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2007年过完了,课本也学得见底了。
这学期的语文学习,我感受最深的是第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体现出了既有普通人的情怀,又有伟人的胸怀。我还知道了古代还未发明出文字时是用结绳记事和物语来表达与交流的。经过一次又一次在《书海》中的词语默写,我也积累了许多好词好句,如:书声琅琅、友好往来等。我掌握并养成了能够一边看书一边摘录好词的学习习惯。还有,我知道了课外练笔要写真情实感,开始离不开借鉴与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作。
这个学期,我学得还不错,上课能够认真听讲,举手发言,考试时克服了动作慢这个缺点。
加油加油,下学期会更好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重点;减负;提质;效率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提问艺术水平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以说,“问题”能引出科学研究,它是一把钥匙,去开启科学研究的大门。有了“问题”,人们才会去想方设法的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想。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上课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水平,提问,是一门艺术。有专家指出,要进行有效教学,有效课堂提问是基础。可以说,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的一环;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不少无效提问的现象。如不少老师在课堂上常常这样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表面上看来,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学得情绪高昂,也很轻松。但实际上,类似这样的提问方式,太过于简单,几乎没有思考的余地,这对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去关注课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没有帮助的。由此,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提问水平。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①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来设计问题,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去提问不同程度的学生。②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不能太随意,要紧扣教学目标、训练重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提问。并且要紧密联系所学内容,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同时,提问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③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该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而不是教师自问自答。④课堂提问尽量照顾到全部同学,不要每次都是那么几个“优等生”,要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期待,培养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强烈竞争意识。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可以让课堂教学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点毋庸置疑。如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对这方面的研究很多,笔者认为比较有效的有以下几种:(1)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课堂导入的精彩与否,直接影响学生整堂课的学习兴趣。精彩的导入,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不知不觉地被带入课堂教学。教师在正式进入课题之前,可以先放一段能引起共鸣的音乐,可以先讲一些与课堂有趣的小故事或见闻,也可以引用一些相关的诗词歌赋,还可以做一个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入门,这样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提高他们的兴趣。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时,可以这样导入:在课前先放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悲壮的音乐,然后以诗歌:“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导入,这无疑是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因此,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十分重要的环节。(2)关键环节,有效设疑。我们很有必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相关灵活有趣的课题或设置疑问,我们要将把每一次课堂教学都当作是一项探索活动,以不同层度的提问来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3)设计趣味性活动,以行导趣。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小学生都比较喜欢看超级女声的唱歌比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设计类似这类比赛的活动:如朗读比赛,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当评委,选出10强。这类游戏活动都是不错的形式。
三、明确教学目标,精挑细选
