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非金属矿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全州矿产资源现状
截至目前,全州共发现各类矿种47种,探明资源储量35种。发现能源矿产2种(煤、石油);黑色金属矿产2种(铁、锰);有色金属矿产9种(铜、铅、锌、镍、钨、锡、锑、铝、汞);贵金属矿产4种(金、银、铂、钯);稀有金属矿产9种(铌、钽、铍、铷、镉、锗、镓、硒、锂);非金属矿产15种(砷、硫铁矿、磷矿、石英脉、膨润土、萤石、白云母、泥炭、钾长石、石灰岩、蛇纹岩、饰面用大理岩、饰面用花岗岩、砂石、粘土);放射性矿产2种(铀、钍);水气地热矿产4种(矿泉水、地下热水、干热岩、地下水)。累计发现的各类矿床、矿点和矿化点约270处。大型矿床6处,中型矿床11处,小型矿床18处,矿化点141处。优势矿产为铜、铅、锌、地下热水、干热岩、饰面石材等,潜在优势矿产为金、银、锡、钨、锑、汞等。
二、全州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各地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低水平重复、盲目无序、一哄而上、违背自然规律等问题,不仅破坏浪费了宝贵资源,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农牧民意见多,潜在的风险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水资源开发利用受到威胁,河道生态系统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一是黄河干支流域砂石料场遍地开花,无证开采、超量开采现象普遍存在。二是河道自然景观遭到破坏,进而影响生态系统平衡。三是过度开采给河道行洪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四是河道采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
2.生态环境和草原自然景观遭受重创。一是矿产开发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二是公路建设采砂场取点设置不合理,采挖区草场植被破坏严重。
3.区域水源、大气、土壤污染隐患加大,面源污染严重。一是矿山开发引发水、气、土壤环境问题。二是厂(矿)区内脏乱差现象严重,大气污染防治不力。
4.矿山开发中未能严格执行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生态、安全隐患较多。一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偏低。二是部分企业生产行为不符合安全规范。三是普通建筑用砂开采行为混乱无序。
5.“重开发,轻监管”,“重发展,轻环保”问题突出。一是各县普遍存在矿产资源开发“重开发,轻监管”现象。二是矿山企业对资源、环境保护缺乏自我约束机制。
6.矿山企业整体而言,对地区经济贡献总量不大。由于没有按照标准交纳管理费用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费,有的甚至不交费,致使大量国有税源流失。
三、对策建议
为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现就我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正确处理保护生态环境与矿产资源开发的关系。我州是畜牧业大州,也是青海乃至全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地处高寒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缓慢且相对稳定,草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2.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对矿产资源开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实施。
建议区别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全面清理整治现有的矿山企业:
一是调整贵德黄河段航道客运规划,取消阿什贡至尼那段流域航道客运建设,使黄河贵德段得到自然恢复。
二是彻底停止黄河贵德县尼那电站至阿什贡流域段面的所有采砂活动,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在此段进行采砂活动。对其它无证或证照不全的违法开采砂石料企业坚决取缔并采取综合强制措施恢复原貌。对证照齐全的督促其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全面整改落实,就地整平回填恢复河道原貌。
三是各地对砂石料开采要因地制宜,调整布局,优化整合,做到依法、合理、规范、有序。
四是建立完善责任机制,落实村级组织职责是首要任务。县乡村要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相应的责任问责,尤其是村级以建设“美丽家园”、“美化家园”为目标,切实担负起管护家园生态环境促进本地生态安全的要责。对未经规划许可但村委、村民私自违法签订采砂合同的行为,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查处,追缴非法收入,并依照《中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
五是对因公路建设需要,在国道214线共和、兴海段草原上采挖砂料形成的50万方以上十余处大坑的恢复治理,建议州相关部门致函省交通厅,由专家论证确定恢复治理方案,进行全面恢复,待初验通过后,方可派员参与该公路建设的环保专项验收,否则,州县环保部门不得出具验收意见。
