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据分析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化学;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及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
一、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1.问卷调查说明
本研究面向10所本科院校的化学专业教师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及作用、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设备、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实验室条件及管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内容。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500份,收回492份,发放教师问卷100份,收回95份。有效问卷570份,有效率为97.1%。
2.数据分析
(1)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及作用
91.7%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环节“很重要”;78%的学生认为专业实践课程对实践技能水平提高作用“一般”或“没有作用”。35%的教师认为“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
从数据分析看出,当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同,但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关系上存在较大偏差。
(2)实践教学的内容及手段
55.4%的学生认为实践“学时少,内容编排不合理”;45%的学生认为“实训设备不能满足实践技能训练需要”。70%的教师认为专业实践教学与社会应用“严重脱节”;68%的教师认为训练“设备落后”。
从数据分析看出,高校的实践教学存在设备数量不足、技术落后、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
(3)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
60%的教师年龄“45岁以上”;35%的教师为实践教学“专职人员”;30%的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10年以上”;20%的教师具有“工程师”职称。
由从数据分析看出,高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学历偏低、人员年龄偏大、具有工程师职称人员少、长期从事本工作人员少、流动性较大、兼职人员较多。
(4)实验室条件及管理
80%的学生认为实验室对学生自主研究支持“较差”;70%的学生认为实验室开放“时间短”。70%的教师认为在实验室完成自主研究的“条件不具备”;85%的教师认为全天候服务学生“人员严重不足”。
从数据分析看出,高校实践教学设备、师资、管理等存在不足。
(5)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20%的学生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一个月以上”;15%的学生认为实习指导教师对企业流程及工艺“非常熟悉”。20%的教师与校外基地“有横向研究课题”。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存在联系不深入、学生进入驻时间短等问题。
二、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1.充实的实践教学内容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应用型应化专业人才能力体现在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实践教学应合理设置验证性实验与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有机结合教师科研、企业需求、学生创新等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项目,形成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实践教学链,通过环环相扣,达到层层提高的目的。
2.“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本条件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双师型”实践教学队伍。“双师型”师资的培养,一是聘请企业专家、技术研究人员,加强实际问题的解决及实践经验的传授。二是高校教师进驻企业,从事生产实践、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工作,更新知识结构,增加实践经验。
3.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有机结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是校外实践基地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场所。其教学内容要统筹好基础实验与拓展创新性实验、校内与校外基地衔接等内容,在管理上要在开放、教学、自主实验等环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
校外实践基地在适应社会需要能力培养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应根据自身专业优势,与企业紧密结合,共同制定大纲及实践教学内容,使实训、实习有章可依,质量可控。同时,通过与企业共同研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企业的合作积极性,实现学校与企业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柏杨,彭游,帅敏.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做实校企合作的思考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2,39(12):180-183.
[2]张其志.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刍议[N].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1).
[3]陈丽梅,袁明月,闫毅,等.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链”的构建与实施[J].高等农业教育,2012,7(7):62-64.
[4]Chan, Yuen, Fooka. Best practices of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 united states: a case study[N].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46).