课堂教学活动是指在限定的时间以,通过教材、教师、学生间进行一系列关于教学的的交流行为的语文实践,从而实现《课标》对具体科目教学的要求。因此每个科目的教材中所提供的内容只是具代表性的例子,比如数学科教材上的算数演变过程,语文科目的教学活动也应以基本的教学目标为根据和标准,以已有的文本范例为指导,然后进行讲解、示范教学。小学阶段的儿童毕竟身体和心理发育尚不健全,不能对事物进行过深的体会和感悟,意识范围有所限制,教师在课堂上若本末倒置的教学,夸大教材文本范例的作用,这样既使学生感到学习难度的增加,又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这种假性学习现象的形成,使教学评价不能得到正确的进行,进入暂时的被蒙蔽状态。所以,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并以此作为的教学指向性的标准依据,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前提。
四、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关键词】朗读 小学高年级 弊端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A-0034-03
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是指用自己的声调、思想、表情,甚至肢体动作表达文中优美的语言内涵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唤起听者对课文内容、词句段篇或人物形象的感知理解、品味领悟。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教师注重对课文的朗读,是感悟文本情感、抒发感情的良好方式,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朗读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训练活动,更是一种主体生命活动。朗读与“理解、把握、体验、领悟”等密不可分,不应外在于这些活动形式,也就是说,朗读在性质上应从属于“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语文实践活动”。
一、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的弊端
在一次期末质量监控中,有一道课内阅读题节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山中访友》,内容如下。
捡起一( )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拾起一( )落~,细数( )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 ),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 )的仪式;捧起一( )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
在要求学生完成的题目中,第一题要求按课文内容填空;第二题问:文段中的“它们”是指什么?“仪式”在这段话中是指什么?第三题问:这段话用了什么句式?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第四题要求模仿这段话的句式写几句话。笔者正好上过这篇课文的公开课,也重点研读了这个段落,当时课堂上学生读得声情并茂,成为了课堂的一大亮点。笔者本以为学生做这道阅读题的正确率会比较高,可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不难看出:全班34人参与质量监控,原文填空和修辞手法这两项完成得比较理想,但是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和仿写就显得比较低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笔者一直思索着: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篇课文的语言实践点是什么?语文课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什么?再去翻看新课程标准,笔者明白了弊端所在。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即言语,阅读教学要着眼于言语实践活动,以语言运用为学习语言的起点与终点,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运用语言,从而促进基本言语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那么,朗读教学也应当关注语言文字,也要着重于语言实践。
二、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的症状分析
新课改以来,尤其是在公开课的朗读教学中,重人文、轻工具的倾向比较普遍,语文课堂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以下现象。
(一)过多的情感熏陶,忽视语言实践
以往的公开课中,往往是人文性较强的课堂更让人回味无穷,于是教师也向往和追求轰轰烈烈,甚至催人泪下的课堂,总想在课堂上留给孩子一点思想上的印迹。
就拿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选学课文《木笛》来说,笔者被主人公朱丹的那种宁可放弃个人利益也要热爱祖国的情怀所感动,那么,课堂上如何让学生体验到朱丹放弃个人利益之后一个人落寞地走向纪念碑广场,当时那种复杂而苦涩的心情如何深深地扎根学生的心头?为了渲染这种氛围,课堂上音乐的使用、图片的展示、影片的拓展、资料的呈现,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朱丹的认同,激起学生对日本人的憎恨,从而读出感情。《》的血腥视频,还有一大串数字的拓展的确让学生触目惊心,也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激情澎湃地朗读,使课堂达到一个点。但是,透过轰轰烈烈的课堂背后,学生除了情感上得到熏陶,加深对日本人的憎恨,萌生对朱丹的敬佩之外,他们在语言运用上得到的是什么?没有,语言文字的训练一个都没有落实。对于课文中那一长段笛声的描绘,教师没有带领学生去领悟作者是怎么表情达意的,更没有语言实践,只是一味追求轰轰烈烈的,让人听了之后心灵备受震撼的课堂,过多的情感熏陶导致语文的工具性严重缺失。长此以往,怎么能不出现质量反馈表格中那令人担忧的数据呢?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的第一课时并没有安排写的环节,几乎都是在读和讲,第二课时才会注入写课堂作业本的时间,有时候甚至第二课时还在继续读和讲,拓展和深挖,写都留在课后。教师们过于强调课堂的人文性,总想让学生透过文字悟出一点思想感情或在情感上得到升华,却忽视了语文是语言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又或者,对于课文中有价值的语言训练点把握不准,或是不知该如何进行语言训练。导致该说的没展开说,该写的没有深入写,该训练的没训练,该落实的没落实,该强化的没强化。课堂看起来似乎很深刻,但对于语言实践却是浮于表面甚至没有涉及,才导致演绎得很完美的公开课听着还不错,其跟踪检测情况却并不容乐观。
(二)一味地感情朗读,无视文本特点
