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兵大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主题曲——《油菜花》,《大兵小将》是由丁晟执导,成龙、王力宏、刘承俊、林鹏等主演的动作片。该片于2010年2月14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2、影片主要讲述了公元前227年,卫国军队在凤凰山遭遇梁国军队伏击,血战之后唯有受重伤的卫国大将军和装死的梁国士兵俩人存活,他们因理念不同在逃亡路上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R 512.91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6-0550-03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教育;知识;学生
艾滋病主要侵犯青年人,一半以上的新感染出现在15~24岁的年轻人,而其中大多数通过性途径传播[1-2]。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7年中国艾滋病联合评估报告显示:我国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性传播途径逐渐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报告病例中通过性途径传播的百分构成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同时近年来,梅毒发病率迅速增长,全国梅毒报告发病率从1987年到2006年,年均增长30.7%[3]。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青年人是关键因素[4],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性病关联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和迫切。本研究探索针对大学生的,简单、有效而又易于实施的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模式,以便能够在大学中进行大规模的艾滋病/性病关联的健康教育。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浙江省经济均较为发达、交通便利、文化气息浓厚4个城市的4所大学。4所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均在1万人以上,均设置有外语学院、艺术学院和信息学院。研究对象为4所大学这3个学院的二、三年级学生。随机选择其中2所大学为教育组,其余2所为对照组。在教育组中,前后2次调查可以关联的学生为1 153人,分别占参加2次调查学生的79.5%和71.2%;对照组为1 822人,分别占参加调查学生的62.7%和83.4%。
1.2 方法 根据2003年调查结果[5],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与性有关的问题及其行为环境,制订初步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内容、方法和评估问卷。2005年,在浙江省两个城市的2所高校二、三年级学生各约1000人中进行预试验,其中1组为干预组,另1组为对照组,观察项目的运作过程和干预内容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健康教育内容、方法和问卷等。此后,在预试验干预学校和另1所城市的1所大学举行各4组专题小组访谈,每个学校各2组男生、2组女生,对使用的调查问卷、授课课件、录像带、小册子以及海报,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根据预试验和定性访谈结果,制定一份详细的操作手册,在4所大学调查开始前,结合操作手册,分别对调查员进行培训。1所大学内3个学院同时开展调查。各学院的辅导员负责组织学生到指定的教室参加调查,调查分2个阶段进行,即基线调查和追踪调查,时间间隔为3个月。2006年9月或2007年3月,分别在4所大学实施基线问卷调查,此后在2所教育组学生中实施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分别于2006年12月或2007年6月,在4所学校分别实施追踪调查。
1.3 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健康教育方法包括多媒体授课、DVD播放、小册子发放和张贴海报。通过班级辅导员,以1个或多个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至学术报告厅或教室,进行1次多媒体授课,接着播放衣原体宣传和安全套宣传DVD,总时间约50 min,最后对每位参加培训的学生发放一本小册子。同时在学生宿舍、食堂等学生经常经过的地方张贴海报。
1.3.1 多媒体授课(幻灯片,约40 min) 由疾控中心专业人员授课。主要内容:有关艾滋病的基本概念;艾滋病的传播流行状况;大学生与性有关的健康问题(艾滋病、性病、怀孕、人工流产);性病、人工流产可能会对健康造成的后果;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感染性病;怎样才能预防性病、艾滋病、怀孕;树立正确的性安全观念;网络与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关系等。
1.3.2 衣原体知识DVD(约7min) 主要内容包括:衣原体感染在我国是一种主要的性病,在青少年女性中增加特别明显;衣愿体感染的症状很难被察觉,只有极少数的人接受诊断和治疗;衣原体感染任其发展,得不到及时治疗的话,女性会导致很多严重的健康问题。
1.3.3 安全套宣传DVD(约3 min) 主要宣传安全套的功效。
1.3.4 小册子 主要内容为授课课件的内容。
1.3.5 海报 主要内容为浙江省近年青年人艾滋病和学生中性病的发病趋势以及敦促思考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1.4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比较教育组与对照组前后2次调查学生知识水平变化情况。
2 结果
2.1 教育组与对照组人口统计学特征 教育组与对照组基线调查结果显示,2组学生均以女性为主,绝大多数学生居住在学校宿舍,家庭经济状况一般,但教育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而对照组学生则以城镇为主(表1)。
2.2 预防怀孕/性病/艾滋病知识 避孕药能避孕的知晓率教育组虽有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表2)。对体外不能避孕的知晓率,教育组上升了20.4个百分点,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认为在安全期发生,不使用安全套也不会怀孕是错误的,由教育前的42.4%上升到教育后的57.0%,而对照组2次调查无明显变化;使用安全套能防止怀孕的知晓率,教育组与对照组2次调查结果均没有明显变化;使用安全套能防止感染性病以及艾滋病,教育后知晓率明显上升,均增长了17.7个百分点,对照组使用安全套预防性病传播的知晓没有明显变化,而预防艾滋病虽有上升,但幅度仅为5.3个百分点。
