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在职证明样本

在职证明样本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在职证明样本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职证明样本

在职证明样本范文第1篇

兹证明________先生/女士/小姐原系我司________部职员,在职时间为20____年____月____日至20____年____月____日。现已办理所有离职手续。

特此证明!

公司名称(加盖公章)

20____年____月____日

样本(2)

姓名:____,男,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自______年____月____日入职我公司担任____部_______一职,至_____年____月____日因个人原因申请离职,在此一年间工作良好无不良表现。

经公司慎重考虑准予离职,已办理交接手续。____因未签订相关保密协议,遵从择业自由。

特此证明。

____部经理(签名)__________

___________公司盖章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样本(3)

_______先生/女士/小姐,自____年__月__日至____年__月__日在我公司担任________(部门)的_______职务,由于_________原因提出辞职,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以资证明!

公司名称(加盖公章)

____年__月__日

样本(4)

________监督管理局:

我单位(______药店)员工(______)担任(______)岗位,已于____年____月____日离职,同意该人员注销其本人的《________行业从业人员上岗证》(证号:__________),并已依法解除劳动关系。

在职证明样本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利行为 盈利预测信息 自愿性披露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会计信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盈利预测信息作为我国证券市场上一项极为重要的预测性财务信息,备受利益相关者关注,公司披露信息的责任也越来越大。盈利预测信息的披露制度经历了由强制性披露到自愿性披露的发展过程。1993年中国证监会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应披露经审核的下一年盈利预测信息,即从1994年开始就要求强制性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到2001年,我国的监管思路从一贯的风险控制型转向了风险揭示型,证券监管部门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规定,盈利预测信息的披露制度改为自愿性披露,且公司的董事会应对其披露的盈利预测结果的可靠性负责。从此,我国的盈利预测就进入了自愿性披露阶段。

一、研究基础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基础

管理者自利行为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本文将管理者自利行为界定为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所实施的包括高管薪酬、在职消费这两种损害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一方面企业管理者运用其享有的权利为自身设计持续且不合理的薪酬,但其自利行为不仅体现在工资中;另一方面管理者虽不能将企业资金占为己有,却可以通过各种名义使用企业资金进行消费,即在职消费,这也是管理者自利行为的一种体现。管理者自利行为对盈利预测信息自愿性披露研究主要基于Jensen 和 Meckling(1976)的委托理论及Stephen. Ross(1979)的信号传递理论。

Jensen 和 Meckling(1976)认为关系是“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被一个或多个委托人聘用,他们履行服务,并受理一些决策权”。股东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债权人仅希望公司正常营运,能按时得到本金和利息,而经理人为获得高报酬等自身利益,由于两者之间的目标利润冲突,人会以牺牲公司为代价来实现自身利益,由此产生成本。信号理论认为,通过信号的传递,高质量的公司便会和较低质量的公司分开,高质量的公司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股价也将上涨,从而得到了更多的融资。一方面企业财务报告方面声誉较好,筹集资本的能力会提高,同时所披露的信息可靠性高,不确定性小,投资的风险会随之降低,使得企业的资本成本降低。另一方面,局外人会对企业未来前景担忧,若公司披露的可靠性高,会减少这些担心,公司价值也将得到提升。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设置了五个变量:高管薪酬、在职消费、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独立董事比例。其中,解释变量是高管薪酬和在职消费,控制变量是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独立董事比例。本文拟先对样本的基本统计特征进行描述,然后对各变量与盈利预测信息自愿性披露进行两两相关性分析,并建立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研究管理者自利行为对公司盈利预测信息自愿性披露的影响。

二、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

管理者作为公司决策者,对自愿性信息披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委托理论,股东与公司管理者信息是不对称的,其作为理性经纪人所追求的目标也不相同,股东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公司管理者的目标是自身利益,体现在薪酬、在职消费上,往往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这两种行为,因此股东会与管理者签订契约。在该契约的约束下,由于管理层了解公司许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投资方面的信息,可能会损害股东的目标,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而股东为了监督管理者,会产生监督、成本,这些成本不仅会降低投资报酬,而且也会降低管理者自身利益。因此,为了降低监督、成本,管理层更愿意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这些盈利预测信息具有信号传递作用,能向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传递公司信息,使之作出最有利的决策。管理者为了自身利益,利用信息优势,可以选择所要披露的盈利预测信息,因此,本文研究管理者的自利行为,即高管薪酬、在职消费如何影响盈利预测信息自愿性披露,并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高管薪酬与公司盈利预测自愿披露负相关;

