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西部农村;中学物理;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8-0217-01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使受教育者获得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西部农村学校由于实验设备落后、利用低,课堂教学趋向于讲授,导致农村中学生怕学物理,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怎样解决学生学习物理效率低的情况,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只有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才能克服学习道路上的困难,积极上进。

一、西部农村中学生物理学习的现状

在西部农村学校中,学生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拼搏精神却一年不如一年。厌学,逃学的现象在农村的初中屡有发生。作为在农村中学执教的教育工作者,对此现象深有感触,但也显得万分无奈。据很多农村教育研究所统计表明:在已经缀学的学生中有一部分是因为有厌学情绪,在校生中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读书是无用的。同时,农村师资质量不高,教师照本宣科,进行满堂灌,专搞题海战术的应试教育模式也屡见不鲜,学生身心疲惫,对学习产生了恐惧感,导致了厌学,甚至缀学。另外,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不完善,有些学校连学生做演示实验的器材都不齐全,更不要说是让学生去实验室做探究实验。

二、培养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途径

1.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和刺激农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农村物理教学中,如果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提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往往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光的折射》时,可先提出问题:透过圆形金鱼缸看缸里的鱼发现鱼会变大,透过装满水的杯子看插入的筷于发现筷子会在分界处折弯,这又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学生必然会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而课后又是课堂的延伸。结合物理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小实验、小制作也是培养物理兴趣的好形式。这样做,不仅能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

学生从生活中走来,对身边的事情比较熟悉,比较亲切。我们在讲解理论时,用实际事例来说明理论,讲解完理论后,又用理论来解释实际问题,可使学生体会到学物理的实用性,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像用水选种、日食、现代家庭中的电脑、电视机、电磁炉等,这些活生生的事例和有趣的自然现象,都可以引起农村初中生的兴趣,是较好的物理素材。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对物理有亲切感,体会到学物理的实用性,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增强农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帮助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喜欢学习物理,在物理学知识的海洋中远行。所以,物理教学中的相关实验都必须做,而且对一些难理解的知识点,需要创造性地设计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尽管西部农村学校的基础设备还不完备,实验器材也不尽齐全,但我们总能从生活中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作为中学物理实验的组成部分。如许多同学总是错误地认为,物体与物体之间有力的作用时,总是接触的。为了避免这方面的错误,可以做这样的实验:用一根细绳悬挂一颗铁钉,然后拿一磁铁慢慢靠近铁钉,就会发现二者并未接触,铁钉已经偏离原来的位置,这说明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在上光学前可布置学生下去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纸上,看书上的小字,会看到书上的字变大,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即使是没有兴趣的学生也会去追根究底的,去找原因,想知道为什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通过灵活的课后作业,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布置作业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或理论知识,而且必须要加强课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减少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本人在我校七年级做了一个月的实验,并进行了一次单元检测。从学生试卷的作答情况来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还不能完全丢掉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一步,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基础实在太差,还不能完全丢掉课本,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应该采取分层次布置作业,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推荐作业范围,让学生在不同范围内自由选择,只限最少题量,而不作统一要求,分选做题和必做题。让有精力的学生做更富有个性的作业;要求基础差的同学记住书上的公式,定义等知识点。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兴趣的培养应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在倡导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如何充分调动西部农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物理,将物理学好,还需要广大的物理教师更广泛、更深入的去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物理新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乔际平,刑.物理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主体地位;教材理论;综合素质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过程仍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忽视学生的参与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是在进行物理教学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更愿采取填鸭式教学,例如在讲解“错误”与“误差”的区别时,教师往往直接指出区别,而不是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自己理解,从而使学生无法更好地理解这个区别。

2.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验教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不仅要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要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讲解欧姆定律时,教师只教会学生套用公式,而不注重学生电路连接等实验,这样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相关的电路问题时,就会感到束手无策。

3.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视学生其他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强调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加强,但现在初中物理教学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而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进行回声计算的讲解时,教师只教会学生回声在空旷房间里的计算方法,而没有使学生感悟到科学的伟大,进而培养其科学探索的精神,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解决初中物理教学问题的对策

1.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灵活使用多媒体设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将教材理论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

空洞的理论既无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也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不应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应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的提高,对于课本中的知识,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拓展来开阔学生的思维。

初中物理教学不仅是学生对基本物理知识的掌握阶段,更是学生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的提高阶段,但我国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 物理教育 教学意识 教学手段

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教材,“新课标”已在我省许多地区展开,面对“新课标”很多物理教师一时难以适应,依然沿用老的一套教学方法去对待新的教学,既不能适应“新课标”要求,把学生教好,更不能适应课程改革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真正实施“新课标”,并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学意识的转变和教学手段的更新。

一、新课程标准的现实意义

新课标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目前“新课标”的要求已在我省许多地区展开,凉山州民族中学也积极参与到新课改革之中,“新课标”给多数物理教师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民族学校的教师,面对民族学生如何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提出了新的思索。老一套应试教育的方法,课堂教学往往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外练习常常是让学生面对系列参考书、练习册,整天沉浸在“题海战术”之中;这样的做法最终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既不能适应“新课标”要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把学生教好;更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式下,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物理教师要适应新一轮的教学改革。