2.3 性病相关知识变化 通过健康教育,性病可以通过和传播的知晓率明显提高,教育组分别上升了8.9个百分点和10.6个百分点;而对照组2次调查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别(表3)。乙肝也可通过传播,教育组和对照组2次调查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教育组较对照组上升幅度大(14.4个百分点和4.0个百分点);同样,关于感染了性病,不一定会出现症状,教育组的上升幅度明显比对照组要大(21.7个百分点和6.6个百分点);一些性病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妇女得子宫颈癌;性病不及时治疗,妇女怀孕有可能导致宫外孕;感染了性病,就更容易通过感染艾滋病;这些感染性病的后果,教育组2次调查的知晓率明显上升,而对照组则未显示统计学意义或上升幅度明显小于教育组。
浙江省是我国性病发病最高的省份之一,教育组上升幅度为33.4个百分点,而对照组为7.8个百分点;近几年我省学生中的性病感染人数上升很快,教育组上升了21.9个百分点,而对照组2次调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 艾滋病相关知识变化 认为感染艾滋病病毒,一定会出现症状是错误的,教育组2次调查间有显著性差别,而对照组则未显示显著性差别(表4);政府提供艾滋病病人免费抗病毒治疗,教育组较对照组上升明显(16.2个百分点和8.5个百分点);虽然有抗病毒药物,但艾滋病还不能治愈,教育组2次调查无统计学差别,而对照组明显下降;各市和大多数县级疾控中心提供免费VCT(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教育组上升了11.5个百分点,而对照组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艾滋病正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教育组上升了3个百分点,但对照组则为负增长;通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正在上升,近几年我省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上升很快,我省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群主要是青年人,教育组分别上升了5.0,17.7和12.8个百分点,对照组均为负增长。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对大学生进行授课、碟片播放和小册子发放,能够提高大学生性生殖健康和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水平。经过配对,2组2次调查人群前后均为同一人群,因而报告的结果较为正确可靠。
授课、DVD碟片播放利用多媒体技术,集教育性、艺术性为一体,改变了传统教育的讲座效果,借助于图片和动画,更清楚、更生动地宣传相关知识,调动受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为扩大信息的暴露频率和有效到达率,从多渠道强化信息,在课件、DVD、小册子和海报的内容上保持和谐统一,保证了效果的最大化。
意外怀孕和性病感染的后果对青少年来说,可以是毁灭性的[6]。以前的文献表明,为数不低大学生在中使用体外和安全期避孕[7-8],这可能与他们对这2种方法效果的不确定性较低的认识有关联,教育后知晓率明显提高;以前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使用安全套主要是为了预防怀孕,而不是艾滋病/性病[9-10],教育后教育组对安全套的防病效果的认识明显提高,从而使他们对安全套的作用的认识更加全面,这可能会促进他们使用安全套以预防怀孕和艾滋病/性病。
由于青年人的性观念越来越开放[11-13],的形式日益多样化,但对和也能传播性病的认识不足,通过教育明显提高。我国是肝炎大国,15~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高,达8.57%[14],但大学生知道乙肝可通过传播的不到40%,教育后提高到了53%。健康教育也明显改变了大学生对性病不一定出现症状的认识。性病对女性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如子宫颈癌、不孕不育、宫外孕等严重后果,教育后对这些知识知晓率的提高可能会增加他们对安全套的使用。提升大学生对浙江省较高的性病发病率以及学生中感染性病的人数上升的认识,对于增强学生危险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是来自于学生自己身边的事情,这样的信息对于他们特别敏感。浙江省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上升很快,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群主要是青年人这方面知识的提高具有同样的意义。
免费抗病毒治疗、免费VCT(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是我国“四免一关怀”政策的重要内容。通过教育,大学生的政策认知水平有很大提高。大学生是素质很高的群体,对他们培训之后,可以利用他们宣传国家艾滋病防治政策和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艾滋病正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通过感染的人数正在上升,教育之后这方面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提高,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艾滋病正向他们走来的危险意识。
有些知识变量教育组2次调查结果没有显著变化,这可能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基础知识水平已较高,很难再有提升;另外,对照组一些知识水平也出现了上升,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参加了基线调查的学生对于感兴趣的问题会主动关注,从而提高了知识水平。
在设计时充分结合目标人群文化因素的干预项目更可能是有效的[15-16]。此次调查采用的健康教育方法,通过预试验和定性访谈,充分听取和考虑大学生对干预内容的意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在今后对大学生开展的艾滋病宣传教育中,可以作为一种选择手段,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Young people atrisk: HIV/AIDS among America’s Youth. October, 2003..
