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上网利弊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全球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电脑俨然成了这个时代的宠儿,普及到了千家万户,由于缺少沟通,内心空虚,不善交际,学习压力太大,控制力差等方面的原因,一些中学生牢牢盯住了电脑,久而久之,便成了名副其实的“网虫”。
对于我们来讲,网络既是天使又是魔鬼。说它是天使,是因为它给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海洋的窗户。说它是魔鬼,因为它也有暴力和不良信息的存在,会使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扭曲。
我认为,正确利用网络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是有利的。
一、网络是快速掌握多方面知识的重要途径,电脑已经成为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全世界各大图书馆的资源大多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它不仅查阅快捷,也省去了额外的花销。
还有新闻、娱乐、资料、文学等各种信息,通过网络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有关的信息。
二、网络是方便人们交往的工具。
由于现在的楼房结构,邻里之间的往来越来越少,人们交友的欲望日益迫切,网络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通过网络我们甚至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朋友,让朋友遍布世界。
三、网络是一种新型教育的方式。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它有效地结合了动画与教学内容,使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到快乐,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但是,对于一些自制力不强的中学生来说,网络也许是一把“利剑”:
一、过度沉溺于网络会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孤独,不想与人交往,甚至害怕与人交往。
二、如果长时间面对电脑,会对自身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如视力退化、辐射导致癌变、经期紊乱、脑溢血、甚至猝死等。
三、严重影响学习。由于沉溺于网络游戏,脑中还会时不时出现电脑游戏的残影,导致分心,影响听课质量,从而成绩下滑较为明显。
其实,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利用得当,而且,要正确处理这类问题还要懂得如何控制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理性处理好我们与网络的关系,利用网络解决我们身边的难题,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点评】
论文关键词:德育管理 网上德育 网下德育 比较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德育”正在兴起。“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管理,有着不同的特点,表现在:管理的对象不同;管理主客体结合不同;管理信息的可控性不同;管理制度建设程度不同;管理环境创设的不同。
“网上德育”即“网络德育”,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手段,围绕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道德和心理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网下德育”是指没有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情况下的德育。
德育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党和国家有关要求,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组织、协调德育的组织与组织、组织与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使德育组织保持良好的机能状态,使德育工作者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网络德育”管理与“传统德育”管理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
1.管理的对象不同——“网络德育”管理对象的松散性和“传统德育”管理对象的紧凑性。
“网络德育”管理主要是针对学校,因而管理的对象就包括了知识的传授者、知识的接受者和为其服务的三部分人组成,即教师、学生和干部、职工。“网上德育”管理不仅仅局限于教育部门,已经扩展到整个社会各个部门,显得十分的松散,管理的对象十分广泛。
“网下德育”管理的对象应该服从国家的方针政策,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者、知识的接受者,还是为其服务者,都必须严格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进行活动。德育的内容是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服务;德育过程是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层层把关;德育的效果由教育者随时监控并进行反馈。
“网上德育”管理的对象就要复杂得多,由于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原先相对狭小的德育空间,变成了一个社会性、开放性的德育空间。教育者不能预先设定和控制网上流动的信息,因为谁都是信息的者。接受者在不同的地点通过网络共享信息,学生既可以接受有利于自身道德发展的信息,也可能接受到不利于自身道德发展的信息。
2、管理主客体结合不同——“网上德育”管理能达到主客体统一,“网下德育”管理倾向主体对客体管理。
