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制度;制度创新;制度设计;制度执行

一、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与影响因素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前提是要明确企业管理制度的内涵及具体内容,结合现代企业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如下方面理解企业管理制度:其一,作为一种规范而存在。企业管理制度是通过制定标准和规则对企业人员管理、经营活动等进行规范,以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促进其获得最大效益。其二,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包含制定和实施两个层面,制度内容要全面,细致的规划每一个细节,确保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涵盖企业管理的全过程[1]。其三,企业管理制度要细化到具体的部门和岗位,并且体现层次性和差异性,结合企业现有的资源,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并制定部门和岗位的小目标。其四,企业管理制度不仅是一种规范,同时也是维护员工权益的重要方法,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更注重以人为本,因此,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员工的需求。企业制度创新是从社会经济视角出发,变革企业系统成员关系,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是企业制度创新重点考量的三方面内容。其中,企业管理制度的内容还可以细分为决策制度、信息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监督制度等。决策制度创新是指营造更为民主性和多元化的决策机制,并关注决策风险,建立相应的风险应急处理机制;信息管理制度则主要是指企业能够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建立市场竞争的快速反应机制,企业管理的各环节能够实现信息的无缝对接和资源共享,现代企业的信息管理制度还包括知识管理,以提升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知识处理能力,来提升企业的综合创新能力。虽然企业管理制度的内容比较宽泛,但从本质上来看,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根本在于协调好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三者的关系,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的同时维护好各主体的利益。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企业形态、市场、产权制度和组织制度与之关系更为密切。例如,大型集团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重点在于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企业联盟和综合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小微企业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管理制度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推动制度的创新与变革是其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市场与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关系十分密切,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过程中要以市场波动情况为依据,将市场环境和需求等因素充分融入制度管理之中,制度创新是否能发挥作用,取决于其与市场的适应性。产权制度对于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管理目标不清晰,管理力度不够等方面。组织制度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其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是否规范,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是否均衡等方面。

二、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是管理制度创新不足,传统企业管理制度没有彻底改变,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存在一定的偏差,表现为重经营轻管理、重眼前轻长远的倾向,管理方法更新缓慢,管理流程的灵活性不足。

1.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合当前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现状,将企业管理制度问题归结为如下方面:观念更新滞后、制度创新不足、管理方法不灵活。首先,我国传统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技术、资本要素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的形势下,企业管理制度也要随之做出调整。虽然当前部分企业能够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采用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但是大多数企业依然面临观念落后的现实问题。企业管理观念落后也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大多数企业依然存在浓厚的官本位思想,人治的倾向比较严重;第二种情形是部分企业热衷于学习外企的做法,但是停留于照搬照抄的层面,缺乏有效的创新,对于市场的反应速度较慢。不论是哪种情形,都会不利于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其次,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不足是多数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如随意套用其他企业的经验,但实际上并不能完全适用自身的情况。企业制度管理缺乏人性化,制度内容缺乏灵活性,常常以刻板的规则条款对员工进行限制,较少从员工权益层面出发制定灵活的反应机制。制度设计缺乏前瞻性,中小微企业以追求短期利益为主,不能很好地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企业发展面临较大的风险。此外,许多企业管理制度的形式化现象严重,制度内容过于笼统,实际的指导作用不强。最后,企业管理方法不灵活。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不仅包括制度的制定层面,还包括制度的执行,为此,企业管理方法创新也属于制度创新的范畴。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管理方法的信息化进程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等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质量和效率,但在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方法的更新方面,通常大型企业的更新速度较快,由于其自身的资本实力比较雄厚,且有更为强烈的管理方面的需求,而一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方法的应用和普及率相对较低。

