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第1篇

我国具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随着国际会展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会展经济也得到发展。我国展览行业异军突起,场馆规模不断扩大,设备日趋完善,会展经济已经具备十分完善的规模,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我国会展经济不仅在硬件设施方面不断提升,其软件实力也在不断进行增强。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展览越来越多,慢慢开始出现了一些具有较强实力的会展公司,运作经营了一些大规模、影响力大、较为出色的展览,不仅能够为双方减少经济成本还能够为社会带来社会效益。但是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失衡问题严重,其主要活跃地点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这三个地点都是全国经济、政治和文化较为发达的区域。而在一些二三线城市会展经济的发展较为缓慢,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较大幅度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会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基于SWOT的会展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1.优势分析①重视会展行业的发展。我国十分重视会展行业的发展,大力推动会展经济。许多城市专门设立了相关部门对会展进行专业化管理,学习国外会展工作的先进经验,为能够举办专业的会展做出了较大的努力。许多城市提出整合资源,改善现有设施,加大力度推进会展工作,吸引了更多的组织进行会展的举办。②旅游资源丰富。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具有十分优美的自然景观。不仅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还拥有许多名人故居等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旅游是会展的基础,许多会展的举办都较为愿意选择旅游资源发达的地区,而我国正好就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这就为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会展经济而言,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竞争力。③国外丰富的会展经验。虽然我国会展经济起步较晚,但是发达国家具有十分丰富的会展经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会展经济发展所付出的成本。而国内近年来也成功举办了一些较为大型的会展,这些成功的经验也为我国会展经济的未来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启发。④丰富的场馆资源。会展场馆是会展举办的必要设施。一般较为大型的会展需要超过五万平方米的展馆。而我国具有十分丰富的场馆资源,不仅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具有大型的场馆,许多二线城市也具备了举办大型展览的条件。2.劣势分析我国经济日益强盛,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行列,但是举办会展不仅需要举办地经济发达,还需要具有较为完善的设施。服务业发达等软条件。从这些来看,我国会展经济还具有一些劣势丞待改进。①人们对会展行业认识不足。因为会展经济在我国还属于较为新兴的行业,大多数人对这一新兴的经济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并不了解,这也就造成许多人认为会展只是一种商品买卖活动,甚至只有一项促销活动。没有认识到会展行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没有认识到会展经济对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推动力。②缺乏管理机制。我国会展行业发展迅速,但是目前并未形成较为有效地管理机制。许多发达国家为了规范会展行业的发展都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管理,但是我国目前还未形成由政府认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业规范机制,这对于会展的举办产生了一定的混乱。对于会展举办过程中承办单位的资质、展商引进的标准、产品的质量标准等都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这些都不利于未来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③会展档次急需提高。会展经济的发展根本在于举办会展。国外许多世界闻名的会展地几乎都具有高档的品牌定期进行展览。虽然,目前我国的广东等地也具有一些颇具规模的展览品牌,但是仍旧不能与世界知名的展览城市相媲美。从整体分析,我国会展的档次较低,规模较小。展览举办的规模小、形式也较为乏味,影响力较低。3.机遇分析①国家政策扶持。我国目前大力推广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全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推动文化繁荣。2009年我国推出《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并在其中明确规定将重点推荐文化会展行业。会展行业作为政府大力推动的行业之一,其发展就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②会展更为专业化。专业化的会展才能提升会展的发展品味,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国外,会展的发展已经十分专业,代表了会展发展的主流趋势。但是专业化就相对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展览具有高素质的观众,还需要具有针对性。对于我国而言,缺乏举办专业化展览的经验,综合性的会展对会展举办人员的要求更为严格,因而专业化的展览就成为我国会展未来发展的趋势。③技术更新迅速。目前,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其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顺应时代的潮流,电子信息技术在会展的各项环节均具有十分有效地应用。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会展的质量,还为会展的平台发展提供了动力。例如,通过网络进行会展宣传,供应商联络等,这些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都为会展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地便利。4.威胁分析①专业化水平低,缺乏相关人才。因为我国会展经济处于刚起步阶段,这就导致了我国会展行业还未形成较为全面的系统。许多会展处于临时举办,并未形成定期化模式,同时目前大多数会展的举办都是招聘临时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不能进行较为专业的服务。专业的会展需要从策划到举办都具有专业人员进行领导和配合,我国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相关人才的专业化教育较为滞后,也导致了许多一线城市都难以得到需求的满足,而二三线城市就更为需求。目前,我国的会展人员大多数都未受过专业的培训,缺乏具体的运营知识。②形式单调。目前,我国会展的举办形式中,展览较为常见,而大型会议则十分稀少。许多场馆都不具备举办大型会议的能力,只具有较小的会议场所,不能容纳大量的观众。一些大型会议等往往在一些体育场所进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场馆的竞争力。③国外竞争压力。国外会展公司具有十分丰富的会展经验和较大的实力,对于我国会展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强大的威胁。我国会展市场面临与国际会展业进行竞争。

