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力学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一直自认为比较幸运,并自诩为上帝的宠儿.好运总是伴随着我,好人总是在我的成长之中出现,助我一臂之力。凭着我微不足道的工作经历,借着我对工作的热情,接替下了心理咨询室的工作,一路走来,有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与指导,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宽容着我的过失。他们就像一盏明灯照耀前方的路,让我在工作摸索的路上少了几分彷徨,多了一份坚定,少了许多迷茫,增添了不少决心。另外,学长学姐也给了我不尽的支持,让我的自信心一点点积累,我也一步步成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逐步增强。
还隐约记得我们心理咨询室的第一次读书活动。活动之前由于我低估了活动开展的难度,在处理应急事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但令我失望的是,同学都很配合,积极参加游戏。在读书报告会上也踊跃发言,并且从他们的发言中我可以读出他们的认真与仔细。正是因为参与者的精心准备,才是活动有声有色,圆满成功。但是事后,我却无语了,看似简单的活动组织做起来却不是那么轻而易举。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活动中不可避免会有突发事件。如果做为组织者的我们如果事先考虑不够周到,那么很有可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随机应变应是我们工作中所提倡和称赞的,能做到审时度势,处理事情起来才能够游刃有余。因为有了读书会的经验教训,在不久的心理讲座中,我处理问题的时候开是变得更加灵活了。在老师的事先帮助下,我安排好了一切事宜,并很好的维持了整个会场的秩序,协助调动同学的积极性,最后使这次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我的工作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
工作中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因为心理咨询室的工作,让我有幸走出了学院,走向学院,甚至走向社会。每月一次的专干老师的会议,让我见识到了心理工作的活动多样性,心理教育的刻不容缓提高了我的工作热情,坚定了我的工作决心。同时,对于有意向从事教育工作的我,更是提高了与人交流的能力,培养了倾听的习惯,更加注重了生活交往中的细节,也让我在工作之余,处理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增强。
期末阶段工作总结材料的整理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效率的重要性,期末本来就是作为学生的我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更何况要分出精力与时间处理工作,也就在那个时候,我学会了挤时间。时间越挤越有,生活可以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充实。
经过这一年的磨练,我的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为我的大学生活增添了光彩的一笔。
关键词:案例教学;综合布线;工程实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智能楼宇、智能小区、安防监控等各式各样的综合信息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综合信息系统的物质基础,综合布线工程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广大从业者及用户的认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大多数高校均开设了综合布线课程。本文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一、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特殊性及教学现状
(一)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特殊性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特殊性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经验性知识多,标准、规范多,理论知识点少且分散,重实践。二,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主要是培养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相关的设计、施工、测试、维护、管理、监理等一系列专业人才,是一门技能培养类课程,培养目标必须与用人单位需要紧密相关,要受到人力市场的检验
(二)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现状
1、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距离。受师资力量的限制或实践条件的限制,目前部分讲授本课程的教师主要精力集中在理论讲授,实践部分较少。2、教学内容与市场需要存在距离。市场需要具有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的综合性人员,既要懂得如何设计、布线,也要懂得测试、施工管理等方面知识;目前,大多数开设本课程的教师是计算机专业或者网络专业毕业,缺乏工程现场经验,在工程实施、测试、验收、管理等方面着墨不多,即“偏网络技术、轻工程实施”。3、考核方式比较单一。目前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为笔试或者模拟局部施工技能考核的方式,上述两种方式都无法全面准确地测试学生对综合布线的设计、施工、验收测试、管理等各方面能力的掌握,不能正确全面地对学习内容进行引导。
二、整体设计
对整个工程实训装置设计的占地面积大约在142m2,长度在13.4m、宽度在10.6m、高度在4.8m的实验室里。根据实习的教学要求、实验室空间状况、资金的投入情况以及课程实验,决定使用开放式的模块化设计,结构为分层星形拓扑结构,综合教学、实验、实训为一体,为学生设计一个集写字楼、商场、营业厅等场所为一体的综合布线实际操作的模拟真实环境,能够同时满足多人进行各自的实验项目,让学生能够对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进行充分学习和掌握。整个实训装置组成部分有1个示范展示单元和10个实验单元,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案例式实验教学,在装置侧面配套了1个材料架和10个交换设备机柜,如图1所示。
每个实验单元由2面呈90°直角的仿真墙体相互连接组成,这2面仿真墙体的长度》1800mm,仿真墙体的高度》2800mm,仿真墙的厚度》180mm,其中一面仿真墙安装有小机柜、另一面仿真墙安装有2块层板,并提前铺设了网络线缆来连接侧面配套的交换设备机柜;仿真墙面具有光滑平整、防火、防霉、防潮的特点,能够开展钻、钉、刨、粘等布线施工实训;每个实验单元之间的顶端连接、互通来用金属桥架来进行。每个实验单元都能够各自进行基础实验和与交换设备相配合,安全模拟楼宇监控系统、企业网络系统、建筑消防报警系统、住宅门禁系统、家居弱电系统等实际的工程项目案例。
三、实验案例设计
综合布线工程实训装置从3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布线工程,这三个方面是教学演示、基础实验、工程项目案例。实训中涉及的各个子系统的设计、安装、管理、测试、验收等综合的实验环境。在场景中老师能够实现在示范展示单元中讲解综合布线的产品、材料和工具,还有安装步骤、制作方法和操作流程;指导学生学习使用网络测试仪表对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链路等开展性能测试、连通性测试、衰减测试等实验,让学生能够对抽象的综合布线理论知识有一个直观、具体的认识。学生可在实验单元按照实验项目要求进行综合性的实际操作,并通过师生围绕工程实践中如楼宇监控系统、住宅门禁系统、企业网络系统、家居弱电系统、建筑消防报警系统等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模拟,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完成整个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施工、工程管理和监理、网络测试、工程认证和验收、管理与维护的全过程。
综合布线工程实训装置既可以开展如网线接头制作等的单组基础实验、又可以多单元联合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或工程项目案例实训,能够符合实验大纲所规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通过采取情景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开展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小明,彭夷,严明良.综合布线工程实训室项目教学情境设计与教学[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9,(04).
