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进行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教学 反思 反思性教学
对一位教师而言,“他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是一句很高的评价,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渴望着教育经验。仔细观察周围的同事,我们发现,对于从来没有教学经历的人来说,我们很难说他有教学经验,似乎教学的经历决定了教学经验。可是,同时我们发现,有些有二三十年教学经历的老师又未必比三四年教学实践的年轻教师更有经验。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室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爱限制。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研究的过程。作为教师,反思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教学进行反思,开展反思性教学。
一、反思什么
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教学实践合理性由教学主体理性,教学目的合理性以及教学工具合理性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又形成更高层次的合理性。为此反思活动中应对教学主体合理性、教学目的的合理性、和教学工具合理性进行反思。
二、什么时间反思
1.课前反思,指向于未来教学,使未来的教学设计建立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上。课前反思具体落实在教学设计中,反思的结果是形成更加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案,年增加教学效能。
2.课中反思,指向于当前教学,对教学过程本身进行反思。课中反思需要教师有一种闲适的心态准备。事实上,很多老师没有养成课中反思的意识,也没有那种随时对教学活动进行审视的准备,所以出现问题总是来不及纠正。
3.课后反思,指向于未来教学,对教学经验和教学结果进行反思,包括对学生的表现和发展进行评估,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分析。
三、反思性教学的步骤
1.明确问题,确认教育困境的存在。
在反思时,应选择特定的问题加以关注,作为反思的对象。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困难,也可以是有效教学的经验,或是在业务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明确问题时要划清几种问题的界限,一是真问题与假问题的界限;二是个别问题与普遍问题的界限;三是感性问题与理性问题的界限,明确不同的问题有利于选择和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
2.收集资料
围绕已明确的问题,从课程、学生、管理等等方面收集有关资料。如教师的经验、学生的感受、理论的指导等都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资源。
3.分析资料
以问题为中心,分析收集来的资料,达到理解问题,并形成对问题的表征。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可以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问,并对提出的问题在已有的知识中搜寻与其相关的信息。如搜寻不到,也可向其他教师请教,或阅读专业书籍,甚至上网查询。这种调查分析的结果有助于形成新的,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建立理论假设,解释情境,指导行动。
一旦理解了问题,就应开始尝试建立理论假设,以解决问题,并且在内心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加以考虑。比如“学生喜欢,师生融洽;面向全体,不歧视后进生;及时总结,学会整理;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相信学生,期待学生;让学生具有初步的自学能力和质疑能力;对学生的评价以激励为主。。。”就是好课的假设。
5.实施行动
在对行动的各种效果进行认真评价后,就可以开始实施行动计划。当这种行动再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循环。
四、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以下是教学反思的一些常见方法,有:写反思日记,课后备课,开展观察课,召开备课组学术研讨会等等。反思日记可以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写下自已的教学经验,并与其他教师一起共同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同时学会在上课和作业批改后主动征求了解学生的意见,详尽记录教学的背景、效果、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问题以及经过反思后得出的解决办法与设想等。而课后备课则有助于教师从正反两个方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专业水平。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B-0056-02
在基础教育界享有盛誉的叶澜教授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教师写三十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但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无容置疑,作为对课堂教学、日常教育乃至大教育观进行回顾、思考和总结的一种方法,教学反思对教师个体成长(包括教学能力的提高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其作用不可小觑。《礼记・学记》里阐述教学相长的理念时有这样一句话:“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里所说的“知困”“自强”,实际就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可见,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反思是实践教学相长的最好途径。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样进行才能达到反思的目的呢?笔者认为,要使反思成为一种理性的检查活动,成为教师职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进行反思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教学要有创新,要有反思点
进行教学反思的前提是教师的教学要有创新,要有反思点。因为创新本身就是教学反思所追求的境界。如果固守传统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没有闪光点,没有教学机智,没有得也没有失,过程平淡乏味,模式四平八稳,要写教学反思,就会陷入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就算是写了,也可能只是无病,没有实质性的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所以,要想通过写三年教学反思成为名师,教师要有改革创新意识,在新课标指导下,加强理论学习,把教学经验提升为教学智慧,不断探索新颖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像明朝朱熹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课堂教学是灵动的、有生机有活力的、充满浓郁人文精神的,在进行反思的时候,才会有更独特的反思点、更透彻的剖析、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样的反思,也才更散发出理性的光辉。教师明确了教学反思的前提,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会在创新中发现更多的反思点,就会有更强烈的反思欲望。
