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手术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下午三点,我被推进了手术室,进去的时候还有一个病人在做手术,看着医生手里那明晃晃的手术刀,我心里就像一个小兔子似得砰砰直跳,想到一会儿自己也有同样的“待遇”,更是害怕了,这毕竟是我第一次上手术台呀!我顿时不寒而栗。
该我了,我躺在手术台上,吓得眼泪差点掉下来,可我还是忍住了。我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我一定要坚持下去!老师讲过爷爷拒用麻药,忍痛做完手术的故事。一定要坚强呀!我心里默念着。
一会儿,麻醉师来了,他一来就跟我聊天,起初的那种恐惧渐渐消失了,聊的正起劲的时候,我就挨了一针,原来这就是麻醉针。
手术正式开始了,说来也奇怪,为什么我只听得钢铁相撞的声音,却不觉得痛呢?医生终于把钙脂留弄出来了,我起来看了看,足足有一个葡萄粒那么大。
2010年8月28日,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一处普通的四合院内热闹非凡,主人王其山热情地给客人端茶、送糖,满脸笑容,他最疼爱的大女儿王媛就在这天订婚。大家的嬉闹声将王媛淹没,埋首在爱人怀里,她感到幸福离她那么近。可想到即将到来的婚礼和新婚之夜,王媛心底又升腾起一丝忧伤……
28岁的王媛出生于中医世家,父亲王其山是一名医术精湛的中医,在县里开了一家诊所,母亲邱凤珍是家庭妇女。2006年7月,从合肥一所大学后,王媛在一家网络公司找了份工作。她出色的外貌引得很多男孩追求。最终,她与同事李军确定了恋爱关系。也许爱情的温度太过灼热,两人发生了性关系。
相处久了,王媛和李军两人性格上的差异开始显露,他们有了无休止的争吵,在争吵声中,爱情渐行渐远。王媛厌倦了这样的生活,提出了分手。带着一身的伤痛,王媛离开了公司,并用自己攒下的积蓄,开了一家服装店。
女儿年纪越来越大,王其山夫妇整天为她的婚事担心。就在这时候,她遇到了刘阳。刘阳比王媛大一岁,是一位帅气的军官。两人订婚后,决定在10月1日举行婚礼。
一次在网上聊天,王媛问男友:“你喜欢我什么?”刘阳想了想,回复道:“也许是受我妈的影响,我一直想找一个传统善良的女孩当妻子,你眼睛很明亮,让人一眼就能看到你心里想什么。”“也许我也藏着一些你不知道的事。”“会吗?”见男友打出一个大大的问号,王媛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她很想问问男友会不会在乎她的过去?可她始终没有勇气说出口。
随着婚期的临近,王媛整天心事重重,她怕到了新婚之夜,她一直隐瞒的事便再也瞒不下去。
2010年9月4日,王媛登录一个“婚检”网站时,无意中看到一则关于处女膜修复的广告。煽情而富有诗意的广告词深深打动了王媛,这样私密的事她不敢跟任何人提起,只能向网友们诉说苦闷。没想到,不少网友说:“男人心里都有着‘处女情结’,一旦发现自己的老婆不是处女,就算嘴上说不在意,可心里也会憋着一股气,就像揣着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在你的生活中引爆。”最终,失去爱人的恐惧战胜了一切,为了做一个完美纯洁的新娘,王媛决定做处女膜修复术。
2010年9月10日上午10时,王媛走进了合肥市龙源医院。
不明不白,性命丢在手术台
此时,王其山怎么也没想到,就在他给病人看病的同时,女儿的性命正在另一个医生手里慢慢消失。
当天下午四点,王其山正在给病人号脉,手机响了,显示是女儿的号码。他刚接听,一个陌生的男人声音在那边响起:“是王媛家人吗?我们这里是安徽省立医院,王媛因脑死亡正在抢救,你们家属赶快过来一趟。”随后电话断了,王其山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晚上10点多,王媛的父母赶到合肥,在省立医院重症监护室,终于见到了女儿,她带着呼吸机,全身插满管子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医生告诉他们:“病人已经脑死亡,就算抢救过来,最好的情况也是植物人,家人得做好心理准备。”
从王媛姑父和医生那里,王其山知道了女儿出事的经过。