目前,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方式大多以“知识点”为核心组织教学,学生主要以学习知识为主,工程应用实践机会较少。项目沉浸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将所学的知识在完成实际项目的过程中,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和同伴交流中进行应用、整合和重构,其实质就是一种结合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的探究性学习模式。目前国际上相关的项目式教学理论还有CDIO和POPBL[1-2],其中CDIO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该理念是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主的大学在2000年创立的,旨在通过以完整的工程项目为载体,将传统的课程教学与企业工程项目紧密结合;POPBL表示面向项目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PBL的进一步提升,不但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还通过实际项目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几种理念在现实教学中的应用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国内,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也都采纳CDIO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其中,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通过数据结构及算法、数据库系统原理等必修基础课程进行实践,提炼出一个以院系整体为单位的知识传播和创新模式[3]。大连理工大学努力探索构建CDIO与创新教育融合的新体系,从课程体系、教育模式等多方面入手,以达到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目的[4]。尽管如此,这些基础课程的实践与工程实际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为此,达内等培训公司要求其师资需要有多年的行业经验,在基本的知识授课结束后指导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实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项目沉浸式教学,但作为一个培训项目,知识的系统性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IBM公司最近几年与一些大学商(管理)学院合作的A100计划,鼓励高校专业教师与企业合作,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利用比较成熟的数据分析工具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但这种方法对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时间投入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一般大学的专业师资难以满足。
数据分析类课程包括商务智能、大数据核心技术、客户智能等较多的理论知识,且有一定难度,这些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技巧,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实施项目沉浸式教学,为减少前期学生学习的难度,通过学习已经完成的项目文档,通过实验方式了解项目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利用仿真型的项目练习。在此基础上,可以进入真实企业项目,摸索数据分析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技巧,从而增强学生解决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
随着社会对数据分析类人才的需求增加,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数据分析类的课程,培养数据分析师或数据挖掘工程师,因此选择数据分析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前沿性。
2 项目沉浸式教学的内涵
如何克服传统专业课程教学脱离企业所需能力的培养疼点,传统的产学结合方式受到了挑战。项目沉浸式教学方法结合高校教学与达内等企业培训两者的优点,深入到企业实际项目,把企业真实的项目实施过程融入教学情境,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实战性,使学生适应企业的需求,创新能力有实质性的提高。
项目沉浸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企业项目培养学生的技能,近年来一些教学改革的措施等大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知识传授的问题,而如何培养使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却是学校难以解决的。有些高校老师推出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自发研究科研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创新能力,但这些问题多是实际问题的简单抽象,比较适合做理论研究。项目沉浸式教学就是通过课程指导教师与企业合作,利用掌握的专业知识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然后与企业专家一起指导学生浸入实际项目,引导学生掌握解决数据分析实际问题的必要技能和思维方法。
项目沉浸式教学与项目(project)教学法还是有一定的区别。项目教学法中的项目是教师虚拟的实际问题,是实际问题的抽象和简化,无论是数据以及分析数据的要求都与实际项目不同。在一般的项目教学法中,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完成课程内布置的课程项目的要求,最终的评估也是由任课老师进行。一般来说,课程项目需求明确,考虑的因素较少且理想化,背景相对比较简单,用到的知识也基本是课内所学,很少涉及通过多次试错得到的技能。项目沉浸式教学需要围绕客户的问题,对庞杂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辅助用户决策的有用知识。在此复杂的训练过程中,无论数据的选择、数据的净化以及有效分析方法的选择都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在掌握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多次比较、探索和讨论才能得到有价值的知识,并最终解决用户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应对课程考核。
与一般的项目教学相比,项目沉浸式教学面对的项目是要解决企?I实际业务遇到的问题。相对于课程练习,学院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应用背景更加复杂,不确定因素更多,而且需要用到的知识不仅是课内学习的知识,还需要解决具体问题的经验技能。数据分析项目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提出问题、获取并清洗数据、数据建模、评价与部署。在这4个阶段中,各个阶段都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可以简单套用,学生需要以现有知识为基础,通过模仿学习、试错、反复实验,才能积累其中必要的技能。
项目沉浸式教学偏重于实践,在训练学生技能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思维方法进行训练。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数据分析的质量,有些思维方法是必要的,通过指导教师对实际问题的示范讲解,结合实际项目的沉浸式教学,学生需要深刻地领会这些思维方法并灵活应用,从而使学生能与企业的需求接轨[5]。
3 实施项目沉浸式教学的条件
在项目沉浸式教学中,学生在项目中是主角,指导教师和企业的专家也会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对总体方案以及具体步骤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思考、讨论和具体问题求解,他们更多地起到示范、引导和评判的作用。
项目沉浸式的教学方式在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已经尝试多年,结合学院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实践检验表明这种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创新人才是非常有效的。我们与多个企业合作过数据分析项目,与主流的业界企业有多年的合作,了解实际项目的开展过程以及所需的能力,熟悉项目沉浸式教学的基本过程和技巧。
校内的指导教师需要有一定的项目经验,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完成项目。我们与多个企业合作过数据分析项目,与主流的业界企业有多年的合作,了解实际项目的开展过程以及所需的能力,熟悉项目沉浸式教学的基本过程和技巧。对于数据分析项目来说,在识别项目需求和目的、数据收集与处理、对比多种分析模型、评估调整优化和部署等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有相关的经验、技巧和思维方法。指导教师的职责就是在每个阶段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能在学生遇到难题时给与实例、启发和思路的指导,对分析结果给与合适的评价,而不是直接提供答案。