朗读在整个语文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一味追求感情朗读,不关注文本的特点,在这一点上,说明文的教学最为明显。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课文《太阳》时,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在读开头的神话故事时要有感情;又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课文《电脑住宅》,有的教师通过一系列朗读指导,如轻重、快慢、停连、语调、表情、动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出电脑住宅神奇的特点。其实这样教学都是不妥当的。就《太阳》一文而言,为了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开头引用了一个神话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说明事物的状况,这里的朗读应区别于一般神话故事的朗读,可以采用比较平实的叙述语气来读。为了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太阳的远,教师朗读这段话中的“其实”这个连接词时可以适当加强语气,让学生体会到“其实”这个连词含有转折的意思,引导学生关注句与句之间的条理和顺序。
条理清楚、结构严谨是说明文的特点,它不像散文形散神凝,抒情性强,在朗读时也不应强求有真情、激情。说明文的叙述一般是冷静的、理性的,既不可忽视“读”,又要注意用较平实的语气,或者换个角度、换种方式来读。如教学《电脑住宅》一课,教师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在感情朗读上,不如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逻辑结构,读清楚课文用了空间转换的顺序,分别写了电脑住宅大门外、门口、会客室、厨房、卧室、浴室等位置,以及各位置的不同特点,还可以让学生将读懂的空间位置用一幅画展示出来。
(三)过多的朗读感悟,淡化言语习得
审视教师平时的语文课堂,他们大多喜欢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朗读感悟体验的生成上,淡化言语习得成了教学的一种常态。如以下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从哪些句子看出她是一个勤劳、关心丈夫的人?(生朗读“地扫得干干净净……闪闪发亮”和“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心惊肉跳”这两处)
师:从他刚才的朗读中,你们感受到安娜的勤劳与关心丈夫了吗?我们该如何读?请你有感情地练读一下。(生朗读时强调了“干干净净”“闪闪发亮”“心惊肉跳”等词语,加重语气)
师:有点感觉了,谁再来试试?(生朗读时又强调“还没熄”“还没回来”等地方,读得更有感情了)
师:读得越来越有感觉了。请大家像他那样读一遍。
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之下,学生通过比较,最后读出了教师想要的朗读感觉。这样教学,看起来效果还不错,似乎朗读在增量的同时也有了质的变化。当听到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时,教师会觉得此时学生已经懂了,平时也总听到有教师直截了当告诉学生,应该把某个字或词读得重一点,把某几个词读得快一点,导致有的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这种不能熔“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只重声音技巧,不重内心体验的朗读忽视了表情达意的要义。
关于朗读,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把文章读得烂熟,结果毫无所得,甚至把头脑读糊涂了,这样的人古今都有……所以,认为一味地读具有魔法似的作用,未见得妥当。”强化朗读感悟的确很重要,但如果在朗读感悟中不渗入巧妙的语言训练,大多数学生对于课文中所蕴涵的语言规律还是摸不透,尤其是那些语感比较差的孩子,只是在滥竽充数走过场罢了。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很华丽、很美好,实则空洞无物、华而不实。语文就应该进行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习得语言。
三、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的应对策略
反思之后,笔者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策略,试图在教学上有所突破,真正做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特级教师张化万说:“任何课程改革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训练都只会失败;语言文字训练不是要淡化,而是要优化。”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一)多点语言实践,少点人文泛滥
多一点语言实践,才会多一点语言生成。教师平时就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运用。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结尾处写出了最后的决定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但文章至此没有戛然而止,后面还有很简单的一句话――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句子单独成段,结束全文。我们由此可知,这个夜晚主席过得很煎熬。笔者让学生及时动笔进行语言实践拓展训练:利用学过的写作方法,借鉴课文中的语言,用一两句话描述那天晚上发生的情景。有学生写道:“我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我仿佛听到了,在漫漫长夜里,一位慈祥的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句子情真意切,字里行间展现了学生对内心的深切情感。
可见,只要找准语言训练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实践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不仅能提升学生自我的言语表达力,还能丰盈学生内心体验。同时,教师也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说话训练点,巧妙地将其设计成许多富有情趣的“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加以实践运用,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活”的语言。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教师在指导朗读的同时,穿插了关于西蒙“沉思”的言语实践。
师:刚才你们读得非常真切!老师也留意到了一个细节: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你觉得这位母亲想要抓住的是什么?
