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影功夫熊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国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自由主义至上的国家,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影视作品中,都蕴含着自由的旋律。我们看《功夫熊猫》觉得熊猫是靠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自始至终的不断奋斗,最终得以成功的。而美国人看《功夫熊猫》,则认为是熊猫阿宝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忍心离开了父亲的面店,最后得到了自由,拯救了和平谷。无论是从影片中英雄主义精神来看还是从个人主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来看,都体现了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尤其是对张扬个性自由的倡导中,注重有棱有角个性的培养,以重视自然、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自由、尊重个体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以乐观的、积极的、平静的、淡定的心态去对待所面临的困难,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拥有丰富的创造性可以扩大个性发展的空间,可以解除传统文化对思想的禁锢,给思想足够的氧气,让它重获自由。我国国产动画作品缺乏对现代自由精神的追求和个性自由的突显,在动画电影创作中我们应该传达自由互助的精神,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一)题材选择对中国动画电影创作过程的启示
美国动画在取材过程中,善于把变化不断的主题和形象生动的故事等不属于本国文化的素材巧妙地运用于美国式的主题中,生动地诠释着“美国梦”、英雄主义和个人主义。如改编自中国题材的《花木兰》,《功夫熊猫》;改编自比利时故事的《蓝精灵》;取材于德国《格林童话》的动画片《灰姑娘》,《白雪公主》等。美国动画电影注重以全球化的视觉为出发点,依托科技手段、网络技术、大众媒介、文化商品等多种载体,借助市场的力量,超越民族文化的地域和国界局限,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融合,互渗与互补,走出家园文化的狭隘与偏见,从全球多样化的意义中去领悟文化,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文化认同,共享文化资源,丰富本土文化的过程[2]。所以,处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创作者不得不受到世界化语境的影响,在创作中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用全球化的视觉把传统文化元素同新世纪人们所看好的各种创意元素巧妙地联系起来,并对多元文化进行整合。中国是一个文化灿烂的古老国家,5000年积淀下来的历史足以使中国拥有丰富的题材内容。但我国的大多数国产动画主题比较单一,只有重视对中国丰富文化题材的开发和创造,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才能提升我国动画电影文化的魅力和审美价值;只有结合我国市场情况,更好地为国产动画制作服务,使我国动画电影的文化内涵更具时代特色,从而有效地达到文化输出,这样国产动画才能进行跨国界、跨民族和跨文化的发展。
(二)剧情角色对中国动画电影创作过程的启示
剧情角色,即人物。美国动画中的人物设计富有创造性,他们与中国文化中借鉴古训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创造出来的角色每个都很典型很独特,而且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不仅仅拥有与我们相似的优点,同时还拥有与我们相似的缺点,让观众觉得更现实,更真切。《功夫熊猫》里胖乎乎的熊猫给人留下可爱、幽默的形象。他贪吃、笨拙,虽然喜欢功夫但又完全缺乏运动神经。而猴子、丹顶鹤、青叶蛇、老虎和螳螂则是中国传统武术中最有名的拳法代表。还有影片中简单的背景和清晰的思想逻辑留给每个角色充分的表现时间。好莱坞动画《大力水手》中的主角大圆脸、歪嘴巴、驼背的形象与他强大的气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有嘴里总爱叼支烟的标志性动作。这些独特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美国动画电影中人物角色形象设计的唯一性。相反,中国的动画电影常常带有浓厚的传统思想,许多经典动画中的角色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形象相符,而不是为动画专门设计的形象。人物形象的设定通常是根据传统观念设定的,大多偏向于模式化,个性不够鲜明,人物形象不够突出。正面角色往往是高大的、善良的、英勇的,是助人为乐的真理的化身;反面的角色大都阴险、丑恶、狡诈,成为邪恶的化身。因此,这种剧情角色的设定带有极端化的倾向。
(三)影片音乐对中国动画电影创作过程的启示
音乐在动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音乐是作为一种独特的听觉艺术形式出现在动画电影中用来满足人们的听觉艺术欣赏需要。它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和审美价值,使动画片表现得生动形象,令人陶醉。音乐在美国动画电影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动画中的不同人物、不同动作、不同氛围、甚至不同情绪,都有不同的音乐与之相匹配。每一段故事都有一段很到位、很合拍的音乐与之搭配,使影片不断地焕发光彩。《功夫熊猫》中的影片乐效由配乐大师用笛子、二胡等传统乐器演奏出一段令人耳目一新的史诗弦乐。尤其是豺狼越狱的那一段音乐,紧张的动感节奏与惊险的故事情节配合得天衣无缝,观众的心也跟随着音乐带来的气氛激烈地跳动。中国早期的动画也特别重视音乐的作用。国产动画《牧童》中有这样一个情景:天真无邪的牧童、清澈见底的河流、翠绿鲜嫩的竹林给人一种自然清新之美,尤其是配上贯穿全片始终的由中国一代笛子宗师奏出的笛声,这是多么美妙的意境啊!但是,近年来国产动画中的音乐缺乏创新性和个性,从而影响了动画的整体效果。
(四)特效技术对中国动画电影创作过程的启示
