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二氧化碳的危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二氧化碳 产生 探索 应用
中图分类号:TQ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286-01
前言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需求。二氧化碳作为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质,成为直接影响人们生活和生产工作的重要元素。二氧化碳超标的问题严重的威胁社会环境保护工作质量和执行效率,但与此同时,二氧化碳的实际应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社会生产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需求,同时还能够应用于艺术行业创造良好的视觉效果。
一、二氧化碳的产生
二氧化碳在大众生活当中非常常见,可以从煤矿资源、空气、植物,以及各种石油、天然气等自然物质中提取。另外,但凡是有机物的结构都可以通过分解等诸多方式形成二氧化碳物质,通过光合作用等方式也能够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1]。
二、二氧化碳的危害
由于社会生产效率的不断加速,人们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如何E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治理二氧化碳超标问题成为当下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关注二氧化碳治理工作主要是源于二氧化碳对人们生活及健康存在危害,由于二氧化碳超标排放导致出现温室效应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等等[2]。
三、二氧化碳的应用
关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实际情况能够发现,二氧化碳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虽然存在比较大的危害,但是同时也可以充分的利用其特性,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广泛应用,在应用的过程当中能够满足很多社会生产需求。
首先,在行业生产方面,二氧化碳可以作为非常优质的萃取订斥咳俪纠筹穴船膜剂,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通过其特性作用实现溶解能力展示。常规状态下,二氧化碳对液体和固体的溶解能力呈现出比较低的情况,但如果不断的增加压力和密度的情况就会提升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二氧化碳在针对有机化合物的时候,呈现出的溶解能力最为突出。二氧化碳处于亚临界的温度特征下,就可以与甲醇等有机溶剂的融合在再以,显示出良好的混合溶解性特征,但是二氧化碳与水的互相溶解情况就呈现出比较弱的现象。二氧化碳与萃取的有机物质比较,呈现出挥发、粘性、扩散功能比较优越的效果,而且呈现出优越的化学稳定和溶解选择特征。不会燃烧、无毒的特征也非常优秀,可以在饮食、药物等行业的生产工作中体现出极强的优势[3]。
其次,二氧化碳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能够满足实际的光合作用需求,也是光合作用规定必须原料。提升二氧化碳的剂量对于植物的健康、茁壮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很多农业种植和培育工作就会选择二氧化碳作为施肥原料,提升农业植被的生产效率。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足以提升农业作物的生长需求,因此,采取专业的二氧化碳施肥工才能够保证农业植被的生长需求。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000微升/升的程度,就能够直接提升农作物生长效率一倍以上。
再者,二氧化碳也能够作为新型合成材料的生产原料,实现搭配双金属配位的PBM类型催化剂共同作用的效果。多种物质的结合能够提升新型材料的活化程度,形成共聚作用的情况,进而产生PPC(即脂肪族聚碳酸酯),通过化工处理就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树脂材料。这种材料在当下我国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当中都比较常见,给人们提供了方便的同时节约了使用的经济成本,也能够满足实际的生产工作效率需求,同时还降低了传统材料使用时出现的毒害问题[4]。
再次,二氧化碳固态模式还被称为干冰,干冰在人们生活当中的应用范围也十分的广泛。例如,大众餐饮、工业和卫生行业当中都会使用干冰,通过干冰能够降低温度,与冰相比较具有十分明显的制冷效果。另外,干冰遇到高温时会形成水,进而达成降雨的目的。在舞台上应用干冰制造雾气,达成良好的视觉效果。在餐饮行业利用干冰制作冰淇淋等,或者是保存飞机食物,等等。干冰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十分常见,对于医疗卫生行业也具有良好的药物、血浆保存功能,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原材料之一。
结论
综合上述研究内容进行切实有效的分析、探讨和总结能够发现,二氧化碳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当中,因为超标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了地球温室效应的问题,但充分、科学的应用二氧化碳也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和审美价值,这也是本次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王小斌,邵燕斐. 中国城镇化、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研究――基于1995~2011省级面板数据[J]. 工业技术经济,2014,(04):115-123.
[2]王惠清,李斌,谢建勇,石彦,李文波. 二氧化碳吞吐技术在准东复杂油藏开发中的应用探索[J]. 新疆石油天然气,2014,(01):83-87+8-9.
