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六月文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愿一切美好都如约而至 喜欢的人都在身边
3.6月要更加努力啊,为了想要的生活。为了人间的烟和火,为了今天的风和月
4.看淡得失,珍惜拥有。不负时光,不负自己
5.6月你好,请多多关照,一切顺利,万事顺意。
6.月小愿望:希望每天的好心情都可以准时营业。
7.不要让你的负面情绪控制了你的生活
8.每当遇到阴天,我就努力做自己的小太阳
9.自己有了光芒才配得上自己追逐的星星
10.温柔扑了空才能长记性
11.慢慢来 谁还没有一个努力的过程.
12.你要努力 你自己想要的东西要自己给自己.
13.人总要吃一堑才能长一智.
14.苦日子多放两勺 熬一熬就过去了.
15.借鉴昨天,活在今天,憧憬明天
16.快乐是永不过时的时尚
17.今天的不开心到此为止 明天依旧万丈光芒.
18.没有人能令你失望,除了你自己。
19.很多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 急不得 躁不得
20.我们总要放下一样东西 才能获得另一样.
21.没有希望的地方,就没有奋斗。
22.生活再糟 也不妨碍你越来越好.
23.你逆光而来 配得上这世间所有的好
24.努力追上你的一天 都是美好的 因为未来可期.
25.吃不了拼搏的苦,就要受平庸的苦。
26.生活在阴沟里依然有向往星空的权利.
27.所以放松点,生活总会推着你往前走的
28.怀揣这希望去努力期待美好的出现
29.你所谓的迷茫,不过是清醒的看着自己沉沦
30.希望完成自己所能的是人,希望完成自己所希望的是神。
———题记
人生,当你越往上走时,就会越感觉能真正交心的寥寥无几,工作、生活,很多时候人情上的交际,大多是场面上的应酬,渐渐的也就习惯孤独陪伴左右!于是,每当独处时,就用孤独喂养自己,沉淀一颗入世的浮躁之心。
也许是孤清的女子,行于尘,自立的同时,很多时候在世俗面前,却从不肯低头半分,更不喜主动迎合于谁,于是,红尘深深浅浅,擦身而过的,一切在淡漠中,七分笑在眼底,三分入住于心!都说孤清的女子,性格是外柔内刚的,既便忧伤,也是笑着回应;既便遇到难题,也是亲力亲为,纵算结果不理想,但骨子里的那份傲,也决不允许自己埋没了自尊而低头。当岁月慢慢前进,年华是手中一点一点的沙在流失,却也收获了沉稳的自己,未来,只做最真的自己,爱一份明智的选择,修一份坦荡的心境,不言淡泊,不言浮华,但得一颗宁静的内心!
然,人的一生,总是在寻找或渴望有一位灵魂的伴侣,蓝颜或者红颜,希望彼此共鸣,于是,这尘世茫茫,偌大的舞台,各自匆忙来回,又有谁能倾心、知心?既便再好的朋友,时间久了,也会有生疏的一天;再轰轰烈烈的爱情终会在平淡的琐碎里消耗而尽。似水流年,孤独浅藏左右,心路的历程,走过绚烂,走过寂寞,走上孤独,慢慢领悟,生命最终的色彩,不过是从无中来,到无中去!这当中,一个人必须要学会去适应孤独,并享受孤独,在孤独里沉淀自己,在孤独里做自己的灵魂伴侣,在孤独里培养乐趣,在孤独里倾听自己的内心,灵魂自我觉悟,自我对白,让脚步和思维从容一些!生命的意义,由浓至淡,定会变得简单!