2.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不足的原因分析

造成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为因素、理念因素、物资因素均为关键因素。首先,企业管理制度通常是由管理者制定的,人为因素对企业管理制度有直接影响,通常而言,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意识比较先进,其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可能性也会更大。但实际上,多数企业管理者依然沿用旧有观念,不能及时顺应市场需求做出调整,制定的企业管理制度自然也会缺乏创新性[2]。其次,管理理念是指企业管理过程中渗透的一些理念和思想,如当今社会中存在一些功利主义思想、金钱至上、利己主义等,这些思想也会对企业员工和管理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管理制度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良思想的融入必然会影响企业的持续性,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最后,企业发展不能脱离物质基础,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同样也需要获得物质层面的支持,制度创新要综合考虑企业管理者、员工等各方面的利益,还要结合市场需求等因素,因而制度建设初期需要进行考察,制度制定后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制度的执行还需要依赖一些物资等,所以,对于许多企业而言,其管理制度创新不足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的物质基础薄弱。

三、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未来路向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能够为企业创新提供助力和保障,针对当前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不足的现状,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重点应从管理者思维创新、人性化的制度设计、制定更为细致的制度内容、采用更为灵活的管理方法等方面入手。首先,加强管理制度思想层面的创新,提升管理者的创新思维。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思想层面的创新,为此,管理者要树立创新思维,一要能够从市场出发,结合行业发展动态,打破僵化的管理制度框架,以更为先进、科学的思想引领企业发展。二要树立动态化调整的观念,管理者要不断接触一些新的思想和新的管理方法,并能够将其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三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管理人才,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不是一个人来决定的,更多的是要结合企业员工共同的智慧,为此,需要打造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人才队伍,形成富有活力的企业管理氛围。其次,创新企业管理决策制度、监督制度和财务制度。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要具体到不同的制度层面,决策制度的创新可以从决策程序上入手,目前许多企业沿用的是“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这种决策机制的弊端在于管理者“一言堂”,制定的管理制度往往不够细致,实用性不强。为此,可建立“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在决策过程中引入不同岗位员工的意见,细化企业管理制度,增强制度对于员工工作的参考价值。监督制度创新是指企业不应仅仅关注制度制定环节,还应充分关注制度执行层面,有效的监督制度就是要赏罚分明,监督有力。为此,应该对监督制度和财务制度进行创新,更好地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制度设计的关键在于人性化,科学的财务制度则更能体现企业制度的公平性,更好地凝聚企业员工,也有助于缓解管理制度与产权制度之间的矛盾,推动企业的规范化发展。再次,借助信息化手段整合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管理者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分析,对于一些陈旧的管理制度要予以剔除,在管理制度和流程方面要学会运用现代化、智能化的方法来提升管理效率,在新制度的制定上,则要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的未来路向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目前我国倡导企业实施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提升知识能力、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点,而且现代许多企业管理制度对信息化有较强的依赖性,为此,企业应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信息管理制度。借助信息化资源和手段,建立企业间不同部门的联系,促进各部门的协同发展和资源共享。最后,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应注意一些事项和基本原则。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目标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为此,企业要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坚持务实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并且要控制好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范围,将制度内容延伸到各部门、各岗位、各环节,只有对制度内容进行精准定位,才能脱离制度贪大求全和脱离实际的困境。企业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体现为制度要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结合市场中出现的新的发展要素,充实和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效用能否发挥,相应的还要创新激励方式,管理制度主要面向的对象是全体员工,要在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设计制度内容,并且能够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潜能,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此外,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还要注重高质量,即制度内容要避免出现重复、交叉、矛盾等问题,制度内容与流程要反复推敲,在实践中检验并改进。综上,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应从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两个大的维度考虑,从制度设计上来讲,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主要受管理者思维、员工创造性的发挥、制度结构的合理性等因素的影响,从制度执行上来讲,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关键是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应用灵活的管理方法等。

参考文献: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范文第2篇

理制度的创新,建立一种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项目化管理模式。首先,正确界定中

小企业,并根据中小企业的特性提出其管理制度创新的内容。其次,采用项目化管理的

方式,对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进行项目规划和项目范围管理。运用企业生命周期理

论认清企业发展的现状,利用企业成长理论及公司治理理论等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对企

业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管理制度问题进行剖析和诊断,进而对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活动

