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林徽因徐志摩

林徽因徐志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林徽因徐志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林徽因徐志摩范文第1篇

1、徐志摩: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这期间,徐志摩已与陆小曼完婚,林徽因也嫁给了梁思成。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

2、梁思成: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新旧相兼,郎才女貌,门第相当。他们在婚前既笃于西方式的爱情生活,又遵从父母之命所结的秦晋之好。又因林长民是段祺瑞内阁中的司法总长,梁启超做过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所以说是门当户对。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

3、金岳霖: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终生未娶。一直恋着林徽因。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

(来源:文章屋网 )

林徽因徐志摩范文第2篇

关键词:林徽因 梁思成 金岳霖 徐志摩 情感导向

林徽因和三个男人的情感经纬

优雅才情林徽因。多部影视作品试图演绎林徽因的形象都未能引起轰动,因为其塑造的形象与人们心目中的林徽因相差甚远难有共鸣。现代演员虽有其漂亮,但难有其才情、深度、厚重、灵性与气场。单薄塑造厚重,终难驾驭。

林徽因的魅力让身份特殊的林洙――梁思成的续弦,抛除忌妒之后来赞叹:“她是我一生中所见到的最美、最有风度的女子。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美感,充满了生命,充满了热情……。她的眼睛里又怎么能同时蕴藏着智慧、诙谐、调皮、关心、机智、热情的光泽。她是这么吸引我,我几乎像恋人似的对她着迷。”①

林徽因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建筑学家、作家、诗人。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国徽的设计者。她才华横溢,优雅灵动,性格率真,建树卓著,堪称女性中的极品。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离不开梁思成,缺不了金岳霖,也少不了徐志摩。一个是知心爱人,一个是蓝颜知己,一个是初恋情人。

爱的炽热徐志摩。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北大中文系教授。在剑桥留学时,青春朝气的他缘识妙龄林徽因。徐志摩坠入爱河,浑身的每个细胞都燃烧成火炬,一发不可收,焚了家庭焚了责任焚了社会舆论,也几乎焚了他自己。

林徽因美丽、活泼,洒脱的谈吐,空灵的感觉,常常激发出徐志摩思维的火花。最让他难忘的是暮春结伴剑桥漫步。“让我在你的身边停留一小会儿吧,你知道忧伤正像锯子锯着我的灵魂。”诗人的激情澎湃了。然而,八年之后再回康桥,形单影只物是人非,诗人伤感无比,于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又有精妙绝伦的《再别康桥》问世。

情窦初开的少女,有人在她情感的白纸上支起了彩笔,她被感动了。而她的身世和经历又使她不愿伤害别人。翌年回国相识梁思成并相爱。但徐志摩怎么也拉不回自己感情的烈马。印度诗哲泰戈尔来华,徐志摩和林徽因都伴随始终。那是徐生命中最幸福的几天。告别时,徽因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他百感交集,直到一声低唤:“志摩,你怎么哭了?”他才意识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他把满怀的愁绪洒在纸上:“这么多的丝,谁能割得断?”“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就是泰戈尔为他们纠结的情感慨出的无奈。

爱的深沉金岳霖。金岳霖,北京大学哲学系创始人,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为林徽因终身未娶,只求咫尺能见,永做邻居。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彼此又都钦佩敬爱,心灵沟通非同一般。一段时间徽因同时爱上了两个人,哭丧着脸把苦恼对思成诉说“自己不知如何是好”,这种毫无忌讳的坦诚是出于对丈夫的信任,小妹求兄长指点迷津似的率真透出泉水般的可爱。梁思成痛苦并思索了一夜,第二天尊重地告诉妻子,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金的回答更是真诚:“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金岳霖发乎情止乎礼,终身未娶,他爱着林徽因,也爱着林徽因的全家,只做邻居。

林徽因后来在病魔的蹂躏下,卧病在床,不复当年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子,金岳霖依然每天雷打不动,下午三点半准时出现。天妒奇才,林徽因英年早逝,追悼会上他悲恸欲绝,送上了“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②的对联。之后对林徽因的真情深埋,再不表述。“林徽因死后多年,金岳霖郑重邀请一些至朋好友赴宴,众人不解。席前他宣布:“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

