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话题英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以项目为中心,加快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体育方面。启动市体育中心建设,开工建设市体育场;指导、丹棱两县利用国家体育总局“雪炭工程”资金建设体育场馆;在全市新铺设全民健身路径6条;指导青神县南城镇建设乡镇体育健身中心1个;继续抓好乡镇和村(社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二是文化方面。启动市文化中心建设,做好前期工作;在全市续建3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并实现全覆盖,为31个乡镇配送安装文化共享工程和活动器材;启动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建成26个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完成550个村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三是广电方面。全面完成“村村通”任务,启动“户户通、村村响”工程;在全市1186个行政村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农村公益电影;大力推进城市影院建设,加快万景影视城建设。
二、以活动为载体,提高文体惠民服务水平
一是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以广场、社区为阵地,继续打造“每月一次文体活动”品牌;围绕灾后重建3周年、建党周年、100周年等重大纪念日,组织举办全市性群众文化活动12次以上,全年“送文化下乡”100场次以上。充分利用图书馆、农家书屋等阵地,抓好群众读书活动。整合各种行政资源,充分发挥各类群众体育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全市性群众体育活动12次以上,引进高水平体育赛事3次以上,组织承办好市第三届运动会。完成我市参加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布项布点工作,抓好青少年业余训练,积极向上输送优秀体育人才。
二是开展文艺创作活动。充分发挥各类文化社团和人才的作用,推动影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曲艺和出版物等创作生产,保持10件以上作品在省以上展演并获奖。
三是开展广电绿色频率频道创建活动。开展优秀广电节目评选活动;积极参加全省第二届广播电视绿色频率频道创建活动,大力整治虚假、违规和不良广告,提高节目质量,抵制低俗之风。
三、以品牌为牵引,推动文体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抓文化品牌。启动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建设;以创建国家级、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载体,突出地方特色,努力打造“一区县一品牌”。
二是抓景区品牌。加强三苏祠国家4A景区和二级博物馆管理,继续完善景区建设,强化形象宣传,提升园林品味,积极创建全省最佳文明单位和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加强营销宣传,开发旅游产品,年收入力争增长10%以上。
三是抓文化遗产品牌。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第三阶段工作,跟踪做好文物“国保”、“省保”申报工作,实施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工程,规划筹建市博物馆;做好第三批“非遗”“国保”申报工作,抓好“非遗”保护展示中心规划筹建工作,组团参加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编辑出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
四是抓产业品牌。建立全市文化产业统计体系。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加快广电网络整合进程,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新业务。推动印刷、包装企业发展,。
四、以管理为抓手,切实保障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一是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整合力量,建好队伍,完善制度,规范执法行为。二是加强行政许可工作,完善行政审批程序,办好服务窗口。三是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执法信息平台和娱乐场所监控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办案协作、巡查暗访、联防协作等机制,强化网吧、歌舞娱乐、电子游艺、文物、影视等文化市场监管,强化出版物、网上和手机“扫黄打非”工作,全面推进政府机关和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扎实开展集中专项行动,努力保证文化市场平安稳定。四是强化广播电视监听、监看,确保重大、敏感时期安全播出。五是做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监管工作,确保农民看到电影,看好电影。
五、以队伍建设为根本,提升全系统整体合力
一是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树立“快乐”理念、“成就”意识,抓落实、创一流、出经验。切实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既要抓好政治理论、文化、体育、影视和新闻出版等业务的学习,更要加强工程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新知识的学习,强化各类人才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打造一支“政治强、纪律严、作风硬、业务精”的干部队伍。抓好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建设,营造和谐氛围,服务全局工作。
怎样学好英语
世界在发展,文化在交融,英语已经成为人们沟通的桥梁。怎样学好英语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几年的学习经历你一定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请从听、说、读、写四方面谈谈你的建议。
要求:1. 词数:80—100词(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2. 字迹工整,语言流畅,表达正确,逻辑清晰。
范文
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
English is important and useful to us. How can we learn it well? Here are my suggestions.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新闻话题讨论 通识教育
1.引言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历经改革与探索,日渐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共识。我国著名学者李曼丽对于通识教育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2014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
显而易见,大学英语教育与通识教育理念是一致的,英语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多年的应试教育使英语存在明显的工具化倾向,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通识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大学英语课堂引入社会新闻话题讨论,有机地将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结合在一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达到英语教学的工具性目的,又可以引导学生辩证性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参与度,从而使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
