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第一次亲密接触台词

第一次亲密接触台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第一次亲密接触台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第一次亲密接触台词

第一次亲密接触台词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戏剧;体验;情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它的精髓在于付诸舞台的表演性的体验,所以当我们教学的时候,对着单纯的课本,看着纯粹的文字对白,很难让高中阶段的学生体味到真正的戏剧之美,因为有“很难”,有“不理解”、“不喜欢”意识的存在,所以剧作的教学总是不尽如人意。对于如何让学生爱读剧、读懂剧、理解剧,更通过对戏剧的体验领悟到语文学习之理,我认为,没有比“体验情感、亲身领会”之法来得更简便直接的了。这种“体验”既符合戏剧最大的特色――表演性,又能让读者和观众在感受舞台场景、感受人物的基础上升华出表演上的情感体验,得到极大的审美享受。一言以蔽之,一切单纯、敷衍的浅尝辄止的阅读永远无法了解到文本的精髓,用心的“体验”、用情的“体验”才是真正的精神要领,是领略话剧之美的王道。也只有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情感体验是语言、文字都难以企及的深邃的文学的灵魂,散文、诗歌、小说如此,戏剧亦是如此。

高中学生对戏剧不熟悉、不了解的,甚至可能只是听说过而已,那么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就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去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起深奥的理论、高层次的分析解读,从情感的共鸣出发无疑应该成为教学方法的首选。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处在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而作为自我意识重要元素的“情感认知”因素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成长。如何把握学生情感学习上的认知脉络,如何正确将情感体验之法植入语文教学之中,便成为教育教学的一大重点。

一部戏剧有开端、发展、、结局的创作脉络,相对应地,作为体验主体的读者与观众同样也有一个心理体验的脉络,我将它归结为第一次亲密接触、二次体验以及深层次延展这三个阶段性层次。这样一来,戏剧便成为了一个有层次、分阶段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一)、“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第一次接触,多因为不在此山中,要寻云深之处必得发自肺腑,源自兴趣。

同其它文本的学习一样,我们拿到一部戏剧作品,第一步,仍是“知人论世”,介绍作家作品、背景资料,为学生阅读打好基础。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对剧作最普遍性的课堂教学方法都是分角色研读――师生配合,或者同学分组配合,自己选择喜欢的角色来负责演读对话。针对高中阶段课堂教学的特殊性,这应该会是长期坚持的方法之一。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学生针对自己选择的角色进行初次的理解,在师生互动中完成文本阅读。实际上,这个阶段的老师扮演的就是一出剧的导演。作为导演,要比读者、观众以及演员更加熟悉剧作、理解人物,要作为一个全局者对整个话剧的表演进行宏观与微观并行的把握。宏观上,结合学生第一次阅读得到的感受,老师将作家意图、剧本中心、人物关系、时代背景进行略说,把整个班级作为一个剧社、剧团来组织,这就是排演戏剧前所要做的“说剧”。微观上则需要根据学生按照初次体验所分列出来的角色来进行。戏剧人物的鲜活生动源自的是人物本身的人格魅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性格、形貌、心理特征的统一,那么学生之所以选择自己要来扮演这个角色,并希望代替人物表达感情,从情感上来说便是与人物有了一定共鸣了。作为导演的老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好这种共鸣情感,利用这些发自肺腑的“兴趣”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真正的戏剧。

(二)依托文本,戏剧通过场景、人物,对白所要表达的是一切文学所具有的共性――人之常情、人之常感,而所有演员在表现人物,观众观看作品的时候,都是在寻求情感上的体验。从理论上讲,是将第一次体验的感性材料做一次整理和升华,也就是把自己第一次不尽准确的比较初层次的感受,寻着作者的创作脉络,发展到第二次体验的将心比心,以情动人。