“网上德育”管理是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统一,是管理与自我管理的统一;“网下德育”管理更大程度上是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的管理。学校德育管理系统是由主体系统和客体系统构成的,“网上德育”管理不仅对客体系统——被管理者进行管理,而且要对主体系统——管理者进行管理,主体系统管理和客体系统管理相统一,是“网上德育”管理的特点;而“网下德育”管理并不是没有这二者的统一,更倾向于对被管理者进行管理。
“网上德育”管理的主客体不象“网下德育”那么明显,“网下德育”管理的主体是学校领导以及德育工作者,他们具有管理的权力,行使管理的职能,是德育管理活动中自觉的控制者。“网下德育”管理的客体是学校的师生员工,他们具有服从性、可管理性的特点。
但是,“网上德育”管理的主体不仅仅是学校领导以及德育工作者,应该包括一切涉及网络的部门和个人。凡是与信息有关的组织和个人,都应该是管理的主体,都有自己的义务,在为网民提供服务的同时,进行网络道德的教育和管理。“网上德育”管理客体是指所有的“网民”,这里的“网民”指所有涉及网络的人,它与管理客体是共同的。所以,我们说“网上德育”管理是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统一。正由于“网上德育”管理主体和客体是统一的,因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身份,就没有严格的界限,这时,管理就是自我管理。
3.管理信息的可控性不同——“网上德育”信息管理难控性和“网下德育”信息管理的可控性。
网上的信息具有隐蔽性,不知道信息的者,特别是BBS(电子公告牌)、E—mail(电子邮件)、聊天室、论坛讨论等场所,谁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发表了意见以后也不知道你是谁,也不承担任何责任,他们的内心是处于一种非常松弛状态,这也使得少数人更加有恃无恐地他们的任何信息。
在网上,你可以观看、下载、有益信息,也有可能发现一些不良信息、不道德行为甚至犯罪行为。对于这些网上不道德行为和犯罪行为,目前国内对网络用户还缺乏有效的控制。很多高校网启用之初,网络防卫系统都比较薄弱,漏洞较多,很容易被攻破。一些不宜宣传或不健康的内容易于通过网络带人校园网。虽然对于境外有害网站可以通过系统内部的规则设置封堵,禁止访问,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封堵得了的。
而在网下,就与网上不同了。由于德育管理的对象各自有其单位、地址、档案,且他们都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之下,观看、传播任何有害信息,都在监控之下。德育的内容信息是事先准备好的,适合在现实环境中应用,德育效果由教育者随时监控。这些特点有助于教育者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控制受教育者的信息渠道,将社会主体道德价值观念系统地灌输给学生,在学生周围尽力形成一个与社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德育环境。
4.管理制度建设程度不同——“网上德育”管理制度初级性与“网下德育”管理制度的规范性。
德育管理制度,指德育工作者和德育对象分别或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或行为准则。网上和网下的德育管理制度都包括宪法、教育法及其他方面法规所涉及到的德育的内容,有关部门教育行政法规、教育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中的德育内容,有关教育部门的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中所涉及到的德育内容,以及学校依照以上法律、法规制度综合本校实际制定的各种制度。
“网下德育”管理制度已具有基础性、政策性、强制性和实际操作性。首先,制定、健全、完善了德育制度;其次,坚持有计划宣传国家、教育部门、学校制定的德育规章制度;再次,坚持定期对德育规章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最后,实施奖励与惩罚的方法。
而“网上德育”管理制度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须努力建设。网络是个新事物,进入我国时间还不长,但它的发展势头迅猛。管理起来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寻,需在实践中摸索。由于现在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都还滞后,所以管理起来有困难。首先,全国性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其次,在管理上如仍然应用传统的德育方法——“堵”的方法,已不适应。
5.管理环境创设的不同——“网上德育”环境是要有“网”的存在,而“网下德育”环境则是整个大的社会。
德育环境是指实施德育时周围世界的状况及其对德育的影响,从空间讲包括学校的德育环境、家庭的德育环境、社会的德育环境。对德育环境进行整合和管理,就是德育环境管理。
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德育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条例。网上德育环境中的硬环境包括网吧上网环境、家庭上网环境、学生寝室上网环境等。但网上德育环境主要还是指软环境,这种软环境有其虚拟性,那就是专指网络文化,也就是网上提供的信息。我们要大力优化网上德育环境。
首先,是网络硬环境的管理,包括网吧环境、家庭上网环境、学生寝室上网环境等。
对网吧经营者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查处,养成他们的守法意识和职业道德。呼吁全社会,还青少年一片成长的净土,建设一个关注未来的社会网络氛围。
对于家庭上网,家长应关注上网的孩子,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建设一个有时代特色的、新型的家庭网络氛围。家庭现代化以及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期盼,电脑进入家庭正日益普及,上网也方兴未艾,但网络对于人影响的两面性又让家长惶恐不安。对此,我们向家长提出建议: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安装必要软件,限制、监督孩子上网的内容及时间。家长应该密切注视孩子经常光顾什么网页,做到心中有数。
一、 综合性活动课
