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书籍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目前我国儿童书籍设计现状
当代科技发展迅速,电脑技术的普及为设计带来了重大影响,也给书籍设计方面提供了全新的设计工具,书籍设计的操作变得方便快捷,书籍设计师也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及设计空间,进而缩减了书籍出版的周期。但儿童书籍设计仍然存在着很多缺陷。
1.出版商与设计师的本身综合素质
设计一本精美的儿童书籍前期需投入大量的资金,经过后期全方面的设计,最后进行书籍的编校与印刷。原因大部分出版商由于过于重视眼前利润,催促书籍设计师尽快完成设计工作,从而缩减书籍出版的过程。由于上述原因再加上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电脑及辅助设计软件的高度普及,部分儿童书籍设计师经常利用设计软件中的自动特殊设计效果,简化了设计师的创意过程。把设计变成了简单的装饰与美化,由此造成了儿童书籍设计出现了做工极度粗糙、设计创意全无、电脑软件自动设计特效非常严重的状况。
因此,儿童书籍出版商应端正以利为重的态度,改变错误的观点,重新审视儿童书籍出版物的重要性,站在“育人”的角度精心去打造真正有利于儿童的书籍刊物。除此之外,儿童书籍设计师更应该端正自身的设计态度、除旧创新、突破思维的禁锢,在不断提高儿童书籍设计水平的同时,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要深入了解作为儿童特殊群体的心理接受,做好专题研究关注不同儿童用户的阅读体验,设计出更符合儿童感受的书籍设计。
2.书籍形态单一、缺乏趣味性
目前,我国儿童书籍设计存在着设计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等问题。书籍设计固有的形态使我们不难想到是书是六面体的,但儿童书籍的形态设计较成人读物更应具有趣味性和多变的形态,有着更大的创意空间。国内儿童书籍在设计构思上严重缺乏创新意识,与国外引进的儿童书籍相比较不论是形态的设计、封面的构思、色彩的运用等方面都显得过于平淡拘谨,没有闪光点。
3.插图设计散乱,缺乏合理性
插图是书籍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精彩的插图往往胜过千言万语的文字叙述。插画更是表达儿童书籍设计趣味性的重要艺术语言,是儿童群体最喜欢的部分,也是起着表达书中文意的作用。目前我国儿童书籍设计在插图方面存在色彩搭配单一、成人化、插图的编排缺乏合理性等问题,设计者往往随意的处理插图和文字的比例,造成了插图不符合儿童的阅读特点及阅读时限等问题,出现散、乱、缺少合理性等问题。
二、儿童书籍设计的设计原则
1.注重趣味性
儿童书籍作为书籍设计中一个重要门类,儿童书籍应该设计得更具有趣味性,司空见惯就会归于平淡。儿童书籍的趣味性能够使儿童在阅读书籍的同时,同时激发儿童们的想象力及创造力,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的重要作用。所以,儿童书籍设计师应在进行儿童书籍设计时,注重儿童特殊群体的兴趣点,突出书籍的趣味性,做到符合其心理接受。因为,只有符合儿童的趣味性的书籍才能更多的吸引儿童的目光,更能激发儿童学习知识的兴趣与动力,从而儿童书籍也变得更具有教育意义。儿童书籍设计的趣味性体现在书籍的形态设计、插图设计、色彩设计等多个方面。
2.体现人性化
儿童是特殊的细分人群,而针对于儿童的书籍设计应更注重追求产品的个性化,儿童书籍设计不仅要满足最初的功能需要,更要满足儿童求新、求趣、求奇、求异的特殊心理需求。在确保书籍读物内容安全及健康的前提下,更注重儿童的体验感受。
3.互动性与参与性
往往完美的设计创意,都是由设计师、设计产品与产品用户共同互动完成的。交互式设计给产品用户提供了与设计师共同设计的机会,去参与自己所使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与设计师一起创造与设计产品的特征,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与产品功能的满足。应让广大儿童用户主动参与书籍设计中来,及时地了解其心理接受及兴趣点做好深入研究,并应用在书籍设计中。
三、书籍设计平面元素的创作应用方法
1.形态设计儿童书籍是特定受众群体所使用的读物,儿童群体具有区别于成年人的审美习惯和欣赏特征,其形态设计又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营造书籍设计的诸多形态感及书籍设计因素的同时,更要充分地考虑到儿童的接受和认知能力。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经常通过视觉系统来采集信息并对此作出反应。在儿童书籍的形态设计上应大胆创新,打破传统标准六面体的限制,采用异形设计。为了吸引儿童的注意可以采用特殊的开本形式,也可以刻意设计成小开本的图书,比如口袋书、迷你书、把书籍的外形设计成卡通动物或者汽车等具象形状,让书籍形态具有趣味性,使儿童能在玩耍中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2.色彩的设计应用