有人说:“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而我说:耐得住寂寞,才能不被物欲横流所左右,才能从中沉淀一个沉稳的自己!才能用看到的、学到的知识涵养,来升华独有的人格魅力!于喧嚣里,保持独立的人格,只做自己!做一个最真、最爱的那个自己,多读,多学、多看,多听,淡然处之,既便容颜慢慢老去,你还是那个优雅独特的自己。
琴桌,一朵香息,悄然无声,独自漫不经心着,触动心灵,倒也安然寂静,想来,人若有前世,而我,大概是雪地里遗世的一枝孤寂冷梅,只因欠下一笔浮生,才有这一世的轮回,执恋天涯,尽管零落成孤独,却也只按照自己意愿生存,其实梅即便孤傲,却也有一颗脆弱的心,只是在一层层雪的隐秘下,装饰牢固,心事,很多时候永远只适合跟自己独自分享,因为深信,如果用心,你定当懂得!过往经年,彼时也好,此时也罢,都将纷杂一一入墨修剪,无需再执意于风中的灵犀,若有人懂,便在心里,若无人懂,纵然青花谢尽,纵然烟火阑珊,纵然歌尽黄昏,我也要梅骨刻画禅心,只许清浅时光里安度,独留静美!
独处时,当静谧的空间仿佛只听到自己的心跳时,开启心窗,通透在镜子前,让些许的浮躁呈现出来,自我对照反思沉淀。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情绪贸然失常,只能证明自己遇事的冷静理智欠缺;而生活不可能计划着彩排,更不会依照你的思路前行,累了,何不停下脚步,让自己放松思考,学会转个弯,也许转角正有一片天空等着你遨游!人生本就不完美!正因为不完美,脚下的步子更要学会适当的调整方向,方向调开了,心就豁然开朗!那些或淡、或浓、或深、或浅的都是人生最好的诠释,也教会了你如何成长!何不把走过的足迹捡拾起来收藏,然后自我过滤,以秋的厚重来历练,既便风里雨里,自会坦然行于尘,笑着行自己的路,待时光走过,便可岁月沉香久久、、、
风的从容,带来了雨滋润着大地,于是,便有了赏心悦目的轮回四季风景;一脉的流年心语,检点光阴,淡描素写,或深、或浅,况味里的心绪,待自我沉淀之后,以一朵花开的姿态静默成莲,如水滑过的清浅光阴,纵擦肩的缤纷,也一一修剪成简约,而后,伴一枕清风,书一怀淡漠,小酌小饮,风月纵在指尖描绘,也无关他人,且歌、且行、静守一份安然,如此甚好!
时光的泓流,总是匆忙而逝,光阴的影子,有些却定格在生命里,或浓或淡,一段段的回忆,都成了笔下的一处处风景,而走过四季的香息,忧伤的,喜悦的,当点点收纳于掌心时,我以墨倾心,取一丝淡淡的韵,只想书成一阕婉约的清词,将所有章节婉约而含蓄呈现,若有若无的留白,让生命在笔下铺就成了残缺之美!朦胧与清之间,那久远的,已无关风月,而是岁月洗礼后的清心一笔,当回味时,只要用心去感悟当时体会的斑驳陆离,时光便带着你在的隧道下,收获了一个个的感恩,于是,注入随来的清风,拂进心灵,瞬间一隅,是空旷的田野,有一脉脉的心香所开出的花朵,在静悟所意下,是那么的清新沁人心脾!生命的列车,你不知道下一个站口会不会停,因为懂得慈悲,所以感恩生命的赋予……
一、专业特色
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科门类目录中,广告学属于新闻传播学科,我国大部分的广告学专业都被设置在新闻传播学的系科或学院中。但是由于广告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特征,它不仅具有信息传播的属性,还具有经济性和艺术性等重要属性。因此,许多高校按不同的系科,依据自身专业优势,开办了广告学专业,确定了各自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目前国内高校的广告学专业主要隶属于三类院系,分别为:新闻传播类、艺术设计类及经济管理类,形成三足鼎立的现象。