综合性活动课能够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学习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积累很多相关材料,写起作文来能得心应手。
《新课标》指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所以我在综合性活动课《青春随想》的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在尊重学生对青春时期的独特体验的基础之上,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并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在实践活动中感悟青春,感受、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前,我做了很多准备工作:1、起步准备:(1)全班分为四队:希望队、梦想队、未来队、先锋队,各队之间形成竞争。(2)教师和学生一起设计、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时间。(3)确定活动的内容、形式、环节,确定主持人。2、指导学生做准备工作:(1)各队做好任务分工,明确到人。确定每一环节的发言人、表演者。(2)根据实际条件,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或相关网址。(3)指导督促学生搜集、整理青春名言、名人青春故事、赞颂青春的文章、歌曲等资料;检查名言背诵、故事讲述情况。(4)让学生写好自己的青春宣言;各队再选出一条代表性宣言,准备全队齐声宣读;确定一条班级宣言,准备全班宣读。(5)各队确定“青春颂歌”这一环节的表演项目,准备好表演文稿并督促表演者熟练文稿,准备充分;确定全班齐唱的青春歌曲并练习。由于准备充分,而且课堂上几乎全部是学生在活动,所以学生激情洋溢,积极踊跃,表现优异。因材料充足,有内容可写,本次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也写得文采飞扬,妙笔生花,水平有很大提高。
二、辩论课
辩论课型同样能够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互动,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心理品质。通过辩论、交流,能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耐心倾心听他人发言的良好习惯。还可以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如上辩论课《中学生上网利弊谈》,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课前准备:1、公布辩题。本次辩论赛主题是“中学生上网利弊谈”,正方辩题是“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反方辩题是“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2、抽签决定正反方。把学生按座位一分为二,坐在教室南半边和坐在北半边的各派一名代表,上台抽签,决定正反方。3、选出辩手。正反方各选出一辩一名、二辩一名、三辩一名和三名自由发言者共六名辩手,全班共选出十二名辩手。4、选出主持人。全班选出一男一女两名主持人,主持整个辩论过程。5、确定辩论过程。辩论过程共由五个环节组成:第一环节,双方一辩做陈述性发言。第二环节,双方二辩、三辩互相提问辩驳。第三环节,双方自由发言者互相攻辩。第四环节,观众提问,全员参与自由辩论。第五环节,双方各派一名代表做总结性发言。5、搜集资料,整合信息。全体同学参与,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并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做好发言准备。在课堂上,老师只做开场发言、总结,并及时引导调整辩论方向,其余时间全部交给学生。
通过辩论,培养了学生敢于表达、大胆表达的能力;培养了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展示了学生的文采和口才;学生明确了网络的利弊,对网络有了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培养了抵御不健康网站侵蚀的能力,提高了安全文明上网的意识,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学生受到了教育,明白以后要文明上网,上文明网,增强自控力,远离网络游戏,把网络作为增长知识、拓宽视野的有利工具。当然,本次作文《上网利弊谈》,学生也写得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三、指导训练课
人物描写训练、环境描写训练等系列训练课,把指导与训练结合起来,选取几个典型的事例让学生从中得到感悟,紧扣知识点进行反复训练,能让学生掌握一些描写方法,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热情。
关键词:中小学生;网络行为;协同;协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01/03-0017-04
一、访谈设计
中小学生身心均处于未成熟阶段,意志力较差,缺乏对美丑善恶事物的判断能力及对各类诱惑的抵抗能力,青少年极易沉溺于网络之中,迷恋于网络游戏,从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不少家长、教师谈网色变,严禁学生上网。网络时代的中小学生除受学校、家庭的影响外,还受到社会的影响。因而,为了深层次地了解家长和学校教师关于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的看法,采用个体访谈法,以3位中小学学生家长和2位中小学教师为访谈对象,采用自编访谈问卷,分析访谈结果,探究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能否共同合作,从不同地点、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不同措施,正确地引导学生的网络行为,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学习环境,让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好助手。
每位家长或教师访谈时间约20-30分钟,及时纪录访谈内容并整理,最后形成访谈结果。访谈问卷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家长访谈问卷
