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

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

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道德构建 现实价值

一、传统文化对当代教师道德构建的影响及产生原因

(一)基本观点

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构建教师的精神家园,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大有裨益和意义。当今人们谈起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时,必然联系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与影响,其观点大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对传统教师职业道德极为赞赏和崇拜,不吝赞美之词,予以褒奖;另一种是对传统文化中教师的职业道德十分贬低和抵制,认为传统教师职业道德落后与愚昧,应予以坚决摒弃。

(二)产生原因

这两种观点,我们不能简单用对与错来评判,产生这两种观点的原因,既有认识方法的问题,又有对中国传统文化评价的问题,还包括教育自身发展状况和教师职业道德影响力的问题。

1.从教师职业道德产生及影响来看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师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属于社会道德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其产生、发展都源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在不同时期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道德的实质在阶级社会里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统治意志的反映,是为统治者阶级经济基础服务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师职业道德是从社会道德中分离出来,调整教师的行为规范,而教育具有阶级性的本质,必然使得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传统教师道德的阶级基础与新时期不同,教育最终是为统治者阶级服务的,这一点是不可否定的。由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及传承性,现代社会的各方面无不受到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影响,中国的传统师德观念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至今仍然顽强地发挥作用,这与传统教育最终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并不矛盾,就因残存于传统教师道德规范中的封建、腐朽和落后等思想对现代教师职业道德构建的负面影响,就否定传统教师道德,进而发展为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显然是错误的。

2.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来看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道德全盘肯定与否定两种不同观念,实质上反映出对中国传统文化评价和认知方式的不同。一方面是传统文化在理性审视领域里不成熟的表现,这种不成熟性反映出以传统文化理论品格为支持的深厚的心理基础,具有稳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观的认同,形成了对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传统师德稳定的、简单的继承,进而影响当今教师职业道德的构建。另一方面,从现实价值评价出发,认为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教育观念中的“权威主义”、“教师中心主义”已被打破,过去教师个人主义、现实主义大行其道,而新时期师德建设中赋予了更多的教育平等、民主思想,这些思想在传统文化思想中是不具备的,影响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制约新时期师德建设,反对传统文化在当今教师道德建设中的有益借鉴作用。

3.从传统教师道德的发展及局限来看

教育是人类古老的社会现象,对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重大作用,但进入现代社会之前,由于经济生活落后,社会交往隔绝,社会等级森严,教育主要为社会政治需要服务,统治者把持教育大权,受教育只是少数人的特权,学校的数量和规模十分有限,教育的社会功能及由此产生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内容、教育制度等均受到极大的限制,教育关系的调整更多地依靠道德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习俗和传统习惯完成,因而不可能出现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法律约束。在漫长的历史变革中不断发展,教师形成了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其中难免存在与当今时代不相符的内容和思想,表现为为维护社会秩序,以“人性”为主传统教育几乎就是道德的教化,传承一成不变的道德规范,即使牺牲人性也毫不吝惜,这就与当今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民主平等”育人观念相抵触,从而表现为在构建当今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时,对传统师德表现出排斥心理,持否定观念。

二、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铸造新时代的师魂

文化的传承性和教师道德的继承性,决定了在构建新时期的教师道德体系时,决不可割裂与传统文化和传统师德的联系,应该把新时期师德建设植根于传统文化精华中。中华文化凝聚着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精神风貌,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完全继承和忽视传统文化在当今教师道德构建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取的,而应该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铸造新时代师魂。2008年,我国新修订了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内容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颁布实施,从新的师德规范中不难看出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吸收,下面仅就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等方面谈谈传统文化对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影响。

