
关键词: 英汉互译介词选择
一、研究意义
英汉中的介词同属虚词。汉语中的介词分为表示时间、空间、对象等的介词;而英语中的介词分为简单介词、合成介词等。英汉介词的运用虽异中存同,但英汉中内涵、语义一致的介词较少。
介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其鲜明的特色。从词类来看,介词是虚词,意义“虚”而不实;从数量上来比较,介词属于“寡”不敌众;但从重要性上来讲,介词在句中却属于“一发”,牵一发而动全句。英语是介词的语言,而表示空间和时间的介词又属于介词中最基本的词汇。因此,比较并分析英汉中表示时间的介词和空间的介词的运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介词的省略与否
英汉互译时常见的一个问题是介词什么时候该省略,什么时候该翻译出来。英语使用介词较频繁,而汉语使用介词的频率较低。因此,英语里许多介词译为汉语后,或转移成汉语动词,或省略不译。表示时间、空间的介词译成汉语时如出现在句首,大都可以省略。
My family came to America in 1987.1987年我们全家来到美国。(省略表示时间的介词in)
Smoking is not allowed in the storehouse. 仓库重地,不准吸烟。(省略表示地点的介词in)
But a passenger at the back of the bus saw him.但坐在公共汽车尾部的一位女乘客发现了他。(表示地点的介词at译为动词)
用作时间状语的汉语介词短语译为英语后,应转译为由连词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如:
自从参加了体育锻炼,我身体好多了。I’ve been feeling much better since I started taking exercise.
三、介词的选择
用哪个介词、不用哪个介词是英汉互译时常见的另一个问题。选择介词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介词的对应
汉语中表示时间的介词,似乎可以简单地对应为英语中的某个介词。如“从”表示“动作开始的时间”和“动作行为的起点”,和英语介词from 对应;但“从某地离开”译为英文是leave,不是leave from;faint from hunger(饿昏了)中的from的意思是“因为”。由此可见,英汉中表示时间的介词在用法上有相同之处,但异大于同。
英语中常见的一种介词是与处所名词组成介词短语的介词。这种介词译成中文,往往要用“在……+方位词”表示。如:in=在……里;on=在……上;before=在……前;under,beneath,below =在……下,等等。因此,汉语里没有适当的介词来对译这类介词。
2.介词的选择
汉语对时间的表述主要采用词汇形式,基本上没有什么标记,或只有一些不很明显的“点段指示”。因此,时间点、段的区分通常需要语境来显示。而英文中的时间一般会有明显的介词来表示,如年、月、日、时刻用at,in,on等表示,而每个词又有各自的用法,不能交替使用。
空间介词的运用差异主要源于汉语介词的相对单一性和英语介词的普遍复杂性。英语中表示空间的介词往往译为“在……+方位词”。按照这种思路,介词on译为“在……上”,而on the wall就是“在墙上”。然而,汉语句子中的“墙上”一词译为英文后却用了不同的介词。
“墙上有个洞。”译为:There was a hole in the wall.(洞在墙内)
“墙上有几张照片。”译为:There are some pictures on the wall. (指挂在墙上,直接接触)
“一架梯子靠在墙上。”译为:A ladder is leaning against the wall.(指倚靠在墙上)
类似现象还有很多,如“在东方”一词,在译为英文后要根据句意在in,on和to 之间选择,而不是处处都用on。
显而易见,在英汉互译时采用简单的甚至是武断的方法是万万不可取的。
3.介词的位置
语言学家王还认为,任何人学外语最自然、最容易做的事就是把自己的母语习惯套在外语上,有时套对了,有时就套错了。那些母语和外语不同的地方就一定会套错。英汉中表示时间的介词和空间的介词在句中的位置就属于这一情况。这两种介词在英汉句子中主要用作状语,但所处位置却不同。
人们熟悉的有,汉语句子中表示空间的介词一般放在时间介词的后面;汉语中介词引导的时间和地点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汉语中时间介词作补语,用“数量词+时间名词”放在句末;汉语句子中表示空间、时间的介词作状语时,一般放在主语之后或之前,而英文一般放在句末或句首。
需特别注意的是,英语强调时间时可以把时间放在句首,但不能像汉语中一样插在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
如: After breakfast we went to town. 我们早饭后进了城。
表示时间、空间的介词在英汉中作定语时位置也不同。汉语中介词短语放在所修饰的名词前;英语则相反。
如:I think a weekend in the countryside will do us good. 我认为到乡间去度一个周末会对我们有好处。
四、原因
1.认知差异
英汉介词互译时出现的种种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中西方人认知方式的差异是一个重要因素。认知语言学认为,语法结构具有“非任意性”,即语法结构跟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他们认为,语言不是直接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介于其间。因此,不同语言和不同民族由于社会、文化、地理诸因素的影响,语义结构约定俗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汉族人的认知方法倾向于感性和具体;而西方人认知方法比较理性和抽象,要求严谨、周密、精确、明晰的逻辑推理方法和精确性思维。汉语表达空间位置是模糊的、大概的,是基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A在B的上下/里外/旁边”等;而英语则按“点、面、体”的三维空间关系来确定事物的位置。Quirk(1985:674)说明如下:
英语的三种维度
由此表可知,英语对不同维度关系运用不同的介词,而汉语对不同纬度关系往往使用同一方位词。如,汉语无论是接触还是不接触,平面还是立体,都用“在……上”,而英语要用at,on,in,above,over,up等介词来分别描写点、线、面、域和体的不同维度关系。
对时间关系的表述也有很大不同。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和一的哲学思维,即过去、现在和将来是一个统一体。而西方人的二分法的哲学思维观认为时间上的过去和将来是不同的。因此,在汉语中可以用“后”表示过去或是将来,如:“两天后他去了美国”;“两天后给你回信”。而译为英文后分别要用later和in。
2.语法的差异
英汉表示空间的介词的运用和汉语语法的隐性与英语语法的显性有关。储泽祥(1997:365)提出,“比较英语及藏缅语诸语言,现代汉语方所最突出的特点是与介词的结合问题。汉语方所的表达,不一定完全依赖介词,……但印欧语里的英语、汉藏语系里的许多语言,脱离了介词或(结构)助词,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方所”。如汉语可以说:“(在)桌子上有杯水。”省略了“在”;而英文必须把“在”译出来(on the table)。其原因正如余祥越等(2006)指出的:“英语是形态标记相对发达的语言,对不同的语义范畴用不同的形式标记来表明,介词因此必须强制性显现;对于形态标记相对匮乏的语言,相似或相异的语义范畴可以用相同的形态标记表明,‘处所’前介词的隐性因此成为可能。”
此外,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的特点对介词的运用也有影响。汉语更注重词序与时间顺序的一致性,即句法成分的排列顺序映照他们所表达的实际状态或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而英语倾向于将最主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作为重心来强调,其他关于范围、条件、原因等是次要范畴,放在后面。如句子“两天后给你回信。”译为“I will write back to you in two days.”。
五、结语
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现出来(吕叔湘,1999)。语言也不例外。英语是介词的语言。表示时间和空间的介词是英语语言的根本。影响语言的因素很多,其中英语表达重形合、汉语表达重意合的特点,以及英汉两种语言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极大地影响了两类介词在英汉句中的准确运用。英汉互译时出现的问题还有很多,必须“知己知彼”,才能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自由、快乐地翱翔。
参考文献:
[1]吕叔湘.语法研究入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82.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桥梁,它不是简单地把一种文字转换成另一种文字,而是把一种语言(源语)所表述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目标语)去传递。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文化承载着大量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次涵义。因此,那些抛开文化因素只对文字进行转译的翻译方式往往是极不严谨也极不科学的,这也是为什么曾经一度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的“机器自动翻译”(Automatic Translation)最终走向没落主要原因。正如当代伟大的翻译学家Nida(奈达)所说:“词汇只有在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在翻译过程中,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
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同样的事物在两种不同的文化里涵义可能完全不同。汉语和英语是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这种文化差异给翻译工作者们带来了诸多困难。要想克服这些困难,必须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研究、认真分析,从而找出针对性的翻译技巧来解决这些困难。
二、英汉文化差异成因分析及翻译对策研究
1.风俗习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风俗习惯,这在中英两国风俗上也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悠久的农耕文化使得中国人在过去的几百年里生活在相对固定的环境里,邻里之间非常熟悉,人们之间经常会用“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来表示对对方的关心;此外,农耕文化对日常饮食给予了高度关注,自古有言,“民以食为天”,可见日常饮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用“吃过了吗?”来问候对方。而在英国的过去几百年里,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使得其工业化起步较早,城市化步伐很快,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流动性较大,相互之间的熟悉度也较低,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己的隐私看的非常重要。