六是优化整合现有的砖瓦粘土矿,规范审批程序,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加快烟气、粉尘、固废治理进程,做到选址合理,证照齐全,技术先进、生产规范、厂区清洁。
七是对金属矿山开发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理念,全面清理“旧账”,确保不欠“新账”。严格按照州委十届十次全会上“下决心叫停破坏生态环境的矿产开发,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要求。
八是切实加强对矿产勘探工作的管理。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有关规定,对各县探矿权进行全面清理,除确因国家战略储备需要对稀有金属等优势矿种非勘探不可外,禁止以任何名义开展矿产勘查活动。
3.加强对矿产开发企业的监管和指导服务工作,提高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和监管体系建设。二要推行“定责、履责、问责”生态环境监管体系。三要严格监控和防治污染,加大对矿山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的监察力度,坚持以预防为主,生产与治理同步的原则,督促企业开展生态恢复及环境综合治理,不恢复、不治理、治理不达标的,要依法停产整顿或关停。四要严格保护和管理水资源,依法严肃查处黄河干支流域、青海湖流域水污染事件,加强水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加大尾矿库对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等重点环境保护目标的污染监测和整治力度。五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积极培育环保中介机构和社团组织,建立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
【关键词】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目标
为了有效消除金属非金属(下文简称“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隐患,防御各类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生产安全,依据上级统一安排,结合露天矿山企业生产实际,在全矿范围之内积极开展对安全生产隐患的专项治理排查工作,以强化对非煤露天矿山企业的关键生产环节、要害位置的监管。从而最大限度地遏止非煤露天矿山企业生产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一、工作目标
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以预防为主、全面进行综合治理的思想方针,认真处理存在的尖锐问题,有效防止重、特大生产事故的发生。不断健全完善非煤露天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经常开展非煤露天矿山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全面排查整治生产事故隐患及安全薄弱环节,以整治非煤露天矿山的高台阶未分(层、台阶)开采与爆破安全可靠性达不到为重点,坚决取缔违规开采,广泛推广应用中深孔爆破模式,全面实施机械化铲装方式;强化对尾矿库平时的安全管理,建全完善尾矿库安全生产档案管理系统,保障尾矿库安全运转,以促进非煤露天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保持稳定的发展趋势。
二、工作任务
(一)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自查自改的共同内容
具体包括如下六个方面:
1、主要是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包括检查企业法人、分管安全生产责任人、安全生产管理者、企业各部门、岗位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构及落实状况。
2、主要是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构与落实状况。包括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设立、配置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者状况;技术设备与岗位安全作业等安全机制的建构与落实状况;隐患排查整治、重大隐患源的监控、生产操作现场安全督查状况;外进施工队(包括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状况等。
3、主要检查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状况。包括安全生产经费提付与运用、缴纳风险抵押金、给员工缴纳保险费等状况;新、改、扩建工程依法遵循安全“三同时”制度状况。
4、主要是检查安全教育培训状况。包括企业建构完善安全培训教育机制、保障经费状况;企业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状况;企业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者以及特殊工作者持证上岗状况。
5、主要检查应急管理状况。包括建构专(兼)职应急小组及救助队抑或与同相关应急救助队签约协议状况;应急所需物资、设备配置及维护状况;应急救助预案构架及演练状况。
6、主要检查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状况。包括事故报告制度建构状况;已经发生的事故依据“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汲取事故教训,对相关责任人责任处理与实施整改状况。