(一)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即教师不仅要向受教者传递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还要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这些思想在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渊源。《礼记》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韩愈《师说》有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荀子则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双重身份,一是“经师”,向学生讲解经书;二是“人师”,即用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学习。后人更提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理念,徐特立同志认为:“我们的教学要采取人师和经师合二为一”,经师“除了教学以外,学生的品质、学生的作风、学生的生活,他是不管的”,“人师则是这些东西他都管”,“如果只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可见,自从有了以教育活动为职业的教师以来,教师就肩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责任,并且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为一定的统治阶级培养人才。教书与育人作为教育的实践及作用,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统一体。从来就没有脱离育人而教书,或者只育人不教书的教育活动,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也是新颁布实施的师德规范的增加的内容。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对学生冷漠甚至虐待学生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个真正忠诚教育事业的好教师。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来的“爱生亲徒”、“亲其师,信其道”便是最好的印证。教师要树立积极态度,以最大的爱心和耐心教育学生。孔子早就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也是传统师德核心,要求教师永远以“仁者爱人,永存爱心”作为自己进行教育工作的准则。孟子说:“仁者爱人,”韩愈说:“博爱之谓仁。”朱熹说:“爱之理,心之德。”都说明“仁”的核心精神就是爱人。教师应该把“仁爱”作为一个独立的道德要求,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把它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让学生与教师在“师如父”的关系中得到健康发展。新时期师德更要求教师关爱学生,要求广大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变相体罚学生。从中不难看出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吸收,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就是韩愈所说的“博爱之谓仁”,如“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就是朱熹倡导的“爱之理,心之德”,“做学生良师益友”就是要求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构建师生之间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同时又赋予师德新的内容,改变传统师德中师生之间“师道尊严”的不平等关系,提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体罚等规范,体现新师德的时代特征。

(三)为人师表

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师生 语文素养 师德

“师以德为本,育师先育德”,教师这一职业自古以来就被要求应备较高的道德素养与高尚的人文情怀。师德作为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与职业要求,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建设的优良与教育质量的高低。作为基础教育中重要一环的幼儿教育,因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对教师的师德素质则有着更高的要求。然而近年来,幼儿教师体罚甚至是虐童现象屡有发生,反映出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还有待提高。广大的幼儿师范院校是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主要机构,担负着幼师生师德教育的重任,然而,采取何种渠道以建构幼师生高尚的师德品质仍是目前有待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语文素养的培养对提升幼师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作用,语文素养养成的过程是一个注重引导学生对于真、善、美追求的过程,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幼师生的美好心灵,引导其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观念,为幼师生师德的建构提供有力保障。

一、重视开展幼师生的生命道德教育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既要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拥有高尚的人格修养。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恰恰具有塑造健康人格、增强文化底蕴、提高审美能力等三方面作用。因此,幼儿师范院校应抓住幼师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契机,重视开展生命道德教育。生命道德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关爱生命,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意识与生命关怀,“自爱”、“贵生”、“天地之性,人为贵”等理论观点体现了古人对于生命意义的珍视。品读文化经典、开展生命道德教育,在提升幼师生文化修养的同时,亦可帮助其更好地认识生命,激发个体的生命道德意识,促进个体生命的健康发展,推进幼师生正确的生命意识、生命价值观的形成。生命道德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幼师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为其师德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强化幼师生爱的教育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幼儿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一颗纯洁的爱心,以爱为前提才能做到真正的尊重幼儿、循循善诱、全身心地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师范院校应注重强化幼师生爱的教育,在幼师生语文素养的养成过程中注重对其爱心的培育,古今中外所有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呈现出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歌咏与追求的历程,在对文学作品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受教育者被美所感染的同时,必然会受到善的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与审美取向,从而于潜移默化之中增强个人的向善意识以及对生命的关爱、对世界的关怀之情,最终形成自爱、爱人与爱物的高尚品质,这是幼师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真正价值所在,也是师爱得以形成的前提。

三、重视深化幼师生的修身教育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工作具有鲜明的示范性,“身正为范,为人师表”是对教师职业的严格要求,亦是教师师德的直接体现。幼儿教师是幼儿人生的开智者,其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成长与发展,甚至可以说,幼儿教师的道德水平直接决定着幼儿的道德水平。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时时刻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从仪表形象、语言形象、行为形象和教学形象等多方面做到幼儿效仿的榜样。品德修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师范院校在对幼师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应加大重视并不断深化幼师生的修身教育,以促进其品德修养的养成。我国古代先贤十分重视修身的作用,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以此来增长德行、培养志趣,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幼儿师范院校的修身教育应秉承着“严谨治学、勇于探索、学高为师;注重仪态、举止文明、为人师表”的理念,积极引导并促进幼师生师德修养的形成。