[\&访谈维度\&问题设计\&家长访谈提纲\&中小学生网络
行为调查\&您的孩子喜欢上网吗?\&您的孩子上网通常喜欢做什么?上网时间长吗?\&网络对中小学生影响调查\&您是否支持您的孩子上网?\&在您看来上网对孩子产生的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您认为网络对孩子产生了哪些正面影响?\&您认为网络对孩子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协同如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您认为现在的上网环境安全健康吗?您会对孩子进行网络信息辨别等方面的教育吗?\&您会限制您的孩子上网吗?允许孩子上网做哪些活动?不允许孩子上网做哪些活动?\&孩子上网时您会在一旁给予帮助和指导吗?\&您认为学校在正确引导孩子的网络行为中起到什么作用?\&您认为社会在正确引导孩子的网络行为中起到什么作用?\&您是否赞同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正确引导孩子的网络行为有利于其认识网络,有效利用网络?\&]
表2 教师访谈问卷
[\&访谈维度\&问题设计\&教
师访谈提纲\&中小学生网络
行为调查\&您的学生喜欢上网吗?喜欢上网的学生多吗?\&您的学生上网通常喜欢做什么?上网时间长吗?\&网络对中小学生影响调查\&您是否支持您的学生上网?\&在您看来上网对学生产生的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您认为网络对学生产生了哪些正面影响?\&您认为网络对学生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协同如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网络行为调查\&目前您所在的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吗?信息技术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网络行为上有哪些不足之处?\&您认为信息技术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开展哪些引导学生网络行为的活动?\&除了信息技术课,您认为学校或老师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来正确引导学生的网络行为?\&您认为家庭在正确引导学生网络行为中起到什么作用?\&您认为社会在正确引导学生网络行为中起到什么作用?\&您是否赞同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正确引导学生网络行为有利于学生认识网络,有效利用网络?\&]
二、访谈结果分析
(一)受访者基本资料
1.家长组
(1)家长金某,女,1972年2月生,汉族,是一名会计。受职业影响,平时也使用网络,多用网络进行购物、娱乐和交友。金某的女儿是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八年级重点班的学生,成绩优秀,是语文课代表。喜爱文学和追星,非常喜欢中韩组合EXO。
(2)家长朱某,女,1975年10月生,汉族,是一名家庭主妇。平时基本不上网,反对孩子上网,谈网色变。朱某的儿子是合肥市一六八中学高一年级普通班的住宿制学生,成绩良好,是化学课代表。喜欢看玄幻小说和玩游戏,受父亲的影响,他只玩腾讯出品的游戏。
(3)家长付某,男,1975年5月生,汉族,是一名技师。平时会使用网络处理相关工作,其他时间会用网络为自己“充电”,在网上学习使用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软件,也会用网络帮孩子查找学习资料,很少玩游戏,在孩子面前基本不使用网络。付某的儿子是合肥市第五十中学九年级普通班的学生,成绩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由于从小就接触电脑,电脑的操作能力很强,喜欢玩游戏,但因为成绩差,他上网的机会不多。
2.教师组
(1)孙老师,女,1989年12月生,汉族,就职于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第一中学,是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带高一年级15个班的信息技术课。利辛一中开设计算机奥赛班,孙老师同时也教计算机奥赛班的课。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孙老师鼓励学生适度上网,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网络的利弊有清晰的认识。
(2)吴老师,女,1989年1月生,汉族,就职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张庄镇洪河集小学,是一位特岗教师,在学校里带六年级学生语文、美术、思想品德等科目。平常利用网络进行备课,收集教学资源,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课堂。吴老师的工作地点在农村,班里的学生能接触到网络的不多,学生非常希望通过网络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
(二)访谈结果
1.中小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方面
在家长组的调查中,家长金某表示她的女儿喜欢上网,上网的时间也很长,大多数她的女儿上网是交友,逛贴吧,刷微博,看视频,关注中韩组合EXO和喜欢明星的动态。家长朱某的儿子也喜欢上网,会上网查资料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更多的时间用在玩QQ游戏和看小说上。家长付某说他的儿子对上网有很大的兴趣,有网瘾,喜欢玩各种游戏,因为成绩差,家长限制他上网,每次上网都会事先规定上网时间。
在教师组的调查中,孙老师说她的学生都喜欢上网,大部分的学生喜欢聊天、看视频、玩游戏、下载东西,也有学生对网络学习感兴趣,希望学习更多关于计算机的知识。吴老师说她的学生也喜欢上网,只是上网的机会不多,学生年龄又小,更多时候学生是在她的指导下上网,玩一些益智的小游戏,看一些视频,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