(二)排查整治露天矿山安全隐患
具体包括如下五大方面:
1、排查露天矿是否全面落实采剥并重、剥离先行、从上至下、实施分层、分台阶进行采矿的露天矿山采矿之原则。具体应注重如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即:(1)小型露天采矿采取从上至下、依顺序分层采矿,采取浅眼爆破方式分层高度不能超越6米;采取中深孔爆破方式分层高度不能超越20米,分层凿岩平台的幅宽应超越4米以上。(2)大、中型露天采矿要严格实施台阶开采模式,台阶实际的高度与坡度应当同设计要求相适应。(3)严禁利用扩壶爆破方式与中底部掏采方式。(4)各作业水平上、下台阶之间超前位置与设计规定相适应。(5)终了边坡角度与设计要求相适应,可最大不能超越60度。
2、排查整顿爆破作业的安全隐患。依据《爆破安全规程》规定进行爆破作业的状况,排查爆破安全位置是否符合规定、爆破作业方案与操作规程是否落实、危及人身安全与中毒窒息事故的预防手段是否制定、爆炸物品之存放、购进、运输、运用及清理登记制度是否落实;爆破操作者是否具证上岗等。具体应注重如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即:(1)爆破操作、爆破安全位置要与《爆破安全规程》相符合。应当采取一定手段控制和减低飞石量,浅眼爆破最小安全段不少于300米;
深孔爆破法应当适应设计要求,可不能少于200米;沿山坡爆破则下坡方向的飞石安全段一定增至50%;不能因为炮眼所朝方向而人为缩小规定数值。(2)爆破安全段内的工棚、居民住宅、高压配电线路以及构筑物等要限时搬迁或迁到安全位置,而搬迁之前不许从事爆破操作;(3)严格遵循定时爆破与安全规定。一定要安设避炮棚,确立危险区界限,在整个通往采场的道路上安设固定显眼的警示牌,标明放炮的时间及注意事项。(4)落实爆炸物品之存放、购进、运输、运用及清理登记制度。
3、排查在露天矿是否推广运用中深孔爆破技术,全面实施露天矿机械化铲装作业模式。
4、排查是否存有超层跨界、乱采滥挖等行为。
5、排查是否建立健全露天矿山档案及强化对档案实行科学管理。
(三)排查整治尾矿库的安全隐患
具体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排查依据设计要求实施整改状况与组织生产运营状况,包括依据规定编汇年度尾矿排放运作计划及落实状况;以及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建构与落实等状况。
2、排查参与尾矿库相关放矿、筑坝、排洪等业务操作员进行安全教育进修与持证上岗状况。
3、排查适应生产、防汛的需求状况。包括尾矿最小安全超高、足够的干滩距离、排洪设施等,是否适宜设计方案的规定要求。
4、排查防洪渡汛的一些措施、应急方案、配备专用防洪设施(包括排土场截洪、排水)等设施以及预防泥石流措施的落实状况;对尾矿坝采取有效监控的状况;对尾矿坝下游抑或重要设施进行有效监控的状况。
5、排查尾矿库内可否存有采砂等危及尾矿库安全的状况。已经投入生产运行可没有正规设计方案抑或资料不完整的尾矿库,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补充方案或者补齐必需资料完成整改的状况。
三、工作要求
具体包括如下五大方面:
(一)提升认识,强化领导
露天矿山企业应当高度注重专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认真搞好本企业自查并做到及时整改,决不应景走过场。要强化领导,狠抓落实。
(二)关注重点,强化监督指导
要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以预防为主、全面进行综合治理的思想方针,加大对安全工作投入的力度,推进安全技术改造,改变比较落后的生产能力,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准,增强施工安全防御能力,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的基础建设。
(三)广泛动员,群治群防
应当充分动员和依赖从业者参与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活动中来,企业安排从业者全面仔细地检查工作中各种事故隐患,并且主觉参与到对隐患治理的队伍中。
(四)立足目前,长远打算
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推进露天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不仅要切实排除严重危及生产安全之隐患,而且要强化制度建构,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五)大力宣传,认真监督
大力宣传该项实际工作中的先进典型经验,全面普及安全生产常识。不断加大舆论与群众的监督力度,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中,严禁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对群众举报的安全隐患问题应当认真給予核查,确认后督促及时整改。
四、结语
总之,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作为露天矿山企业,不管是现在或是将来,我们都要一如既往地绷紧这根安全弦,不断稳固现有的安全成果,进一步强化对露天矿山企业安全隐患整治力度;在企业安全生产方面坚持经常性的自检自查,确保露天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为露天矿山企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安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彭秀国: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问题及对策分析.《科技与企业》 2012年04期.