2.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只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还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个体知识建构的过程。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应该是学习者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建构主义强调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对事物更好的理解。
在大学英语课堂引入社会新闻话题讨论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选取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话题,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话题,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就话题展开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汇总。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与监督的作用,课堂的主体是学生,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
3.社会新闻话题讨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3.1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加强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明确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然而,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很多学生上了大学依然无法“开口说话”,更不用说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束定芳(2011)指出:“在语言使用中学习语言往往是最有效的。”在大学英语课堂引入新闻话题讨论,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对于新闻话题的关注,使他们对于讨论充满兴趣,这无疑可以增强学生对课堂讨论的参与意识。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与陈述,既可以帮助他们掌握关键词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与英语交际能力。
3.2通识教育的实现
网络是现代社会大学生了解社会新闻的主要方式,但是现在的网络新闻报道存在诸多问题,如报道不完整、报道失实等,极大地误导学生,使学生无法对事物形成正确的认知。大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重要时期,思想尚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欠佳。在英语课堂引入社会新闻话题讨论,给学生正确的引导,通过辩论交流的方式倾听大家的意见,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可以加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度,培养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4.教学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4.1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
从中学时代的中考、高考,到大学时代的四六级考试,都是典型的终结性评估手段,“应试”似乎已成为教师教授英语、学生学习英语的唯一目的。但是,不断进行的英语教学改革意味着形势的改变,《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固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已不符合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引导学生用英语思考,训练他们的英语思维模式,培养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中把知识的传授和讨论与培养学生怎么做社会人结合起来。其次,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起引导与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4.2新闻话题的选择
新闻话题的选择是否合理至关重要,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话题的难易程度是否合适,话题是否具有可讨论的深度等问题。首先,话题的难度是影响学生口语输出与讨论参与度的重要因素。社会新闻话题讨论,相比于普通话题具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时性,这无疑加大了课堂讨论的难度。因此,在选择话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水平,使话题讨论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英文关键词、背景信息等。其次,选择的话题讨论应该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性的。要给学生发挥自己的空间,进行逻辑推理、原因陈述等,而不是简单的“是”与“否”。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给予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培养其思辨能力。最后,在选择话题时,要考虑话题的延展性。将话题讨论扩展到课本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到整个的英语课堂上,而不仅仅是话题讨论上。
4.3话题讨论效率
一直以来,英语教学都存在“费时低效”的问题,在课堂引入新闻话题讨论也可能出现这种问题。话题讨论效率低可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讨论是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模式,不同于讲授法的单向信息传递,也不同于谈话法的双向交流模式,而是众多讨论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并有所收获就成为一个难题。对此,教师要对英语课堂进行有效的分组,考虑到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英语水平较好学生的引导作用,对于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进行积极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小组讨论时间要合理,并及时进行汇总报告或辩论。而且,要实现新闻话题讨论的有效教学,一定要做好课后的反馈与总结。例如给学生布置课后写作类的任务,对课堂讨论内容形成书面报告等。
其次,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要把握好话题的选择,考虑到学生语言输出的难度,还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英文关键词、背景信息等。对于小组讨论,教师要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引导。话题讨论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况的发生,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状况,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与进度。