爱的大气梁思成。梁思成,清华大学建筑系创始人,建筑学家,北京古城的保护神。徽因和思成年龄、出身、教养门当户对,文化构成相似相近,性情趣味投缘默契,这构成了他们婚姻的坚实基础。徽因的秀美、灵动、气质、见识,无一不让思成倾心,思成的笃诚宽厚也让徽因感到踏实。他们共同的事业是他们人生结构的第三个支撑点,彼此深情的目光除了相互凝视,更多时候是向同一个方向注视。即便是激情转化为亲情,夫妻在精神上依然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正因为此,梁思成明白他们夫妻的任何一方注定不会被别人替代。所以林徽因向他诉说自己情感的困惑时,他坚定地把选择权给了林徽因,一方面他自信,另一方面他是真爱林徽因。真正的爱就是让爱人按自己的理念选择,按自己的方式生活。这种自信和真爱的搅拌就浇铸成了梁思成胸怀的坦荡和大气。

爱的智慧林徽因。林徽因浪漫但骨子里冷静。她能理智地面对婚姻,如同理性地面对爱情。

初识徐志摩,她朦朦胧胧的情感启动中,多多少少掺和着世俗及理性的不合适。这与她童年的际遇分不开。作为二房的母亲在有了三房之后的被冷落,以及二房所生之女对母亲的遭遇深感无奈之经历,使她的成熟超出了她的年龄。虽然志摩身上的那种诗性品质,也是自己诗性灵魂的一种回响,但不愿伤害别人的理性和善良,使她选择离开现场。关于金岳霖,林徽因的诗人气质,使她渴望极端的感情,但本性善良又理智清醒,使她不可能伤害梁思成,也不可能玩弄感情。

历史教训与经典范式

在离婚频仍、闪婚不断、责任缺失、婚姻动荡、情感没有安全感的当今,来温习和厘清林徽因和爱她的三个男人的情感经纬,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和谐社会主体价值的确立。

(一)历史教训

徐志摩放弃责任,教训沉痛。

始爱林徽因的徐志摩,已是一个孩子的爸爸,第二个孩子正怀妻腹。为了方便离婚,他逼着妻子打胎。林徽因和梁思成订婚,他又把感情转向陆小曼,拆散陆小曼原有的家庭而实现结合。陆小曼美丽多病,爱排场喜交际,为了治胃病,又抽上了鸦片。陆小曼在上海的挥霍,迫使徐志摩在北京拼命挣钱:在三所大学兼课,课余写诗作文,还做房屋中介,仍入不敷出。他奔波于京沪之间,经济和情感一起拮据。最后因来往京沪缺路费,坐邮机失事而命丧。

那么徐志摩极力要抛弃的糟糠又怎样呢?张幼仪离婚后,生下小儿并抚养教育两个儿子,担起了徐志摩丢弃的家庭责任。徐志摩死后,她出资编写了徐志摩诗歌全集,为世人献出了徐志摩的杰作。后来张幼仪在侄孙女张邦梅的帮助下,在美国出版了他的口述自传《小脚与西服》。遗弃使张幼仪成长。而现在看来,也许徐志摩一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林徽因,而是错失了真正爱他的张幼仪。一元复始,九九归一。

家庭是什么?对当事人而言,家庭是修身立命之根本,以后的一切建树都仰赖于家庭的安宁、稳定与和睦;对子女而言,他们的孕育、出生及成长,依赖于土质肥沃、水分滋润、阳光充沛的家庭之花盆。可能由于父母任何一方的不谨慎花盆就会落地而轰然摔碎,从此幼苗似的孩子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根基或夭折或病身,何以健康成为栋梁?

婚姻其实到最后就演绎成了“背靠着背坐在地毯上”④的回忆。那么,割断历史,中止回忆,撒手路半的伴侣,使其情感如荒漠之旅,也是不负责任。性情男女,人与人相恋也都入情入理。但每一个冠以“人”的感情动物,在成熟为“人”以后,要有“人”的理性、“人”的情商、“人”的规范。要在能担当起婚姻责任的时候结婚,在能为人父母时生子,在婚姻努力冲刺的时候切勿把路戛然而止,要有责任意识。对大多数男人而言,如果没有徐志摩的才情,但只要心里有一份责任,同样是一流好男人。