二、了解和认识理想课堂的特征
对于教师个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来说,最核心的反思点,应该是“我的这节课是否是一堂理想的课”,而要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从教学实践、教学理论以及教师群体的意识体系三方面,了解和认识理想课堂的特征。以语文教学为例,理想的课堂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自主性。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都能得到展现的课堂。既没有消极应对的现象,更没有被逼迫学习的现象。
2.互动性。语文教学是一门讲求个性的教学。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思想情感交流至关重要。所以,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手段地进行综合流的课堂。
3.开放性。语文教学不同于自然学科教学的一点,就是很多时候都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因此,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学生没有“被硬灌”的痛苦,没有思维被禁锢和限制的无奈,有的只是生机与活力、自信与希望。
4.创新性。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语文教学尤甚。要使语文教学不至于陷入“老、旧、死”的尴尬境地,创新是法宝。所以,理想的语文课堂也应该是创新的课堂。创新可以从内容、过程、方法、手段着手,使语文教学富有时代气息。
5.人文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也应该是充满浓厚人文味道的课堂。在理想的语文课堂上,有教师深切的人文关怀,有教材丰富文化意蕴的熏陶,更有教师深厚文化品位的影响。
总之,理想的语文课堂,既应该有知识的交流与传递,更应该有品德的成长、情感的涌动。在理想的课堂中,师生共同成长,共享快乐。教学相长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状态。了解和认识理想课堂的特征,教师围绕“我的课堂是否理想”的反思,就有了明确的着眼点。根据这些着眼点,教师要及时捕捉能够引起反思的事件或现象,通过理性检查与加工,以教学反思日记的形式,逐渐形成系统的认识,形成更为合理的实践方案。
三、将个人经验提升为个体意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提出了一个公式: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职业发展。该公式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捕捉问题、总结经验、反思实践的过程。如果一个教师不去挖掘和使用教学反思判断、反省与批判的权限,即使教龄再长,教学经历再丰富,有可能穷其半生,在三尺讲台上也只是一介教书匠,没有自己的独特经验,缺乏良好的职业发展,更成不了名师。教师丰富的教学经历一直处于不断积累,又不断被忘却的状态,如果教师的经验体系中缺乏由自己反思所形成的、归属于个体所有的独特经验,那些具有极大潜在意义的教学经历,就失去了它们应有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自我建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把个人的经历升华为真正富于个人特色的经验,并且不断使自己的经验体系得到拓展。在教学反思实践中,要完成升华和拓展的过程,将个人经验提升为个体意识,至少需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一是深入的思考和及时的记录。教师在日常教学经历中,要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和事件,为避免教学活动陷入“经历――忘却――再经历――再忘却”的怪圈,教师要养成深入思考和及时记录的习惯。对个人日常教学经历进行反思时,教师要对自己的各种经历和体验进行盘点、梳理,这种思考应该是深入和持久的。除此以外,反思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思考的东西是稍纵即逝的,所以教师对教学经历和体验进行回忆检查后,可以建立自己的“反思档案”,以成长笔记、教学反思日记等不同形式对反思做好及时的描述性记录,把抽象的思考、分析的过程变成具体的文本经验,这种具体的积累也为以后的深层拓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是经验的升华和理论的拓展。教学反思不应该只局限于短暂的实时思考和简单的书面记录。在实践中,教学反思应该是一项深入和持久的理性思考活动,因此,教师个体的“反思档案”也应该是由浅入深的、由个人经验到理论体系的“完本”。要将个人经验提升为个体意识,其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用哲学的思维,以理智和观念对教学活动进行反省说明,并对文本经验进行条分缕析的整理、加工和再创造,使经验得到升华,理论得到拓展,形成综合性和建设性的系统认识,从而改善教学理念与操作体系,甚至可以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的教学理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师 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
1.反思教学理念
新课改后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中包括价值观、情感态度、知识和技能。从长远发展来看,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表明其中知识是最容易遗忘的,“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只有让学生充分掌握如何获取知识的技能,才能在以后通过其他各种渠道来复习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遗忘的知识,并靠自己汲取全新的知识。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把价值观、情感态度和技能有意识的逐渐融入到对于知识的讲授中,加深学生的印象,让记忆更加深刻,也让教学过程不再呆板枯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只有通过对教学课程不断反思,及时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才能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2.反思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十分重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理解信任,互相学习,才是完整的优秀的教学,并且营造出和谐上进的语文教学氛围,更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基于沟通对教师产生良好的信任,积极投入到教学中来,学生的优秀才能得以挖掘和展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向多元化发展。
3.反思学习方式
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量大,少则十几个学生,多则几十个学生。学生的知识水平也不尽相同,良莠不齐。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对每个学生给予正确的客观的评价,然后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或各自的个性特长制定不同阶段的阶梯式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才能都能展示出来,学生间相互竞争比赛,共同进步。例如,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时有意识的或有针对性的选择某个同学来回答,且这个问题适合这个同学的知识能力水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曾说过“教学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所以教师不能为省事而采取单一单调的教学方式。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
