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冥浩荡不见底

青冥浩荡不见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冥浩荡不见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青冥浩荡不见底范文第1篇

汉语词汇中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就是许多表示颜色的词儿,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所指差别很大。

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中宫女的秀发是“绿云”:“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实际生活中没有天生的绿发,文献中也未见古代女子将头发染成绿色的记载。显然,“绿云”说的是黑发。用“绿云”形容女子的乌发,并非杜牧的创造,白居易《和春深》里也有“宋家宫样髻,一片绿云斜”的句子。其实,早在南北朝时代,民歌《子夜歌》里就用绿色描绘头发了:“宿昔不梳头,绿发披两肩。”

碧色就是青绿色,如碧草、碧波、金碧辉煌。但是“碧空”就不是青绿色的天空了,而是指蔚蓝色的天空。唐人许浑有一首诗写道:“五色如丝下碧空,片帆环绕楚王宫。”与“碧空”类似的词还有“碧落”“碧霄”“碧汉”等,“碧”均指蓝色,而非青绿色。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可谓千古名句。

古代青色常指黑色,但“青天”一词却显然不是黑天,而是蓝天。最早使用“青天”的是庄子,他在《逍遥游》里描写了一种叫作鹏的鸟,“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与“青天”义同的还有“青云”“青冥”。如王勃《滕王阁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青冥浩荡不见底范文第2篇

1 明音调的高低

自觉地追求音调的平仄变化是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别于现代诗的突出特点之一,也是正确诵读点拨首先应注意的一个最基本的方面。对于古诗词的平仄音调,大多数教师往往习惯于用“朗朗上口”一语带过,而对音调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深层功能却失之体察。由于音调注意不够,再加上方言的串入,诵诗时平仄莫辨,失去了打开通向诗人情感世界第一道门户的钥匙。其实,古代诗歌中的平仄音调,无不是作者精心安排的结果。“八月秋高风怒号”,开头五字,四为平声,由“怒”而陡仄,这种音调处理传达出来的,正是大风席地而卷,突如其来的信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前句连用四平声,后句前五字除“叶”外也均为平声,平声的连用,确切地透露出诗人天涯沦落之际内心的寂寞与精神的衰疲、困顿。“势拔王岳掩赤城”,除“城”外连用六仄声;“青冥浩荡不见底”,除“青”外连用五仄声。两句都用仄声强化了描写的气势,读来令人心胆俱旺。一般说来,平声流连舒缓,仄声友健挺拔,平仄的高低错落,自然地形成主观情绪的起落和客观物象的张弛。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用普通话的音调正确诵读,对于平仄使用较特殊的,如平声连用或仄声连用等现象,要特别地加以说明,以引起学生充分的警觉和注意。

2 辨节奏的快慢

学生在诵读时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快慢节奏把握不准。有的学生全诗持用同一节奏,读得单调、沉闷;有的虽也有快慢变化,但操作不当,主观随意性强。在这种情形之下,教师必须发挥自己居高临下的优势,揣度诗人内在情感的起伏及描写对象的变化,给学生以诵读节奏的正确指导,如《琵琶行》,全诗节奏的基本式是舒缓、深沉,但对琵琶演奏的一段,只有扣合琵琶旋律的抑扬变化,读得缓急有度,才能体会出音乐回肠荡气的魅力。古代诗歌节奏的造成,主要得力于诗人内在情感的灌注,但对杂言诗及词来说,长短错落的句式,也是形成节奏美的有效助手。对于这种节奏的外化形态,教师应告诉学生“长以取妍,短以取劲”的道理。短句一般总是干净利索,急切迫促,而长句随着具体句式内在顿挫的不同,其“妍”(内在韵味)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从作品实际出发,指导学生采用适当的诵读节律,使自我情感的起伏消长尽量贴合诗人感情的脉动。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列缺霹雳”四句,简短急促,劲峭有力,应一气贯注,读爽读脆;“霓为衣兮风为马”四句,用的是富有咏叹意味的骚体句式,应读得舒展,读得悠扬;结尾一段,采用自然疏动的散文句式,应读得和婉,读得纡徐。这样读下来,诡谲怪异的天姥奇景,飘逸流宕的洞天仙境,潇洒傲岸的诗人襟怀,就会以其不同的节奏张力,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3 察韵脚的轻重