湖北工程学院的广告学专业设置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按普通文理科招生,所招学生大都没有艺术功底,其培养目标以广告创意、策划与文案为主。2008年,在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广告教育论坛上,来自分众传媒、平成公司、腾讯公司、梅高传媒等广告业界的代表分别谈了他们对广告人才的看法。他们大都认为,目前广告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写作等基础能力弱,创新能力不够,包括交际能力在内的人文素养弱。[1]针对这种情况,湖北工程学院的广告学专业依托汉语言文学专业及新闻学专业的大背景,为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传播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基础写作等特色课程,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及写作策划能力。希望为社会培养具有国际广告视野和较高文化素养,有强烈的现代市场意识和专业团队合作精神的广告策划人才。
二、“以赛带练”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一)以大广赛为核心的课程设置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唯一全国性高校文科大赛。自2005年开赛以来,至2015年己成功举办了7届。2015年第7届大广赛的参赛学校共计1255所,包含二级学院在内共2304所校院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到赛事创作中,作品总数高达149103组,近23万余件。大广赛每届的开赛时间均为三月底或四月头,截稿时间为六月底,这个时间段正是高校每学年中第二学期的学习时间。参赛同学主要以大二及大三的学生为主,大一的学生在第一学年里以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学习为主,大部分的专业主干课还未接触,而大四的学生此时正面临毕业答辩及找工作,没有多的时间及精力来参赛。
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作品类别非常丰富,有平面广告、影视广告、微电影广告、动画广告、广播广告、广告策划案、企业公益广告及综合创意类等类别,我校的广告专业学生最主要的参赛类别为广告策划案、广播广告、平面广告、影视广告、企业公益广告等五大类别。针对上述情况,大二及大三学年广告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参考大广赛的参赛时间及大赛项目内容及时进行调整。传播学概论、广告学概论等理论课程设置在第一、二学期,即大一学年里;数字图像处理、广告心理学等课程设置在第三学期,广告策划、广告字体与版式设计、广告创意与表现等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即大二学年里;网络动画设计与制作、广告效果评估、广告摄影等课程设置在第五学期,广告文案写作、平面广告设计、CI策划与设计等课程则设置在第六学期,即大三学年里。这样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大三的学生是参加大广赛的主力军,大部分的专业课程己经学习或正在学习,在理论及实操上都具备了参赛的专业素质及能力。其次,大二的学生也己基本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并具有了一定的实操动手能力,在大广赛中可以小试牛刀。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在大二、大三两个学年均有参加实践教学的机会,增进与业界的联系,提升专业素养。
(二)以大广赛为核心的导师制设置