小学教学内容如此之多,语文教师需要反思的内容也随之增多。在众多的教学内容中进行反思,需要语文教师掌握正确的教学反思的方式方法。
1.根据不同对象进行反思
以反思对象作为反思标准。通过历年教学的情况,以不同特点的语文教学为对象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模式中来反思,即为纵向反思;以不同特点的语文教学为对象融入到不同时期的教学模式中来反思,即为横向反思。这两种反思方法都能够帮助教师从他人优秀的教学模式中学习到教学方式方法中的不同的优点长处,然后进行总结、归纳、改进、对比、反思,补己之短,并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优势。
2.根据不同指向进行反思
以反思的指向为反思标准。语文教师根据自身素质和修养进行理性的分析教学的方式方法,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即为理性分析法;更倾向于实践的方式,在语文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实践来修正反思,即为时间修正法。
3.根据不同内容进行反思
以反思的内容为反思标准。语文教师可以成立教研组,以教研组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教学方式的探讨,教师通过相互交流、探讨、交换反思成果的方式来制定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即为专题反思法;而当反思重点放在如何提高教学综合水平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时,这种反思活动方法可以称为综合反思法。
三、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对于语文教师的教学如此重要,同时提高教学反思的能力也同样重要。教学反思的方式有很多种,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大致有以下两种方式:
1.教案反思,记录行为反思
教案反思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分析学生对象,分析教学教材,调整教学顺序,组织教学内容,设计详细的教学案例,课后对教学效果、教学特色、教学疑问进行教学总结,提出改进的方法。另外,在实践活动前,进行自我提问并反思策略,对记录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和最终效果的反思是记录行为反思方式的重点,反思结果最好能够记录下来,作为日后的参照依据。
2.进行自我提问回答
自我的提问和回答这种方式需要语文教师通过对自我的观察与评价来进行。这种方式能够促进教师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反思,从而锻炼教学反思的能力并逐渐提高这种能力。在设置问题时,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差异性,他们的兴趣爱好也大不相同,语文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优点特色进行提问;二是实践的材料和实践的最终目标,语文教师应该对实践活动的性质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并且目的性要明确;三是实践的策略,对实践的策略内容进行反思、提问,分析是否合理、运用得当。
四、结语
反思的热潮自欧美兴起,随后各国也争相研究教学反思的作用与意义,及教学反思的方式方法。而我国的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曾告诉过我们,“温故而知新”。教学与学习同等重要,需要将二者联合起来,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教学的效率。只有通过不断对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自我反思,语文教师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改进教学模式,寻找出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具体方式。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进行深刻、有效的教学反思。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赵国光.刍议写教学反思对语文教师成长的重要性[J]. 科技信息. 2010(07).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Posner)曾经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在教师成长理论中,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
一、什么是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指的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 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 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 将 “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 ”与“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 ” 结合起来, 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 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二、反思性教学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反思,教师将调整其教学行为来组织课堂教学,从而指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学生则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而获得较多的实际体验,更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进而自觉地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调节学习行为,以及对学习效果的反思,最终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
通过进行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帮助教师获得专业自主;有助于教师形成优良的职业品质,能使教师在观察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检查自我,在观摩活动的教学实践中检查自我,在教育教学中发展自我。可以说,反思能力是教师自我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之一。总之,反思性教学对教师自我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教师如能时时进行反思性教学,一定能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
三、实施反思性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师通常可以通过记日记、听课和观察、教师评价、录像和教学行为研究等方式进行反思性教学。