色彩是儿童书籍设计中重要的艺术语言,与其他的儿童书籍设计艺术语言相比较更具有视觉冲击力,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儿童对书籍的第一印象是由视觉系统传达到大脑的,而引起儿童兴趣的往往就是书籍的显眼色彩,从儿童特殊群体的审美心理接受分析,他们对鲜明的色彩有着极大的兴趣。他们喜欢具有视觉冲击力、感染力、丰富艳丽的色彩。因此,儿童书籍设计师应在书籍的设计时大胆地采用丰富艳丽的色彩,用色彩的强烈对比去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色彩的强烈对比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引起儿童的注意,从而不由自主地想去接近这本书。
3.趣味图形的应用
儿童属于特殊群体,他们只对反映其内心世界及情感的东西情有独钟,大量生动、可爱的趣味图像,能够激发儿童们的兴趣点并能充分的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与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儿童书籍设计中的图像应用也应当尊重儿童的审美心理,应运用其喜爱的卡通或动画等形象,从而得到孩子们的认可。可以在书中添加主线卡通人物,结合书本中的内容以卡通人物讲故事及提问题的方式激发儿童们的兴趣与读书积极性,从而达到潜移默化中学习进步的效果。
结语
儿童通过书籍的封面、版式、插图、色彩、材料等元素预知书籍的内容,体会到设计者的情感。儿童书籍设计应当改变目前的现状,遵守儿童书籍的设计原则,合理设计与协调设计元素,将自身感情与书籍内容完美地融入书籍设计创作中,并以儿童能够理解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设计出最受儿童欢迎的书籍。
参考文献:
[1]孔起英.《论儿童的审美情感》,南京师大学学报,2004年
[2]杨青.《浅谈儿童画》,中国艺术网
[3]张奇.《儿童审美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布雷顿.《儿童美术心理与教育》,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年
当代书籍设计的理念在数字技术冲击下产生了多种可能性,它需要设计与文本内容的高度契合,并且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审美价值以及独创性。当下中国本土文化审美意识的回归使得设计者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引起对“泛西方化”现象的反思。在电子阅读的风潮冲击下,读者可以方便地下载数字化的图书,储存大量数字信息。电子书籍的出现使传统书籍的阅读习惯、排版、功能设计等发生了改变,其信息量大,生动、直接地阅读等特点,导致其文字、图片、信息的编排都是书籍设计需要重新面对的。而设计类软件的不断更新与开发,设计信息易以多媒体方式快速地获得,使过去通过手工无法实现的技术成为可能,这推动了书籍设计的发展和理念的拓宽。当代书籍设计的多元发展为阅读过程带来无限拓展的可能性,书籍设计演变为平面、互动设计等多领域,从而形成书籍的“视、触、听、味、嗅”五感,使读者享受到愉快的阅读体验。无论是电子书还是传统书籍,这一由纸张、电子媒体的设计到文本与阅读所构成的文化有机体,它的传承最终还是要依靠设计者对书籍设计理念的理解和实践。因为它是整体、系统、立体和动态的,面对当代书本阅读呈现被“电子化”和“碎片化”蚕食的趋势,几千年来隐居幕后的“文化信使”——书籍设计者,正在被推上舞台。他们在书籍文本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并且,当代书籍设计者需要思考如何体现自身民族的文化审美价值,也即“书卷气”,它能显现书籍美的文化本质。
一、书籍设计中书卷气的起源
