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体会重点词句所表达的感情。
3. 了解环境描写、对比反衬、想象等表达方式,认识其表达效果。
4.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通过充分地感受语言文字,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
2. 在体验情感的同时,把衬托、对比、想象等写作方法教给学生。
设计理念:
文本的教学价值包含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两个维度。这篇托物言志的散文,运用仿英雄传记式的叙述结构,赞扬高原柳身处逆境不屈抗争的顽强生命力。教学中,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适度拓展;从“学语文”走向“用语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头脑风暴”,读写结合,说写结合;从“眼中柳”到“心中柳”,在和文本的对话中渗透学法指导、写法指导,让学生悟得表达的方法,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融合。
教学流程:
一、 复习导入
1.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这株柳树的外形有了初步的印象,谁来说说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
2. 看(出示图片)――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我们来读出这株柳树的巍巍然。(生齐读)
二、 感受高原环境
1. 过渡:这不是生长在水边,生长在平原的一株柳,而是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柳。那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3、4自然段,圈出描写青海高原的词语。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巡视指导:会读书的同学,就会透过一个词、一句话,读出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
2. 你找到了哪些描写青海高原的词语?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一下。
老师把它整理出来。谁来读读第一行?
3. 出示词串: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
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
深邃的蓝天、凝滞的云团
铁铸一样的青山、赭红色的原地
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这样就能读出意境。
4. 拓展:这样一片贫瘠、荒凉的土地,难怪会让作者想起这样的诗句。(出示古典边塞诗词,指名诵)
5. 写法:同学们,在青海高原上,令作者眼前一亮的是这株柳,作者明明要写的也是这株柳树,这样是不是有点喧宾夺主?(这千年的荒芜和独立的壮观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呀,不能不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6. 怪不得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作者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板:哦)你觉得这个“哦”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 兴奋 小组开火车读: 哦,青海高原一株柳!(加在课题前)
(2) 惊讶 初见柳树,更多的是一种惊讶。
三、 聚焦“精神”
1. 过渡:如此恶劣的环境,这株柳树生长、壮大起来容易吗?(不容易)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他的猜测和想象。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6、7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株柳树在生长、壮大的过程中的不容易?圈划出重点词句,在旁边写写体会。
2. 交流:
文中有一个字高度概括了这株柳树生长的不容易。
(1) 文中有一个字一直回旋在我的脑海中――出示“熬”的象形字,你有什么有趣的发现?(用火烤)猜到是哪个字了吗?你们有一双慧眼。
(2) 我们来看看这株柳树要经受怎样的煎熬。
① 指名回答:它在青海高原上生长有两个最大的困难――持久的干旱和严酷的寒冷。
② 这是怎样的干旱和寒冷,我们来听一段资料介绍。(播放录音)
③ 引读:这样持久的干旱和严酷的寒冷(学生接读)“绝不宽容任何……”
这株柳树它熬过了这持久的干旱,熬过了更为严酷的寒冷,在这片贫瘠的、没有树族的土地上活过了一岁,它活了很多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3) 同学们,在它的生长和壮大过程中,所要经受的煎熬远远不止这些,它还要经受怎样的煎熬?(“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
(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看到画面吗)
那是怎样的高原风雪和雷轰电击啊!你们听――(播放风雪雷击的画面)
(4) 选择其中的一种情景写一两句话。
1. 寒风刺骨,大雪纷飞,这株柳它……
2. 雷声轰隆,闪电霹雳,这株柳它……
3. 烈日炙烤,大地干裂,这株柳它……
① 学生写话。(巡视指导:这株柳树会怎么说,怎么想,怎么做呢)
② 交流,随机读:“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它越受挫越勇敢。
“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越压抑越蓬勃。
“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它越磨炼越坚强。
同学们,老师都被你们丰富的想象,浓浓的情感打动了。
你会用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这株柳?