当天上午,王媛走进合肥龙源医院后,医生觉察出王媛有些不好意思,医生打消了她的顾虑:“这只是一个小手术,术后无需休息就可出院,对生活没任何影响。”带着对医生的信任,王媛躺在了手术台上。可术后三个小时,她仍然没醒。通过仪器检测,她的心跳正在减弱,生命体征慢慢消失。龙源医院只得把王媛转往安徽省立医院进行抢救。直到下午4时,病人情况丝毫没有好转,医生只得通过王媛的手机联系上她的家人。
王其山想找合肥龙源医院的医生问清楚,到底是哪个环节引起悲剧,可龙源医院的工作人员一个也没有出现。
那一夜,王其山夫妇俩看着女儿在死亡线上挣扎,王其山觉得自己的心已被撕成了碎片。
2010年9月11日上午11时,因抢救无效,王媛离开了人世。王其山夫妇俩得知女儿死讯,双双晕倒。醒来后,王其山找到合肥龙源医院,并调出了王媛当天的病历。在王媛的手术同意书上明确显示,手术实行局部麻醉,可在收费单据上,显示为“全身麻醉”。捏着女儿的病历,王其山心在滴血,他觉得麻醉过量是导致女儿死亡的原因。
为了弄清女儿的死因,王其山要求做死亡鉴定。果然,经安徽省立医院鉴定,王媛系“麻醉过量”死亡。
9月12日,合肥龙源医院的负责人依然不愿出面解决问题。无奈之下,王其山只得扶着妻子和家人在龙源医院门口等待处理结果。
女儿离世后,邱凤珍一直在昏昏沉沉中度过,她把女儿的照片紧紧地抱在怀里,一醒过来就哭喊着女儿的小名。刘阳很少说话,他怪自己不够细心,没有觉察出未婚妻的想法。其实,对他来说,如果王媛愿意向他坦白一切,他一定能坦然接受。
悲愤交加,家人讨回公道
9月13日下午,邱凤珍因体力不支再度昏厥。就连来往的行人都看不下去,帮着王家人让医院给说法。半个小时后,一个中年男人把王其山叫到了办公室,语带威胁地说:“别再闹事,不然没好果子吃。”王其山眼神凛冽地说:“要不你把我杀了,要不还我女儿一个公道!看你年纪,也是有儿女的人,白发人送黑发人,我们心里的苦你懂吗?”王其山眼里的绝望像一把刀子直插对方的心。中年男人声音低了几分:“有问题坐下来慢慢谈,你们这样闹解决不了问题。”
当天晚上,龙源医院的负责人终于出面。他们提出一次性赔偿10万元。女儿的生命成了被估价的商品,王其山心痛得说不出话来,他只问了一句:“你们承不承认麻醉过量是我女儿致死的原因?”对方一开始不说话,后来模棱两可地回答道:“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一定会承担。”双方就赔偿数额并没有谈妥。
在王家人等待医院处理结果时,有一位好心的路人向王家人介绍了黄山松律师事务所的李律师。
9月14日,王媛亲属和合肥龙源医院举行了第三次谈判。为了增加谈判时的说服力,李律师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和证据,当她把这些证据摆到台面上时,对方的态度软了下来。
王家人要求龙源医院赔偿63万元。合肥龙源医院的一位负责人辩称:“之所以对病人进行全麻,医生也是出于一片好意,怕她感觉疼痛,谁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今天这样。”后经再三商榷,双方达成共识,龙源医院赔偿45万元。
说起为何受此罪过?躺在医院病床上陈老太连连表示后悔。原来,事情是这样的,陈老太有三个女儿,平日里对其孝顺有加。春节里,大女儿特意给老太买了几袋新疆大枣。
大枣,老太平日里也爱吃,而且,她像以前吃杨梅一样,喜欢把枣连核吞下肚去。
“红枣跟杨梅一样,连核吞下去可以清理肠胃,有助消化。”老太说,这个偏方是早年听邻居说的。
以前也没出什么事,可这次,老太吞了大枣没多长时间,肚子就痛得厉害了。情急之下,老太被家人紧急送进了省立同德医院。
“我们从给老太太拍的X光片上看到存东西梗在她的小肠内。”接诊的省立同德医院普外科张春杰医生说,经过几个医生会诊,决定立即给老太太动手术。
经过1个多小时的手术,医生从陈老太的肚子里取出了“罪魁祸首”――那是一颗四五厘米长的细长枣核。张医生说,当时,细长枣核已经造成了老人肠穿孔。
“这种新疆大枣的枣核细长、两头尖尖,所以肠子戳穿了。”张医生说出了老太太之所以吞完大枣后疼痛不已的原因。
在采访中,张医生说,像陈老太太的遭遇,并非个例。在此前,张医生也接诊过一个病例,也是所谓的民间偏方惹的祸。
张医生说,这个患者情况他记得非常清楚,患者姓朱,年纪是83岁,家住杭州三墩镇。
家人将朱老太送到省立同德医院就医时,朱老太的肚子胀得特别大。医生问朱老太肚子为何胀这么大,老太太几乎没有意识了。“看得出,老太太当时非常难受。”张医生说。
之后,他们马上给那位姓朱的老太太做了X光检查。张医生说,从做出的X光片上显示,老太太肠道内梗塞着诸多花生米大小的物体。