“书卷气”是衡量中国画雅俗的一个重要标准,中国绘画理论中蕴蓄浓厚的“书卷”之“气”,也称“士气”,最早由宋苏轼提出的“文人画”需要传达的“意气”之境中,至元代逐渐成熟,由钱选提出。在董其昌的《容台集》中记录这样一段对话:赵文敏问画道于钱舜举,何以称士气?钱曰:“隶体耳。画史能辩之,即可无翼而飞,不尔便落邪道,愈工愈远;然又有关捩,要得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士气”是中国画中体现出的生动“气韵”,以士气、书卷气、精神品格的形式表现文人士大夫人格的高尚品质。主张绘画要有“士气”,要有“关捩”,无求于世。文人特有的志气、骨气、士气表现在绘画上为静谧、空旷、萧索、荒寒的高古意境。“书卷气”指书籍设计中的文化性,即体现传统的审美性。当下书籍设计融合现代、西方的一些观念是常态,但是如何保留中国绘画的风格、民族的文化性是难点。有些设计者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国学、绘画方面深层次的境界探索不深,流于设计形式,作品不耐人寻味,即画论中言“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过于追求跟风和形式上的张扬,缺乏内在文化意韵的展现。图书是文化的载体,书籍设计必须扎根于这种文化之中。对书籍设计师来说,不但要让中国传统书籍设计理念和技艺的薪火相传,更要通过书籍设计本身使文化、文明与记忆以艺术品的形式永久留存,成为值得珍藏的文化实体,就像一幅名画一样保存久远。
二、书籍设计中书卷气的再现
电子载体的盛行、吸引眼球的轰炸式设计带来了速度、效率感,却也使传统的审美性在现代中国渐渐失落,书籍设计师们已意识到这点。在著名书籍设计师吕敬人先生看来,书籍设计者的第一使命,“就在于吸引读者阅读,让他们投入文本,形成舒适的阅读体验,进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从书本到阅读,成为一个有机的文化整体”。书籍的未来会分化,电子书与纸质书将会并存,纸质书逐渐会成为可供收藏的“艺术品”。纸质书的文本、质感、翻动的触感、眉批所承载的记忆,笔迹留存的温度感令人怀旧,它具有的历史感,是电子书无法取代的。而要成为艺术品,如何体现书的文化气息和返璞归真的书卷气,也即“古意”,是必须考虑的,同时又要把握时代精神,强调中国本土风格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简单的复古不能满足读者。如“世界最美的书”的标准其中一点就是每个国家都有本土文化,必须体现自身民族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获“世界最美的书”金奖的《学而不厌》一书使用宣纸材质来印刷中国画与书法,最大程度地模拟了中国画的手感与质感。部分画页左右、上下可翻折,如同中国绘画的册页形式,形成流动感,如中国画手卷般可供把玩。封面用裱画的形式制作,裸背装订方式便于翻阅,纸质柔软如同品读古籍善本。护封以中国画材料毛毡包裹,毡子下方印了印章。其东方韵味、中国传统的书卷气息在设计中贯通整体,文人特有的志气、士气在书籍设计上转化为静谧、萧索的高古意境。全书采用中式编排形式,从左往右翻阅的中文习惯,产生优美的韵律节奏感,用读者熟悉、亲切的充满书卷气息与新意的文本反映出中国传统的治学风貌。图1曲闵民、蒋茜《学而不厌》。
三、书籍设计中书卷气的传达
(一)易读性
书籍设计中书卷气的传达方式之一是体现易读性,在对书的内容深入理解后,进行概括和提炼,用相应的中国画笔墨语言作为视觉元素。中国画笔墨语言应用到书籍设计中,主要表现为运用主宾、虚实、繁简、疏密、开合、奇正、纵横等章法形式来表现书籍设计中的编排,两者在形式美感上有相通之处,并通过中国画图形、结构、理法、文字、色彩、材料等各种视觉元素的融合来传达充满人文气质的、书卷气息的设计理念。“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疏密构图法则同样适用于书籍设计,大胆的留白与紧密的文字相间,疏朗的图文排版和强烈的节奏感丰富了阅读体验。易读性让书籍之美的“五感”从视觉扩展到触觉,多种材质、多种适合人们手感的开本,更加符合人们对当下电子时代纸质书的阅读需求。如吕敬人先生设计的作品《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这本书回顾了中国五千年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图书的形式展示,让更多中国人和海外人士关注、了解中国文化。信息容量很大,其中的中国元素符合当代语境。柔软纸材极具个性,中国符号的巧妙运用改变了传统图录的习惯特征。传统纸张载体自身的魅力逐步地呈现出来,使此书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书名字体选择雄浑、遒劲、敦厚的书法“中国记忆”进行重构,书画元素的充分应用反映了书籍设计者深厚的传统修养与在当下语境中的思考。虽用西方的语言形式,却创造出中国画空灵的意境。充满空灵的意境,恰当地表现了中国文化的书卷气息。在电子时代书籍的设计注重触觉、翻阅的方便、纸张质感以及装订形式,追求书籍和电子载体之间的距离感。纸质书所创造的舒适、温暖的阅读体验,电子书无法企及。电子时代到来,给了书卷艺术一个机会:让纸质书更贴近读者,让更多人舍弃电子阅读器来阅读,书籍设计成为纸质书突出重围的一个方面。对于易读性的重视,与当下人们阅读习惯的变化有关系,现在,除了讲求愉悦眼睛,书籍也要有手感上的愉悦,笨重、花了大成本制作的“大部头”书籍并不适合读者的触感。读书不再是严肃的事,可以一掌在握的书更受欢迎,也更符合阅读的需求及时代趋势。