通过第一层次的引导,师生互动合作完成了剧本的第一次阅读,那么顺袭到二次情感体验的阶段便需在引导的基础上具体而微地解构剧本、分析人物。学生第一遍的接触很大程度上只是单纯的作为一个剧本人物来讲出他和她的对话,念出台词,带有的对话情境、人物情感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这就如经过了说剧,经过了第一次对台词、走过场一样,现在的二次体验阶段,更多的要细化情节、深入体会人物。老师可以通过点评学生的表演展开这一层次的体验引导。从主要人物开始,分析他的性格特征、语言特色,要明确作为表演主体的人物,也就是学生自己演绎的这个人物,在这部剧中是怎样的人,他(她)为什么会这样说话,为什么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其言行举止会迥乎不同。

经过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老师在分析评价学生表演之余可以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播放对应的作品,让学生观摩艺术家的专业表演,加深学生对戏剧文本的理解。鼓励学生在第二次理解剧作之后再一次研读文本,让第一次得到的初级阶段的情感体验在二次体验之中得到升华,先前的念台词、走过场已经不足为道了,现在的研读就要真正融入人物,以人物的特点来说话做事,以人物的心态来处理情节,嬉笑怒骂都以扮演的人物为转移,言行举止都要是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这一点是符合西方戏剧理论所说的戏剧人物与演员从“分离说”、“距离说”到“统一说”的发展过程。

(三)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里,经过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完成了剧本整体的把握和文本情感的初探;经过二次体验,完成了情感体验的升华与语言表达的训练;针对第三阶段,也就是深层次延展、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更多涉及到的是课堂教学环节以外的对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培养。

事实上,历经了前两个层次的体验之法,就已然完成了戏剧单元的教学目标,但这对弘扬国学,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能力而言却是不够的。不管是老师,或是学生,是读者,还是观众;无论读剧、看剧,还是演剧,都无法脱离情感体验这一过程。要显出文学高于文字、文章的深,要到达文学“为人生”的理想,必然要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由普遍体验到概括总结的过程。

一言以蔽之,戏剧体验之精要在于情感,情之为物,感慨之系,阅读鉴赏戏剧作品便是一种学习性的、情感性的体验过程。

参考文献

第一次亲密接触台词范文第2篇

什么是钱?对于还在成长中的孩子而言,这也许是个他们还无法解答的问题――然而他们与“钱”的关系,却会在家长还迷糊的时候,越来越复杂。当下,很多妈妈并没有对宝贝和“钱”的关系引起重视,而只把其当作一件水到渠成发生的事情。殊不知,越早与宝贝谈“钱”,越有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和价值观。

四川省社科院儿童教育心理学专家张祥荣教授就认为,从小与孩子谈“钱”,并非是要把孩子训练成守财奴或钱迷,而是将财商教育与情商教育融合起来,通过孩子与钱的关系,让孩子尽早地融入社会,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本版支持专家:四川省社科院儿童教育心理学专家 张祥荣教授

“什么是钱”、“给我钱”、“我自己买”、“我要存钱”,关于宝贝与“钱”的关系,在完全理想化的状态下,我们模拟了四个可能发生的第一次。其实,宝贝与钱的第一次,正是妈妈与宝贝谈“钱”的好时机。

第一次问到“什么是钱?”

场景还原:电视里又一次放起了“洗脑式”的酸奶广告。宝贝小跑着朝你奔来,指着电视屏幕就嚷嚷:“妈妈,要,要!”妈妈微笑着回答:“宝贝乖,这个需要用钱买的。”但TA却一脸无辜地看着你,继续嚷嚷。

宝贝潜台词:“什么是钱?我不管,我就要酸奶!”

