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一个圆锥形沙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以下是“圆锥的体积”的三个教学片断。
[片断一]
一、认识圆锥。
二、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1.出示实验记录表,明确实验要求。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三、启发引导,推导公式。
[片断]
一、直观演示,引导猜测。思考:猜猜看,圆锥的体积与什么有关?结合学生回答通过演示使学生认识到圆锥的体积与底面积和高有关。
二、合作交流,引导转化。出示一堆堆成圆锥形的黄沙。小组讨论:怎样可以求出这个圆锥形沙堆的体积?汇报交流。
三、操作验证,推导公式。各小组通过操作算出圆锥的体积,并观察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四、巩固应用。
[片段三]
课前让学生用橡皮泥捏成一个圆锥。
一、认识圆锥。
二、猜测:圆锥的体积与圆锥的什么有关?圆锥的体积会不会等于它的底面积乘以高?为什么?
三、讨论:怎样验证你的猜想?
四、小组合作。动手操作验证。
五、汇报交流。总结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反思]
片断一的教学设计其实是一个看似完美的圆,但这种完美是以牺牲学生的创造力为代价的。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学生所做的只是动手操作。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力这方面来看,这节课的教学中有这样几点解决问题的关键没有解决好:一、怎么想到根据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二、一定要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吗?三、怎么知道倒几次后就恰好能将圆柱倒满的?这三点往往也是传统课堂教学中容易忽视的。教师只关注学生对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掌握及应用,而对于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所应该关注的学生数学思想的发展并不重视。
片断二中则能够围绕这三个问题去设计教学思路,而也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三个问题,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解决这三个问题时,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研究、讨论、交流,减少了对学生思维的限定,给了他们足够的思维空间,所以学生在研究交流过程中,能够突破教材的既定思路,这样才有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产生创新的可能。在教学实践中,有学生提出了将圆锥形沙堆倒进一个圆柱体或长方体容器里再测量体积;有学生提出将这个圆锥形沙堆重新堆成一个圆柱形或长方体形状,再去测量它的体积,等等。从这些想法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已初步具有了转化的思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片断三从学生最常见的玩具橡皮泥人手,让学生在做中进一步感受数学。首先在用橡皮泥捏成一个圆锥体的过程中,学生初步领会了圆锥的特征,这样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观察圆锥的特征时,许多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其次,由于橡皮泥的特殊性质,在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时,大部分学生都能想到将这个圆锥体转化成一个圆柱或长方体,再通过计算体积找出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即底面积乘高)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并没有太多的“命令”,而是通过创设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并通过合作、交流、操作、验证等数学方法去进行探究。学生不仅在课堂中学到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数学思维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在复习中的整理、练习、讨论、合作,让学生在复习中比较系统地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能熟练运用圆柱表面积、体积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提高学生概括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整理、交流、合作,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圆柱表面积与体积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谁来说一说在“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的学习中,你学会了什么?
生1:我了解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生2:我掌握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生3:我发现了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
师:今天,我们就对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电脑出示课题:圆柱与圆锥的整理和复习)
二、知识梳理
师:谁来说一说,圆柱和圆锥各有哪些特征?(师生交流互动并形成如下表格)
师:圆柱表面积该怎样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圆柱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表=S侧+2S底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侧=Ch=2πrh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三、实际应用
师:刚才我们对圆柱与圆锥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接下来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道闯关练习,有信心闯过吗?请看第一关。
1.选择练习,并说说你这样选的理由。
(1)求圆柱形水池的占地面积,就是求圆柱的( )。
A. 侧面积 B. 表面积 C. 底面积 D. 体积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分米,表面积为( )平方分米。
A.36 B.216 C.72 D.108
(3)冬天护林工人给圆柱形的树干的下端涂防蛀涂料,那么粉刷树干的面积是指( )。
A.底面积 B.侧面积 C.表面积 D.体积
(4)一个圆锥的体积是a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米。
A. a÷3 B. 2a C. 3a D. a的立方
(5)一个无盖的圆柱体水桶可以装水多少升?就是求它的( )。
A.表面积 B.体积
C.容积 D.既可以说体积也可以说容积
2.判断练习,讲讲你判断的依据。
(1)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 )
(2)如果一个正方体和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相等,高也相等,则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 )
(3)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缩小2倍,它的体积不变。( )
(4)圆柱体的体积和它的容积一样大。 ( )
(5)圆柱的高是3厘米,与它底面积相等,体积相等的圆锥体的高是9厘米。 ( )
师:恭喜大家闯过第一关,请大家一起来闯第二关。
3.抢答练习,请说出你的思考过程。
(1)一个圆柱形物体的底面积是9.42平方厘米,高是2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2)一个圆柱的体积是84立方厘米,高是7厘米,它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
(3)一个圆柱的体积是84立方厘米,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它的高是( )厘米。
(4)一个圆锥形物体的底面积是9.42平方厘米,高是2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5)一个圆锥体体积是6.28立方厘米,高是2厘米,它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
(6)一个圆锥体体积是6.28立方厘米,底面积9.42平方厘米,它的高是( )厘米。
(7)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8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8)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4.列式计算(可以用计算器)。
(1)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1厘米,那么,这个圆柱的高是多少厘米?