③ 我们再来读读,赞美一下这株柳树,齐读第7自然段。
④ 作者久久地伫立在青海高原上,抑制不住自己的猜测和想象,此时此刻,他的内心会升腾起一种怎样的情感?(敬畏、感动、震撼……)
再读课题: 青海高原一株柳
四、 家乡柳
1. 作者通过自己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株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到这里文章也可以结束了,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家乡灞河边的柳树?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文章第八自然段。(对比)家乡柳:易生长,无心插柳柳成荫,环境优越。
2. 对比回读:家乡柳――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
高原柳――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3. 此时此刻,站在你面前的仅仅是一棵柳树吗?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人、物、名言警句)
五、 回归全文,内化主题:
1. 同学们说得真不错,作者和你们一样看到这株柳树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我们一起读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学生齐读这段话)(出示最后一段话)
让我们在心中种下这株神奇的柳树,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力量。
5.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敬佩地呼唤――青海高原一株柳!(齐读课题)
六、布置作业:
1. 完成小练第五题。
2. 用对比、衬托、想象、借物喻人的方法描写你喜爱的一种植物。
3. 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板书:青海高原一株柳
神奇 衬托
苍茫 (熬过 )
它就是青海高原上的唯一的一株柳树。
青海高原的那株柳,和灞河边的柳树,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却相差很远。青海高原的那株柳树,拥有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狂风吹不倒它,大雪压不倒它,雷电轰不灭它,连命运都无法毁灭它。它为了生存努力、努力、再努力,坚持、坚持、再坚持,从而成就了那片绿阴;而现在的我们,就像灞河边的柳树,生活在舒适幸福的环境下,遇到困难就很容易退缩,所以也很容易错过了明天成就的阳光。
这株柳树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了下来;而现在的我们缺少的正是这股毅力和韧劲,做事总不能善始善终。
这株柳树不向命运屈服,复苏了被冻死,冻死了又复苏;而现在的我们往往承受不了打击,一次挫败便垂头丧气,甚至失去信心,很难像柳树一样振作起来。
《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第七自然段,描写了柳树与恶劣的生存环境的顽强抗争,表现了它坚强不屈的可贵精神。听过不少教师的执教,总感觉“柳树”的根基扎得不那么深厚。
在学习这一自然段时,课堂基本上分三步走:先对青海高原的恶劣环境进行渲染,再引导学生想象“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对柳树的种种摧毁,最后试图提炼出柳树的精神。
诚然,学生最后似乎也能说出类似于“坚强不屈”之类的词语。然而,在笔者看来,这充其量是贴贴标签而已。学生过多地关注了环境之恶劣,摧残之残酷,淡化了对柳树本身形象的感悟,难以触及柳树的精神层面,又何谈对柳树精神的体悟?这株“柳”苍白无力,又何以在学生的精神原野上植下根来?
为深栽这株柳,笔者试图抓住柳树这一主人公,引导学生在想象它与环境抗争的过程中丰盈它的形象,进而感悟它的精神。
二、实录
播放狂风呼啸、雷电交加的声音,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
师:你眼前有什么?
生:狂风拼命地摇撼柳树的身子,柳树的腰都要被折断了。
生:一个雷击,把树枝都给劈断了。
师:你是否还听到了柳树的声音呢?
生:我听到了柳树在高喊——“我决不会向你们低头的!”
生:我听到了柳树在高喊——“你们劈得断我的枝,劈不断我的根!”
生:我听到了柳树在呐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师:你们知道柳树的心声!教师给大家配上狂风呼啸声、雷轰电击声,请三位同学代表柳树大声呐喊!
(狂风呼啸,雷电轰鸣,“柳树”高声呐喊)
师:请用四字词语来赞美柳树!
生:勇于抗争!
生:不畏!
生:顽强不屈!
生:不屈不挠!
(请学生将以上词语写在柳树图片的旁边)
师:狂风过后,雷电停后,柳树已经奄奄一息。这时,你们是否又听到了另一种声音?