[15]STEVENSON HC, DAVIS G. Impact of culturally sensitive AIDS video education on the AIDS risk knowledge of African-American adolescents.AIDS Educ Prev.1994, 6(1):40-52.
【摘要】 [目的]为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并发症治疗提供较好方案。[方法]运用大将逐瘀汤与口服甘露醇对比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并发症。[结果]两组之间在排出大便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于腰部疼痛的缓解及整体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大将逐瘀汤;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并发症; 初步观察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病之一。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胸腰椎骨折有增多的趋势[1]。脊柱骨折常发生于T12~L2椎体[2],临床常见未波及后柱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且无明显椎管占位及神经症状的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引起除腰椎前屈畸形外还有诸多并发症如:腹膜后血肿等,表现为腹胀腹痛,大便不通,腰部剧痛。2003年6月~2006年4月对本病早期采用口服大将逐瘀汤治疗并发症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管局1994)及《脊柱外科学》[3]确定:a.有外伤史;b.骨折部位疼痛,压痛,叩击痛;c.骨折部位肿胀(或伴后凸畸形);d.功能障碍,腰部活动受限;e.X线片示:椎体成楔形变,骨皮质连线断裂,有骨密度增高影。
1.1.2 病例纳入标准 a.自愿作为受试对象;b.符合上述诊断标准;c.年龄在18~70岁。
1.1.3 病例排除标准 a.不符合脊柱骨折诊断者;b.脊柱骨折合并有神经损伤或合并严重内脏损伤;c.CT扫描见椎管内占位[2];d.患有结核、肿瘤、精神等疾病;e.年龄70岁患者。
1.1.4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0例,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且为新鲜骨折,由急诊收住入院。随机对照分组,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男12女18;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两组性别年龄、发病节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药物治疗
治疗组:大将逐瘀汤,方药组成:大黄(后下)15 g,槟榔10 g,生姜3 g,桃仁9 g,红花9 g,每日1付,由本院煎药房运用煎药机煎为2袋,每袋125 ml,分2次口服,每次125 ml。从入院当天开始用药连续口服1~3 d,排出大便后停药。
对照组:口服甘露醇由广西南宁百会药业集团提供(批号:0606001),每日1瓶(250 ml)分2次口服,每次125 ml。从入院当天开始用药连续口服1~3 d,排出大便后停药。
两组同时配合中药外敷,静滴改善微循环药等。
1.2.2 功能锻炼 入院第2 d,嘱患者开始行功能锻炼,初期行五点式逐渐过度至三点式[3],功能锻炼贯穿治疗始终。
1.3 观察指标
1.3.1 疼痛指数 采用六点行为评分法(6point behavioral rating scale.BRS6),每级定为1分,从0分(无痛)至5分(剧痛)。1级:无疼痛;2级:有疼痛但可被轻易忽视;3级:有疼痛,无法忽视,不干扰正常生活;4级:有疼痛,无法忽视,干扰注意;5级:有疼痛,无法忽视,所有日常活动都受影响但能完成基本生理需求,如进食和排便等;6级:存在剧烈疼痛,无法忽视,不能完成基本生理需求,如进食和排便等。结果见表1。
1.3.2 大便次数观测,每日由护士记录并提供。结果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数比较(略)
注:(1)治疗前两组比较t=0.3096 P>0.05;(2)治疗后两组比较t=3.26 P
表2 两组治疗方法对大便排出的影响(略)
x2=0.12 P>0.05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构成比检验用x2检验,疗效比较用秩和检验。
转贴于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服药3 d后局部疼痛指数降低两级以上,腹胀腹痛消失,大便排除通畅。有效:服药3 d后局部疼痛疼痛指数降低一到两级,腹胀腹痛存在,大便排出较通畅。无效:服药3 d后局部疼痛无改善或疼痛加重,腹胀腹痛逐渐加重,大便欠通畅。
2.2 治疗结果(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略)
3 讨论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引起患者痛苦的是:局部剧痛不可站立,腹胀腹痛,大便不通等等。故其早期治疗主要为缓解疼痛、腹胀,通畅大便。祖国医学对本症认识较早,《素问·缪刺论》说:“人有所堕坠,恶血留中,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正体类要·序》中说:“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荣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可见脊椎骨折,瘀血停蓄于腹后壁,遏久生热产气,浊气积聚,腑气不通,升降失序,清浊相混,则发生腹胀。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早期引起局部疼痛原因则有[4]:(1)椎体为松质骨,受损后出血较多,形成局部血肿,刺激窦椎神经或背根神经;(2)腹胀引起腹内压增高压迫血肿致使进一步刺激窦椎神经或背根神经。引起腹胀腹痛,大便不通等症状的原因有:(1)脊椎骨折后,局部形成血肿,压迫胸腰椎前外侧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调节副交感神经对胃肠壁肌运动控制功能紊乱,引起胃肠道收缩、蠕动、推进减弱,即消化系统的动力障碍;(2)屈曲型脊椎骨折时,前后纵韧带及关节囊可有轻度损伤,因椎体前缘变窄而成皱折状,形成血肿,刺激周围交感神经纤维,使胃肠蠕动减慢,导致损伤后腹胀;(3)胸腰段的巨大腹膜后血肿,可使其前方的Tveitz韧带上提,压迫十二指肠,从而使肠道壅积而发生腹胀,此即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yicartery syndrome)。文献报道甘露醇口服效果可,主要因为甘露醇进入肠道后因其分子较大不易被吸收发挥渗透导泄作用,通利大便,缓解腹痛。但甘露醇在肠道内可分解而释放气体而使腹胀加重。
大将逐瘀汤[5]为洛阳正骨医院郭氏经验方,其针对腹胀、瘀血留滞、气血失和、腑气痞塞的病机,采用攻下逐瘀,行气通便之法而组方遣药。大黄,苦,寒。攻积导滞、泻热通便、逐瘀通经为君。槟榔,辛,苦。既能行气消积以导滞又能缓泄而通便为臣。生姜,辛,微温;温暖中焦脾胃以防药物过凉损伤脾胃为佐。桃仁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红花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共成大将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行气消胀、泻热通便之功,对于局部疼痛,腹胀腹痛,大便不通均有良好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6],大将逐瘀汤中大黄有泻下作用、止血作用、解热镇痛作用、促进血小板凝集作用。槟榔具有兴奋M胆碱受体的作用,使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升高,增加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桃仁有去瘀血作用、抗炎作用。红花有镇痛镇静作用、抗炎作用。几药共同作用可起到通利大便、止血、去瘀、镇痛、抗炎等作用。既作用于并发症又作用于原发病,从而打破局部剧痛与腹胀腹痛、大便不通之间的恶性循环,促进症状较早消除。