1.明确“新课标”意义,增强主动参与改革的自觉性。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科教兴国战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增强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每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在课程教学中更好地集中体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并以此作为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积极投入到“新课标”改革工作中。

2.思索现有课程的不足,明确“新课标”改革的重点和方向。现有课程突出的问题和不足在于:课程目标的偏向性、内容的片面性、结构的失衡性和实施的重传承轻创新性。对于来自凉山境内各县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特别需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要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在重视学科课程的同时重视社会实践,课程的实施要以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为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勤于动脑,勤于动手,进一步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把握住教师在“新课标”改革中应起的作用

1.教师应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理念与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勇做桥梁。积极在教学中运用新课程标准改革理念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种种疑难和困惑,并在教学实践中将先进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成果。

2.教师应从单纯的授课者转变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以提高教师执行新课程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的目的。

三、课改的具体对策

1.“新课标”改革教学案例写作方式可采用叙述为主的方式来展开,在叙述的教学事件时必须相应地显示出一定的情节性、可读性和典型性,并对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做某种技术性调整或修补,但不能虚构并区别于教学之前的教案和教学之后的课堂实录。

2.物理教学的特点是在注重双基的教学的同时,又要将教学案例中蕴涵的教学案例拓展到社会实践中解释自然现象和规律。这一特点就要求物理教育者要更多的了解掌握自然规律,使教学更具说服力。教学中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积极倡导积极主动的参与、思考的学习态度,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效率,这是全面实现课改目标的关键。

3.牢记教学基本任务,为实现备课改革做好基本保证;把握《课程标准》精神,为实现备课改革提供理念支撑。其关键是用好《教师教学用书》,为实现备课改革提供现实依据。《教师教学用书》与教材配套推出,内容包括每一单元综述,阶段教学目标、与《课标》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教学建议,把课本全部内容予以呈现,并在旁边附上教学建议。用好它既可以缩短备课时间,又能提供执教或备课的参照。如能根据教学内容先独立进行设计,再与《教师教学用书》进行对比总结,发现不足以改进教案设计的程式与思路,为高质量的授课奠定基础。

4.备课过程中还需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实现备课改革铺平道路。备课前一定要先对全册内容有个简要的了解与整理,这就要求教师对整个知识体系有个全面的感知,再针对单位备课内容进行具体设计,同时牢记《课标》所指出的“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这就需要备课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学生基础较好,对教材内容又较为熟悉,则须对教学难度予以适度的提升,给学生一定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难,较为抽象难解,就需要考虑变换设计角度与思路,降低内容的难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和喜悦,激发他们良好的学习意愿。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初中物理教师来说,更需要针对民族学生普遍存在的基础差、理解能力不够强、见识少、知识面狭窄等现象以及有时还会因为语言习惯差异等特殊情况来进行分析,在深入探索研究与实践中逐渐形成适合本地区特色,具有各自风格的课程设计。解决好备课备学生这一复杂、难把握、具有较高弹性的问题,使每节课都能确保顺利、高质量地达到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标准,能有效地推进备课改革的力度与进程,并通过它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推动课改实验的大步前进;同时也希望新的备课方式能使教师加快实现自身转型,确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全新教育理念,在创造性的工作中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地发展”,从而更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结论

“新课标”改革势在必行,只要在课改过程中真正做到教育思想意识的转变,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在课改大潮中我们民族地区的初中物理教学无论是教师的专业水平还是执教能力,无论是民族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是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都将受益非浅,大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洪林旺.物理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 标准 连贯性 策略

1 初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比较

1.1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主要内容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等纳入课程,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5)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1.2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主要内容

高中物理是基础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终 生发展需求。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 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 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 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1)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 科学素养。(2)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3)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4)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5)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2 初高中物理教育的连接点

科学探究过程:物理教学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试验、进行试验和搜索数据等环节中感受、体验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方法。高中物理教学要与初中物理教学衔接,也必须以物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从致力于展示结构完整、知识完备、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得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训练为主攻”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创设问题情景:初中物理教学应“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通过对具体生活、生产问题的分析来达到对规律和概念的理解,从中发展良好的思维品质,树立创新意识。在初中的教学中涉及的问题比较简单、直接,条件和问题一目了然,而高中物理遇到的问题往往情景复杂,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相当隐蔽。这就启发我们在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创设问题情境,呈现一定程度的物理现象、状态和过程,引导学生在想象和分析概括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科学思维的发展水平。

情感与价值观:在初高中物理衔接问题上,对物理的兴趣和热爱是学生在高中学习受到挑战时,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源源动力之所在。