大广赛是积极鼓励学生们进行团队合作的,特别是广告策划案、影视广告、广播广告等类别都需要多名学生组队参赛,充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能力为同一个目的而努力提高效率。我校在大广赛开始之初,就要求大二、大三的学生必须参赛,并要求学生们组好团队,联系好该团队的指导老师。因此我校在“以赛带练”的实践教学模式中实施导师制制度,导师由本院的专业教师担任。导师制制度也是实施“以赛带练”教学模式的前提。学生在参加校内竞赛的过程中,导师随时跟进项目,进行辅导,解答在学习竞赛中遇到的问题。导师制制度要求导师按照指导教师职责,负责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全程指导,并根据所承担工作量的大小,合理计算一定的报酬,并在大赛结束后按照获奖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调动导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以赛带练”教学模式的组织方式
在“以赛带练”教学模式中我校给学生提供“一次参赛,三次获奖”的机会。第一次获奖机会是院内评审,一般时间是安排在五月底六月初进行,由院内专业教师组成评审团,对参赛的作品进行优选,并对优秀作品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颁发院内获奖证书。第二次获奖机会为省内评审,院内评审的获奖作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进行修改后代表我校参加省内作品评审,获奖后由组委会颁发省级获奖证书。第三次获奖机会为全国评审,获奖后由组委会颁发国家级获奖证书。在全国评审结束后,根据获奖结果,学校会对国家级、省级及院级获奖的同学发放数额不等的奖金进行鼓励。
三、“以赛带练”实践教学成效
那日一件蓝得极致的衬衣配着牛仔裤的装束,立在人群之外,是干练的,不失雅致的。我对这身装扮印象很深,在后来德韦恩·韦德等几场新书会现场,类似的装扮,不断重叠着我对她的印象。
为“诚惶诚恐”的缓冲
陆志宙于2004年8月入职译林出版社,原是做文字编辑工作的。入职几个月后便接手编辑《逐爱的女人》一书。陆志宙说,这是一种幸运。
当年10月公布的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了时年57岁的奥地利女作家、诗人埃尔里德·耶利内克,是一位德语作家。耶利内克在获得诺奖之前其实并不被国内读者广泛熟知,其最为大众读者知晓的作品大概也仅是《钢琴教师》一本。2004年因得诺奖,她的其他作品才被陆续引进,在次年集中出版。译林出版社便在当时引进了《逐爱的女人》、《美好的美好的时光》,交由德国文学专业的陆志宙编辑。
对于初入出版行业的陆志宙来说,这当然算得上是幸运的。比起幸运,更为巧合的是,当初陆志宙在德国留学期间的导师Karl-Gert Kribben教授正好在国内,同她一起挑选将耶利内克的哪些作品引进到国内。而这位导师的大学同学正巧是耶利内克在柏林出版社的头牌编辑Delf Schmidt博士。耶利内克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交由这位编辑,甚至可以说是他给世人带来了一个“耶利内克”。2005年,陆志宙去德国之时,拜访了Delf Schmidt,并且藉由他采访了一直避世的耶利内克。
《逐爱的女人》是陆志宙做的第一本书。与经验的空白比起来,从文学研习者到编辑身份的转变,对她而言,回首再看时体会更为深刻。“专业转换的问题,当时只有模糊的认识。其实做一个合格的外国文学编辑,精通某种外语,或对文学有或多或少的研究,这仅仅是一个开头,一个必要条件,离专业编辑的距离还很遥远。刚刚开始做编辑,很多环节你还处在一个懵懂空白的状态。好比你在编辑翻译类文学作品时,你可能更关注翻译的准确度,对语言或者文本更看重一些。”加上在德国留学多年,陆志宙对母语有所隔阂,缺少对编辑职业的敏感,使得她怀疑自己能否做好一个编辑。这种“诚惶诚恐”的疑虑,也来自于对于国内社会的陌生感,“我觉得做出版,是陪着社会一起成长的,你会敏锐感觉到社会怎么转型变化,但是我在国外生活了很多年,很多的东西你会有一些脱节。好比说流行文化的东西,比如年轻一代起来了,他们的焦虑是什么、价值取向是什么,你会有一点陌生。但是你做书是给读者看的,你对读者不了解怎么做书呢?这是我的焦虑。”所以,《逐爱的女人》在机缘巧合下,在某种意义上缓冲了陆志宙快速进入这个行业的疑虑、尴尬,“因为它是当年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书,在某种意义上带着不容置疑性,考虑的角度相对单纯一些,为我能融入到行业里头争取了一点时间”。