假设2:在职消费与公司盈利预测自愿披露负相关;

假设3: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盈利预测自愿披露正相关。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 2009-2011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剔除了以下公司:(1)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2)ST 类上市公司;(3)数据四年不连续、缺失等上市公司。总样本共1 382个上市公司,分别为2009年324个、2010年418个、2011年640个,利用这些样本检验管理者自利行为对盈利预测信息自愿性披露的影响。研究所收集的数据主要来源于锐思数据库,利用 Excel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利用SPSS21.0 数据处理软件对所有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

(三)变量设计及说明

绝对盈利预测误差ERR=(FNIAT-NIAT)/ FNIAT×100% 。其中,NIAT表示预测年度的实际税后净利润;FNIAT表示所披露的该年度的税后净利润预测值。变量说明详见下页表1。

(四)模型设定

本文将盈利预测自愿性披露意愿作为研究的因变量,通过构建线性回归分析模型,来研究管理者自利行为对盈利预测信息自愿性披露意愿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模型为:ERR=β0+β1SAL+β2NPC+β3SIZE +β4LEV+β5IND+ε。其中β0为回归方程中的常数项,βi(i=1,…,5)是被解释变量的待沽系数,ε为随机项。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样本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最大值16.5032万元,最小值10.3080万元,均值为13.6817万元,标准差为0.78817691。在职消费最大值为17.5368%,最小值为0.3045%,均值为8.4355%,标准差为0.07316440,最大值与最小值差距较大。公司规模最大值为25.8992,最小值为13.7632,平均值为21.4079,标准差为1.18166894,样本公司规模普遍不高。资产负债率即财务杠杆的差异也较大,最小值为0.7080%,最大值为65.453%,负债比例较高,存在财务风险,但是均值为45.9593%,尚未超过50%,资产结构较为合理。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比例最大值为68.7500%,最小值为0,标准差为0.08645927,均值为34.9115%,与证监会规定比例相持平,说明上市公司基本符合规定的要求,但是也反映出上市公司并不十分重视独立董事的设立,存在仅仅是为了满足规定的要求而设立独立董事的可能性。

(二)回归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高管薪酬和在职消费均在1%水平上显著相关,高管薪酬与盈利预测信息自愿披露负相关,与预期的结果一致,存在被证明的可能性。管理者运用股东所赋予的权利为自己设定一个持续且不合理的薪酬,自我膨胀意识较强,而且其自利行为程度越严重,造成的后果越严重,反映在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管理者在职期间的业绩下降。而管理者为了保住职位,避免被解雇,披露信息时会选择“报喜不报忧”,对外披露的信息较少;与此同时公司将来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对于这方面信息管理者较少披露甚至不披露,从而使自己任职期间的测评达标,也会避免一些诉讼,以此来获得股东的肯定。因此,管理者的薪酬越高,自利程度越严重,公司对外披露的盈利预测信息越少。在职消费与盈利预测信息自愿披露正相关,与预期的结果不一致,不存在被证明的可能性。

公司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在1%水平上显著相关,与预期一致。公司规模与盈利预测信息自愿性披露正相关,是因为随着公司规模越大,管理者会越来越注重自己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和信誉,也会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了信息,通过盈利预测信息额披露,能与投资者达到很好的沟通,让投资者对公司有更好的了解,相对地提高了公司与其他公司的竞争力;同时若公司规模很大,对外进行信息披露时,所花费的费用会越多,相对的从中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少。所以,公司的规模越大,管理者会更主动地披露公司盈利预测信息。资产负债率与盈利预测信息自愿披露正相关。由理论可知,随着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增加,成本也会增加,为了减少成本,公司会披露更多信息;当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时,会使公司筹集资金困难,管理者为了筹集到所需资金,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也会自愿披露公司盈利预测信息。

独立董事比例在10%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性一般,而且与假设相悖,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盈利预测信息自愿披露负相关,这可能是由于对管理者的监督力度整体水平不够,管理者有漏洞可寻,隐瞒了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从而使自己继续获得公司所有者的信任,继续任职。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关于盈利预测信息自愿性披露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管理者自利行为对盈利预测信息自愿性披露的影响,选取2009-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研究得出高管薪酬与盈利预测信息自愿性披露负相关,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盈利预测自愿披露正相关的结论,并进行了解释说明。本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样本的选取不够全面,变量的选取不充分、不恰当,时间范围覆盖不够等。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应鼓励上市公司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并且提高盈利预测信息披露质量。同时也要完善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标准,协调好自愿性与强制性信息披露,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管理者业绩的审查,使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能准确地传向相关利益者。