生1:母亲想要抓住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孩子。
生2:她还想抓住这些孩子,想最后一次摸摸他们,祈祷他们能够长大成人。
师:难道西蒙在临死前,她未曾想到把孩子托付给桑娜吗?同学们,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西蒙在临死前一定愁肠百结、百感交集。请大家用一段内心独白,想象描述西蒙临死前的心理活动,写的时候适当运用省略号。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了不起的母亲的内心世界。
学生不光要会读,还应该在读懂的基础上进行练笔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都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当中获得的。少了“言语实践”这一步,学生的理解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只有实践,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内化成属于学生自己的语言。
(二)多点有效指导,少点情感植入
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但是,光靠“情感熏陶”式地重复机械读,学生还没有理解或者一知半解,就要求读出感情来,这种朗读只会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朗读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对于关键句段要边读边思,通过朗读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笔者在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搭石》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协调有序”,特意安排了以下朗读指导片段。
师: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2:紧跟上去。
师(语速渐快):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就像――
生3:轻快的音乐。
(教师用这样的方式引读,使每个小组都能加入朗读,引读时速度渐快,重复三遍)
师:很好,既没有人踩脚跟,也没有人跌入水中,难道有人指挥?
生4:没有!
师:对,这种没有人指挥却还是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是――
生5:协调有序。
读着读着,根据教师朗读时节奏的快慢,学生在跟读时也随着高低起伏很会配合,重复几次,学生自然而然明白了什么叫“协调有序”。这样通过有效的朗读,大家于无形之中配合得很默契。最后教师一语道破,学生恍然大悟:这就是“协调有序”,原来不知不觉中大家已经做到了“协调有序”。课堂通过开火车读、小组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力求朗读在增量的同时也增质,努力提升朗读品质,从而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三)多点言语习得,少点“走过场”
字词是构成课文的细胞,理解字词离不开课文所给的特定语境。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笔者在平时的一些公开课中看到不少教师在让学生初读课文后,集中学字词,之后是大篇幅的朗读感悟。光集中字词版块教学还不够,字词教学应该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对于课文中的精彩语言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推敲、品味,多一点字词揣摩的时间,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少一点走过场,让学生逐渐领略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如在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老人与海鸥》第三自然段时,笔者设计如下教学片段。
师:这段话中哪些字眼体现了老人对海鸥的深情厚谊?
生1:褪了色。
师:你有没有发现,“褪色”一词出现了几次?
生2:三次。
师:从三个“褪色”可以看出老人的什么?