最后,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意识到自己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引导者,积极鼓励所有学生参与话题讨论,鼓励小组合作。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动者。
5.结语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社会新闻话题讨论,有机地将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又促进了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大学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的共同目标,但是在实践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需要广大的教育研究者和教育一线的英语教师共同努力,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全方位的理论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康志峰,邱东林.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大学英语[J].高教研究,2009,6.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 中国动画 民族化元素 创新意识 民族特色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5.015
引言
1960之后出现的代表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中国学派”,自成一格的动画创作风格,曾风靡一时,却在外来动画的强烈侵袭下停滞不前,日益萎缩。然而迪斯尼动画利用中国元素制作的《花木兰》却在全球引起轰动。由此可见,中国民族化元素在商业动画中有很深的挖掘潜力和发展前景,因此我们要致力于民族动画的研究与创作,发扬民族风格,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推广至世界各国。[1]
1、中国动画民族化的概述
1.1中国动画民族化元素的概念。所谓中国民族化元素是泛指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征的、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并凝结了中国国家尊严以及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者风俗习惯等等。
1.2.中国民族文化在动画中的表现。
1.2.1在题材上,主要指采用了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成语、寓言故事等动画类型。例如《哪吒闹海》、《除夕的故事》、《鹬蚌相争》等。
1.2.2在造型上,主要采用了水墨、工笔、年画、皮影、木偶、剪纸、折纸等中国传统的造型艺术形式。例如《鹿铃》、《孔雀公主》、《猪八戒吃西瓜》、《聪明的鸭子》等等。
1.2.3在音乐上,主要是指在影片中采用中国传统音乐及乐器,如器乐音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歌民间舞蹈音乐等等。
1.2.4在文化审美方面,融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其思想精粹主要包括: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和谐思维。将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融入了中国古典美学,以最简洁的语言、图形形象表达最深厚丰富的人生、哲学、宇宙含义。[2]
2、动画片《花木兰》中的中国元素
2.1中国化的图案在《花木兰》中的应用。在《花木兰》中有很多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图案装饰,比如具有中国特色的龙纹等等。在动画造型上也尊重了中国的风俗文化,木兰,木须,花家老少,以及将军武士和单一的造型都极力彰显本片古老的东方趣味和情节,服饰、衣帽都严格恪守中国古代服饰制度。
2.2中国化的色彩在《花木兰》中的体现。在《花木兰》中大量运用了具有典型性的中国色彩。例如影片中的建筑,具有典型的中国北方建筑色彩风格。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房屋的主体部分,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的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 [3]
2.3中国文化思想在《花木兰》中的继承。在《花木兰》中,木兰的出场就是以祠堂为引,祠堂中供奉的祖先牌位,花狐的拜祭等一系列均体现的是中国的祭祀风俗。然而木须作为花家的守护神来保护木兰的安全,木须的形象依照中国龙的形象来表现,因为龙是中国古老传说中的神兽。在花家祖先的对话以及花狐的自白中都体现的是一种光宗耀祖,光耀门楣的思想,木兰的代父从军体现了对父亲的爱及孝顺,其中表达得最充分的就是儒家的"仁"的思想,透过木兰的言行和故事中的详细情节从多角度表达了仁爱思想、孝悌思想、三纲五常思想,充分表达了儒家的仁学精神。[4]
3、中国动画民族化的现状
3.1动画作品题材不够多元化。一些中国动画作品一味地去画那些历史文献,过于强调教育意义,就像一个古板的老学究一样,缺乏动画作品本身应有的娱乐元素,缺乏现代感,以至于作品单一化,难以推动动画的发展。
3.2制作理念上过于保守。中国的一些动画作品故事情节平淡无味,缺乏创造性,部分作品换人头不换情节,动漫形象不可爱,缺乏幽默感;故事老套、幼稚说教、缺乏自主创新;人物刻画草率,造型平庸,缺乏美感。这些困扰中国动画多年的老问题依旧没有多少改观,因此,在人们心中,动漫世界尚没有“中国制造”的概念。
3.3过分欧美日化。在中国动画停滞不前的时候,大家把发展的眼光投向欧美日本等动画大国,在技术、设备、人才还没有达到完善的情况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制作属于中国的国外的动画,其结果可想而知。例如中国首部三维动画影片《魔比斯环》,公映前,《魔比斯环》一再被宣传为中国首部“原创”动画电影,但事实上,无论从片名还是故事情节,无论从人物造型还是表演方式,包括背景、音乐、英文原创对白,看不到所谓的“中国元素”表现在哪里,因此导致了影片票房收入的惨淡。
4、中国动画民族化的出路
4.1 对民族化题材的挖掘。可以更多地选用古典民间传说或名著、大受好评的小说漫画、通俗文学等对其进行改编。动画片是化无形为有形的,是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需要我们发挥无限的想象力来制作。
4.2 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改进。将传统美学与影片的制作紧密结合,尽量发扬中国的美术风格。如中国传统美术元素的纹饰是民族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这些富有民族形式特征的元素有机的组合到动画影片的设计中,无疑会给动画风格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在背景音乐的选择中也可以加入民族化的音乐因素。例如戏曲、曲艺、民歌与歌舞、民族器乐等。
4.3 更新创作思路,探索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式。在《花木兰》中,不难发现,迪斯尼只是借助了中国古老传说的题材,从内容上,思想上以及表现形式上,更多的是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表现美国人民自己的东西。它的人物内核是美国式的,人物身上体现的是一种美国式的叛逆精神,美国人充分展开他们的想象力塑造了一个善良勇敢的花木兰形象,片中充满了美国式的诙谐幽默,如极富特色的配角木龙和蟋蟀。中国动画要获得成功,美国、日本在动画上体现的思维创造值得借鉴学习。
结语
历经了近半个世纪的辉煌,中国动画进入了一个相对艰难的时刻。充满抉择和探索的道路异常艰辛。坚持走民族化的道路,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外国动画,借鉴而不是模仿,交流而不是同化,继承而不是拘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民族动画产业的良性发展。也许路很长,但我们的创造必将使我们无愧于自己作为动画创作者的历史使命。
注释
[1]周鮚.动画电影分析[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2]蒋勋.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3] 佚名.中国传统建筑色彩的装饰艺术[EB/OL].