参考文献:

在职证明样本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对策

医学技术日新月异,检验工作是开展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和保健的基础;因此,进行严格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是很有必要的。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应该从检验的前、中、后三个方面入手,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2年8月-2013年12月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附属惠济医院治疗的12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25例,女531例;年龄1~71岁,平均(37.2±9.5)岁。这1256例患者共进行临床检验2127次,血液分析检验共计721次,生化检验共计456次,尿沉渣检验共计172次,便分析检验共计127次,分泌物检验147次,皮肤组织检验504次。

1.2方法

患者检验工作在检验准备、样本采集、处理措施的各个流程上均按照临床检验规范进行操作。例如,此处详细介绍检验准备中生化分析的检验规范:患者需在抽血前1周应禁烟戒酒、禁食高糖高脂食物;抽血前两天应进食流食(此处可视具体检查项目而定);抽血前10-12小时应保持空腹[2];抽血前6小时禁止开展剧烈有氧运动以确保患者标本采集前情绪平复。

1.3检验结果判定

检验结果异常需再检验,若再检验证明前次结果有误,应记上次检验失误。检验过程中出现检验样本的丢失、污染或损坏等,应视为检验失误。其他需重测且证明前次检测失效情况,亦记为检验失误。

2结果

1256例患者共开展检验2127次,有305例(14.34%)患者出现检验失误。检验准备阶段失误概率64.92%,样本采集失误概率22.62%,样本处理阶段失误率4.26%,而其他如设备、操作不当的失误概率8.20%;

3讨论

3.1临床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策

目前,医院每天患者量大,临床检验工作量非常大。其中,检验准备与样本采集对检验质量影响较大,在随后日常工作中应尤为注重,提高检验质量;此外,样本处理等工作流程清晰、规范,但依然出现失误,日后应根据样本处理的各项规范及要求,深入贯彻执行,并端正工作人员态度;而检验设备、试剂、方法不当,则需多项工作配合。例如,医疗机构需及时更新检验设备,选择性价比高、临床检验效果好的医疗设备[3];同时选配和该医疗设备性能匹配的试剂开展检验工作。为确保临床检验质量,必须针对这一现状集中采取措施:准备阶段医护人员应细心、耐心且详细告知患者其项目注意事项,减少患者抗拒心理;样本采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结合患者年龄、疾病,选择相应样本采集方案,并确保患者情绪稳定,例如儿童在血液样本采集时会害怕、哭闹,导致采集血液不理想,造成检验失误[4];样本处理中的失误则需医疗机构制定方案解决,可通过增加人员数量、系统培训、定期考核,提高医护人员量,减轻工作压力,巩固检验水平,尽可能避免样本丢失等低级错误;检验设备故障则属于客观问题,医疗机构必须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保养,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医疗设备,减少不必要的问题。

3.2医疗机构加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对策

3.2.1加强检验制度管理医疗机构应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国内外医疗机构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制定完善的检验科工作制度。其中,包含质量标准、值班制度、科室安全制度、紧急状况处理办法、奖惩制度等,在检验过程中,要全方位进行监督管理,避免任何环节出现漏洞和错误,逐渐提高检验质量;在具体工作中务必做到监督落实,达到规范检验人员行为,提升检验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目的。

3.2.2财政投入医疗机构所在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应该具有长远策略,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引进检验人才,提升检验设备性能,确保其检验专业队伍的稳定与壮大;同时,医疗机构务必注重检验人员职业素质和爱心、责任心培养。要求检验人员能够和患者友善沟通,耐心解释;加强患者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加强与临床医师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病情,以验证检验结果。此外,医院应该重视检验人员的再学习,鼓励、支持检验人员的各项在职学习和脱产培训,提升检验人员操作规范,增强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以提升医疗机构的检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瑛.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3):141-142.

[2]杨正萼,王雪.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J].中国医学装备,2013(11):89-91.