从访谈结果来看,大部分中小学生都是喜欢上网的,丰富的网络信息让他们在网上可以了解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而更加喜欢网络。同时,也可以看出网络在更多时候被中小学生当作娱乐的工具,只有部分学生把网络当作学习的好帮手。所以,家长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更多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网络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网络作为学习助手的魅力,从而有效地利用网络。
2.网络对中小学生影响调查方面
在家长组的调查中,家长金某表示支持孩子在放假的时候上网,网络对孩子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由于平常上学的学习压力很大,她的女儿每天写作业都要到夜里凌晨,因而在放假的时候上网做她自己喜欢的事情是释放压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上网聊天,也减弱了她作为独生子女的孤独感,获得和同龄人交友的乐趣。但她会花费大量放假的时间上网,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会受到影响。家长朱某则不支持孩子上网,她认为网络给孩子带来的都是负面影响。她的儿子已经高一了,面临着严峻的升学压力,虽然成绩还可以,但是在班里排名并不是很靠前,她希望孩子可以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但是她的儿子每次回家都会花很长的时间上网玩游戏,有时会玩到很晚,她认为网络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家长付某也不支持他的孩子上网,因为他的儿子有网瘾,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他认为网络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影响,因为他的孩子自制力不强,容易接受不良思想,误入歧途。网络带给孩子的正面影响就是可以查到很多学习资料,下载学习资源,对孩子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在教师组的调查中,孙老师鼓励学生适度上网,她认为网络带给学生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面的影响就是网络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为学生提供学习其他学科好的学习方法,利于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负面的影响是学生大多利用网络进行娱乐,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影响学习成绩,网上的一些不良信息也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吴老师对学生上网也持支持的态度。她也认为网络带给学生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网上大量的信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但同时由于孩子们不具备辨别信息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养成一些坏习惯。
从以上访谈结果中不难看出,目前网络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要远大于正面影响,有些家长为了杜绝负面影响甚至不允许孩子接触网络。但也不能忽视网络带来的好处,上网具有有助于拓展知识领域,学生可以在网上获取大量的信息,通过有效地分析、整合、吸纳,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网络还能够改变学生的交往方式,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使学生不再受任何时空的限制与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人自由、平等地沟通和交往。适当的上网娱乐也具有减轻学生压力、缓解学习负担的作用。网络充分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使学生在接受正面教育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负面影响。首先,容易上瘾。大多数学生有爱玩的天性,在时间上很难控制,而自制力又很差,因而很容易上网成瘾。其次,不健康网站会让学生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容易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影响身体健康。最后,网络安全存在问题,学生的自制力不强,容易接受不良思想,误入歧途。
3.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协同如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方面
在家庭组的访谈中,三位家长都认为现在的网络环境既不安全也不健康,但是不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网络信息识别的教育,有的会限制孩子上网的时间,有的会限制孩子玩游戏,都希望孩子利用网络学习知识。同时三位家长的孩子都喜欢独自上网,上网时很反感家长在一旁。三位家长也都认为在正确引导孩子的网络行为上,学校和教师起到首要的引导作用,学校和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网络信息识别教育,加强孩子的判别能力,并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孩子对网络的利弊有清晰的认识,倡导孩子使用网络进行学习,让网络成为孩子学习的好助手,孩子在学校上网时进行适当的监督。社会是一个大环境,对孩子不会产生直接作用,但是却间接地引导了孩子的网络行为,社会要积极宣传好的网络行为,这样可以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更正自己的网络行为。三位家长也都认为在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同下,孩子的网络行为会有很大变化,有利于孩子认识网络,有效利用网络。
