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信息科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份出色的简历,是求职者赢得面试机会的“利器”。一份具有清晰职业规划的简历,是最具战斗力的简历,能够快速获得HR的青睐,赢得面试机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个人简历,以供大家参考。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个人简历:姓名: 李小姐
性别: 女
出生日期: 1984-10-19
民族: 汉族
身高: 162
体重: 55
籍贯: 天津市
目前所在地: 天津市
学历: 本科
政治面貌: 团员
毕业院校: 河南工业大学
毕业时间: 2008年6月
所学专业类别: 电子技术
专业名称: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教育背景/培训经历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 天津市蓟县桑梓镇西芦中学
2001年9月至2004年7月 天津市蓟县邦均中学
2004年9月至今 河南工业大学
专业情况及特长:外语语种: 英语 外语水平: 四级
计算机能力: 精通 普通话程度: 良好
专业介绍及其他专长
我在大学里主修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在此期间学过C++JAVA.通信.计算机网络,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与天线,高频电子线路,电信专业外语等.
在学校任网络维护员,负责全校网络.
个人实践、工作经验2006年11月 洛阳骅谦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制作电话机一部
求职意向求职类型: 全职/兼职 月薪要求: 面议
希望应聘的岗位: 系统工程师/网管 应聘的其它岗位: 通讯工程师
希望工作地点: 天津市 其它工作地点: 山东省济南市
自我评价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智能化;网络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是新时期人类科技技术发展历史上重要的标志,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等形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形式。新时期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在交通、建筑以及教育等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多,在提升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过程中,也优化了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前进形式。文章主要是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1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及其特点
信息科学是理解和应用信息的科学,为了满足现代化发展需求提出的理念,其主要是指依据信息为基础分析目标,且结合信息运动特点和方案为基础分析内容的一项学科。信息运动特点通常情况下包含了信息监察、传播以及解决的特点,信息的分析目标包含了应用信息达到方案、管理的全面,最后达到系统组织的改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提出的要求是现代化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其在构成和发展过程中,促使我们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工业社会的约束,逐渐来到信息时代,促使信息技术成为发展的重点内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特点一般主要分为以下几点:①电子信息技术的智能化。这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智能化产品可以在一定意义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智能化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其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展现出更为重要的作用,更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有效推广和应用;②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网络化。随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推广,两者结合的特点就是网络化发展迅速。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自身就具备高效率、便捷式和数字化的特点,同时科学应用网络技术,可以让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知识变得更加直观,以此全面展现在人们眼前。由此可知,因为网络化特点的影响,有助于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降低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且依据网络信息资源,促使信息及时传递,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标。
2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
2.1光电子技术是未来发展的中心技术
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出现,为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依据。现阶段,我国已经到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时期,21世纪是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有效推广和应用的阶段。光子自身可以成为能源和信息的载体,且逐渐构成信息光子学和电子学,同时依据时代的不断变迁,促使其得到了更为有效的发展。
2.2智能化发展的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包含了PC机、服务器以及其他外界设备的开发技术、移动计算、网络计算以及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能等。直到现阶段,计算机的实际性能正在依据每两年增强一个数量级的速度有效前进,且并行处理器得到了有效的优化和创新。现阶段六十四位CPU已经逐渐转变为三十二位,在构成产品的过程中,互联网设施也在逐渐渠道计算机的重要地位。在计算机系统内部,储备期占据的区域逐渐增加,储备技术也在向着大量储存前进、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使计算机、通信以及家电得到了有效的结合,手写判断技能和语言判断技能开始投入到市场当中,数字图像交换技术也得到了现实的应用和推广。因此,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全面优化,在未来发展中一定会向着更为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方面发展,如笔记本会因为人们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薄,手拿电脑也会成为大规模推广的形式。
2.3多元化发展的互联网技术
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都是互联网技术的重要内容,目前多样化工作、高性能和大容量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IP工作的爆炸式提升、超高速互联网和宽带综合工作数字网的推广成为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点内容。第二代互联网开始整理信息、语音、资源,且构建了多样化的网络,现阶段在实际发展中已经替代了第一代互联网。密集波分多路复用技术在实际发展中,于光网通信技术中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网络传递成本支出,在不断发展中也可以为大量应用者带来无线宽带,促使多媒体及时传递信息成为现实。在某一网络中达到整体媒体信息的有效传递,以此有效优化多媒体通信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与以往信息通信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其中包含了多样化信息影响因素。由于多媒体信息在通讯过程中会形成更多流量,并且连接媒体具备实际效益的规定,这样及时传递信息在多媒体通讯系统中占据的地位就会越来越重。
2.4ID自主研究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
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推广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因为国家之间合作的电子信息科技活动存在约束,不是一切电子信息科技活动都可以与其他国家合作。一般情况下,国家与国家之间在沟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包含的信息大都是这一国家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中的边缘技术,国家自身是不会将聚集大量社会资源的电子信息核心科学技术与其它国家共享的。由此,为了提升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能力,为我国成为世界地位中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强国,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满足时展需求,提升我国电子产品的自主研究水平,只有自主研究,才能促使我国自主参与到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沟通和交流中,从而促使我国在国际技术和经济沟通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3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面对的是一个科技技术发达、信息资源丰富的社会环境,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会为人们带来革命性的转变。文章主要分析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特点,且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就需社会各界人士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此明确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对自身发展的意义,从而正确应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
参考文献:
[1]龚成.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8):197-198.