在职证明样本范文第4篇

关键词:股权激励;公司绩效;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导论

1.1研究背景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最显著的特点,并产生了职业经理人队伍,如何保证所雇佣的经理人能尽心的工作,并保证他们的决策与股东利益一致,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或股东财富最大化,成为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问题。实践证明,对经营者进行激励而非单纯实施监督或惩罚是最有效的办法。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新型的激励模式和分配制度,在国外已有50余年的发展历程。对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却存在很大分歧。本文以上市中小企业为基础,进一步研究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为我国上市中小企业改进治理机制提供借鉴。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是:通过描述性统计研究,对比已实施和未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中小企业的绩效来证明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上市中小企业绩效的提高;通过对比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资产负债率的上市公司在不同激励模式下的绩效来证明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通过回归分析,进行自变量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以判定股权激励下给予经营者的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程度。拟选择的自变量为经营者持股比例,因变量为净资产收益率。

2股权激励基础理论及与公司绩效的内在关系

2.1 股权激励的含义

股权激励是通过约定的方式,让经营者获得一定数量的股权,使经营者由单纯的人转变为管理者和所有人,并使经营者的利益和股东利益保持一致。

2.2 股权激励的作用机理

股权激励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某些影响因素和传导机制,激发经营者的正确行为,达到影响公司绩效的目标。即通过设计合理的股权激励合约,促使经理人努力工作,并有效配置内部资源、积极利用外部资源,使得公司长期价值得到发展、公司股价上升、股东的权益得到增值,同时经理人所持的股份得到增值、股东及经理人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2.2 股权激励理论基础及与公司绩效的内在关系

2.2.1 股权激励与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是股权激励源起的基本理论。经典的委托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提出的。他们认为企业所有者兼经营者的方式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于是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所有者将经营权让渡,保留剩余索取权。由于委托人和人契约安排的不完备性,引起了委托―问题。1976年,迈克尔・詹森 (MichaelC.Jensen)和威廉・麦克林 (WilliamH.Meckling)发表的论文《公司理论:管理行为、成本和资本结构》提出成本理论(实证理论),把成本概括为:监督成本、约束成本、剩余损失。

Jensen 和 Meckling 认为要想解决公司治理中的委托问题,就必须把企业的人转化为委托人,即给予经营者一定的股份,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所有者。从理论上讲,经营者的持股比例越高,表示他们对剩余权利的索取就越多,对工作的热情和努力程度也越高,在职消费就会越少,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2.2.2股权激励与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思想的萌芽最早是在1676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佩蒂将人类生命的损失与战争中武器等物质的损失进行了比较,一般认为,这是“首次严肃地运用了人力资本概念”。之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全体国民后天获得的有用能力算作资本”,对人力资本的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人类关于人的生产能力分析的新思路,其主要观点是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人力资本理论的思路与Jensen 和 Meckling 的委托―理论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将股权激励的过程表述为资本产权的物质化过程。在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治理机制恶化起因有两个,一是委托―问题,二是企业内部所有者缺位。因此,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思路,即通过股权激励使国有企业人的人力资本转化为物质形态,同时成为企业所有者。

2.2.3股权激励与动机理论

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是最广为人知的动机理论。他认为如果要激励某一个个体,必须要先了解此人处于哪一个需求层次上,然后再实施合适的激励手段。而根据斯达西・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当经营者公司的业绩优于他人的公司,而经营者的薪酬却无优势时,很容易陷入不满情绪,进而影响其工作效率。

动机理论可以描述为:人拥有股票会改变其行为模式,其拥有的股权份额越高,努力程度越高,在职消费越少,剩余索取权也会越高。股权激励将个人利益与企业运营状况相联系,是一种“公平”的安排,同时,授予股权既是对经营者工作的肯定,又能增加他在人力资本市场中的声誉,还能满足其成就感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3 我国上市中小企业股权激励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3.1 样本选取

证监会将上市中小企业行业划分为 13 个类别,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公用事业、房地产、工业、商业和综合五大行业。本文选取上海、深圳股票交易所的上市中小企业作为样本,同时对样本做了如下处理:剔除数据残缺、未公布具体实施时间和实施方式的企业和取消计划并且没有重新公布激励计划的企业,剔除控股股东有重大变化的企业,剔除异常样本(ST、SST、PT企业)。未剔除曾经实施股权激励或者公布计划且在以后年度未放弃股权激励尝试的企业,笔者认为该类企业没有放弃股权激励的实践,依然能够起到激励的效果。见图1。

图1 样本行业分布图

根据图1显示,不同的行业对于股权激励的重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工业企业经营者持股比例超过20%的比重高达62.8%,占了样本的大多数。根据统计信息,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中小企业资产负债率主要集中在 30%―70%之间,说明公司在选择资本结构时持比较谨慎的融资态度,没有出现完全负债经营的情况。