12.56÷(2×3.14×1)=2(厘米)
(2)一个圆柱形水池,池底直径是4米,水池的深度是1.5米,这个水池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
3.14×(4÷2)2×1.5=18.84(立方米)
(3)一个近似圆锥形的沙堆,高是0.6米,底面周长是12.56米。每立方米沙重2吨。这堆沙重多少吨?
12.56÷3.14÷2=2(米)
3.14×22×0.6×1/3 =2.512(立方米)
2.512×2=5.024(吨)
(4)一个圆柱削成最大的圆锥,已知削掉部分的体积是60立方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60÷2×3=90(立方厘米)
(5)两个底面半径相等的圆柱,高的比是3∶5,第一个圆柱体积是48立方厘米,第二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48÷3×5=80(立方厘米)
师:同学们轻轻松松地闯过了前两关,非常了不起,请看第三关。
4.拓展提高。
(1)将一个圆锥形铁块完全浸没在底面积为3.14平方分米的圆柱形水桶中,水面上升了2分米,求这块圆锥形铁块的体积?
师生讨论交流得到:圆锥形铁块的体积就是水上升的体积。
3.14×2=6.28(立方分米)
(2)一根圆柱形木材长20分米,把它截成4个相等的圆柱体。表面积增加了18.84平方分米。这根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电脑出示:
师生共同分析题意后,学生列式计算,再全班交流汇报。
18.84÷6=3.14(平方分米)
3.14×20=62.8(立方分米)
(3)把一块长6.28分米、宽4分米的薄铁板做成一个圆筒,再给它配上适当的底,成为一个水桶,它最多能装水多少升?
师生分别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卷一卷,再列式计算,然后全班交流汇报。
6.28÷3.14÷2=1(分米)
3.14×12×4=12.56(升)
数学知识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背景。学生不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就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一知识,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就无法真正理解这一知识,当然更谈不上灵活运用这一知识。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应认真挖掘知识产生的背景。
例如,“面积单位”这一概念的引入,其背景是什么呢?教材中未讲清楚。其实,在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要经常比较物体的表面和图形的大小,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1.面积大小差异很大时,通过观察就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2.面积相近时,采用重叠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3.不能采用以上方法时,还可以把它们划分成由大小相同的方格组成的图形,看哪个包含的方格多,那个面积就大,等等。把一个物体的表面或图形划分成几个方格时,有的把方格画得大一些,有的把方格画得小一些,不仅麻烦,而且很不容易比较。因此,要知道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而且要准确地知道大多少,小多少,就要有统一的标准去测量面积,这个统一的标准“方格”,就是“面积单位”。这样,既很自然地引出了“面积单位”这一概念产生的背景,又揭示了面积单位的作用,而且孕伏了直接度量面积的方法,为以后用面积单位去度量长方形面积,推导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作了铺垫。
二、知识形成过程的挖掘
数学教学的本质应是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获得的过程来发展学生的能力。因而,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无论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还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钻研教材时,应认真挖掘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体积”概念的教学,就应紧扣概念的产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有序思维过程来精心设计:
1.让学生观察一块橡皮擦和一块黑板擦,问学生哪个大;又出示两个棱长分别是5厘米和3厘米的方木块,问学生哪个大?通过比较,学生初步获得物体有大小之分的感性认识。
2.拿出两个相同的烧杯,盛有同样多的水,分别向烧杯放入石子和石块,结果水位明显上升。然后引导学生讨论烧杯的水位为什么会上升?学生又从这具体事例中获得了物体占有空间的感性认识。
3.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为什么烧杯里的水位,随着石块的增大,水位上升得越高,直至水从烧杯里溢出?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学生就能比较自然地导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这一概念。
