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典诗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古典诗词 审美
古典诗词有哪些审美特性呢?我们又该怎样有针对性地挖掘古典诗词的审美教育功能呢?我们认为古典诗词的审美特性注要表现在以下三个个方面。
一、表现在语言上,古典诗词具有语言的音乐美。
我国的古典诗词和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诗经》中有不少作品就属于劳动人民在劳作休息之余的创作,《伐檀》、《硕鼠》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明显带有歌曲的结构特点;到后来格律诗和词的出现,讲究押韵、平仄等,更显示出古典诗词结构匀称,句式整齐,音节和谐的音乐美。
针对古典诗词语言上的这一审美特点,我们在教学古典诗词时,就要充分加强吟诵训练。吟诵是古典诗词审美鉴赏的重要方法。当代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就十分重视吟诵对于学习古典诗词的作用。据说当年唐老讲授柳永的《八声甘州》,就是通过反复咏诵"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句而引领学生进入那雨后江天清澈如洗而又大气磅礴的意境中去的。通过吟诵,词人的感情就会涌进学生的心田,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学生在吟诵中获得美的熏陶,获得审美愉悦。
诗歌大多是押韵的,吟诵时将韵脚读得明显些,让人听起来优美和谐,委婉动听,这也是显示诗歌音乐美的一个方面。如读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山""闲""问"为韵脚,可读得稍昂扬些,以便敲响听者心中的鼓点,充分感受作者那坚贞不屈的品格之美。当然,平仄的规律也是形成诗歌音乐美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古典诗词的审美特性,还表现在诗人所创造的意境上,是为"意境美"。
"意境"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艺术审美范畴。所谓"意",是指作者对生活的某种认识和见解。"境"就是对特定的环境和气氛的描写。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说得通俗点,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生活图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作品形象鲜明,情景交融,使欣赏者如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
针对古典诗词营造意境的这一审美特性。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引导学生分析诗词,让他们进入诗的意境,领会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欣赏到诗的内在美。诗是用形象思维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再现诗中形象为突破口进行审美教育。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借助联想想象再现诗词意境,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诗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形象是诗的本质。教师在指导学生鉴赏诗歌时,必须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去再现作品中的形象,这是欣赏诗歌意境美的关键。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开头三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一开始,就用雄浑的笔触展现了万里长江滚滚东流,波浪滔天的壮阔景象。接着再由空间的广阔转入时间的久远,引出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赤壁活动过的风流人物。我们通过联想和想象,不仅感受到了诗人描写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奇景色,还浮现出一条历史人物的丰美画廊,并且进一步体会到词句的意境美,提高了感知、再现诗词意境美的能力。第二,抓住"诗眼",挖掘深厚内涵,深入领会诗词的意蕴。诗歌的语言是精炼的,往往一个词,一句话就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即所谓"诗眼"。古人作诗,非常讲究锤炼字句,节骨眼处炼得好字,全句乃至全诗,便如被点晴之龙,飒然浮空,摇曳生姿。唐代大诗人杜甫堪称点睛圣手。他有《曲江对雨》一诗题于石壁,其中"林花着雨胭脂( )"一句,末字模糊不清,令后辈名家颇费思量。苏轼填"润"字,黄庭坚填"老"字,秦少游填"嫩"字。后来找来杜甫诗集一查,却是一个"湿"字。众人皆钦佩老杜用字之准确生动。
三、古典诗词的审美特性还表现诗人的人性美、人格美上。