之后,陆志宙编辑了耶利内克的《美好的美好的时光》;参与编辑了五卷本《德国文学史》;2006年开始独立编辑作品,做了《三个六月》(获“2002年美国全国图书奖”),“卡尔维诺作品集”。陆志宙说,她是随着这些书成长的,这些书给了她再平实不过的锻炼,也锻造了她对书的品位。
“卡尔维诺作品集”是陆志宙2006年编辑出版的图书。译林出版社在2001年出版过一套“卡尔维诺文集”,这是国内首次以文集的形式对卡尔维诺的全面译介。而中国读者对卡尔维诺的认识,很大程度得益于当初王小波、苏童、毛尖、朱天文等人在作品中的不断提及而被逐渐加深,所以2006年,译林出版社决定升级文本,重新修订、打造。陆志宙本以为改版的工作并不大,除却新引进的《为什么读经典》需要翻译,其余译本只需拆开原本的形式重新设定便好,却发现改版过程留有很大的空间。“2001年大家更多的是带着一种获奖书或者文学使命去做的。可是过了四五年,到了2006年,出版环境变了,你肯定希望这个书有一定的市场,有更多的读者去读,能够更接地气,能够代表一定的阅读方向,所以需要从新的出发点来做。” 译林出版社希望通过改版,“将卡尔维诺的文学史形象变得可触摸,变得生动亲切,突出其‘智力写作’、丰沛的想象力、将一生致力于开发小说的无穷可能性的特点”。文集不但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译文也是参照不同版本进行了修订,用陆志宙的话说,“对卡翁的无限趋近的努力,包括理解上的,风格上的”。并且,这一次也将意大利新版卡尔维诺文集中收录的其前言、后记一一翻译,希冀能为读者了解卡尔维诺的每一部作品提供线索和背景知识。“卡翁的前言文字和文本文字风格不同,仿佛是两种颜色。通过这些文字,他变得直观而亲切,比如他在《看不见的城市》的前言里谈他以如何的情怀进入写作,他的焦虑,他的不确定,以至他的工作方式,他的交往……所有这些都在前言中呈现出来。又如《通向蜘蛛巢的小径》的前言,是卡翁对他创作的第一阶段的一个回顾和总结,他的文学主张,他对现实主义的看法都在这篇序言里谈及,可以说是理解卡翁的一个重要文本。”
为吸引感受力强的文学读者,这套书采用了完全不同于2001年版的装帧形式,呈现一个丰富多样、明快跳跃、虚实结合、隐匿着巨大想象空间的卡尔维诺风格。封面设计在饱和度极高的色调下,隐藏着契合内容的图案;内文采用的70克纯质纸,带来柔和的质感。十五册书,像是彩虹,将孕育卡尔维诺的意大利的色彩之魅张力十足地呈现出来。“这种形式感强烈的设计得到了绝大多数卡尔维诺读者的认可,满足了读者对卡尔维诺的想象,并因此为卡尔维诺赢得了年轻读者。当时在设计此套书时,和设计师蒋艳老师做了很多沟通,我们联想到卡翁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中》提到的文学理念:‘轻,快,精确,形象,繁复’,认为这五要素也可以当做书的呈现形式的准则。很佩服蒋艳老师在读完卡翁的一本本书后,真的用充满想象力的线条图和色彩把这么抽象的描述具象化。”
在“卡尔维诺作品集”出版的时候,陆志宙制作了一册卡尔维诺特刊,赠送给读者,尤其是豆瓣“谁爱卡尔维诺”小组的资深读者,作为答谢。陆志宙说,因为在2006年年初做这套书时,她接触到了豆瓣,加入了“谁爱卡尔维诺”小组,并且联系了“卡尔维诺中文网站”主人阮一峰先生,和坊间卡尔维诺资深粉丝互动,了解到读者对卡尔维诺作品的期待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给我莫大的帮助和支持。为了感谢这些卡翁真正的读者,我在2006年年底组织制作了‘想象·卡尔维诺’特刊,里面收录了卡尔维诺完整详细的三万字生平资料,还收录了一些名家对他的回忆文章等,比如他的英文译者、曾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翻译奖的William Weaver对卡翁的回忆。这本小册子成为当时出版社和读者之间的感情纽带。”