在美国,许多大型的电影制作公司基本上都有专门为自己公司研究的特效制作,并且还开办了供自己公司影片制作所需要的特效制作公司。有许多专业人员为他们开发新产品,研发新技术,这么强大的技术支撑为美国动画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因为中国的动画电影是“以画为主”的,创作者多为美术人才,所以从事数字特效制作的人员比较少,而且对活动影像的理解和运用视听语言讲故事的能力还有所欠缺。从好莱坞动画《功夫熊猫》的成功我们看出“中国动画的现状主要是由于缺乏具有较高文化底蕴,艺术修养,创造力的策划和编导人员,动画工作人员对所谓的先进技术的运用也显得手忙脚乱而不成系统。[3]”我国在制作动画电影过程中所需要的硬件、软件等关键技术和设备与国外先进的技术还相差很远,我们想要制作更好的动画片只能依赖进口,所以我们要努力研发新科技,提高我国动画电影创作中的特效技术。
三、《功夫熊猫》对中国动画电影营销策略的启示
(一)投入产出比
美国的动画电影无论是在资金上的投入还是在时间上和技术上的投入都远远地超过了中国的动画电影投入。为了更好地创作《功夫熊猫》,美术总监为此花了8年的时间钻研中国的文化、艺术、建筑、山水风光。在创作《功夫熊猫2》时,大师们还以成都的熊猫幼儿园为起点在青城山、锦里、宽窄巷子、长城、故宫、平遥等,留下他们的中国“采风之旅”,务求做好动画中的每个细节,忠实地反映中国的特色文化[4]。动画人员采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强角色身上的操控点,设计各动物高手快、狠、准的招式,令动作更顺畅流利和紧凑,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刺激。其中最惊心动魄的是反派雪豹上演的一幕“越狱”戏。为了要做好那场戏,导演特地请来了《夺宝奇兵4:水晶骷髅王国》和《X战警3:最后之战》的视觉特技专家。设计场面和预试效果令动画仿如真人动作片般精彩刺激。电影一开始,别出心裁的场面“阿宝做梦”为了区分梦境与现实,特别采用了2D手绘动画形式,却比3D制作更花时间和心机,短短2分钟的片段,其实要花上3000幅画,由十多位画师合力花上三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如此巨大的投资以及这么多人花这么长时间所付出的心血创作出来的影片没有使他们的努力付诸东流。高额的利润、上亿的票房、影视界中获得的荣誉以及对大众的影响力等,这些都是丰厚的回报,可以说美国大多数动画电影都是这种高投入、高产出的经营模式。而我国国产动画电影的投入产出率就没有这么乐观了,我国的动画在制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要靠从国外进口,国内动漫企业的资金不足也使一部分人才外流,还有一些创作者急功近利,这些主客观因素都制约着国产动画产业的发展。投入的不够多不够好,产出的效益也一定会受到影响,就像没有被施过肥的庄稼,怎么能获得好的丰收呢?由于动画电影是一个制作周期长、投资数目大的行业,而且,收益效率的不确定性也使对它的投资具有风险性,资金不足也制约国产动画的发展,所以我们要从营销策略上下功夫,要加大对动画电影的技术投入,加强对技术方面的革新与研究,努力提高动画片的技术含量和影片质量,节省投资成本。
(二)重视文化传播的独特营销策略
【关键词】《功夫熊猫》 造型设计 角色 道具 场景
随着世界艺术市场的飞速发展,传统造型设计艺术与现代化造型艺术的融合成为电影造型的常用手法。《功夫熊猫》是由美国制作的以中国功夫作为主题的动画影片。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愈来愈多的国外动画工作人员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对他们而言,中国巨大的市场消化力具有无法抵御的诱惑力,而且中国的传统设计造型艺术也是一个重要的创作源泉,通过对各种有趣、生动、平淡与质朴的故事进行包装,然后展示给世界范围内的观众。基于此,本文拟从角色造型设计、道具造型设计、场景造型设计这三方面对电影《功夫熊猫》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电影《功夫熊猫》中角色的造型设计
(一)拟人化
动画影片中的众多角色,通常指的是拟人角色或者人物角色。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所接触到的、相互交流的就是人,因此,电影角色都是由真人扮演的。但动画片的诞生完全打破了这个传统模式,人们能够随心创作一个角色进行表演。随着动画电影的不断发展,角色设计者发现多数观众更喜欢看到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的虚拟形态,例如,能和人一样说话的小动物等。经过拟人化设计的动物角色,不但能够拉近观众与角色的心理距离,而且可以让人对动物的行进行够更为直观、清晰的认知。动画影片产生不久,美国动画制作领域就创造了能够说人话的动物角色,这与我国的动画角色有很大的不同,我国的绝大多数动画角色依然是以人物为主。影片《功夫熊猫》就是一个典型,这部由美国制作的动画影片,整部作品中的所有角色都是用动物形象塑造的,给观众一种强烈的神秘感与梦幻感,好像进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一样,这是非常值得国产动画影片学习的一个造型设计手法[1]。
(二)简洁化
电影角色造型需要坚持简洁明了的原则,但同时还要注重细节,两者并不矛盾,而是为了提升角色造型设计的精确度与严谨度。在角色的绘制过程中,要尽量使得角色简单化,将较为繁杂的角色进行形状化,用圆形、三角形、房型等一些简单形状对角色进行构造,值得注意的是要用圆滑且充满变化性的线条进行绘制。电影《功夫熊猫》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影片中的每个动物都是对现实世界中的动物的提炼与概括,造型极为简练,同时又不失重点,强化了视觉传达的直观性,使得角色造型更为生动有趣,受到了观众的热烈喜爱。
(三)变形化
动画造型艺术创作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就是变形,这是动画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变形可以实现更好的视觉效果,但变形并不能盲目地使用,过度的变形反而会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不但产生不了任何美感,反而会令人不舒服。所以,变形造型手法的应用必须结合角色的外观、性格、色彩等多方面的元素进行设计。成功的动画角色变形既可以使得角色更加生动鲜明,也可以凸显角色的个性与特色。电影《功夫熊猫》中的多数造型都是通过变形而来的,如影片主角阿宝,其是一只好吃懒做的熊猫,设计者为了突出其这一性格特征,故意将其塑造得肥胖异常,大嘴巴、大肚子、鼓鼓的腮帮子等都彰显出了阿宝贪吃、懒惰的个性[2]。
二、电影《功夫熊猫》中道具的造型设计
(一)纹样
电影《功夫熊猫》中的很多工艺性陈设品的造型设计都采用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纹样艺术。比如,熊猫在练功夫的时候,画面中出现了半圆形且有云雷纹的一个青铜器道具,而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道具的出现也为这部影片拉开了帷幕。《功夫熊猫》中应用到的青铜器以单层纹样为主,更为复杂、精致的多层纹样并未被纳入影片的道具造型中,这种更习惯于把握朴素、简单的设计元素,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艰苦的训练场地正好吻合,进而可以进一步地烘托影片的生动感与逼真感。
