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赞美父亲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进颈项,抬头看,原来是一棵大树,浓密的叶片被水气锁着,布满清晨的上空。风摇动叶片,悠悠然,坠落一滴滴露珠。在乱草覆盖的小径上散步,刚踏进去几十步,鞋面便被什么湿漉漉地打湿了。一抹会意的微笑,从我脸上漾了开来。我知道那是谁在和我嬉戏――露珠,它就像春天遗漏下的珍珠,又像夏日挥撒下的诗句,滚圆而晶莹凝结于秋叶、草尖。秋天来了,是秋天的诗行从天而降,溅落在你的脚背上了。
秋到叶尖露自凉――我突然地感悟到,这句话的丰富涵义。早些时候,我也知道露珠的生出,是由于
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并且用手拈动过它们娇小的身躯。然而那时还小,不知道它发生在什么季节。那时,似乎也根本没有季节的概念,也就不知道,只有秋天的露珠才最浓,最重。不知道,每当秋天来临,大雁南归之时,它们就那么如期地,布满树叶、草芽,凝结如水,仿佛赶赴一场约会。
第一次知道露的生长,是在二十多年前的一个秋夜。那一次,到朋友家里小住,吃罢晚饭,她的父亲
坐在院中赏月。同学的母亲已过世,她的父亲很孤单。奇怪的是,朗月当空,老人却不和平时一样空身将坐,而是头上戴了一顶草帽,硕大的帽沿遮住了他半个身子。我问同学,伯伯赏月,为什么还要头戴草帽呢?同学也疑惑不知,遂上前去问,伯伯说,秋天天凉,而且夜晚要下露水的啊。我抬起头,发现院子的空中,是高耸着的桐树。树凝了露珠,坠下来,清凉如雨。
后来的一次,我在秋天的月夜下独坐,渐渐地,襟上无端潮了起来,我很安然地接受了夜的潮气,故
意坐至深夜,收起白天晒在院中的衣裳,至房中,发现它们也同样是潮湿着的,是那种湿漉漉的回潮的感觉。果如当年伯伯所说,秋天的夜晚,露水悄然而至,清凉的雾气,将你严密地围裹了。从此,每当秋天的夜晚,有月圆满在天穹,那时候,我总会找个时间,独自赏月。我若赏月,是必戴了凉帽的,有露的夜晚,不止是为了防止高树滴露,深蓝方格布面的凉帽,同时也给了我一半的温暖,那一丝一丝的温暖,能让我一时忘记了孤单。
孤单是很容易令人伤感的,亦很容易让人摇动起怀念。怀念从前美好的事情,怀念从前快乐的时光。
记得谁说过,当我们还是怀念过去的时候,我们就都已经老了。于是孤单也是使人伤感到流泪的时刻。
露凝集在夜晚,没有人发现它重视它,更不会有人欣赏,它当亦是寂寞孤单的了。不管怎样,赏露的
夜晚,我必是孤独的,我郑重而认真,因而绝不以为是闲情的来临。露无色而晶莹,我观察过,因而喜欢。它那晶莹中闪现出的圆润,是水以及水珠所不具有的,也是不能代替的。露珠来自大自然,是大自然的的女儿。一颗露珠的生出,与自然万物散发出的水气有关,它们是水气凝结而成的精华,因此我说,露珠是大自然的精灵,是我所以要赞美的,喜爱的。
这是大自然的精灵,从泥土和植物里氤氲出来,在草叶上集结,化成晶莹的水珠,于是也和泥土植物
一样朴素无华。你凝视它的时候,它仿佛也在凝视你,你发现它时,它似乎照见了你的影子,你认真去看,又刹时间消弥无存。露珠的心里惟有晶莹,真诚地托举出自己的全部,纯洁到毫无保留。
欣赏一枚露珠,要在没有太阳的早晨才行。只要起得早,到田野的荒草里去,就能看见钻石般的大颗
露珠,在茂盛的草叶上到处颤动,闪烁出五彩缤纷的光点。太阳一出来,那露珠就很快消弥了,快到你看不见它蒸腾而去的踪迹。它化成一道看不见的水气,升到天空,就变成了云朵,变成了雨后的彩虹。日落月升,暗夜来临,它才又一次化成露珠,变作大自然的女儿。人是有生命的,生生死死,明明灭灭。露珠也是有生命的,凝凝聚聚,循环往复。露珠的天堂,灿烂而阳光。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人如是,露珠亦如是罢?所以,我总觉得,露珠是有眸子的,你以一双迟
疑着的目光面对它时,它也用迟疑的目光面对着你。我经常想,每一颗露珠,都能照得见一个人的心,多好,它能知道一个人的忧伤、爱恋,多好?正如它预告我们,它的到来,正是秋天的到来一样,它的使命,不但为了点缀美好的秋天,而且让我们坚硬冰冷的心,一点点温润起来,让爱的心沾满了潮湿。
在许多人眼里,秋天不只是收获的季节,它还是高树落叶,清瑟远山。它可燃起你的希望,也能惹来
你的无限愁肠。它像一排雁阵一样,牵动心扉,又如飘飞的黄叶,旋起莫名的感伤。它凝结在你的眉头,使沉甸甸的日子,揉进了秋思与惆怅。而晶莹的露,在人的眼里,更像一滴泪。但令人欣慰的是,它也同时,唤醒了我们的乐观和坚强。白居易在《暮江吟》中写:“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句以露珠的姿态出现,写尽对秋天万般赞美的情怀,告诉我们为什么与秋天有着前世今生的不解之缘。
