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王昌龄从军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____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2、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____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4、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____杨炯《从军行》
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____岳飞《满江红·写怀》
6、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____戚继光《马上作》
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9、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10、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____杜牧《题乌江亭》
11、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____屈原《国殇》
12、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____李颀《古从军行》
13、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____虞姬《和项王歌》
14、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____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5、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____许浑《塞下曲》
16、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____李约《过华清宫》
17、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8、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____李益《塞下曲》
19、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
20、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____李颀《古从军行》
2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____杜甫《春望》
2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____李商隐《马嵬·其二》
2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4、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____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25、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____杨炯《从军行》
26、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27、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____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28、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____王维《观猎》
29、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____李梦阳《秋望》
30、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____李白《从军行》
31、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____李白《战城南》
32、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____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33、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____马戴《出塞词》
3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5、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____李益《从军北征》
36、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____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37、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8、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____李颀《古意》
39、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0、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____张玉娘《从军行》
41、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____严武《军城早秋》
42、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____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43、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____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44、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5、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____刘因《观梅有感》
46、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____陆游《关山月》
47、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
48、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____李白《从军行》
49、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____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
50、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51、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____曹操《蒿里行》
52、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____陈羽《从军行》
53、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____马戴《出塞词》
54、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____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55、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____张籍《没蕃故人》
56、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____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57、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____屈原《国殇》
58、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____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59、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____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60、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____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61、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____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62、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63、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____屈原《国殇》
64、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____屈原《国殇》
65、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____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66、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67、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____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68、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____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69、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____杜甫《阁夜》
70、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
71、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____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72、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____李白《战城南》
73、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____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74、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____杜甫《悲陈陶》
75、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____李白《古风·其十九》
76、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____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77、马嘶经战地,雕认打围山。____王镃《塞上曲》
78、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____李攀龙《塞上曲送元美》
一、相信学生,引路“自学”
笔者在组织学习粤教版必修3《唐诗五首》中的《从军行》(其四)时,给学生补充《从军行》七首中的其他六首,提前一周时间做了如下“自主学习”指引:
(1)借助资料,了解王昌龄的经历和作品。
【展示交流方式】课堂分享王昌龄的经历和作品,在笔记本上进行补充、整理。
“作者简介”这一通常由老师通过板书(ppt)将重点内容展示给学生、学生进行记录的环节,变成了学生主动翻阅资料,搜索、积累、辨析、重组知识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知识在脑海中就更牢固了。再加上课堂的展示,学生的求胜意识被激活,自主学习自然变得主动。
(2)找出王昌龄的七首《从军行》中的典型意象,归纳到“积累本”上,并总结边塞诗意象特点。
【展示交流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将归纳的意象展示到班级作业展示栏内,老师打分、点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补充到自己的作业本上。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诗歌中什么是“意象”及其作用有了基本认识。所以,积累意象这一学习任务并不难,但是,让学生总结“意象”特点则是一个小小的“难”点。
(3)自主、合作鉴赏《从军行》七首,为每首诗写150-200字鉴赏(意象、意境、手法、情感)。
【展示交流方式】小组推荐优秀鉴赏作品在作业展示栏展出;每个小组挑选一首进行深入鉴赏,并在课堂进行分享、交流。
二、巧设“挑战”,训练思维
我们可以借助以下方式来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表达欲和探索欲、促使其在“思考”“质疑”和“解疑”中完成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问题驱动法”是语文教学中常使用的一个教学方法,设置的问题,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脚手架”,架子要搭稳,搭得科学,学生才能顺着“架子”不断往上爬。所以,问题的设置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对于粤教版必修3的议论性散文《窗》,网上可参考的众多教学设计主要是如下设问:
(1)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论述窗?
(2)那体现作者观点感悟的句子有?
(3)作者为什么说“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呢?为什么又用“画配了框子”来比喻?
(4)“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追求”和“享受”有什么不同意义?
(5)为什么说“门是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
(6)你怎么理解作者所说的“关窗和闭眼的连带关系”?
这六个问题切中了文本重点,但“架子”搭得太细,没有给学生留下自我探究的空间,问题的解决也往往是教师代办,学生甚少参与真正的思维活动。
我们将以上六个问题简化为三个问题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
(1)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论述窗?
(2)文中有哪些体现作者观点感悟的句子?请找出来,并说说你的理解。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译文: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
3、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出自唐代戴叔伦的《塞上曲二首·其二》译文: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唐代诗词 月亮 意象
一、月的边塞意象
“边塞”“明月”“关”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性质的制约,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因而边塞诗的创作往往离不开“明月”与“关”的塑造。明月蕴含边人的悲愁,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月作为一种寄托是诗人惯用的手法。早在唐代以前古诗人就有“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和“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的绵绵思愁。唐诗中有“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有“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的凄惨寂寥;有“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婉。特别是盛唐时期的诗人,赋予边塞诗更博大阔远、浑融、丰腴、完满的意境,给人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有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出塞》)的雄浑苍茫;有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塞上听吹笛》)的开朗壮阔;有王昌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军行七首》)的雄心忧患。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
二、月的思乡意象
月亮因其独特的形象,很容易让我们想到故乡、亲人,正因为这个意象的特点,月亮也成为十五之夜的象征,成为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现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是杜甫《月夜》中的句子,诗人身陷敌营中,而妻子儿女却在州,他看到长安之月,却想着妻子在州也在看月想念着他,这里借月亮充分展示了两地的思念之情。唐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三、月的时间意象
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沧桑。“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这是李煜面对宇宙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的愁绪。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不仅李煜,杜牧的《润州二首(其一)》也说:“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诗人由月想到古人,由古人折射现实,丰富的想象,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勾连起来,使历史与现实,今人与古人,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在时空上浑然一体。
明月蕴含时空的永恒。既然月光是有生命的,因而月光通过生命意识与时间意识相连结。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索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从而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月的愁绪意象
在唐诗中,月还是有情绪的,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诗人张继的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写到:月亮落了,乌鸦啼叫,白霜满天,江岸上枫树朦胧,渔船上灯火闪烁,面对此时此情此景,诗人愁思绵绵,不能入睡。“月落”是引起诗人愁苦之情的一个重要原因。唐诗中还有“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凄恻孤寂;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潸潸泪下;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的郁怀难耐。在唐代诗人中,月作为愁绪的意象,构思巧妙。想象丰富,笔法空灵,抒情婉转,意趣含蕴,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和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
2、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全诗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