(二)服饰
动画影片《功夫熊猫》中涉及了众多中国传统服饰样式,如选神龙大侠的画面场景中,从围观群众所穿的服饰与妆容能够辨别出故事的背景取自中国清代,因为猪、兔子身上所穿的是清代时期的斜襟服饰,头上戴的瓜皮帽以及男子头上的长辫子等都证明了故事发生在中国清朝时期。同时,在动画场景中,通过围观群众所穿服饰的面料与样式等,可以看出设计者并未对清朝时期非常强调的等级划分有过多的考虑,而这也正好与影片中所渲染的繁华的生活气息相一致,更为符合电影剧情的发展[3]。
(三)书法
与西方国家不同,书法在我国也是造型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书法作为我国传统造型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非常久远,具有十分鲜明的艺术特征,与现代化的造型艺术有着明显的差异。电影《功夫熊猫》中就应用到了中国的书法艺术,如熊猫家门头上挂着的灯笼上所写的“福”字;练功房的对联;尤其是仙鹤练书法的场景,其用爪子写了一个“禅”字,这个充满哲理意义的汉字由灵气与智慧兼具的仙鹤书写,更为精准地传递出了影片蕴含的深深意境之美。中国书法艺术在电影《功夫熊猫》中的造型应用,有效地增强了影片的诗意与内涵美。
三、电影《功夫熊猫》中场景的造型设计
(一)园林
在动画电影中,同样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塑造不同的设计风格与特色,因为不同时期与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人物、装饰、生活场景等都是不尽相同的。电影《功夫熊猫》在此处就做得非常成功,因为影片场景的造型设计与故事所发生的历史背景完全一致。这部影片以我国清朝时期为大背景,故而画面中的很多场景都采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型设计特色。如熊猫家用以招待客人的院子就是一个典型的古代园林风格设计,不但配有竹子、灰白色的墙面,而且还有洞门与漏窗等,这与我国清朝时期十分盛行的园林设计风格很是统一,极大地丰富了影片的画面效果[4]。
(二)民居
电影《功夫熊猫》中出现的所有居民房子都是极具中国传统民居风格的造型,比如,熊猫家的墙面上覆盖着灰白色的涂料,房顶是深褐色的一排排瓦片,这种设计形态的房子是我国江南地区典型的民居造型,即白墙与褐瓦。同时,还有民居外部所有的黑色、褐色等的木质结构,这与褐色的瓦片与白色的墙面相互辉映,衬托出了色调的明净与素雅,同画面中的整体场景十分协调,构成了独具中国江南水乡韵味的造型风格。这种大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居造型,能够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感受到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居住特色与风格。
(三)宫殿
《功夫熊猫》中熊猫阿宝走到玉和大殿准备参加武林大会的过程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就是玉和大殿的宏观景色,大殿正好矗立在山谷的顶峰上,青山与绿水围绕在大殿的周边,充满了浓厚的中华山水画所独有的幽远意境美。大殿内十分对称的建筑构造风格,凸显出了整个建筑的主次分明以及整个大殿的壮观与宏伟,还有不可多得的统一与和谐。这些造型设计都与我国封建社会宫殿的造型设计特色相一致,蕴含了深厚的中国韵味[5]。
《功夫熊猫》中的造型设计可以说是对中国元素的一个很好的探索与尝试,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运用到了多个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方法,这对我国动画的相关工作者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我国早期的动画造型设计通常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征为基础进行艺术的创作,造型设计的多样性特点、美术的质朴风格给世人带来了强烈的震惊。西方国家的动画相关工作者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参考与借鉴,不断构筑这他们心中的东方韵味与神话故事,从由迪士尼制作的《花木兰》发展到由梦工厂制作的《功夫熊猫》,那些如同从诗词、歌赋之中跳出来的优美女性与功夫大侠等的造型设计,对国产动画造型一成不变的设计形式产生了猛烈的冲击。不管是商业电影的创作,又或者是动画影片的造型设计,这一系列成熟的造型设计模式都是我国动画应该学习与借鉴的。
【参考文献】
[1]康慧.《功夫熊猫》对中国传统造型及动画形象设计的启示[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08).
[2]石虹.动画角色造型表现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3]弗兰克・托马斯,奥利・约翰斯顿.生命的幻想――迪士尼动画造型设计[J].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关键词] 《功夫熊猫》;底层英雄;底层群体;底层梦想
由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和梦工厂动画室联合出品,杰克·布莱克、达斯汀·霍夫曼和成龙等大牌明星共同演绎的好莱坞励志动画大片《功夫熊猫》(Panda do Kung Fu)(Ⅰ、Ⅱ),自2008年6月和2011年5月相继公映以来好评如潮。这部号称糅合了中国多种文化元素的美国大片,我们不能否认其最大的成功在于延续了好莱坞大片中关注底层生活现实、张扬底层人物理想的“小人物”奋斗终将成功的叙事结构。这也就是《功夫熊猫》系列能在影片层出不穷的今天,还能引起社会各阶层观众喜欢和值得我们继续探讨的缘故之一。
一
底层是“对组织资源(政治权利)、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程度极低的阶层”[1]。在《功夫熊猫》系列里,以熊猫“阿宝”和爸爸“鹅”为代表的和平谷民众都不同程度地属于底层人物范畴(古代中国武士大多出身贫寒,均从属于底层范畴)。但即使是底层民众,亦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只不过他们的梦想由于现实环境和欲望要求的不同,有着截然不同的类别,而且不同的类别也似乎注定了不同的结局。