3 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物理教育连贯性的策略

3.1 充分利用学生对实验的兴趣,重视开展实验和研究性学习

实验是物理学发展的科学基础,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概念、掌握科学规律、获得系统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在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外,为破除了学生对实验的神秘感和畏惧感,还应亲自动手根据课本上提供的小实验,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和废旧物品做一些简单易懂的“小实验”,如向“瓶中吹气球”实验,不管用多大的力气吹,气球只大了一点点,从而引发学生对压强和体积关系的思考。再如,“纸人跳舞”,使学生在笑声中体会到静电的产生和防治方法。还有自由下落的饮料瓶,水竟然不从孔中射出,学习在惊讶之余了解到失重现象。同时,还可将一些课堂演示实验改为“学生随堂实验”,如在讲到“曲线运动条件”时,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个小球和磁铁,让学生自己实验,满足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欲望。在重视学生实验的同时,教师也要把新教材上的研究性学习任务和学生实验结合起来,使学生从实验现象中通过亲身体验得到一些对物理学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事实证明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3.2重视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过程的能力

我们知道,学生所学的各门功课是相互关联的,与高中物理最相关的科目是语文,许多学生学不好物理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语言基本功,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理概念和规律、展示物理情境,只能断章取义,从而使物理的学习变得机械、呆板。所以,教师要刻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概念或规律的内涵、揭示有关条件的含义,再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然后变换角度用来描述概念或规律的外延含义,从而帮助学生真正把握概念或规律的本质,消除非本质因素对学生思维的负面影响。

3.3 培养学生用 “分镜头”展示物理情境的能力

物理解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寻找物理量间数量关系的过程,物理公式就是各相关物理量在数量关系的反映。许多学生学不好物理的外在表现,就是解题时死套公式。究其根源,在于不会展示物理情境,从而在解决复杂一些的物理问题时,就显得束手无策。教学中过分强调物理过程的分析,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用“分镜头”的方式,把复杂的物理情景用一系列彼此独立而又有联系的单一物理情境展示出来,就是为了把一个综合问题分解为一个个简单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让各种物理情境形成条件化的知识,就能使学生在再次面临这些条件时,能迅速、准确地提取有关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因材施教,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学中教师应对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特别是在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的高一年级教学中,教学要求更应低一点,考试题目要容易一点,教学内容要严格控制在必修本以内,千万不能根据高考要求,过早补充内容企图一步到位,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 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顾明远、孟凡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教学;创新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核心指导思想是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初步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索自然奥秘、主动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初中物理学知识对学生而言,既有新鲜感;同时,知识的抽象与数学化,给学生学习造成压力。因此,创新初中物理教学,积极探索符合初中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式方法,对提升教学水平,打牢物理学习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创新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紧贴初中学生思维、认知实际,创新初中物理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1)创新初中物理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初次接触物理知识,理解难度较大,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立足新课标,创新初中物理教学,有利于改变传统的知识填压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比如通过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学的直观性,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创新初中物理教学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教育的内涵和作用进一步拓展,既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创新初中物理教学,增加学生自我动手、积极参与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创新初中物理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创新初中物理教学,教师可以因人施教,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比如:开展互助式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融入到小组之中,增强学生间的合作与配合,提高学习效率;实施分层教学,可以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一锅煮”,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提高。

二、初中物理教学现状与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新课程标准广泛应用,促进了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但看到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矛盾和问题。

(1)新课程标准要求高教学实践难度大。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的理念、组织实施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要求,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许多学校在实施新课标之初,都组织了相关培训,但是由于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特别是对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把握上还存在偏差,导致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存在差异。新课标强调物理课堂教学要加强探究式学习,但教学实践中组织实施难度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升。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组织相对滞后。新课程标准注重过程与方法,强调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校相关实验设施的配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有的学校实验设施还没有得到充实和升级。新教材在“迷你实验室”等栏目中编排了大量的实验,所需要实验设备很难备齐,教师要完全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就必须要在课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准备各种实验设备,分散了教师的精力。

(3)初中物理学科重要性认识有待提升。物理作为基础课程对学生未来发展作用重大,但是随着一些地方将物理学科作为等级考试科目以后,教师和学生对物理学科重要性的认识有所降低。特别是由于有些物理知识前后衔接跨度较大,比如电学里的电路故障分析,力学里的受力分析等,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掌握,导致对物理学习失去信心,往往会成为学生物理学习的“拦路虎”。

三、创新初中物理教学的探索实践

初中学生独特的认知特点,决定了初中物理教学创新必须立足于初中学生实际,充分理解和运用新课标要求,努力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创新初中物理教学理念。新课标体现了更加关注社会、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的思想。比如:使用清洁燃料车,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制作望远镜等,非常切实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物理教学时,要紧贴新课标要求,实施开放式教学,打破传统的“填充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的作用,大力推广探究式教学,努力实现由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

(2)科学组织开展探究式学习。人类都有探究未知世界的强烈兴趣和好奇心,兴趣也是促进人们去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立足新课标要求,积极创设环境,让学习进行知识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学生身边物理现象,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和探究一些原理和知识,使学生成为物理知识的自我学习者和自我发现者。

(3)积极开展自主式合作学习。合作式学习模式,既可以实现不同程度学生的优势互补,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相互配合的精神,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性格。在物理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通过知识与技术的互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协作小组,鼓励大家进行合作式探究学习。积极开展自主式合作学习,教师加强对合作学习的引导,让每一名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得到锻炼,使每一名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物理素养,打牢物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