也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在陆志宙面前不再是模糊的一片。“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过程,透过豆瓣,你的读者不再是那些专家了,这是一个改变。之前你可能会觉得这些书是做给大学老师和少部分精英读者看的,但是我是要做给年轻的读者看,大家一起来学习,一起来感受,一起来讨论,彼此间的互动频繁,让大家觉得我们是一起来做卡尔维诺,产生了那种‘聚众’效应。我觉得理念改变了,你会更接近读者的口味、需求。”
当我们在谈论读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读者,似乎是陆志宙从做第一本书便在寻找的。她在编辑《逐爱的女人》的时候,便一直想“谁来读耶利内克?怎么找到读者?书店怎么做?我非常关注它的传播过程。我希望它能给更多的读者看到,我不能把这本书的读者只界定于某个领域的专家。”作为编辑,与读者保持的遥远的距离所带来的这种疑虑,想来在陆志宙每一次编辑作品时都是会重复出现的。“我觉得,出版是一个环,一个生产链。书就是产品,它每一道工序都有,从最初怎么去构想、研发,进行产品设计,其实编辑都是根据市场来的,编辑也应该要关注市场。那市场到底是什么,在哪里?在很多人心目中是非常模糊的概念。”于是,2006年,陆志宙申请从编辑部门调到了市场营销部门。
有人是疑惑的,对于陆志宙的工作选择,因为多少有些诸如“策划/文字编辑比行销人员更有文化”之类的偏见。细想想,是有点可笑的。其实在当下的出版市场,每一本书的热销,都不是没来由的,必定有着一位好推手。只是在当时,很多传统出版社的编辑更注重案头工作,对于图书出版下游的行销无心也无力顾及。
陆志宙希望这些作品能够让更多的读者看到。“普及是一种能力。怎么把高高在上的书变得是大家能接受的东西的能力,这个不是天生就会有的,需要锻炼。”陆志宙说,“如果脱离了读者和市场,那就是高高在上。现在做书,要知道读者想要什么,读者的焦虑是什么,读者的口味是什么,你要根据这些做好的产品出来。当时我作为一个编辑,觉得我离市场太远了,我离读者太远了。”
所以,陆志宙往出版下游走,寻找每一本的读者、市场;接触到书店,将第一线的信息反馈,制定适当的营销方案,将书有效地传播到它特有的人群中。这个时候,在陆志宙眼里,一本书的成形,在出版意义上才算是完整的。
“好比你要捕捉《剥洋葱》作者群在哪里?哪边多发一点?应该发到哪些有效人群集中的书店?你对量的估计,你怎么介绍才能让你的客户会接受?……”陆志宙说,行销环节的诸多问题其实都是一门学问,而从文字编辑转至行销部门工作的她,也是一个转变。“关于格拉斯及《剥洋葱》的资料很多,但我讲给客户听,不会讲《剥洋葱》的浅文本和深文本问题,因为这对大家来说这是过度信息。而是告诉人家他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是他在八十岁以后写的揭秘性的自传等等。你的信息选取会不一样,你的语言的组织也会不一样,你可以讲得很学术,但是你需要换一种通俗的语言,对你的语言转换能力也是一种考验。”陆志宙在2008年推出格拉斯《剥洋葱》之时,在格拉斯的“德国文豪”的大众认知形象之外,寻找到了新的点来塑造。比如“他八十岁时内心的挣扎;他作为艺术家非常鲜明的柔软的一面;他在战俘营的青年时代,等等。所以在宣传的时候,也是呈现他的往事被一一剥开的样子。”格拉斯,包括此前的卡尔维诺,此后推出的吴念真,以及即将推出的朱学恒的作品,似乎都是基于“先做人,再做书,书随人舞”的营销思路的尝试。“这样做的前提是,这几位作者,都有着深厚的生活、创作积淀,他们本身都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鲜明的创作特色和丰富的人生故事,把他们呈现出来,有益于获得读者的认同和关注,也更容易深入人心,增强亲和力,而不再是拘泥于文学史壁龛里的一个形象。”