面馆老板“鹅”的梦想代表了绝大多数底层民众的理想,即“顺势而为”从而实现“衣食无忧”。“鹅”是熊猫“阿宝”的养父,在和平谷起早贪黑地经营着一家不大不小的面馆,属于底层范畴。在第一部里,这个从小就想做豆腐生意的面馆老板告知“阿宝”,自己能拥有这家面馆,是因为祖先通过麻将赢了对方。而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尝试开家连锁店,并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衣钵“一辈子做面条”。在第二部里,“鹅”爸爸已经充分借助“阿宝”神龙勇士的影响力而做起了豆腐生意并有了专门的品牌,就连神龙勇士小时候用过的拖把都已经作为一件展品悬挂起来被食客顶礼膜拜。
从一开始,熊猫“阿宝”就不满足于“鹅”爸爸所规划的人生路线,而是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那就是渴望成为一个大侠,即试图“逆势而为”从而实现“侠临天下”以拯救万民。在第一部影片的开始,熊猫“阿宝”的美好梦境里,这种理想与渴望淋漓尽致地予以了宣示:“传奇故事传颂着一名传奇武士……就连纵横中国的超级英雄‘无畏五侠’,都对这位大师俯首称臣……”然而这却是一个梦。但这个梦却让一个底层人物开始了一段曲折却又颇有意思的寻梦之旅和圆满之旅。与熊猫“阿宝”相似梦想的,其实还包括浣熊师傅、乌龟大师和“无畏五侠”等武侠精英,他们都希望自己就是那个能够拯救万民于危险之中的一代宗师。
反面角色“泰狼”也是属于底层人物的代表,但却在人生理想的追索中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为了获得神龙手卷成为神龙武士以实现称霸武林的梦想,“泰狼”成为一个暴戾的恶魔,这其实也是现实中某些底层人物的代表,他们的梦想就是为了颠覆现实而自私自利不择手段地获得一切。当然,在第二部续集中的反面角色“沈王爷”却是统治拱门城的孔雀家族的王子,从身份上来说,他不属于底层系列,但是他的存在却衬托着第一部中的“泰狼”,也更衬托着底层英雄“阿宝”——他的暴戾,没有任何动物可以比拟,因为他懂得了用长枪利炮来对付“功夫”和所有的民众——当高科技产品被坏人利用,往往是比仅仅赤手空拳的坏人带来更大的危害性。
二
以面馆老板“鹅”为代表的众多底层人物、以熊猫“阿宝”为代表的武侠精英和以反面角色“泰狼”(含“沈王爷”)为代表的暴徒,也有着不同的梦想和追求,并为了各自梦想进行长期地苦苦追索,试图建构属于自己的理想王国——但他们梦想的实现路径却又是那么迥然不同。
熊猫“阿宝”为了实现“侠临天下”拯救万民的梦想,在偶然中成为乌龟大师的神龙武士候选人之后,在现实中其实走了一条非常曲折的道路。他要面对浣熊师傅的质疑,“你不是也不可能是神龙武士,除非你能领悟神龙手卷之谜”。虽然“阿宝”还只是一个功夫新手,但他不轻言放弃,力图证明自己的实力给轻视他的人看。而这,也正如作为智者形象的乌龟大师所言的,“没有什么不可能!”以及“世上没有巧合”,犹如佛说因果偈语:“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一切现象都在因果之中,一切事件都有因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意外。可见,傻乎乎的熊猫“阿宝”真正领悟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要义,朝着既定目标和方向一步一步地登攀——这同时也是所有大众实现梦想的惟一路径。在第二部续集中,当“阿宝”一直耿耿于怀着自己的身份时,他缺失了作为一个神龙勇士起码的战斗力和前进力。直到他在“羊半仙”的开导下,他终于明白了放弃过去也许是最好的一条出路。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很快地就达到了师傅说的功夫的最高境界——静悟——得道成仙!
面馆老板“鹅”为了实现让儿子继承衣钵开连锁店的梦想,任劳任怨地付出全部身心。可以看出,面馆老板“鹅”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传统底层人物,他认为凡事都有其自然发展规律,是难以跳出宿命的藩篱,因此他梦想的实现路径是“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正如他自己所言:“我们是面条世家,血管里流的可是面汤。”反面角色无论是“泰狼”还是“沈王爷”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路。第一部中的“泰狼”为了实现雄霸武林的梦想,选择的是置自己于绝望置自己于死地的道路:他涂炭和平谷生灵是不仁,他摧残阻拦他前行的同门兄弟是不义,他戕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父是不忠不孝,这样一个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恶魔,为了满足欲望的实现,选择不择手段,在人生理想道路上越走越险越走越偏,最终掉入自己挖掘的坟墓,毁灭于无形。第二部中的“沈王爷”欲控制“拱门城”并继而毁灭所有民众时也轻而易举地毁灭了自己。
三
《功夫熊猫》系列还在于对底层人物正确的理性的梦想予以充分的肯定与张扬,这延续了好莱坞电影一贯来的肯定小人物英雄梦想的传统。比如《阿甘正传》“是一部集历史、神话和普通人的故事于一体的关于当代美国的寓言”[2]。而《泰坦尼克号》(Titanic)则在一个真实的沉船事件中虚构了一场穷小子杰克·道森和富家千金露丝·大卫布卡特的凄美爱情故事——穷小子的艳遇似乎切合了普通大众对于获得自由与幸福的某些期望和可能,但他能拥有这场爱情乃在于他拥有的具有美国文化精神的个性自由与艺术天赋。
因此,带有武术、熊猫、道观、书法等诸多中国元素的《功夫熊猫》系列,虽然表面上在讲述底层人物的奋斗历程和圆梦之旅,但其实这依然是一部灌注了美国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文化传统的电影。大众眼里贪吃、自卑、肥胖的底层动物形象熊猫(虽在中国被称为“国宝”),能担负起拯救和平谷、拱门城重任并成为武功大师、参透大师,在于有一个或多个智者的启迪与推动。乌龟大师(第二部为“浣熊师傅”与“羊半仙”)“俨如一代武学禅宗,一语定乾坤,道出了武侠的最高境界,也成了整部影片的精神内含”[3]。作为中国长寿者形象的乌龟,在成为禅宗代言人的同时,还被好莱坞装扮成为一代预言家,宣扬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这恰恰是拿中国的瓶子来装了美国文化的酒。当然,在《功夫熊猫》系列里,我们也可喜地在看到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张扬同时,也看到了作为“神龙勇士”与“功夫五侠”为了正义自始至终都站在一起,而这种集体英雄主义的形象表达在以前的很多美国大片中是欠缺的。
“一个国家的电影比任何其他艺术媒体都更直接地反映出这个民族的心态。”[4]因此,《功夫熊猫》系列的成功,归根结底是底层人物的奋斗之旅和底层梦想的价值判断。在以熊猫“阿宝”为代表的底层民众实现梦想的漫漫长路中,传统地因袭了美国文化精神的元素却紧紧地形成一个内核,无限度地张扬着积淀了几百年的西部牛仔精神,并达到美国文化价值的最广泛传播。这是我们在看待这部看似幽默搞笑却又充满玄机的励志大片时所要认真对待和借鉴的。正如“鹅”爸爸对儿子“阿宝”说的,“没有配方的配方,没有秘诀的秘诀,你相信它特别,它就是特别的了”。也正如第二部中“阿宝”对“沈王爷”说的,“你应该放下过去的事情,因为那真的不重要。惟一重要的是你现在选择做什么。”当然,我们仍然不能忘记的是,在《功夫熊猫》系列中的第二部里,“中国”被“沈王爷”张口闭口地“囊括”,这让很多中国观众甚为反感。