[2]陆爽:非煤矿山职业安全培训机制的思考.《煤炭技术》2011年05期.
[3]邹延剑: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管政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刘向东:加强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保障措施的探讨.《技术与市场》2010年04期.
作者简介:
关键词 非金属矿物加工 加工技术 白钨矿 浮选 GF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
1非金属矿物加工技术
非金属矿物是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矿产资源之一,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地球矿产资源,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非金属矿的加工利用工艺技术发展中,最初是通过手工作业从天然矿石获得所需矿物,并没有形成一门工业技术,这种现象一直延伸到19世纪初期。随着全球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矿物原料需求大幅增加,加之18世纪产业革命发展的基础和巨大推动,非金属矿的加工技术真正从手工作业向现代工业技术转变,出现了选矿工艺和球磨、分级等相关加工机械设备,非金属矿的加工利用技术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学科和工艺技术体系。
非金属矿包括的范围很广,品类繁多,而且具有多种独特的性能,用途十分广泛,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机械,石油,建材,农业,国际,航空航天,电子,通讯以及农业等。
2非金属矿的加工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发展回顾
非金属矿物加工是指采用一定的工艺方法,如粉碎、分级、提纯、超细粉碎、表面改性等将非金属矿原矿加工为满足相关行业应用要求的非金属矿物粉体或产品。
颗粒制备与处理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工艺、设备生产出满足应用领域要求的具有一定粒度大小和粒度分布、纯度或化学成分、物理化学性质、表面或界面性质的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或产品,是非金属矿物加工利用所必须的加工技术之一。
粉碎与分级是指通过机械、物理和化学方法使非金属矿石粒度减小和具有一定粒度分布的加工技术。根据粉碎产物粒度大小和分布的不同,可将粉碎与分级细分为破碎与筛分、粉碎与分级及超细粉碎与精细分级,分别用于加工大于1mm、10~1000um及0.1~10um等不同粒度及分布的粉体产品。
粉碎与分级是以满足应用领域对粉体原材料粒度大小及粒度分布要求为目的的粉体加工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粉体的粒度、物理化学特征及其表征方法;不同性质颗粒的粉碎机理;粉碎过程的描述和数学模型;物料在不同方法、设备及不同粉碎条件和粉碎环境下的能耗规律、粉碎和分级效率或能量利用率及产物粒度分布;粉碎过程力学;粉碎过程化学;粉碎的分散;助磨剂的筛选及应用;粉碎与分级过程的粒度监控和粉体的粒度检测技术等。它涉及颗粒学、力学、固体物理、化工原理、物理化学、流体力学、机械学、岩石与矿物学、晶体学、矿物加工、现代仪器分析与测试等诸多学科。
3非金属矿物加工现状及发展历程总结回顾
以超细粉碎为例。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20多年间中国超细粉碎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从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以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为主,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期是引进国外技术、设备与国内仿制、开发同步进行的时期。2000年以后,进入了自主开发和制造为主、引进为辅的阶段,期间建立的超细粉体加工厂大多采用国产技术和设备。从2000年至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发明专利的超细粉碎技术和设备工艺配套和自动控制等综合性能显著提高。
3.1精细分级技术
1986年,世界先进分级技术水平为产品细度97%≤10um;1992年发展到97%≤6~7um;2000年发展到97%≤3~5um;2002年发展到97%≤2~3um。中国1986年还没有精细分级技术与设备,1995年前后分级技术达到97%≤10um;但以后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逐渐缩小,1998年左右发展到97%≤6~7um;2004年发展到97%≤3~5um;2006年发展97%≤2~3um。