关键词:水力学;实训教学;教学改革
1引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跟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一路走过来的,全国水利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百分之百的都是当年各地的水利中专学校和水利技工学校升级而来,因此,在教学管理上,一方面在模仿高等教育中本科的做法,另一方面继续沿用了原来中专时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在此,笔者就以水力学实训教学为例作简单的探讨,以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为高职教育实训课教学,特别是水利类高职教育实训课教学,寻找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2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
纵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起步、发展、壮大等过程,不难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具有其独特的职业属性。(1)就业性。高等职业教育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它的职业针对性,即一个专业针对一个职业行业,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在相对应的行业从事相关的专业,成为相关行业的蓝领———高级技工,成为相关行业生产中的工人骨干。(2)大众性。高等教育基本点是精英教育,培养有高深学问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是大众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不一样,跨度相对更大,主要培养适合于行业发展要求的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或高技术领域的技能人才,是一种对于大的技能的普及和提高。(3)产业性。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具有一定的产业特点,每一个专业需要有一个职业行业支撑。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对学生和社会的职业培训任务,因此,相应的产业性更强。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教学、科研和服务三重职能,必须三头并进。(4)社会性。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性、大众性、产业性决定了它不能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必须向社会开放,依托地方、行业和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利用它们的基础设施和职业工作环境开展产学研结合,实现以服务求支持。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结合,开展全日制的职前教育和非全日制的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真正把高等职业教育推向社会,实现健康发展。
3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
通过进一步和高等教育对比,认真总结和分析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自己的特征。(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3)以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度,加强专业课的针对性、实用性,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以学生“双证书”为培养目标,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实现职业优先,技能第一。(5)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的途径,全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4改革水力学实训教学的对策
清楚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和主要特征,结合水利类专业自身的特性,要搞好水力学实训教学必须全面改革,具体来讲就是要采取以下对策。
4.1立足生产搞实训,改革传统教学理念
水力学实训课项目设置全部沿用了大学和中专的教学模式,以验证水力学原理为主要内容,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对水力学理论的理解,忽视了实训内容的更新,忽视了教学和生产的对接。因此,高职教育中,水力学实训课教学必须从理念上进行改革,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点,向生产要项目、向职业要项目。具体地讲就是要做好三件事。一是精减现有的水力学原理性实训,减少原理性实训过程用动漫视频去演示这些原理性实训过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理论课中完成教学。二是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确定水利建设、管理、设计和施工等各个环节对水力学实训的要求,精选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掌握生产技能,实现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零对接。三是采取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将企业行家能手请进校园指导学生实验,在教学中带人生产经验,同时将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送到生产第一线学习,实地了解和掌握生产要求,从而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觉学习实现技术。
4.2立足竞争搞实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社会的竞争说到底是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因此,水力学实训教学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模式上要进行彻底的改革。目前的水力学实训教学百分之百的都是验证水力学原理的实训,通常是实训老师编好实训任务书,示范性地做一次演示,接下来同学们分组完成实验过程,并计算时效性结果。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于生产的实际需要,必须大胆地进行改革。水力学实训课教学必须立足于市场竞争的需要,按照市场的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实训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水力学知识,自己编制实训任务书,自己完成实训过程,相互评定实训成果,最后得到结论。在学生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指导教师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给出最后的结论,这样让实训融入生产、生产指导实训,真正教学、生产两结合。
4.3立足专业搞实验,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水力学实训教学应该说专业不同,其要求不同,如何满足各专业自己的特点和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中水力学实训教学面临的新问题,因此,水力学实训课教学人员,要认真研究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生产中对专业的要求,根据专业的实际需要开展实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具体地讲就是要办好三件事:一是把水力学原理实训改为工程实际需要的项目实训,直接让教学为生产服务,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二是把实训老师演示、学生模仿做改为实训老师出时效性任务和要求,学生自主制定实训方案,完成实验任务,得出实验成果,指导老师评定实训结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三是根据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到工程现场做实训,为生产解决实际问题出谋划策,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自觉地、认真地学习实训技术。