青冥浩荡不见底范文第3篇

语文课堂应该让人感到平凡、真实、快乐。语文学习应该用一个真实有效的过程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产生真实的感受、切身的体验和不能拒绝的感觉,真心地向往真、善、美。而实现“悦”读的首要条件就是自主阅读。

如果课堂上离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代替了学生思考,以欲设的程序去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学生本可以自己领悟的东西都被老师咀嚼过了,本来意趣横生的文字变得索然寡味,学生毫无兴趣可言,这样的课堂味同嚼蜡。因此,应该把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去看待,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品味,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阅读真正还给学生,把体验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沉入文章中,自己咀嚼,自己品味,自己去感悟文字的魅力,从文本中获得感悟,真正实现和作者的交流,在和作者的思维碰撞中获得生命的鲜活体验。

在这个环节当中,对文本的把握要透彻,尤其是名家名篇,要让学生通过反复地品读吟咏,真正在品读中感悟到能与其产生共鸣的情感或认识,让学生不光体会到文章思想情感的美,还要领悟到承载这种情感的语言魅力。

学生品读《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时,赏析道:

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披上紫色外衣。通过近水与远山形成的远近层次、清明的湖水与紫色的雾霭造成的色彩对比,将秋日特有的清寒景色描绘出来。“寒”字给人以清爽的感觉,而“凝”又给你迷幻之感。读着这两句,一幅雨后天晴的美景浮现在眼前。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人人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语文信息,语文课堂应该将课堂和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因此,联系生活也是实现“悦”读的必备条件。

叶澜教授说:“课堂是一种生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语文教学要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充溢着生命的蓬勃跃动、生活的灵动多姿,让学生在思考中体验着快乐、成就着幸福。课堂上给予足够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对语言文字的品读,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解读,进行探究,感受挑战带来的愉悦。教师根据学生的解读和质疑,适时启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寻觅各种伟大生命的显迹与留痕,发掘生命意义的高贵与尊严,最终让学生形成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对生活中事物进行更加全面深刻辩证地思考和认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更加醉心阅读,善于思考,关注社会,热爱生活。

近代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新课程有效教学指向思维训练的价值取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追求人的智力开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智育。从深层次看,只有思维的开发才能使知识得以生长,技能得以提升,化为生命元素,贯通为智慧、能力与德性,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育。因此,语文教学突出思维过程也是实现语文“悦”读的关键所在。

创造性思维的基石是问题意识,探究发端于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通过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在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锻炼个性品质,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人生经验、思想认识主动去建构自己的语文体系,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读李白诗作,学生质疑:被尊奉为“诗仙”的李白是否白衣飘飘,了无牵挂,在他豪放飘逸外表之下安放着一个怎样的灵魂?引导学生拜读了李白诸多诗篇之后,学生说:我们仰慕“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的华丽,却很少去体味“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背后重重的失落悲伤;我们钦佩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豪迈,却很少注意他“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时满怀的孤独。他虽然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傲骨,却也有“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的痛苦;他会为黎民百姓奔走呼号“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这比起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更令人心碎吗?

读杜甫诗作,学生质疑:杜甫为什么不像陶渊明一样隐居山林,享受自然之乐,固守心灵的家园,他的诗为何总是那般沉郁悲壮?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展开探究,了解了杜甫生平经历,探寻了杜甫的思想、理想追求之后,学生终于参悟了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领略了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人格魅力。杜甫的伟大人格叩击着每个学生的心灵,学生赞叹道“笔墨浓淋浓郁顿挫诗作史,广厦万间忧国忧民人为圣”,“位卑志高,漂泊四方,朱门外高唱蜀相;身贫心壮,浪迹天涯,孤身里梦回盛唐”,“一生沧桑,颠沛流离饮风雪,半生坎坷,奔走呼号为人民”。一学生题诗《月夜有感》:“夜深忧似海,月明雾中清。风凉抚衣袖,汝诗济我心。昔卿思蜀相,英雄泪湿襟。今我叹少陵,隔世遇知音。”杜少陵如若泉下有知,几千年后得遇少年知音也会备感欣慰的。