三、会展经济发展对策分析

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海洋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引言

海洋是天然的资源宝库,资源种类丰富,资源可利用价值很高。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严重,海洋逐步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地,世界各国对于海洋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广东省位于我国的东南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紧靠东南亚,东接海峡西岸经济区,西连北部湾经济区,南邻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海洋经济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广东海域辽阔,海岸线长,滩涂分布,陆架宽广。全省海域面积41.9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2.3倍,大陆海岸线4114公里,居全国首位。海岛1431个,海湾510多个,滩涂面积20.42万公顷,探明滨海砂矿4.7亿立方米,近岸海域石油资源97亿吨,发展海洋经济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1]。

2.广东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 机遇

“十一五”时期以来,广东省按照国家战略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海陆联动开发,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推进海洋综合开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海洋综合管理,不断加快海洋产业经济发展,海洋经济总量连续增长,发展势头强劲。广东海洋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海洋产业基础雄厚,海洋科技力量基础较好,文化和地缘优势突出,发展海洋经济具有良好的支撑条件:2011年广东省实现海洋生产总值9807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8.6%,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1.5%,连续十七年居全国首位;已经形成了海洋渔业、临海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全面发展的海洋产业体系;在海洋产业布局方面基本形成了三大经济区,还有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惠州、湛江等增长快、外向度高、富有活力的海洋经济重点市;在传统海洋产业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同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快发展,通过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而且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海洋生物医药开发利用、深水抗风浪网箱、海水种苗繁育等多项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渔业生态补偿机制,基本上建立了海洋管理综合协调机制,制定颁布了《广东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办法》。2011年,广东省获批《广东海洋经济试验区》,具有国家政策支持,发展前景广阔。

2.2 挑战

2.2.1 海洋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广东省海洋产业结构面临转型的关键期,但是三次产业比例不够优化,传统海洋产业链较为低端,以渔业和运输业为主,各个地区没有形成主导产业带动和支柱产业支撑,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严重不能满足当前产业转移的迫切需求,亟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使区域产业布局合理化,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广东在“十五”期末的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40:37,而同期全国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为17:31:52,产业结构明显不够合理。而且东西翼发展速度缓慢,产业单一,发展基础薄弱,动力严重不足。海洋产业中海洋油气、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业和海洋船舶工业也没有形成相互关联和主导产业带动的局面,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支持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

2.2.2 区域海洋产业发展不平衡

广东省发展海洋经济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即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珠三角经济区拥有扎实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优势比较突出,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粤东经济区发展重化工业具有一定的规模,港口资源、渔业资源也很丰富,成为广东经济的发展的核心,具有相当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但是,粤西经济区发展状况却相对落后很多,粤西经济区包括茂名、阳江和湛江三市,这个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是很完善,导致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对这个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是很明显。粤西经济区的产业结构更是处于低端的发展水平,第一产业占的比重仍然很大,第二产业发展严重不足,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2.2.3 海洋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近年来,海洋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垃圾排放、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填海造陆、过度捕捞等活动造成了一定的生态破坏,港口工程建设和各种海岸活动对海岸区域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和水体污染。污染已经从水中的动物,扩展到整个近海生态系统。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导致大部分渔民上岸谋生,环境生态污染致使许多海鲜已经成为毒物,这些都严重威胁着广东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和目标,海洋产业的发展需要海洋资源的支持,需要海洋环境的保证,切实解决当前所面临的环境和生态问题迫在眉睫。