关键词:课程训练;实训基地;实践教学
Abstract: training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search, knowledge chart, building materials, mechanics, measurement) corpus is a key project of teaching reform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pla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search\" the total under the topic of corpus. Since January 2011 the total task start later, in June 2011 to May 2012 to form the course training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knowledge chart, building materials, mechanics, measurement) corpus study, forms through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raining course; Practice base; The 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E25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04-0000-00
一、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1.专业基本情况
据2010年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开办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校已达540所(包括本科和高职院校),在校生22万余人。这些数据表明该专业是在市场需求下发展势头良好的专业。根据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国22个省53所高职院校的调研结果表明,近年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个学校的建设情况差异很大,校内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落实的比较好的主要是国家“示范校”、“骨干校”和以建筑类为主的高职院校,而对于其他高职院校开办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30%的左右的院校校内实训基地不能满足专业的需要,不能完成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导则规定的实训项目和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个别院校根本不具备实训基地,也不开设实训项目。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与实践教学研究就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2.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根据对国家高职示范校及骨干校的重点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其结果基本符合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建施工类专业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基本要求。课程设置如下。
普通教育内容:
思想与道德教育;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等。
专业教育内容:
(1)专业基础理论:数学、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材料;测量、建筑施工、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2)专业实践训练:工种实训、建筑材料检测、测量实训;施工图会审、招投标与合同、施工技术管理、技术资料管理。
拓展教育内容:
主要是为了适应学生就业专门化需求而设置,主要涉及部分土建工种操作实训、建筑结构设计实训、建筑节能施工和特殊构造实训等内容。
在非建筑类高职院校开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专业实践训练内容开设的较少,而拓展教育内容基本不开设。
3.课程训练(识图、建材、力学、测量)实训基地现状
课程训练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研究(识图、建材、力学、测量)子课题,主要研究对象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理论教育中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材料及测量四门课程。通过调查发现在建筑类高职院校中建材、力学这两门课程的实训基地建设的比较好,基本能够满足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导则规定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而测量课程的实训基地建设稍显薄弱,识图课程实训基地的建设由于课程的特点各个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差异较大。
二、调研分析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正处于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渡阶段,建筑业的增长速度很快,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大。建筑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数最多,分布地域广,主要从事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活动。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建设任务量仍然逐年递增,建筑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仍将持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建筑业仍有400万技术人员的缺口,尤其是基层技术应用与管理岗位的缺口占很大比重。鉴于以上形势,各高职院校争办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方面解决了部分高职院校招生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2.各学校课程实训及实训基地基地建设差异的原因
通过对全国高职建筑类院校和非建筑类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尤其是近5年内新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的调查,结果表明各院校间在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上差异很大。分析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经费和场地短缺
高职建筑类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本上都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开设时间长,有历史积累也比较受重视,尤其是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在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上投入较大。而非建筑类的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般不是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从资金上和场地上都得不到满足,因此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相对薄弱。
(2)对专业的培养目标认识不清
近几年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校,由于是根据市场需求仓促上马的专业,在师资配备上不尽合理,一方面是原有其他专业转过来的老师和引进的应届毕业生,另一方面有很多学校采用临时外聘的方法解决教师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客观上造成了专业内涵建设上的缺陷,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中课程设置以及专业培养目标上都存在偏差。