本文运用大将逐瘀汤与口服液体通便剂甘露醇对比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并发症,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在排大便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大将逐瘀汤在缓解腰部疼痛方面明显优于甘露醇(P
参考文献
[1] 王宝月.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51例诊疗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1995,5(15):478.
[2] 金大地,杨守铭,陈建庭.一种新的腰椎骨折中分类的影象学特点[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18):1235-1237.
[3] 孙进和,曲美琴,窦泽燕.胸腰椎骨折康复器的研制与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3、4):314-315.
[4] 赵定麟.脊柱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1):429-432.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达美康;胰岛素;不良反应
Appli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Diamicron Combined with Short-Acting Insulin Therapy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Received Peritoneal Dialysis
LI Shao-qiang,TAN Guang-chang,YANG Zhi-peng,LIANG Wei-hua,QIU Ke,CHEN Xiang-guo
( Jiangmen City Second People' Hospital of Xinhui District, Jiangmen 529100, Guangd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value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short-acting insulin therapy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received peritoneal dialysis.Methods66 case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who received peritoneal dialysi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1 to 2013.3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given Diamicron combined with short-acting insulin and control group only given insulin. After 12 weeks of treatment, blood glucose levels, insulin dosage, renal function and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Results①After 12weeks treatment, fasting blood glucose,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glycated hemoglobin content, daily insulin dosage level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blood glucose control compliance rate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②During 12 weeks treatment, cases of peritonitis, hypoglycemia, cardiovascular events, death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Diamicron combined with short-acting insulin are ideal hypoglycemic therapy in end-stage diabetic nephropathy received peritoneal dialysis for it is helpful to control blood glucose levels, reduce the dosage of insulin, improve kidney function, and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Key words:Diabetic nephropathy; Peritoneal dialysis;Diamicron; insulin;Adverse event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也是造成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需要严格地选择降糖药物及给药方式。目前,对于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临床上多采用腹腔内使用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虽然能够取得相对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但仍存在胰岛素用量大、低血糖事件发生率高、并发腹膜炎的风险高等不足之处。达美康是磺脲类的降糖药物,主要在肝脏代谢,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有较好的适应症。在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达美康(格列齐特)联合短效胰岛素腹腔给药在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2001~2013年3月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66例,入选标准:①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45~70岁;②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45~70岁,符合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即糖尿病患者出现慢性肾衰竭,血肌酐大于707ummol/L,双肾缩小,出现贫血、酸中毒等尿毒症表现。同时排除引起尿毒症的其他原因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③对磺胺或磺脲类药物无过敏;④接受腹腔内给药;⑤可进行腹膜透析者;⑥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项目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组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48~68岁、平均(55.2±6.2)岁;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3例,年龄46~69岁、平均(55.8±5.9)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基础治疗和饮食控制,同时给予胰岛素腹腔给药,方法如下:将普通胰岛素加入腹膜透析液,剂量:原皮下注射胰岛素日剂量×3,根据前日指尖血糖值调整当日相应时段胰岛素剂量,直至血糖达到目标值范围:空腹血糖在5.6~7.8mmol/L,餐后2h血糖在8.3~11.1mmol/L。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达美康格列齐特60mg/d,腹膜透析方式、频率与对照组相同,但胰岛素用量仅为原皮下注射的日剂量。