妈妈反应:抓住时机,不需要大谈钱的概念,只需要简单地告诉宝贝,钱有什么作用,你怎样才能得到。

专家意见:

“当妈妈带着宝宝上街买东西时,两三岁的孩子也会嚷嚷着说‘钱钱’。但这个阶段,他们其实根本对钱没有任何概念。”张祥荣认为,每一个对“钱”产生兴趣的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并没有所谓“三岁就知钱为何物”的绝对概念。只有当孩子真正意义上开始有一定的独立空间和个人空间,受到周边环境影响较多,并有人指导讲解时,他们才会逐渐有“钱”这个交换工具的概念。“因此,妈妈们与孩子第一次谈‘钱’的时间,越早越好。”

阶段理财培养:从概念入门

1、孩子刚学会数数时,就让他们接触钱币。观察和重复是儿童学习的重要方法,家长在给他们提供信息时要起积极主导的作用。

2、和孩子交流,简明地告诉他们钱的来源方式和具体作用。

3、让孩子学会分清“需要”、“想要”和“愿望”的区别,为将来的消费计划做好准备。

4、在平日购物途中可以向孩子解释钱的价值,如在超市里精打细算、购买打折机票等可以为家庭节省不少开支。

第一次自主购物

场景还原:商场里,妈妈陪宝贝选好新衣服准备付款。当妈妈准备走向收银台时,宝贝竟主动提出:“妈妈,我去给钱嘛。”在妈妈的注视中,宝贝揣着钱乐呵呵地冲向收银员,踮起脚尖举起钱。

宝贝潜台词:“老是大人买东西,我也要自己买一次。”

妈妈反应:当孩子第一次主动提出自主购物的要求时,妈妈最合适的反应是:欣然答应,然后陪同完成整个购物环节。此后,还可以故意创造机会,如买作料,打酱油等小型的家庭购物,交由孩子完成。

专家意见:

“如果等着小孩主动提出要自己去买东西,那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谈‘钱’时期。”张祥荣认为,在帮助孩子对“钱”产生概念之后不久,妈妈们就应该主动创造机会,让孩子与钱来个第一次亲密接触。不过,这种自主购物行为最初应该在妈妈们严格的监控之下进行。不要过于相信孩子,而是暗中观察并帮助,也不要过于怀疑孩子,以至孩子出现一两次过错就放弃这方面的培养。此外,要进一步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鼓励其将零用钱花在正确的地方。

阶段理财培养:家长买VS自己买

1、允许孩子自己决定如何花钱。在孩子准备一次消费行为前,传授一些“选择性花钱”的技巧,比如在买某大件商品前要对其价格、性能等先做一些研究比较,家长也可以列举用这笔钱还可以购买的其他几种商品,然后由孩子选择到底应该买哪个。另外,还可以教孩子如何检查商品质量、查看生产日期、索要保修卡等,财商,情商共同培养。

2、帮助孩子制作零用钱规划时间表,完善奖惩机制。一些很贵重的东西仅仅凭借孩子自己的力量是很难一下就搞定的,这时候妈妈可以适时地告诉孩子:我可以帮你忙,借钱给你,但你必须通过好好学习或完成某项工作来“偿还”。

第一次存钱

场景还原:新年来临,宝贝给爷爷奶奶拜完年,接过长辈递过来的零花钱。钱还没捂热,就被妈妈一把抽去。宝贝委屈:“你为什么拿走我的钱?”妈妈却理直气壮地回答:“你这么小,要这么多钱没用,妈妈帮你存起来!”“好,我陪你去存!”宝贝嘟着嘴巴回复。

宝贝潜台词:“什么是存钱?她就是把我的钱拿去花了。”

妈妈反应:如果你真是花孩子压岁钱的大人,那就想好怎么圆谎吧!我们更希望你立刻拿出存折、银行卡或者存钱罐,立刻当着孩子的面开始讲解存款的流程,展示孩子的“余额”。并且,在下一个假期去银行办理业务时,带上你的孩子。

专家意见:

如果把每年的压岁钱、零用钱等全部加起来,原来孩子也拥有一笔不小的财富。随着年龄逐渐增大,孩子会越来越在乎这笔有可能被家长管理着的财富。这个时候,正是教育孩子存钱观念的最好时机。“尤其是在假期,妈妈们可以利用孩子放假的时间,带着孩子到银行走一遭,亲身体验存取款的全部过程。”此外,张祥荣也并不反对从初中开始就为孩子办理储蓄卡的行为,但前提是“孩子必须在家长的监管之下使用卡里的金钱。”