(3)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缺乏经验
由于一部分非建筑类高职院校和近几年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院校在专业建设上欠账较多,实训基地建设经验较少,这也是制约这些院校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因之一。
三、思考建议
面对当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现状,我们认为,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某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如师资结构、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投入等),将会严重影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学生的整体水平,也会制约我国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和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一体化教学法工程力学教学应用工程力学是理论性非常强的专业基础课,在工程实际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该课程被列为高等院校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但该课程同时具备抽象性和繁琐性,对学习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该课程又成为理工科学生的困难课程。而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紧随时展,是否满足教学规律又成为其关键所在。本文结合实际,对“一体化”教学法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了探索与实践。
一、“一体化”教学法的概述
“一体化”又叫教、学、做一体化,是当前学校普遍提倡并优先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将实训室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条件,将理论与实训等教学内容重置,师生互动,边教、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全面、准确的掌握课程知识,实现二者的无缝相融。
工程力學课程是理论性较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学习过程中困难较大,单纯的讲解和死记硬背已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因此通过教学内容调整,将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与工程中典型工作任务紧密融合,教学过程中实行分组学习,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团结协作品质,最终形成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培养于一体的教学新模式。
二、“一体化”教学法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策略
1.工程力学“一体化”教学设计
工程力学课程一体化教学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程度的高低。在内容设计上,我们与企业行业专家充分沟通,与一线技术人员积极讨论,最终确定该课程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同时制定了如下教学模块:
对应每一教学模块都制定与生产实际相符合的一体化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把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机的结合,贯穿始终,并且根据每一模块教学内容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同时制定不同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例如在“受力分析及受力图模块”部分中,关于机构的受力分析的学习,根据教学情况制定如下教学“鱼骨图”
2.一体化教学过程
在工程力学“力与约束”教学模块中,取“油压加紧机构约束类型的分析”为典型工作任务,展示一体化教学过程。
(1)明确本次教学任务的能力目标要求与知识目标要求;
(2)教师展示油压加紧机构的拆装,并在具有约束的部位加以标识;
(3)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分小组对机构进行拆卸,并提出问题;
(4)教师汇总问题并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吸收、理解;
(5)小组讨论,制定任务单,画出所有约束类型及约束力图;
(6)教师指导、纠错,协助学生验证所完任务的正确性;
(7)总结、归纳。
三、工程力学一体化教学注意事项
1.建设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一体化力学实训室
一体化教学离不开与之对应的一体化实训室,尤其在材料力学部分,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所发生的拉压、剪切挤压、扭转和弯曲等,通过现场展示,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而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建立“双师型”的一体化教师队伍
一体化教学讲究“文武双全”,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更要具备综合分析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在力学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困难做到有问必答,而且能够举一反三,否则将难以胜任一体化教师一职。
3.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体化模式,即教学方式的一体化、教学内容的一体化、教学途径的一体化。在这一方式的培养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强,目的性更明确,为适应未来岗位和社会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4.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考核是检验学生全面学习效果的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相互督促和主动积极学习的习惯。高职院校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积极改变以考试定成绩的评分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从多方面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可以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技能目标”三个方面来进行考核。其中,“知识目标”主要通过开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而“能力目标”和“技能目标”考查是教师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的评分、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互评和完成任务报告的质量综合评价进行的考评。总体来说,综合能力=学生自评20%+组内互评20%+考试成绩和任务报告60%。
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引入“一体化”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亲自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在学生分工协作、自主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用所学理论来指导项目的实施,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直观深刻地理解了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解决问题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