3.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3.1 加快科技发展,调整海洋产业结构

加快渔业科技创新步伐,提高水产品安全质量,发展生态渔业,推动科技兴海重大项目的研发和科技投产工作。注重渔业基础理论研究,加强良种培育、病害防治、集约化养殖、海洋生物技术和水产品加工等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与推广。海洋交通运输业应搞好集装箱运输系统和能源运输系统建设,引进开发进出港船舶调度引航系统和施工船舶监控系统等高科技系统。广东船舶制造业的发展要立足于国内外市场,重点发展冷藏集装箱船、大型原油和成品油轮、液化天然气船和多功能渔轮,提高海洋工程基础设施和成套设备的设计和生产能力。海洋新兴产业产业链长、关联性强,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将带动一大批产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政府在支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有思路创新、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推进海洋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要注重三个转变。一是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带动型转变。二是从数量增长型向生态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型转变。三是从分散自发型向区域统筹型转变。促进滨海旅游多元化发展,科学利用自然风景区,渗透人文精神,提高滨海旅游中精神和文化消费的比重,形成现代文化产业。要加快发展海洋信息服务业,建立和完善海洋信息数据库,建立海洋信息管理体系,实现海洋信息共享平台。

3.2 促进海洋经济落后地区发展

海洋产业地域组合的不均匀分布会导致区域差异的产生,致使某些地区在区域范围内处于落后的地位。需要充分发挥港口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和由此带来的源源不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商品流,建立保税区、物流园区和临港工业基地,促进物流、航运服务、海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石化、钢铁等相关产业发展,使港口成为沿海地区发展的一个个节点,由点成线,由线成面,形成沿海海洋产业带[3]。发展主导产业,比如临港工业、船舶制造、海上运输、渔业旅游业等等,根据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延长产业链,发展适合区域发展的产业,形成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的海洋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形成竞争优势。海洋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着重在区域内寻找和培育带动产业发展关联程度最大的主导产业,优先保证其发展。

3.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面临发展海洋产业资源环境压力加强的困境,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科学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有效保护海洋环境。为强化海洋资源开发过程的管理,必须制定相应的海洋产业政策,尽早颁布实施四个方面的政策法规:整体开发与利用海洋的政策,限制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规章,引导性、优惠性政策,鼓励投资流向污染少、效益高的海洋产业的政策。需要依托于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综合开发海洋资源向纵深方向发展,优化配置海洋资源,制定海洋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促进海洋产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积极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技术,重视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完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制定和实施重点污染海域的整治和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实施和完善生态环境分类管理制度。

4.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政策保障措施

4.1 创新海洋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海洋开发综合管理能力

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是进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发展海洋经济来说就要完善海洋管理体制,及时纠正错误,使之符合客观海洋经济的发展,规范各级涉海部门的职责划分,明确有关部门的分工和责任,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理、配合协调的管理体系。在海洋资源开发方面要建立集中集约用海以及海域使用权招、拍、挂等新机制[4]。坚持科学用海,根据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发密度和用海需求,探索建立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制度。研究解决海域使用权证与土地使用权证的法规政策关系,探索建立海域使用论证管理中心、海籍管理和海洋测绘中心、海洋权属管理和产权交易中心。推进海洋环境监测和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大海域执法力度,建立海上监察队伍,加强海监和渔政等海洋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省内行政管理海域的巡航监管和对海洋涉外活动的监管。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海洋经济发展支撑体系

加快海洋运输、海堤防灾、渔业港口、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提高海洋经济综合开发保障能力。加强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港口码头建设,以及航道、防波堤、锚道、导航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铁路、公路、机场等配套运输体系建设。建设高标准的海堤防灾体系,对重要地区的海堤,坚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按照规定标准达标加固,提高防御风暴潮的能力。加大渔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快国家中心渔港、一级渔港建设步伐,并配套建设一批海岛型渔港和二、三级渔港。加快油、气、电等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和输送网络一体化建设,完善沿海和岛屿综合交通、供水、供电等体系。加强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体系建设,对海洋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监测和管理,降低自然灾害所带来的风险和损失,构建蓝色生态屏障,保障海洋经济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运行。

4.3 推进财政扶持政策,拓宽海洋经济发展投融资渠道

加强财政扶持政策支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综合运用担保、贴息、保险等金融工具,诱导社会资金投入到海洋开发建设中。建立分层次的政府支持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政府出资的担保基金应由独立的专门机构按商业原则来运营,为提高效率,应该委托由专业人员组成的专门机构来操作和经营,政府出资部门进行监督和检查[5]。设立海洋产业发展专项贷款,优先安排、重点扶持海洋开发重点项目,实行差异化贴息减息政策,全力推进银行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制度,建立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建设政府诱导型投资系统,降低风险,提高参与度。在符合国家规定基础上,积极争取和合理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以及民间基金,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入市场因素,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海洋保护与开发领域,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组织经营多形式的发展模式。