四.结语

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师德;言传身教;人格力量;教育素质

“德为师之本,无德不足以为师”。古往今来的教育家莫不把“德高为范”作为自己毕生信守的人生准则。建国后各个时期受党和政府表彰的教书育人成绩卓著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其职业道德水平,在人民群众中也是有口碑的。然而,在经济体制改革向市场经济转轨引起社会激烈变革的今天,有的教师却经受不住物质利欲的诱惑,一时迷失了政治方向,道德水准下降。近几年教师中暴露的违纪违法行为,已经给学校教育和社会带来不良后果。为了维护教师崇高的声誉,促进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师德师风建设,我省和江苏等地相继出台了“师德考核不合格,坚决调离教师岗位”的师德“一票否决”制。面对新形势,为什么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

一、高尚的师德,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以德治国”的需要

道德是一定的社会,依靠人的内心信念、传统习俗、社会舆论等方式,用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当我国的改革开放向深层次发展过程中,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理想信念的淡化、行业间分配的不平衡,都可能加重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构建民主、法治、平等、和谐的社会,必然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教师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要素,担负着培养人才的神圣使命,其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的态度,不仅对教育本身,而且对整个社会风气及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影响和推动力。教师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使者。纵观历史,教师职业之所以受到人们普遍的尊重,就在于教师看重自己的人格,其道德品质总会死处在当时社会道德较高水准上。谁都不会忘记在国家最困难的年代,我们许多教师尚能以事业为重,甘守清贫、含辛茹苦、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前不久山西沁源二中青年教师姜华,为抢救两名学生英勇献身,同样表现了人民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劳动者,离不开教育,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二、高尚的师德,是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重才轻德,只见分数不见人。教师为了应对家长,学校的压力,把“升学率”视为生命线,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素质教育必须以德育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教师是学生的解惑者,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人格的重要内涵。推经素质教育既要弱化升学率在学校评价体系中的分量,更要摒弃重才轻德的教师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品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如果教师工作敷衍塞责,弄虚作假,歧视、体罚学生,一切向钱看,搞不正之风,就是师德、失职的行为。

三、高尚的师德,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需要

凯洛夫说:“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仿的榜样”。示范性是教师劳动的特点之一。青少年儿童处于身体发育、知识增长的黄金时代,也是世界观、道德、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通过学生的眼睛在其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他们今后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师德的灵魂是爱,面对学生,面对活生生的人,需要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爱之不以其道,适所以害之也”。教师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心灵,首先要求自己品德高尚,人格趋于完美,并通过教学和日常生活展示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使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通其业,成就其道德”的教育目的。

四、高尚的师德,是提升教师素质,加强道德修养的需要

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明礼仪;教师礼仪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G631

礼仪是指一定社会结构中人与人交往时的某种方式、程序以及实施交往行为中体现于语言、仪表、仪态、气质、气度等外在的表象方面的规范。礼仪是人类社会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行为准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中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并赋予教师崇高的地位,讲究尊重“天地君亲师”,推崇“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立国之本。育人就要讲礼仪,教师理应成为讲究礼仪的典范。

一、教师礼仪及其特征

教师文明礼仪是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职务时所必须遵守的礼仪规范。教师礼仪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特定的适用对象。与其他礼仪相比,教师礼仪具有以下特征:

1.教师礼仪具有鲜明的强制性

只要你进入这个职业就必须遵守。遵守职业礼仪要以职业规范为核心,以人民利益为重,不能随心所欲。良好的礼仪素质是需要许多小的牺牲的,“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教师礼仪就更是如此,需要有更多的自我克制、自我牺牲。同时,教师的礼仪素养也将使教师更有魅力、更有力量、带来更大的收获。

2.教师礼仪带有强烈的形象性

职业形象、学校的整体形象、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因而是否遵守教师礼仪就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行为。违反教师礼仪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为当一个人处在教师职业状态时,他(她)的功能会被成倍地放大,会影响许多学生.波及广大的青少年,甚至对学生造成终身的影响。