3.2 干法机械超细粉碎
1986年,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产品细度97%≤10um)的超细粉碎设备,那时,该细度的产品主要采用气流粉碎机;上个世纪90年代初,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国内开始生产超细机械磨;1999年前后,开发出了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机械磨;单位产品能耗显著降低,已广泛应用于方解石、滑石、硬质高岭土、硅石灰等的超细粉碎加工。
4非金属矿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非金属矿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矿源之一。非金属矿产品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础材料,也是支撑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原辅材料和节能、环保、生态等功能性材料,中国是全球非金属矿产资源品种较多、储量较丰富的国家之一,石墨、滑石、菱镁矿、重晶石、萤石等非金属矿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前列;中国还是一个经济和社会正在迅速发展和变化的世界大国,对非金属矿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虽然20多年来,中国非金属矿加工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与目前世界先进技术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还不能满足支撑高性能非金属矿产品和矿物材料生产、高效综合利用矿产资源以及节能、环保的需要。基于以上背景,未来10年中国的非金属矿加工技术发展的重点将是生产工艺节能降耗、资源高效综合利用、高性能非金属矿物材料制备技术。
参考文献
[1] 张荣立,何国维.采矿工程设计手册[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
[2] 煤炭工业部.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S].中国设计出版社,1999.
[关键词]地质条件 成矿因素 影响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2-36-1
1石家庄地区地质特征
石家庄地区位于太行山大致以北东----南西向耸立于本区的西部。由西而东,依次排列着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形成了地势上十分明显的西高东低的特点。市区地貌单元属太行山山前冲洪积平原,形态较为单一,地形平坦,高差不大。
大地构造属山西地台和勃海凹陷之西部过缘的冀陷和临清台陷,上面覆盖着巨厚的第四纪沉积物。
太行山山前断裂保定---石家庄段全长160KM,其南端即为石家庄段。断层无明显破碎带,其活动具有继承性、间歇性、同生性。在晚更新世早期有较弱活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少见活动迹象。该断裂目前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石家庄地区的地层与华北其他地区大致相同,包括太古界--中生界,其中震旦系同蓟县标准剖面比较,各组厚度显著变薄;古生界与华北各地一致,未见上奥陶--下古炭统;中生界普遍缺失;第三系仅出露始新统。市区属华北平原的西边缘,地层以新生界第四系地层为主,也是本区自然资源赋存及经济建设、人类活动涉及的主要层位。
2石家庄地区的成矿条件
石家庄市以华北地台为主体;地层发育较为齐全,地台区除缺失新元古界南华系、震旦系、古生界奥陶系上奥陶统――石炭系下石炭统和新生界古近系古新统外,从太古界至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均有出露;地质构造复杂,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历经阜平、五台、吕梁、蓟县、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期等多期构造运动。运动时间长、期次多,岩浆活动频繁,三大岩类发育齐全。成矿作用显著。为本市各类矿产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形成了相对丰富的矿产资源。
3成矿控制因素
控矿构造可分为区域性控矿构造和局部性控矿构造两类,前者控制矿带和矿区的形成和分布,后者决定矿床的定位。
近年来,位于石家庄地区太行山中段的石湖地区,金银矿地质找矿工作进展很快,石湖金矿深部采矿也具有明显的正变,金的品位明显变富,矿脉的宽度也有所加厚,引起地质学家的广泛重视。