4.4 建设科技经济发展配套体系,培养高素质的海洋人才队伍

高新科技的发展水平是广东省发展海洋经济的短板,需要打造一支与产业发展相协调的规模大、素质优、层次高、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要加强海洋人才教育,实施高级人才工程,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整合海洋科技队伍,组建产学研机构体系。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模式,引导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结合产业和企业发展需要,培养各类专业技能型和科研型人才,形成以技师、高级技师为骨干、中高级技师为主体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建立以一流科学家、工程师为核心的多层次的科研型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推进人才环境建设,消除政策性、体制性和机制,形成科技规模效益,使得人才汇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5 加强区域海洋经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机制

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合作协议机制,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城市之间的合作,只有通过区域合作才能扩大海洋经济发展空间,解决海洋开发资金短缺的问题,区域经济的联合协作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区域间通过协作,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和市场共享,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的共同繁荣[6]。要推进沿海城市间基础设施、产业和市场的功能衔接,促进基础设施的共享和产业的协作配套,避免产业雷同、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并促进生态环境的协同保护,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区域经济效益最大化。发挥市场配置港口资源和其他交通设施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协调作用,加大区域性港口资源整合力度,加大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可通过与其他省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备忘录等形式,加强人口、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政策、法规合作,完善跨地区的区域市场运行机制,努力营造各类海洋经济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7]。

5.结束语

发展海洋经济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外部环境和自身特点,坚持陆海统筹、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重视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能力,创新科技,创新金融体系,建立政府诱导投资体系,建立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基金等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证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4月.

[2]白福臣,贾宝林.广东海洋产业发展分析及结构优化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4),30:19-22.

[3]吴以桥.我国海洋产业布局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1(1):56-60.

[4]郑伟仪.海洋行政管理是建设海洋强省的有力保障[J].产业经济,2011:66-68.

[5]吕薇.借鉴有益经验,建立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J].金融研究,2000(5):58-63.

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可持续  发展  战略  构想

        0 引言

        “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应与资源保护相结合,强调人类利用生物圈的管理,目的是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利益,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这一理论最早出现于1980年联合国规划署(unep)委托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lucn)起草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战略》的文件中。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越来越深入和具体,“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已从一开始注重生物方面,扩展到注重包括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相关因素,并使之相互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应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衡量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的指标,缺一不可。”在过去的20年间,

        逐步建立资源利用的市场体系,加快扩大土地、矿产、海洋等资源的有偿使用范围,初步理顺资源利用的租税费关系,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资源管理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除 法律 规定可以实行划拨方式外,其它资源的利用应采取出让、租赁等有偿使用方式提供;经营性资源使用应采用招标、拍卖方式提供;协议出让、租赁国有资源,要在协议前评估,协议价格集体决策,协议结果向社会公开。原划拨资源使用权流转和改变用途,如不再符合划拨供地范围,必须有偿使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抓紧研究制定集体建设用地及资源的有偿使用和流转管理办法;积极推进资源有形市场建设,完善交易规则,加强市场监管和规范。同时严格矿业权市场管理,依法有偿出让探矿权、采矿权,规范流转行为;积极开展探矿权和国家出资形成采矿权招标、拍卖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建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机制,大力培育矿业资本市场。

        目前我国已着手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正抓紧完善土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价格和矿业权价款评估及处置管理,健全资源性资产的收入分配机制。同时加强地价管理,大力开展城市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的更新与平衡。进一步理清产权关系,加强土地、矿产等资源性资产的运营监管。

        3 环境战略

        首先,政府应该运用 经济 的、行政的、法律的和技术的手段保护环境与治理环境污染。并比较各种手段的特点、成本和收益,对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管制标准。尤其要加大经济手段的运用,将保护环境与治理污染与经济主体自身利益相结合,发挥经济手段对经济主体的激励作用。在不突破 自然 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实现环境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实现总产值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最大化。同时,政府也应积极推动体制创新和技术革新,全方位综合整治环境污染。