对学生来说,项目沉浸式教学对自?W能力、敢于挑战困难以及对数据分析具有较强的兴趣更加看重。这个学习过程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有功利心和速成思想的同学将是一个挑战。此外,数据分析项目一般都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因此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也非常重要。团队之间的交流意识也会使学生尽快适应数据分析项目的不同角色。
对合作企业的专家来说,由于他们有实施分析型项目丰富的经验,对各类数据的处理针对特定的分析需求有实战性的思路和技能,但这些经验很难直接表达清楚。他们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结合实际背景给出可行的建议,能够从指导教师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指导教师经验不足的短板,帮助学生在完成实际项目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综合来说,项目沉浸式教学的重点还是培养学生完成项目,对所学的知识能够活学活用。因此,相较于其他教学方式,项目沉浸式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更高,需要指导教师、企业导师和学生紧密配合。
4 项目沉浸式教学的过程
项目沉浸式教学的重点是通过项目实践培养学生技能,通过项目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数据分析类等应用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项目沉浸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主要分为项目预热、项目实施和项目总结等3个阶段。
(1)项目预热。项目启动阶段对于项目沉浸式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专业知识学习结束后,可以把以前指导教师做过的项目整理成案例和实验指导书,由指导教师示范整个项目的开展过程,突出项目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解决关键所在。然后把数据提供给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点由学生模仿数据分析的过程。这个阶段学生遇到的问题会比较少,主要是熟悉数据分析项目思路。
这个阶段也可以用企业专家提供项目案例和相关资料,启发学生补充学习课堂教学忽略的知识,并通过项目资料的学习和练习,初步了解数据分析项目常用的思维方法以及处理过程常见的问题。
(2)项目实施。项目实施过程是整个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在该过程中,学生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实际问题中加深理解。还需要学习项目分析过程遇到的新知识和新工具,这就要求学生有足够强的学习能力。例如,学生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需要根据已学算法基础或者学习新算法,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算法,建立合适的数据分析模型,通过对比分析,不断完善改进问题的结果。此时导师就需要根据项目经验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数据的预处理、建模优化以及评估等阶段的处理。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将项目中新用到的知识、技能进行整合,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并结合实际项目深入理解、巩固和提高。
对于学生来说,项目实施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会遇到具体业务、数据预处理、比较选择合适的分析算法等很多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课堂上、书本上没有讲授,或者根本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索、思考,这个过程是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
(3)项目总结。项目总结阶段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起到提炼、强化技能,扩展知识体系的作用。这个阶段可以帮助学生对整个项目进行总结回顾、理清的过程,突出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和求解方法,从而作为新的案例和实验素材。
上述项目沉浸式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每次顺利地完成一个项目,指导教师也会增强对实际项目的理解,并积累更多实践经验;而学生顺利地完成项目,会增强对业务的认识并强化数据分析的技能。
这里以我们与IBM合作的SUR项目“基于Spark的文件传输网络设计以及负载优化研究”为例,简要说明项目沉浸式的教学过程。这个项目首先由IBM研究院的专家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目的是优化文件传输网络的设计,在工程实际有一定的应用需求。针对这个需求,我们与IBM专家一起,组建了由3名复旦大学软件学院高年级本科生组成的项目小组,通过多次磋商,进一步细化了文件传输网络的功能需求。然后通过对实际文件传输网络的分析,摸索其中节点的数据流向和流量,抽象出便于分析的文件传输网络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研究这个模型的特点和参数设计。在此基础上,从多种分析方法中,通过比较发现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比较适合预测网络节点之间文件传输网络流量的预测,并利用Spark实现神经网络的高速训练和计算。有关深度学习、Spark等知识都需要学生自学,并用Python语言实现实验模型,通过多次比较调优。这个过程历经数月,师生共同努力,多次修改设计,其中IBM专家提供了相关的资料,并根据经验对每个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建议,最后得到比较可行的方案。
5 项目沉浸式教学建设存在的问题
项目沉浸式教学的理念对教师和学生都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在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专业知识的教学问题。项目沉浸式教学对于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当前很多高校的专业课程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脱离了实际应用背景,而这些知识的掌握只有实际应用才可以深入理解。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能根据实际项目应用的需要,梳理相应的数据分析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奠定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2)学生时间的协调问题。学生在完成实际项目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所学多门专业课程的知识,因此项目沉浸式教学需要学生能拿出一定的时间,自学项目要求的额外知识,并通过反复试错完成项目。我们建议项目沉浸式教学与学校的各种科创项目结合起来,根据学生做项目的成果,满足一定的条件就给予一定的学分,以便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项目风险管理问题。由于学生缺乏实际项目的研究经验,因此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分析项目具有一定的风险。指导教师与企业专家合作,吸引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员工?⒂胂钅浚?承担项目关键问题,学生刚开始介入项目时可以根据分工承担相对容易的工作,并逐步承担有难度的数据分析环节,培养数据分析在各个岗位和阶段需要的基本技能。