(二)独创性
书籍设计中书卷气的传达方式之二是体现独创性,这意味着不同的书必须有自身的个性,设计上不雷同,不抄袭,采取原创性元素。独创性凸显出中国书籍设计的内敛、淡雅的东方风格以及设计师的理念。因为读者对书有一种特有的心理——好奇心,独特性与这种心理不谋而合。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设计往往能够唤起阅读的愉悦性。独创性内容包括对编辑、编排结构的设计,在设计中经常运用的箱、匣、函、帙等多种形式,体现出书卷气之美以及书籍整体的审美。当代中国的出版社出版的古籍、传统绘画类图书坚持中国古典文化精神,推出一批重大影响力的经典图书和线装图书当代新善本,完美展现我国当代传统线装图书的风采神韵。在设计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和文化情感,巧妙地运用中国传统的设计语言,使读者在电子时代能通过“一花一世界”的书籍设计,领略深厚的本土文化。由张志伟、申少君、高绍红设计的《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用现代的设计手段来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感,形式上借鉴了中国传统古籍的版面设计,古雅大方,书卷气十足。这种令人回味的线装古籍形态承载了中国读者对往昔的温存、怀旧感,余音绕梁。全书古简典雅,函盒用玄色丝织材料上压印戏曲人物,印章体现了中国元素,函背为中国红,封面为米色略带光泽的纸,纸质温润,雅淡简逸。版式采用传统中国典籍形式,图文外绕文武框。设计与工艺相融合,体现了书籍设计的整体性。2013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获“中国最美的书”的《中国美术学院2012毕业展优秀作品集》视觉表现上既有当代年轻书籍设计者的朝气蓬勃,又以西为用,同时加入了丰富的中国原创元素。全书采用经折装形式,仿佛舞台序幕一般有节奏地表达了优秀作品的展示方式。内容分割新颖,富有时代感。图形与内容合宜、富韵律感,具备音符的节奏,展示了年轻毕业生的探索,让读者阅读时感受到灵气与青春气息。图3DamienBais、陈雨、魏翌秋、罗凌霞、刘棣、肖明智、林岚、孙姝婕《中国美术学院2012毕业展优秀作品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四、结语
在电子阅读的风潮冲击着世界各地纸质书籍的生命力,怎样把新的设计观念和思维通过具体物质呈现,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合理传承,重塑书籍的生命,值得深思。纸质书有其自身的魅力,与电子载体互补,当今纸面阅读率的下降,对书籍设计者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他们通过传递信息,把文本通过视觉的方式表达得更深入、准确,从纸张、视觉到感受呈现多元化、整体的设计,挖掘出真正值得人们去阅读、保存、珍视的信息,力求有书卷气息,亦有时代气息。“合而不同”,是东方儒学力倡的,也是当下世界创新的潮流。中国元素的运用,只有符合当代语境才算是锦上添花,民族文化传统、民族审美意识的承继与延伸使书籍设计者在寻找本土文化回归的过程中,挖掘出了独具魅力的视觉元素。中国的书籍设计者已意识到传统是书籍设计艺术之本,它将使我国整个书籍设计者创造书卷之美时更具信心。让亚洲书卷精神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世界同行和读者翻阅,中国汉字文化立足于世界书籍艺术之林,这是当下的“文化信使”——书籍设计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岳颂,王原祁等.佩文斋书画谱[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2.董其昌.容台集,元钱选论画[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一、师承古风