        其次,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时充分考虑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改变现有gdp核算体系,变现存gdp为“绿色gdp”。目前,我国在对gdp进行核算时并未将经济增长的环境影响考虑在内,从客观上导致环境污染这类具有负外部性的行为得以存在与蔓延,对环境质量的改善形成巨大压力。今后,应逐渐改变这种现状,将生产、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纳入gdp的核算中,如果是环境污染,其所造成的损失则要从gdp总量中扣除,从而纠正现存gdp核算方式对经济主体行为的误导,对资源配置的扭曲。国外的一些著名学者也曾提出国民收入核算的新指标,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曾提出净经济福利指标,即以是否改善了社会福利为出发点对现存gdp进行调整,其中包括对环境负外部性所造成损失的扣除。目前我国这方面的工作也正在进行,但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具体运作中需要克服技术上的难题,如定性指标难以量化与数据来源问题等。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变现存gdp核算体系可以改变经济主体的环保意识,引导生产与消费行为,切实将环境保护、生态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并将其内化到经济主体自觉的行动中,而且思想观念的改变本身就是极大的进步。

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要素结构;产业选择;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战略

1.导言

从经济上赶上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是每个发展国家必须面对得现实问题,也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点之一。在众多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尤为引人注目,但两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却有所不同。本文的写作缘于对中、印软件业发展的思考,中印同为劳动密集型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禀赋结构不尽相同,印度的软件业发展迅速而中国的软件业却在低水平徘徊。

印度从50年代开始,就投入巨资,仿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模式建立了五所世界一流的理工学院。这些学院的毕业生逐渐成为缔造印度IT产业大厦的精英。同时,印度的产业政策也表现出对软件业发展得重视。印度第七个五年计划(1985-1890)中曾提出到1985-1890年度软件业实现出口30亿卢比得目标,并制定了《计算机软件出口、软件发展和培训的政策》。1991年,印度政府又提出了“软件技术园区计划”。1998年印度政府又明确提出“本届政府要努力使印度在10年内成为一个IT超级大国,使印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软件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

当信息革命兴起的时候,印度似乎具备了一切条件,软件业迅速发展。把这一切看作偶然的巧合是没有说服力的。印度在独立后斥巨资培训高科技人才,这与当时印度的产业需求和资源禀赋都是不符的,在这意义上可以说印度之于软件业的发展战略是赶超的。其结果是大量的人才外流到发达国家,在那里这些人力资本与当地产业结构相适应。赶超可以造成经济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从而产生扭曲成本。但另一方面,软件业有其特点:对其他产业具有极大的外部性;软件业的技术进步方式是知识创造知识,是人脑的延伸,从而使得技术进步更快。这些都有利于要素禀赋的更快地提升,从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加快。前者是加速积累,后者是加速了知识的产生,提高了技术变迁率。在这样的赶超战略下,如果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收益”可以至少弥补扭曲成本的话,那么赶超战略在某些产业和要素禀赋结构前提下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

本文将试图把要素禀赋结构、产业选择以及技术进步统一于一个框架内,分析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除引言外本文还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二部分,要素结构、产业选择与技术进步;第三部分,要素结构―产业选择―技术进步模型;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结论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要素结构、产业选择与技术进步

2.1 要素结构

一般地讲,要素禀赋包括:劳动、自然资源、资本(主要指资金)以及人力资本。其中,自然资源是外生给定的,劳动是由人口的增长速度决定的,资本是生产的剩余积累,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要素,它体现为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体力等。根据不同要素的相对充裕水平,可以将要素禀赋结构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人力资本密集型)。

2.2 产业结构

所谓产业结构实质上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关系,也就是说一国或者一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产业结构是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的,而且是有规律性的。产业结构的演化表现为高级化的发展趋势,即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进,从低生产率的产业向高生产率的产业演进(配第―克拉克法则)。同时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重心由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理论)。根据劳动、资源、资本以及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将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知识密集型产业。

2.3 技术进步

一国或一地区在经历了主要依靠有形要素(资本、自然资源以及劳动)的投入和制度创新所实现的经济增长之后,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则需要实现从外延式增长方式向内涵式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主要依靠要素数量的扩充转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的提高。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除制度创新因素外):一方面,生产中的累积资本(机器设备等)体现了有形资本的技术水平,这种技术水平的高低来源于研究开发(R&D)部门所生产的新设计、新发明等;另一方面,从事教育、研究开发及产品生产的人力资本水平(如劳动者的素质及技能等)体现了劳动者从事生产与管理的效率水平,这种技术水平来源于人力资本的建设(如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实践学习等),人力资本水平体现了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和组织管理效率。