1.3 观察指标
1.3.1 血糖情况及胰岛素用量治疗后12w时,检测空腹及餐后2h的指尖血糖,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同时记录患者的单日胰岛素用量。按照空腹血糖5.6~7.8mmol/L,餐后2h血糖8.3~11.1mmol/L判断血糖控制达标。
1.3.2 不良反应情况治疗12w内,观察两组患者发生腹膜炎、心血管事件、低血糖反应、死亡等不良反应的例数。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按照P< 0.05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糖指标及胰岛素用量治疗后12w时,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以及单日胰岛素用量均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不良反应情况治疗12w内,观察组患者发生腹膜炎、心血管事件、低血糖反应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的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性肾病(DN)是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极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DN在糖尿患者群中的发生率为20~40%,也是造成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1]。El Minshawy O等[2]的流行病学研究提示,ESRD新发病患者中由糖尿病肾病引起的占44.3%以上。由于大多数的ESRD患者均需要进行透析治疗,因此对于ESRD患者的血糖控制需要严格地选择降糖药物及给药方式[3]。
由于大多数口服降糖药物都经肾排泄,因此长期以来多数学者推荐膜膜透析患者腹腔内使用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4]。这一方面可以减少皮下注射的次数,既避免了皮下注射的创伤和疼痛,也避免了皮下注射因为部位、深度、身体活动等因素影响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保证血糖稳定[5];另一方面,通过腹腔给药可以使得胰岛素直接经门静脉吸收,整个腹透过程中,持续使用和吸收胰岛素,胰岛素的吸收和分泌更符合生理规律[6]。但是,当糖尿病肾病发展至终末期肾病时,肾脏对胰岛素的降解速度减慢,胰岛素半衰期延长,易蓄积出现低血糖[7]。虽然腹腔内注射胰岛素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ESRD患者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但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由于腹腔给药胰岛素用量大,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费用,且腹腔内给药有可能导致腹膜的改变,同时长期的腹腔内使用胰岛素可导致肝脏被膜下广泛脂肪变性坏死及腹膜炎发生率升高[7]。
基于以上认识,虽然腹膜透析应用胰岛素在ESRD的治疗中显现出了较好的优势,但亦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因此寻找到一种可以避免或减轻腹膜透析应用胰岛素治疗ESRD带来的并发症,提高该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具有巨大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8]。达美康格列齐特是法国施维雅制药公司上世纪研制出的新一代磺脲类降血糖药物,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效果。国外Zoungas S等[9]等的研究报道了达美康联合胰岛素治疗在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中积极的应用价值。但国内仍缺乏该药物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应用的相关研究。
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达美康格列齐特联合短效胰岛素降糖在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该药物亲水基质持续释放的短效活性成分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昼夜血糖谱相匹配,早餐服药后6h内血浆药物浓度进行性增高,在12h内达到平稳状态,18h内平稳下降,可较好的覆盖日间三餐高血糖而又不在夜间过分刺激胰岛分泌,达到较为理想的降糖效果,同时也保证了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的效果、改善了肾功能[10]。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和肾功能情况可知,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单日胰岛素用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这就说明应用达美康格列齐特与胰岛素联合进行治疗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用量、改善腹膜透析的效果和肾功能情况。
达美康格列齐特能够选择性作用于胰岛细胞上的磺脲类受体而不作用于心肌细胞上的磺脲类受体,并且该药物分子结构中的氮杂环具有显著的心血管活性,因此在使用达美康时不会影响心肌的正常功能,从而降低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11]。另一方面,该药物与胰岛细胞上磺脲类受体可快速结合快速解离,防止胰岛素的过量释放,进而降低了低血糖事件的发生[12]。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可知,观察组患者发生腹膜炎、心血管事件、低血糖反应、死亡等不良反应的例数少于对照组,这也就反应出应用达美康与胰岛素进行联合治疗是更加安全的方式。
综合以上讨论可以得出结论:达美康格列齐特联合短效胰岛素腹腔给药降糖治疗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用量、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理想的降糖方案。
参考文献:
[1]Mizuno T, Hayashi T, Kato R, et al. Risk factors for an early dialysis start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end-stage renal disease[J]. Ther Clin Risk Manag, 2014,30(10):73-76.