一、二氧化碳气肥的高效施用
1. 施用二氧化碳气肥应重视环境条件和施用量 温室内栽培的蔬菜不同,其对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要求也不同,多数蔬菜二氧化碳的补偿浓度是80~100毫克/千克,饱和浓度是1000~1600毫克/千克(因蔬菜种类不同而不同)。温室内温度高于蔬菜最适温度1~2℃时最适宜施用二氧化碳气肥。经济补偿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当外界光照较强、气温较高时,可适当通风换气,利用好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如光照强度在适宜的幅度内,适量补施二氧碳气肥,能大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温室内光照较弱时,即使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也不能加强光合作用。温室内补施二氧化碳气肥后,可明显促进植株和根系生长,根系的吸收能力会大大增强,若此时土壤供水不足,叶片会萎蔫,光合作用反而会下降,所以,设施内增施二氧化碳气肥的同时要保持土壤适宜的持水量。瓜果类蔬菜苗期不要施用二氧化碳气肥,宜在定植缓苗后进行,以利于促进花芽分化,抑制营养生长。甜瓜、番茄等二氧化碳气肥适施期为开花后10~20天,黄瓜在开花后7~15天。除瓜果类外,其他蔬菜苗期施用二氧化碳气肥可促进苗粗、苗壮,提高成活率和早期产量等。上午温室内气温达到15℃时,半小时后适合施用二氧化碳气肥;若温室内温度超过15℃,施用二氧化碳气肥前,密闭的温室最好先开小窗通风半小时,后关闭通风窗,每天施用2~3小时。二氧化碳气肥的施用时间和持续天数要根据不同蔬菜、温室、温度等灵活进行,黄瓜可在定植后4~5天开始施用,一般连用30~35天。二氧化碳气肥的施用量也要根据不同蔬菜确定,一般蔬菜的适宜浓度应维持在1000毫克/千克左右,黄瓜为800~1000毫克/千克,番茄为1000~1500毫克/千克。
2. 二氧化碳气肥的施用方法
①化学反应生成法。每亩温室内均匀放置35~40个瓷盆、瓦罐、塑料盆等非金属容器,内垫铺塑料薄膜。容器放置要高于蔬菜生长点20厘米,以利于二氧化碳下沉扩散到叶面上,方便吸收利用。每个容器内倒入其容积1/3的36%稀硫酸溶液,每天将1350克碳酸氢铵均匀加入35~40个容器内,每亩温室内可产生二氧化碳1000毫克/千克。加1次稀硫酸,够加3天碳酸氢铵用。如容器内加入碳酸氢铵不出现白烟或冒泡,表明稀硫酸已反应用完,应将生成物硫酸铵水按照1∶100的比例加水当作追肥等用掉,然后再重新加入稀硫酸。如无可适用的稀硫酸溶液,可用98%工业硫酸铵稀释,硫酸铵与水的稀释比例为1∶3。硫酸稀释前要手戴胶皮手套,脚穿长筒胶鞋,身系胶布围裙进行周到安全保护,穿戴好以后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搅拌均匀,千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以防激溅烧伤人体。
②钢瓶二氧化碳施用法。钢瓶中的二氧化碳经加压变成了液体,出气压强为1~1.2千克/厘米2,每个温室或塑料薄膜大棚每天放气7~12分钟即可。
③通过施用厩肥等有机肥产生。此法方便、实用、经济,通过在温室内适量增施有机肥缓慢分解释放二氧化碳气体。研究表明,1吨有机肥腐烂分解可释放出1.5吨二氧化碳。
④施用固气颗粒肥。这种二氧化碳肥便于施用,方法简单,施用时将肥料施于地表土中1~2厘米,每亩40~50千克,二氧化碳会缓慢释放出来,持效期可达40~60天。
二、施用注意事项
1. 燃烧煤等补充二氧化碳可能产生危害 燃烧产生的气体成分复杂,内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温室内空气浓度只要达到0.2毫克/千克并持续3~4天,有的蔬菜就会出现中毒症状;浓度达到1毫克/千克,持续4~5小时,敏感蔬菜会出现中毒症状;浓度达到10毫克/千克,大多数蔬菜会中毒受害:故不要轻易使用燃煤等补充二氧化碳。蔬菜受二氧化碳为害后,先在叶缘和叶脉间出现斑点,接着不断失绿,受害轻的仅叶背出现斑点,受害重的整片叶如水浸状,渐渐褪绿枯萎。蔬菜不同,二氧化碳中毒后斑点的颜色也不尽相同,番茄、黄瓜、辣椒等叶面斑点为白色,茄子为褐色。
2. 肥水供应要适当 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后,温室蔬菜生长加快,光合作用明显加强,营养消耗增大,因此应适时、适量增供肥、水,否则增产、增收效果将难以显现。
1 目的
明确该风电法兰企业年产1万吨锻件、法兰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
2 方法
2.1 检测方法
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方法》GBZ/T160等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2.2 评价依据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2006年7月卫生部令第49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197-200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2007等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3 结果
3.1 项目位置
该项目建设地厂界东侧隔世纪大道为规划工业用地,北侧隔区内道路为某纺织有限公司,南侧隔空地为自然村落。厂区内自然地面标高在2.30m~6.60m,厂区周围地势平坦,附近没有居民集中居住区,和周围其它化工企业无交叉污染,厂址周边500 m范围内无社区居民、无学校、无商业中心等人口密集区域,无医院、影剧院、体育场、公园等公共场所,无生活饮用水源、水厂。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对企业选址的要求。
3.2 建设规模
该企业所占区域基本呈正方形,占地面积22311m2,厂区主要建筑有锻造车间一幢,占地面积6000m2,高度22米,主要布置315OT四柱油压机与液压动力系统及电气系统、5000辗环机与液压动力系统及电气系统、10T操作机、10T装出料机和加热炉二座;金加工车间一幢,占地面积2100m2,高度16米,主要布置数控机床、数控立床等金加工设备,锻造车间、金加工分别布置相应的行车各一座。
3.3 危害因素
根据生产工艺分析,采用锻压和金加工,生产锻件和法兰,可知该项目在试运行期间,本装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生产性物理因素:噪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根据企业现场与检测机构的实际情况,本次所检测项目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噪声。
3.4 工艺流程
由于本项目生产装置较为专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较为明显,本评价拟按功能划分单元进行评价分析。单元划分为:单元一-锻件单元,单元二-法兰生产单元;单元三-生产辅助区。