生:我一定要活着!我一定要活下去!
师:这强烈的求生欲,来自哪里?
生:来自它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渴望。
师:除了这,还有别的原因吗?
(学生一时有点茫然)
师:对柳树来说,它生命的意义何在?
生:伫立在高原之上,成就高原的一番独立的风景。
生:孕育后代,争取为高原酝酿一大片的风景。
师:原来,在柳树的心中,怀揣着这么美好的憧憬和希望!
师:请你再用上四字词语来赞美柳树。
生:热爱生命!
生:志存高远!
生:满怀希望!
师:为了心中的希望,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柳树挺过了无数次的灾难,一次又一次起死回生!真是——
生:坚韧不拔!
生:百折不挠!
生:永不言败!
(请学生再将以上词语写在柳树图片的旁边)
师:此时此刻,你还觉得这仅仅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吗?
生:我觉得他是一位铁骨铮铮的硬汉!
生:我觉得他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
师:大家的眼里分明写着深深的敬意!请你把无限的敬意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生读得声情并茂)
学到这里,你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这柳树令人“望而生畏”呢?
生:因为这柳树让人十分敬畏。
师:你发现“望而生畏”的意思变化了吗?
生:它原本的意思是看了令人感到害怕。在课文中是说看了令人感到敬畏。
三、随感
让我们回顾这段文字——“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很显然,“冻死”与“复苏”,“被劈断”与“重新抽出新条”,“一次又一次摧毁”与“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前者只是曾经,假如重前者而轻后者,显然是本末倒置。
再看上述教学片断,我们发现,随着教学的层层铺展,一株根深叶茂的柳树跃然于我们的眼前。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柳树在狂风暴雪中、雷轰电击时呐喊的声音,并让学生代柳树高声呐喊。在狂风呼啸、雷电轰鸣中,柳树那不屈的声音更显其英勇无畏。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想象风雪、雷电过后,柳树勉励自己的话语,继而探寻柳树起死回生的动力源泉,感悟柳树珍爱生命、在逆境中仍满怀憧憬的美好品质。这样,柳树坚强不屈的精神不断得以凸显,学生心目中柳树的形象也渐趋丰满。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柳树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硬汉也好,英雄也罢,都是来自于学生水到渠成时自然而真切的感悟。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时再回首“望而生畏”中的“畏”,还有谁会理解为“害怕”呢?至此,在学生精神原野上深深栽下了一株枝繁叶茂、坚韧不拔的柳树。
一、激发激情,领略自然美
大自然给美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祖国的锦绣河山,神州的自然风光,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小学语文教材中,描绘自然风光,歌颂祖国壮美的内容很多,有色彩美,如春天的红花绿柳,夏日的绿树成荫,金秋的蓝天白云,冬季的灰雾雪梅;有奇异美,如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黄山、庐山的云雾缥缈,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九寨沟》一文在描写九寨沟自然风光时这样写道:“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封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读着这些文字,九寨沟那神奇迷离、变化无穷的景色如同一幅幅清纯脱俗、色彩斑斓的画卷展示在我们面前,给人以美的享受。《青海高原一株柳》《雾凇》这类作品,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溶情于物,情景交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激发学生情趣,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美,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美,从而产生强烈的审美愿望;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诵读、欣赏、探究、玩味,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琢磨,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启发想象,品味艺术美
艺术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文学又是通过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因此,语言是语文教材中艺术美的媒介。教材中的作品语言具有生动形象、鲜明隽永、深刻等特点。有色彩美,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四种颜色,黄翠青白,多色并存,展示意境,极富层次感;有形神美,如《青海高原一株柳》:“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炼。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大的强大感召。”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树,在忍受漫长的严寒酷暑,遭受一次次风沙雪暴、雷轰电击之后,年复一年地用绿色装扮高原,向人们展示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我们要 在合作探究中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由柳树伟大生命力的震撼与感召,联想现实生活中的人所具有的高尚品格,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的艺术美,陶醉于语言艺术的美的氛围中。同时用续写、扩写、复述等方法启发想象。在丰富的想象中,变文字为画面,变静止为活动,变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三、引导思考,感受社会美