6 结 语
关键词 会计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规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最近5年来在会计类核心期刊上有约60篇关于会计实践教学的文章,其中近半数文献的具体研究内容集中于“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教学模式选择及教学方法创新”这两个大的方面,但专注于实践教学效果提升的研究还不多。依据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
1 改进培养计划,增加会计实践教学学时
通过对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连续三届大四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不但对实践教学感兴趣、认可实践教学的作用(比例为92.71%),而且普遍希望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要更多些(比例为81.49%)。同时,我们对近三十所高校(包括一二三本)会计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了收集与统计,一本院校平均实践教学课时占总教学课时的16.52%,二本院校该比例平均为20.36%,三本院校该比例平均为24.87%。总的来讲,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践课学时只占所有课程总学时的1/5到1/4。可见,当前会计实践教学领域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日益增加的实践课需求与培养计划中实践课时安排相对较少的矛盾。实践课时相对较少,课程内容不够充实,学生浅尝辄止,大大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对此,一个直接解决方法是修改培养方案,增加实践课程的门数或学时,压缩不必要的理论课课时。但当培养计划短期内无法修改的情况下,一个变通的办法是在理论课教学的时候,需要教师把相关业务习题设计为纯原始单据形式,不给过多的文字描述,这样多少可以达到部分以习题代替实训的目的。另外,笔者比较推荐的一个方案是,利用计算机模拟实训软件的B/S架构,平时保证服务器一直开通,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或寒暑假期通过远程登录的课外作业形式来完成实训项目。这样既不挤占理论教学学时,又能满足学生需求,有助于强化实践课程效果。
2 优化实践教学模式选择,注重实践课程的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
各高校开设的会计实践课程一般有这样的几种模式:纯手工实训、电算软件实训、计算机软件模拟手工实训、企业模拟沙盘实训、企业认知实训等。这几种课程模式都各有利弊,恰当地选择实践课程的模式,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比如,对于刚接触会计理论的大一或大二学生来讲,在开设会计学原理与中级财务会计的实训课时最好选择纯手工的实训模式。因为纯手工的实训模式最能体现从凭证到账簿到报表的会计核算基本理论流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当学生进入到大三阶段后,可以选择会计电算化软件实训模式,到大四阶段可以考虑企业模拟沙盘综合实训模式。
在注重教学模式选择的情况下,也应注意做好实践课程的横、纵向的联系。所谓横向联系是指,要保证实验课与理论课能互相呼应,在理论课开设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设配套实验实训课程。比如,会计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中级财务会计”理论学时上完后,在同一个学期就可开设“中级财务会计实训”课程;这样安排实验课程,一方面可以分清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差异化内容,另一方面又把两种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方便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当然,也可以考虑不专设集中实验课程,而是把实验实训课程打散,融入到理论课程教学学时中去。比如开设总学时为64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其中理论教学28学时,配套上机实验教学26学时,老师每讲完一个专题就开始一小段实验课,如此交替进行效果也不错。
而所谓的纵向衔接是指实验课程开设的先后次序问题。实验实训课程体系理论上应遵循如下次序:首先在大一下学期开设的是“会计学原理实训”课程,在大二开设“中级财务会计实训”和“会计电算化软件实训”课程,在大三开设“财务管理实训”课程和“税务会计实训”课程,在大四上学期开设“分岗综合虚拟实习”课程,此思路遵循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高级,从通用技能到专业分岗这样的教学规律。除上述必修实验课程外,可以再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专业细分方向,在高年级开设诸如“房地产企业会计实训”“商贸物流企业会计实训”等分行业的专项实验课。
3 明确实践教学细化目标,做好实践教学规划
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实务动手能力、能适应社会用人单位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在这个总目标的要求下,实践教学应分解出更为细致且有针对性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这对提升实践课堂效果、教师教学水平都有重要意义。可以考虑树立如下四个实践教学的学生能力培养目标:
(1)单据辨识与分类整理的能力。以往的会计本科教育多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涉及到的业务处理也多是文字描述为题干,会计分录为解答。这造成很多学生在毕业前连基本的原始单据的辨识力都不具备,对经济业务和事项应具备何种原始单据缺乏标准概念。虽然对业务单据(比如发票、领料单、合同等)的理解并不难,但在实践课程里应首先强调业务单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规范性,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辨识并分类整理各种原始单据的能力,为培养学生正确处理记账凭证做好铺垫。
(2)梳理业务流程的能力。会计工作不是一个孤岛,会计信息是前端业务流程的专业标准化结果,做好一名会计必须了解企业的其他业务环节。在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中也应强调企业其他工作业务流程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在实训中要加强会计工作前端业务流程的介绍与讲解,让学生能更全面地理解会计工作,让学生明白规范的业务流程是正确进行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例如,在采购业务会计实训项目开始前,教师应先介绍采购的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制度等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前端业务单据生成的来龙去脉。通过阅读分析学生的课后实训小结,笔者发现学生对老师先讲解业务流程再动手实训的模式很欢迎,我们认为对业务流程的梳理确实有利于提升实训教学效果。
(3)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会计实践课程一个必备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即便是看上去很简单的会计工作也应纳入实践课程计划,循序渐进地夯实学生会计实务基础。比如银行金融原始单据的填写,教师在实训作业检查时应严格打分,任何一个错、漏都不允许出现,培育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对于那些眼高手低的学生也应及时提醒与批评教育。实践课程突出学生多动手、更细心的教学目的,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会计实务工作的感性认识。