“张艺谋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电影美学大师……显示出真正‘自己’的本来风格……”[5]从电影叙事角度这个领域来说,中国已经不缺少色彩大师,但缺少的是将色彩、情节和精神进行巧妙结合的大师。因为《功夫熊猫》系列的成功就不是在于构图的美丽和色彩的炫目——色彩在《功夫熊猫》里已经被巧妙地忽视了。“对于中国电影业来讲,如果不接受提升弱者的理念,自然就更容易去拍出那些歌颂帝王将相的作品,而不可能要一只肥胖、只会卖面条的熊猫去做一个社会拯救者。”[6]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精神也是可以通过励志型底层叙事电影等多种电影形式来实现的,比如周星驰拍摄的《功夫》,一个曾经堕落的小混混在底层民众危难关头重新做人,完成了作为功夫大师的涅槃。因此,对底层人物的关注和对底层理想的追踪,不仅是大众时代影视饱含生机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整个时代文化不断发展的趋势和底气之所在。
[参考文献]
[1]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47.
[2] 李一鸣.当代美国的文化经典——《阿甘正传》[J].当代电影,1997(02).
[3] 王卉.一个普世的励志故事——《功夫熊猫》的美国文化内核[J].电影文学,2008(19).
[4]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A].刘立行.电影理论与批评[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127.
[5] 罗丹丹.论《山楂树之恋》的色彩寓意[J].理论与创作,2011(01).
[关键词] 《功夫熊猫》;艺术;中国元素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更有着无可比拟的文化优势,这都为电影等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文化素材。中国文化不仅在本土提供丰富且内涵深远的文化素材,更被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所看重,尤其在中国加入了WTO之后,中国的文化元素走向了世界,保持本国特色并和世界多元文化重组,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可小觑。《功夫熊猫》这部电影充分体现了设计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特点,影片是由来自美洲、亚洲、欧洲等地区近400多名影视方面的艺术创作人制作而成的,参加此部电影的演员多达450人,影片制作足足花了5年的时间。虽然在整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中国的艺术创作人在整个团队中的比例不高,但影片整个的风格打造的都是中国风,到处都能让观众感受到中国的文化元素。比如:场景、语言、动作、思维等等,充满了中国味儿。
一、《功夫熊猫》背景中的中国元素设计
电影的美术指导人员曾经说过:《功夫熊猫》这部影片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影片中,角色如果以单体形式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将中国古建筑放在角色后面充当背景,那么角色和场景就和谐许多,这是与传统意义上的动画片不同的地方。在背景设计中,场景、画面、艺术元素、建筑物等,都是体现的中国传统特色。例如:在影片的开头,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幅风格浓郁的中国山水画。两组建筑分别是“和平谷”和“玉皇宫”。和平谷从山水画面的角度看来,非常类似中国的武当山。武当山给我们的感觉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高手云集的地方,而影片中的和平谷同样是云集众多武林高手;玉皇宫设计成中国皇宫的形式,使显示的中国建筑的主要特征具有非常明显的中国风格。在中国观众看来,这简直就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缩影;画面展现的是桂林山水一样的景色。除了场景打造成中国元素的特色之外,影片在风俗习惯上也设计了非常多的中国元素,例如:多人抬的大轿、老面馆、推车等道具,在生活中都是常见的;生活用品也具中国特色,比如吃饭用的青釉瓷碗、筷子、头上戴的斗笠、案板、擀面杖等;在穿戴方面,用到了中国传统穿衣习惯的绸缎。还有很多镜头片段,在选拔神龙勇士的时候用到了鞭炮来庆贺,给病人看病诊治的时候使用了针灸,这些都能充分体现出了中国的元素和中国的文化。
二、形象的设计与艺术表现采用了中国元素
电影中,主要的形象设计包括龙、龟和熊猫,并且具有很强的中国艺术表现。在中国,熊猫是具有极其高的地位,号称“国宝”,在国际交往中,如果能赠送熊猫,那表示非常贵重的礼物并且表示国家之间想建立更好的关系。电影中将熊猫作为主演,把其粗笨、憨厚等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为了增强感染力又为它增加了贪吃这个特点。在《功夫熊猫》中,金猴、灵蛇、螳螂、蛟虎、仙鹤这五个形象也是采用了中国古代传统的五禽戏中的动物进行了创作并以卡通化展现出来。同时,利用卡通片中的拟人化的优势,把中国功夫中虎拳、鹤掌、蛇形刁手、蛇拳、螳螂拳等仿生类的武功招数进行生动的原型再现。五大高手的高深功夫无形中对观众脑海里的原有抽象概念进行了一次整合,高度概括化、具象化了内涵丰富、外延繁复的中国功夫,让人看来韵味十足又不觉得突兀。在电影尾声部分,熊猫又以“明星级别的人物”――神龙勇士出现,让人出乎意料。关于“龙”这个形象,在中西文化体系中其内涵是不同的,对于中国人来说,龙是我们的图腾,我们敬畏且崇拜它,可以说,龙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的保护神,代表的英雄的化身。但在西方文化中,龙却具有截然不同的形象特征,它甚至是一个反面的,邪恶的,我们看到在《功夫熊猫》中,龙是以中国文化塑造的一个英雄的形象,与西方文化中龙的形象截然相反。乌龟在中国人的理念上来说,是与长寿联系在一起的。在此部电影当中,乌龟扮演的正是一位智者,他所说的每句台词,都富含哲理,体现出了年龄增长也会拥有更多的阅历,自然对生活也会有更多感悟。
三、《功夫熊猫》角色们的日常生活体现出了中国元素
《功夫熊猫》之所以能够有如此轰动的效果,是因为其拥有不同凡响的创意,它的创意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汲取了更多的中国元素。
(一)蕴涵中国元素的服饰