在教师组的访谈中,孙老师所在的高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吴老师所在的小学并未开设信息技术课。但是,两位老师也都发现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网络行为上存在不足。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学生辨别网络信息和引导学生上网时都是照本宣科,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如果发现学生上网进行娱乐,不会加以引导和沟通,反而会采取拔网线,禁止上网等不当的措施。孙老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安排鲜明生动的教学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在做任务中清晰的认识网络,用切身的体验加强教育效果。学校还可以开设计算机兴趣班,其他各科教师可以对好的学习资源网站进行介绍推荐,让学生发现利用网络还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两位老师一致认为家长在正确引导学生网络行为中起到重要的监督作用,家长要限制学生的上网时间,可以上网进行适当的娱乐。发现学生不当的网络行为也要及时制止,如发现学生说不好的网络用语,要及时进行更正。社会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两位老师也都很赞同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正确引导学生网络行为有利于学生认识网络,有效利用网络。
由以上访谈结果可以看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应共同合作,从不同地点,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不同措施,正确地引导学生的网络行为,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学习环境,让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好助手。
三、对策思考
如何帮助中小学生尽早建立和适应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减少由于网络负面影响所带来的损害,是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培养教育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应当联合起来,给予足够的重视,建设一个美好的和谐的社会而努力。社会方面要做好宣传导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网络行为。家庭方面要协同发挥监督作用。学校方面应通过了解学生的上网目的、上网态度,尊重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加强网络监管,引导学生正确识别网络内容,加强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培育,规范学生网络行为并与时俱进,设立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保证学生合法安全上网,使学生正确有效地使用网络,发挥学校在正确引导学生网络行为中的主导作用,三者关系如图1所示。
<E:\2015电\2015.01\012.jpg>
图1 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协同正确引导学生
网络行为关系图
总之,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对于学生来说的确是一项很大的挑战。社会、家庭、学校应该共同努力,为孩子们上网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其正确利用网络参与学习与娱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习惯铸就性格,性格成就人生。让网络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 丁家会.关于学生上网现象的思考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3,(60):
162.
[2] 叶明珠.浅谈如何引导学生科学上网[J].河北教育,2005,(15).
[3] 朱振英.如何让网络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J].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2,(05):59-60.
[4] 张峰.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网络[J].新课程・中学,2010,(11):69-
70.
【关键词】主题 串联性 情景设计 思品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68-01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者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怎样用情境教学法打造高效的思品品德课堂呢?笔者认为主题串联性情境设计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一个主题情境――举一纲而万目张
主题式情境教学就是深挖一口井,在研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情境,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主题化有效的解决以往有些教师设置大量的情境导致学生忙而少获、低效劳动的课堂;也可以化解因课堂情境频换造成过度生硬碎片化的课堂。
案例:在第二南开中学执教《身边的诱惑》
课前,播放自制视频《走进二南开》
师:二南开这些图片对大家来说是很熟悉的,然而对于我来说是很新奇的;
一走近第二南开中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深深吸引了我;
青莲紫色的校色深深的吸引了我;
七年5班同学的文质彬彬更加吸引了我;
师: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吸引着老师急切的想了解大家,于是,我打开了第二南开中学的门户网站,其中有一项活动激起了我的兴趣,“同伴”咨询师训练营开营了,同学们你们参加了吗?