因此,人们在相互问候时很少涉及对方的私人生活,常用“Hello”、“Hi”、“Are you alright”、“How are you”等问候语。基于以上风俗习惯的差异,在翻译“吃了吗”时,如果直接根据字面翻译成“Have you had the meal?”的话,对方一定会误认为你在委婉的向对方发出用餐邀请,从而引起误会。同样地,如果把“你从哪儿来啊?”、“你到哪儿去啊?”简单地直译成“where have you been?”、“where are you going?”的话,对方并不会感受到你在关心他,而会误认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了干涉,从而引起误解。因此,在翻译这类相互问候的用语时,可采用“归化法”来翻译,用与之相近的目标语直接代替源语,不需根据字面来生硬地翻译。归化翻译法既能使译文完全表达源语的主要意思,又能使译文符合读者的风俗习惯,使之易于接受。
2.思维习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习惯也有较大差异。在中国过去数百年的封建王朝里,“龙”与“凤”都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着权利、富贵,具有吉祥的涵义。所以,中国人喜欢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人们在大喜的日子里喜欢张贴“龙凤呈祥”的喜联,“龙腾虎跃”、“龙马精神”都是广为人们喜爱的褒义词。而根据西方人的思维习惯,“龙”为一种体型似蛇,口中喷火的巨型怪兽,是邪恶的象征。基于以上思维习惯的差异,在翻译经济飞速发展的“亚洲四小龙”时,如果简单地译为“Four Asian Dragons”,则会让西方人感觉费解。而“虎”(tiger)则不同,在西方人的思维里,虎为百兽之王,是速度、力量、勇气的象征,把“亚洲四小龙”灵活译为“Four Asian Tigers”可以形象地反映出该亚洲四国的经济发展之快、后劲之足,以及在亚洲经济发展中的领头羊地位。
3.的差异。,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中西方的有着明显的不同,大部分英国人信奉基督教,圣经(Bible)对他们来讲耳熟能详,上帝(God)是他们信仰中的神。中国大部分的人士信奉佛教,佛祖(Budda)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在翻译到与宗教相关的素材时,要将两种不同的考虑在内。例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时,将“天”活译为“God”(上帝),而非“Budda”(佛祖),整句译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译文句式规整,句意明确,让英国读者很容易理解。另外,具有明显佛教色彩的习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在翻译成英文时“和尚”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boy(儿童),整句被译为“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are no boy”,这里采用了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既保留了源语的句式结构,又回避了英国人对“和尚(monk)”的生活不太了解的问题,取而代之地采用了“顽皮的孩童”来将本意准确地传递出去。
三、 结语
文化差异是英汉互译中不可规避的重要问题,能否妥善处理好中英文化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译质量的高低。应对文化差异的翻译方法有很多,例如直译法、意译法、归化翻译法、套译法、注释翻译法等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也都有各自的不足,选取何种方法来应对翻译中出现的文化差异现象,往往取决于源语的文本类型、翻译的目的以及所服务的读者。只有综合考虑以上方方面面的因素并在其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才有可能将源语文本转换成最佳的译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循证护理;中医护理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224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481-02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伴随循证医学而发展的一种新护理观念,其主要理念是使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以科学为依据的现代护理发展和完善。循证护理主要为针对在护理实践中所发现的实践或理论问题(如在康复护理中,中医食养疗法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并收集及确认相关的实证资料(如前人护理经验的科学总结、当代最新护理科研信息、国家中医护理临床指南等),并与病人的实际健康需要相结合,确立最佳护理方案,而后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循证护理与中医护理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循证护理重视临床实证与量化,强调治疗方案的标准化与客观化;而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它以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护为特点,以阴阳五行等中医哲学为指导思想,以中医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与病理为基础。通过近几十年的实践,中医临床护理已总结出一套从理论到临床的辨证施护方法和具有中医特色的操作技术,偏重于医生的主观判断和整体观念,二者的指导思想不同而各有长处。把循证护理的思想观念注入中医护理的实施中,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中医护理的不足之处,从而加快中医护理工作走向科学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进程。