在电影中,相信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之一的就是极具中国风格的服饰。阿宝的脚上穿的就是中国经典的粗布鞋,鸭子先生穿的是具有中国典型特色的大褂,中间还是中国特有的盘扣,中国结的样式,仙鹤作为五大护法,他是头戴斗笠、腿上绑带,就是打造成了一位勤学苦练中国武术的形象,浣熊的着装打扮风格细心的人就会发现,与中国道教的袍服十分类似,衣服袖口还绣上了精致的云形花纹,甚至材质看上去也很像中国的麻织品,
(二)蕴涵中国多元特色的日常生活
《功夫熊猫》这部电影中,卡通形象的演员们日常的饮食主要是包子和面条,日常使用的餐具也是中国传统的筷子,尤其是浣熊,他使用筷子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他手中,筷子已经不再是吃饭的工具,对于阿宝来说,这都变成了绝技,对于神龙大侠这也是一件功不可没的道具。还有电影中展示的阿宝家的祖传面馆,中国北方常使用的手推车,迎接神龙大侠的大轿子,镜头中出现的燃放鞭炮和烟花等等,这都是中国特有的元素,融合了典型中国气息的道具,能够将中国元素这样炉火纯青的运用影片中,可见电影制作团队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中下了多大的工夫。
另外,浣熊师傅的笛子,乌龟大师深夜练太极以及雪豹大龙练得点穴,这些都是中国功夫有的招数,或者叫中国武术瑰宝。乌龟大师象征着智慧,去世的时候化作了片片桃花,飘在空中,融入了星空中去,这种极其富有诗意的表现手法,也正是暗含中国得道的高僧升仙时候的常用的艺术手法,这里也充分显示了影片制造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敬和崇拜。
四、哲学韵味与武术设计上的中国元素
在《功夫熊猫》这部影片中,可以说是围绕着武术展开的故事,在武术方面的设计更是体现了中国功夫的魅力,带入到中国的武侠电影中甚至都能找到原型与其对应,武林高手螳螂、金猴、蛇、悍娇虎、仙鹤这五位正是对应了我们国家的武术套路,太极、点穴、也都是中国武术的精华,有些剧情以及场景,就是我国经典电影的卡通翻版。
《功夫熊猫》不仅如上所述,在对中国文化更深层次和内涵上也进行了挖掘,同时给予最好的诠释。例如乌龟大师为人处世的哲学就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在影片当中,乌龟大师跟浣熊师傅说他预感到太郎即将归来的消息的时候,他这样说了一句话:“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当浣熊师傅下令让他的属下去囚禁太郎的时候,乌龟大师还说了一句:“倘若试图要阻止那些注定的命运,就会常常适得其反。”这其实是很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在遭遇困难和厄运的时候,一味的逃避是没有用的,注定要出现的总会出现,与其费心去躲避不如勇敢面对,争取战胜困难那才能称作是明智之举。乌龟大师去世的场面,生命的消失可以用如此华美的形式表现和描绘,正如电影的创作者对中国特有的哲理对生命的意义的诠释的认同。龙卷之轴的内涵及哲学,在电影开场同样也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就是寻找龙之卷轴的武术秘籍,正如鸭子先生看到面汤的配方说:“没有什么,仅仅是普通的面汤,更没有什么特别的作料,如果想让什么东西特别,那就要相信其实这样已经足够了。”就是这样的一句话,让阿宝最终明白了,其实不存在特别秘方,同样龙之卷轴也一样,事实证明:阿宝在千辛万苦的得到卷轴的时候,打开一看里面却是没有任何痕迹。正好揭示了真正的核心意义:秘诀就在于充分相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
五、结 语
看到中国题材的电影得到如此热烈的追捧与青睐,着实引起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好莱坞如此大拍特拍中国题材的电影,仅仅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这样是好莱坞向来擅长的一项:利用异国情调加入自己的创作中,吸引更多的票房。《功夫熊猫》完全就是好莱坞片商利用中国元素制造电影,推广到世界各地的市场,反过来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对于西方诠释的中国元素和文化,我们自然不能以太苛刻的眼光去看待,应怀以一颗宽容接纳的心去看待,毕竟我们不能苛刻的要求西方按照我们的设想去接受中国文化,去做中国文化的代言,要使中国文化真正走向世界还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事情。众所周知,美国文化是各国文化的大熔炉,它有着极强的包容性,在影片当中,不管是设计场景、情节的编排、使用的语言特色等方面,都能够看到许多中国元素的踪影,并且每一个中国元素,都经常在我们在影视作品中、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那么什么原因就让我们中国动画制作人不能创作出类似这样一部有震撼力的影视作品呢?我们比外国人更充分地了解本国的文化与艺术,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场景风格,甚至我们日日生活的环境,都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反倒是国人没有利用,让美国人先看到中国元素的特色,捷足先登并取得相当大的成功。《功夫熊猫》就像是一个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的使者,带着浓厚的中国味儿,带着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迅速走红全世界。这种结果更需要我国影视作品创作者和制作人深入思考。
从这部《功夫熊猫》中,得到了深刻启示:电影创作不要居于形式化,不要被国家传统所限制,不用管使用哪些古今、中外的元素,只要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符合国家对影视内容播放的基本要求,这都可以借鉴而且还能融入创作,转化为自己特色的东西,推动我们国家特色和文化的发展。在此我们应当看到的是,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提高,在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人民都乐于接纳和吸收中国文化,享受中国文化,所以在中国,影视制作也应该充分发挥我国固有的优势,进行不断地提高传统、创新。在我国,“拿来主义”和“洋为中用”从过去都是先辈对我们现代人的教诲,所以我们应该学以致用,更好地为传播我国文化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向琼.从电影《功夫熊猫》析中国传统文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2).