古典诗词的思想内涵是丰富复杂的。不管哪一类作品,它们都是诗人真实情感的流露,充满了真实的人性美和人格美。例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结尾段,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矛盾。世间行乐总是乐极悲来,古来万事总是像流水那样转瞬即逝,这种对人生的伤感情绪和远离现实的态度,是李白率真心情的自然流露,唯其如此,才更显李白是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的人,而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不懂七情六欲的"神",更显出诗人李白的"人性美"。另一方面,也许是更为强烈的方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怎能低头哈腰去侍奉那帮达官贵人,使自己不能欢心惬意呢?这种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表现了李白刚直不阿的性格,闪烁着傲然独立的高尚的人格美。李白内心世界的这种矛盾,在古代诗人身上有着广泛的代表性。针对古典诗词思想内容上的这一审美特性,我们在鉴赏时就要运用辩证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批判吸收,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先来看看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李白。李白既被称为“诗仙”,也被称为“酒仙”,关于“酒”这一意象在他的诗歌中占了16%,很显然,把酒置于诗中使诗人的欢乐、愁苦、别离、豪迈之情得到了酣畅淋漓的体现。
在著名诗篇《将进酒》中,李白狂呼“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他真的喜欢喝酒吗?他真的“不愿醒”吗?李白少年时代所受的多方面教育,使他的思想兼具有儒释道之精华,具体体现就是他既热衷功名,又浮云富贵,粪土王侯,隐逸求仙,不屑于科举。在写《将进酒》之前,李白为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曾四处漫游,欲凭借其出众的才学,直取卿相。他曾在唐玄宗时供奉翰林三年,但事与愿违,最终恳请还山,离开长安。“钟鼓馔玉”的富贵生活留不住诗人的脚步,一位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说富贵“不足贵”,乃出于愤慨。“但愿长醉不用醒”表达出的则是寂寞之情了。诗人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许”,所以说“自古圣贤皆寂寞”,那诗人也寂寞了,也不愿醒了。李白的一生,有喜也有悲,酒也同他起起伏伏的人生经历一样,有甜也有苦,酒是李白生命中的伴侣,是他生命中的慰藉,他借酒消愁,借酒佯狂,挥墨题诗,上天入地,不亦乐乎。酒成就了李白的诗名,也随着他的诗文千古流芳。
再看唐代的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有人统计,在白居易留给我们的2800首诗歌里,其中饮酒诗就有900多首,抒写诗人与朋友间的赠答与酬和的又有440多首。曾有人说“以酒的淳美,比喻感情的诚挚、忠贞,以酒的相互馈赠来联系和加强彼此的感情,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常用的方法。”而这个观点,在白居易的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比如,期盼朋友时,诗人便“时抚台上石,一举风前杯,花枝荫我头,花蕊落我怀。”;朋友忽至时,诗人则“愿君且同宿,尽此手中杯。”;感谢朋友时,诗人是“愧君冒寒来别我,为君沽酒张灯火。”;与朋友同醉时,诗人就“百岁几回同酩酊?一年今日最芳菲。”;送别朋友无限伤感时,诗人说“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惆怅城西别,愁眉两不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白居易的饮酒,不是孤独的饮,而是与朋友同酌,与朋友同醉。酒是诗人对朋友的浓浓真情,是微熏里的温暖,是诗人那一颗对朋友的赤诚之心。
酒,不仅溶于诗,还浸于词。
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说,辛弃疾都可以称为旷世英雄。这是个千年一现的盖世奇才,无论文韬还是武略,无论政治还是经济,无论才情还是功底,不说有宋以来,在中国历史上也实属罕见。他豪放的气质与胸怀,他狂傲咨肆的个性,以及他对千百年来文学史的影响力,无一不令我们敬佩。面对生命中的挫折与困难,虽然我们不能说他已经具备了“宠辱偕忘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观天上云卷云舒”的放达修养,但可以肯定地说,他绝对是那种拿得起放得下的汉子DD但,那得有酒。
唐圭璋先生《全宋词》中收录的辛弃疾词一共六百二十七首,连同有题无词的,居然有三百一十二首与酒有关,整整占了辛弃疾词全部的一半!一个词人一生中一半的词在记录自己的畅饮与酣醉,在我了解的历代文人中绝无仅有,恐怕单以壮志难酬后的借酒浇愁来解释就不够了。
看看下面这些词句,便知道辛弃疾是如何看待酒的了。
“富贵浮云,我评轩冕,不如杯酒。待从公,痛饮八千余岁,伴庄椿寿”(沁园春)。
“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满江红)。
“若解尊前痛饮,精神便是神仙”(清平乐)。
“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鹧鸪天)。
“总把平生入醉乡,大都三万六千场”(浣溪沙)。
“老我伤怀登临际,问何方、可以平哀乐。唯酒是,万金药”(贺新郎)。
“千古光阴一霎时,且进杯中物”。“八十余年入涅盘,且进杯中物”。“万札千书只恁休,且进杯中物”(卜算子)。
“忆对中秋丹桂中,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采桑子)。
“醉乡深处,不知天地空阔”(念奴娇)。
………………
从这些词作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到,在辛弃疾的文化人格之中,酒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成了成就辛弃疾一代文武雄豪的催化剂。
酒,不仅仅频繁的出现在男性作家的笔下,在女性文人的词作中也有声有色。
李清照的生活和写作均与酒有着密切的关系,她的词作中写酒,写醉,写樽(酒杯)的词句多达22处,占她现存词作的40%还多。不管是琥珀,绿蚁,还是玉尊,酒盏,还是残酒,淡酒,都反映着李清照人生的起起伏伏。