制定工作分解结构。

然后,应用项目时间管理和沟通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对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进程和信息沟通进行全过程控制。最后,通过南方园林工程公司管理制度创新的项目化管理的实证分析,提出一套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项目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中小企业 管理制度 创新 项目化管理

一、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小企业虽然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就企业本身管理而言,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水平落后,产品档次低、更新换代慢;二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结构趋同,导致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三是业化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四是管理方式单一,盛行。

二、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项目化管理内容

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地界定中小企业并揭示其本质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研究中小企业的基本前提。根据我国《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第4条,“中小型工业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为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其特点是:容易创建,但破产率高、融资渠道少,自筹资金经营、权结构单一,对创业者的依赖性较强、组织结构简单,规范化管理度低、经营方式灵活,富于创新、竞争力弱,受环境影响大。因此,针对其管理制度创新项目化管理主要主要包括:一,基本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包括企业的领导体制;二,经济责任制度。是指对企业内部各级组织、各类员工的工作范围、责任及拥有的权力以经济形式作出规定;三,内部管理工作制度。即为各项管理工作的范围、内容、程序、方法等所作的规定。其中包括经营规划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生产管理制度等。

三、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项目特点

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具有如下的项目特点:

(1)时效性

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需要不同的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企业在不同的经济时期需要相适应的经济管理制度和企业战略定位;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必须在一定的周期内完成,具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否则将会影响企业的业务发展和正常运行。

(2)独特性

由于中小企业的自有特性(行业、区域、属性、规模、市场、组织等)决定了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企业管理制度,因此不同的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自然具有其独特性,并且同一个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管理制度创新也具有其独特性。

(3)目的性

中小企业进行管理制度创新,是因为现存的管理制度已经或即将不能继续适应企业发展的步伐,需要部分或整体进行创新以满足企业管理发展的需求,同时必须根据企业现有资源状况及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是具有十分明确的目的性。

(4)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

由于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具有的时效性,在一定的经济时期及一定的时间段内必须完成,因此管理制度创新的项目组织只在需要创新时期才进行临时组建,并且根据创新目标会从不同的企业管理部门抽调一定的人员进行组建创新项目团队。同时,如企业自身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及能力不足,则企业将外聘相关的专业人员加入创新项目团队。

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项目规划

一是要创新组织机构建立。创新项目组织的目标很明确,即能满足企业管理发展的需求,同时在企业现有的资源状况和既定的时间段内必须完成。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行的工作内容却十分庞杂,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系统工程。从纵的方向看,创新项目组织既要与上级主管部门保持联系以取得指导和支持,又要通过对下属单位的合理组织,搞好有机协调工作;从横的方向看,创新项目组织要妥善处理好各类关系。

二是要设置创新项目组织机构的目的是要组织企业及各方力量,完成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任务。创新项目组织机构设置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创新的不同特点,不同的内外部条件,可以设置不同的组织机构形式。但是在设置创新项目组织机构的时侯应遵循以下原则:有效管理幅度原则、权责对等原则、人职匹配原则、命令统一原则。

三是要新项目组织机构的基本形式。创新项目组织机构的基本形式主要有:职能式组织机构、项目型组织机构、矩阵式组织机构。

五、结语

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企业主动适应内外部环境条件变化,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有计划、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要提高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有效性和实际的效果,应该实施项目化管理。本文结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对企业管理制度创新项目化管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由于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本身的复杂性,如何实施有效的创新管理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应是多样性的。本文只是提供了一种项目化管理的思路与方法,希望能给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带来一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丁荣贵著,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1.130

[2]白思俊主编,项目管理案例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31.36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范文第3篇