阶段理财培养:定期储蓄VS零用钱储蓄

1、到银行办理开户或存钱时不妨把孩子带上,让他们慢慢学会开户、存款以及提款的流程,并且和孩子一起了解银行定期寄来的定期定额对账单等。

2、给孩子零花钱时鼓励他们存起一部分。比如给他们5元时就给他们5张1元,让他们至少存1元在家。

3、丰富记账本,教会孩子认真记录每一笔储蓄、投资或花销。

4、定期让孩子“检查”小金库账本,并和TA一起分析哪些消费是值得的,哪些则是浪费的。

第一次向妈妈要钱

场景还原:你也许已经经常带着宝贝进出超市、餐厅、影院、游乐场等娱乐消费场所,宝贝也已经明白那一张张颜色不同、数字不同的纸币意味着什么。但这一天,在看到同班同学新带来学校的可爱玩具,吃着好朋友分享的零食后,TA终于忍不住向你伸出了手:“妈妈,给我点钱,我要买……”

宝贝潜台词:“我想买东西,我需要钱。”

妈妈反应:询问宝贝要钱的原因,并判断其“需求”是否合理,对于能给孩子生活、学习带来快乐和轻松或进步的物品,可以适当地放宽,但非正当要求绝不妥协。

专家意见:

“心理学里有一种理论叫做正向刺激定律,你必须用更大的物质才能一次次带给人心理刺激。”第一次孩子要到1块钱,TA便满足了。第二次还是要到1块钱,TA便会没有感觉,反倒将此行为转换为理所当然的习惯。“但家长不可能1块、5块、10块地成倍给孩子零花钱呀?首先你得告诉孩子哪些东西该花钱,哪些不该花。更重要的是,从孩子第一次找你要零花钱开始,建立一套与‘钱’挂钩的奖励体制,以孩子的表现好坏实施奖惩。”

阶段理财培养:花钱VS记账

从孩子伸手要钱开始,“零用钱”的概念就潜移默化地形成了。接下来,妈妈会发现孩子一次比一次理直气壮地伸出手,向你索要零用钱。所以在第一次要钱行为发生后,立刻培养孩子“记账”的习惯,是非常好的理财观念。比如:在孩子领到零用钱时,帮助TA先把未来一个周期所需要的花费记录下来,额外的支出随后一一记录,以此逐渐养成孩子记账的习惯。几个月后,家长不但可依这份资金流量表,看看孩子的消费倾向,了解TA对金钱的价值与感受,万一发现偏差,也可以适时纠正,或是作为奖励孩子节俭的依据。

TIPS

国外宝贝如何与“钱”打交道

美国

每年300万孩子打工

美国儿童的理财教育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最主要的教育方式来自家庭和学校。从孩子踏进幼儿园起,孩子们就会接受有关理财概念。他们会知道钱是什么以及钱在生活中是何等重要。在美国,鼓励孩子打工是教会孩子处理财务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中小学生在外打工。另外美国人常常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拿出来拍卖,而小孩也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此外,许多学校都在开设相关的课程,鼓励学生研究证券市场、投资理财、信贷业务。

美国“股神”巴菲特还亲自教儿童理财。他曾在美国在线主持了一个卡通节目《神秘百万富翁俱乐部》,专门教孩子理财,小朋友可在其中“学习理财课程,在商业领域中探险”。据悉这是巴菲特自己想出的点子,并亲自为节目定名。

英国

1/3儿童钱存银行

在英国,儿童储蓄账户越来越流行,大多数银行都为16岁以下的孩子开设了特别账户,有1/3的英国儿童将他们的零用钱和打工收入存入银行和储蓄借贷的金融机构。英国政府还公布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改革计划,根据这一系列计划,从2011年秋季开始,储蓄和理财将成为英国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