(二)经典范式

金岳霖用哲人的理性,书写了爱的圣典。有时候的放弃,是一种对爱的责任,不论在不在婚姻。金岳霖精神上的终生守候,在生活上看似孤单,但他孤单并不孤独,精神和物质本不在一个层面。没得到的终究是物质,而可以自由翱翔的却是灵魂,他堪称是精神的富翁和圣人。金岳霖始终以极高的理性驾驭自己的感情,透射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品行。金岳霖对林徽因的绝句评价:“极赞欲何词!”岂只是林徽因,应该给予“极赞欲何词”的还有金岳霖,他的精神悲壮以至崇高,是人们永远仰视的丰碑。

梁思成是真正的绅士,注释了老子的“大爱无形”。34岁的徐志摩失事,梁思成代表林徽因去济南收殓遗骸,之后专门带回一块飞机残骸让她珍藏在家,以表达对逝者永久的怀念;不忌爱着自己妻子的老金常年做自己的邻居,嘱咐儿子叫老金为金爸,让儿子梁从诫照顾老金的晚年直到金离世。他用真诚和博爱来化解尴尬,不忍让妻子受一点委屈;对朋友的笃诚和信任,又使他赢得了永远的尊重。这种大海似的胸怀,青天可鉴。

林徽因成就了拿得起放得下拎得清的智者。感情丰富而富有的林徽因,知性、感性又不乏理性。智慧让她厘清了纷繁的感情纠葛,然后全力以赴致力于事业,这正是她生活和事业双丰收的关键所在。爱情的规则是不即不离、若即若离,获得爱情的哲学是攒够魅力做到被动。用理性规范感性,这也是她极具魅力又魅力长存的关键所在。

男女思维的差异性,就决定了异性之间思维的互补。女性会因优秀的异性朋友而更加优秀。友谊的外延大于爱情,因此天地更宽。当今时代,男女交往多层面全方位,善待自己又必须关爱对方。交往是一定的,怎样交往是健康的、积极的、进步的,不需要更多探讨,有现成的范式可鉴。

和谐社会主体价值的确立需要媒体的导向

在感情处理上,我们欣赏林徽因式的审慎、理性和智慧;我们崇尚金岳霖式的深沉、超凡和脱俗,更需要梁思成式的大爱、风度和气量。

在夫妻模式上,我们呼唤超越生活层面,上升到事业层面、精神层面、灵魂层面的梁思成、林徽因式的情感事业结合型的夫妻;在友谊空间上,我们期待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徐志摩等高度信任的真诚友谊,由此给力生活、给力事业、给力人生。而这些,都应该是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分内事。

爱情是流动的,而家庭需要稳定,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依赖家庭的稳定。生活不能没有情感,但情感之水一定要搁在理性的渠道之内让其规范地自由流淌。让包括媒体在内的我们,用理性框囿情感,用责任引领行动,使情感和责任共同定位社会主义的婚恋道德,为和谐社会铺就基石。

媒体,包括新兴媒体在内的所有大众传媒,因其覆盖广、传播快,是书刊类载体无法比拟的。媒体渗透角角落落,影响力无与伦比。端正婚恋观念,夯实家庭根基,这就需要媒体――实际是媒体人,有正确的情感观念以及情感导向意识,在关注情感奇闻轶事的同时,给予价值观上的正确引导,打造出积极向上、健康有序、和谐自由、激情理性的环境声势,形成良好的氛围,影响人的生活以及足迹。

注 释:

①林洙:《困惑的大匠梁思成》。

②林徽因的代表作是《你是人间四月天》。

参考文献:

1.张清平:《林徽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陈学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3.陈宇:《暮年金岳霖重谈林徽因》,《传记文学》,1999(2)。

林徽因徐志摩范文第3篇

是他,“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的洒脱;

也是他,“翩翩的在空际云游”的逍遥。

喜欢徐志摩,或许还有他一生对爱、自由和美的执着追求、不舍不弃。

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不是么,以他一生对“飞翔”理想的执着追求,甚至以他传奇般的,预言兑现式地死于“鸟形机器”的炸碎的人生结局,不都印证了他“想飞”的愿望么。