(4)账簿报表数据分析能力。当学生具备相当的会计实务工作技能后,实践教学的目标应适当向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方向倾斜。当学生通过系统的实训课程,较清晰地了解到财务数据生成过程后,在部分课程里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比如,在高年级的本科实训教学体系里,加开商战类模拟对抗实训。这些实训轻数据生成,重数据分析与决策,通过编制预算、利用财务指标分析结果引导进一步经济决策,培养学生的分析决策能力,这也是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一种新方法。笔者指导的挑战杯虚拟经营大赛的学生在参赛后,普遍反映通过参与决策对抗类实训及竞赛,他们对会计的核算的目标与意义又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新认识。
4 加强理论研究,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教学实务
不断增强会计学本科实践教学已逐渐成为各高校的共识,在教学内容、授课方法不断改进的情况下,教学理论建设应如快步伐。笔者认为,理论上理清下面两种差异对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很有帮助:
(1)实践教学规律与理论教学规律之间的差异。目前各高校会计专业核心理论课程一般都包括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每门课程的基本都在一个学期内结束。如果实践教学照搬这种理论教学规律,则其效果将大打折扣。笔者曾连续对两届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对以前实训的具体内容在毕业前是否还记得?”,大多数学生的反馈是由于课时不多且时间相距较远,已不记得以前会计实训的细节内容。笔者认为会计实践课程在安排上尽可能体现出一定的重复性,而不是理论教学那样的一次性。对关键知识的适当重复练习是实践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即类似于“熟能生巧”这样的常识性概念。比如,会计电算化的上机实训,除在该理论课开设的那个学期安排一次外,在大四阶段可以考虑再开一次或尽量利用电算化实软件完成其他会计实训教学。
(2)会计本科实践教学与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之间的差异。高职高专类学校的会计实践教学比较成熟,其课程体系建设也较完备。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会计实践教学设计相比要落后。一些本科院校在开设实践课程时简单照搬高职教学模式,在教材的选用、课程的设计上没有太大区别。但事实上本科四年学制和专科三年学制存在诸多不同,会计实践教学理应有所差异。笔者认为其中比较重要的差异是,由于本科教学理论性要求多于高职高专,实践课时分配不多,为了更好地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本科教学应多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题海式的教学方法。比如,为更好地解释不相容岗位职责需分离这一内部控制基本要求,在学生做完几笔出纳业务后(如存、取现金,备用金借支等),教师可以向学生启发式提问:为什么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可以是出纳负责登记,而你们刚做的出纳业务里却没有凭证生成工作?在实训课上,当学生做完几笔业务后应及时总结,老师要启发并指导学生把刚做的实训项目与已学过的理论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是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曹中红,魏朱宝,王书珍.“跑偏”与“纠偏”——应用型会计本科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3.5.
在国家经济稳健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结合“学生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育人理念,秉承“自力更生、合力更新、有容乃大、不懈则优”的优良校训,加强与市场的联系,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讨如何培养适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复合型、应用型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进一步提升英语人才培养质量,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
2调查方式与数据分析
调查以问卷、走访用人单位、与实习合作单位了解人才需求情况等多种丰富形式开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40份,有效问卷40份。根据此次问卷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与收集到的建议,现将数据分析如下:
2.1关于企业单位人才需求的基本信息在参与调查的企业中,很多用人单位都属于私营企业,所占比例为50%,尤其是一些国际星级品牌酒店,其次是联营企业,比例为27.5%,接着是国企,比例为20%,最后是外资企业,比例为2.5%。而企业面向英语专业人才的岗位和部门,则集中在翻译和中英文秘书,其中,翻译所占的比例最高,为50%,其次是中英文秘书,为30%,而市场营销和外贸业务员所占的比重很小,分别为12.5%和7.5%。调查数据显示,这些企业单位都表示当前海南正处在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带动下,海南的国际化步伐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国际酒店和国际知名品牌纷纷入驻海南市场,给海南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效益和就业机会,同时,也给外语人才,尤其是英语专业的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几乎所有的国际酒店都需要英语专业人才,甚至有些酒店的英语专业人才状况都供不应求。
2.2关于市场对英语专业人才定位的数据分析以上数据显示的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市场定位。通过数据分析,我们了解到,绝大部分企业倾向于技能应用型的英语专业人才,比例高达57.5%,其他的则倾向于管理型的人才比较多。因此,这些企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准入门槛也很高,选拔把关也非常严格。他们非常注重应聘者的英语专业应用能力,他们需要技能应用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但是很多高校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往往会忽略使用技能的这一关键的方面。很多企业都表示,当下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深入推进,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因此,他们认为目前海南市场上英语专业人才状况不是很乐观,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英语专业人才不多。通过问卷的数据分析,认为目前英语专业人才符合要求不多的占50%,紧接着是认为供不应求的,占20%,也有些企业表示不太清楚当前的状况,这些企业占25%。而相对于英语专业人才就业前景来说,绝大部分企业都认为现在市场竞争压力大,所以英语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很一般,占到了52.5%,而有些企业也持乐观态度,这些企业占30%。只有少数12.50%的认为英语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十分乐观。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帮助毕业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学习联系实际生活,从而更好地符合市场的需求。