[2]El Minshawy O, Ghabrah T, El Bassuoni E.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Tabuk Area, Saudi Arabia: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J]. Saudi J Kidney Dis Transpl, 2014, 25(1):192-195.
[3]陶涛,刘娜,尹良红,等.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医学,2011,32(24):3289-3291.
[4]Salvatore SP, Reddi AS, Chandran CB, et al. Collapsing glomerulopathy superimposed on diabetic nephropathy: insights into etiology of an under-recognized, severe pattern of glomerular injury[J].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14, 29(2):392-329.
[5]Li PK, Culleton BF, Ariza A, et 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glucose-sparing peritoneal dialysis in diabetic patients[J]. J Am Soc Nephrol, 2013, 24(11):1889-900.
[6]徐向君,储虹. 不同类型胰岛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及尿蛋白排泄率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5809-5810.
[7]钟慧,刘芳,付平,等. 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3(3):442-446.
[8]卢旭姿.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时的血糖控制[J]. 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0):1852.
[9]Zoungas S, de Galan BE, Ninomiya T, et al. Combined effects of routine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and intensive glucose control on macrovascular and micr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New results from the ADVANCE trial[J]. Diabetes Care, 2009, 32(11):2068-2074.
[10]Biesenbach G, Pohanka E. Dialysis in diabetic patients: hemodialysis and peritoneal dialysis. Pros and cons[J]. Minerva Urol Nefrol, 2012, 64(3):173-182.
[关键词] 动物模型;腹泻;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因子
[中图分类号] R574.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7(a)-0037-03
感染性疾病在儿童疾病谱中仍占首要位置,在胃肠道感染疾病中,EPEC在发展中国家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1-2],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且疾病的危害性大。在儿童胃肠感染性疾病中,近年来有关轮状病毒性腹泻疾病中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代表因子的研究较多,细菌性腹泻病例散发、不易收集,国内外文献关于细菌性腹泻病例的CD4+ T淋巴细胞亚群代表因子研究少有报道。Th1、Th2、Th17淋巴细胞是CD4+T淋巴细胞的三个亚群,在感染性疾病和免疫相关等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小鼠细菌感染性腹泻为疾病模型,探索小鼠经口感染EPEC后外周血浆中的Th1、Th2、Th17淋巴细胞代表因子水平的变化以了解小鼠的免疫反应特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普通健康昆明小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 g(5~6周龄,购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检验检疫合格),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屏障实验室进行实验。将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20只)和实验组(20只)。
1.1.2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E2348/69)(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惠赠),小鼠T淋巴细胞因子CBA组合试剂盒(BD美国),血细胞分析仪(NIHON KOHDEN日本),离心机(德国KENDRO公司),-80℃冰箱,涡旋混匀器(IKA公司),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
1.2 感染性腹泻小鼠模型制备
1.2.1 实验组 所有小鼠均单笼饲养,实验前禁食24 h、禁水1 h。①实验开始前对每只小鼠进行眼眶静脉采血,放置于经EDTA钾盐溶液浸润过的容器中,留作血细胞分析。②给每只小鼠灌胃3%碳酸氢钠溶液0.3 mL。③配制浓度为5×108 cfu/mL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混悬液,灌胃碳酸氢钠溶液半小时后,对实验组每只小鼠灌入细菌混悬液0.5 mL;4.8 h后更换空鼠笼,不添加垫料,观察小鼠的大便性状。
1.2.2 对照组 对照组不作血常规检测,处理因素将致病性大肠杆菌混悬液更换为生理盐水0.5 mL,余处理过程同实验组。
1.2.3 实验中观察及检测指标 ①灌胃8 h后,观察小鼠的大便性状、精神状态、行动动作。②灌胃后第24小时,对实验组所有小鼠采血进行血细胞分析。小鼠精神萎靡、少动或激惹躁动,大便性状为黏液、稀便,血细胞分析白细胞计数结果差异有统计意义则视为造模成功。
1.3 感染性腹泻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因子检测