鲁迅的书籍设计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师承古风,他希望大家能创作出有异于别国风格的我们民族的书装作品来。鲁迅首先提出可以更多运用民族图形,他认为在中国艺术中,青铜器、秦汉瓦当、拓片和画像石等,都有着极其优秀的图案纹样和人物描写。譬如,他在《论旧形式的采取》一文中讲到:我们有艺术史,而且生在中国,即必须翻开中国的艺术史来。采取什么呢?我想,唐以前的真迹,我们无从目睹了,但还能知道大抵以故事为题材,这是可以取法的;在唐,可取佛画的灿烂,线画的空实和明快,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 这些采取,并非断片的古董的杂陈,必须溶化于新作品中 ”鲁迅自己的设计就深得传统文化的精髓,1923年,他以汉代石刻云纹图案装帧了《桃色的云》一书封面,便是针对民族风格的尝试。图案与书名相吻合,简洁而灵动。在散文与诗集《心的探索》的封面上(图一),鲁迅选择龙形与云纹作为书封主题图形,几个魔仙飞腾于云间,围拢着四字书名,一种构成的形式美感跃然纸上。在该书的目录页他加以注解:“鲁迅掠取六朝人墓门画像作书面”。以此说明他的装饰用图源自各种墓门画像图案变化组合而来。
1927年,《华盖集续篇》的出版,让人们又见识了鲁迅设计中的趣味性,他在书名“华盖集”上加盖的红色方形的“印章”是“续编”二字,透着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金石味,新颖生动,主次分明,实乃独具匠心的一款设计。此外,诸如《唐宋传奇集》等的装帧手法,这些作品无一不是鲁迅对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尊崇与汲取。由此,他也曾提醒正在从事艺术实践的青年,在研究欧洲名家作品的同时,也要更注意于中国旧书上的绣像和画本,新年的单张的花纸等等。不难看出,鲁迅主张在书籍设计中画面有纯粹的装饰效果,以表达书刊内容的象征和寓意性。这种吸收民族艺术因素的观点和理念在当时社会开了新风。后来,不少艺术家的设计作品都得到了中国古代传统纹样的启示,创作出大量具有本土特色书籍设计作品来。其次,他还用传统的线装古籍形式包装饰外国画集。而这些传统图案与形式经过鲁迅的文化思想和艺术修养,也注入其个人意趣,最终以更贴切的形态一一出现在他的书籍装帧作品中,充满主体意识,极富表现力。
二、新的形与新的色
20世纪初期,在艺术思潮的东风西渐中,鲁迅也并无固守传统,而是广泛采纳和吸收西方艺术的有益之处用以艺术创作当中。例如,他在评论陶元庆画展时写到“要以新的形、尤其是新的色来写出他自己的世界”他凭借良好的美术素养,从广阔的西洋美术全景观之中,独具慧眼,撷取优秀之作,大量介绍了国外的书刊插画及黑白画,引进外来装帧艺术,这些资料为我国当时的书籍设计领域呈多元化创作局面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素材。使中国在原有悠久的书籍艺术基础上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鲁迅还提出了“用版画装饰书籍 ”仅是鲁迅与柔石主办的《艺苑朝花》上就先后介始了诸多流派的艺术家,以博采众长。他倡导的木刻效果,适合师法,可用作封面设计。由鲁迅编选并自费出版的《引玉集》,就收录了苏联11位版画家的作品。其封面图案红与黑的对比设色也成为中国出版物的经典用色。1931年印行的《铁流》和《毁灭》封面中,鲁迅将木刻插图置于中心位置,上方排列中文书名和西文作者名,下部为译者和出版社者名。人们仿佛从图中人物的神情就能读出他们的心态和命运,整体设计独具个性特征,厚重素雅,给人以力与美的视觉感受,使封面设计气象达到一个新境界,这种设计风格曾影响了一批年青书籍装帧艺术家,为民国时期的旧书衣上留下重彩一笔。
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由鲁迅翻译并承担封面设计,以圆形的抽象图案上,设以两种绿色,下部缺口处,嵌入双线描式美术字“艺术论”(图二)。在恬淡宁静中见意趣,整体风格有着西方构成主义的色彩。这种抽象主义的表现手法在当时中国较少见,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域外小说集》一书系鲁迅与周作人二人合作翻译,此书经鲁迅设计封面后充满异国风情,画中是希腊神话故事中的女神缪斯,装帧方式大胆采用毛边装,古意尽现。鲁迅对西方构成艺术的移植与参考还表现在《萧伯纳在上海》《壁下译丛》等的书籍设计上。
三、尽力与经心
鲁迅在给陶元庆画展前的序言里称赞其 “对于笔触、色彩和趣味,是怎样的尽力与经心”。其实,这也是鲁迅设计态度的真实写照。他从事书籍设计也极其认真投入。但凡是书装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封面扉页和字体,版式和插图、从开本到纸张,从后期装订到印制等等,他都要经过悉心研究一再斟酌,有时连标点的位置都加以考究。作家施存蛰谈及鲁迅请他刊印一副铜版画肖像,单是校样,在鲁迅的挑剔下就反复四次方勉强同意。这种对印制的讲究从他给朋友的信件中可见一斑:“ 这回《彷徨》在上海的再版,颜色不对了 就如同别人将我们的文章改得不通一样。”他尊重书籍作者的同时也关照读者心理,由他经手编排的版式中,行距与字距都较宽,为的是让读者不伤眼力,容易阅读并便于批眉。因此,他为了使得书装特色更趋于精细优美,鲁迅亲自从德文书上描摩来各式图案,先用半透明的纸拓印,纹饰或线条等细节部位再加以补绘,积累之后以备用于书刊的装饰性题花之用。
1 传统书籍形态