[2]蔡鑫杰.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5):7+9.
实验课程的内容与体系设计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开设的实验课中,信息处理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电路与电子学实验作为电科专业的入门基础实验课程,对学生了解电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起到了打基础、做铺垫的作用。这三门课程注重实验的准备和必要的讲解,做到1人1套设备,培养独立思考和完成整个基础实验的习惯。必要时实验课教师采用分组教学,发挥小组长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力争每个实验的环节都能落实到个人。
实验内容不留死角,实验学生没有遗漏。微机原理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作为后续实验课程,是电科专业的实验能力进一步得到强化的课程。这两门实验要求学生对每个实验做到先充分预习,做到心中有数,实验开始前,教师做重难点分析,明确实验目标,检查和监督完成情况,实验数据采集、分析、整理,最终形成实验报告。定期对前面所做实验进行阶段性总结,了解和询问学生掌握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的综合性实验打下基础。
在选修课开设的实验课程中,分为两类:1)电科专业的电子测量、EDA技术,该两门课程是电科专业技能课程。在具备基本实验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电子电路设计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为从事电子信息行业打下良好基础。2)应用面广、适应性强的实验课程。包括网页设计与网站建立、多媒体原理与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这些课程培养的技能,在毕业设计和今后工作当中应用频率高、适用范围广,必须让学生学到相关的实际操作的知识和技能。这类实验课程采用项目或任务驱动,学生采用分组,可采用竞争、合作等方式,最终完成所有项目或任务内容。
2实验课程体系层次分析
在电科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体系当中,主要分为三个层次:1)专业基础。2)专业技能。3)综合应用技能。在这些层次的对应课程当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最终以学生获得的技能作为目的。让学生在专业试验当中得到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
3结语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116-02
一、引言
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自设立以来,招生情况和就业情况较好。但人才的培养数量和专业方向结构都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着一定差距。为了适应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应用型、实用型的复合人才的迫切需要,加快培养造就高层次科技研发人才和产业技术人才,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研究。
二、专业建设与改革措施
1.改进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在广泛调研本专业建设现状和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学校定位和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如下: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具备信息处理软件设计和信息处理硬件设计能力,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应用型人才。
2.课程体系改革。基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进,对培养目标的达成以及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具体措施包括:(1)删除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性小的课程,适当减少部分对本专业而言过多的课程学时,新开设有利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或实践,增加与本专业相关性大的课程学时。(2)在课程组织上,对所有专业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突出每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课程的关联性,避免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形成了信息处理理论、信息处理软件设计和信息处理硬件设计三个课程群。(3)制定完善的、符合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大纲、教案和课程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1]。
3.教学内容改革。(1)删减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积极将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引入课程教学,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2)稳步推进双语教学。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继续采用双语教学的同时,在“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合作办学班教学中采用了双语教学。
4.教材选用和建设。选用适合本系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教学实际需要的近年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各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的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同时,鼓励有造诣的教师编写具有学校和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质量较高的教材。
5.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1)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因材施教,采用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2)改变学生被动式学习方式,建立了适应本专业的比较完整的自主研究式学习环境,并着重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和教师的研究项目,提前进入研究式的学习之中。(3)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组织教学。鼓励教师科学合理使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例如利用视频、动画等技术将枯燥的过程可视化,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同时加强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6.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整体师资力量在专业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为此本专业积极引进高学历和高职称教师,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教学、科研和产学研用等方面的领军作用。(2)挖掘中青年教师的潜力,兼顾当前使用和长远培养,逐步形成符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师梯队。鼓励、支持和督促本专业教师通过短期培训或以访问学者的方式,到国外进行学习,提升教学科研水平。(3)鼓励本专业教师到企业、研究机构以及校内外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工程实践训练,培养科研和动手操作能力,着力培养实践教学能力较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4)加大对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力度,建立健全师资培养、培训机制。实行导师帮带制度,帮助、引导青年教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进行专业研究,尽快提高教学能力。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种专业活动、参与专业课题研究,鼓励青年教师提高科研能力。(5)鼓励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推进教师间开展经验交流的同时,鼓励教学改革研究,重点支持与课程建设关系密切的,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式等方面开展的改革与研究项目;同时注重教改研究成果的实践和应用,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及时融入课程建设当中。
7.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为了最大发挥本专业的特色,培养出新型专业人才,必须做到专业计划设置的合理性与教学管理的协调一致[3]。(1)根据课程建设目标,对重点建设课程按校级优秀课的标准规范教学。(2)加强对考试考核环节的管理和改革。加强课程试题库建设,推进教考分离;改进考核方式、方法,促使课程考核更加科学;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3)按照学院的课程评估体系,对本系重要课程进行评估。
8.实践教学改革。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特色,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如下改革:(1)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科学构建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应当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切实加强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不断增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数量。(2)采用以导师制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3)开展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进行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及最终评价等过程。让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了解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锻炼操作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协同合作的品质,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4)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借助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十三五”综合投资规划项目资金、天津市“重中之重”等经费,不断充实完善DSP实验室和信号与系统实验室。
三、改革实施成果与总结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使得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并提高了专业领域的实验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本专业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稳步提高,学生参加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考研和就业率也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国旺,闫旭东,谭保华,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08):120-122.