生:没有参加,是八年级同学参加的。
师:看样子同学们有点小遗憾啊,不用遗憾,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在这里进行七年5班同伴咨询师活动。
师:我宣布第二南开中学七年5班“同伴”咨询师活动正式开始!首先我想咨询大家一个问题:
生:电脑、旅游……
师:大家咨询的答案真丰富,这些事物对我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招引力, 大家用一个词、两个字来概括一下:
生:诱惑。
本节课,笔者对教材、学情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学生学校生活内容,创设“同伴心理咨询师”活动,设置问题情境:从古至今,在生活中,能深深的吸引着人们、令他们为之沉迷和痴狂的事物有哪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互相咨询,概括出诱惑这一主题,导入教学。
二、多角度串联性情境――设一线而众境清
(一)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问题情境是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实现教学目标。
案例:在第二南开中学执教《身边的诱惑》
环节一:同伴“咨询师”活动之诊断与辩析
活动一:游戏之度
情境:小兆本来是一个性格开朗、成绩优秀的学生,自从学会上网,就玩起游戏;上课用手机玩游戏,下课时回家用电脑玩游戏,成绩一落千丈……我劝他不要上网,他却说电子游戏有助于开发智力,妈妈OUT了!
诊断:小兆受到什么诱惑?
辨析:网络游戏利弊谈。
笔者通过《求助信》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诊断出电子游戏的诱惑;游戏利弊谈,使学生明确对于电子游戏机诱惑应辩证地看待,要把握“度”,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二)想象情境
想象情境依据教材,捕捉学生想象的“触发点”,驱动学生想象,使教学内容和目标的意向更加深远、更加有情感。
环节二:同伴“咨询师”活动之认识与思考
活动一:故事续写、感性认识
在学校的管理和班主任的帮助下,他的网瘾有了一定的好转;可是自从初中毕业后,他更加沉迷网络、整天浸泡在网吧……一步一步走向了深渊。
展开想象续写故事,小兆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人生深渊?
创设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探究的意识,通过故事续写,预设出黄赌毒等不良诱惑,初步感知不良诱惑导致的结果,感受不良诱惑的危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为突出重点奠定基础。
(三)推理情境
推理情境借助于形象,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归纳而产生的教学情境。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应用这种推理方法,就是要学生去获取一定的事实材料,然后从事实材料中概括出一定的认识。
活动二:理性思考、归纳总结
观看《远离》视频,归纳总结黄赌毒的危害?
通过学生想象的情景与真实情景的对比,产生共鸣,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使学生从心里认识到沉迷网络以及黄赌毒的危害,引导小组合作归纳总结黄赌毒的危害,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突出重点。
(四)心理情境
环节三:同伴“咨询师”活动之警示与寄语
活动:师生共写“拒绝不良诱惑”警示标语并寄语小兆、寄语自己。
通过师生共写“拒绝不良诱惑”警示标语寄语小兆、寄语自己,达到“以思导行,以行感悟”,引导学生理智对待不同诱惑,激发学生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未来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笔者紧扣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围绕“同伴心理咨询师”活动创设三个环节同伴“咨询师”活动之诊断与辩析到同伴“咨询师”活动之认识与思考到同伴“咨询师”活动之警示与寄语,层层深入,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的思维紧紧围绕“同伴心理咨询师”这一主题情境展开。
情境设置的主题化能够使思想品德课堂呈现简约、生活、高效的意境,产生“少而精”“单而丰”的教学效果。情境设计的串联性让思想品德课堂呈现自然、流畅、完整的意境,产生形如流水的教学效果。主题串联式情境设计能够使思品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简约化课堂、生活化课堂、充满诗意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