我国的书籍装帧历史,伴随着古代文字的发展史,从古代的甲骨文、青铜铭文、竹简木牍、简策、帛书等,一直到如今的简装、精装。在长时间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古朴、简雅、实用的独特形式,也在世界书籍装帧设计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书籍作为人类文明和信息传承载体,在历史的流变中,形成了自身的形态。从传统“书籍装帧”的意义上来认识,书籍设计即为书籍物质形态的设计,可以说,没有书籍装帧就不可能有书籍,即使把“书籍装帧”限定在美术范围内,没有书籍装帧,书籍也将流于简陋而缺乏形式美感,有人用建筑艺术比喻书籍装帧,建筑艺术是空间的艺术、静的艺术,它通过布局,可以产生韵律,造成一种流动的视觉体验。书籍形态结构也是如此,通过封面、环衬、扉页,步步接近正文,形成连续的欣赏过程,仿佛中国的园林,渐入佳境,曲径通幽,登堂入室,不同体裁、风格的书籍内容,产生出不同的韵律变化,呈现出迥异的书籍形态美感。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书籍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书籍设计的价值得到肯定。同时作为一种文化积累与传播的载体,一种古老的艺术设计形式,书籍设计的艺术形态发展趋势同样受到重视。
2 概念书设计理论发展
在19世纪80年代,德国的帕尔和拜茨首次提出概念设计这一名词。20世纪60年代,在波普艺术的冲击下,书籍设计师们结合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段,开拓了书籍在视觉以外的表现力,即 “概念书籍设计”。因此,概念书籍的设计同传统观念上的设计一样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此种过程的运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结果正是用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概念书籍设计将书籍艺术形态设计转换成有效表现思想创造性设计,旨在充分展现设计者的创造力, 启发创新思维意识。概念书籍设计是根据书籍内容对视觉想象的内涵进行提升,探寻可以参与其中的文化元素,对原有信息内容进行再创造的意识。使受众在与书籍交流的过程中,对语言、时间等多方面因素形成更深刻的、多元化的、全新的认识。
在概念书中,文字既是文章的一部分,又是插图的一部分,被赋予了双重身份。文字作为有意味的图形,表达文字以外的内涵。独立创作的原创插画为主要表现内容,书籍的文字、用纸、折手和装订等都围绕插图来进行设计。这里赋予了传统意义上的插图新的意义。插图可作为书籍的主体出现,兼有表达书籍内容的功能。既是书籍具体内容的体现,又是抽象意念的表达。在概念书中可以围绕插图进行模切、拉页以及页与页之间连接关系的特殊设计。概念书的设计是图形摆放方式和图形处理方式的研究。一直以来,由于的技术和成本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目前书籍的装订方法还是以经济、简便的胶订和骑马订为主。但也有很多设计师在书籍的装订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线装、铆订、胶订辅以织物等,方法多种多样、灵活巧妙。概念书中可以利用现有的装订形式进行形态上的创新,也可以设计、实验新的装订方法。
在概念书的设计中,纸张的质感、纹理、透明度、柔韧度、反光度等都可以成为概念书设计的亮点。概念书的纸张不再局限于目前印刷常用的铜版纸等纸张,还包括用于包装的纸张、用于工业产品过滤的纸张、砂纸等。可以用一些现有的纸张或其他材料进行再加工,制成新品种的纸张。概念书印刷的方法可以颠覆传统意义上的印刷方法,可以通过丝网、铜板、木板印刷等办法来创作,也可以通过喷画、烙印、粘贴等手段进行创作。随着技术的更新,未来也有可能成为新的印刷方法,推动装帧艺术的发展。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电子媒体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电子图书成为书籍设计中的重要部分。总之,概念书籍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书籍思维方式上的未来性。
现在国外的概念书籍,在形态上已经摆脱了书籍的传统模式。以独特书籍设计语言来传达书籍的思想内涵,并体现强烈的个性。从表现形式、材料工艺上进行前所未有的尝试,并且在人们对书籍艺术的审美和对书籍的阅读习惯以及接受程度上寻求未来书籍的设计方向。
3 概念书多元设计