3.2描述性统计

选取30家已实施股权激励和30家未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中小企业作为对比样本。样本选自不同的行业,同组的对比样本选自相同行业。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同时是在2008年之后没有公布过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

3.2.1自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2 股权激励公司经营者持股比例

根据表2显示,2008年至2010年,我国上市中小企业经营者持股比例均值为6.14%-9.20%,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西方发达国家经营者同期持股比例均值为10%-15%,因此,我国上市中小企业股权激励尚不足。

3.2.2因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3 净资产收益率的比较

根据表3显示,2008年至2010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中小企业绩效明显优于未实施的企业,且净资产收益率均值呈现上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已肯定了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促进作用。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压力大,无法给予员工高额的工资或奖励。实施股权激励后,经营者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盈利和未来发展状况,因此,一方面可以激励人才,另一方面又不必承担过多的现金支出。

3.3 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分析

公司绩效通常体现在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本文以选取的中小企业2008年至2010年年报中的数据作为基础,以经营者中的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比例作为股权激励水平,分析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见表7。

表4 股权激励与上市中小企业绩效关系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说明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股权激励程度越高,公司业绩就越好。但是根据纵向比较的结果,相关系数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说明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正在逐步弱化,其与我国股票市场操作不规范,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存在一定的关系。

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使得所有者和经营者目标不一致。通过股权激励可以把经营者的利益和股东利益相统一,达到共赢的目标。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都息息相关。

4.研究结论

我国上市中小企业中股权激励程度尚不足,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上市中小企业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正在逐步弱化。

总结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上市中小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该影响并不是绝对的线性相关,而是应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否则将会适得其反。同时,经营者持股是影响公司绩效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要想提高公司的绩效水平,应该在实施股权激励的同时,适度考虑其他辅助因素,建立科学的公司绩效和股权激励评价体系,使公司业绩真正实现持续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 展晓琳,张丽,孟洪钰,吴双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业绩的研究综述[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04).

[2] 蒲晓辉.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 2010, (13).

[3] 侯瑜.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效应研究[J].现代会计, 2010, (01).

[4] 金彦.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研究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 2010, (03).

[5] 曹晶晶,陈园.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0, (13).

[6] 永明,耿效菲,胥洪.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10, (02).

[7] 何江,李世新.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 2010, (04).

[8] 叶映红.我国企业人力资本股权激励方式及其现实选择[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06,(03).

在职证明样本范文第5篇

关键词:研发投入;知识创造能力;经济绩效;生物医药企业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6.005

1 研究假设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模式正在逐渐转变为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创新型经济,企业想要取得良好的经济绩效,采取的战略发展之一就是保持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知识创造能力是衡量创新能力的一级指标,专利数量是知识创造能力强弱的主要体现。同时,专利作为企业的研发成果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企业对于研发活动的重视程度。特别是作为高技术产业代表的医药行业,研发活动投入对于医药行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医药企业的专利数量越多,代表企业的知识创造能力越强,越有利于企业新产品的成功研发。

我国许多企业为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绩效,都在研发活动中投入了巨大的资金、设备和技术人员。企业进行研发投入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其经济绩效。目前国内学者对研发投入与经济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直接关系上,对中介变量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假设研发投入到经济绩效的传导路径中要经过一定的中间机制,引入一个中介变量进行分析探讨。对于医药行业,企业知识创造能力的强弱是研发投入结果的体现之一,且专利对企业具有明显的保障与激励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因此本文以知识创造能力为中介变量,探讨企业研发投入、知识创造能力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了在2011年12月31日前在深、沪上市的医药生物板块的所有企业。研究样本期间为2012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剔除了在样本期间财务数据遗漏、不全、并非在整个样本期间存续的或经营状况发生异常的企业,最终获得156家符合条件的样本企业。

2.2 数据来源

(1)本文样本企业的财务数据与研发数据均手动摘录于巨潮资讯网所披露的上市公司年度报表。

(2)本文样本企业的专利数据均手动摘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

2.3 变量选取及定义

(1)自变量:研发投入。本文选取研发资金与研发人员总数两方面作为企业研发投入的考核指标。

(2)中介变量:知识创造能力。本文采用企业专利申请量衡量企业的知识创造能力。专利申请量越多,知识创造能力越强。

(3)因变量:经济绩效。本文采用企业营业利润衡量企业的经济绩效。营业利润指标反映了企业业务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经济绩效的主要指标。

(4)控制变量:企业在职人员总数。由于企业规模不同,研发强度也会有所不同。为了消除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本文以企业规模为控制变量,选取的度量指标为企业在职人员总数。