4.接着我们又让学生举出其他体积的例子,或用体积概念解释有关现象,使体积概念在应用中得到巩固。如先在烧杯中盛满水,然后放入石块,问学生从杯中溢出的水的多少与石块有什么关系呢?经过观察、分析,学生便能准确地回答;从杯中溢出的水的体积与石块的体积相等。再把石块从水中取出,杯中的水位下降,学生立即说出,水位下降的部分,就是石块所占空间的体积。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新概念的理解。因而,“体积”概念的建立过程,是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环环相扣、步步递进、主动参与了这个“从感知经表象达到认识”的思维过程,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认识并掌握了数学概念,学到知识的同时又学到了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数学思想蕴含的挖掘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反映,也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纽带,它蕴含于数学概念、规律等基础知识之中,是隐形的东西。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质,就得重视培养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思想方法。因此,教学中,应认真挖掘所教知识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小学数学中,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有:对应思想、量不变思想、可逆思想、转化思想等。其中转化思想是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核心。其内容丰富;数形转化、未知向已知转化、动静转化、几何形体中的等积转化……双向联想是转化思想方法的集中代表,也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策略。如,在学生已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教学“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法与分数除法是一对互逆的运算,它们是互相对立的,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但引进了“倒数”的概念后,分数除法就可以转
23
化用分数乘法来计算:12÷─12×─。也就是说,在引进了倒数的条件下,
32
分数乘、除法这对矛盾就统一了起来。又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挖掘并渗透平移、等积转化的思想,即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把它平移到原平行四边形的右边拼成一个等底(长)、等高(宽)、等积的长方形。就可以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挖掘和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几何图形的位置变换和转化是有规律的,为将来学习图形的变换积累一些感性经验,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知识中智力因素的挖掘
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核心是发展思维能力。但是,这种确定的、前后一贯的、有条有理的、有根有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并不随数学知识的增长而自然增长,而是需要教师作长期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因此,每上一节数学课,都要认真地挖掘知识中培养学生智力的潜在因素,以发挥知识的智力价值,努力使传播知识和发展能力有机地同步进行。
过去我们对小学数学打基础的认识较片面,只着重抓“双基”的灌输,一心想把教材讲深讲透,而忽视挖掘知识中的智力因素,如过去教圆柱体体积时,从教材的例题、习题内容看,有以下几种类型:已知底面积和高求体积;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体积;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体积;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体积等。过去教学中总担心学生不懂,用许多教时各举一例讲解,再让学生依样画葫芦。显然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在我们在教学圆柱体体积时,只着重推导V=Sh的公式,训练分析问题的思路,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当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公式之后,再启发学生独立分析、判断其他各种情况,探讨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关键处提一两个问题,如,求圆柱体的体积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根据题中的已知数怎样求得这些条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学习兴趣。因此,学生获取、运用知识的过程也是能力发展的过程,而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也是加深理解、灵活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五、数学应用意识的挖掘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习惯;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2-0048-02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加强品质修养的起点。小学阶段是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好的习惯一经养成,则终身受益。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训练学生倾听的习惯,对老师的讲解、提问,倾听时做到仔细而认真,对同伴的发言、对话、议论,倾听时不随意打断,不敷衍,而是对语意要细辩明析,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听取同学的发言,同意的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赞同(如点点头),若需要补充或有不同看法时,待别人讲完后要积极大胆地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的一个片断:
师:同学们,通过对自己手中不同年份的年历仔细观察,你有哪些发现?