2.3关于英语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数据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显示的数据分析,我们了解到,企业(特别是联营和私营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主要包括翻译、中英文秘书等。这些岗位或者部门,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口语和翻译能力要求十分严格,分别占37.5%和25%,其次是听说能力,占的比重也比较大,为20%,而读写能力所占的比重则略小一些,为17.5%,因为这项能力对办公文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调查中,并结合问卷显示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企业单位对英语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22.5%)和工作经验(47.5%)相当重视,因为具有一定业务操作水平的人才很受欢迎。而且,很多企业单位也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很强、很熟练的计算机和自动化办公的操作能力(32.5%)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25%),当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秘处理能力,这项比重也占到了20%。
2.4关于英语专业人才目前存在的问题的数据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并结合现场调查的情况分析,就目前海南的市场来看,绝大部分企业认为,近67.5%的英语专业人才基本适应海南当下市场的需求,也有小部分表示市场瞬息万变,很难说,不太清楚这个比重。就当前海南市场英语专业人才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我们了解到,很多企业都认为当前英语专业人才的翻译能力远远达不到市场的要求,甚至亟待提高。在调查问卷中,这一项占到了42.5%,由此可见,当前翻译人才参差不齐,不能准确、贴切地进行中英文互译。就此而言,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结合市场需求,加强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商务翻译的能力。还有部分企业认为目前的英语专业人才缺乏商务、旅游、酒店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所占比重为30%,有12.5%的英语专业人才基本功不够扎实,总体水平差,而不能进行有效沟通的也占到了15%,由此看出,我们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应拓展与之相关学科的学习,以提高综合能力,更好地迎合市场的需求。
3针对此次市场问卷调查对我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结和反思
从本次市场调研和问卷分析的数据中,我们了解到,当下我校培养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基本可以满足海南本地市场的基本需求,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改进策略。
3.1注重学生商务英语的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各企业对外语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普遍较高,特别注重学生商务英语的听说和写作能力。基于外语学生英语听说(特别是口语)和写作能力比较欠缺,建议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加强学生商务英语听说能力(特别是商务英语口语)和外贸函电写作的训练,提高学生进行外贸磋商的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融入外语市场。
3.2加强学生中英文互译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应加强学生培养翻译能力的意识引导和督促,从基础阶段的教学就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其次,学生应该巩固英语基础知识,扩大词汇量,加强语法知识的学习,掌握必要的翻译理论知识和技巧;同时加强对母语的学习,提高汉语文化修养和扩大知识面。最后,学生还应加强对于社会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敏感性的培养。
3.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的互动从此次问卷调查中和对一些企业单位的走访了解,我们还发现,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后,往往还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业务培训才能接手工作。因此,一些企业给我们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希望我们在日常外语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对将来工作的岗位有详细的了解,并通过一些实用的商务英语课程,训练学生具备相关的工作能力。为了让学生更接近实际的工作环境,建议学校多为学生提供到对口企业的实习机会,为此,学校需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逐步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并根据企业的需求对学生定向培养,明确不同岗位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素质。
3.4指导学生考取相关的专业证书建议加强对学生在校期间考证的指导工作,让学生针对自己所选择的工作岗位,考取相对应的专业证书,如:BEC证书、报关员、单证员、全国商务英语证书等,提高商务管理能力及商务英语应用能力,为其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自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出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深入,海南慢慢与国际接轨。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整个国家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一些外语培训机构负责人说,一方面,从师资来源看,海南各大院校的英语教师在知识水平和教学综合能力等方面大都是英语专业的精英;另一方面,从高校教学目标要求看,各大院校在英语教育方面越来越重视学生对于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发挥专长,种种因素也在促进外语专业人才和国际交流类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
【关键词】移动APP 大数据 线上+线下教学
一、引言
国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上世纪30年代开始的采用幻灯、投影、视听设备等传统教学媒体的“常规模式”;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基于PC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基于Interuet的“网络模式”和目前应用于少数尖端科技领域的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模式”。研究的内容也很广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关技术的研究以及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等,研究热点的变化受技术进步的影响较大。通过统计美国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研究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有关“Web Based Instruction”、“Electronic Learn-ing”的研究呈上升趋势,而“Multimedia Instruction”则呈下降趋势,这种变化便是网络技术普及应用的影响。相比于国外,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均起步较晚,其应用的范围和种类显得少且单一,因而目前在应用研究方面频受关注的以及在课堂上普遍使用的仍是投影仪、电子白板、有线网络等为主的传统多媒体教学方式,而将移动APP、在线课程资源、无纸化评测系统、大数据分析、云平台实训、无线wifi等信息技术综合运用于会计专业主干课程日常教学的在国内目前寥寥无几,系统性的研究非常匮乏。郑州财经学院与纽交所上市公司正保集团共同创立全国首个“正保会计学院”,实行专业共建,利用正保集团及其旗下中华会计网校的优质资源和雄厚技术力量,引入了大量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并综合运用于会计专业的教学管理,对信息技术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有力的探索和尝试。