3.5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3.5.1 噪声 经对锻压、金加工生产作业场所7个作业点的检测,噪声强度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2.2-2007规定的限值。
3.5.2 生产性毒物 经对生产场所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项目的检测,所有检测点PC-TWA和PC-STEL值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
4 讨论
关键词:二氧化碳;教学流程;设计思路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4-0064-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2013年11月27日,本人有幸参加了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的教学新时空初中化学“名师课堂”研讨活动,活动中展示了我的录像课《二氧化碳的功与过》,活动现场的点评专家和参与活动的很多老师都提出了“为什么开设这样的一节课?”、“开设这样一节课是基于什么考虑?”的问题,现将本人在完成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的思路与同行们交流,希望能与同行们共同进步。
一、教学设计
《奇妙的二氧化碳》是沪教版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教材从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的角度带学生认识二氧化碳的奇妙之处。实际上学生在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已有认识,其中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已涉及到利用小苏打和食醋产生二氧化碳、在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向阶梯小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在初二生物中,学生也通过学习知道了二氧化碳是参与光合作用,并在呼吸作用中产生,用澄清的石灰水可以证明它。
本节课是在教材中已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备后展开的一节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拓展与联系,一方面是在已学知识的回顾的基础上进行生活中二氧化碳的应用,另一方面是从二氧化碳与自然、社会的角度进行不同话题的讨论与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再认识,了解二氧化碳与自然、生活和社会的关系;通过对人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通过二氧化碳的性质小结物质的用途,学会由物质的性质小结归纳出用途的方法和能力;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再认识,培养学生客观地认识事物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二氧化碳的多与少的分析,培养他们认识事物的平衡观点,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实验探究人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与原来相比有什么不同点;在“做科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本节课主要以合作学习、小组探究学习为主的课堂学习方式。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流程如下:
以视屏引入,视屏中展示出关于干冰的两个有趣实验,学生从梦幻变化中很快地能猜出相关的物质为干冰。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同学们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能带着问题很快进入到课堂中来。
教师抛出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二氧化碳的相关应用呢?你能知道哪些二氧化碳的应用是对我们有利的呢?即哪些是二氧化碳的功?哪些是二氧化碳的过呢?本环节中给出的问题是学生的已然知识,二氧化碳也是同学们比较喜欢谈论的话题,因此在给定时间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始终很兴奋,也很有话题。设计本环节的意图是想在基于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二氧化碳的知识的拓展,同时也想通过问题的讨论来实现课堂教学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也正因为同学们的积极讨论,因此在后续的学生汇报中很快地提出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二氧化碳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等。
在二氧化碳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话题中,同学们从光合作用的原理上分析出该变化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问题:“你觉得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的意义有哪些呢?”,设计意图是想从同学们的已然知识进行迁移,进入同学们的未然知识,学会从能量、粮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平衡等方面来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并形成人与自然的平衡观。