/bjpd-zhuanti/2008-09/26/content_14509334.htm
[4]佚名.动画片花木兰中文影评 [EB/OL]./question/71403757
参考文献
[1]宫承波、王大志.动画概论[M]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周鮚.动画电影分析[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3]蒋勋.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4] 佚名.中国传统建筑色彩的装饰艺术[EB/OL].
/bjpd-zhuanti/2008-09/26/content_14509334.htm
[5]佚名.动画片花木兰中文影评 [EB/OL]./question/71403757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网络文化
自媒体是个外来语,也是一个意译词,最早出现于2003年,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自媒体(WeMedia)研究报告。认为“We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一般认为自媒体是由用户产生内容,具有平民化、私人化、普及化、自主化的特点,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信息的新媒体总称。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电脑、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出现,各种APP和移动终端的普及,我们将慢慢远离传统媒体而进入新媒体时代,即互联网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延伸,是高校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的结合物,具有多元性、开放性特征。在自媒体时代,现代大学生是自媒体发展的主力军。高校校园是自媒体发展的主战场之一,既是自媒体产生地,又是自媒体受众区。由此可见,自媒体不可避免地会对高校网络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1自媒体的传播使高校网络文化丰富多样
在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已成为互联、电视、电信三网融合、互相渗透的传播环境高地之一。自媒体的融入使大学生网络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样,大学生通过QQ空间、朋友圈、微博、自创平台传播自己喜爱的文化,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目前,许多大学生利用微博、微信等渠道创办自媒体,观察视角更贴近大学生、内容更符合大学生需求,是大学生自创媒体与其他自媒体不一样的地方。高校也利用自媒体创建网页、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等进行自我宣传,高校教师更是通过公众号、微博发表观点、传播思想。大学生更是通过自媒体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可以休闲娱乐,陶冶情操。大学生通过“南师国学堂”鉴赏国学,通过“21天极速健身”“练瑜伽”学习健身,通过“思想聚焦”“罗辑思维”充实思想,通过“微在涨知识”提高生活技能。自媒体已成为高校网络文化传播的主渠道之一,丰富了高校师生群体的生活,也给了高校师生群体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使高校网络文化丰富多样。自媒体已经深层次地融入校园网络文化中,已经是校园网络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媒体话题更是被高校师生群体津津乐道。
2自媒体的传播使高校网络文化互动频繁
认为,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发展,使互联网的社会动员功能日益增多。其中,自媒体的出现就增强了高校网络文化的互动性,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校内和校外的互动、网上和网下的互动。微助教是应用于课堂中的微信公众号,它是一种课堂教学系统,为老师提供在线出题、看题和查看答题数据、课堂签到等服务,为学生提供课堂答题和签到等服务。这种类型的公众号增强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校、家长、教师、学生、校友和社会群体都基于高校网络平台进行广泛的互动和交流。近期“双鸭山大学”成为家长、学生、校友、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自媒体平台被广泛关注。“双鸭山大学”就是中山大学,英文名字是Sun…Yat-sen…University。“双鸭山大学”这个名字来源于一本书,该书作者五年前在广州坐地铁路过“中大”站的时候,他听到报站的声音好似“双鸭山大学”,后来他把这个名字写进了书里,最近走红。中大团委公众号发文称,中山大学的升级版别名“双鸭山大学”除了亲切可爱,更给中大学子带来一种身份的认同感。中大自媒体对该称呼的回应让更多中大校友知道这个别称,纷纷表示非常喜欢“双鸭山大学”这个名字,在校园网络平台上掀起热潮。
3自媒体的传播使高校网络文化安全受到挑战
自媒体带来了众多好处,但也挑战着高校网络文化的安全。一直被人们诟病的“人肉搜索”“网络暴力”“舆论导向”“账号冒充”等问题层出不穷,大学生在搞不清事件原委的情况下对失实信息推波助澜,快速分享,容易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大学生捕鸟事件”就是迎合人们的喜好、博取眼球的失实报道,在自媒体平台上被疯狂转载,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污染了高校网络环境。自媒体蓬勃发展,但是相对应的自媒体监管机制并没有建立,纠错机制也不够完善,导致高校网络文化有时出现无序状态。自媒体信息一旦,其影响是者本人无法控制的。一些人冒充、盗取高校师生自媒体平台账号虚假信息,获得不法利益,影响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安全。“信息时代对信息和时空的集聚与压缩,加剧了挑战的风险和难度。这种复杂性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和文化交往层面,实际上是渗透到社会细胞的最深处。”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客、微信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快速增长,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田智钢.自媒体[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2]徐仲伟,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文化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积极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钟家全.和谐校园视域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敬菊华,等.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