二、当前教师礼仪现状

当前,在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形势下,多数教师很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对教师礼仪修养的重要性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某些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在一些教师当中,仍然经常发生损害教师职业形象、背离教师职业道德的不文明现象:穿奇装异服,染彩色头发,涂彩色指甲,热衷浓装艳抹或珠光宝气;随意对学生说粗话、脏话,甚至侮辱学生人格;随意体罚学生,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有的教师由于不良的言谈举止导致与学生、与同事关系紧张,也在学生家长中造成恶劣影响;还有的教师因学校或个人条件较好而踞高自傲,盛气凌人,严重损害了学校和教师的声誉。

三、教师礼仪的作用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说,不学习礼仪,就无法立身处世。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礼仪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文明程度的标志,是一个人道德水准、整体素质的外在表现。

1.调节作用

教师作为文明公民必须自觉讲究礼仪。教师礼仪不仅能够对教师的社会交际活动有调节作用,而且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有调节作用。我们常听人评价“某教有涵养”,其实是他能在一些场合很注意分寸,注意用教师礼仪来调节自己的言行。

2.发展作用

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刻不容缓的大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包括方方面面,而对教师进行礼仪教育,增强广大教师的角色意识和为人师表的自觉性,是有效地培养高品质的、和谐完整的、全面发展素质的教师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教师礼仪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与发展起着一定作用。

3.教育作用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礼仪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只有摒弃那些不合身份的穿戴、不拘小节的言行、不加检点的习惯,才能树立教师的威信,才能教育和影响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加强教师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把礼仪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这二十个字的公民道德建设方针中,已经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融入了公民道德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应长期坚持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养教师“明礼”这一道德规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礼仪修养。

2.把礼仪教育与职业观教育结合起来

所谓职业观,就是人们对于职业意义、职业要求、职业规范的观点和看法。现代礼仪中的道德观观念,体现了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统一。特别是在职业礼仪规范中,蕴含着对职业的认识和从事本职业的要求。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体现了对该职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

3.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

学校每个教职员工都应当为人师表。学校教职工的基本形象应以适当的制度和纪律规范,以给学生树立榜样;对学生的形象也应有必要的文明规范,以净化校园风气。校园建设要充满人文色彩和绿色理念,使校园自然环境清洁优美,人文环境令人自律,各种文明规范随处可见。让礼仪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让师生在其中耳濡目染,得到美的熏陶和滋养。

4.把礼仪教育与纪律观教育结合起来

纪律观教育是任何一个人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礼仪是以“自律”为特征的,但“自律”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通过“他律”逐步获得的,或者说是从“他律”发展而来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

5.培养高素质的礼仪教师队伍

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范文第5篇

一、孔子学生观主要内容

(一)有教无类的平等观

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本没有多大的差别,所产生的差别都是后天教育与环境造成的①。“性相近,习相远”便足以说明这一切。他认为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不论年龄、国籍、贫贱、贵富。在孔子的弟子中既有比他小六岁的颜渊,又有比他小47岁的公孙龙,有出生富贵的自贡,又有穿衣都成问题的曾参,还有坐过牢的公冶长。在《荀子?发行篇》中有描写孔子弟子的言论“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因为孔子认为,只要有心学习,“自行束侑以上,无未尝无悔焉”(《论语?雍也》)。这里便有人认为要孔子收自己为弟子,必须有东西奉上才可。其实不然,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述而》)也成了孔子最引以为傲的弟子。南京工程学院汪秀丽博士认为这里的“束侑”应该指的是拜师的礼节,并不是一定要收取学费。正是因为这种“有教无类”的思想,才能出现“孔门弟子‘盖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这样的盛况,为后世作出巨大的贡献。

(二)亦师亦友的民主教育观

孔子在生活中对待弟子就像朋友一般。“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体现了孔子对学生的敞开心扉,毫无隐瞒。孔子不仅在生活上如此,在学业上也鼓励弟子提出看法,那一句“当仁不让于师”就很好地体现了孔子的学生观。孔子认为,在真理面前,学生就应该勇于坚持,敢于超越权威。就像亚里士多德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哪怕对方是自己的老师柏拉图,也没有必要谦虚忍让。孔子还曾经批评过颜回。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认为颜回从不抵抗老师,没有提出过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对他没有帮助。