同时,当陆志宙将从行销经历获得的经验带往策划、编辑等出版上游时,也有了更多的考虑。“好比说在判断选题时,心里始终的一杆称是‘是否能找到让读者翻开这本书的理由’,选题的不可替代性在哪里。在筹划一本书时,你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定位,在准备文案、封面的时候会考虑所选取的方案是否能打动你心中的目标群体。你一开始做的时候,你会更有节奏感,你对时间点的控制比较好,你放哪些信息给公众为这个书进入市场来铺垫,会控制得更好一些。”所以在推出“卡尔维诺作品集”时最先推出《为什么读经典》、《看不见的城市》、《帕洛马尔》三部作品,陆志宙当初也是有着一番考虑的:“我们当初选择先做《为什么读经典》,因为首先是新书,而且它能树立卡尔维诺的经典形象、读书人的形象、引导读书的形象。《看不见的城市》是最有可能引起大家对城市对生活的关注的,卡尔维诺说这是献给城市的爱情诗,而且他本身写作的形式感很强,非常代表他写作的特点。还选了《帕洛马尔》这一本哲理性的作品,这是他的精神自传。”而《盒式相机》,正因为一些原因,错过了最佳的宣传期,影响了此书的销售成绩。“前期太短,准备不够充分,使得这本书出来的时候,难度没有被降下来,虽然它确实也很难降下来。”未免可惜。
陆志宙说,“书是一种产品。产品是一个产品链的问题。每一个环节:策划、编辑、印刷,到宣传、发行、销售,一本书就是一个项目,这个过程需要有个人来控制、协调。我们将来的走向会更多倾向于一个项目组的操作。”陆志宙现在的工作重心也在这里,所以少了些精力来编辑更多的作品,近来也只编辑了《盒式相机》、《女人,房子,一部小说》、《收集世界的人》几部作品。但藉由有力的营销,使得译林出版社更多的作品与读者走得更近。
冯塔纳的女儿
在豆瓣上,陆志宙曾用的网名是“冯塔纳的女儿”。冯塔纳,是她挚爱的一位德国作家,一位十九世纪末总以没落普鲁士贵族为主角的德国文豪。冯塔纳作品玄机暗藏,典故隐射巧妙隐于文中,没有内行人的指引,很难欣赏到其中风景。所以当陆志宙读到以色列作家奥兹的文学随笔《故事开始了》时,她激动不已。因为《故事开始了》的开篇即讨论了冯塔纳名作《艾菲·布里斯特》的开头部分,一字一句分析了冯塔纳的精妙。直到今日,德语文学相比英美文学仍称不上主流,这一份感动却是持续的。
陆志宙说,译林出版社这些年来卖得最好的德语书是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施林克写完这本书后,并未选择先出德文版,而是拿到美国先出了英文版,在美国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后才有了德文版,可见作者是希望获得超越德国国界的成功。”这本书的热销其实很难说明什么,因为后来译林出版社引进的本哈德·施林克的其他作品,都是销售平平。不过陆志宙编辑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德语文学的作品,她的专业在这里,兴趣出发点也在此处。
自2004年算起,陆志宙已进入出版业。而若以与德语文学的相交算起,几近二十年。当初陆志宙为了不违背家人的意愿,留在了南京,报考了南京大学,选择了颇具盛名的德国文学专业。陆志宙笑说,她年少的时候并不是一个文艺青年,只是对语言比较感兴趣,对新的东西抱有强烈的好奇心罢了。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后,逐渐走进了歌德、冯塔纳、施尼茨勒、托马斯·曼、黑塞的世界。“德语文学中有个很重要的文学类型即‘成长小说’,或称‘教育小说’(Bildungsroman)。歌德笔下的威廉·迈斯特系列,黑塞的《德米安》,甚至托马斯·曼的《魔山》在一定意义上都是成长小说,他们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完善过程,如何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学习年代之后的漫游时代成为一个必须的阶段,这个传统一直继承下来,变成欧洲年轻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在这种德国文学传统的影响下,临毕业之际,她放弃了去学校当老师的机会,走出象牙塔,选择去企业工作,想见识现实生活的真模样。后又到国家纺织部国际合作司工作,一晃几年,却在某一个当口,她把弓又拉回了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