《如梦令》中就记载了她一段难忘的出游经历:“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群聚出游,饮酒至醉,荡舟池塘,在理学气息渐浓的宋代,这绝非寻常女子能为之事,但李清照则从不拘于礼数,甘做刻板乏味的封建女性,而是任由己兴,时常为之,并且留下了藕花之中惊鸥鹭的不寻常回忆,其豪爽之情不亚于任何男子,最是让读者印象深刻。沉醉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使得日暮溪亭、藕花鸥鹭、荡舟争渡兴致高至化境,非但醉了作者,更使我们读者沉醉。
关于古典诗词,人们常说的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作”。没有人会否认,“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古典诗词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国文人的心灵,滋养着他们的精神。他们通过诗词的创作,或言志,或叙事,或写情,或描景……又不断给它注入新的内容,使之更加丰富。
自清末民初之后,古典诗词的创作随着白话文的崛起而逐渐消退。由于教育制度的变迁,古典诗词随着古文一起,被白话文所写的现代诗所取代。然而,古典诗词的地位仍不可取代。在陶冶性情等方面,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难以言喻的亲近感。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一股解读古典诗词热在书市悄悄兴起。名不见经传的80后女子安意如凭着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写出了《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陌上花开迟迟归》。这些书本本畅销,多次在卓越销售排行榜名列前茅。按照发行方北京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辛继平的说法,“安意如的书有这么大的销量,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后来我们分析,这是因为社会很浮躁,所以读者需要追求内心的平静。而安意如解读古典诗词的文字又很优美,恰好适应了这种审美需求。”
之后,媒体爆出了安意如涉嫌抄袭网友江湖夜雨的负面消息,安意如在博客上向江湖夜雨表示了歉意,同时否认抄袭。因为安意如的走红,江湖夜雨也签约最早出版安意如三部著作的公司,近日推出了解读《全唐诗》的《长安月下红袖香――盛世浮华下的女子背影》。
对比安意如和江湖夜雨的著作可以发现,两人文风确有不同。有读者评论称,“听江湖夜雨谈诗词,如坐山中松下听高士论道,剪烛论心,天苍苍野茫茫,自知‘人间正道是沧桑’;听安意如说诗词,如听恋爱中的小女儿说情话,执子之手,情切切意绵绵,只愿‘人生若只如初见’。”而一部分对古诗词毫无兴趣的读者则表示,通过江湖夜雨和安意如的解读、品味,感觉理解了诗词的意境,江湖夜雨所讲述的那些诗词背后的故事和引述,不仅能加深读者对于诗词的理解,还融汇了很多古代社会、文化的知识。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教学 古典诗词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中国古代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产生最早,发展也最为充分。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哺育了一代代士子学人,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朵奇葩。孔子就曾教导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把中国古典诗词拒之于语文课堂教学之外,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古诗词的渗透教学,力求使它与教材的学习相得益彰,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一、课题的提出
为什么提倡把古典诗词融入课堂呢?我认为原因有四:
首先,是为了促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众所周知,近年来,国内自上而下倡导素质教育,其实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学校的一切工作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在教学中就不应该只囿于薄薄的一本教材,应该把目光多投向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学特别是诗词上,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他们获得美的享受,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活跃的思维能力。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积淀、一种文化底蕴。不言而喻,对学生多进行一些这方面的熏陶,定会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所裨益。
其次,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高考考纲有明确的规定:要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人教版高中新教材语文第三册选编了大量的古典诗词,意味着编者也意识到古典诗词在语文教育及审美取向中的作用。因此,让学生多进行一些诗词鉴赏活动,既符合考纲的要求,又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何乐而不为呢?