接下来,医生们为老太太进行了手术。
接受手术的是一位来自安徽的女病人,据外科主任蔡端教授介绍,该病人肝内有一巨大的血管瘤,其中大约有1000毫升的血液,相当于正常人体血液量的1/4。这个血管瘤就像在体内安装的一颗“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威胁病人的生命。如果采用常规的方法切除血管瘤,手术中损伤肝胆、引起大出血的可能性极大,为此病人及家属万分焦虑。最后,病人通过远程会诊来到华山医院,决定接受较为安全的螺旋推进式水刀进行手术治疗。
说话间,在无影灯下,主刀的马医生和王医生已用常规的方法剖开了病人的腹腔,其中的血管瘤清晰可见――像一只暗红色的篮球,外表包裹一层膜。此时,马医生手执水刀,准备剥离血管瘤。
从外表看,水刀是一根比钢笔细的金属管子,通过一根软管与无菌密封水泵柜相连(图1)。只见马医生用脚踏开关调整压力(图2),金属管子中就喷出了一股极细的水柱,他即开始利用水柱的巨大压力分离血管瘤(图3)。水刀在分离过程中会不会损伤周围组织呢?在一旁指导的蔡主任看出了记者的疑问,指着已分离出血管瘤的创面上丝毫无损的肝血管、胆管,用一个形象的比喻介绍了水刀的“神奇”:血管瘤好比一块豆腐,而血管、胆管好比嵌在其中的尼龙丝,用传统手术刀切“豆腐”时,难免将“豆腐”、尼龙丝同时切断。而水刀产生的钻头样旋转水柱,可通过调整压力,对不同组织进行精确分离和切割,达到既分离“豆腐”又无损于“尼龙丝”(图4)的目的。
【关键词】 心理护理;手术;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44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763-02
门诊手术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些小手术,但是患者是在完全的清醒状态下接受手术,患者表现出紧张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有的患者手术接收后离开手术室,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晕厥或者摔倒等[1]。为研究患者心理特点,随机调查了100例即将接受门诊手术,通过填写心理状态的问卷咨询调查,便于有针对性开展心理的护理,确保手术取得预想效果。
1 临床资料
对在我院接受门诊小手术的100例患者进行心理状态的问卷咨询调查。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在6-80岁;初次手术患者62例,再次手术患者38例,详细结果,见表1和表2。
根据图表情况分析,在手术前不紧张的患者只占到29%,28为再次手术患者例患者,其余的都会有紧张的感觉,只是程度不同,但是所有患者都有担心并伴有恐惧。
2 护理
2.1 做好手术的前的心理疏导 一旦病人接受做手术,多数患者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担心,产生恐惧感等不良心理。表现出来就是紧张或者焦虑和恐惧。这就需要首先对这种心理的状态进行护理,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把手术的大小,基本情况,是否打麻药,以及需要配合的地方介绍清楚,手术就会非常顺利,并且提醒患者之前手术都很顺利,以此来减轻患者负担,让患者放松。还要注意发放手术须知,比如哪些情况不适宜做手势,让患者心理有底,更好的配合工作,同时也为临床降低了风险。
2.2 对待病人要热情、友好,手术室环境要保持安静、整洁,给患者一个轻松的环境。同时注意调整温度和湿度。保持手术室内床单和地面的整洁,及时的对手术的床单上面和地面上的血迹进行清理,确保手术器械上没有污物,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
2.3 护士需要陪伴病人进入手术室并送上手术台,待详细的安置好之后离开,需要帮助患者调整好手术,并和病人进行一次短暂的交流,告知大概时间,提醒手术中配合医生的意义。调查显示,术前进行心理疏导,对特别紧张的患者有很大帮助作用[2]。