故事发生在一个牛肉面馆,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儿搀扶着他的失明的父亲走了近来,儿子把爸爸安置到座位上后,向服务员大声地点了两碗牛肉面。而后他又背着爸爸悄悄地改订为一碗牛肉面和一晚便宜些的葱花面。服务员感到有些奇怪,端上面后,便在一旁观察他们。孩子在吃那碗便宜些的葱花面,只见父亲一次又一次地将自己碗里的牛肉夹给孩子,而孩子又一次次地把牛肉悄悄地放回爸爸的碗里。服务员看出他们家境贫寒,便用自己的钱买了一份酱牛肉送给他们,并慌称是店庆免费送给客人的!父子虽感到有些蹊跷,但还是接受了,孩子给爸爸夹了些后,将剩余的包好带走了。这对父子走后,当服务员收拾桌子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他们留下的八元钱,这正是那份酱牛肉的价格。
看完这个故事,我首先被孩子的孝顺、懂事感动了!他善于观察事物还很有志气。他为了省些钱,背着爸爸为自己改订了便宜些的面,自己节省,还一心让爸爸多吃些肉,保重身体,虽然在金钱上他不富裕,但是的内心是感情丰富的。他发现服务员只给他们送酱牛肉,便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他为了不欠别人的任何东西,毅然地将钱还给了服务员,还采用了一种很自然友好的方式。我觉得,他很有骨气,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施舍,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人穷志不穷。
身为盲人的父亲也令我钦佩,他关心儿子,用他那双颤抖的手小心翼翼地把牛肉夹给儿子,他的眼前一片漆黑,但是我似乎看出在他的心中灯火通明,对儿子的深爱,在他胸中闪闪发光,那份父爱照亮了儿子的人生旅程,才能使孩子如此的懂事明理。也使我的眼前溢彩流光。
服务员的行为让我深受感动,他虽然只是一名店员,却有着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同情心,真诚地帮助这对父子,他的方法很得当,不使父子难堪。在繁忙的工作中,还能细心观察身边发生的点滴小事,竭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来帮助别人,表现了他“不以善小而不为”的优秀品质。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博爱撒人间”我将李白的诗句稍做了些修改,来赞美这些平凡的人物,也开唤起人们对爱的理解和追求!
白雪的火焰在燃烧
寂静中,那熊熊燃烧的苍白的火焰,从高天烧到地面,掠走了爬行在大地上的一切植物的绿,封堵了河流的箫孔,削减了山峰的高度。
在寒风凛冽的隆冬,失去这样旺盛的火焰、凌寒独放的梅,便没有了傲骨和坚贞了吗?尘世便没有了洁净和纯粹了吗?
飞鸟翱翔的翅膀被飘雪取代,飞鸟倾情的歌唱被大火的冰冷凝冻成平原的空旷,无限地铺展向远方。哦!远方,是否也有一场大雪在隐秘地燃烧,是否有一些归心似箭的心灵被烧得如热锅上的蚁群。
雪落无声
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再也没有比雪花更轻盈的舞姿了,不刮风,我也看得见雪花飘洒而下的柔美。
雪落无声。无声的落雪不断堆积起来,覆盖草木,冻结河川,散射出刺眼的光芒,灼伤躲在暗处的太阳,堵住我抬起的脚步。
无论我出发的心多么急切,也无法熔化通向故乡的小路上遍布的雪花,那么就让这漫天的雪花稍一句话回家给寒风中目光润湿的父亲母亲吧!愿他们在故里暖暖的阳光下一切安好。
鸟雀销声匿迹,盎然的生机消失殆尽。白茫茫的一片,点亮了我昏花的双眼,洗净了我灵魂的污点。
雪落无声,而隐形的岁月一如无声无息的大雪,一直往我的头顶上落,直到我对镜自视却怎么也找不到一根黑发为止。
雪
花
落在发梢,蚕食着发问的暖;落在唇上,舌尖一舔就化为液;攥在手心,那无形的刀锋直逼心尖。
一阵大雪如天女散花似的从天空泼洒下来,不带一点灰尘,像天国寄往人间的一封封写满福祉的诗笺,那种轻盈、自由、空灵,是我一生向往的境界。
飘摇而来,比白云浮于蓝空优美,比棉花随风起舞完美,比河流被拦腰砍断垂下的瀑布壮观。站在雪地里,我就是雪域上唯一残留的污点。
在扎眼的雪地上,我反反复复写下对雪的赞美,还不待我写下末尾,多情的雪花就纷纷而来,用覆盖抢去了我已经写下的诗句!