[2]谭会生,朱晓青,易吉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4):13-14,23.
[3]魏望和,陈秀洪,潘小青,等.“以生为本”理念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33(6):124-126.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nstruction and Reformation of the Major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 Jun,WANG Wen,LIU Li-jie,ZHANG Fang,CHEN Chun-kai,LI Qi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Tianjin 300387,China)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前景分析
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当中都能够找到电子信息技术的身影,换言之电子信息技术已经逐渐的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如果人们离开了电子信息技术在这个社会上的发展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这种以智能化、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社会发展模式大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与此同时也使得人与电子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一旦电子信息技术出现问题,将会限制人类的生活。
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1 技术与资金密集型,创新与风险并存
当前阶段,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并且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速度也是非常迅速的,在一定程度上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需要与风险结合起来,如果创新的方向以及创新的速度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趋势,必然会严重限制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来看,以科学技术为导向的产业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创新的频率在不断的增加,在这一领域当中往往投入的资金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取到回报,换言之,电子信息技术当前的创新发展也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以手机的发展为例,在当前来看手机的发展速度是非常迅速的,在传统人们普遍使用数字手机,而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普及,智能手机出现了。在现阶段手机发展过程中实现了手机的智能化,人们开始朝着更加前沿的技术方向发展。
但是手机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方面手机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从网上购物、网上订餐、社交等等都实现了足不出户。但是人们对于手机依赖的增加导致人们的社交能力大大降低,低头族变得更加常见。
2 标准高度的不断增加
在当前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产业发展的速度在不断提升,同时也对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行业的标准更加规范、依赖程度也愈来愈高。在这一发展背景之下,电子信息技术规范化的标准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谁能够掌握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标准谁就能够在整合行业的发展中取得发展优势。苹果手机之所以取得了如此大的发展优势,并且在行业当中成为了指向标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其行业发展标准把握的更加完美。
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
1 全球化、梯度化发展趋势
在未来全球化与梯度化必然会成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之下,各个国家之间的全球化变得更加明显,并且随着技术应用的广泛,梯度化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差异也逐渐的增加。这种差异水平主要体现在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二者二者之间的关系。发达国家掌握了技术含量更高的电子信息技术。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是接收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或者已经过时的产品。这种梯度化的发展模式在未来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必然也会变得更加显著。[1]
2 电子信息技术的国际化、网络化
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当前社会,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这种挑战主要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高端人才的把握,对于优秀人才的把握将会是未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另一个趋势。优秀人才为核心,会使得国家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掌控更加全面。近几年跨国集团的优势更加显著,通过技术的跨国能够有效的实现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得所掌握的技术手段在最短时间内进行优化,促进自身技术上的更新。[2]
3 技术产品规模化与个性化的共同发展
在未来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技术产品以及个性化产品的发展也将会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形成规模化才能够实现成本最优、效益最大化。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跨国企业的发展优势更加显著,其产品质量随着电子技术的个性形成了质的提升,这也间接的引起了当前电子信息技术创新的浪潮,个性化的发展也逐渐的呈现出来。VIVO手机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重视声音的个性化发展;苹果手机则重视系统上的技术创新;OPPO手机则重视拍照以及音乐上的技术发展优势。不同的企业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过程中注重个性化的技术创新,进而在市场领域上占有了一席之地。[3]
总结:
综合上文所述,伴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技术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正在不断的改变人们的生活,促进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科技发展的当前社会,电子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人们更加依赖电子技术,因此人们需要把握好使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度,使得电子信息技术能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4]
参考文献:
[1]万志豪. 论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4:243.
[2]郭杨,史原.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研究[J]. 科技风,2016,1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