在进行概念书的设计时,应从外到内, 由于书籍语言的多元体现,为阅读过程带来无限拓展的可能性,书籍设计不仅仅属于平面设计范畴,还存在空间设计等领域的设计概念,以构成三维的空间关系,从而形成可观、可触、可感的艺术形态。它包括形态的写实感,如质感的表现和结构的准确表达;另一方面也依赖娴熟的技术和对材料特性的把握,以实现艺术模仿与创造。就艺术而言没有观察、没有借鉴、没有对比,就没有认识,没有创新,只有观察到的才可能有表现,这就是观察的意义,这就是设计创新的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通过观察进行思考,没有深入的观察就很难激发灵感,产生真正的设计;没有认真的观察,就很难产生具有创造力的设计。通常自然形态以人物、动物、植物等自然界中具象形态为依据,通过观察、归纳或夸张、变形等手段创造出艺术形态,它与超级写实主义相比为设计者提供了一份自我表现的空间。
概念书的设计具有同样的特点,运用适当的“跨界”语言去表现另外一种事物,会得到一个全新的、充满想象力的创作物象。概念设计通过抽象的形态表现丰富的内容,使读者可从与作品有关的蛛丝马迹中展开一系列思考、联想和欣赏过程。
当你处在抽象的环境中,你会不由自主地展开想象、联想,在抽象艺术作品面前自然会心随其动,展开美的想象。由于概念书籍设计材料,常可以木、布、金属、塑料等为媒质进行设计,这种概念书,看到的似乎不是书籍,而是立体的、建筑艺术的观念,是设计师心中浪漫的书籍之梦。总之,不同的材料,能为书籍灌注特殊的精神气质与内涵。在不游离书籍主题的前提下,借助材料的特性引申出与众不同的创意,表达出更深层广泛的含义,为读者提供阅读想象的畅游空间。
概念书籍设计的思维,充满独特性、未来性。它是为满足人们未来的书籍审美需求而存在的,概念书籍装帧设计具有前瞻性的引导意义,概念书籍装帧设计既可以展示设计师的创造力启示着未来书籍装帧的设计理念,不断促进新材料和印制工艺技术的发展。这正是概念书的魅力,也是进行概念书设计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时春华.概念书籍设计的创新与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
[2]邢书磊.当代概念书籍设计的探索与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4.
[3]郑允超.概念书籍设计教学的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民国书籍设计展示了传统装帧形式向现代书籍设计的演变,是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开端。当前对民国书籍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设计史、收藏或出版史,无法充分展示民国书籍设计的艺术风貌和深层文化内涵。笔者尝试从视觉传达的角度来研究民国书籍设计艺术,分析其文化内涵,探讨其成功经验。
一、方兴未艾的美术教育
20世纪前期,中国设计与美术的碰撞是早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追求新知、学习西方文化艺术的结果。中国作为设计比较落后的国家,在新美术和设计体系的形成上,明显受惠于西方的示范效应,显现出借鉴西方成果的印记。
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变革的结果。大批中国学生出洋留学始于1887年。清政府希望借鉴日本的强国之道,于是每年派不少学生赴日留学,研究、学习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便借鉴、发展、延伸的西方文化,比较系统地从日本获得了欧洲艺术的观念和技法。到20世纪20年代,这些留学生陆续回国,多居住于上海,在美术学校任教。因此,日本的西方艺术逐渐地有系统地被介绍到中国来,中国的美术、艺术设计教育最初主要就是受日本的影响。①
后来,因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仇恨与反抗,日本教育模式对中国的影响被大大削弱,人们转而学习、引进美国的教育模式。②因美国所标榜的民主特色,也迎合了“五四”时期中国大众的思想需求,所以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教育界加快了学习美国的进程。与此同时,欧洲的教育模式对中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美术教育方面,法国的影响尤其显著。留法学生大批归国,有的人担任美术学校的教授,有的人直接进入工厂企业从事设计工作。国内美术界、图案教育领域开始全力学习欧洲的艺术。
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日本模式、欧美模式出现了兼容并包的迹象,促进了中国艺术设计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日本或欧美模式的美术院校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艺术设计人才,为民国书籍设计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智力保障。