2.4 要素结构、产业选择与技术进步

一般来说,某一“相对充裕”的要素,其价格相对于其他要素而言要低。因此,以该要素为主要投入的产业的产品成本会相对较低,这样该产业的利润会比较高。在经济的微观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大的假设下,资源会流向该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因此,可以说要素禀赋理论的密集程度与产业结构的密集程度是相对应的,即要素结构决定产业结构的选择。

不同产业的技术进步方式以及速度是不同的。比如,以劳动密集为特征的农业的技术进步主要是依靠经验的积累,积累量是时间的线形函数,速度缓慢。而以知识密集为特征的信息产业的技术进步是知识的自我创造,是人脑的延伸,从而技术生成的方式更复杂,演进速度更迅速。由于技术进步的不平衡发展的规律,技术进步不同的产业的发展也是不同的。技术进步快的产业发展比较快,而技术进步慢的产业发展则比较慢。前者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后者则下降,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产业的高级化或者说是产业的演进。

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产业结构的选择与技术的进步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作用其实是统一的。技术进步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而生产率的提高则增加了剩余的积累,剩余的积累又是要素结构提升的基础。因此可以说,技术进步实质上决定了要素禀赋的提升,要素禀赋的提升又会导致密集程度的变化,从而产业选择的变化。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要素禀赋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进步是相互联系的。要素结构决定产业选择,产业选择又影响要素禀赋的提升,在这其中,技术进步是作为二者的媒介,一方面不同产业的技术进步方式与速度不同,从而对要素禀赋的提升影响不同;另一方面,不同的要素禀赋结构在一定技术下形成不同的产业结构。

3.要素结构―产业选择―技术进步模型

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作以下的假设:

(1)只有两个国家两种生产要素。

(2)生产要素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不能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

(3)排除制度因素的影响。

假设A、B两个国家,两种产业(i=1,2),两种要素(i=1,2),产业和分别密集使用要素和,和(i=1,2)分别表示A、B两国要素和的价格,(i=1,2)表示产业和的产品市场价格。假设A国有:

即A国的要素结构为密集型;对于B国有:

即B国的要素结构为密集型。

对A国来说,要素和即可用来生产产业的产品(以下简称产品1)也可生产产业的产品(以下简称产品2)。

即在要素密集的A国,要素的相对价格比在B国便宜;

3.4

即在要素密集的B国,要素的相对价格比在A国便宜。

因此,A国会选择生产产品1而不是产品2,也就是说A国在要素结构为密集的情况下会选择密集使用要素的产业。

若A国选择产业,也就是选择违背其比较优势的产业,与按比较优势选择产业的收益差别为:

3.5

可见当产业的选择违背资源禀赋结构时会出现收益损失。这是由于,要想发展某一产业,就需要将要素引向该产业,也就是必须使其具有较高的回报率。而发展违背资源禀赋结构的产业,由于其回报率小于按要素禀赋结构发展的产业的回报率,所以只有扭曲价格信号,才能引导资源流向该产业。

通过2.3的讨论,技术进步源于研究与开发(用d表示)和人力资本(h),假设技术生产函数为:,其中表示“技术产量”,表示研究与开发以及人力资本的技术生产效率,和分别表示研究与开发和人力资本在技术生产中的份额,i=1,2分别表示产业和。为讨论的简便假定,研究与开发和人力资本上产效率在各个产业中效率是相同的,即。

在2.3的讨论中,不同产业的技术进步速度是不同的,在这里我们假设产业的技术进步速度快于产业,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关系:

3.6

在2.3和2.4的讨论中,要素的提升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对于金属进步对要素积累的作用,我们做以下假设:

3.7

其中为要素增量,为要素的初始量,于是我们有以下关系:

3.8

3.9

3.10

3.11

其中和(i=1,2)分别为要素和在产业和产业对应的技术条件下的增量,由于有,所以

3.12

3.13

4.12和4.13说明,在产业的技术进步速度快于产业的情况下,选择产业会实现要素更快的提升。

显然,密集使用的要素会比非密集使用的要素增加的更快,即有:当选择产业时,

3.14

当选择产业时,

3.15

技术进步对要素结构的提升在上面的讨论中可以出现两种可能的情况(这里只对A国进行讨论)。

(1)在产业所对应的技术进步条件下,使得要素结构改变,即:

,显然,这与矛盾。

(2)在产业所对应的技术进步条件下,使得要素结构改变,即: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于A国来说,只有才能提升要素的结构,但有前面的而讨论知道,违背资源禀赋结构秀安泽产业的扭曲成本为:

考虑要素提升后的产业选择,由于选择产业,A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已经开始由密集型转变为密集型。此时再按照要素禀赋结构选择产业,则产业与之相符。此时的收益为:

其中,和分别为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后要素和的价格。

因此,当选择违背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是,只要收益大于扭曲成本,即:

也就是:

(是产品2和产品1的价格差,可以看做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前后的生产产品2和产品1的成本差)。的条件下,A国选择违背其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对于整个经济的发展就是有利的。

4.结论

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主要有赶超战略和比较优势战略。二者的关系不是竞争性的,而是互补的。当把要素禀赋结构以及技术进步纳入统一的分别西框架时,可以发现要素禀赋结构是决定产业选择的最终决定因素。相应地,产业的高级化是要素结构提升的结果。同时,不同产的技术进步方式与速度有所不同,因此,对某些具有规模效应的产业和外部性很强的产业而言,由于其特殊的技术增长方式,能使要素结构得到较快的积累,从而更快速的得到提升,这也使得产业高级化趋势加快。在这种情况下,有选择的赶超战略是优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赶超战略和比较优势战略是适用于不同技术进步和产业的。

本文所述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难以准确描述不同产业技术进步的不同方式的差别。此外,技术进步对要素积累的作用也并不是文中所述的简单线性关系。实证分析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所以,关于发展战略选择的实证分析也是本文题目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注释:

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193-01

全球化是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的历史过程。随着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个国家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融入世界,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其发展更是离不开世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在这30多年里,我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使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只有机遇,还有挑战。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如能源消耗过大、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低下等,这些问题和不足,不仅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更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实现。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1 大力实施互利共赢的开发战略,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作为世界主要的经济体,其经济的发展对不管是对中国自身还是世界经济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当前,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每个国家都希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给本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以促进本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在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来阻碍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就必须先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我国的发展有个安定、平稳的环境。为此,一方面,我国必须树立平等、合作以及共赢的理念,扩大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利益汇合点,谋求我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享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的各种机遇与利益,而不是以牺牲他国利益来促进自己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应该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联合在一起,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利来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为我国经济发展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才能增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发展能力,缩小南北差距,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我国现在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投资、高能耗维持的,这种发展方式仅仅只关注眼前利益,而非长远利益,一方面,高投资必须需要高积累,在国民经济分配中如果积累远远高于消费,就会影响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不仅容易挫伤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还容易引发供需不平衡,给经济发展埋下隐患;另一方面,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高能耗的经济是不可能长久发展的,而且还容易污染环境,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经济发展是有害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研究发现,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源泉有三个,即: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以及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因此,在我国经未来发展战略中要彻底的改变现在的高能耗、高投资的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提高我国产业的科学含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应该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提高我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经济高度发达的经济体都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最后,大力发展低能耗经济。由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高能耗经济是不可能持续发展。我国大力发展低能耗经济,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不仅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更有利保护环境。

3 扩大内需,建立消费主导型的经济结构

一个国家的经济要想持续、健康以及快速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消费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还是主要依靠高投资、高能耗,而消费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却很小,这也是当前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要充分挖掘我国的消费能力,使消费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3.1 缩小贫富差距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加大,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基尼系数大约为0.17~0.18,80年代为0.21~0.27,而从2000年开始我国的基尼系数就越过了0.4的警戒线,到2007年更是达到了0.48,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稳定,更不利于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大量的贫困居民由于收入不足,导致消费能力有限,很难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我国政府要想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缩小贫富差距,促进中国的收入分配公平,从而才有可能最大限度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

3.2 促进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提高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根本性措施。我国经济发展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应该把就业放在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毕竟经济发展主要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政府更应该要加强对就业工作的指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增加我国就业岗位,从而就可以扩大内需,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进而就有利于建设消费主导型的消费结构。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与任务。中国要想在未来保持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找到一条在经济全球化中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飞.浅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J].中国集体经济,2009(34).

[2] 王丽霞.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的思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