1.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护理所具有的自身特色与优势已经普遍得到国内外护理工作者的肯定和认同。将中医传统医学的护理理念及经验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应用,并付诸于临床实践,是中医护理事业得以向前发展的源泉。中医护理的核心观点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对患者实施辨证护理。所谓“辨证施护”就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所谓辨证,就是将功能状态作为研究人体的切入点,通过人体感官的“望、闻、问、切”获取患者体表宏观的物理表征及其自我感受,将这些信息通过“四诊合参”,经过归纳分析,形成对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功能状态等的认识,最好作为论治的目标和证据。
2.循证护理应用于中医护理中的作用
基于循证护理对中医临床护理的促进作用,将循证医学的方法应用到医护理中更显示出其可行性与必要性。循证医学把在全世界收集的某一特定疾病各种疗法的单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查询、严格评价和统计分析,并将尽可能真实的科学结论综合后形成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guideline,CPG)提供给临床和护理人员,以促进推广真正有效的临床干预手段,剔除尚无明确的证据证明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将循证护理的方法运用于中医护理,对中医护理工作的促进作用有如下几点。①循证护理可促进中医整体护理的发展,推动中医护理实践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循证护理是以真实、可靠的临床证据为基础,而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并与自然、社会有着密切关系。中医护理人员必须以传统整体护理观为指导,在护理工作中根据四诊所收集到的资料全面进行分析评估、不仅要考虑病症进行对症处理,而且要考虑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脏腑及经络的病理变化,全面分析评估,做到有理有据施行护理工作。如口腔溃疡,主要为心火亢盛,心火亢盛移热于小肠而出现小肠实热症状,表现为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心胸烦闷等。在口腔局部采用银花甘草液漱口或涂西瓜霜进行对症处理的同时,要注意饮食及情志方面的全面调理。②循证护理有利于中医护理对自身理论体系进行不断完善。通过临床实践验证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人员实施中医护理技能操作提供科学的理论证据,使中医护理工作更加具有规范化和现代化的特点。③循证护理可有效调动临床护理工作者学习新知识及技能的积极性。循证护理有助于护士主动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发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准确从科学的证据中寻找临床护理的依据,提高中医护理工作效率。④循证护理可促进中医护理研究工作更加符合临床需要。在继承中医特色的前提下,广泛开展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实验研究,着重从护理理论的科学依据及技术操作的可行性、安全性、舒适性入手,选择最适合于临床研究的课题,按照循证护理的研究方法,加快对祖国传统护理的学术思想与技术专长的挖掘及研究成果的转化,使中医护理工作在适应医疗技术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3.循证护理在中医护理实践模式转变中的作用
当前,中医护理工作仍主要以经验型护理为主,表现为在应用护理程序时,尽管依照护理程序步骤展开工作,但仍无法跳出被动性接受工作的方法。实施临床护理工作时,习惯于以护理经验替代具有科学依据的决策,不能体现很好的评判性分析思维能力。制定护理措施时过于简单机械化,习惯于照搬现有的护理诊断与措施,逐条组成单一的护理方案,缺乏个性化及针对性。在中医护理工作的临床实践中,辨证施护的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在分析判断疾病的本质时存在辨证依据不足的现象或辨证施护准确但收效甚微等。而循证护理强调通过临床资料获得依据指导实践,以制定护理决策,对转变现行中医护理工作方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中医护理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广泛开展以循证护理为指导的护理工作,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医护理思想的发展,并提高中医护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邱风兰.循证护理对中医护理发展的影响.护理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