二、信息技术手段对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影响
(一)移动APP+专用wifi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将人们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而对于90后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需求还包括两个层次,那就是手机和wifi。手机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各学校的高度重视,纷纷推行“无手机课堂”的活动,但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实现手机与教学的有效结合,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兼顾了90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
1.移动APP“掌上高校”
移动APP支持IOS、安卓、Windows等主流移动操作系统,功能包括:校企共建课程的网络高清视频播放、随堂测试推送、课后作业推送、考勤管理、课表查询、上课提醒、阶段测试、过程考核、错题统计、答疑板等。
2.专用wifi
在两座教学楼共42个教室,搭建了专用无线网络,并在学校中心机房设立专用流媒体服务器,与教学楼交换机通过光缆进行连接,双绞线接人教室无线AP。师生在无线覆盖的区域里,可以通过移动APP或通过电脑登录共建平台,免流量费进行听课、学习视频下载、做题以及其他相应的功能。
3.随堂测及课后作业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通过课堂提问来与学生进行互动,来掌握了解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学习情况;课后如果布置作业,由于所带学生人数较多,往往不能亲自批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提问被随堂测所取代,老师可以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马上通过共建平台向学生推送几道相关的习题,学生通过移动APP接收推送的习题并现场作答,参与答题的情况、答题正确率、选择最多的选项等统计数据会即时展现给任课教师。课后作业的布置也是通过网络进行推送,由系统自动批改,并提供学生答题的相应统计数据,免去了传统模式下老师批改作业、收发作业的麻烦。
4.考勤管理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考勤管理一般是采用课堂上点名的方式,这种方式一是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尤其是上合班大课的情况下),二是无法完全避免学生迟到早退或代为答到的情况。利用移动APP和专用wifi,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其机制是:学生进入教室范围,手机会自动连接专用wifi,学生打开移动APP点击对应的签到功能,系统自动记录学生签到的时间,签到完成。但为防止学生签到后离开,系统会连续记录学生在教室的时长。如学生课间离开教室,再次进入教室后系统会重新进行记录。如果学生将手机放在教室后离开,通过随堂测等教学互动环节,可以轻易地发现这种情况。
(二)微课、录播课程和直播课程
1.微课
利用微课,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关键的知识点,其碎片化的学习方式非常适合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课前预习基础性的知识或背景知识,以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课后自主地复习所学内容,解决学生课堂上没听瞳或当时听懂课后又遗忘的状况。
2.录播课程
微课的碎片化学习方式是其最大的优点同时也是其最大的缺点,单一依靠微课会使得知识与思想的传授失去连贯性、逻辑性和深刻性,因而需要在微课之外,制作完整课程的录播课程。录播课程由正保旗下中华会计网校的全国名师讲授,为保证知识的及时更新,全部课程每年都需重新录制新。
3.直播课程
微课和录播课程的结合能够帮助学生高效地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它们的共同缺点是没有办法为众多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无法根据课堂学生的现场反应来进行互动及对授课进行调整。为解决以上问题,在一些共建项目上,推出了直播课程。对于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的学习,可以采取整班进行直播的方式,对于“云会计”平台的真账实训、就业推荐等项目的一些环节,比如不同学生所做的不同行业、企业的真账,以及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的指导等,可以采用一对一直播的方式。
(三)大数据分析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想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往往只能依靠主观判断,依据课堂提问、与学生交流、批改作业等获取的信息并不全面且有较大误差。在大数据环境下,这些信息的获取及统计更加便捷和直观,其在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可以通过收集学生的听课完成情况、做题的数量及正确率(随堂测、课后作业)、测试成绩(阶段测试、考前测试、无纸化模考)以及答疑板的高频提问知识点进行汇总和大数据分析处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学生学习的难点(这些难点的真实所在往往与老师的主观判断不一致);第二,老师可以根据以上统计,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学生也可根据以上统计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学习。
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还可以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所形成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生成每个学生的个人能力肖像,让学生明确自己在课程学习、真账实训或是就业推荐等各个环节中的学习能力,明确自己的优势及就业方向。
(四)云会计平台
云会计平台是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移动APP等技术,使用移动设备和计算机,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企业财会业务外包服务,由线上会计服务和线下会计服务两部分组成。线上会计服务包括建立账套、票据处理、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和期末结账、编制财务报表、税费申报与扣缴、工商年报、增值业务等项目;线下会计服务包括办理证照、刻制公章、银行开户、税务报到、上传票据、上门申报与缴款、凭证复核与装订等项目。通过云会计平台的外包服务,一方面可以满足中小企业记账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郑州财经学院会计专业学生提供了真账实训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会计专业学生实习难的问题。
(五)无纸化在线评测系统
1.无纸化阶段测试
测试,就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期中学习存在的问题,并调整教学和督促学生,理应在每个学期组织多次阶段测试。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多数院校的课程教学中没有设置阶段测试,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组织起来太复杂,需要协调教务,印制纸质试卷,安排考场及监考老师、批改试卷等。利用无纸化在线评测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阶段测试。比如在学完一个重要的学习项目后,老师可以在共建平台中将这个学习项目的试题进行组卷,推送给学生,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甚至课下,利用移动APP或电脑登录共建平台进行测试,使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