2.建设优秀企业文化

放眼世界,一个知名度高的企业,都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中小企业要实现发展,也要关注企业文化的建设,建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部分中小企业将企业和员工看做单一的劳资关系,导致员工缺乏归属感,还有少数中小企业,虽然建立了企业文化,但是却局限在如何提高员工忠诚度方面,忽视了企业经营理念、发展愿景等文化价值观的渗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小企业需要从企业管理制度、组织机构、领导机制上来建设企业文化制度体系,确立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以此来指导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构建出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当然,在不同的阶段,适宜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也是不同的,因此,中小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来制定企业文化。对于成长型企业而言,需要以成长为核心来构建企业文化;成熟期企业,以企业再发展来构建企业文化;衰退型企业,则致力于企业的升级和转型。总之,一切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创新、加强交流,形成和谐一致、上下一气的氛围,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紧紧相连,结合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创新企业文化。

3.加强企业战略谋划

战略谋划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管理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在战略谋划上,要立足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企业发展为要求,制定“小而精、精而高”的发展战略,将企业的优势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发挥优势,拾遗补缺,找出市场空隙,占领市场高地,以优质的服务、产品来吸引客户,发展地域产业集群,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进退、取长补短。在内部管理上,制定弹性化管理目标,中小企业的规模虽然无法与大企业相提并论,但是在决策、计划、组织、运营、实施、反馈、修订上,也需要科学的管理、运作模式。在管理模式上,需要从以管理者为主朝着职业经理人方向转变,单一管理模式转化为集团式管理模式,通过精简的管理机制,保持企业服务、产品的竞争力,灵魂适应市场的变化。

结语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在促进社会稳定、提高就业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必须要重视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创新管理体系,制定与企业发展相符的管理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有序、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成超.浅谈现代管理思维与企业管理制度创新[J].企业家天地,2006(12).

[2]王国荣.对我国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认识[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09).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范文第4篇

前言

我国所有非公有制企业都属于民营企业,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促使产生的。民营企业主要包括国有持股以及控股企。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相关企业要提高对于自身管理模式的研究以及创新,实现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管理制度的含义

企业管理制度(Business Management)是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活动来进行组合、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这些职能的合称。其的范畴,站在管理对象的角度来分的话,可以把管理分成业务管理以及行为管理。而业务管理比较侧重在对于组织的中华资源上的管理,比如财务、产品、材料这些有关的管理。但是行为管理比较侧重于对于组织成员行为上的管理,所以因为这样而产生组织的设计、机制的改革、激励、工作计划以及个人和团队之间的合作等等的。可见,企业上的业务管理以及行为上的管理这是互为补合的,应该有效地配合起来这样才会发挥出管理的作用。不管是哪个方面出现问题的话都会对管理的整体带来损失,甚至使得企业管理出现一些问题,受到严重的阻力。制度强调外在监督与控制,是企业倡导的管理底线,即企业员工必须做到的。刚性的制度是企业构建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的骨架。制度的演进是跳跃式的,是理性的。以管理为依托,规范人但其再周全也不可能凡事都规定到得,就是企业管理制度。

二、改革民营企业管理模式发展的必要性

(一)、企业改革应该适应时展的要求

一些发达国家有名的企业管理者的更换,对企业的生存以及发展并没有多大影响,最为重要的原因则因为这些企业的管理模式比较先进。当前我国的民营企业还存在一种经验管理的状态之中,那么这就影响以及限制到了企业的发展,领导者的随意性以及模式化管理同管理的科学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如果要企业获得持续的经营活力,应该依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应该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变成了时展的必然要求。

1、这是因为市场经济已经逐渐转向国际化的特殊的要求,同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应该随着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规则,应该依照这些规则来在我们的企业内部进行改革,使用模式化的管理和国际的规则相适应。

2、这是企业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需要。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去参与国际范围内资木、商品、人才、技术、信息五大要素的自由流动。再次这也是法制化的要求。法制本身就要求模式化,要求在财务管理、税务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有模式,以便依法管理。最后这也是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信息时代的来临,要求我们企业必须从网上获取和大量的信息,而计算机化的条件是企业管理必须规范化、模式化。