(三)因材施教观

孔子认为要教育好一个人,必须对他有充分的认识。“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他从各个角度了解学生的道德风貌、个性、才能、兴趣等,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内,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通过对每个学生的细致观察,他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每个弟子的特点。“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汀保ā堵塾铩は冉?》),等等。除此之外,他还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因此,他主张教师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加以教化。“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职业道德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都会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如教师职业道德是由一系列规范构成的。教师职业道德“从师德调整的关系上看有师生之间的道德规范,有教师同行之间的道德规范,有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道德规范,有教师与社会之间的道德规范”②。我国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道德规范。如果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出了问题,那么其他方面例如教学思想、教学行为等都会出现问题以致误人子弟,长此以往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要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必须有以下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基础。

(一)深切关怀学生

孔子“有教无类”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不因外界条件鄙视学生。努力为学生营造自由学习的和谐环境。在《论语》中孔子对弟子的评价一共有23处,但表扬的评价都达17处之多。表扬是为了鼓励学生,批评也是为了激励学生,采取鼓励的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这种“师爱”便是师德的灵魂。

简单来讲,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尊重所有学生并对他们一视同仁,不能简单地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随意给孩子贴上好孩子或坏孩子的标签。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老师有不同的偏爱好成绩学生的方式。例如,按座位分,好成绩坐前排,后进生自然坐后排或者教室两边;按回答问题的频率分,老师留给好成绩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认为给成绩差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无疑是浪费时间;按参加活动类型分,老师会安排成绩好的学生参加一些比较有学习或竞赛意义的活动,而让成绩不好的学生参加打扫卫生之类无须动脑的活动;更有甚者,老师因为学生家庭背景或送礼的贵重关注学生的发展。在《论语?季氏》有一句话“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说明圣人孔子都没有因为孔鲤是自己儿子,所以多教给他学问,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视同仁。因此,我们应该杜绝这种不良社会风气的产生,坚持关爱学生这样的原则从事教学。

(二)尊重学生个体意识

自古以来,人们就受到“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影响,使教师的地位处于绝对权威性的位置。教师与学生是教与被教、管与被管、命令与服从的上下级关系,学生惧怕教师已成为常态。虽然现在兴起了民主的教育方式,宣扬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发言,考试方式由许多主观题代替了八股文一样的考试方式。但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取得的学习效果我们有目共睹。究其原因,是许多教师凭借渊博的学识与阅历,形成了一套认知与评判标准。但孔子充分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认为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学生的发现与见解未必不如老师。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发展,欣赏学生的才能,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不以自己的私利和好恶标准要求学生,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书育人

所谓教书育人是指教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还要促进学生正常健康发展③。我国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教,上所施,下行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怎样才能做好教书育人呢?

1.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论语?子路篇》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的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言传身教”的基础是“以身作则”,学生每天面对最多的就是教师,教师的思想、道德、行为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说的就是教师能够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无形的教导作用。教师的以身作则是一种很抽象的人生态度,但我们可以通过他外在的行为表现推测他是否做到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例如,在仪表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否穿着整洁,在天津南开中学有对教师仪容仪表的要求,“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④。若一个教师对仪表形象都不在意,则我们是否应该怀疑他对教育的敬重之意呢?在语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教学用语是否规范有逻辑,发音是否清晰准确,音量音色音调是否具有感染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在行为举止方面,我们可以看他在紧急情下是否临危不乱,坐站姿是否端庄精神,教学手势是否运用得当,表情是否丰富自然等。总之,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应时刻观察学生并反省检讨自己所作所为是否都达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项要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只有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性,才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⑤。有人把“因材施教”等同于“因财施教”,体现了某些老师的功利眼光,这是必须严令禁止的。“过度的平等只会导致更大程度上的不平等”。“一刀切”显然不适合用在教育层面,需看到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才是每个老师最应该的追求。正如孔子因材施教才教育出了各行各业的弟子。另外,教师应对反应慢和成绩差的学生付出比其他学生更多的精力,不因学生曾经犯过的错或者缺陷而看不起他们,坚持学生是动态发展的,采用个体内差异评价观,从横向与纵向方面看到学生取得的进步,根据具体情况,制订不同的个性发展方案,开发个体的发展潜能,促进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