生1:一年有12个月。
生2:有的月份是31天,还有的是30天。
生3:二月份是28天。
生4:我手中年历表上的二月份有29天。
生5:你们的发现都是对的,我手中有两份年历,2003年的二月份是28天,2004年的二月份是29天。
师:同学们的发现真是了不起。二月份的天数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呢?下面将进一步的研究。
从以上片断可以看出,同学们的焦点是二月份的天数不一,我在课堂上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在满足别人愉悦心理的同时,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引导学生经常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的习惯以及评价的能力。
二、培养细致观察的习惯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是智慧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小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原始的材料,让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自觉地运用多种感官系统地、有序地观察。
例如,教学“10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观察,看图说出组成,,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以下不同的组成方法:从颜色上看,3和7组成10;从大小上分,2和8组成10;从左右上分,4和6组成10;从上下看,5和5组成10。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经过有序地观察,把感知、思维和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观察的方法,而且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三、培养动手操作的习惯
“动手实践”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皮亚杰指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由此可见,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
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数出三角形面积,接着要求学生拿出学具,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拼图,学生通过独立操作,小组合作后拼出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再次展示拼摆平行四边形的过程,猜一猜三角形面积如何计算?学生经过动手操作、拼摆图形、展示思考的过程,顺利地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在操作中去探索、发现,才能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四、培养敢于提问的习惯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是要学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爱因斯坦也指出:“在科学研究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难得多,意义也大”。如教学“圆锥的认识”,我先出示工地上圆锥形沙堆的实物,问学生,你们看到这个沙堆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学生思考后,提出了下列问题:(1)沙堆的形状叫什么?(2)沙堆的体积有多大?(3)沙堆的高度如何测量?(4)这堆沙有多重?(5)沙堆占地面积怎样求?等等,这些问题虽然不是本节课都能解决的任务,但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经过思考提出来的,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五、培养积极交流的习惯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古人云:“言为心声,言乃说,心乃思。”积极交流不仅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方式,而且是强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最有效地手段和必要的途径。
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后,在全课总结这个环节中,我习惯性地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话音一落,学生就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通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分数单位;有的说,分数单位不同,分数就不能直接相加减;有的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有的说,计算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有的说,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这样的交流学习收获,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形成,深化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愉悦,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培养主动反思的习惯
反思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课标》指出:“在小学阶段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一堂课后不仅是让学生得出结果,还要让他们回过头来想一想,自己是怎样经历了这个过程的,把反思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拓展学生的认识,使学生从个别的、片面的认识上升到一般的全面的认识。
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提问是课堂中教师的专利,学生只有答,很少有问的机会。往往一节课教师会把问题设计得好好的,一步一步地让学生围绕着自己的教学思路转,甚至非要学生答出教师自己预设的答案为止,学生完全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中。时代呼唤着新课程改革,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教学理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认识到应该把提问的权力和机会还给学生,特别是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改变学生被动应答为主动提问。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提问呢?以下是本人结合多年教学实际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促学生“想”问
激活学生思维,主动思考,积极发问,关键在于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为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才不会成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问”的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圆锥的认识”时,可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个工地上圆锥形沙堆的图像,让学生观察,然后问学生:“你们看到这堆沙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学生观察思考后可能提出如下问题:沙堆的形状叫什么?沙堆的占地面积是多少?沙堆的体积是多少?这堆沙有多重?等等。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学生谈得投入、想得认真、问得贴切。而这些问题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提出来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渴望将这些知识弄明白,因而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探究。此外,教师还可以创设猜谜语、讲故事、游戏、比赛等生动有趣的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实际场景联系起来,激发学生“想”问。
二、创建轻松课堂,让学生“敢”问
教育学告诉我们,良好的教学依赖一种真诚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一种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地位。倘若教师在课堂上,高高在上,使学生产生不可靠近的距离感,学生紧张的心、紧张的神经怎么还敢提出问题呢?所以作为教师,当你第一步踏进教室就要把微笑带给你的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感觉到你的关爱。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把学生看成是合作伙伴,要以共同学习探讨的语气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到老师就在他们中间,也是他们学习的同伴。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教师和学生的零距离接触,才能解除学生紧张的负重心理,不让学生产生冷漠呆滞、愁眉苦脸的神情;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和谐轻松的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勇敢地提出课堂上各种各样的问题。
三、促发质疑,使学生“善”问
创新思维的滋生往往从怀疑开始。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加强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极重要的意义。例如笔者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设计这样一个题目:“今天,老师准备再给全班每位同学发6根小棒,请你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根小棒?”根据学生的回答,按照以前所学的知识先在黑板上用加法计算小棒的数量:6+6+6+6+6+6+6+6+6+6+6+6+6+……+6。学生看到这里会产生质疑提出:这样算太麻烦了,有没有其他简便的方法计算呢?这样重要深刻的问题,之后的整节课就从学生的这句质疑的问题展开了。又如在教学乘法简便运算时,设计这样一组题:32×25、125×24、25×36、56×125。与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学生都在迅速地计算着,力求能超过教师。而当学生还没算出得数,教师迅速准确地说出结果时,学生们心服口服,这时学生的好奇心就转化成了求知欲,纷纷询问老师:“老师,为什么您能算得又对又快呢?”学生很想了解其中的奥妙,带着这个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乘法的简便运算中,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不难看出,没有质疑就很难激起求知欲;没有质疑,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深入地思考,那么学习也就留于表层和形式。由此可见,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从小的具体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是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使学生“善”问。
四、适时激励,引学生“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