1.3.1 外周血采集及血浆分离 在第24小时对实验组、对照组小鼠行摘眼球法取血,取部分血行血细胞分析,余下经过离心10 min(3000 r/min,离心半径16.5 cm),收集血浆,冻存于-80℃冰箱中以备统一检测。
1.3.2 T淋巴细胞因子检测 上述血浆在37℃孵化箱中解冻, 细胞因子检测具体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经过流式细胞仪上机处理后可获得各细胞因子的荧光强度值,通过标准曲线换算成相应浓度(自动换算),结果以ng/L表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非正态分布及未知分布形态总体采用秩和检验Wilcoxon W检验,数据以M(P25,P75)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以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性腹泻小鼠模型的建立
细菌灌胃后约6 h小鼠出现倦怠、精神萎靡、行动迟缓,部分小鼠出现黏液便、稀便,部分小鼠出现松软大便(较正常粪便含水多)。灌胃前后分别取小鼠血液进行血细胞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小鼠灌胃前后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淋巴细胞百分比(L%)虽有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76 > 0.05,P = 0.086 > 0.05)。见表1。
2.2 血浆中Th1、Th2、Th17淋巴细胞因子水平检测
实验组小鼠在胃肠感染后外周血浆中淋巴细胞因子:IL-2、IL-6、IL-10、IL-4、IL-17A较对照组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TNF、IFN-γ两细胞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有关动物细菌性腹泻模型的报道较少,主要是大肠杆菌诱导动物腹泻模型,且多为经腹腔注射诱导动物腹泻,但此类方式与传统的人类经口感染方式不同。本实验采用经口灌喂细菌感染小鼠,与传统的运用中草药及腹腔注射制作小鼠腹泻模型原理不同,模仿人类胃肠感染主要诱发途径(经口感染)。通过主观的观察指标(大便性状、行动动作)和客观实验数据(血细胞分析结果)分析判定小鼠感染,更能模拟人类肠道感染时状态。本次实验开始前采取禁食水以及灌胃碳酸氢钠溶液,目的是为了减少肠内容物及营养物、减少胃酸分泌 ,降低胃肠的屏障功能使得细菌得以存活继而繁殖、黏附,造成肠道组织损伤及其免疫反应以达到腹泻的效果。人类细菌感染一般情况下白细胞计数是升高的,但实验过程中小鼠白细胞计数表现为降低(重复两次),或许是重度感染所致,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符合人类细菌感染时情况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考虑为唯一处理因素,且处理后有统计意义,处理有效)。
细菌肠道感染后,鼠模型的肠黏膜完整性及上皮细胞受损、细菌毒素侵入及局部体液分泌使小鼠出现黏液稀便、精神萎靡等炎性反应的表现,血细胞的组成比例也发生变化。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和全身的免疫系统产生应答,有多个细胞因子参与,其中包括Th1类淋巴细胞代表因子:IL-2、TNF、IFN-γ,Th2类淋巴细胞代表因子:IL-6、IL-10、IL-4,Th17类淋巴细胞代表因子:IL-17A,它们在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有研究指出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发病时体内IL-6水平升高[3-4],包括细菌性和病毒性腹泻,本实验小鼠在细菌感染后血液中IL-6水平也呈升高趋势。IL-6是多功能炎症细胞因子,升高后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和分泌抗体,促进抗体与抗原(病原)结合进而清除病原。
IL-2在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中起到促进、维持T细胞活化增殖的重要作用,促进所有亚型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及产生细胞因子。IL-4促使活化的B淋巴细胞分泌IgE和IgG1,促进IgG向IgE类型转换,以自分泌方式促进Th2细胞分化但抑制Th1细胞增殖及其应答等,在变态反应疾病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关于IL-2、IL-4这两个因子在感染性腹泻病(尤其是细菌性)中少有报道,在一项旅行者腹泻研究中[5]诺瓦克病毒感染组IL-2、IFN-γ升高,主要由Th1细胞介导免疫反应,诺瓦克病毒和产毒性大肠杆菌混合组呈现Th1/Th2双重免疫反应。本研究提示IL-2、IL-4都高于正常对照组,IL-2在疾病过程中促进了各亚型T细胞活化,促进炎症的发展,IL-4的升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Th1介导的免疫反应,同时也促进了Th2介导的免疫反应。
IL-10是一类重要的抑制性细胞因子,抑制IL-2、IFN-γ等促炎细胞因子产生,抑制Th1细胞应答。IL-10作为抗炎介质对脓毒症有一定保护作用,Florquin等[6-7]报道BALB/C小鼠经注射葡萄球菌肠毒素(SEB)4 h后血液中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单抗可将SEB攻击小鼠的死亡率提高30%,该作用可被IFN-γ抗体抑制,IL-10是黏膜免疫应答的重要调节因子。本实验提示EPEC肠道感染小鼠血中IL-10水平升高,与上述研究结果类似,对炎症的放大和扩散起到限制作用,避免了炎性连锁反应及无限扩大,具有抑制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脓毒症的发生发展的作用。
IL-17A主要由Th17淋巴细胞产生,是重要的促炎因子,诱导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释放,如IL-6、IL-8等,募集、活化中性粒细胞并抑制其凋亡。在儿童感染性腹泻病研究中[8-9],IL-17A参与疾病的免疫反应,且在迁延性感染中IL-17A水平高于急性期组和正常对照组。本次实验小鼠急性期出现感染性腹泻后IL-17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升高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与报道不完全相同。IL-17A在急性期促进炎症反应,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但若长期高于正常水平存在将导致机体的慢性炎症或相关免疫性疾病发生。动物实验显示[10],Th17细胞在肠道慢性炎症的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和IL-17A后模型小鼠肠道炎症明显减轻。