可见,语文“悦”读之美正在于思想上给人以启迪,情感上给人以熏陶,审美上给人以愉悦,扩展视野,拨动心弦。语文“悦”读之美在于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在于种种对生命的阐释,美在以自己的鲜活生活体验,去能动地构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青冥浩荡不见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唐诗 “月” 意象 审美意境

粤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三选录了唐诗6首,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选录唐诗29家46首。我们可以发现语文教材唐诗中“月”出现的频率很高。同时,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诗歌中“月”承载了诗人不同的感慨和心绪。无论是浪漫主义诗人,还是现实主义的诗人,他们都喜欢借月抒情。但是面对同一轮明月,诗人们抒发的感情却不一样: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有对美好、永恒事物的赞叹;有时世事多艰、光阴易逝的叹惜;还有怀才不遇、宦海沉浮的感叹。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了诗歌不同的审美意境,它承载着诗人无限的情思和心绪,传达出不同的情怀。

一、以月营造美好意境,表达闲适之情

月亮本身就是美的,它高悬在夜空,为世间景物增添美感。月光给夜晚的景物蒙上了一层朦胧的纱幕,诗歌的意境由于月亮的出现而意蕴悠长。古代诗人们从月亮那儿发现了一种自然之乐,那便是远离世俗之后的一种纯真自我体验,这跟他们寻求超然的精神世界有关。追寻人生的自然纯洁与完美,往往是那些不愿与世俗同流文人的价值取向,于是他们在与自然的交流中构建了另一种心灵世界。月出夜中,拂去了尘世的喧嚣,也拭去了世间的斑斓色彩。此时之月,或游于空阔的夜空,或悬于山间;或清辉如纱,或月影如梦,皆能让人回到纯净的本真状态。月亮的美是纯净的美,多姿多彩变幻无穷的美。“月”在田园诗人王维笔下,更是营造了唯美的境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诗中描绘了一个“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有如世外桃源的地方。天色虽暝,却有皓月当空,万紫千红虽已凋谢,却有茂密如盖的青松。山泉潺潺流泻在山石上,似一条洁白的素练,在月辉下闪闪发光。有光、有声、有动、有静。全诗以松间明月为枢纽营造诗境,勾勒出一幅安静纯朴的生活理想图景。

二、以月寄相思,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思乡、思念之作是古月诗中数量较多的一块。古代读书人在求学、宦游的过程中,往往要远走他乡,别妻离子,孑身只影。故土意识是每个文化系统中都会出现的现象,而对于身处农业文明中的古代中国人,故土、家园、亲人更是组成了一个精神上的美好乐园。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古代中国人为什么对故土家园充满了如此深厚的感情。当他们四处漂泊,深感孤独和凄凉时,思念故土家园便成了内心最美好的情愫,而明月之夜,辉满苍穹,正是强化这种感情的最佳时刻。高悬太空之月正有跨越空间阻隔的特点,把遥遥千里聚于一处。它是家乡山头之月,是亲人团聚共赏之月,此时之月自然而然就成了故土家园的象征。诗人对故土家园的思念之情自然而然就投向了那一轮光洁静美的月亮。这方面的诗句非常之多,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借月表思乡怀远之情的莫过于杜甫的《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此诗是杜甫被安史叛军所俘,在沦陷的长安月夜思家所做。“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但他更担心的是远在~州的妻子对自己的处境的忧虑。今夜的“独看”与往日的“同看”形成鲜明对比,对着一轮明月,诗人犹然生发了一种“忆长安”的情绪,此时的诗人百感交集。“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未能理解父母的相思之情。一个“怜”字,饱含深情,感人肺腑,又写出了对年纪尚幼儿女的关心,也写出了对远方妻子的牵挂。“双照”与“独看”相呼应,清朗的月光下,“我”身陷敌营,诸事萦怀。整首诗不正面写自己对月怀人之情,而从妻子对月思念自己,泪流不止的情态入手,使怀人的情感倍显具体、真切,匠心独具。全诗曲折有致,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语丽而情悲。