再次,是为了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心智的启迪。古典诗歌中蕴含着丰富而鲜明的音乐美和绘画美。通过对学生进行古典诗词的教育,使他们在不断的学习中既获得了文辞,又得到了美感。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更是一种审美教育。它是体现寓教于乐、感染陶冶,从悦人到怡人到感人到育人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突破口,能使学生产生追求“真、善、美”这一崇高美好愿望的精神内驱力。无疑,诗词教育就是达到这一教学目的的捷径之一。
最后,即使是新教材,一学期也不过让学生见识了几十首诗词,这样的接触量是不足以普遍提高学生的“诗意”的。语文学习不同于科学分析,实践表明,阅读数量的积累,语文例子的极大丰富,才是形成语文能力的首要的前提条件。新版教材也特别指出“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通过量的积累,才能达到对诗境的“感悟”。
二、课题的实施
那么,怎样把古典诗词融入课堂呢?教育名家魏书生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好的启发,他一直坚持每天给学生补充诗词,让学生吟咏其中。我也是利用课下或课堂,有机地把名家名诗补充给学生,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弱水三千,即便只取一瓢,也会使我们的课堂充满诗意。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首先,联想导入,激发兴趣。如讲授《故都的秋》时,我是在让学生回忆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的诗文中进入课文的学习的。我们共同回忆了上至《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下至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再到苏轼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陶澹的“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等诗句。通过上述诗文的欣赏,学生自然会沉浸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产生深厚的求知欲。又如《鹊桥仙》,我是用杜牧的《七夕》导入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从而在浓郁的浪漫色彩中进入课文的学习。
其次,引经据典,全面理解。有的课文,为了需要只引用了诗词中的几句甚至只提到了题目,在教学中,可以把全诗列出,并加以分析,这样可使学生更加明确地理解所引诗句在课文中的意义及作用。例如朱光潜的《咬文嚼字》在谈到字的联想意义时,提到了宋代词人贺铸《青玉案》中的“一川烟草”,并未详细展开,在讲授这个地方时,我补充了这首词:“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惟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样不仅理解了课文,加深了思想认识,而且还扩充了知识面,使学习学习到了如何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周瘦鹃的《杜鹃枝上杜鹃啼》更是涉及了有关杜鹃的诗文词句,通过整理并熟记,同学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杜鹃的有关知识,感知了悠久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
再次,追根溯源,对比分析。课文中也有一些地方并不是直接引用古诗词,而是变了形,巧妙地化入字里行间。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先分析课文中这些语言的意义作用,然后引出它的本体,让学生充分体会其不同的艺术效果。如《长亭送别》开头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作者用几个带有季节性特征的景物,衬托出离人的情绪,把读者引向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里。而这正是巧妙地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通过引导学生对两者的分析,使他们既体味到课文的特点,又领略了原诗词的意境。而在《扬州慢》中,诗人更是多处化用了杜牧以扬州生活为主题的七言绝句。通过补充与对比分析,同学们更能深刻领悟了这首被称为有“黍离之悲”的慢词。
最后,由此及彼,求同求异。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其中有许多或题材相同,或意境相同,或题目相同。即使同一作者,也有许多意境或相同或相反的诗词。遇到此类情况,我们可以立足课本,广泛联系,由此及彼,融会贯通。在充分赏析课文的同时,可选择内涵或意象与课文相似的诗词来充实阅读量。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可以引入他的《饮酒》;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联想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样,既在内容上相辅相成,又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使学生对作者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再如,学习《越中览古》,可以补充李商隐的《咏史》;学习荀子的《劝学》,可以把朱熹的《劝学》“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带入课堂,两相比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习《促织》一文,为了帮助同学们深刻理解主旨,我补充了清代诗人郑板桥的《题墨竹》:“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人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使他们认识到了本文的讽谏之旨。尤其是在学习《红楼梦》专章时,我给学生汇总了原蓍中的“十二支曲子”及判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课题的总结
关键词:古典诗词;“用典”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2-0178-01