社会美是指人类社会生活中各种人和事物的美,所以又可分为形象美和生活美。
1.形象美。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美的形象在社会生活中处处可见,文学作品中作家用形象说话,靠形象反映生活,用美的艺术形式塑造美的形象。教材中描写了许多璀璨夺目的形象,他们高尚的品质,纯洁的心灵,美好的语言,都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徐悲鸿励志学画,林则徐,忍痛命令杀掉自己心爱的大黑骡子,人民官兵的大江保卫战,充满悲壮之美。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美好人物的形象,让其情操、言行、心灵感染教育学生,使学生崇尚英雄模范,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勇挑重担,见义勇为,富有牺牲精神的高尚美德。
一、品文析句,学习表达的基本方法
1.品文意,抓关键词语
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捉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准。比如六年级的《半截蜡烛》一课,其中有一句:“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似乎”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通过探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个词准确地反映了危机的过去只是暂时的,为下文更紧急情况的出现埋下了伏笔。着力欣赏作者遣词造句的严谨,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精准的表达。
2.悟文情,抓表现形式
好文章的作者总是根据内容的需要寻找最恰当的方法力求完美地表达,学界泰斗季羡林老先生的作品《夹竹桃》这方面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毋容置疑,文章是写夹竹桃的,但第3自然段只字未提夹竹桃,却足足写了与之看似毫无关系的另外14种花。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季老先生这种衬托对比表现手法的独特魅力,我在学完描写夹竹桃的所有段落后,请学生质疑。果然有学生问道:“课文明白着是写夹竹桃的,作者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笔墨去写另外的花,增加一个毫无意义的第3自然段呢?”这位学生一提出问题,立即招来了不少的反对意见:“如果没有第3自然段来写其他的花,怎么能够衬托出第4自然段中夹竹桃花期长和韧性可贵呢?”甚至有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进行释疑:“你忘了在《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中,作者不也花费了很多笔墨写家乡灞河边的柳树,为的就是衬托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坚强不屈吗?本文当然也是为了达到这样的表达效果!”在争论中,学生进一步领悟了作者在文字中蕴含的情感,以及表达这种情感的适切方式,言语能力的建构在相互争鸣中得到发展、提升。
3.析文趣,抓篇章结构
作者选用不同特点的句法、段法和篇法都是有讲究的。比如三年级的课文《北大荒的秋天》,其中第3自然段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是学生学习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的关键,抓住这一典型的结构对学生进行言语能力训练,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而《花瓣飘香》一课的提示语很有特色,有时在前,有时在中间或者后面,善于捕捉语言文字特点的老师就会充分关注这一方面,进行独特有效的训练,并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类比,不断强化,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提示语的用法。在教学中,教师对文章篇章结构的引领,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感受到剖析语言文字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合适的表达之法。
二、扶放结合,尝试表达的基本形式
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要经过反复的锤打,言语能力的建构也不例外。成功的读写结合,应该是引导学生把文本中学到的言语经验和语用方法付诸实践的重要路径。
1.模仿式表达
学生的表达,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木兰从军》课后有一道练习: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木兰说服家人的理由可以学习课文中木兰“想”的语言:“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以及“做”的语言:“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样一个读写训练的设计,既抓住了课文的重难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化解了学生在语言组织上的难点,又让学生逐步学会了运用文本语言合理规范地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方法。
2.迁移式表达
语言表达形式的迁移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在《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时,叶圣陶爷爷写金华双龙洞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联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练笔,写一写身边的特色景点,一方面抓住景点的特点把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另一方面把当时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学生以后在写参观类、游览类的作文时,自然就会用上见闻加感受的表达形式了。
3.创造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