广阔无垠的大漠边关,雁阵声声,萧风瑟瑟,戍边征人对家园的怀想,对温馨家庭的憧憬,更是一首刻骨铭心的思乡恋曲。苍凉的戈壁滩上,明月的冷冷清辉,勾起了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王昌龄《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笛声充溢于荒漠的边塞,勾起征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一句“无那金闺万里愁”,既是远方的闺中人对征人思念的描述,更是戍卒们浓浓乡愁的表达。征人们的乡思无形无迹,通过“月”“笛声”这些物象却又显得无处不在、无所不至。月光、笛声这两个轻盈飘忽的物象已经成为浓浓乡愁的凝重载体。那一片片冰凉的月光,分明就是一声声归去来兮的呼唤。

三、以月渲染气氛,寄托文人失意情怀

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夜吟应觉月光寒”并不是月光真有冷暖之分,而是月勾起了孤独与失意者的悲苦心绪,因此失意者站在月光下总是把月写成寒月、孤月、冷月。白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此时的月更是一轮“冷月”“寒月”。作者借月抒情,渲染了与朋友将别时的悲惨凄凉的氛围,江水寒凉,月色惨白清冷,人的心境更是凄凉愁苦。

人的生命本性是向往自由的。在现实的逼仄和压迫之下,自由的生命必会寻求解脱与超越。生命和精神的张势,使人寻求对现实的突破,追求人本性的澄静。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多次写道月亮:“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此诗是记梦,亦是游仙,作者通过记述梦游天姥山的情境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诗人写梦游天姥,三次提及月亮。他想象着月亮跟着自己一路下山,又一同入梦。月亮伴随着诗人梦中游仙,一路相送,浪漫又富有豪情。在神仙的世界里,日月照耀金银台,该是何等的辉煌灿烂。但愿长醉不愿醒,梦不醒,灵魂在自由中止泊,生命在本真中流露出光华。在借月抒怀的过程中,月亮已由独立的客观景物内化为诗人情感的组成部分,诗人用象征、移情等手法,将自我感情倾注到月亮意象上,月亮已经通过某种特定的感情活动与诗人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四、借月表达对人生、历史的思考

月以其永恒的意义引起古代诗人们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这样的思考往往又是在主体感情受挫的背景下出现的。当诗人们的人生理想不能实现,济世之志无以施展时,他们常常转向寻求精神本体的永恒和超越。皎皎明月,尽管跨越千年时空,阅尽人世沧桑,却能纯美如初,不改本色,从这个角度讲,它自然成为诗人们灵魂和生命永恒的象征。此类诗中之月,在充满理性思考的同时也表现得精美绝伦。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能流传千年,成为绝唱,就在于它把这种永恒和美渲染得淋漓尽致。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感伤,在“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无奈中发出浩然长叹: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但是诗人并不悲观,而是以月作为人生的参照物,通过对月与人生之永恒与短暂的哲学思考表现了对美好人生的深深眷恋和对幸福爱情的执著追求。诗人对月之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哲学思辨,不仅给我们以深刻的哲理启迪,而且给我们以精美的艺术享受和情感陶冶。

月同样带有历史的痕迹,笼罩着无限哀婉的色彩。刘禹锡在《石头城》中咏道:“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曾经繁华一时,而如今,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依旧多情地照着这早已残败的古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描写的是故国寂寞的现实,反思的却是六朝近三百年的历史,是江月见证了这些朝代兴亡的悲凉历史。这秦淮旧月融进了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

人生在世,谁不希望花常好,月常圆。然而自然与社会的法则规律却是无情的。圆而又缺的月亮,清冷的月光色彩,孤悬中天的寂寞月亮形象,经过世世代代的文化积淀,已经融入了诗人们复杂的情感。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俯拾皆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月”意象经常成为诗人们思想情感的载体。他们借月抒发内心情感,并使月和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美丽的审美意境。

参考文献:

[1]陈凤珍.唐诗中“月亮”意象的多重意蕴.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1,VOL26,(1).

[2]应晨.从唐诗中的“月”看唐代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阴山学刊,2010.2,VOL23,(1).

[3]张华.诗歌中明月意象之解读.散文选刊(理论版),2010.5,(下),(1).

相关期刊更多

欧亚学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内陆欧亚学研究中心

古地理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