关键词:功夫熊猫 电影人 文化西进 边疆
纵观美国历史,西进运动 (The Westward Movement)一直贯穿始终。无论是18世纪末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19世纪越过密西西比河、落基山以及抵达太平洋,还是20世纪二战之后的海外扩张以及本世纪近年来的亚太再平衡,美国的历史发展、文化势力渗透的方向就一直向西、向西、再向西。从美国影视文化领域看,年初公映并引起热议的好莱坞梦工厂的3D动画大片《功夫熊猫3》(Kong Fu Panda 3)又为上述观点提供了佐证。《功夫熊猫3》的巨大成功不仅从影视文化领域表明了美国历史发展的地理坐标,而且还指明美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依旧是那“遥远而神秘的西部边疆”。(特纳,1893)
一、西进运动
18世纪末,随着独立战争的胜利,美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国家百废待兴。此时,东部人口密集、有限的土地也开发过度。因此,政府放眼西部,废除了禁止白人跨越阿巴拉契亚山脉的1763年英国皇家法令,颁布实施了1787《西北条例》,鼓励人们跨过阿巴拉契亚山脉,向西部发展。由此掀开了不断向西移民、开疆扩土、历时约一个世纪的扩张运动,史称西进运动。
19世纪90年代,西进运动在美国本土正式落下帷幕。在对西进运动作出历史总结、回顾以及该运动在美国民族文化精神构建中所起的作用时,美国著名史学家特纳(Turner)于1893年发表了“边疆在美国历史中的意义”一文,提出了著名的“边疆学说”。特纳指出,美国历史真正的立足点不是在东部大西洋沿岸,而是在那伟大的、活动的“西部边疆”。 (特纳,1893)
从20世纪30年代到50、60年代,美国的史学家们发展了特纳的边疆学说,他们把研究焦点从历史转向了未来。例如,1946年,美国著名史学家海斯 (Hyes) 在“美国的边疆――什么样的边疆?”一文中指出,美国的西部边疆已不是传统的加州,它已经被遥远的太平洋岛屿、亚速尔群岛以及莱茵河和多瑙河的边疆所代替。另一位史学家亚当斯(Adams)也指出,“西进”是美国民主制度和民族精神的有力保障。正是海斯和亚当斯的这些理论对战后美国国家战略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后美国海外扩张的目光越过了加州、深入到太平洋腹地,越过了夏威夷和关岛,最终投向了亚洲以及更远的欧洲。
近几年来,美国推行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从本质上讲,就是这一海外扩张理论的再实践。通过一系列海外“西进”扩张活动,美国把它的价值观念、文化势力范围、民族精神的“西部边疆”逐步推进到亚洲,尤其是中国,其宗旨就是在中美两种文化博弈的过程中,抢占战略制高点,在经过激烈碰撞融合而成的未来新的杂糅文化中抢占主导权,进而建立一种以美国为主导、以新兴的东西杂糅文化为主流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历史上,美国每一次西进,都是美国白人文化价值观念,即所谓的美国民族精神与当地土著居民原有的文化,比如印第安文化,进行激烈碰撞,甚至以武力强行消解对手的传统文化,借以实现美国文化的“开疆扩土”,从而保障亚当斯所说的“美国的民主制度和民族精神”永不衰败。此次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即是美国历史上西进政策的升级版,所不同的是此次博弈的对手不再是印第安文明,而是业已存在并延续了5000年之久的中华文明。
二、《功夫熊猫3》中的“西部元素”
传统上,中国属于遥远的东方,但进入21世纪,即太平洋世纪,对美国而言,中国早已经变成了地理意义上的西部,是美国隔洋(太平洋)而望的西边邻居。由美到中国不再穿越大西洋,不再横跨整个欧洲,而是站在太平洋东岸转过身来向西眺望,中国就在那浩瀚的大洋对岸。对当今的美国来说,中国就是一片崭新的“遥远、神秘又伟大的西部边疆”,西部元素就是中国元素,中国元素就是新的西部元素,二者互为指涉。
由美国梦工场动画影片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东方梦工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3D动画影片《功夫熊猫3》是好莱坞熊猫系列动画片的第三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并不深奥,讲述了阿宝不仅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确立了自己的熊猫身份, 而且回到了本属于自己的熊猫世界――熊猫村。后来阿宝为了这片神州大地再次迎难而上,在养父和生父的帮助下,团结带领熊猫村全体村民一同抗击魔鬼绿眼牛,最后发挥群体的力量,以神龙大侠的形象彻底战胜了绿眼牛,重整了被绿眼牛毁坏了的熊猫家园。
但是,《功夫熊猫3》中国元素十足。首先,从题材选择方面,熊猫为中国特有的世界珍奇动物,中国四川卧龙被认为是熊猫的故乡,以熊猫为素材就体现了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其次,从艺术造型看,阿宝头戴草帽、身披斗篷,这种造型体现了典型的中国古代侠客形象。再次,神龙大侠面条豆腐馆里的招牌、熊猫们所吃的包子、阿宝的形象做成的剪纸、财神年画、阿福年画等细节也颇具中国特色。据悉,主创团队曾特地来到中国四川感受风土民情,影片中的部分设计图更是全程实地取景于青城山,同时加入竹林、群山、薄雾、月光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打造影片中的熊猫王国。其中,高耸入云的峭壁、深不见底的峡谷、雕梁画栋的中国建筑都被准确还原。
影片中几处水墨画风格的片段十分亮眼,一幅幅精美的中国写意山水画成为最被称道的、具有山水诗意和东方审美风格的中国文化元素,这些特质在《功夫熊猫3》中得以充分体现。总之,《功夫熊猫3》处处呈现了原汁原味的中国风,让观众感受到更自然真实的熊猫乐土。影片整体的美术风格沿用了中国水墨画式的构图,飞瀑直下、翠竹环绕的熊猫村与雕梁画栋的翡翠宫等中式建筑场景被经典重现,粗麻、锦缎、翡翠等服饰配饰与毽子、面条、包子等生活饮食以及太极八卦、神龙武功、山水相一、天人合一、宁静和谐、安详和平的道家元素都渗透着具有独特审美与智慧的中华神韵。