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常常遇到语言方面的障碍,障碍之一,就是诗词中的“用典”。“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六朝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也就是说,借助既往的事情熔铸自己的思想,既有“类义”的比喻作用,又能够“以古证今”。
古典诗词中的“用典”,是古典诗词固有的一种特色,这是由诗词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诗词贵在含蓄,立意要精深而不浅露,用语要简洁而又意味深长,经得起反复吟咏。显然,不用典,就很难抵达这样的境地,因此,诗人常常借助于用典来塑造形象、烘托气氛、创设意境,在最为经济的有限天地里,最大限度地融汇深邃曲折的内涵。
从典故的性质上看,有“举人事以征义”和“引成辞以明理”(刘勰语),前者为“用事”,就是引用既往的故事,借此类比现实,或引发联想,使语意更丰盈、更深厚;后者为“用辞”,即引用现成的辞语,借此明证事理,或概括形象,使用语更清幽、更委婉。
“用事”可分为“直用”、“活用”、和“反用”。
“直用”,就是直接引用典故的本来意义,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整阙可以说用的全是周瑜破曹的故事,词人多层面地展示了周瑜的飒爽英姿,特别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雄才大略的非凡风采跃然纸上,词人讴歌周瑜的丰功伟绩,折射出的是词人内心深处的真切渴望。
曹操《短歌行》一诗的最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引用了“周公”的典故,说周公“一沫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也。”意思是周公为了招揽天下有识之士,一次沐浴要三次握着头发,他念叨的是如何让贤士归依自己;一餐饭要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他担忧的是因自己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了人才。诗人巧用这一典故,以周公殷勤待贤,礼贤下士之不凡气度来勉励自己,以求一统天下伟业的实现。可谓用心良苦。
李商隐《锦瑟》诗中的“望帝春心托杜鹃”,是用望帝化为杜鹃,“至春则啼,闻者凄恻”的民间传说,来寄托诗人的难言的冤情;同样,白居易《琵琶行》中也借“杜鹃啼血猿哀鸣”来暗示自己“迁谪”的愤懑。
“活用”,是灵活地变用典故,它既可以突出典故某一个侧面的意义,从新的角度加以引用,又可以对整个典故的原有意义加以引申发挥。
秦观《鹊桥仙》,全词引用的是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可词人不落前人之窠臼,从一个新的角度诠释故事,赋予古老的故事以全新的内涵,“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洗嗟叹悲戚之态,突出牛郎织女难得一见的珍贵,从而引发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一个颇具哲理意味的命题。显然,词的立意较之于《迢迢牵牛星》,胜出了一筹。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用的是《南史・谢灵运传》的记载: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之处,为了登山省力,他特地准备了一种屐底前后装有活动齿的木屐。李白以此,显示“梦游”中的身心放松,轻快如燕。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的最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的是有关廉颇的旧事: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便派使者去察看他身体状况。廉颇为了显示自己尚可以用,“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而赵使为廉颇的仇人所贿赂,回去禀告赵王:“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于是,赵王以为他确实老了,便不再起用廉颇。词人活用此典,以廉颇自况,抒发内心的感慨,自己虽年事已老,可为国效力的雄心不泯,只可惜无人问津。正所谓借他人杯酒,浇自己胸中块垒。
“反用”,是按典故的固有含义反其意而用之。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他击败宋文帝,率军追到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词人渴望早日实现恢复中原的宿愿,可现实却是“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让人倍觉失望。词人用“可堪回首”,标明其鲜明的批判态度。词人反用这一典故,融自己的思考于旧事之中,发人深思。
关于“用辞”,也可以分为“借用”、“活用”和“反用”。
“借用”,即直接借用前人的一些诗句,虽用的是别人的诗句,但已赋予了新的意境。
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原诗是写热恋中的女子对情人的思念期待,诗句的意思是说,你那青青的衣领呦,牵动我对你绵绵不断的愁绪。曹诗借用这诗句,其义早已超越了男女私情的意味,而赋予她更为丰盈的内涵。“青衿”原是周代读书人的服饰,诗中以此借代才识渊博的人,而那些人也正是诗人心中绵延不绝的期待之所在。
为了进一步强化这一心志,接下来诗人再次借用《诗经・小雅・鹿鸣》开篇的四句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萍”,原诗以鹿鸣起兴,以瑟笙渲染气氛,展现出的是一派和乐融融的欢宴嘉宾的景象。而这样的景象也正是诗人心中所描画的图景。两处引用,形成比照,先表求贤不得的日夜思慕,后抒求贤既得的由衷欢欣,其思贤若渴的心迹,便也昭然于笔墨。
“活用”,是用前人具有典型意义的辞语,融化到自己的意境或形象中,成为具有新的含义和色彩的艺术语言。
陶渊明《归园田居》“虚室有余闲”,“虚室”,语出《老子》:“虚室生白”。诗人用此辞含有双关的意味,既指有形的屋室,又暗喻无形的心房,由此,充分传达出诗人对环境清幽,心境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姜夔《扬州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前者出自杜牧《赠别》中的“豆蔻梢头二月初”,后者出自杜牧《遣怀》中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词人话用杜牧诗句中原有的辞语,以彰显杜牧出众的才华,紧接着的“难赋深情”,则暗示了现实的扬州,就连杜牧也难摹其状,扬州之凄冷可见一斑。
“反用”,就是在与原义相悖的基础上引用既有的辞语,它在表情达意上有一种反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