二、西方艺术流派对民国书籍设计的影响
新兴的美术教育与艺术社团给民国带来了西方设计风。民国书籍设计艺术家们在借鉴西方成就的基础上,融入中国传统和个性。20世纪前期,中国的艺术设计受西方“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图案”、“装饰”、“美术工艺”或“工艺美术”成为20世纪前期中国艺术设计的主要形式。“新艺术运动”的杰出代表——英国画家、艺术设计家比亚兹莱的装饰绘画,影响了一大批当时的中国艺术设计家。
书籍设计艺术是一门区别于绘画而又与绘画有着紧密联系的独特艺术形式。它在封面设计、扉页、环衬、插图乃至版式设计方面的风格流派特征,也是绘画艺术的不同形式与风格流派的艺术质态在装帧设计中的反映。尤其是在民国时期,许多从事装帧设计的人都是由从事普通绘画的人兼任的,或是由受过专业绘画教育的人转行而来的。比如,我国早期一代的装帧艺术家陶元庆、丰子恺、司徒乔、陈之佛、孙福熙、郑川谷都是画家兼装帧设计家,所以他们的装帧设计表现出了各种绘画形式与流派。这些刚刚登上设计舞台的中国设计师,开始探索西方的美术、设计与中国传统设计的结合道路,试图在中西美术、设计文化碰撞中寻找合适的融汇点。若要分析民国装帧设计,就必须从根源上追溯到相应的各种绘画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这些艺术流派对西方以及中国的现代装帧艺术(封面、插图、版式设计等),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重大影响。
1.立体主义
看过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作品的人都知道,在立体主义者那里,现实的物象往往是从空间上解析,从时间上错动过的。立体主义抛开固定视点和焦点透视的传统方法,不断地变动视角,在描绘对象时,破坏物象表面的统一感,并用各种几何形态解析地表现物体,所以立体主义又被称作“立方主义”。③受立体主义的影响,设计家们可以同时在画面上表现同一物象的不同角度,20世纪30年代的《诗刊》、《现代》等设计作品就是比较明显的例子。
2.未来主义
绘画中的未来主义流派发端于意大利,它的创始人是诗人马里奈蒂,他的艺术出发点是鼓吹机械文明和“速度之美”。未来主义在造型艺术领域的形象中所展现出来的是时间流迹的连续性。如绘画作品《下楼梯的人》中的人物,画家对腿部都作了重复相叠的艺术处理,就像拍摄连续动态的摄影一样。未来主义强调物象自身在时序中的运动,并力图于静止的画面上,表现这一过程。④受未来主义影响,陶元庆为鲁迅的译作《苦闷的象征》设计的封面(图1),“有未来主义风格,一个裸女在深水中挣扎,头发散乱,她的周围有水中动物浮游着”。
3.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由达达主义脱胎而来的,其曾“宣言”:“挖掘新的心灵世界,将机运、疯狂、梦幻、错觉、偶然灵感或无意识本能等所提供的下意识主题,用形状表现出来。”超现实主义的基本形态,是超越时空的拼合,它首先在国外的装帧设计中产生极大影响。如日本的《观念》期刊,封面上一个穿着西服打着领带者的颈项上,却长出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其中有人手、字母、十字、标点等,以及许多难以称名的图像。超现实主义对民国装帧艺术的影响,早在陶元庆的《语丝》和叶灵凤的《戈壁》上就显示出来了。
4.构成主义
构成主义是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在俄国一小批先进知识分子当中产生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构成主义的目的是改变旧的社会意识,提倡用新的观念去理解艺术工作和艺术在社会中应扮演的角色,坚决地提出设计为社会服务的理念。构成主义为人们揭示了一个普遍规律:视觉艺术的某一要素,如线条、色彩、形式,都具有其自身的表现力,从而独立于世界表象的任何关系之外。构成主义的构图法则,在20世纪30年代普遍出现在刊物的封面设计中,如1930年前后的《文学月报》、《新俄文艺政策》(图2)在封面及目录设计上均带有构成主义风格。构成主义之所以为当时各种文学期刊所偏好,原因是其主张及构图原则都强调摧毁、破坏旧有社会,重组元素,激发革命动力。这种具有革命性格的动力,与人们对中国社会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革命动力密切相连。⑤
三、民国书籍设计给予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