石湖地区位于麻棚岩体的东侧,为太行山中段重要的金矿资源基地,属岩体硅化断裂蚀变岩型矿床。矿区内赋矿围岩主要为太古宙阜平群团泊口组、南营组片麻岩系。总体而言,其下部主要为斜长角闪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中部为钾长浅粒岩含矽线石石英球粒集合体的钾长浅粒岩;上部为斜长角闪岩、大理岩等。区内区域变质作用及混合岩化作用强烈。
该区褶皱、断裂构造均较为发育。褶皱构造可划分为5个期次:第一期褶皱构造以流变(柔流)褶皱为主;第二期褶皱为区域性大型平卧褶皱;第三期褶皱为共轴叠加褶皱;第四期褶皱为近EW向的挤压力使第三期褶皱的轴面发生左右摆动的蛇状弯曲;第五期褶皱主要为垂向隆起,是阜平幔枝构造上隆的表现形式。构造形态表现出轴部强烈上升,而大幅度向外拆离滑脱,逐渐形成了幔枝构造的雏形,为成矿奠定了基础。
断裂构造以燕山期断裂构造表现最为明显,它们利用和改造了原有构造,以NE、NW、及近SN向断裂为主,同时,它们又是重要的导矿和储矿构造。
4构造成矿控矿特征
理论指导实践。很显然,如果金等成矿物质以深源为主,以围岩萃取为辅,那么,能否成矿,或者能否形成大型矿床,甚至大、中型矿床连片分布的先决及必要条件应是:有充分的深部矿质供给、有很好的上升迁移通道、又具有利的成矿储矿空间。只要上述条件具备,其成矿远景、找矿潜力就会非常巨大。
又以石家庄石湖地区为例,金银矿的形成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岩浆岩的侵入不仅打通了深部成矿物质迁移通道,且形成了一系列构造裂隙,为岩浆期后的含矿流体活动提供了储集的场所。本区金矿化与燕山期麻棚岩体关系十分密切,依据岩体全岩铷、锶等时线年龄,岩体的侵入时代确定为135±8.8~116±2.6Ma。在岩体形成了一系列构造裂隙,构造裂隙往往被晚期岩脉充填。岩脉与围岩间的岩性强度差异形成构造薄弱地带,加之晚期构造活动出现的构造扩容作用,为深部流体的贯入与沉淀成矿提供了条件。这种认识也得到了硫、铅、氢、氧等同位素测试数据的支持。石湖金矿总体属岩浆期后热液石英脉―断裂构造蚀变岩型矿床,矿体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
5石家庄市矿产资源概况
截至到2009年底,石家庄市已发现各类矿产59种(包含亚矿种则为74种)。已列入《河北省矿产资源储量平衡表》的18种,未上矿产平衡表的41种。在59种矿产中能源矿产3种,黑色金属矿产5种,有色金属矿产7种,贵金属矿产2种,稀有金属矿产1种,其它水气矿产1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5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9种,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30种(包括与前两类非金属矿产重复计入的矿产4种,即砂岩、大理岩、白云岩和石灰岩)。
在目前发现的59种矿产资源中,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50种,含亚矿种为61种。查明保有资源储量(折矿石量、不包括液体矿产,下同)325619.5万吨,其中能源矿产9455.3万吨,占全市总储量的2.9%;黑色金属矿产7019万吨,占总储量的2.16%;有色金属矿产6584万吨,占总储量的2.02%;贵金属矿产118.2万吨,占总储量的0.04%;冶金辅助非金属矿产50790万吨,占总储量的15.60%;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47159万吨,占总储量的14.48万吨;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204494万吨,占总储量的62.80%。
石家庄市矿产资源在河北省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列入《河北省矿产资源储量平衡表》的矿产中保有资源储量居全省首位的有8种:矽线石、电石用灰岩、长石、砖瓦用页岩、饰面用角闪石岩、铝土矿、玻璃用砂岩、水泥用灰岩;居全省第二位的有4种:耐火黏土、石棉、水泥配料用黏土、钒矿;居全省第三位的有5种:硫铁矿、制碱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水泥配料用砂岩、饰面用花岗岩。居全省第四位有1种:金矿。其它矿种排位靠后,铁矿居全省第七位,煤炭排位在第八位。
参考文献
[1]张宝林,蔡新平,王杰等.晋冀蒙交界地区隐伏新类型金矿的找矿前景---以堡子湾、九对沟、水晶屯金矿为例[J].黄金科学技术,2004,12(2):5211.
英文名称: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主管单位: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河南省郑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0076
国内刊号:41-1122/TD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