2.4 要注意严密的观察 在手术进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监测脉搏和呼吸,并不断进行交流,放松患者心情,转移患者注意力。对手术中的问题一一进行详细的解答和解释。当患者诉说有胸闷、牵拉感等时,提醒患者不用紧张,并配合做深呼吸,可以拉着患者手(对小孩可以抚摸额头安慰和鼓励)。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2.5 对病人表现出关心和理解 对于有的患者特别紧张,虽然之前进行了心理的疏导,但是依然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手术,对待这样的患者,护士绝对不可以进行嘲笑或训斥,需要更有耐心的给予心理疏导和鼓励,给患者调整一下心态,帮助患者稳定思想情绪。也可以预约下次手术,一般最长不要超过一周,下次手术继续做好心理调节,并陪伴患者手术,介绍手术进程。尽量给患者一种安全感,缓解情绪上的紧张,需要很多的工作,给病人很大的关心与体贴,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圆满成功。特别对腋臭和面部整形等病人,由于他们普遍有自卑感,需要护士注意言论和行动,避免刺激患者,要进行安慰和鼓励,树立患者信心。
2.6 术后的心理干预和护理 手术结束后也需要注意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的感觉,一般要求手术后观察半个小时后再回家,如果期间发生头晕或者恶心的情况,需要平卧,测量血压和脉搏,让患者做深呼吸,设法让患者消除紧张心理,让患者接受这些正常反应,等血压降低,脉搏恢复正常后休息约半个小时,回家需要家属陪伴。并送术后注意事项告知卡,让患者感受到周到的服务。
3 讨论
3.1 心理护理的很重要一个环节是术前的心理准备,需要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具体的、有差别的进行心理护理,消除病人恐惧感[3],还要做好解答服务,让患者对手术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打消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情,确保配合手术治疗。从选取的100例患者的问卷调查情况来看,手术前,大多数患者有紧张和焦虑以及恐惧的心理,所以,手术前有必要进行心理的干预和护理,耐心的解释病人的疑问,改变病人紧张状态,确保病人接受手术时,心理状态处于最佳。
3.2 为使患者信任医护人员,需要医护人员的关心和体贴以及对病人充分的理解,虽然手术时间不会很长,但作为整个治疗的关键环节,也是患者精神最脆弱的时刻,需要一会人员做好病人的情绪稳定工作,只有患者心情是轻松的,才会主动去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才有利于顺利开展手术并保证取得较好的效果。
3.3 要着力提高护士的素质。当代的医学模式不断发生着深入的变革,护士也不在简单的从事配合医生的工作,在一个手术的过程中,需要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而不再是要求以疾病为中心,这就要求护士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专业知识要过硬,心理学、伦理学、美学和教育学知识也要涉及到,来更加的充实和完善自己吗,更好的面对各种病人的护理工作。
总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另一方面树立科室的良好形象。文献显示术后约有3%的患者出现晕厥、摔倒等现象[4],但是本组100例患者手术后无一例发生这种现象,显示出对手术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吕红梅,陈捷,陈君华,黄蓉,杜慧.对门诊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4).
[2] 钱慧萍.门诊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的评估与护理干预[J].护理杂志,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