2.4 模型设计

本文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为:

其中,OP为企业的营业利润,K为研发资金,L为研发人员总数,P为专利申请量,SIZE为企业在职人员总数,ε为随机误差项。

3 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文用SPSS19.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表1建立了七个回归方程来探讨研发投入对医药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研发投入对知识创造能力的影响、研发投入与知识创造能力对医药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这三方面的内容。

从方程1的回归结果看出,医药上市企业规模与经济绩效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方程2与方程3的回归结果反映出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的投入对医药企业经济绩效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研发资金对经济绩效的影响(0.592)略高于研发人员总数对经济绩效的影响(0.413)。

方程4和方程5表示医药企业研发资金与研发人员总数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从回归结果看出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290、0.149,且各自通过了1%和5%的显著性检验,因此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总数对专利申请量均有正向作用,研发资金的投入相对于研发人员的投入更能显著的促进专利申请量的增长。

方程6和方程7表示加入中介变量专利申请量后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总数对医药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在方程6中,加入专利申请量后,研发资金投入对经济绩效的影响系数由0.592降低为0.215,专利申请量的影响系数为0.513且通过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专利申请量在研发资金投入对经济绩效的影响中确实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377(0.592-0.215)。在方程7中,加入专利申请量后,研发资金投入对经济绩效的影响系数由0.413降低为0.294,专利申请量的影响系数为0.329且通过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专利申请量在研发人员总数对经济绩效的影响中也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19(0.413-0.294)。

4 研究结论及建议

(1)维持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源泉是企业的研发活动,充足的研发资金投入与研发人员投入是保证研发活动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本文实证分析证明,对于医药企业,不论是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还是增加研发人员的投入,都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绩效。因此,医药企业应重视企业的研发活动,增强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鼓励医药企业进行研发活动,保障医药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2)从实证结果看出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ψ利申请量均有正向作用,说明加大研发投入能促进医药企业知识创造能力的提升;但研发资金的投入相对于研发人员的投入更能显著的促进专利申请量的增长,也就是说研发资金投入的产出弹性大于研发人员投入的产出弹性,其原因可能是在研发人员中核心人才所占的比重并不高。如果引进的研发人员层次不高,反而摊薄了研发人员的人均研发资金,不利于研发产出。鉴于医药行业高科技性的特点,对研发人员的层次要求较高,因此企业在扩大研发人员的比重时,应多引进高层次的研发人员,保证研发人员质量,优化研发团队结构。

(3)专利申请量在研发资金投入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和研发人员投入对经济绩效的影响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说明知识创造能力是研发活动到经济绩效的中介变量,证实了本文的研究假设。两个研发投入相同的医药企业可能因为具有不同的知识创造能力,最终获得的经济绩效也会不同。因此企业在进行研发活动的过程中,不要仅限于加大研发投入,还要注重研发投入到经济绩效的传导路径,侧重于开发专利,提升知识创造能力。

本文证实专利申请量虽然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但其中介效应偏低,说明我国医药企业在专利成果转化方面还面临着一定的阻碍。主要原因可能是申请的专利不够先进或成熟,使专利在转化为产品或应用到技术中时存在一定的问题,专利市场化的比例偏低,能带来经济绩效的增长也就有限。因此,医药企业在进行专利申请的时候,不能只强调数量,还须看中质量,申请的专利具有创新性且能被市场化运营,从而促进经济绩效的增长。

参考文献

[1]王玉春,郭媛嫣.上市公司R&D投入与产出效果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06):44-52.

[2]胡珊珊,安同良.中国制药业上市公司专利绩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02):194-196.

[3]Baron R M & Kenny D A.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1173-1182.

[4]张世娟,冯国忠.政府研发资助、内部研发投入与制药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中国药房,2015,(22):3025-3028.

[5]李中,周勤.内生性约束下研发投入、研发效率与企业绩效――中国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的样本[J].软科学,2012,(07):11-14.

[6]程华,邵波,徐阿进.企业R&D投入、技术能力与绩效关系――基于浙江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05):109-112.

[7]张庆利.研发投入影响企业绩效的传导路径分析――引入中介变量:技术效率[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56-61.

[8]邹鲜红,罗承友.基于DEA模型的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相对有效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09):252-254.

[9]朱艳梅,徐丹妮,朱玄,等.专利产出与上市医药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3,(02):209-213.

[10]曹阳,周晓夏.制药业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6,(02):24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