1. 记日记 (diary keeping)。外语教师在一天工作或一堂课后, 用教学日记的形式记下自己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中英文均可), 作为反思基础。教师可与自己的同事在这一基础上展开讨论。讨论的形式可有: 1)自由讨论。根据教师各自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叙述自己的看法, 如, 某一问题的形成, 如何自我反馈, 采取补救措施, 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受到的启发。2)共同讨论。 教师可围绕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一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出解决的办法, 以及在下次教学中应注意的方面和要采取的措施。同时通过讨论, 各自也可以从其他教师那儿得到许多启迪和经验。
2. 听课与观察 (observation)。主要是以外语教师相互听课为主的形式, 观察和分析同事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教研室或同头课教师为单位, 相互听课, 相互学习, 观察教师是否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如, 课堂管理(classroom management)、教学方法( teaching approach)、 学生反应( students responses)、师生关系( teacher2students relationship )等, 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这与传统的听课形式不同, 不是教学的检查、 评价, 而是通过听课这一形式, 教师相互观摩课堂教学, 同时记下所观察到的情景, 发现的问题等, 然后彼此客观地交换意见, 提出改进措施, 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3. 教师评价( teacher assessment)。这种评价与听课相似, 要求外语教师在听课时关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而在课后相互交换意见时, 焦点是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师行为, 而不是教学对与错的问题。这是一个反思、 分析、 综合和实践的循环过程, 其目的是帮助外语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有利于将来的发展。Fantini (1993)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综合了六个内容: (1)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 relation); (2)文化知识和跨文化知识(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know ledge); (3)语言与语言学知识(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knowledge);(4)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earning); (5)语言教学( language teaching); (6)职业意识(professionalism )。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理论专业基础 教学基本策略 教学反思
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高中课程的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重视发展学生的科学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新课程形势下,一个称职的高中生物教师,绝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生物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新课程下高中生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生物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生物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生物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在新课程背景下,首先,生物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中心,而在当前生物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把知识的记忆当作教学的一切,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思维。其次,一些教师未能建立科学的教学观和知识观,虽然希望与学生有更多更好的交流,但往往在课堂上没能提供有效的问题情境,不能组织真正有效的讨论和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比较肤浅。最后,探究教学往往流于表面化,缺乏学生的真正参与。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因此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生物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生物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形式多样的教法,如探究讨论式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实验探究法等,多种形式并举,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实现教学过程智能化、现代化,使生物教学跳出文字和教室,使学习成为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网络上的相关资料,利用课堂或课外时间,就相关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或网上咨询,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探究型。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使用,现代高中生物教学充满着时代气息,它不断更新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手段,赋予生物课堂教学以更广阔的空间。
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生物教师应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生物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2.生物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作评课;课后与授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生物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生物学科来说,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很多。
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生物教学反思对生物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生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生物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