英国儿童事务大臣保尔斯说,儿童从5岁开始就要接受理财教育,搞清楚硬币和纸币的区别,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到11岁的学生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学习如何管理银行和储蓄账户、如何做预算。

瑞士

小学生“挣钱”体验生活

第一次亲密接触台词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网络传播 电视剧 文化创生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7.028

在数字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互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成熟、普及,更是对文化的生产机制产生结构性影响。近年来,将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势头正猛,它改写了以往单一、线性的生产与消费运行轨迹,对大众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2010-2011年当红电视剧的透视、分析,试图探究网络传播对文化的创生功能。

一、从网络小说到热播剧

网络小说是指利用网络连载发表的小说。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包括所有在网络上和流传的小说;狭义上是指由网络作者创作、首次在网上发表进而流传的小说形式。[1]将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是文学传播的形式之一,当第一部网络小说――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搬上大众荧屏时,他那堪称经典的台词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我们记住了痞子蔡,也迈进了网络小说的世界。

近年来,将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作品不少,但真正吸引眼球、让人重视这种取材于网络的影视作品当属2010年的改编剧。自2010年年初,改编自《未央・沉浮》的《美人心计》在多个省市电视台皆取得当地收视冠军,而姚晨、凌霄肃领衔主演的《和空姐在一起的日子》在央视亦取得不俗的成绩。紧接着,同样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的《佳期如梦》和《泡沫之夏》,也相继开播,再创收视佳绩。待到2010年年末时,改编网络小说已达到,而这些当红的影视作品也捧红一批以网络写作为生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社会文化产品的生产、分配,是一个系统的产业链。这些当红电视剧集都具有强大的明星阵容,并以此为噱头,招揽、吸引和扩大受众群体,在日益碎片化的世界完成精神共同体的形构;同时,当这些璀璨的“星星”与耀眼的收视业绩结合时,不仅演员的身价大涨,而且也进一步催热了将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市场。2010年至2011年当红电视剧概要见下表(见表一)。

二、热播剧背后的社会语境

数字化时代的重要表征是,科技的发展、交流的频繁和主体意识的增强。网络小说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文学形式,格外受到青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的数字信息化在不断加速。新闻传播界,各种媒体呈现功能融合的趋势,在这种语境下,网络小说应运而生。网络小说是媒介融合的产物,是小说这一传统文学体式依附于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新介质的整合运用而产生的“新小说”[2]。

随着网民数量迅速增长,网络小说的阅读群体大幅增加,拥有高点击率的网络小说有被拍成电视剧的可能性。据CNNIC推算,截至2011年11月,中国网民规模约为5.0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37.7%,相比去年同期预测的33.4%,高了4.3个百分点[3]。而据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1.95亿人,较2009年底增长3300万人,使用率达到42.6%[4]。网络小说因其特殊的生存方式,拥有网络这一最佳传输渠道。像BBS、微博、个人博客等个人或公共媒介,为网络小说的传播开拓了广阔的市场。

因为网络媒体具有信息交流快、成本低等优点,并且网络小说的传播效果在一部小说完结后会立马看到。因此,将网络小说翻拍成影视作品后,小说的高点击率会带动电视的关注度。一部畅销的网络小说会有成千上万的阅读受众,他们多以年轻人为主体;这些年轻的群体会以自己的兴趣为前提,爱屋及乌,因爱网络小说,就会观看翻拍后的电视剧。同时,每个观看网络小说或电视剧的人,又都会对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传播相关电视剧,从而电视剧的受众群体会越来越大。早在2010年4月,CNNIC就在《2009年中国网民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中指出,搜索和社交圈子推荐,是用户获知视频内容的最主要途径。而在当时,使用通用搜索引擎寻找视频的用户,就已经占到用户总体的71.6%;而因为别人的介绍和推荐获知视频内容的占到53.9%[5]。