在二氧化碳用于灭火的话题中,同学们都很活跃,能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教师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角度给出新的问题,即“现代焊接”,同学们从二氧化碳的性质上来分析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的原理,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知识,并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更加坚定化学是研究我们身边的物质,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接着给出话题二氧化碳用于储存粮食,由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带学生分析小结出二氧化碳的用途,设计意图是通过已知的知识中分析出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抵制呼吸作用,达到保存粮食的目的,再由呼吸作用引出二氧化碳的增加,给我们的生活等方面带来的过,培养学生关心生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生活观。并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拓展,介绍二氧化碳的增加给人体体质的影响,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由学习过的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分析出二氧化碳在体内排出不畅时,酸性体质对人体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上面几个话题的讨论,我们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来解决身边的问题,并带着学生由物质的性质分析物质的用途,逐渐形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的内在联系观。
由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生成物,向同学们提出:人吸入的气体与人呼出的气体相比,哪些成分的含量发生了变化?如何变化?设计意图是引导同学们通过讨论,利用呼吸作用的原理解决问题,并提出其中可能发生变化的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同时能就提出的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即用学习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环节中设计了用简单实验验证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的含量变化,设计意图是用真实的实验让同学们体验出其中的变化和不同点。也进一步诠释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基本实验操作能力等,更多地培养学生在化学学习“体验实验”,在“做科学”中获取知识并提高能力。
同学们对实验进行小结与汇报后,提出问题“我们能不能有一个更准确一点的实验来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究竟增加了多少呢?”,在同学们都觉得困惑时,向同学们介绍二氧化碳传感器,并请一位同学完成测定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实验,实验中同学们能从屏幕中清晰地看出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并能看出上升到最高点时其浓度是原来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几十倍,设计本实验的意图是通过敏感程度高的数字化实验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让模糊知识更加具体化和准确化,同时也让同学们认识到化学实验中很多的实验将来可以通过数字化实验来进行,也坚定了同学们学习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情感。实验中我们还根据实验中的现象,结合辅助实验的同学吹过气体后要深呼吸的动作引导同学们分析,为什么人工呼吸时给病人吹入的二氧化碳较大时,病人反而能自主呼吸呢?并适时地给出问题,即二氧化碳的浓度是越大越好吗?设计意图是由问题的讨论引导同学们去分析与思考,二氧化碳的增加给我们的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有功也有过,培养学生客观地、辩证地看待物质,形成认识物质的唯物观和量变引起质变的变化观。
在对二氧化碳进行功与过的讨论中,学生必然会提出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的关系,我们再给出与温室效应有关的几个问题,即温室效应会带来哪些危害?温室效应如何来缓解?温室效应就是二氧化碳的过吗?设计意图是带学生用学习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第三个问题中给出二氧化碳并不是引起温室效应的唯一气体,并向同学们介绍一些科学家提出的有关温室效应的其它观点,即认识物质不能只看它的功或只谈它的过,我们在将来的学习中认识物质或变化都要分析并注意它的两面性,人类只有利用好它们,它们才能真正地为人类所用。也只有这样,化学才能真正地走出今天这种尴尬的境界,而成为人类科学发展的工具。
二、选择本课题是基于这样几点认识
1. 民众对化学的误解
在各地中考分值的调整中,部分地区将化学分值降低了,有些地区化学与物理的分值比为6∶9,有些地区变为7∶8,也有一些地区变为6∶10,这些都使得身边很多不懂化学的人更加误解,很多人会提出化学不就是从“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到“工业明胶”事件吗?甚至于有人提出,化学除了给人类带来危害,还能带来什么呢?身边的很多人对化学是害怕、怀疑、否定的态度。我始终认为,化学之所以有着现在这样的被误解,那是因为身边的人们不懂得化学,某些不法分子之所以能将这些明令禁止的物质添加进食品中,也是抓住人们不懂化学的软肋。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们怎样来改变目前的状况呢?我们不能去一一监督所有的食品加工厂,我们不能去一一研究每一种食品中的所有物质,我们不能一一去教给民众所有的化学知识,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力量去教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去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物质、了解常见的食品添加物质、读懂食品中的营养物质,辨别化学在我们身边究竟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做下去,人们会逐渐地了解化学,用好化学,会客观公正的评价化学以及化学带来的功与过。
2. 基于学生化学前概念的认识
化学分值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时间的减少,我们考虑能否将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梳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课堂效率?另外因为时间的减少,很多化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目标性和目的性很明确,中考考什么我就讲什么!甚至有老师向教研员提出,你能不能具体地讲一下哪些是中考不要的,哪些是要重点讲的?重点讲的内容我们要达到什么度?我想如果化学教学真的变成这样的话,我们何以去发展学生的能力呢?何以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呢?我们的教育谈何明天?