生3:老人的生活十分简朴。
师:是呀,简简单单的三个“褪”字将老人平常简朴的生活展露无遗。我们再来看看这位老人真实的生活状况。
(资料拓展:吴庆恒老人生前在昆明市化工厂工作,一月的退休工资只有308元,而喂海鸥的饼干每包就是4.5元,他每天一买就是好几包。而他对自己最大的奢侈品就是0.2元一包的香烟。老人的家里小得只能放下一张床,最值钱的就是一小袋面粉和6个鸡蛋,那还是给海鸥做鸡蛋馒头用的。)
师: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4:老人非常爱海鸥,他宁愿在自己的身上少花一点钱,也要在海鸥身上多花一些钱。
生5:为了海鸥,老人省吃俭用,自己只抽这么便宜的香烟,却给海鸥买那么贵的饼干,相当于把海鸥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般。
简简单单的“褪色”二字重复出现了三次,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咀嚼出如此丰富的感觉和内涵,加上一点拓展,学生的解读立刻多元化、个性化了,词语的内涵也一下子丰满起来。正如美学家朱光潜所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词语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词解词,为了字词教学而走过场,应该多一点揣摩,创设各种语境让学生理解、感悟字词,从而实现了言语实践和情感熏陶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审美感悟 人文积淀 创新 回归教材
美国教育家席勒曾经说过:"要想使孩子的人性趋于完美,那么就教会他审美吧!"我认为,审美不但包括认识美、鉴赏美,而且还必须做到能够捕捉美、塑造美。作为小学阶段最重要课程之一的语文教学,也应该充分发辉其兼具情感体验和审美感悟的优势,不断创新。使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理想、道德、情感、智力、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他们今后完美人格的塑造和形成,提供充分的人文积淀。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创新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并通过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塑造起学生的完美人格呢?以下为个人在就这个问题的几点探讨,列举于此,以求证与方家。
一、立足教材,引导学生感悟美、发现美
教师要在立足于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使用新的教学手段,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图片、乐曲和视频等多媒体的教学设备,激起学生美的体验。另一方面则利用文字形象化、语文课文情节生动的特点,充分挖掘课文中可以利用的因素,采用情境陶冶或表演展示的方式,提高学生发现美、发现美的能力。我认为,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有很强的可塑性。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悟,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拓展学生思维的手段。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课文中所蕴含的自然美、亲情美、人性美等各种美的因素。做到以美怡情、以美储善、以美启真。从而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他们的审美体验。
比如,我在执教苏教版课文《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时,便用加强朗读训练的方式,让他们在朗读中自己去发现美、感悟美。我首先让学生紧紧抓住作者对待母亲感情的变化,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人性美和亲情美。当学生领悟到这种情感后,我却没有把教学内容继续停留在教材上,而是设身处地"入境动情",把这种情感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与教师情感互动的方式,共同来思考和感悟母爱。最后,我又通过对"这些年,母亲为我付出了多少?我回报了母亲什么"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的思维在情感的催化下,有新的开拓。让学生在思维与情感的碰撞中,感悟人性的美,并进一步体会到母爱的深刻内涵。
二、超越教材,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进孩子的心田
每一个教育者都期待,能够通过我们的引导和教育,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他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思想基础。
然而,当今社会,受拜金主义和"金钱至上"思想的影响,很多孩子对于美的观点和体验也发生了严重的扭曲。但我认为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而言,这种不良的社会习气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又可以让教师以此为突破口,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的心中注入一股可以提高他们审美体验的"强心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只要文质兼美,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作品,都可以拿过来让学生学习。"因此,语文教学可以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认真学好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每周都能安排一定的课时量,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补充课本以外的内容。让他们在对这些新问题的思考和感悟中,逐步培养起发现美和塑造美的能力。
比如,在低年级语文的教学中,我用讲述神话和寓言故事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让学生通过对《十二只乌鸦》、《海的女儿》、《灰姑娘》、《丑小鸭》等作品中,那些坚强、勇敢、善良、纯真等主人公形象的分析,给他们以美的感爱、真的启示、善的启迪。每讲完一则故事,我都要让学生们讨论并说出自己内心深处,诸如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方面的感受。让孩子们的思维在内容的回味中得到驰骋,心灵在情节的感悟中受到滋润。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还注意观察孩子们在听的过程中,如表情、动作等方面的细微变化,目的是获得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提供资料。而在引导孩子们评故事、谈感受的过程中,我还引导他们正确地分辨作品中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人物形象,进一步培养起他们向往美,追求美的思想意识。
三、回归教材,让学生在探索美的过程中,完成情与情的交流
教材是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编写的,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依据。虽然教学不能从根本上偏离教材的内容,但是教师却可以以教材为依据,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索美的过程中,进行心与心的碰撞,完成情与情的交流。
我想起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第一句话:"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小学生正处在喜欢想象、敢于想象的年龄阶段。因此,语文老师就该利用自身良好的素质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语文、感悟人文的平台。引领孩子们将他们所获得的语言文字内化成自己的内心体验,以形成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美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