他真的飞走了。

总觉得徐志摩的爱情是浪漫的,但有太多的遗憾,更别说与林徽因的一段经历,太苦。

张幼仪端庄秀美,上进心强,在事业上有追求、有成就,但在所爱的人面前缺乏自尊,在感情上是懦弱的,永远得不到徐志摩的爱,是典型的旧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陆小曼与张幼仪恰恰相反,在感情上有勇气,不爱则已,一爱不休。

为了徐志摩,不顾社会、家庭的重重压力,坚决离婚,追求“自由的爱情”。

可惜徐志摩的单纯、浪漫、不擅驾驭,与陆小曼的任性、现实、挥霍无度,使他们的幸福不能久长。

尤其可悲的是,由于陆小曼的挥霍无度,徐志摩也不得不面对经济的压力,甚至导致借贷度日。

小曼终日与烟为伴,在感情上也背叛了徐志摩,渐渐失却了初相识时的俏皮和光彩,也终枉了《爱眉小札》的款款情深。

而林徽因,应就是徐志摩追求的“灵魂之伴侣”吧。

确实,林徽因是与众不同的,她天生丽质,气韵高雅,至情至性,多才多艺,十七岁便与徐志摩一见如故,但终于没有选择徐志摩。浅薄的我总认为林徽因不选择徐志摩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尊师敬父,梁启超与林长民的交情极深,也早暗许了子女的婚约;恻忍之心,梁思成在关键时刻出了车祸、落下了残疾;舆论压力,徐志摩已婚,张幼仪又是出了名的贤惠。更重要的是,林徽因确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子,她已预知与徐志摩一起只能是精神恋爱,在艺术与生活之间,总还有一些难以逾越的东西。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悲剧婚姻也正印证了这一点。

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播出,曾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论,尤以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先生的反应最大。

确实,《人间四月天》只是一部电视剧,一个故事,你不能要求一部电视剧,一个浪漫故事,给你此外更多的东西。

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真正关系永远是一个迷。

我宁愿相信他们没有相爱过,就让一厢情愿的徐志摩枉死于赶赴北京的旅途吧。

可是,那一年的十一月十九日,徐志摩是为了参加林徽因的演讲而坐的飞机,志摩死后,林徽因敢把飞机上的一块残骸挂在卧室的墙上,直到逝世,是她对志摩的真挚,何尝不是对世人的一种坦白?

如果连这样的真情都理解不了,对金岳霖为了她而终身不娶,逐林木而居,怕更要以为非人间之事了。

林徽因临终前,她要求并第一次见到了张幼仪,却什么话都没说,我愿不相信那是为了忏悔,宁愿相信那是对徐志摩的最后自白。

徐志摩一生追求自由和美,“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率性任情,一生不曾放弃过。

他想做诗便做一手好诗,并为新诗创立新格;他想写散文便把散文写得淋漓尽致出类拨萃;想恋爱便爱得昏天黑地无所顾忌,“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他与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复杂的友情,他与陆小曼的浪漫婚恋,他与泰戈尔等世界文化名人的交往,他在剑桥、北大的经历,及至他的骤然消失,那灵动奔放的无羁的一生,都令人为之神往,穷一生的光景也想不透。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又到十一月,这突如其来的寒风让人猝不及防。

林徽因徐志摩范文第4篇

——林徽因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题记

他们,是三个才华横溢的才子;她,是风华绝代的佳人…几座城

市,几段不同的爱情。无论是为她抛弃妻子的徐志摩,梁思成还是默默守护她终生娶的金岳霖,我们无法在争执什么,她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我们或许都认为徐志摩和林徽因才是门当户对,但为什么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梁思成呢?康桥上的那一段爱情并不是没有打动了她的心。是的,林徽因爱不起,她想要的是一段如她般净如白莲的爱情!除了徐志摩的爱,当然还有金岳霖对她如红酒般醇厚,踏实的爱,最后虽没有在一起,但他用自己浓浓的情谊默默的守护了她一生……

他终生未娶!

梁思成,这个在林徽因16岁时就对她一见钟情的才子,因在文学方面的欠缺,他不会像徐志摩那样写诗来表达他对林徽因的爱,但他给了林徽因足够的空间,给了她选择的余地。换句话来说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丈夫。

或许林徽因也没有想到,她这个说好相伴一生的,爱她的梁思成,在她死后也会另娶佳人!道只有不曾表露的金岳霖真正的爱了她一生。

净如白莲的林徽因一生像多姿的春季,无论在什么年代都会给人一种沐浴春风的感觉,或许她就是人间的四月天吧!