在人间或者天堂(12章选3)
与一颗露珠对视
清晨,一颗露珠,蘸着朝阳的蜜汁,在深绿的草尖,甜甜地微笑着。
从这颗微笑着的露珠上,我看到了生活的光芒,看到了季节深处点燃的火焰。
世界那么安静,那么美好,那么光鲜,仿佛一切都已经凝滞,连鸟儿的啼鸣都被光阴遮掩。
与一颗露珠对视,不同于与生命中那些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对视。陌生人脸上常常没有友善的笑容,而这颗露珠满脸是笑是光是问候是友善。
与一颗露珠对视,一如与生命中那些情同手足的良师益友对视。对视的刹那,我发现人生其实就是这样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和希望。
清晨,披着阳光的外衣,我与一颗露珠深情对视,从露珠放出的光芒,我找到了人生最美的答词,看到了人生最美的章节。
山坡上的森林
在故乡所有的植物中,我始终相信森林是心直口快的,它绝对藏不住任何秘密的。
一旦风起,故乡山坡上的森林就掩饰不了内心的兴奋、狂喜,使劲将翠绿的鬃毛抖动,让时间和阳光失去平衡,纷纷随着波峰浪谷起伏跳跃。
一旦雨落,故乡山坡上的森林就保持不了一贯的含蓄、委婉,试图让所有绿色的手掌,都在雨滴的敲打中歌唱,在雨水的洗礼下愈发显得油绿。
春天,这一片森林在和风细雨下生机勃发诗意黯然:秋天,这一片森林在风刀霜剑下落叶簌簌万般萧瑟。
春夏秋冬,时序轮回。故乡山坡上的森林终究挺拔在岁月的肩头,托举起故乡湛蓝的天空,它默默地凝望着故乡,守护着故乡,为故乡送来冬暖夏凉,为故乡带来甘甜的清泉。
高处的灵感
删除内心的委琐或空白,选择一个仰视的角度,灵感自在高处,不一定要是太阳、月亮、星辰,太高了总有一种虚的感觉。
譬如一棵树,它在风里摇摆不定的样子,是不是会让你坐上记忆的列车,迅速返回从前,返回到你风雨兼程的那些个艰难的时日;一枚树叶随风旋转着飘落下来,是不是会让你想起伤口上的盐,你的心会不会一阵刺痛,会不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无果而终的初恋情仇。
大地之上,苍天之下,总有一些被我们忽视的事物,那些事物往往可以促成一行行漂亮的诗句,安慰我们苍白的灵魂。
大家好!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赞美我的职业;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遂的理论诠释我的价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咏唱我的岗位。我只是一名再也普通不过的乡村教师,但我深爱着我的职业。今天,我要竭尽全力为大家讲述一位乡村教师甘为绿叶,把自己全部智慧和才能以至于全部生命奉献给教育事业的真实而平凡的故事。
二十年前,我只是牛角山下的一个稚气未脱的小丫头,那时的罗老师是顶替父亲来学校教书的她好年轻、好漂亮,就像那碧绿的叶子,透着旺盛的生命力,迎接我们的是她那别具魅力的微笑和眉眼洋溢的慈爱。从这天起我成了她的学生,是她教我从“一”学起,是她教我写“我爱祖国”,是她手执金钥匙为我开启知识的大门,把我领进奥妙无穷的知识海洋,是她教给了我做人的道理。
记得那是一个月沉星稀的夜晚,罗老师办公桌上的作业本堆得像座小山。可她却伏在“小山”下睡着了,胳膊底下几个作业本上用红笔批改过的地方,象跳动的火焰,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罗老师啊!你这样忘我的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金钱吗?可您的工资只能维持你清贫的生活。为了地位吗?一个小学教师所占有的仅仅是四十分钟的课堂!老师啊!你的学生理解您,你珍惜事业赋予的每一份责任,为的是把更多的孩子送上成才的道路;你珍惜事业为您打开的每一扇门,为的是人民教师的那份无怨无悔。
由于工作劳累,罗老师住进了医院,墙壁雪白的,床单雪白的,一个洁白的世界;脚步轻轻的,话语轻轻的,一个静谧的天地,她躺在病床上让清清滴液汩汩流进缺氧的血脉……她昏沉着,嘴喃喃地呓语着……我凑进听到“春风……又绿……江南岸,同学们,跟我读……”声音很轻很轻,像是从地底下发出来的,我再也控制不住感情的闸门,泪水簌簌往下淌,湿透了洁白的床单。
当我们再次到医院探望她时,她吃力地翻过身来,慢慢地睁开眼睛,看见了我们,她却极力地掩饰脸上的倦意,嘴角依然挂着微笑。当她听到学校工作忙时,竟不顾自己病重的身体,拨掉输液针头,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医院。
1.看拼音写词语。(6分)
piān pì biāo zhì shēn qǐng dǐ yù pái huái miǎo shì
( ) ( )( )( )( )( )
jīng zhàn liáo liàng chú chuāng líng lì shǎn shuò chè dǐ
()( )( ) () ( ) ()
2.选字组词。(3分)
(呐 纳)____喊 火柴____(梗 便) 气____(魂 魄)
(魅 魁)____力 (嘹 缭)____亮 (溶 熔)____炼
3.选词填空。(4分)
描写 描绘
(1)这件艺术铜鼎深入细致地()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
(2)这部文学作品的第三章极细腻地()了江南的风土人情。
体会 体味
(3)我亲身()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4)从父亲讲的故事中,我()到了一份责任。
4.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列带“意”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小心注意”叫 意;“任凭自己”叫 意;“沾沾自喜”叫 意;“任意妄为”叫 意;“心情爽快”叫 意;“心术不正”叫 意。
5.修改病句。(6分)
(1)杜甫是我国唐朝时期的伟大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才是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和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填空。(4分)