(二)、民营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站在民营企业的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要短于国外各国,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民营企业多数只是留在“能人”管理公司的模式之中,而企业的命运则是完全寄托在创始人身上。管理经验以及资源同企业的发展速度以及扩张规模不相适用,一些不了解企业的运作以及发展方向的人担任着管理者的位置。他们控制着企业以及把握全局的能力比较欠缺,在此种情况之下,企业在正确定位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结果则是不尽如人意。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变得越来越重要,没有好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容易误入歧途。因此,对于民营企业来讲,建立适应该企业发展而需要的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企业如果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获得一席之地,则就应该必须改革企业发展的模式,使得企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三 、民营企业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方面可以使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来研究制度的形成以及变革的整体过程。使制度创新变成了现代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制度创新通常都是指制度主体通过建立全新的制度构建这样就可以得到追加利益的活动。它通常包括有三个力面。第一、反映特定组织行为的变化。第二、这一种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变化.第三、在一种组织的环境支配行为以及相互关系规则之间的变化。

(一)重视人力资本效应。

工业经济时代是物质资本时代,物质资本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地位日益显现,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增长和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因素。人才的竞争是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建立企业与员工的合作关系,树立员工与企业同荣共损的观念是一种发展趋势。企业应充分认识人力资本的作用,考虑人力资本的增值效应,强调劳资双方之间的利润分享。将企业利润的一部分用于员工的奖励,设置员工年度奖励计划,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对于高级管理者、核心技术骨干可设置股权、虚拟股票、绩效单位、份额奖励等激励计划,使他们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高管团队的制度创新

在企业中建立,董事会、监理会、监事会以及股东会等高层团队的监理。并且使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以及总经理层相互制衡,相互监督。不仅可以促使民营企业的到可持续的发展,而且一些研究人员还认为这些经营管理层的监理能反映出企业管理层的独立性以及其创新自由的空间。

(三)高管薪酬激励。

高管薪酬激励将会变成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相当重要的内容,高管薪酬激励对于民营企业的竞争力而言通常也起着更加直接以及更加深刻的作用。在人才竞争逐渐变得激烈的当前,怎样使用薪酬以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这样就可以能够有效吸引、组建、发展以及保留一支高素质且颇具竞争力的高管队伍。这是中小企业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民营企业的高管薪酬激励应该其绩效挂钩。基于绩效的薪资制度改变了管理的导向。有效实行按绩效付酬。其管理的重点不只是限制任务指派使其与岗位级别一致,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掘以及提高高管的潜能。

(三)企业文化的制度创新

企业的文化,指的是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员工全部拥有一系列的思想观念和企业的管理风貌。主要包含的有管理制度,思想教育以及管理制度等等。

企业行为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以及企业精神文化。在组成各个层次组织文化的之中,应该塑造以及确立好企业科学的内涵,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也是企业文化形成重要的基石,并且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较高层次。

企业文化的形成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具有着长期稳定的特点。特别是这之中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等。所以,当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发生变化之时企业之前的创新不相适应之时,企业文化应该是企业重新确定适宜的新核心能力的重要保证,世界上诸多百年公司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其优秀的组织文化确保了企业创新的平稳更替。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全球步入经济时代的步伐迅速加快,计划经济时代下产生的企业发展模式已经开始不适应时代的需求,特别是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措施表现的与企业市场运作方式相脱节,因此在信息技术时代的大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等内部控制措施亟待改革,要进行有效的改革,首先必须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企业财务管理措施的重要作用。

一、信息时代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关概述

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一个崭新的信息技术时代,在市场经济与信息技术的相互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企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企业的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下,如春笋般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内部运行机制,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中枢神经,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具体来说,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内各经济单位和组织在进行相互制约的债权分配机制,包括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企业人员素质结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和管理所采用的方式、手段等。所有的内部控制措施都必须建立在维护企业的内部运营管理正常运行的基础上,保障企业具有稳健的运行空间和物质基础,确保企业在运作过程中所触及的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企业的内部管理特别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企业的正常运行具有推动作用,是企业增强凝聚力和创新力的基础,也是企业达到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严格科学的执行,不仅有利于及时发现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也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的有效物质基础, 还能够在企业范围里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二、 信息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面临改革创新的新局面