3. 为二氧化碳鸣不平
二氧化碳是身边的常见物质,但更多人对它的认识都停留它是温室效应的元凶,环境恶化都是二氧化碳的错,人们感觉越来越不适也都是二氧化碳的原因。实质上二氧化碳对于我们的生活、生产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节课旨在基于学生化学知识前概念的基础上,对二氧化碳公正、客观的再认识。
参考文献
这篇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第六单元复习题的文章,是
1. 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用来灭火 B. 制干冰 C. 制纯碱 D. 制化肥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古代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是因为墨中的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金刚石可用于钻探机的钻头,是因为金刚石熔点高 C.橡胶制品 中加入适量炭黑的目的是提高橡胶的耐磨性 D.活性炭用作冰箱除臭剂是利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3. 继“分子足球”C60之后,科学家又发现另一种“分子足球”N60。一定条件下N60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是未来的火箭燃料,N60属于: ( ) A.金属单质 B.非金属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4. 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 ( ) A.H2 B.C C.CO D.CO25.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不能用 ( ) A. 燃着的木条 B. 灼热的氧化铜 C. 紫色石蕊试液 D. 澄清石灰水6.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 ) A.玻璃容器都可用作反应容器 B.制取气体时,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试管口不一定都要略向下倾斜D.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7.工业制水煤气的化学反应是C+H2O CO+H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 A.C B.H2O C.CO D.H28.分子数相同的一氧化 碳和二氧化碳,它们的质量比为( ) A.1:2 B.2:1 C.7:11 D.11:79.吸烟的危害之一是烟气中含有能破坏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有毒气体,这种气体是 ( ) A.CO2 B.CO C.N2 D.SO210.下列四种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其中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则这种物质是 ( ) A.石灰水 B.水 C.二氧化碳 D.木炭11.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 ) A.密度不同 B.碳燃烧的条件不同 C.用途不同 D.分子的构成不同12. 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B.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D.向种植蔬菜的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有利于蔬菜的生长13.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不断消耗空气中的二氧 化碳,但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却是基本保持不变,这是由于:①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矿物燃料的燃烧;③ 死亡动植物的腐烂; ④某些矿物如CaCO3等的加热分解。 ( ) A. ①② B. 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14. 一种 无色 气体X通过灼热的碳,得到另一种气体Y,Y和灼热的CuO反应又得到铜和X,X和Y是下列哪组物质: ( ) A. X是CO Y是CO2 B. X是O2 Y是CO C. X是CO2 Y是CO D. X是O2 Y是CO215. 将一定质量的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充 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则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为: ( )A.14∶11 B.11∶14 C.7∶11 D.11∶7二.非选择题:(反应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它每空1分)16.请从①石墨;②活性炭;③氧气;④氢气;⑤二氧化碳;⑥一氧化碳中,选取相应物质的序号填 空。(1)最清洁的燃料是 ? (2)有毒的气体是 (3)可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 (4)属于气体化学肥料的是 ? (5)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 (6)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17.锶元素(元素符号为Sr)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锶元素属于 (选择“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选择“失去”或“得到”)电子,生成的锶离子的符号是 。18.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右图。 (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①②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19.如图所示,向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时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 _ ___ , 该实验说明(1)___________ _____,(2)_______ _________, 上述结论可以推断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20.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你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选择 装置组合来制备和收集气二氧化碳(填字母编号)。(3)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应选择的收集装置 。(填字母编号)。(4)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 。(5)检验集气瓶里的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四、计算题:21.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如果制取8.8g 二氧化碳,至少需要多少克碳酸钙?
22.取22.2g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46g稀盐酸的烧杯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 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159.4g。求:(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