(1)写一句抒写思念故乡、怀念亲友的诗:_____________
(2)写一句借月抒怀的诗:_____________
(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强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格言警句)
(4)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请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入空格处。(4分)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扬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_,婉约_________,粗犷________,细腻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8.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为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⑤
9.下列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其中咏莲的诗句是()(4分)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二、阅读理解(30分)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大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请写在下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
现在,我对牛是很熟悉的。第一,我就属牛。第二,我有只小铜牛,我非常喜欢它。
我十岁生日那天,爷爷对我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属牛,我就把这只小铜牛作为礼物送给你。”说完,就把一只金黄色的小铜牛递给了我。
小铜牛好看极了。它有壮实的身骨,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爷爷说:“牛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驱逐蚊蝇,还时常用来鞭策自己啊!”真的,我意外发现:那条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让它的四肢更使劲地朝前蹬。爷爷还说:“牛是踏踏实实苦干的动物,是从不喜欢偷懒的。”我越发对这只小铜牛感兴趣了,爱惜地用绸布把它包好,放在写字台上。
从此,每当我坐在写字台前做作业,写日记时,总要看看这自觉、踏实、耐劳的“牛”。
两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又一次坐在写字台前,用双手托着小铜牛。看着,看着,眼前好似出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手中的牛动起来,走在广阔的田野里。它腿上沾满肥沃的泥土,低着头,鼻孔里喷出热气,使足劲在用犄角开创道路。它的尾巴用劲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奋力向前。它的身后是一望无垠的耕作过的土地。在它的身旁又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同伴,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熟悉—( ) 喜欢—( ) 坚强—( )
2. 照样子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3分)
例:(壮实的)身体
( )小铜牛 ( )身骨 ( )腿脚
( )犄角 ( )尾巴 ( )田野
3. 用“鞭策”写一句话。(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画出作者想象的内容。(1分)
5. 这些想象,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这三个特点展开的,从作者的想象中,可以看出他平时很注意()观察,如果不熟悉牛的习性,也就不可能有如此()的想象、细致的描写。(5分)
6. 作者写《牛》这篇文章是因为[在括号里打√]。(1分)
①对牛很熟悉。()
②非常喜爱牛。()
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挪树
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
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
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2分)
________一息 风姿飘_____ 有声 丰_____ 秀美
2. 文中第3段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分)
3. 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2分)
4. 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红词的意思。(2分)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 骇人。( )
②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
5. 最后一段中,画“___”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概括。(2分)
①从第3段到第9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