本研究显示EPEC肠道感染模型中外周血TNF、IFN-γ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IL-2、IL-6、IL-17、TNF、IFN-γ为促炎因子,IL-4、IL-10为抗炎因子,但多个因子同时具有抗炎和促炎两种作用。本研究显示在出现胃肠道感染后,小鼠体内炎性反应并非单纯的促炎或抗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也不是表现为单纯Th1类细胞因子或单纯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呈现Th1/Th2混合免疫状态。虽然Th1细胞因子有一定程度升高,但IL-4以及IL-6、IL-10的明显升高表明在急性期以Th2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占优势,Th1/Th2下降,失衡的Th1/Th2是否能恢复、何时恢复、如何恢复有待进一步研究。如果调高的Th2、Th17细胞因子水平持续存在,那么推测EPEC肠道感染存在诱导慢性免疫性疾病的可能。
促炎因子反应过强则造成机体组织损伤加重,抗炎因子反应过强则对机体抗病原体免疫反应产生一定程度抑制效应,这种抑制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或避免组织更大的损伤,但同时可造成慢性迁延性感染及相关免疫疾病的发生。促炎反应、抗炎反应、Th1/Th2细胞介导的反应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一旦失衡将导致相关疾病的产生如慢性炎症或免疫相关疾病。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与感染相关,可由感染直接或间接诱发,本研究表明EPEC肠道感染小鼠模型体内Th2、Th17细胞相关性淋巴因子增高为主,Th1/Th2降低,提示肠道细菌感染可能与某些病原体呼吸道感染[11](合胞病毒等)一样,有增加变应性疾病发生的倾向。有关于非致病性大肠杆菌(Nonpathogenic E. coli ATCC 25922)抑制小鼠气道过敏疾病动物模型体内的特异性IgE、IL-4的水平的报道,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12],但本研究使用的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健康小鼠,结果和研究方式有所不同。鉴于Th2、Th17细胞在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儿童感染性腹泻病(细菌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是否有一定相关性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Chandra BK,Singh G,Taneja N,et al. Diarrhoeagenic Escherichia colias a predominant cause of paediatric nosocomial diarrhoea in India[J]. J Med Microbiol,2012,61(Pt 6):830-836.
[2] Alikhani MY,Sedighi I,Zamani A,et al. Incidence of diarrhoeagenic Escherichia coli isolated from young children with diarrhoeain the west of Iran [J]. Acta Microbiol Immunol Hung,2012,59(3):367-374.
[3] 杨立华,傅小凤,潘传四,等.细胞炎前因子测定对感染性腹泻诊断的价值[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15-16.
[4] 熊文虹,杜华,李柳青.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2002,20(7):439.
[5] Ko G,Jiang ZD,Okhuysen PC,et al. Fecal cytokines and markers of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velers with diarrhea due to Noroviruses [J]. J Med Virol, 2006,78(6):825-828.
[6] Florquin S,Amraoui Z,Goldman M. Persistent production of TH2-type cytokines and polyclonal B cell activation after chronic administration of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 in mice[J]. J Autoimmun,1996,9(5):609-615.
[7] Rennic DM,Fort MM. Lessons fromgenetically engineered animal models. XⅡ IL-10-deficient(IL-10(-/-)mice and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J]. 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2000,278(6):G829-833.
[8] 牛文元,张镁硒,赵青,等.感染性腹泻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儿血清IL-17的水平变化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5):58-59.
[9] 刘红.人白细胞介素17在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2):92-93.
[10] Yen D,Cheung J,Scheerens H,et al. IL-23 is essential for T cell-mediated colitis and promotes inflammation via IL-17 and IL-6 [J]. J Clin Invest,2006,116(5):1310-1316.
[11] Gelfand EW. Development of asthma is determined by the age-dependent host response to respiratory virus infection: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J]. Curr Opin Immunol,2012,24(6):71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