收看电视剧平台的增多,也是当今影视剧市场红火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网络还未被大众接受或普及之前,人们收看电视剧的渠道或途径,只有通过大小不一的电视机,从而限定了受众的时间和空间。一旦错过相应的时间,也就错失观看电视作品的机会。而在网络已被大众熟识的时代,数字化媒体的日常化,使得观看影视作品的渠道不再局限于一种或两种,观看各种影视作品也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受众可以利用如电脑、手机、播放器等多种数码高科技产品随时随地来观看、欣赏。

此外,网络论坛又使得电视剧讨论升华,公众舆论促使边缘观众进入影视剧的漩涡。网络提供给人们一种便捷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因而在每部热播剧后,网络上都有网友组建的相关讨论区。无论是看了网络小说再看电视剧的,还是直接看电视剧的受众,都可以通过论坛积极的表达自己的看法。而这对未看过这些电视剧的人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受好奇心驱使,他们中亦会有部分人去观看网民们讨论的电视剧,从而加入讨论。 例如,在豆瓣网上可看到,网民对表一中2010年至2011年各大当红电视剧的评论情况。以每部电视剧的总分为10分算,以上各部电视剧的评分分别为7.4分、6.8分、5.0分、8.0分、5.9分、7.9分、5.6分、6.2分、7.8分;短评数量分别是7686条、1236条、668条、5586条、4010条、12711条、2218条、1330条、1206条;影评数量分别为295条、38条、55条、303条、283条、793条、241条、129条、74条。[6]对于网络“漫游者”来说,不啻是一种诱惑。

三、网络环境下的文化创生

网络技术带来了传播革命,也催生新的文化生产―消费模式。那些取材网络的影视剧,通过精心策划,表现内容和传达形式,都突破了传统精英主义艺术的规制,风格上更加贴近大众,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纵观2010至2011年这些当红剧目,它们取材于在网络上受追捧的小说,经由媒介转换成为生动直观的影像流。无论是小说、电视剧,还是明星档案,各种数据和资料都可以通过上网查询,普通受众可以根据个人的趣味,参与着大众艺术的更新与创造,文化制作者和策划人也乐于利用这一契机,推动文化的再生产。基于此,网络上呼声最大的作品极有可能被翻拍成影视剧,毕竟“民意所向”是影视剧的收视保证。相比网络普及之前,影视作品只翻拍传统小说或当代知名小说而言,是个巨大的改进。

受众的参与度,往往是他们关注度的基础。网络小说的高点击率,会进一步提高电视剧的收视率。无论受众对翻拍的电视剧评价如何,哪怕电视剧剧情与网络小说的内容相差甚远,或是故事编排漏洞百出,只要小说点击率高,都会推动电视剧的关注度,因为受众只有将电视剧看完后方能作评价,而在他批评该剧之前,已经为该剧的收视率作了贡献。譬如由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佳期如梦》,虽然网民给出的评分只有5.0分,但根据央视―索福瑞的数据,《佳期如梦》依然在2010年第二季度占据全国电视剧收视率第八的位置。

由于网络传播的民主特质,为受众发表一己之见提供了多种渠道,受众的观点可以通过网络更加自由的表达出来,因此使得现实的媒体、导演或演员,能够通过各种即时工具或网上留言与受众相互沟通,影视剧的相关负责人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掌握和了解受众的感受与动态,以便作出解释,或进一步修改剧情,满足观众的期待视野。譬如《美人心计》开播伊始,网民因不满演技精湛的演员严宽只有几分钟的表演,纷纷发帖表达自己的看法,希望编剧能令其复活。虽然电视剧的剧情并未改变,但这样声势浩大的网上讨论却让电视剧制作方清晰地听到“民声”。

尽管网络传播是一个纷繁杂乱的渠道,受众的观点总是褒贬不一、参差不齐,但影视剧的制作方和营销人员,一般会选择性地吸纳积极的、有价值的意见,这既需要他们具有较好的媒介认知能力,又需要具备灵活的商业意识和坚定的责任伦理,这样才能进真正促进包括电视剧在内的大众文化产品朝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