2.无纸化期末测试
无纸化期末测试的组卷方式包括固定组卷和随机组卷。固定组卷是指所有学生考试的是同样的试题,随机组卷是指由系统随机在题库中抽取题目,学生考试的题目不同。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和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采取的随机组卷的方式,但从校内考试来说,为公平起见,一般采用固定组卷。无纸化期末测试一般是安排在机房,考生彼此距离较近,在考试的时候为防止学生互相抄袭,可以在组卷的时候将每个学生进入考试后看到考题的顺序进行随机排列,并调整选项的顺序。对于会计专业的主观题即会计分录,也可以使用无纸化考试进行考核。考试时间结束后,系统会自动进行提交并阅卷。考试系统会每隔半分钟(以后会缩短到10秒左右)对每名考生的答题进行临时保存,避免学生提交试卷环节出现意外而导致没有成绩的现象。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
结合引入的先进信息技术手段,郑州财经学院从教学方式、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实训体系、评价方式等方面人手,重构了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方面,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将移动APP引入我院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日常教学中。结合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和专用wifi,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
课前,老师通过网络向学生预习任务,学生通过共建平台上的微课及录播课程事先学习基础知识和背景知识。
课中,与别的院校让学生收起手机不同,我院老师在上课后第一句话往往是:同学们,请大家拿出手机,我们开始上课了。首先是利用移动APP进行签到;然后对于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通过随堂测来检验大家的掌握情况,如整体掌握的不错,就不再讲授这些内容。根据课程内容,有些识点可让学生事先预习,上课时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由学生来进行讲解,调动学习氛围。授课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也会随时采取随堂测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临近下课时,向学生推送课后作业。
课后,学生可以利用移动APP随时随地的学习、做题,在线课程资源可用来复习、巩固当天所学内容。学习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在答疑板进行提问,由其他学生或校内老师以及正保集团配备的助教进行解答,并保证在24小时内能够提供满意的答案和解析。
(二)课程体系
由于引入了正保集团的先进信息技术手段,郑州财经学院对学历教育的传统课程体系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地利用正保集团旗下中华会计网校的优质线上资源。在专科层次的课程体系中,融入会计从业资格与初级会计职称的内容,并计划在本科层次的课程体系中除会计从业资格以外,再融入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等内容。
具体来说,将对应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和对应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财务会计》、《经济法》五门课程进行课程共建,一方面调整《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经济法》两门课程的授课学期并增加课时,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也以证书考试为主同时兼顾与其他课程的连贯性,结合丰富的线上课程资源和试题库,为学生顺利通过考试提供保障。通过以上调整,使学生在大一阶段能够完成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三门课程的学习,并在第二季度统一组织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考试的学生能够在第三季度报考下年第二季度的初级会计职称考试。
(三)课程资源
1.线下课程资源
二维码等信息技术已经开始在传统的纸质教材中普及。共建课程教材的选用上,郑州财经学院采用了针对会计从业资格及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教材,该系列教材由中华会计网校名师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每科一套为3本,包括教材、应试指南和全真模拟试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即可看到相应的资源,比如对某个关键知识点的详细解释、案例、背景知识、有关政策法规、历年真题等,老师也可以利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平台对二维码资源进行更新和修改。
2.线上课程资源
线上课程资源包括专业导论课程、五门共建课程的微课程及完整的录播课程、部分共建项目的在线直播课程、网上实习和真账实训项目的实训指导课程等,课程视频数量总计1100多个,时长400小时,可供学生在线或下载后学习。
3.线上习题库资源
中华会计网校拥有国内在线会计培训70%的市场份额,早已建立起了庞大、高质量的题库资源。在五门共建课程中,嵌入的习题总数约11000道,并都配有详细答题解析。这些习题被用作随堂测、课后作业、阶段测试、考前模拟测试和无纸化模考等,免去了老师出题、改题的麻烦。
(四)实训体系
校企专业共建的实训体系由专业课程实训、专项技能实训和虚拟仿真综合实训构成。课程实训是在一些专业主干理论课程中穿插的小实训,如《基础会计及实训》、《财务会计及实训》、《审计》等。专项实训是针对一些财务专项技能所展开的实训,比如《出纳实务》、《会计电算化》、《纳税申报》等。综合实训是学生毕业前的大实训,以往是采取手工模拟业务的方式,现在是通过正保的云会计平台,采用真账实训的方式,对学生财会业务的综合处理能力进行训练。真账直接采用企业的真账,一般取2~3个月的业务作为实训内容,因为直接用的是真账,业务真实,能体现实务逻辑,是最佳的实训方式。但真账往往业务量小或重复,训练不够全面,因此一个实训过程会采用不同行业或针对不同侧重点的多套真账,并结合专题来完成。实训之前,会开设专门的实训录播课程,对典型行业真账会开通实训直播课程,学生所作的账务处理由校内外专家进行审验和指导,以保证质量。
(五)评价方式
共建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分为两个部分,期末的无纸化机试占60%,平时的过程考核占40%。《基础会计及实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程的期末无纸化机试采用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同的模考系统,试题从全真模拟题库中抽题,题量、考试时间和会计从业资格保持一致,使学生提前适应机考。《财务会计》、《经济法》两门课程的期末无纸化机试采用和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相同的模考系统,题量、考试时间及难度也和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保持一致,试题难度适当低于职称考试。
过程考核由三部分组成,通过移动APP签到功能记录的考勤占20%,学生线上听课学习的进度占40%,知识点得分占40%。其中知识点得分包括课后作业与阶段测试、考前模拟测试等的做题数量与做题正确率按一定比例构成。
对老师的评价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校内教学检查(学生评教、同行评教、校院两级督导评教)的考核情况、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及职称证书的通过率、学生真账岗位实训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