该片于今年(2016年)1月29日(周五)同时在北美、中国和欧洲上映,据中国青年网报道,首映当天便狂揽1.5亿,拿下票房冠军。上映次日累计票房便已达到2.8亿。截至1月31日,熊猫阿宝已经将超过3亿的票房收入囊中。凭借近50%的排片和高达90%的黄金场上座率,《功夫熊猫3》将同期上映的《蒸发太平洋》和前任票房霸主《星球大战:原力觉醒》“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中青网,2016)这种一路狂飙的高票房收入, 影片中处处充满的浓浓中国元素/西部元素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
三、美国电影人的文化西进
自2008年以来,好莱坞熊猫系列一连拍了三部,还依然保持高水平。影片中“笑点多、画面美”,中国元素越来越丰富,运用起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功夫熊猫3》确实让观众见识到了好莱坞成熟的电影工业。梦工厂对中国画色彩的准确把握,对中国文化符号、视觉意向的强大运用能力,也的确大大激发了中国观众的热情,紧紧抓住了中国观众的心。然而问题来了,冷静下来理智思考后,许多人不禁惊呼熊猫系列是“谁的熊猫,谁的文化?” (毛B琳,2016)
尽管影片中处处充满了中国文化元素,也有中国式的对白、有水墨画呈现的乌龟大师和天煞故事、有气功、有武术等,但是从主题方面,这部电影表现的是“寻找自我”,所解决的问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周移星, 2016)如同系列的前两部,该片贯穿始终的是“个人英雄主义”(Individualism and Heroism)这一美国文化价值观,所体现的也是“自由、信念、责任”等美国民族精神。其次,从小处说,影片中的人物表情、动作都体现了中国观众已经逐渐习惯了的好莱坞电影叙事模式,搞笑的内核也是美式的。此外,影片中的熊猫吃的是包子而不是竹子,这种对熊猫饮食习惯的误读正好印证了这部影片的归属――即美国电影人对中国文化的文学想象。在他们眼里,位于浩瀚太平洋西海岸的中国仍然很神秘。因此,依笔者看来,如同系列的前两部,《功夫熊猫3》依旧是一部美国电影,是美国电影人文化西进的产物,所反映的文化依旧是美国文化,熊猫阿宝依旧是一只“披着中国文化外衣的美国熊猫”。(毛B琳,2016)
跨入新世纪以来,美国好莱坞电影人为什么把目光频频投向遥远的太平洋西海岸、特别是投向古老而神秘的中国?从世纪之交的《花木兰》到2008年以来的熊猫系列,好莱坞的电影人们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把艺术创作的目光聚焦到中国、甚至与中国艺人进行密切合作?这究竟是与21世纪被视为太平洋世纪、被视为中国世纪偶然契合?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对这类问题,《功夫熊猫 1》的导演斯蒂文森(Stevenson)回应说“十多年前我们就有这个计划了,为了它,我们准备了十五年之久。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过支持弱者和战胜恶魔的情节,而我又是一个中国功夫和中国文化的爱好者,所以《功夫熊猫》的主意就是这样出来的。可以说,这部动画片是一封写给中国的情书”。(周移星, 2016)斯蒂文森的这种“情书说”固然透露出美国电影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敬意,可看作是理由之一,但这并非真正的理由。对上述同样的问题,好莱坞著名电影师斯皮尔伯格(Spielberg)坦率地表示“题材创新”成了好莱坞目前“最大的难题”。美国另一名著名电影人,好莱坞知名独立制片人罗异(Roy)也表示“上百年来好莱坞电影人几乎耗尽了所有的本土题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把目光投向世界市场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周移星, 2016) 据此,笔者认为,美国好莱坞电影人为什么把创作目光频频投向遥远的太平洋西海岸、投向古老而神秘的中国,其根本原因在于,作为大众文化的影视文化要迎合大众的口味、获得观众的认可就需要不断创新,通过创新推出新的文化产品。但美国本土文艺创作原动力几近匮乏,创作资源消耗殆尽,为此美国电影人急需找到创新动力的源泉,而位于太平洋西海岸遥远神秘的中国就是他们所寻找的一个源泉所在。
另外,此次由《功夫熊猫3》所代表的美国文化西进在方式上也有所改变。历史上每一次西进基本采用野蛮的武力方式,而此次所采用的是柔性的“双赢”方式,一是因为目前中国综合国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美国也确实需要中国这个广阔的文化市场。这种西进方式的转变带来的结果便是东西方文化和解共生、相互融合进而产生一种具有全球多样性新的文化价值观,未来必将会证明这才是美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一条人间正道。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美国230多年历史就是一部西进的历史,它的历史发展、文化势力渗透的方向就一直向西、向西、再向西。年初公映的3D动画大片《功夫熊猫3》充满了中国元素,熊猫阿宝是一只“披着中国文化外衣的美国熊猫”,而影片则是美国电影人文化西进的产物。由于美国本土文艺创作原动力几近匮乏,创作资源消耗殆尽,美国电影人便把希望的目光向西投向了太平洋对岸的中国,中国变成了淘金的好地方,中国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美国电影人眼中那伟大而神秘的新的“西部文化边疆”。
参考文献
[1] 特纳,弗雷德里克.边疆在美国历史中的意义[M].华盛顿:美国信息出版社,1988:23.
[2] 《功夫熊猫3》影评:用心去探究文化的融合点[J].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