林徽因徐志摩范文第5篇

林徽因,就是用美来诠释一生的人,用诗意和美好来完成了她降临人间的使命。她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欢笑和惊喜,对这个眉清目秀的孩子,大家都十分喜爱。也许就是因为有父母良好的基因和儒雅血统,所以林徽因才拥有傲人的情怀和美丽的容貌,才注定成为民国那个特殊年代与众不同的女子,才成为倾国倾城的才女。

伴随着每年的花开花落,在书墨香的陪伴下,林徽因渐渐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

豆蔻年华,是人生中最美丽的季节,我们尚且很容易动情,为了一花一叶,一草一木而欢喜,为了一场夜雨而莫名惆怅。何况是一个多情的人,一颗敏感的心,在那个花样的人生季节,怎能不绚烂多彩呢?

漂洋过海是那个年代的时尚,很多年轻而又有才华的人都被家里送到外国去汲取营养,徽因也赶上了潮流,登上了开往海外的客轮在浩瀚无际的大海上航行。

少女的心思就像海棠花那般,绵绵软软,而又有无限韵味,那时她便懂得,爱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这个美丽寂寞的少女,守着伦敦的雨雾,期待着一个美丽的约会。希望在这座城市可以有人陪伴她在烤面包的香味中和咖啡,可以和她畅所欲言品诗品文章。她期待着,寻觅着,希望可以有人在伦敦的雨雾里与她共筑一帘幽梦。她相信有缘的人会在不远的地方等待着,如果童话可以成真,徽因愿意做一次公主。

邂逅一个人只需要片刻,爱上一个人却需要一辈子。如果这辈子没有遇到他,如果未曾将那惊鸿一瞥印在心底,她后来会怎样,没有人知道。

他们的相逢也许是千年前下的蛊,让人深深沉醉,直到生命枯竭。她是徐志摩诗中走出来的女子,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起,她就成为诗人心中永恒的素材和寄托的梦想,一个被诗人无数次理想化的女子,一个现实而梦幻的女子,一个让诗人关心一辈子的女子的命运中摆脱。

她喜欢志摩那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喜欢志摩那执着的眼神,喜欢志摩浪漫的文字,喜欢志摩的高谈阔论。志摩爱徽因,爱得真诚,爱得热情,爱得入骨,爱得无所畏惧,不计代价,全心全意。徐志摩一度认为,既然自己眼里没有张幼仪,就应该放她离开,让她去寻找自己的真爱。可惜,林徽因不愿与恢复单身的志摩共度一帘幽梦。

因为,徽因怕了。

那种爬意也许在徐志摩逼着张幼仪签字离婚时那一刹那就油然而生,她想起自己的年少时代,想起自己的妈妈备受冷落,独守空闺的日子,想起那冰冷而又充满硝烟的童年。她知道,如果自己接受了徐志摩的爱情,不仅自己会活在梦魇中,也会让张幼仪一生都痛苦不堪,更会让一个孩子永远在痛苦与压抑中度过,这并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这样的恋情是凄美的如同被雨打落的海棠花一样,只余下无可奈何的感叹。

有人说林徽因过于智慧,所以她的爱情显得那么功利,缺少了张爱玲那种不顾一切。顾虑太多,无法真的爱上志摩,终究不会和志摩在一起。殊不知,正是她的理智让她游刃有余地把握距离的分寸,才能不近不远,让自己存活在诗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梦中。

这样的一个林徽因,撇开的美艳不说,她的才情是何等地出众,一生的执着和热情必是深爱的人事上,她心中有大爱,大爱往往无言。她蕴含而不露的高贵之感,是积淀,是底蕴,是风骨,有阅历,有见解的人才具备的。她那如兰的气质,是书香,是见地,是智慧,是有大爱,有感识的人才具备的,谁有能轻易拥有?

所以,徐志摩对她倾心相待,梁思成与她长相厮守,金岳霖为她孤独终老。

林徽因的生命是鲜活的,她永远地生活在春天,生活在最美的四月天。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药物评价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天文学进展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