信息时代,企业面临着技术与制度创新的重大改革,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内控制度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虽然给企业内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企业间交流加强,进步的速度迅速加快,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更加宽裕的社会环境。但是,市场经济的操作空间越广,企业的经济效益越高,企业所面临的控制风险也越大。在信息技术为企业提供管理高效率的管理工具的同时,也对企业管理制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可以说,信息时代,企业管理内部控制风险与机遇并存,要正确处理好机遇与风险的关系,积极地运用有利的一面,改善不利的一面,以更大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而目前,由于我国信息化技术起步较晚,在如何有效运用企业技术上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的缺陷。

首先,企业的产权理论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相适应,导致了各阶层的利益冲突。

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媒体空间”、“网上实体”使企业的经济活动空间缩小,而企业的市场交易和市场决策就要在瞬间完成,但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层次和结构相对来说缺乏灵敏、高效、快速的特点,财务管理人员的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潮流,理财知识和手段受到限制,掌握科学技术信息的主动性不够,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上缺乏必要的信息化、知识化。另外,现存部分企业仍旧过于重视有形资产的作用,而忽略了无形资产的价值,仍旧采用扩大厂房、增加设备等古老的措施来推动企业经营,提高经济效益,而这种传统的工业时代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思维模式已经与信息时代的经济发展需要相互脱节。加上企业的产权对企业经济行为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部分企业中,现有的产权理论和制度依旧停留在“两权论”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上,维护的是业主产权论”,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信息时代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因此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也造成较大风险。

其次,企业尚未形成强有力的企业财务管理监督约束机制。

信息技术的运用,企业的效益得到了提高,但是也相应的增加了经营风险、决策风险和财务风险。例如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存贷风险、货币风险、投资风险都需要敏锐的防范意识和预测嗅觉,而很多企业依旧停留在计划经济的传统模式上,没有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形成系统的监督管理机制。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依旧存在信息失真的现象,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品德和法制观念有待提高,现代化的监督设备应用不够,使得企业很难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的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同时,企业信息化要求企业内部需要建立对应的内部控制制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贪污、作弊现象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甚至能轻易篡改贮存的相关信息,因此,在企业内形成强有力的企业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十分必要。

最后,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信息市场的迅速扩展,各类大中型企业急剧增多,会计从业人员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供不应求的会计从业人员市场趋势,导致了企业在人力资源的建设过程中很大程度上重量而不重质,加上相应的职业培训和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就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变得良莠不齐。由于企业本身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财务管理的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达不到管理要求,就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难以得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存在从业人员故意虚报瞒报、伪造假账的损人不利己现象。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管理制度创新措施

财务管理从二十世纪开始便已经从独立走向完善,“从20世纪初期筹资管理,到二战 后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从60年代中期的投资管理,再到70年代的通货膨胀财务管理,以及80年代中后期的国际经营财务管理,这五次飞跃性的变化,被称为财务管理的五次发展浪潮。”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发展实践需要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必须通过分工和分权的有效企业财务管理形式,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第一,可以通过更新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产权制度,加强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关系到企业是否能有效占据市场,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可靠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通过信息系统进行设计、搜集与整理,并且及时在企业内部传递可靠信息,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产权制度,权责分明。及时分析内部控制缺陷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良方案,及时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配产权,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的积极性,加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使得企业的利益得到最大优化。

第二,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风险管理

信息时代,需要建立信息化的财务决策和资金运作,在网络化、虚拟化明显的经济活动过程中,“容量巨大、高速互动、知识共享的信息技术网络,构成了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所以必须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监督机制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并及时的进行监控和预测,对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预测和防范。

第三,提高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上,要引进竞争机制,建立内部人员竞争平台,坚持流动上岗、定期轮岗的管理制度,激发企业财务人员进行自主学习自觉提高的主动性;同时,企业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在透明化和公平化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抓好计算机知识、税务、金融、财政以及社会心理学等相关领域基础知识的培训。最后,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及时进行摸底沟通,了解员工,并进行高效的分配。

参考文献:

[1] 李屹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J].《现代经济信息》 2010年19期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